夸美纽斯的天性教育观

时间:2019-05-13 02:34: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夸美纽斯的天性教育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夸美纽斯的天性教育观》。

第一篇:夸美纽斯的天性教育观

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天性教育观

世界学前教育思想课程可以追溯到幼儿园诞以前的17世纪。从17世纪到幼儿园诞生之前,对世界学前教育课程过较大影响的教育家或哲学家主要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自然主义教育家和哲学家卢梭(J、Rousseau,1722~1788)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J、H、Pestalozzi,1746~1827)三人。他们虽然不是专门的学前教育家,但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研究过学前教育,后来产生的学前教育课程理论和思想可以从他们的教育思想中找到根源。

我们将逐一在中西育儿栏目为大家介绍海外著名的幼儿教育学者及他们教育思想。希望从他们传承几百年的教育观点中,你能找到适合的育儿实践方法。

夸美纽斯和他的学前著作《母育学校》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夸美纽斯是17世纪捷克著名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我国教育界所熟悉的人物。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所传递的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在这本名著中,他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探索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方法的反泛智学说。在此书的第28章,他概述了学前教育的内容,这部分内容被后人命名为《母育学校》和《世界图解》。这两本书是世界教育史,特别是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中压迫著作,后被译成多过文字出版,在欧洲各国被用作儿童启蒙读物达200多年。

对于学前儿童的的教育,最早予以关注的西方人是古希腊的柏拉图,以后,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奥古斯丁等都曾经留下精辟见解。但是欧洲中世纪的儿童在棍棒下苟且偷生,学前教育早是无人问津。直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才提出重新提出学前教育问题,但在此以后的近200年中,还没有人写过全面论述学前教育的专门著作。是夸美纽斯完成了这一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他的《母育学校》堪称世界第一部《学前教育学》。

在《母育学校》中,夸美纽斯阐述了儿童的价值,父母的责任,学前教育的意义、任务、内容、原则、方法,以及学前教育到学校教育的过渡与衔接问题。他还详细论述了孕妇应注意的事项,母亲亲自哺乳的必要性,学前儿童的饮食营养、生活习惯、运动、游戏、玩具等。他特别重视儿童的活动与表现,这个观点100多年后成为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的中心思想。《母育学校》这本不足5万字的小册子,其社会教育意义已远远超出其本身。

《世界图解》这本学前儿童读物,也为夸美纽斯赢得了世界性声誉。此书共有正文150课,每课有一幅插图,序言和结束语各有一幅插图,全书共有插图187幅。这本小书以其方法上的直观性和所阐发的教育新观念、新思维、新概念,如教育是生活的准备,为永生的最好准备就是充分过好今生的幸福生活;要有益地利用现世人生,就要把一切事物的知识教给一切人;一切知识都是通过感官得来的等,预示了教育发展的新方向,也确立了夸美纽斯在世界学前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学前教育。他认为,人类的天性中即蕴藏着知识、道德、宗教,应依靠教育的力量去启发、培植,而启发和培植应及时,因而提倡学前教育。其理由是:幼小儿童虽然软弱,但也容易塑造;人的年岁有限,可学问无穷,应尽早利用时间学习;神之所以赋予幼年特别长的时间,就是为了使儿童能接受充分的教育;幼年时所受教育的影响最大最久;人心好动,如不施教,则有损无益。因此,学前时期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期,是知识的播种期,如错过机会,则难以后补。

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课程思想

1、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学前教育课程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课程?这个问题,人们至今仍在试图回答,但无一致性意见。夸美纽斯几个世纪前就在《母育学校》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儿童生活的前六年,是为以后学习打基础的时期。这一时期儿童所接受的课程是简易的实物课程。应教儿童认识石头、植物和动物,儿童自身肢体的名称和用途,辨识光亮和黑暗以及各种颜色;认识周围环境,如房间、农场等。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课程定性为实物课程,是基于他对幼儿、幼儿的活动以及学前教育性质的认识。他认为,“任何人在幼年时代播下什么样的种子,那他老年就要收获那样的果实,诚如谚语所说:‘幼年的追求就是老年的爱好。’”幼儿爱好活动,他的所有知识都通过感官获得。因此,为学前儿童提供的课程就应是实物课程。实物课程的具体内容包括(1)自然事物;(2)光和光学方面;(3)地理学方面;(4)时间和年代;(5)家务和家庭;(6)国家及有关知识。除此之外,课程还包括语言、体育、德行和德性训练。这些内容,也是母育学校所开设的课程。

2、学前教育课程的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阐述了两个教学的基本思想:一是,一切教学必须依循自然的秩序;一是对儿童传授知识,必须依靠感官进行。因此,他特别强调,对幼儿教育,第一年必须在摇篮里摇播,让幼儿听大人唱歌和细语,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尽量给予温暖和安全。第二年,应经常与幼儿做游戏,或让他们自己玩耍,跑动和追逐,并利用音乐及适合的图片,增进幼儿的身心愉快。要发展幼儿的关观知觉能力,重视幼儿的活动。

关于教材的选择,夸美纽斯认为,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切勿超过其理解程度,否则,教师的努力将无法把握最佳时机,难让儿童做最大量的吸收;教材的选择应由浅入深,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应实用。

总之,夸美纽斯对学前教育课程的发展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可学前教育课程的性质为实物课程,而且还在于他提出课程必须按照儿童身心发展阶段来编排,适应自然原则,通过周围生活发展儿童的观念,发展外部感官能力等。他这样依照儿童生长发育阶段,确定学制和课程,是西方教育史上的创举。

第二篇:夸美纽斯课后练习

(一)填空题

1.夸美纽斯是___世纪捷克的教育家。2.《大教学论》是_____的教育代表作。

3.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就是______________。4.17世纪世界教育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的教育家是______。

5.《母育学校》是_____关于幼儿教育的一部名著。

(二)改错题

1、夸美纽斯是十五世纪捷克著名的教育家。

2、夸美纽斯完全了解教育与自然的本质区别。

(三)选择题

1、“泛智”思想是___教育理论的核心。

A.托马斯·阿奎那 B.夸美纽斯 C.奥古斯丁 D.柏拉图

2、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为西方___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A.古代 B.中古 C.近代 D.现代

3、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____的理论基础。A.感觉论 B.系统论 C.信息论 D.控制论

