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2011年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李霄炫
现在的教学要求我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而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努力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我有以下几点浅见:
一、追求有效的意识
一个教师绝不能凭感觉、凭经验、凭苦干去搞教学,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机械性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上。要深深懂得课堂上的浪费是最大的浪费,课堂上的无效是最大的无效。要经常思考自己到底应该给学生一些什么东西,怎样教学才是最有效,要时时提醒自己不当那种一心只顾加班加点、两眼只盯着分数教学的教师。
二、反复尝试教学方式
要力使课堂教学有效,在课堂教学的理念上,应明确树立为能力而教、围绕问题而教,而不是单纯为知识而教、为考试而教。要相信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行为投入,还要关心学生的认知和情感投入。只有这样,才不会上“糊涂课”。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师生应善于分别学会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教法或学法,只有引导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得到张扬、主题精神得到凸现,其灵活性、天性和“野性”得到保护。
三、经常总结和反思
一个教师要想搞好有效教学,除了要加强自身的努力实践总结外还要善于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借鉴好别人的成功经验。还要学会反思自己和别人开展有效教学的经验,经常反思自己的各种“教学定势”和日常教学行为。
四、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厚,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这里我所说的兴趣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只有以主动热情的心态,带着兴趣学习,才能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学内容。为了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我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因为只有生动,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活泼,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一旦对学习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学生能愉快的接受,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一点,兴趣还包括学生对老师的兴趣,也就是说要想让学生学好你教的科目,就必须让学生喜欢你,喜欢你讲的课。记得曾经有个学生对我说过一句话,他说:“我知道如果我不喜欢哪个老师的话,那么我一定学不好他所教的这门课,所以我总是努力去喜欢每一个老师。”既然学生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我想作为老师就更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强化有效教学的意识,不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主动把有效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策略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2012年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李霄炫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
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它是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
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随着课改的深入,从很多教学观摩课上不难发现:教师很少有教学示范,只是动嘴动电脑,表面上花样百出,其实任何并不是本专业的教师同样可以借鉴操作。这种课堂教学模式只追求了广度而放弃了学习的深度,学生难以获得深刻的认知和体验。但是教师的示范会不会在课堂上造成孩子单纯模仿的环境和氛围,教师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使孩子又失去了主动性,限制了孩子的发展,与教学课标有所违背?真让人进退两难。如果我们把简单的教师示范改为教师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实践,效果就很不一样了。我们可以转化成为孩
子中的一份子,让学生觉得你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而是能够和他们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朋友。在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实践时,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发现一些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一些具有关键性的问题,鼓励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既体现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又大大减少了孩子们学习实践时的盲目性,在学生遇见凭自己能力确实难以克服的问题时,教师以他们中的一员的身份指导示范操作,与他们一同战胜困难。在学习指导中,有些教师言语重复,唠叨不停,这样不仅难以清楚地表达意思,有时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实际过程中指导要适当。即指导的内容做到针对性强,学生想了解的内容、难以解决的问题才给他指导。教学指导的有效性,往往表现在教师给与学生的指导与学生期望得到的指导的一致性。
我一直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语文是一种语言交际工具,也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学好语文,既是学生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习课程,更是开阔学生视野、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也是培养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重要渠道。只有教师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从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心得
-----2013年教学工作心得体会
李霄炫
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它同时具有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这已是学术界,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的普遍共识,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所有学科的教学,都是从最基础的认读开始的。再高深的理论,都必须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阅读来学习理解,最终获得生命力。这个道理其实很浅显,也彰显出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作为一门语言性、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要求通过语文学习,掌握并最终形成听、说、读、写四大基本技能,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这四大技能中,我认为“读”又是基础之中的基础,是关键。这里的读,特指的是阅读能力。几乎所有的语文科教师都认为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也是关键点。
