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韶山职中学生学期成绩综合评价办法
韶山市职业中专学校 学生学期成绩综合评价办法
(试行)
为了适应职业学校发展的需要,提高毕业生的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学校对学生的成绩实行新的考核办法,具体如下:
第一条 考核方式及记分办法
1、考核方式:分为考试、考查两种
2、记分办法:
(1)考试科目成绩考核以学期为单位,采用百分计分法,以一百分为满分。六十分为及格,八十分(含八十分)以上为优秀。
(2)考查科目成绩考核以学期为单位,学生成绩采用等第记分法。
a)、八十(含八十分)以上至一百分为优秀。b)、七十分(含七十分)以上未满八十分为良好。c)、六十分(含六十分)以上未满七十分为及格。d)、未满六十分为不及格。
第二条 学业成绩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比率
学生成绩考核分下列两种:
1、日常考查:占总成绩百分之二十
2、期中考试:占总成绩百分之四十
3、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百分之四十
学业成绩考核参照学生身心发展与个别差异,并依据学科及活动的性质,兼顾认知、技能及德育等学习结果,采用多元适当的方法,实行日常考查及定期考试结合的方式进行。专业实习科目成绩考查,应考量实习技能,职业道德及相关知识等。
第三条 日常考查考核办法
日常考查以60分为基本分数,在此基础上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各方面情况,予以加分,满分100分。该项分数以20%计入学期总分。
日常考查包括随堂考试、作业、作品、实验实习、上课精神、出勤状况等。教师就学生平时学习的态度与效果、课堂纪律与出勤等方面予以考查加分。
考查加分标准如下:
1、学习态度与效果:(下列各项累加)
a.上课(含实习)或平时练习认真,有积极主动精神,表现优良每次加2分。
b.全学期按时完成作业加10分。c.课代表工作认真负责每学期加5分。
d.全学期测验成绩无不及格加5分,成绩优秀加10分。
2、课堂纪律及出席:(以下各项累加)
a.全学期上课全勤(含公假、丧假)加5分。b.全学期遵守课堂纪律加5分。
3、其它现象酌情处理。
第四条 基础文化课及专业理论课考核办法
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和上级的要求,每一科目酌用下列方法办理:(一)、卷面测试(二)、口头问答
(三)、阅读报告、实习报告、总结报告、调查报告等
(四)、作文(五)、随堂测验(六)、实验、实习、实习作品(七)、小型论文等
该项成绩满分100分,以期中、期末各40%比例记入学期总分。
第五条 专业技能课考核办法
根据学科的不同特点,本着注重学习过程,注重平时训练,提 高技能技巧,强化实际应用的原则,采用实际工作模拟的方式进行考试。
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可选择单元阶段考试、期末集中考试两者结合等方法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考核。
按照教学安排,学生参加专业实习活动, 学生的实习报告作为有关科目的成绩。
学期初,任课教师提出考核方案,教研组长批准,报送教务科备案。
学期末,专业教研组要组织教研组全体教师,成立考评组对本专业全体或部分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综合考核。
该项成绩满分100分,以期中、期末各40%比例记入学期成绩总分。
第六条
专业能力综合考核
各专业的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11月、12月)或二年级下学期(5月之前),接受学校的专业综合技能达标考试或有关部门技能鉴定考试。该项考试成绩及格或通过鉴定,学生方可获取取得毕业证的资格。
第七条
实习成绩的考查:
对于专业技能不合格的学生,专业教研组可以提出不允许对口实习的意见,将名单交给招生实习科。学生实习成绩,由授课教师(或招生实习科负责教师)会同实习场所指导人员考核,并经招生实习科负责人审查后,汇总送交教务科依规定办理。
实习成绩考查的内容及比例
内容包括:实习技能、职业道德及相关知识。
比例安排:实习技能 60% 职业道德 30% 相关知识 10% 第八条补考制度
一、补考学生的确定
1、每学期期末各科任教师根据学生平时作业成绩、测验成绩以及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成绩,于学期结束前确定各科总评成绩(100分制),其中作业及平时测验占20%,期中考试占40%,期末考试占40%。若没有参加期中或期末考试,则另一次考试占80%。总评成绩达不到60分者为补考学生。
2、各科任教师在学期结束前确定自己所教班级的补考学生名单交班主任,由班主任收集汇总后统一交到学校教务科。班主任要在学期结束前通知补考学生,为下学期初的补考做好准备。
二、补考时间及安排
1、补考时间为下学期的第三周星期六下午进行,由教务科统一命题及安排考试,各教研组长协助。
2、补考考试卷由教务科统一装订,任课教师负责阅卷、登分。
三、补考成绩的评定
各科任教师根据补考成绩,再结合平时作业、测验、期中考试的成绩(各项所占比例见第一大点的第1小点),确定最后的总评成绩,若及格的则评定为“补及”,若不及格的则评定为“补不”,并及时把最后的总评成绩交给班主任,再由班主任把它填入《学生档案》。
四、对补考不及格学生的处理
对不及格的科目每生给予两次补考机会,若两次补考均不及格,则视为该科不合格,不予发放毕业证。
每学期考试科目共有三科不及格(补考后)的学生,高三毕业时只发《结业证书》。
第九条
毕业标准
学生具有下列标准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
一、修业年限符合规定者。
二、操行成绩达到标准者。
三、各科成绩各学期期末总评成绩(含补考)达到及格标准。
四、实习成绩达到及格标准。
韶山市职业中专学校
2010年9月
第二篇: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福堪镇六合中心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原有的评价体系,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
1.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遵循基础教育发展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强调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以此探索科学的评价方法。
2.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更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重视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对原有状态的改进,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了解自我,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公平与准确的原则:评价直接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切身权益,要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培训、公示、监督和申诉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力求使评价公平、客观。
