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十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洛龙区第二十小学
一、指导思想
在全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随着《中华经典诵读导引》课题开展的系统而扎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华经典诵读导引》,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让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无论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虑,还是基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责无旁贷地要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导引”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共同发展成长,是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琅琅书声继承中华文明,全面展示“多元课程管理”理论引领下我们第二十小学教育的盎然生机。
二、经典诵读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 长 : 冀要朋(校 长)副组长 : 姚艳花(副校长)
组 员 : 王爱芝 李敬娟 赵丹丹 陈素玲
张瑞琴 李婷婷 孔润芳
(二)检查小组 组 长 : 王爱芝
副组长 : 伊艳梅(五年级)
组 员 :马旭旭(六年级)陈 沛(一年级)张青荷(四年级)
张苏莹(三年级)王一硕(二年级)
三、制定诵读内容
为了在六年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优秀的古诗文,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学段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导引》的诵读。
一、二年级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低年级版)。
三、四年级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中年级版)。
五、六年级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高年级版)。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诵读时间
1、各年级各班每天上、下午预备后10分钟为经典诵读时间,进行本周诵读任务的诵读,并进行内容的理解。
2、每周语文教师有一节讲读课。
3、每天上、下午大课间全校学生进行队列行进时学生说成语接龙。
4、每天早晨学校广播诵读内容。
5、学校利用每周一升旗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本周所诵读的内容。
6、建议学生每天回家诵读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7、校园张贴经典诵读成语小故事。
8、学校听教师讲经典诵读课。
(二)诵读要求
1、一、二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低年级版)。
2、三、四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中年级版)。
3、五、六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有韵味、有节奏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高年级版)。
4、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5、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
6、《中华经典诵读导引》:
诵读、背诵时要做到“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三条途径”
听,即听广播。学校开设“校园之声经典诵读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抄,让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办黑板报、制诗文集。
赛,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
2、班主任要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多发现典型,做好校内宣传,树立身边的榜样。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古诗角”,争创书香班级。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古诗中收获更多的益处,(例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合作精神。)各班组织学生成立“古诗配画”小组,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课外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题诗图,对于他们好的作品要给予鼓励,并定期展示;而一些适合于表演的诗,可组成“诗词表演组”,由教师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放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古诗文;还可以由师生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古诗文。有一些古诗文通俗易懂,教师把它们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对于书法爱好者,可以指导其用宣纸写成的古诗文条幅。举办古诗书法作品展,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3、让学生会读、会吟、会唱、会舞中华经典古诗文。
4、让高年级学生写出诵读感悟。
(四)诵读评价
1、检查学生参与朗读经典诵读的积极性。
2、检查学生背诵情况,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口头表达朗读后的感悟。
五、六年级的学生能书写自己朗读后的心得体会或感悟。
3、每周五下午,检查小组进入班级检查背诵情况,整班背诵或抽部分学生进行诵读或背诵。
4、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作总结发言,检查小组组长公布检查结果和下周诵读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经典诵读,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中华经典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古代先贤思想、智慧的结晶,诵读经典催人修身,诵读经典使人睿智,努力做好我们学校中华经典诵读工作,对学生终身益处甚大。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2011年10月)
洛龙区第二十小学
第二篇:二十小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在全课程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随着《中华经典诵读导引》课题开展的系统而扎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中华经典诵读导引》,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让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作为“引路人”的教师,无论是从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考虑,还是基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的迫切需求,都责无旁贷地要重视起经典作品、古诗词的教学和“中华传统经典诵读导引”的研究和探讨,要积极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背诵经典作品、古诗文,共同发展成长,是国学经典穿越千年时空,琅琅书声继承中华文明,全面展示“多元课程管理”理论引领下我们第二十小学教育的盎然生机。
二、经典诵读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孙波 副组长:张军亮 董志荣 成员:张万涛 李长春 潘淼 全校师生
(二)检查小组 组 长 : 李长春 副组长 : 黄丹(五年级)