4、夸美纽斯是十七世纪___著名的教育家。A.荷兰 B.捷克 C.俄国 D.美国

5、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最主要的是指教育要遵循___的普遍规律。

A.自然人性 B.自然界 C.人类社会 D.自然与人类社会

6、夸美纽斯关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教育理念被称为___思想。

A.“泛智” B.和谐发展 C.全面发展 D.全民教育

(四)解释概念题

1、《大教学论》

2、《母育学校》

(五)简答题

1、试述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的基本涵义及其主要体现。

2、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述评。

3、述评夸美纽斯的直观性教学原则。

(六)论述题

1、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述评

2、夸美纽斯创立的教学原则体系述评。▇ 答 案(返回索引)(一)填空题

1.十七 2.夸美纽斯 3.“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 4.夸美纽斯 5.夸美纽斯(二)改错题

1.将“十五”改为“十七” 2.将“完全”改为“不”

(三)选择题

1.B 2.C 3.A 4.B 5.B 6.A(四)解释概念题

1、《大教学论》——夸美纽斯的教育代表作。该书以严谨的结构系统地论述了关于改革经院主义教育,建立资产阶级新教育的主张,首次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母育学校》——夸美纽斯的教育著作之一,是近代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论著,在它问世后的两三百年间,成为父母和一切幼儿教育者的工作指南。(五)简答题

1、“泛智”思想是夸美纽斯教育理论的核心,也是他从事教育实践和研究教育理论的出发点和。所谓“泛智”,用夸美纽斯的话来说,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它包含着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教育内容泛智化,他认为人们所受的教育应当是周全的,要“学会一切现世与来生所必需的事项”。为此,夸美纽斯为各级学校拟订了一个包括自然、人文、社会、宗教等各方面知识的“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体系;二是教育对象普及化,即使一切男女青年不论富贵贫贱都应进学校接受教育。为此,夸美纽斯制定了从学前教育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前后衔接的统一完整的学校制度体系。

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反映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宗教蒙昧主义,提倡认识世界和发展科学的时代精神,以及反对封建等级教育,实现教育平等的民主要求。

2、夸美纽斯对中世纪学校工作的缺乏计划性和个别教学极为不满,要求所有公立学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学生,秋季始业,同时开学,同时放假。学生入学之后,必须坚持完成学业。学校工作应按年、按月、按日、按时安排妥切。学年终了时,通过考试同时升级。在教学组织形式方面,夸美纽斯要求用班级授课来代替个别教学,即把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的儿童,分成不同年级,通过班组进行教学。夸美纽斯认为一位教师可向全班几百个学生同时授课。夸美纽斯还要求实行“十人长”制,以辅助教师的工作。他认为班级授课制不仅可以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师工作热情,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相互学习。优点很多,应积极推行。

夸美纽斯创立的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工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学校工作效率,符合近代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而为后世所广泛采用。

3、夸美纽斯依据其“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唯物主义感觉论,反对当时学校单纯的文字教学,要求教学应从观察事物开始,采用直观方法。夸美纽斯认定直观应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基础。因为它提供的知识更具有真实性与准确性,更能增强记忆,更能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

在直观教学方面,夸美纽斯认为,除观察事物外,还可运用图片或模型,参观或实验等方法。教室应布满图画,教科书应配有插图。

夸美纽斯第一次赋予直观教学以感觉论的理论基础,确认它是教师在教学课程中必须遵循的“金科玉律”。在当时具有巨大的革新意义,对教学理论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由于夸美纽斯认识论的局限及其世界观中宗教思想的影响,他割裂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过分夸大了直观性教学原则的意义;同时又承认“神启”在认识中的作用,为宗教唯心主义留下了空隙。(六)论述题

1、夸美纽斯的自然适应性原则,最主要的是指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夸美纽斯认为,自然界有一种普遍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人类的教育活动必须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相适应。他要求新学校应把自然的“秩序”作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主导原则”。

自然适应性原则还包括教育必须适应儿童本身的“自然”,即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夸美纽斯为使自己改革封建主义、经院主义教育的斗争立于不败之地,以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并注意到儿童的年龄特征,这在当时是进步的。但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夸美纽斯不了解教育与自然的本质区别,因而在论述中有牵强附会,机械类比之处。对儿童心理的认识也是肤浅的,粗糙的。

2、夸美纽斯认为,周全的教育必须对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他指责当时学校教导青年的方法非常残酷,使学校变成儿童恐怖的场所,变成儿童才智的屠宰场;教学既费时间又耗精力,而且极不彻底,不

仅教员感到烦忧,学生也觉得厌恶。夸美纽斯认为,应当追随自然规律,把教学提高到科学水平,他根据自然“秩序”,对新学校的教学提出五条原则,即延长生命的原则;精简科目,使知识能够更快地获得的原则;抓住机会,使知识准可以获得的原则;开发心智,使知识容易获得的原则;把判断力弄敏锐,使知识能够彻底地获得的原则。夸美纽斯对这些原则进行了详尽地论述,虽内容过于庞杂、烦琐,但确有大量的真知灼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学规律。他的教学原则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个:(1)直观性原则;(2)自觉性和主动性原则;(3)循序渐进和系统性原则;(4)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依据自然适应性原则,详细地论述了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规则,第一个提出较为完整的教学原则体系,为改革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绩。夸美纽斯的教学原则实际上是前人特别是人文主义教育家以及他本人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其中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因而为后人所接受,并不断充实、发展和完善,成为一份珍贵的教育遗产

(一)卢梭的教育思想

1、识记:卢梭所生活的时代、国别、主要贡献及教育代表作。

2、理解:卢梭的感官教育和劳动教育思想。

3、简单运用:分析、评价卢梭的教学思想。

4、综合运用:从理论、历史、现实几方面分析、评价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 练习(返回索引)重点教学内容与相关练习例题

(一)填空题

1、卢梭提出了培养____的教育目的。

2、卢梭是十八世纪__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3、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

4、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

5、卢梭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_____历程。

(二)改错题

1、卢梭是以其“绅士教育”而著称于世界教育史的。

(三)选择题

1、卢梭是____世纪法国教育思想家。A.16 B.17 C.18 D.19

2、卢梭是反对____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3、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