三、组织机构 1.成立领导小组
其职责包括制定和审核评价规章制度;指导学校评价工作;监控评价;接受和处理学生及家长的质询、申诉与举报;纠正评价过程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领导小组下设指导小组、监察小组和信息技术保障小组。2.成立评价工作小组
(1)教师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有关任课教师组成,原则上不少于5人。各班级评价小组的教师成员可以交叉,各小组成员给学生授课的时间不能少于1年,对学生应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具备良好的责任心和诚信意识。
(2)学生互评小组。负责对本班或本组同学进行评价。互评小组一般由8-10名学生组成互评小组或以班级学习的自然组组成的若干个互评小组。
四、评价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分为六个方面: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审美与表现、运动与健康。共有二十个要素及关键表现。
五、评价方法 1.评价主体
每项评价均进行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2.评价方法
(1)评价的依据:应以学生的日常表现为依据,通过观察、访谈、查阅学生发展性评价手册和成长记录袋相关资料,了解学生平时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学业水平、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等情况,给予全面、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对于不同的评价内容,评价小组应参考学生本人、学生同伴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的信息。
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以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参加公益活动、社区服务活动中的表现和完成信息技术学习等方面的基本情况为依据。(2)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由综合素质评价和自我描述性评语两部分组成。自我描述性评语应在150字以内。
(3)同学互评:以班为单位,成立一个或若干个同学互评小组,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维度、20个要素及关键表现对全班同学(包括本人)或本组同学进行等级评价。
(4)教师评价:由综合素质评价和描述性评语两部分组成。综合素质评价:评价小组的教师以集体讨论的形式,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6个维度、20个要素及关键表现,对全班同学进行评价。描述性评语:由评价小组的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整体描述,描述时,要突出学生的特点、特长和潜能,给出描述性的评语,一般不超过200字。
(5)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所占权重分别为20%、20%、60%。
(6)学生若受到校级记过及以上处分而未撤消者,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结果原则上为“不合格”。
六、评价程序
1.各班成立一个教师评价小组和一个或若干个学生互评小组,以班级为单位开展评价工作;
2.在评价工作正式开展前,由学校评价工作组或各班级学生提名成立评价小组,并向评价班级所有学生公布,如果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不同意某教师或同学作为评价者,则需要作相应的替换;
3.班级在评价工作实施前,将具体程序及评价小组成员报学校评价领导小组审批,得到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4.为了保证评价者对综合素质评价的意义、内容、方法、过程、制度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学校要对评价者进行必要培训。
七、评价结果
1.综合素质评价从六个方面二十个关键表现进行优、良、合格、不合格四级评价。
2.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呈现方式包括三部分:一是综合性的评语。包括学生自我评价(描述性评语)和教师评价小组对学生的评价。二是综合素质六个方面二十个要素及关键表现的总等级。三是学生的特长、所获各种荣誉和所达等级。
八、评价机制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以检测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和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评价,是县教委评价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县教委(教育科、教科所具体实施)、中心校、学校三级负责制,县教委将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价中心校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价教师的重要依据。
第三篇:学生综合评价
学生综合评价模板
政治
1、该同学政治素质高,立场坚定,现为中共正式(预备)党员,2015年被评为校级优秀共产党员
2、该同学政治素质较好,思想上进 ,被党组织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3、该同学思想上进,态度端正, 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与2013年向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德行
1、道德品质优秀,为人正直,待人诚信,关心集体,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曾两次奖校级三好学生荣誉称号,2014年因拾金不昧受到学校嘉奖(受到媒体褒扬)
2、道德品质好,为人善良,讲求诚信,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3、在校期间表现良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与老师、同学相处融洽 学习
1、学习态度端正,刻苦努力,成绩优秀,曾获一等奖学金四次,二等奖学金一次,2013年获国家奖学金。
2、学习态度端正,认真勤奋,成绩较好,曾获二等奖学金三次。
3、学习认真,善于思考,顺利完成大学期间的学业。能力