组 员 :曹红秀(六年级)李婷婷(一年级)陈宽秀(二年级)张万涛三年级)王甜甜(二年级)
三、制定诵读内容
为了在六年的时间里,让学生掌握最优秀的古诗文,我们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学段进行《中华经典诵读导引》的诵读。一、二年级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低年级版)。
三、四年级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中年级版)。
五、六年级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高年级版)。
四、具体实施方案
(一)诵读时间
1.各年级各班每天上、下午预备后10分钟为经典诵读时间,进行本周诵读任务的诵读,并进行内容的理解。
2.每周语文教师有一节讲读课。
3.每天上、下午大课间全校学生进行队列行进时学生说成语接龙。4.每天早晨学校广播诵读内容。
5.学校利用每周一升旗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本周所诵读的内容。
6.建议学生每天回家诵读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7.校园张贴经典诵读成语小故事。8.学校听教师讲经典诵读课。
(二)诵读要求
1.一、二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低年级版)。2.三、四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背诵《中华经典诵读导引》(中年级版)。
3.五、六年级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有韵味、有节奏诵读《中华经典诵读导引》(高年级版)。
4.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5.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6.《中华经典诵读导引》:
诵读、背诵时要做到“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三条途径”
听:即听广播。学校开设“校园之声经典诵读小广播”,由学生主持、播音,其内容有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抄:让三、四、五、六年级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办黑板报、制诗文集。
赛: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2.班主任要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多发现典型,做好校内宣传,树立身边的榜样。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古诗角”,争创书香班级。为了让学生在诵读经典、古诗中收获更多的益处,(例如提高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合作精神。)各班组织学生成立“古诗配画”小组,让爱好画画的学生把课外学到的古诗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绘成题诗图,对于他们好的作品要给予鼓励,并定期展示;而一些适合于表演的诗,可组成“诗词表演组”,由教师选择与诗文有联系的音乐,放着音乐按节奏让学生朗读古诗文;也可以由学生自己伴奏诵读古诗文;还可以由师生用现代歌曲的旋律来吟唱古诗文。有一些古诗文通俗易懂,教师把它们改编成诗文剧让学生表演,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积极性;对于书法爱好者,可以指导其用宣纸写成的古诗文条幅。举办古诗书法作品展,让学生在欣赏书法的同时进行古诗文的诵读。
3.让学生会读、会吟、会唱、会舞中华经典古诗文。
4.让高年级学生写出诵读感悟。
(四)诵读评价
1.检查学生参与朗读经典诵读的积极性。
2.检查学生背诵情况,三、四年级的学生能口头表达朗读后的感悟。
五、六年级的学生能书写自己朗读后的心得体会或感悟。
3.每周五下午,检查小组进入班级检查背诵情况,整班背诵或抽部分学生进行诵读或背诵。
4.每周一升旗仪式上,作总结发言,检查小组组长公布检查结果和下周诵读要求。
我们根据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经典诵读,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中华经典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是古代先贤思想、智慧的结晶,诵读经典催人修身,诵读经典使人睿智,努力做好我们学校中华经典诵读工作,对学生终身益处甚大。
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2014年3月
第三篇: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小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童话、诗歌散文、科普科幻等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必背诗文及中外现当代童话、中国古今寓言、各类故事、长篇名著、科普科幻等读物为主。
五、参与对象 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
六、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班干部负责,学生早上到校交完作业在读书。
2、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
3、课后: 班主任或家长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 “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等活动。
七、活动方法、早读、课前、课后,有班主任、语文教师负责,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利用黑板报、橱窗、校园广播等,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
八、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全员参与,确保学生人人诵读。班主任及语文教师要落实诵读时间,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诵读活动中,确保学生人人诵读,个个受益。
狮岭镇中心小学 2013年9月
第四篇:小学国学经典诵读实施方案
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
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而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在中小学中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加强优秀文化熏陶,培养学生做一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爱,让诵读经典之风充满校园,提高师生精神品位和人文素养。
1、传承中华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渊远流长,民族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作中去吸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失,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的教育。
2、陶冶性情品德。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美文,嘉言懿行。熟读成诵之中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家庭、社会的人际关系得到明显改善,道德素质得到整体提高,共创和谐社会。
3、提高语文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成诵量,促进《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记诵任务的落实,促进中小学阶段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加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的厚实功底。
4、发掘发展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5、推进素质教育。读经诵典,培育心灵,吸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奠定终生发展的基础,培养语文特长;营造儒雅高洁的校园文化,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