A.《政治学》 B.《爱弥儿》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4、卢梭忽视______教育 A.儿童 B.女子 C.男子 D. 少年

(四)解释概念题

1、《爱弥儿》

(五)简答题

1、卢梭的感官教育思想述评。

2、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述评。

(六)论述题

1、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述评。

2、卢梭的教学思想述评。▇ 答 案(返回索引)(一)填空题

1.自然人 2.法 3.《爱弥儿》 4.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5.自然(二)改错题

1.将“卢梭”改为“洛克”或将“绅士教育”改为“自然教育”(三)选择题 1.C 2.B 3.B 4.B(四)解释概念题1、1762年,卢梭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卢梭在这部

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他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主义教育,疾之如仇,无情地揭露了其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造。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五)简答题

1、卢梭极为重视感觉教育,认为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是理性发展的工具。要学习思考,必须首先训练感觉和身体器官,以便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基于上述观点,卢梭反对儿童在12岁以前学习书本知识,强调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他说,对于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儿童在观察、接触周围事物的活动中,可以获得很多直接知识。

在如何发展感觉,训练儿童各种感官方面,卢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卢梭指出,在各种感觉中运用最多的是触觉。发展触觉的主要方法是练习。让儿童像盲人那样抚摸物体,训练触觉的敏锐性和准确性。视觉与触觉相比,视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卢梭认为,我们用视觉测量高度、长度和距离,是可以把视觉训练得很准确的。视觉器官教育的方法较多,如各种活动游戏、写生画、制图等,都能发展视感觉。听觉官能的教育主要靠学说话、唱歌、听音乐来练习。嗅觉靠饮食来练习。至于味觉则不必特别注意发展。

卢梭从反对封建文化出发,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应该读书。他说:“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而你却单单要他们在读书中

消磨他们的时间。爱弥儿长到12岁还不大知道什么叫书”。他认为,以书籍代替感官就是袭用他人的理性,结果必将多迷信而少有真知。卢梭的感觉教育把2把感性与发展理性截然分开,反对反对儿童读书,不免失之片面。但他站在唯物主义感觉论的立场上,重视感觉教育,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详细地论述了外感官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具体方法,不仅具有反对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而且有许多见解是合理的、有益的。

2、卢梭为实现其教育目的,把劳动教育视为培养能够运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去从事劳动,营谋生活、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重要手段,因而十分重视劳动教育。

卢梭所提倡的劳动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劳动,特别是后者他更为推崇,认为象细木工这样的个体手工劳动,既能使儿童获得自谋生计的劳动技能技巧,又可发展他们的头脑使之增加智慧。

卢梭还指出,劳动还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会到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卢梭从反对当时不平等的封建剥削制度和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封建教育出发,视劳动教育为培养新人不可缺乏的手段,这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反封建进步意义。他要求通过儿童参加生产劳动,使儿童获得劳动知识技能,为参加实际生活作好准备;通过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些思想至今看来仍是正确的。

(六)论述题

1、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所谓“自然人”不是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而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他体魄健康,心智发达,道德高尚,处事干练,并能从事生产劳动,自食其力的人,实际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他曾反复强调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去看待,“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对待他”。卢梭之所以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主要是他认为,作为人的教育三种来源之一的“自然的教育”,即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性,因而“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和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都必须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进行,只有这样,儿童的开性才能得到完美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人”。自然教育还应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卢梭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个别的形式进行教育。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有着巨大的反封建进步意义。他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大大提高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残害儿童身心的封建教育是完全对立的,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卢梭关于教育三个来源之间关系的论述,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观点,但已初步认识到遗传、教育、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2、卢梭认为,从12岁至15岁,应该学习知识。但对所学知识必须进行严格选择。关于选择的原则,卢梭提出:(1)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是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2)应是这个年龄时期的儿童能够理解的知识。他认为儿童呆读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实际上是对儿童精神的磨难。

卢梭与夸美纽斯不同,不主张教给学生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更不主张用书本知识来束缚儿童的头脑。在他看来,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儿童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头脑;发展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学习的兴趣。卢梭说:“需要记着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又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卢梭认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卢梭提出至今看来仍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方法。卢梭重视直观,把直观当作教学的基础。卢梭从感觉经验是理性发展的凭借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强调教学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他认为,直观性教学对于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具有重要意义。卢梭所说的直观主要是实物观察、实验和实践。

卢梭要求教学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他说,儿童时期有儿童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企图以成人的方法代替儿童的方法,那是最愚笨的。他强调按儿童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卢梭还提出,教学必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获取知识。他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问。他说:“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在反对封建传统教学的斗争中,提出与之完全对立的新教学论。他的教学理论中虽不免有片面、偏颇之处,但却蕴藏着不少真知灼见,可资借鉴。在教育发展史上,卢梭关于教学的理论有着巨大意义,他不仅想使教学冲破经院主义的桎梏,而且努力使它挣脱古典的绳索。他反对儿童学习五六种语言,他呼吁儿童不应为文字教育所毒害。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和兴趣,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结合实际生活主动地、自觉地掌握有用的知识。他提出必须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鼓励他们主动地学习。所有这些都表明卢梭反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性,并为现代教学法理论开辟了先河。

(一)填空题

1、赫尔巴特是___世纪上半期德国的教育家。

2、赫尔巴特提出的五种道德观念是_______、“完善”的观念、“善意”的观念、“正义”的观念、“报偿”的观念。

3、赫尔巴特提出的儿童___方法之一是惩罚性的威胁。

4、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

5、赫尔巴特认为,___的目的是教育的最必要、最高的目的。

6、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的第三个阶段是____。

(二)改错题

1、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包括明了、思考、系统、方法。

(三)选择题

1、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并论证了教育性教学的教育家是_______。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昆体良 D.杜威

2、赫尔巴特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

A.《大教学论》 B.《爱弥尔》 C.《普通教育学》 D.《理想国》

3、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形式阶段”的第3个阶段是____。A.联合 B.系统 C.运用 D.明了

(四)解释概念题

1、“教学形式阶段”

2、“教育性教学”

3、“五道念”