1、具有优秀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担任学生会主席,班长,大胆管理,认真负责,出色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先后两次被评为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2、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较好,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学校某社团负责人,工作认真负责,成绩显著。所管理社团曾被评为校级优秀社团。
3、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担任宿舍长,工作认真负责,得到宿舍内同学好评,所管理宿舍曾多次被评为院文明宿舍。特长
例1:英语水平较高,已通过大学英语六级,擅长写作,曾在校报发表文章五篇。
例2:该生团队协作精神较好,在各类团体中总能获得成员的欢迎 例3:有较强的创新能力,曾参加学校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并获三等奖。
第四篇: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
渠县贵福镇第二中心学校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办法
一、指导思想: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我校制定了学生学业水平测评方案。
(一)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发展,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创造适宜于孩子们成长的环境,使学生实现思想、智力、心理、实践、身体、创新、审美能力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二)体现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状况。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是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学业评价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进行全面发展评价,关注学生的特长和潜能,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促进学生在打好共同基础的同时,实现有个性特长的发展。通过评价主体的互动、评价内容的多元和动态的评价过程,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评价体系。
(三)探索科学可行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评价制度。根据我校的实际,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价方式,规范、完善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和程序,加强公示、监督等方面的制度建设,确保学生评价工作的实效和公正。通过探索学生学业评价方式,建立健全学生评价制度,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实施学生学业评价方案,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初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初中新课程方案的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结果的使用,给初中教育与学生以正确的导向。
(二)操作性原则。方案实施要为家长老师学生所理解与接受,操作简便、直观。方案的指标体系合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操作实现信息化。
(三)公平性原则。加强学业评价工作的制度建设,提前公布评价的内容、标准、方法、程序、人员和有关规章制度,并广泛征求师生和家长的意见。保障评价工作公平、公正、公开进行,对学生的评价全面、客观、科学。
(三)发展性原则。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功能。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适当收录
反映学生成长过程和发展水平的描述与实证材料。正确发挥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突出评价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客观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特长。
(四)教育性原则。对学生的评价过程实质是对学生的教育过程、引导过程,提高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过程。评价的过程、目的首先在于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组织机构
组
长:胡亮
副组长:刘欣
成员:
王继权、李志、贾洪军、杨小伟、班主任、各年级各学科任课教师
四、评价分类
1、日常评价
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作业完成、课堂发言、参加活动等各种情况进行日常跟踪记录,运用百分考核的方式由班主任、代课教师、班干部、科代表具体操作。
2、阶段性评价
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统考科目、实践活动、考查科目、日常表现等情况进行综合性考查与评价。包括自评、互评与班评。
3、终结性评价
将学生在三年的表现依据我校根据省市县的有关精神制定的方案系统、全面地评价,由本人、小组、教师、家长共同评价,最终结果以等级呈现。
五、评价内容和方法
学生学业评价内容包括
1、日常行为习惯(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2、主要学业成绩考察(全市统一组织的统考科目的考试成绩)、3、非统考科目(音乐、体能体质、美术、书法等)
4、实践能力(实验操作、口语、义务劳动、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四个方面。具体从品德与素养、运动与健康、交流与合作、审美与表现、创新与实践等进行非统考科目评价以
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文化素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实际操作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等各方面情况。
(一)日常行为习惯
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合作与实践创新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评价方法:采用学生自评和组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对本班学生的日常考察与记录,由教师、组长提供实证材料等对学生的基本素质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要根据基本素质的不同内容,采取适当的方法。最终结果按分数记入总分 3.评价结果呈现