阅读,我认为要注意这几点
第一,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力求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以课文为例子和凭借,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举一反三,迁移和延伸到课外阅读,提高语文能力。
第二,在抓好课内阅读写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名作,多作探究性和创造性的阅读,提倡多角度的、个性化的阅读,“除了„为高考而读书‟,适当保留一点自由阅读的空间,让自己的爱好与潜力在更加个性化的相对宽松自由的阅读中发展。反过来,人文素质高了,也是有利于考试拿到好成绩的”
第三,规划高中三年的阅读教学策略,整体考虑、分段安排。具体说来可分三个阶段。
1、高一学年进行个性爱好探究性阅读。也就是说,从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角度和思路等方面少干涉,甚至不干涉,即由着学生“性子”选择阅读对象。这种个性兴趣探究性阅读,目的是锤炼学生的自主探究性阅读习惯和方法,为其日后深入地自觉地学习语文锤炼基本功。在这一阶段,特别需要教师有一定的魄力,即要敢于“放手”,敢于放开。当然,说是由着学生“性子”阅读,并不等于放任自流。阅读进度,阅读数量等等都要由教师精心策划,最终要求学生形成读书笔记。否则,阅读会成为“放羊式”阅读,高兴而起,无果而终。
2、高二学年,教师指导探究性阅读。高中生面对的是高考,所以其阅读就不免带有很强的功利性。学生要实现高考的理想,光靠个性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层次序列。所以,高二学年教师的指示范围阅读是非常必要的。教师要借助第一学年个性阅读已经形成的探究习惯和方法,促成学生的阅读成为自觉;要让学生的视线收缩到老师指示的体裁上,并要求他们把兴趣爱好阅读的经验自觉地加以运用;并且要引导学生基本定型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技法,尽量使学生参差不齐的感悟能力、认识能力趋于统一。
3、应考探究性阅读第三学年直接为高考服务,要求学生把已锤炼到手的探究性阅读本领,针对高考阅读题进行探究性阅读训练。高考阅读试题的答案虽然是开放性的,但仍然有很大的限制,尤其是受文章思想内容、作者观点态度的限制。因此,必须要求学生依题意答题,并且总结出一套解题“程序”,尤其是对解题思路的总结尤为重要;且使其答题逐步趋于科学化、规范化。规范阅读和规范答题可以说是高三学年的主要任务。当然,后两学年也并不排除个性兴趣阅读,最好是能把两者有机合理地结合在一起,这是培养高分层生的关键。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长期、艰巨而复杂的过程。相信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和丰富的阅读知识,再加上恰当的个人技巧,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提高,也必将有效地促进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
第二篇: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高家小学高丽云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教学?有效教学的“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我们认为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下四个方面,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小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若想让一堂课上得成功,首先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并通过活动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心理出发,激发学生产生学习需求。教师的导入要新颖、灵活、多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自觉学习的状态。教师的教学组织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又要给学生创设自学机会,让他们自我探讨,再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学会自我发展,建立起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如教一年级数学《找规律》时,我准备了许多小彩旗,告诉同学们,快过“
六、一”了,你们想不想把教室装扮漂亮一些?(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课上让学生装扮教室学生非常感兴趣,把教室布置得非常好。而且这一单元的学习效果也是最好的。就连本班的两名从不交作业的差生,也能完成作业。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也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现代教学论认为,完整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大支柱,而教学目标占据首要位置,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和基本前提,是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也是衡量教学成败的标准。具体到一节课,课堂教学目标是其灵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方向和归宿。因此,要收到最佳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就要按照教学规律来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机动地准确落实教学目标。教师在一节课中,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
三、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教学话语要简洁明了,能让学生听清楚、听明白、听全面;教学手段要先进适合,能让学生易理解、易接受、易记忆;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适合不同学生发展需要,让学生学得深、学得透、学得快。有效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教与学的统一,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
四、学生应怎样进行学习
第一、在每节课之前,快速预习是一个好学生的普遍做法。第二,上课要认真听讲。凡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全神贯注,目不斜视,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听讲。第三、要认真做好复习。课后一定要复习,而且要循环往复的复习。因为人的大脑在储存新的信息的同时,又要把先前的信息忘掉一部分。只有循环记忆,反复复习,才能把知识学习得扎实、牢固。
总之,怎样进行有效的教学,是值得我们老师不懈追求的核心问题。让我们踏着时代的步伐,努力营造出一个个充满快乐、师生气氛和谐、充满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绿色课堂!我坚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所收获,让我们的课堂有效起来。我们一定会乐在其中,更醉在其中。
2010.5.30
第三篇:如何有效进行初中生物教学
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义务教育阶段开设生物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使他们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下面是笔者针对生物的教和学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和看法。