(五)简答题

1、分析赫尔巴特的教育目的论。

2、赫尔巴特关于道德训练的观点。

(六)论述题

1、赫尔巴特的课程体系及其理论基础述评。

2、试论赫尔巴特的教学形式阶段。

3、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原则述评。

(一)填空题

1、卢梭提出了培养____的教育目的。

2、卢梭是十八世纪__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思想家。

3、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

4、卢梭自然教育理论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

5、卢梭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_____历程。

(二)改错题

1、卢梭是以其“绅士教育”而著称于世界教育史的。

(三)选择题

1、卢梭是____世纪法国教育思想家。A.16 B.17 C.18 D.19

2、卢梭是反对____教育的一位伟大的旗手。A.奴隶 B.封建 C.资产阶级 D.无产阶级

3、卢梭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

A.《政治学》 B.《爱弥儿》 C.《论演说家的培养》 D.《理想国》

4、卢梭忽视______教育 A.儿童 B.女子 C.男子 D. 少年

(四)解释概念题

1、《爱弥儿》

(五)简答题

1、卢梭的感官教育思想述评。

2、卢梭的劳动教育思想述评。

(六)论述题

1、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述评。

2、卢梭的教学思想述评。▇ 答 案(返回索引)(一)填空题

1.自然人 2.法 3.《爱弥儿》 4.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 5.自然(二)改错题

1.将“卢梭”改为“洛克”或将“绅士教育”改为“自然教育”(三)选择题 1.C 2.B 3.B 4.B(四)解释概念题1、1762年,卢梭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卢梭在这部构思20年,撰写3年,精思熟虑的杰作中,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他对摧残儿童身心的封建主义教育,疾之如仇,无情地揭露了其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

根本改造。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五)简答题

1、卢梭极为重视感觉教育,认为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是理性发展的工具。要学习思考,必须首先训练感觉和身体器官,以便为理性活动打好基础。基于上述观点,卢梭反对儿童在12岁以前学习书本知识,强调通过活动,积累对周围事物的感觉经验。他说,对于儿童来说,“他周围的事物就是一本书”。儿童在观察、接触周围事物的活动中,可以获得很多直接知识。

在如何发展感觉,训练儿童各种感官方面,卢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卢梭指出,在各种感觉中运用最多的是触觉。发展触觉的主要方法是练习。让儿童像盲人那样抚摸物体,训练触觉的敏锐性和准确性。视觉与触觉相比,视觉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卢梭认为,我们用视觉测量高度、长度和距离,是可以把视觉训练得很准确的。视觉器官教育的方法较多,如各种活动游戏、写生画、制图等,都能发展视感觉。听觉官能的教育主要靠学说话、唱歌、听音乐来练习。嗅觉靠饮食来练习。至于味觉则不必特别注意发展。

卢梭从反对封建文化出发,认为这个时期的儿童不应该读书。他说:“读书是孩子们在儿童时期遇到的灾难,而你却单单要他们在读书中消磨他们的时间。爱弥儿长到12岁还不大知道什么叫书”。他认为,以书籍代替感官就是袭用他人的理性,结果必将多迷信而少有真知。卢梭的感觉教育把2把感性与发展理性截然分开,反对反对儿童读

书,不免失之片面。但他站在唯物主义感觉论的立场上,重视感觉教育,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详细地论述了外感官教育的意义、内容和具体方法,不仅具有反对封建教育的进步意义,而且有许多见解是合理的、有益的。

2、卢梭为实现其教育目的,把劳动教育视为培养能够运用自己聪慧的头脑和灵巧的双手去从事劳动,营谋生活、自食其力的自然人的重要手段,因而十分重视劳动教育。

卢梭所提倡的劳动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劳动,特别是后者他更为推崇,认为象细木工这样的个体手工劳动,既能使儿童获得自谋生计的劳动技能技巧,又可发展他们的头脑使之增加智慧。

卢梭还指出,劳动还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它能培养儿童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体会到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卢梭从反对当时不平等的封建剥削制度和完全脱离生产劳动的封建教育出发,视劳动教育为培养新人不可缺乏的手段,这在当时有着巨大的反封建进步意义。他要求通过儿童参加生产劳动,使儿童获得劳动知识技能,为参加实际生活作好准备;通过儿童参加生产劳动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这些思想至今看来仍是正确的。(六)论述题

1、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所谓“自然人”不是原始社会的野蛮人,而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他体魄健康,心智发达,道德高尚,处事干练,并能从事生产劳动,自食其力的人,实

际上,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食其力的小资产阶级上层人物。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其核心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他曾反复强调要把儿童当作儿童去看待,“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去对待他”。卢梭之所以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年龄特征,主要是他认为,作为人的教育三种来源之一的“自然的教育”,即人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有其不可改变的规律性,因而“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即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的指导和环境对受教育者的影响,都必须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来进行,只有这样,儿童的开性才能得到完美的发展,成为一个真正的“自然人”。自然教育还应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卢梭认为,每个儿童的心理有他自己的形式,必须按照个别的形式进行教育。

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有着巨大的反封建进步意义。他强调教育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大大提高了儿童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使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与以教师为主体,残害儿童身心的封建教育是完全对立的,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卢梭关于教育三个来源之间关系的论述,虽存在着形而上学的观点,但已初步认识到遗传、教育、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教育学理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

2、卢梭认为,从12岁至15岁,应该学习知识。但对所学知识必须进行严格选择。关于选择的原则,卢梭提出:(1)所学的知识要有用处,是真正有益于幸福的知识。(2)应是这个年龄时期的儿童能够理解的知识。他认为儿童呆读古代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实际上是对儿

童精神的磨难。

卢梭与夸美纽斯不同,不主张教给学生百科全书式的知识,更不主张用书本知识来束缚儿童的头脑。在他看来,教学的基本任务在于发展儿童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科学的头脑;发展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及学习的兴趣。卢梭说:“需要记着的是:我们想取得的不是知识,而是判断的能力”。又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卢梭认为,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卢梭提出至今看来仍有积极意义的教学方法。卢梭重视直观,把直观当作教学的基础。卢梭从感觉经验是理性发展的凭借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强调教学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他认为,直观性教学对于培养儿童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准确的判断力具有重要意义。卢梭所说的直观主要是实物观察、实验和实践。

卢梭要求教学必须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他说,儿童时期有儿童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觉的方法,企图以成人的方法代替儿童的方法,那是最愚笨的。他强调按儿童年龄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方法。卢梭还提出,教学必须启发学生思考,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获取知识。他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教师要少讲,学生要多问。他说:“问题不在于告诉他一个真理,而在于教他怎样去发现真理”。