二、活动主题
读国学经典、奠成才之基
三、策略与方法
1、发挥整体效应。经典诵读活动始易行难,贵在持之以恒,难
在善始善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同心合力。教师要全员参与,理解支持,找到各自工作和教学的切入点、结合点和渗透点,并且师生共读,发挥师表示范的作用。
2、实施快乐学习法。做到“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让学
生随时随处、轻轻松松读经典,按照“只求熟读,不求甚解”的理念,教师只须引导学生多念熟背,适当讲解,让学生在默读、轻声读、分组读、齐读,轮读,示范读、听读等多种形式中水到渠成地熟读成诵。3 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校风学风建设中,从浓郁读书之风入手,举办读书节,召开诵读会,组织演讲赛,以传统道德的渗透带动师生道德培养的提升。加强环境建设,题写传统经典中的名言警句,丰富校园广播内容,读名著,诵名诗,放名曲,让学有所成者在升旗
仪式、校会、晨会上“露一手”。加强班级读书氛围的营造,办手抄报、黑板报,开展主题班会和文娱表演活动。
4、与素质评价相结合。利用班队活动,开设专题评价课,对“读、背、默、做”等环节进行自评、互评、组评、师评,激励学生。完善班主任寄语,将学生诵读经典与课外阅读列为重要内容,做到随机赠言及期末寄语相结合。
四、活动安排
(一)诵读内容
小学1—2年利用两个学期背诵完《弟子规》3—4年级利用两学
期背诵完《弟子规》及20首唐诗。5-6年级利用本学期背诵完《弟子规》.(二)诵读要求
1、保证诵读时间:
晨读:早上9:35——9:50午读:15:40——15:502、保障诵读进度:各年级制定诵读进度计划,按进度计划组织
进行诵读和考核。
3、各年级诵读进度计划:(后附)
五、评价、考核与奖励办法
1、学生评价(占40%):包括过程性的评价、抽查评价相结合。过程性的评价采取分段抽查制,班主任落实好进度计划,落实每周诵读内容和辅导,对本班学生进行抽查和评价。学校教务处和年级组每两周对班级各抽2名学生进行背诵抽查,每学期8次。依据本年级制
定的进度计划内容,根据背诵情况确定优、良、中和差等级,分别为班级加3分、2分、1分、0分,纳入班级国学经典诵读考核。
2、学校抽查(占40%):班级平时在学校抽查中,组织有序,表现突出的加2分,一般的加1分,较差的计0分,对要求上报的材料不按时报的减2分。学校设立“书香班级建设展示榜”,每两周公布结果,荣获本年级展示榜金榜的另加1分。抽查结果依据每次教务处督查通报。
3、班级活动评价(占20%):在平时学校或年级组织的诵读主
题活动中荣获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分别加5分、3分和2分。
4、学校奖励:在学期末总分荣获年级组第一名、第二名分别奖
励100元、50元,最后一名扣除班主任津贴50元。分数相同依据获本年级榜金榜次数多者优先。
第五篇:小学古诗词诵读实施方案
小学古诗词诵读实施方案 长岛第一实验学校
一、指导思想:
中华古诗文历史源远流长,名篇佳作美不胜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典范,;是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人生的一种特殊感悟和认知,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很多卓有成就的学者,在回忆自己成长历程时,都感慨得益于早年的启蒙教育,尤其是古诗文的诵读。扎实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影响了他们的修身与治学。让学生从小诵读古诗词,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对文学的兴趣爱好,打下扎实的文学功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全面提高整体素质。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工作的实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建立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并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3、通过对大量经典作品、古诗词的吟诵和记忆,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激活并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三、古诗诵读内容及安排
在1——5年级学生中同时开展诵读活动,各年级分别背诵所规定的篇目(附后),小学毕业时每位学生最低要求会背《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推荐的古诗文背诵篇目80首,上不封顶。
四、具体实施计划:
(一)时间安排:
1、利用每天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提倡各班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小目标。
2、各班每周抽出一节语文阅读课,用于对本班古诗词背诵进行辅导。定期在班级内举行古诗词吟诵表演赛。
3、在每天中午的学生练字时,将当天早上所吟诵的古诗词,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
4、每天回家复习10分钟,和家长一起读,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5.在诵读时间上,各班灵活安排,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寻找机会让学生多接触古诗文,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使古诗文诵读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2.各班诵读力求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通,交流情感。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主要措施:(1).创造“三条途径”
听,每天早晨7:30学校广播室准时播放古诗,给学生营造古诗吟诵氛围。每周挑选出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进行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
看,即通过学校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赛,即班级举办诵诗会活动。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通过举行这一活动评出优秀选手。
(2)学校每学期至少举行两次吟诵古诗词评先表优活动,对各班在吟诵古诗词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同学给予奖励,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对班级、教师,也要进行大张旗鼓的奖励。
(3)从学校领导到全体任课老师,要充分利用早晨、上课前、下课后等时间,以及黑板报、广播等各种形式全面对学生进行“热爱、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宣传和教育,激发学生对诵读古诗词的强烈兴趣和愿望。
(4)班主任要积极协调科任教师,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与学生合作、竞争、交流,多发现典型,做好校内宣传,树立身边的榜样。
(5)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和“书香班级”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语文教师要善于在教学和作文指导上灵活恰当地运用古诗文,引导学生使用古诗文,学以致用。(6).借助于家长的帮助,动员家长为孩子课外诵读经典、学古诗给予支持,让他们结合生活情景,引导学生把记忆中的诗还原生活——也就是看到某种景色,或在某个生活细节,引导孩子说出与之相映的警句、诗句来。这样,孩子在家长的帮助下会更注重积累,并会在不知不觉中把所学的警句、诗句“内化” 五.评价方法
1、家长与班主任相结合,每天都要有背诵情况记载。
2、对吟诵古诗词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班级或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不断提高吟诵古诗词的数量和质量。
3、开展古诗诵读竞赛活动。对成绩好的班级学校给予奖励。
4、建立古诗词诵读星级评价制度,定期对学生的背诵情况进行检查。对每首诗的背诵检查采取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三级评级制度,期末完成指定篇目背诵后,学校从指定篇目中抽测检查,作出学校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