一、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适度开拓学生的认知面
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内容,并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重组,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切合学生实际的学年计划、学期计划和单元计划。教师要安排好不同时间的实习实验活动,如参观、访问、种植养殖等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以及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方面的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自己亲手操作,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生物实验操作能力。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向三个方面进行拓展。一是向前沿领域拓展,如生命工程,太空育种,基因工程,克隆技术等,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二是向社会领域拓展,如让学生调查水资源情况,垃圾处理情况,农业生产现状,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三是向应用领域拓展,如引导学生走访果农、菜农,思考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目的是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师应根据所订计划,按照季节的不同,安排适用的实践活动,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安排学生在家里养蚕,观察如下细节:1.蚕卵孵化时的温度及所需时间。2.小蚕的进食及生长情况,蜕皮次数。3.停止进食及结茧。4.茧内化蛹。5.蚕化成蚕蛾。6.交配。7.产卵。教师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做详细记录,并在课堂上交流。在此过程中,必然有些同学会在饲养环节上出现问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步骤如下:1.提出问题。如在饲养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错,原因是什么?2.做出假设。同学们一定会有不同的假设,教师千万不要强求统一,而是鼓励学生坚持自己的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让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假设制定出验证假设的计划。4.按计划实施,收集数据,观察结果,得出结论,验证自己的设想。5.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过程与结论,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几个步骤进行学习,不仅增加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探索精神,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多用教具和活用教具
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主要是在课堂45分钟内的教学中,如何直观形象地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是提高效率的重点。生物传统的教具主要是指挂图、标本、模型以及活体等,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挂图用途广泛,但只是呈现平面结构;标本能呈现生物体的真实立体结构,但有时存在不易看清内部结构或细微结构等情况;模型呈现的效果较好,但也存在不够真实的情况:生物活体则存在获取、保存不易的情况。由于这些教具都有着各自的优点、缺点,所以,单一使用某种教具往往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教师在选择教具时,应尽量选用活体,活体能使学生真实、客观地认识生物体,避免造成认识上的偏差,而且活体比其他教具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选用活体教具后,再根据具体情况,结合一些其他教具进行教学,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初二下学期的生物分类,对于藻类、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的区分归类教学中,利用地处农村的优势,让部分学生课前准备各种植物,通过对植物直观地观察,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
四、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指引,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作为教学手段之一的多媒体,在运用过程中也要遵循教学目标。因此,多媒体的使用不能随意,不能仅仅为了吸引学生而使用,要时刻以教学目标为中心。如初中生物学中的《血液循环》一课是生物知识的重点、难点。《血液循环》的教学目标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以及血液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根据这个目标和媒体的功能,我选择的做法是:1.首先让学生用手摸到自己的心脏,感受心脏的跳动,然后对照心脏模型,讲述其结构。2.观看flash动画,依次展示:①心脏的结构(四个腔及瓣膜);②与心脏四个腔相连通的血管;③体循环、肺循环路线;④在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用红色表示动脉血,蓝色表示静脉血。这样将复杂的血液循环整体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循序渐进,依次显示,学生思路清晰,教学效果很好。3.观看血液循环录像,全面认识血液循环,加深理解。
从以上教学步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在目标指导下将各种媒体协调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多种手段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从而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五、提高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分为两大部分,一是课堂及时评价,二是课后评价。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开展,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以前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课堂中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要能够发现其中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叙述清楚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交流信息的能力,还能使教师把握学生的思维活动脉络和情感的倾向,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评价,将学生的知识反馈梳理起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不仅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也完善了教师的教学策略。
总之,课堂教学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教师必须要对每个因素进行认真的设计,并将各个因素有机地整合起来,一定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第四篇:如何有效进行文言文教学