卢梭在反对封建传统教学的斗争中,提出与之完全对立的新教学论。他的教学理论中虽不免有片面、偏颇之处,但却蕴藏着不少真知灼见,可资借鉴。在教育发展史上,卢梭关于教学的理论有着巨大意义,他不仅想使教学冲破经院主义的桎梏,而且努力使它挣脱古典的绳索。他反对儿童学习五六种语言,他呼吁儿童不应为文字教育所毒害。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和兴趣,鼓舞学生通过自己的实地观察,结合实际生活主动地、自觉地掌握有用的知识。他提出必须把儿童作为教育的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发、引导、鼓励他们主动地学习。所有这些都表明卢梭反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性,并为现代教学法理论开辟了先河。

重点教学内容与相关练习例题

(一)填空题

1、_______是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创始人。

2、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代表是___________。

3、裴斯塔洛齐是十九世纪初____(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4、要素教育论和小学各科教学法是_____对教学理论的重大贡献。

(二)改错题

1、柏拉图是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创始人。

2、裴斯塔洛齐认为体育的最基本的要素是肌肉运动。

3、赫尔巴特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要求。

4、裴斯塔洛齐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妇女的教育事业。

(三)选择题

1、裴斯塔洛齐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到十九世纪初期的___(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

A.捷克 B.瑞士 C.法国 D.尼德兰

2、在西方近代教育史上,_____第一次明确提出德、智、体几个方面协调发展,并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洛克 B.卢梭 C.裴斯塔洛齐 D.夸美纽斯

3、裴斯塔洛齐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

A.《理想国》 B.《爱弥儿》 C.《林哈德与葛笃德》 D.《巨人传》

(四)解释概念题

1、《林哈德与葛笃德》

(五)简答题

1、裴斯塔洛齐和谐发展思想述评。

2、概述裴斯塔洛齐对小学各科教学法的贡献。

(六)论述题

1、裴斯塔洛齐的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述评。

2、裴斯塔洛齐要素教育论述评。

▇ 答 案(返回索引)(一)填空题

1.裴斯塔洛齐 2.《林哈德与葛笃德》 3.瑞士 4.裴斯塔洛齐(二)改错题

1.将“柏拉图”改为“裴斯塔洛齐” 2.将“肌肉运动”改为“关节活动” 3.将“赫尔巴特”改为“裴斯塔洛齐” 4.将“妇女”改为“人民”(三)选择题 1.B 2.C 3.C(四)解释概念题 1、1781—1787年,裴斯塔洛齐发表了他的教育小说《林哈德与葛笃德》1~4卷。这部书描写了贤惠的妇女葛笃德在“善良的”县长支持下依靠改良生产,改革教育,改造社会的故事。它反映了裴斯塔洛齐的社会政治理想。

第三篇:夸美纽斯名言

夸美纽斯名言,警句,格言,语录

· 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 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 不要把许多杂乱的词句塞在脑子里,而是要启发了解事物的能力,使得从这种能力之中流泻出;像从活的泉眼流出一样——一条溪涧(知识)来。

· 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

· 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

· 合理安排儿童每天的生活,使之总是忙于有益的事情避免无事生非或虚度时光。· 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而是让儿童练习良好道德行为,克服懒惰、轻率、不守纪

律、颓废等不良行为。

· 用语言、事物表扬,用警告、训斥、惩罚及对特殊的个别的过错采用体罚,以有教益的惩罚制度,即“持以坦白的态度,出以诚恳的目的”,使儿童理解这样做是对他有好处的,正如吃苦药

治病一样。

· “良好的模范恳切的语言和真诚坦白的同情”,系指家长、教师、同学及其他人的示范对儿童的影响。

· 书是传播智慧的工具。

· 人人都应该祈求自己具有存在于一个健康的身体里面的一个健康的心灵。

·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

·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各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

样学着去行正直。

· 青年人应当不伤人,应当把个人所得的给予各人,应当避免虚伪与欺骗,应当显得恳挚悦人,这样学着去行正直。

· 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

· 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须得学会敢于正视别人,学会应付真实的劳苦,不要畏缩。否则他们便会变成遁世的人,厌世的人,或是变成懒惰的人,碍事的人。

· 时间应分配的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

一、我是补习者

1.1读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新2版。

1.1.1追求伟大的事情

第1页:“《大教学论》它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这和“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似乎有相通之处。

第7页“一切真正的财富,在性质上是可以由大家去分享的;它们愈多地被大家所分享,它们对于大家的好处便愈大。”我是积极倡导分享的,没想到夸美纽斯(1592-1670)在几百年前就有这种思想。

第8页:“追求伟大的事情在过去是高贵的,在现在是高贵的,在将来永远也是高贵的。”这句话评价夸美纽斯本人也合适得很。

仿句练习:

为了学生、老师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我很公正地请求每一个人:第一,假如有人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这么一个重大的问题,不仅下决心要去尝试,而且下决心要做得有特色,有创意,请不要以为那是一种轻举妄动;因为这种举动的目标是为的只是别人的好处。第二,假如我们第一次的尝试没有立刻成功,我们没有把理想中的综合实践活动完全实现,请不要立刻感到灰心。“因为在一切事情上面,种子先得撒下,然后才能逐渐生长。”(原话在第4页)

第42页:“七 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我们想想各种不同程度的能力,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其实聪明的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去从事无用的、稀奇古怪、有害的事情;正如田地愈肥沃,蒺藜便愈茂盛一样,对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如果不去洒下智慧与德行的种子,它便会充满异幻的观念;又如推磨的时候如果不洒下面粉的原料,麦子,磨石便会磨出声音,磨损,以致常常磨碎一样,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没有正经的事情可做,它便会被无益的、稀奇的和有害的思想所困扰,会自己毁掉自己。”我想这段话对那些头脑聪明但学习愿望不强的同学应该很有启发,很适用于我带的B班。我要找个机会给他们读读,或者打印一张贴在教室。

第44页“人生不应该消耗在学习上面,而应该消耗在行动上面。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对于人生的活动有所准备,因为在合适地学好我们的功课以前,也许会被迫停止我们的活动。”时不我待,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对于我们这些成人,更是这样。学生处于社会所规定的学习的人生阶段,自然要学习,而成人正处于行动的人生阶段,更要“困而学之”。第52-53页:“一只筛子,如果你继续不断地用水泼去,它便愈来愈干净,虽则它不能够把水留住;同样,鲁钝和悟性孱弱的人,虽则在学问上面得不到进步,但是心性可以变得更柔和„„在我们的果园里面,我们不独喜欢果子结得早的树木,同时也喜欢果子结得迟的树木;因为西拉的儿子说,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值得赞美的时期,最后,虽则迟缓一点,总表明他没有白白生存一番。然则我们为什么在学问的花园里却只希望智力前进活泼的一批儿童受到宽容呢?”