等级
(二)实践能力
1、实验操作考查
(1)考查内容
实验操作考查内容涉及理化领域以及技术领域中通用技术科目分对应的模块内容。以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普通初中实验操作考查要求》,着重考查学生在实验范围内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2)考查方法
学校统一命题,由各学校设立实验考查考场,负责实施考查。有各理化组负责,由代课教师具体执行。
(3)考查结果呈现
实验操作考查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考查结果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
2、信息技术测试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1)考试内容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内容涉及信息技术科目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规定各个等级考试的内容,公布考试要求、试卷结构和题库。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分A、B、C、四类。考试的等级记入学生档案。
3、研究性学习
(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写出调查报告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D四个等级。
4、口语测试
(1)考试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与学习问题,进行日常对话与交流
(2)考试方法
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分为A、B、C、D四个等级。
(三)非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1、音乐
(1)考试内容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乐理知识与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操作能力的考察。
(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负责制题、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评价人为班主任、音乐教师与学生代表组成的评价组。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
2、体育
(1)考试内容
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体能的测试,包括初中生身体健康标准要求的所有内容,在测试时选取其中的三项。
(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体育教师与班主任组成,采用量化考核,标准执行国家统一标准。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
3、美术与书法
(1)考试内容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基本欣赏美的能力、美术实践能力及书法进行书面考察。
(2)考试方法
采用实践性测试的方式,当场对学生进行测试。学校派出评价组,有美术教师、书法教师负责考核。采用量化考核,由学校统一组织并将考试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3)考试成绩呈现
等级评比,分为A、B、C、三个等级。
(四)统考科目的成绩评定
统考科目按照全市统一的试卷进行,考核结果为等级。
五、评价结果的使用
评价结果是学生综合学业水平的具体反映,学校要将评价结果通知学生及家长;日常评价结果是学生毕业的依据之一。评价结果作为学校评价学生与表彰奖励的最终依据。
第五篇: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办法
五年级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办法
一、学生纪律卫生管理:
1、升旗仪式:学生不爱护国旗,升旗时不停止活动,不行注目礼,迟到、随意说话,服装不整,不标准站立,该生周内如有一次此行为的,本周不得评为“优秀”;无故不参加升旗仪式,每人次本周不得评为“良好”。
2、在集体活动中,学生违反活动要求,每人次酌情降致下一个等次。
3、早操、课间操学生无故不出操,每人次降致下一个等次;迟到、早退或活动不认真,每人次降致下一个等次。
4、值日生不认真值日或不值日,每次连降两个等次。
5、学生随地吐啖,乱扔果皮、瓜子皮、塑料袋、纸屑、脏物等,每人次降致下一个等次;
6、随地泼水,隔窗倒水、扔杂物,每人次降一个等次。
7、学生污染环境,在墙上乱写、乱贴、乱画、踏脚印,每人次连降两个等次。
二、养成教育:
1、学生穿奇装异服,流怪发型,指甲涂色,戴首饰及各种不符合学生身份的装饰品,每人次连降两个等次。
2、学生进出会场不按次序、拥挤、拖凳子、不按学校规定带凳子,每人次降一个等次。
3、学生在校园内大声喧哗、追逐、逗闹,每人次降一个等次。
4、学生无故在楼道穿行,每人次降一个等次。
5、学生出校门不履行请假手续,不服从值周老师管理,私闯或乱跑外出,每人次连降两个等次。
6、学生有打架、骂人、说脏话的,每人次连降两个等次。
7、学生如有偷拿他人钱物,每人次本周定为不“及格”。
8、不尊敬师长,如上课不起立、直呼其名,碰见老师、进老师办公室不主动问好、不喊报告,每人次降一个等次。
9、辱骂教师或长辈的,每人次连降两个等次。
11、在校园、楼道、教室吼叫、喧哗、吹口哨、口出不逊、恶语伤人,欺骗老师、同学及他人,不尊重同学,如起绰号、讽刺,每人次连降两个等次。
三、课堂教学管理
1、学生迟到、早退每人次降一个等次。不服从任课教师管理,拢乱课堂秩序,每人次酌情降一至两个等次。
2、学生无故不参加考试;不坐指定座位,每人次降一个等次;考试作弊每人次连降两个等次。
四、公物管理:
1、在桌凳上乱刻、乱画的,每人次降一个等次;人为损坏严重的每人次本周定为“不及格”。
2、故意损坏公物的每个连降两个等次。
五、奖励与处罚:
(一)、奖励:
1、学生学雷锋做好事,在校内外有影响的一次晋升一个等次。
2、学生有拾金不昧,拾物交公行为者,按价值一次酌情晋升等次。
3、学生主动维护、维修公共设施,按创造价值和影响酌情晋升等次。
4、学生有见义勇为,舍已救人等特殊事迹者一次晋升两个等次。
5、学生受市以上表彰的,每人次晋升两个等次;受县级表彰的,每人次晋升一个等次,受学区、学校通报表扬的,每人次晋升一个等次。(不包括评先);
6、学生参加省、市、县、学区各种比赛获奖的,按每人次分别晋升四、三、二、一等次分。(不能超过最高等次。)
六、学生思想品德评估等次:
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熊家庙学区董家洼小学五年级班委会
二0一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办法
五
年
级
二0一八年二月二十六日