如何有效进行文言文教学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初中文言文教学历来是颇有争议的一块领地,文言文教学和对文言文教学法的探讨也不尽人意。我们只要冷静地反思一下近几年来语文教学改革,不难发现这样一种不协调的现象:现代文教学是“热点”,而文言文教学则是教改热潮中的“冷点”。文言文教学成了目前语文教师最不愿深究、也难以探究的领域,公开课、评优课,很少有教师愿意选择文言课文来教学。文言课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作为传承中国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文言文教学理应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这里谈谈目前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和应采取的策略谈些粗浅的看法。
初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堪忧,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目标单一,即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甚至“字斟句酌”,二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了作者、时代背景后,再开始逐词逐句的串讲,讲完后再作点所谓的“内容分析”,或者来个“中心归纳”。三是“从本到本”,缺少迁移。以读懂一篇课文为目的,认为课文讲完了,文中所有文言句子会翻译了,教学的目标也就达成了,造成了教师教了“一”,学生只知其“一”,却不知“反三”的结果。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显而易见,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是不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的,也势必造成文言文教学的“少、慢、差、费”,学生学习情绪低落,觉得“学文言难,难于上青天”。要改变这种现状,给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就必须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
文言文与现代文不同,对于现代文,学生易于通过文字直寻主题。文言文则不然,不了解古代文化和特殊的词法、句法现象,就无法真正理解文意,更无法与作者的意趣共鸣。因此,文言文教学,教师“讲”些什么,怎么“讲”,很值得一提。
第一,教师的“讲”不能贪多求全。教师要“讲”的重点是常用词法(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和古代文化常识三个方面,而不是从头到尾,一讲到底。讲的目的是促使知识类化,或使学生进行常用词的积累,或让学生掌握文言词法、句法的规律,从而触类旁通。就某篇文章而言,教师要“讲”的三个方面,也应有所侧重、有所选择,做到因文施教。这样也许会有人担心教师没讲到的学生会不会理解。事实上,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如果注释充分,再加上教师有重点的讲解和点拨,学生大致疏通文意的要求还是能够达到的。即使开始学生有些地方读不懂,但日积月累,学生读懂的地方就会越来越多。退一步讲,文中有些非重点的难点,暂时不懂也无妨。怕只怕教师完全代替学生去“读懂”,这样的结果只能使学生永远无法自己去读懂。
第二,教师的“讲”要讲究方法,“授”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渔”。直述规律时,如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和提宾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等句式特点必须教会教透;可比较差异,包括古今词义的不同,语法的差异、词性的变化以及古代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懂得“用现代汉语该怎么说”就行了;可归纳整理,帮助学生做好文言文知识的归纳整理工作,促使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并由此产生领悟和联想,提高自学能力。
其次,在教学手段上。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反复朗读能领会文章的旨意。大声朗读,口熟而成诵是文言文教学的特殊要求。因为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古人常采用“吟唱”的方式来诵读诗文,知识经济时代虽然我们并不提倡“吟唱”,但“书读百遍”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诵读在学生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作品的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 力等方面的确大有裨益。尤其是有些难句、长句一时领会不透,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就会逐步弄清其义。对学生的诵读要进行科学的、有针对性的指导,需要避免毫无目的机械重复的读,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以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指点;每次的读要有不同的明确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还是读出语气、读出语势;是在读中粗知大意、掌握思路,还是在读中体味情感、感悟意境;这些要求都要具体给学生以明确的导向。讲后的诵读会对课文产生一种全新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的朗读”,才是朗读目的之所在。
诵读应该以了解内容为前提,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章的思路来背诵。背诵的方法很多。记叙性文字可按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抓住时间词语来背诵;说明性文字可按内外远近上下左右由主(次)到次(主)等说明层次记忆;议论性文字可按抓论点、论据或中心句、分承句来记忆,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指导学生理清“文脉”(《桃花源记》),抓警句(《岳阳楼记》),抓关键词语来背诵。为增加学生的积淀,我在课外组织学生开展了古诗文诵读活动,具体要求如下:①学期之初,先向学生提供50篇古诗文的推荐篇目,鼓励学生多读多背,自己去悟,除点拨关键字词外,决不用字词句语法去破坏其整体的和谐性;②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只规定下限——每人每学期至少完成20篇,多多益善;③学期结束前进行班级之间的诵读大赛。在这样宽松的氛围中,学生诵读古诗文的热情却空前高涨,随时随地可看到有学生在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念着“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再次,在能力培养上。
学生是否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是看他能否阅读已学过的文言文,而主要是看他能否运用已学过的文言文知识,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迁移”的训练应成为不容忽视的一环。
说起“迁移”,首先要确立迁移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曾经有人简称这个教学过程为“定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根据课文教学要求,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积累点和能力训练点,然后将知识和能力所得作正向迁移,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在知识的实际运用中提高阅读能力。迁移的方式常有两种:一是向与课文难度相当的课外文言文迁移,主要从文言文知识或思想内容方面迁 移,比如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或主题相近(反)的、或描写同一人物的等等,都可作为迁移训练的材料。如学习了《愚公移山》,就可选像《精卫填海》、《后羿射日》等加以比照阅读,进一步感悟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顽强意志。二是向现代汉语迁移,主要把文言课文中的词义与现代汉语词语的语素义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理解词义。这在现代汉语的成语中可作大量的迁移。比如“肉食者谋之”的“谋”和“不谋而合”的“谋”;“前人之述备矣”的“备”和“关怀备至”的“备”、“素悍勇而轻齐”中的“素”和“素不相识”的“素”等等。当然,也可以将文言词语和现代汉语中不同义的词进行迁移,进行多义词和古今异义词的训练。