多么好的比喻呀。这就是“好”的标准问题。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用筛子的比喻来解释,真好。

第61页:“虔信与德行是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的因素,可是最被忽视。”

第63页:“自从我的心理得到启迪以后,我一想到我浪费掉了的青春,我的胸中便常常发出叹息,我的眼睛便常常流出眼泪,我的心里便常常充满了忧愁!我的忧思常常使我叫道:

啊!但愿邱比特(Jupiter)能给我带回已成过去和业已消失的岁月啊!”

我准备下节历史课给B班的同学读4段《大教学论》中的话,对聪明者的劝诫,关于学习的紧迫性,“筛子理论”,青春不可浪费。

在《十二章改良学校是可能的》中,他将三对相反的性格,仔细区分为六种,分别指出教育的方法。

伶俐、渴于求知、容易受影响的人,这种人较之于其一切人都更适于受教育。他们像良好的树木一样,可以自行成长起来,只要有远见,不让他们走得太快而疲惫不堪就好。

伶俐但倾向迟钝懒惰的人,要加以督促,使其前进。

伶俐而且渴于求知,但同时又很倔强不易驾驭的人。这种人是使学校遇到困难的大根源,他们大部分被绝望地抛弃了。但是,如果我们能正确对待他们,他们常常可以成为最伟大的人,正如野性难驯的马儿经过恰当的训练可以变成千里马一样。

温柔、渴于求知,但又迂缓迟钝的人。教师要顾及他们的短处,不使他们负担过重,不向他们提出任何过分的要求,应当有耐心,应当帮助他们,应当给他们以力量,应当使他们走上正轨,以免灰心丧气。“在铅上面盖印记虽则很困难,但是盖上了就可以支持很久,同样,这种人的性格较之天分较高的人要来得稳定一些,对于学过的东西不容易忘记。”

心智低弱,同时又很怠惰的人。这种人只要不顽梗,也是可以得到很大进展的。不过需要巨大的技巧和耐心。

一些智性低,同时性情又很倔强恶劣的人。这种人很少能有什么用处。但是“自然”对于有毒的事物,总是预备了解毒剂的,所以不应该完全灰心,至少应该看看他们的倔强的性格是不是能够加以克服,把它清除掉。

然后他引用了普卢塔克的话:“对于少年儿童的性格,谁也不能负责;但使用适当的训练使他们变得有德行,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第124页:“对于青年的教育不在于把他们的脑袋塞满从各个作家生拉硬扯地找来的字句和观念,而在使他们的悟性看到外面的世界,以便从他们的心灵本身涌出一道活流,如同树叶、花儿和果实从树上的蓓蕾生出来,到了第二年又生出一个新的蓓蕾,又从新的蓓蕾生出新的嫩枝和之上的树叶、花儿和果实一样。”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心灵的发展。当初我开设《<论语>诵读》的校本课程时,对学生说,学习《论语》为的是对我们自己有所启发。

第四篇:简述夸美纽斯

1.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简述《学记》中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3)主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

(4)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5)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3.论述 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c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 d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5、论述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6、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简述我国美育德基本任务。

(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2)培养审美能力。

8、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1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3)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3、教师六个主要的职业角色

(1)学着和学习者(2)知识传授者(3)示范者(4)管理者(5)朋友(6)研究者

14、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5、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缺点(1)教师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2)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3)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4)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和消极等待的性格

17、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

18、论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

意义在于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地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理。

19、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0、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年龄特征

21、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自觉纪律教育(6)民主与法制教育(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道德教育

24、论述德育的任务

(1)培养青少年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违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25、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6、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28、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级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3)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29、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2)确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0、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32、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a 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33、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联系

36、谈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1)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应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和反思能力

(4)拥有一定的职业心理健康,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人格。

37、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年龄特征

38、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2)个案研究法(3)行动研究法(4)质的研究法(5)调查研究法(6)实验研究法

39、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孟子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 奥地利)威尔逊 格赛尔

(2)外铄论 荀子 洛克“白板说” 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3)共同作用论 2.40.、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B 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C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2)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B 人对环境的反应时能动的(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4)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心理学部分

41、简述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方面。2.心理过程包括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和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3.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和气质)两方面

42、简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

2.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客观的研究

43、论述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44、简述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 2.喝了组织活动 3.对兴趣的依从性

4.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45、简述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

1.强烈的创造愿望2.丰富的表象储备3.积累必要的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积极的思维活动6.灵感的作用

46、试述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语言交流训练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47、论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形象力的途径 1)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学生的表象储备 2)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利于打开想象力的大门

3)引导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经验可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结合学科教学,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5)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幻想

48、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1)在观察活动中,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

2)制定周密的观察计划3)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4)学会作观察记录5)观察后的归纳总结 3.49、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快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50、试述教师应该如何提高教材直观,促进直观教学 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3)教会学生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4)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51、联系实际说说如何有效合理的安排组织复习

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和集中复习相结合

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想结合

53、简述意志的特征

1)意志行动是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 2)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

3)克服内部和外部困难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特征 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

54、简述情绪的功能

1)信号功能2)调节功能3)感染功能

55、论述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方法

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依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

56、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情绪调节和控制能力 1)首先帮助学生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学生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 3)督促学生锻炼身体;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4)培养学生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

57、简要说明能力、才能和天才的关系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任务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条件

2)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才能

3)如果一个人的各种能力在活动中达到了最完备的发展和结合,能创造性地完成某一领域的多种活动任务,通常称为天才,天才是高度发展的才能

58、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照其出现的先后以及强弱程度分为高低不同的七个层次

2)这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3)前四种需要为缺失需要,后三种需要为成长需要

59、论述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因素4)早期童年经验5)学校教育因素6)个人主观因素 60、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61、影响个体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2)产前环境与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4)社会实践5)主观努力 62、简要说明影响服从的因素 1)命令者的权威性