石嘴山市第二十四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根据惠农区教育局“加强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订二十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个体为评价对象,努力做到对每一名学生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这既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依据,又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努力方向。它的作用在于树立一个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为师生确定工作和学习的奋斗目标,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家庭教育提出明确的要求,以利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统一。
二、内容和标准
综合素质评价应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具体指标应包含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等各种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在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所达到的综合素质水平。主要评价指标:
(一)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
(二)公民素养。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对个人的行为负责;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
(三)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运用各种学习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有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的习惯;能够结合所学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独立分析并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研究与创新能力。
(四)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五)运动与健康。热爱体育运动,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具备锻炼健身的能力、一定的运动技能和强健的体魄,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审美与表现。能感受并欣赏生活、自然、艺术和科学中的美,具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积极参加艺术活动,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
三、基本原则
综合素质评价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成长、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因此,在实施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评价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
1、多元性原则。从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比较全面客观地评价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水平。
2、过程性原则。使用中注重评价过程,使评价成为对学生的重要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的习惯与言行,注意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3、多向性原则。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进行多向、充分的信息交流,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
四、管理制度 学校为每个班级建立“每周一星光荣榜”,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以此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定的基本依据。综合素质评定分别按照星期、学期、学年进行阶段性评价,学生毕业时进行总评。
五、工作机构
学校成立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由学校校长任主任、书记、副校长任副主任,教导处主任、德育处主任、班主任组成。
评价工作委员会负责制定评价工作方案,对校内各班级评价过程进行指导与监督,接受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解决评价工作中的问题。
六、工作程序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学校认定。
班主任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完成自评;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互评。班主任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和学校反馈评价结果;记入“每周一星光荣榜”。
七、等级评定
为了便于操作,综合素质评价的最终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班级每周各项素质的评价,只登记班内表现最好的个别学生,采用“☆(红星)”记录,以此在班级内起到激励作用,促使全班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形成“比学赶超”的班级氛围,最终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校风。
学期末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均采用“优秀”(红星)、“良好”(蓝星)、“合格”(绿星)、“不合格”(黄星)四个等级。
八、成绩公布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等向学生做出明确解释。评价结果通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
九、保障机制
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大事,学校要切实加强领导,建立专门工作班子,制定具体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努力树立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社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