最后,在知识积累上。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是文言文教学的核心部分,它与整个语文教学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文言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立足课内,向外延伸”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良好的文言文教学形式。故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宗旨,设计多变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不仅能真正主动学懂大纲要求的文言知识,还能迁移所学知识,阅读课外文言文文段。学生要获得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光靠课内教材上为数不多的文言文来练习是不够的。所以教师一方面应鼓励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文言文,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需选择一些与课文有关的、难易适度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的目的。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九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80篇(段),附录中推荐了50篇(段)优秀诗文,其余部分有待教材编者和教师补充推荐。因此,仅靠教材中的几十篇文言文是远远达不到目标的。教师要有计划地找一些符合学生阅读心理的、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迷上文言文。教师须在关键的地方给以点拨,使学生把在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加深、熟练,使精读和泛读相结合,这样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就能逐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就能真正形成。由于推荐给学生的文章难度适合他们的实际,这种课内外结合的文言文学习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成功的喜悦激发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可开展与所上课文内容有关的如成语故事大赛、名言解读、诗词赏析、改诗改词等等由学生自己设计的活动,也可延伸到课外。使得他们课外能主动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种过程,更是一种理念。它不仅关注知识的教育,更崇尚智慧的教育,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多方面发展的教学立足点,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对话、沟通、合作共享的活动,为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提供空间和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文言文学习,从而实现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五篇: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四川省著名的教育专家肖成全教授认为,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在一定的时空内,其效率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就叫做有效教学。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走出常规的备课误区
我们往往以为,要备好课,就是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备出每节课讲授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以及教学方法、过程等。勿庸置疑,这些是必要的,但关键是,我们应走进学生的心里,找出学生的兴奋点,备出真正让学生感兴趣的课。能够备出这样的课,是学生能轻松掌握所授知识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教师能永远感受课堂的新鲜感和诱惑力的原因所在。记住:每一天都是新鲜的!要进行有效教学,教师须自觉地对教学活动及其他因素进行宏观与微观的统一设计准备,实施调控和检核评价,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率。
二、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
面对每一个教学内容,我们都应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兴奋作为出发点,重视应用,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重视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通过对各层次学生的引导和鼓励,达到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目的。我认为,在教学时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遵循由易到难的授课规律
面对同一个授课内容,每一位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但面对难点,一定要逐步分解,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切不可草率行事,简单粗暴地去处理,否则会极大地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下面是几种授课方式的效果比较,深入浅出→高效;深入深出→有效;浅入浅出→低效;浅入深出→无效。
2、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参与面与参与度
素质教育的春风早已吹遍了大江南北,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在教学时应做到“三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有专家曾经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作了统计:授课形式为:教师讲授→学生对所教内容记住的平均率为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教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从中不难看出:学生动手、学生参与的重要性。还有一句俗语:我听到了就忘记了,看到了就明白了,而做过了就记住了!所以,不要怕浪费时间,不要怕学生出错,让学生尝试从失败或成功中汲取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3、注意提问的艺术
好的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通过一系列问题的设置和学生的正确作答,通过老师的运作,让学生逐渐领悟并深化所学内容。好的提问应给学生一种学习的快感、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激起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欲望的关键所在。
4、赏识教育