2)服从者的道德水平和人格特征3)情境压力 63、简要说明从众的类型

1)真从众2)权宜从众3)不从众 教育心理学部分

66、简述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67、简述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1)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3岁后进入社会自我阶段,至少年期基本成熟,心理自我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68、试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是一种构建的过程,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2)他提出了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并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成人)。69、简述加涅的学习分类

加涅根据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五种类型: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和动作技能。

70、简述布鲁纳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

学习观:布鲁纳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分为知识的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教学观: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71、论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1)基本观点:建构主义者提出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学生观和知识观。a.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 b.在学生观上,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c.在知识观上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2)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模式、有关的先前知识和对教材的信任状况有所了解,以引导学生对学习材料获得新意义,修正或补充其已有的概念。还要结合学习材料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认知活动,生成新的能力和技巧。72、简述桑代克联结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1)学习的实质是在一定的情境和反应之间建立联结,无需中介作用,公式S-R 2)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学习的过程建立的,学习遵循准备率、练习律和效果律

3)练习本身并不促进学习,只有在个体了解练习结果的情况下,练习才会起作用。73、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

1)目的性2)认知性3)序列性 74、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情境2)定势与功能固着3)个体已有知识经验4)原型启发5)情绪与动机等。75.简述教学过程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主要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改进教材呈现方式

3)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76、简述学习策略训练遵循的原则

主体性、内化性、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监控、个人效能感等原则 77、简述精加工策略的具体方法 记忆术、记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并联系客观实际等 78、简述如何在教学中组织学生练习

1)明确练习的目的和要求,增强学习动机

2)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和知识3)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先简后繁 4)正确掌握练习速度,保证练习质量

5)适当安排练习次数和时间6)练习方法多样化7)及时反馈练习结果 79、结合实例分析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80、试论述科尔伯格的遗传发展阶段论

科尔伯格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让儿童对道德两难问题作出判断,并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

1)前习俗水平,包括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和相对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包括好孩子的道德定性阶段和维护权威与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包括社会契约道德的定向阶段和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81、简述学习动机的培养

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 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 5)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 82、简述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 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

3)学习情境的相似性4)学习的定势和态度5)认知结构的特点6)学习策略的水平83、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地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84、简述课堂管理的功能

1)维持功能2)促进功能3)发展功能 85、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

1)运用积极地言语和非言语手段调控2)合理运用惩罚3)进行心理疏导 86、简述对班级非正式群体的管理 1)摸清非正式群体的性质

2)对积极地非正式群体给予鼓励和帮助

3)对消极的非正式群体给予恰当的引导和干预 87、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2)集体促成的纪律3)自我促成的纪律4)任务促成的纪律 88、论述如何维持课堂纪律 1)建立积极。有效地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教学,维持学生的主要和学习兴趣 3)做好课堂监控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89、简述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教师的领导风格2)班级规模3)班级性质4)对教师的期望 96,、什么是反思性教学

反思性教学指教师着眼于自己教学过程来分析自己,从而作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观察水平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教育政策法规部分 4.新课程改革部分

103、我国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是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 104、简述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2)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3)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105、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106、简述新课程中教师的角色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5.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6.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107、简述教师在新课程中教学行为的变化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在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108、简述新课程下的学生观(答题时只答123点即可)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c.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a.学生是完整的人b.每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c.学生与成人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人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责权主体

109、简述合作学习方式的意义

1)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2)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有利于培养团队精神、凝聚人心,增进认识与理解

3)合作学习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反省,不断提高

110、简述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1)坚持知行统一

2)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3)努力做到“慎独” 4)学习先进人物

111、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4)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朗格朗提出)

11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功能

1)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动力、调节、评价功能)2)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3)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4)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113、简述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1)说课与上课是两种不同的活动过程,它们有着本质区别 2)要求不同: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而说课不仅要解决教什么,还要解答“为什么这样教”

3)对象不同:教师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而教师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同行和领导。由于对象不同,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同时说课也不受教材、年级、人数的限制,大可到区域、学校,小可到教研组,备课组。114、课堂导入的类型

1)直接导入2)温故导入3)直观导入4)问题导入5)实例导入6)情境导入 115、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1)合理地设计问题 2)面向全体学生

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

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 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 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116、课堂教学口语的基本要求 1)符合规范,内容科学,合乎逻辑 2)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富于启发 3)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4)富于创造性,有独特的风格 117、教态语言的基本要求 1)身姿稳重端庄,自信得体 2)表情真实自然,适度恰当 3)衣着朴实整洁,美观大方 7.

第五篇:夸美纽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模版]

一、生平和世界观

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的伟大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

1592年,夸美纽斯出生在一位“捷克兄弟会”(捷克的一个民主教派)成员的家庭。夸美纽斯在12岁时失去双亲,在兄弟会的资助下受到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曾担任捷克兄弟会牧师及兄弟会学校校长。1620年11月,捷克军队战败,捷克兄弟会受到残酷迫害。夸美纽斯和一些兄弟会员辗转流高于深山密林之中,丧失了所有的藏书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儿,境遇十分凄惨。

1628年,他被迫迁居波兰的黎撤。此后,夸美纽斯飘泊国外,始终未能返回祖国。编写了学龄前儿童教育手册《母育学校》,是教育史上第一本系统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

1631年编写了拉丁文教科书《语学入门》

1632撰写出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大教学论》,这些教育著作使夸美纽斯得了极大的声誉。

1642年.夸美纽斯又写成了教育著作《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以及著名的教科书《世界图解》等。

1.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夸美纽斯肯定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他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永生做准备;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为现实的人生服务,培养具有“学问、德行和虔信”的人。

2.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夸美纽斯整个数育思想体系的根本性指导原则。夸美纽斯认为,“教育适应自然”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

3.论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

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认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应当是给人以广泛的知识教育,教育应当“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论述了关于统一学制的设想。

夸美纽斯还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

为了使国家便于管理全国的学校,为了使所有的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夸美纽斯主张建立全国统一的学制。他把人生分为四个时期,主张按这种年龄分期设立相应的学校。