要有一双慧眼去发现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通过一次次的表扬,强化、巩固这些“闪光点”,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师生氛围,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保证。有一句俗话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虽然不能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教师,但从另一方面也强调了教师的重要性,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教学效率的关键。许多人也许都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试验:有人把16个学习成绩相当的同学分成两组,称其中有4人非常非常出色,结果这4人受到了老师的青睐,最终确实发展成了非常优异的学生,这就是赏识的力量。
5、重视合作与质疑
合作与质疑的品质,正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品质,因此,我们的课堂务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重视合作与质疑。对于合作的使用应注意:所给的合作项目要有合作的必要性,必须要分工合作、互相讨论帮助才能形成某种共识。小组合作时还应指定小组长与记录人,作好合作结果汇报。通过合作,不仅解决了学习任务,而且有助于同学间的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从而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质疑时要注意:首先,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相信学生能提出好的问题。事实上,你如果运用了就会发现,他们也许会提出一些令你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在上一次泸县的语文优质课选拔赛时,有一位教师在上《天上的街市》一课时,有学生问:“牛郎、织女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为什么课文中有看到他们骑着牛儿来往?”你看,这问题提得多么可爱!另外,在质疑时,应多给学生鼓励(不管他们提出的问题如何)。通过质疑,让学生明白:原创方法是智慧的,多种方法是高明的,一种方法是可行的。这样有助于学生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提高他们质疑的积极性。
三、精讲精练、讲练结合适时回顾复习,适当测评,开展起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理论运用于生活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达到输入与输出的平衡,这是进行有效教学的重要反馈手段之一。长期光讲不练,不能发现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程度,许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这样也会极大地降低教学的效率。同时,适当的教学压力也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在教学时给学生以紧张感,让学生在一个紧张的气氛中动手操作,真正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是值得各位同仁不懈追求的核心问题。让我们携起手来,踏着时代的步伐,努力营造出一个个生机盎然、师生气氛和谐、充满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绿色课堂!我深信:我们一定会乐在其中,更醉在其中。
实施“有效教学”的基本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
要抓实集体备课。要切实克服网上下载教案、照搬旧教案、一人备多人共用等不足,切实解决个人备课不深入、集体备课走形式等问题,全面推进“个人备课-集体备课-个人二次备课”的“三级备课制”,真正把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首先要备内容,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其次要备学生,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再次要备训练,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素材,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2.提高教学案设计的有效性
改革讲稿式的知识性备课,推行教学案一体化。“学案”设计项目包括:课题、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诊断和教师活动等环节。其中,“学习过程”要包括:①学习任务。即让学生干什么或解决什么问题等。②学习活动。即让学生活动或思考的内容记录等。③学习交流。即让学生交流研讨学习困惑与体会,反思拓展的问题等。④学习总结。即让学生总结结论或规律等。“教师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教学情境设计、教师组织性或讲解性语言设计、偶发问题预设及处理方式设计、拓展延伸的结论或规律等。
“教学案”要以设计学习活动为主,其设计策略包括:①任务驱动。把学习目标转化为具体的学习任务,用任务驱动学习活动。②问题驱动。把学习内容转化为学习问题,用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活动。③反思驱动。把拓展延伸的内容转化为反思性问题,通过反思促进学生全面、深层地理解知识。④应用驱动。把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应用性训练,让学生在应用中巩固知识、理解知识。
3.提高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性
一要提高教学内容的有效性。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要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二要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要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实验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有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三要提高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优化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
四要提高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五要提高问题设计的有效性。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提高训练检测的有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有效性。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还要做到有效训练的“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坚持做到全批全改,及时批改,精批细改;坚持做到讲评之前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
5.提高课后辅导的有效性
要重视学科竞赛辅导,对教育行政部门确认的各类学科竞赛,要成立辅导小组,制订辅导计划,狠抓落实,力争培养更多的学科尖子。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因人制宜、分类分层,实现培优拔尖和纠偏辅弱的落实到位。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探索“有效教学”的基本课型
1、新授课。树立“以学定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理念,坚持把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作为主要任务,教师精心导入,倡导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释疑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围绕学生的疑难点、易错点、易混点讲授、提问、指导、评价,安排时间让学生进行针对性练习,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高效达成。