4.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夸美纽斯对近代教育学最大的学制度及贡献之一,就是他所确立的班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直到17世纪,西欧各国仍普遍沿用个别施教制。

根据学年制,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人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他还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5.论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在感觉论的基础上论证了直观教学的必要性,要求“在可能的范围以内,一切事物都应尽量放到感官跟前”。

(2)循序渐进原则。夸美纽斯主张要合理地安排教学科目的顺序,做到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同时也要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3)巩固性原则。夸美纽斯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并将所学的知识加以练习和运用。

(4)主动性与自觉性原则。夸美纽斯主张“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5)量力性和因材施教原则。夸美纽斯提出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及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

6.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在他看来,德育比智育更重要。夸美纽斯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他把智慧、勇敢、节制、公正称为基本的德行,作为自己的道德教育内容,并在德育内容中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他提出的德育方法主要有:尽早开始正面教育;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榜样;教诲与规则;避免不良社交和惩罚。

7.教育管理思想

夸美纽斯认为国家具有管理教育的最高权力,不应该将教育事业拱手让给教会和其他社会力量。

主张国家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的教育得到统一的发展;主张建立统一的学校制度和学年制度,并从理论上阐述了班级授课制的作用和意义;对学校各类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管理性规定;非常重视纪律和规章制度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

夸美纽斯说过:“如果要使一个嫩芽变成一棵树就需要培植,浇水,篱围保护并且以支柱把它撑起„„”“对于父母,儿童应当比金、银、珠宝和宝石还珍贵”

“上帝既已将这种责任交拖给父母,他们就应明智地承担起来并应备加勤勉地把一切属于知识和敬畏上帝的事灌输到儿童柔弱的心灵之中„„”

他称儿童为“上帝的种子”,是“无价之宝”,一方面,儿童产生于父母的实体本身,是父母实体的一部分,生来是没有被玷污的纯洁的“种子”,具有谦虚、善良、和睦、可亲等美德。另一方面,儿童必然会发育长大,成为未来的学者、哲学家和科学家以及国家的领导者,所以儿童也就是国家的未来。由此,夸美纽斯要求父母应该加倍的热爱儿童,要求国家更多的关心儿童的成长。

8.评价

夸美纽斯把学前教育正式列入教育系统并且主张在家庭普遍实施的思想,引起了后来教育家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他的学前教育思想总的说来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使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不够充分,同时在他思想中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剔除的。

9.个人认为最具有现实意义的两个思想:(1)论普及教育

夸美纽斯在17世纪30年代,继莫尔之后,又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普及教育的主张。a)他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认为人应该成为理性的动物。他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有一个同一的目标:他们要成为人,要成为理性的动物„„他们都应该达到一个境地,在合适地吸取了智慧、德行和虔信之后,能够有益地利用现世的人生,并且适当地预备未来的人生。”

b)他论述了普及教育的可能性,认为一切人都能接受共同的教育。要求让一切儿童,不分贫富、贵贱、男女,不管住在城市或乡村,都能在国语学校里,接受共同的初等教育。他驳斥了有人认为天性鲁钝笨拙的人不能接受教育的意见,说:“世上找不出一个人的智力衰弱到不能用教化去改进的田地。”他也斥责了有人主张女性完全不能追求知识的谬论,指出:“她们具有同等敏锐的心理和求知能力(常常比男性还要强)”夸美纽斯还设想使有才能的儿童在兄弟会的帮助下受到更高深的教育。

c)他论述了普及教育的主要场所,应该设在公立的初等学校里,这是因为处理共同的事务,需要适当的制度;父母没有充分的能力和时间教导他们的儿童;儿童在大的班级里,可以起互相激励的作用;因此适应社会分工和人们职务专门化的,必须有学校这样的专门教育机关和教师这样专门的教育人员进行工作。

(2)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夸美纽斯非常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教师的职位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它更优越的”、光荣的职位。在当时来说,这是一种对于教师的新的进步的观点。因为在此以前,教师的职业,特别是小学教师的职业,没有受到尊重。夸美纽斯要求一方面居民要尊重教师,另一方面,教师自己应当明白他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该充满自尊感。夸美纽斯向教师提出较高而正确的要求。他认为教师应该是一切善行的公正、积极、坚决的活的模范。他要求教师要以整饬的生活的榜样不断地放到儿童的跟前”,他们“是用了最大可能的小心选来的,具有优异的德行”。他应爱护自己的事业,以慈父的态度对待学生,考虑和鼓励儿童的学习兴趣。他要求教师要做到能激发“孩子们求学的欲望”他们必须“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他还要求教师要把教育事业奠定在科学基础之上就是要“把训练心智的艺术奠定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上面,使我们能够得到可靠的与准确的进步。”

下载夸美纽斯的天性教育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夸美纽斯的天性教育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者之一。生于新教派“捷克兄弟会”会员家庭。12岁失去双......

    夸美纽斯及其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及其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John Amos Comenius,1592-1670),是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伟大教育家。他的代表作《大教学论》(The Great Didactic)的问世,标志着......

    夸美纽斯的名言

    夸美纽斯的名言警句 1、太阳底下再没有比教师这个职务更高尚的了 2、凡是生而为人的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 3、假如要去形成一个人,那便必需由教育去形成。 4、学校是造就人的......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 伟大的人物总是遭受命运的洗礼,才有辉煌的成就。比如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原名扬·阿姆斯·夸美纽斯,是捷克人,他在12岁的夸美纽斯失去了父母;两位姐姐也相......

    夸美纽斯 泛爱主义

    浅析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 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与教学论 任课教师: 熊耕 老师 姓名: 王奎英 学号: 2120092874 提交时间: 2010年7月浅析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 2120092874 王奎英......

    夸美纽斯 读书报告

    《大教学论》读书报告 在人类教育史上,有个人占有光辉的一页,他的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一次从哲学中独立出来,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

    夸美纽斯 论文(全文5篇)

    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伟大的爱国者、教育改革家和教育理论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他首次提出分科教学法和班级授课制。他对教师职业给予了极高的称赞,他说:“教......

    夸美纽斯教育观点总结

    夸美纽斯教育观点总结 夸美纽斯作为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是人类教育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于1632年写成《大教学论》一书,该书全面论述了人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及作用、学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