2、讲评课。教师要分析典型性问题、共性问题,研究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策略、技巧,特别要对错因的形成进行分析、探究,还原其错误思路,找准问题症结所在。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引领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要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总结方法,揭示规律,训练思路,提高能力。
3、复习课。教师要合理安排复习与练习的时间,通过问题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练习讨论,指引学生思考释疑;通过点拨归纳,引导学生总结和揭示规律;通过专题训练,增强学生解题思维的灵活性,最终促使学生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理清知识体系,建立知识网络,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课。指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和准备实验材料、用具,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实验,规范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指导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在实验中总结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重点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
5、自习课。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为目的,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自由支配自习课的时间,或完成当天作业,或预习新课,或查漏补缺、促优补弱。要善于指导学生如何上好自习课,探索有效的自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扎实、细致的学风。
如何开展有效教学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我们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因此,学生有没有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指标。我们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就要在课堂上营造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要在课堂上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就要在课堂上实施人性化的评价,让学生拥有自我尊严,就应该把好握教材,重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回家作业,就要在课后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我们数学组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深深体会到:除了做好上述环节外,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恰当布置回家作业,及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也是实行有效教育的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和布置回家作业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1)基础性练习: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以夯实学生的基础为目的。(2)针对性练习:这是新授后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3)操作性练
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这是我们学校初中组常用的方法。(4)口述性训练:让学生用语言来表达说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我们学校的高中组常用这种方法。(5)巩固性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转化成解题的技能技巧。(6)比较性练习:通过让学生寻同辨异,寻找问题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让学生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7)变式练习:通过一题多变来拓宽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对基本关系的理解,让学生摆脱机械模的思维定势。(8)开拓性练习:通过这种练习,启发学生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把新知、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在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时,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十分注意(1)分层辅导,常常利用中午休息和下午放学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一刀切。
(2)加大了对学习困难生的辅导力度,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上存在的困难,这对保证我们学校学生的合格率有很大的作用。我们在教研活动时,从学生的“想学→爱学→能学→会学”这条主线进行了专门的探索讨论,认为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不在智力,而在于学习产生困难时未得到各自所需的及时的关心和帮助。因此,我们数学教师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教学活动中,对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格外关心爱护,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学习状况,通过各种途径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技能,认真细致地为他们做好查漏补缺工作。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在这方面个个都是能手,我们在中午时从不休息,都乐意为学生进行辅导,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3)面批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面批他们的作业,当面他们解决他们学习中的问题,让他们学得轻松,他们进步了,兴趣和求知欲也就增强了,也就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4)建立学习互助小组。为了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还在每个班级里建立了互助小组,让学生教学生,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完成作业,这样,大部分学习困难的同学对数学逐渐产生了兴趣,学习劲头也在不断提升,最终达到了促进学习困难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此,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恰当布置回家作业,及时进行课后辅导,是我们数学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开展有效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