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5篇

时间:2019-05-13 02:1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第一篇: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论文关键词]历史教学 理念 新课程

[论文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只有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不是居高临下,而是与学生平等相处,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趣味性,历史教学才具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历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是其教学实施,理念的体现、课标的落实以及新教材的运用都是通过教学形式展现出来的,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们积极探索多种教学形式,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了历史教学效果。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历史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教学方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比如讲点课外知识以扩大知识面;讲点有趣的典故以引起思考;讲点历史变化变迁的原因;开历史故事会让学生自己讲述历史;组织学生编个历史剧等。这样使学生始终有兴奋点,思维一直围绕历史转,从而冒发思想的火花。在教学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兴趣的激发。一是结合时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上课时,可利用时事资源,引发学生对当今世界各个地区发生的热点问题感兴趣。如朝鲜核问题、我国举办奥运会、伊拉克战争等,让学生对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发展的思考;二是利用古今对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古今的一些名人或英雄相对比,探究中华民族的一些发展史和人文美德;三是借助实物、图片等教具创设相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和兴趣。如动员同学们从家里带来珍藏的各朝代钱币,学生平时买的文物古迹宣传片,以及在名胜风景区拍的相片等,在课堂展示出来,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引发了创新思维。

二、让学生在课上“动”起来,课中有突出的表现

1、教师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学内容需求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欲望。

2、教师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有明确的思维方向,引导学生围绕学习的中心内容和重点内容展开思维,依据自己掌握的资料一一解决问题,在课中充分的表现自己,发展个性,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在讲秦始皇功过时,通过他们的叙述、讨论、补充最后总结得出。功:(1)、统一全国(2)、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画示意图讲述)(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出示图片加以说明)(4)、修建了万里长城、灵渠等古代工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并探讨了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所产生的影响。又联系到今天推广普通话,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过:大兴土木,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残酷的刑法,焚书坑儒。探讨了秦朝灭亡的原因,与商、周相比较,加强了知识的纵向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比较能力。

3、学生提出质疑:学生围绕学习内容的中心和中点提出自己的困惑,进行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初步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如:在讲到造纸术时,有的学生提出“如果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不向外传,中国就不会造到外国的侵列?”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探究。达成共识:世界总在向前发展,不能因为中国没有东西传出去,其他各国就不发展了,只不过是时间上会有差别。特别是在当今社会,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谋求共同发展,不能闭关自守,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通过讨论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历史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思维。

4、教师总结: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强化学生的记忆。并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加以表扬或指出他们改进的方向。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动态感强、传递迅速、形象直观、声画皆备等特点被广大历史教师所采用。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加强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和灵感的源泉,初中生对思想品德产生深厚的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趣因素和艺术魅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手段多样化的特点,把静态、枯燥、难懂的材料融入到三维空间中,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产生极其活越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具体更加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如:在讲《社会生活的变化》前,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到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来体现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全班分成五个小组,渠道自选,分别搜集这五方面的资料,他们热情非常高。有的查阅有关书籍,有的上网查询,有的询问老人搞社会调查等。这样一来他们搜集到的有文字资料、有数据资料、有实物资料、有图片。他们将资料归纳整理,来帮助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为使自己的小组在课中有突出表现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变的敏捷,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而且使枯燥的历史知识变的生动有趣。

四、课后延伸

1、学完一节课后,要求学生及时总结写心得体会。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我掌握了哪几个问题,还有哪一点比较模糊,我用到了那些知识,成功的地方在那,不足是什么等。让学生找出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查漏补缺。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并使学生认识到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使学生全面发展。

2、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更形象更真切的体验。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创设更广阔的天地,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组织辩论会、举办历史专题展览、编写历史题材的板报、撰写小论文、历史演讲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

总而言之,一名好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心目中的“英雄”。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更应该认识到21世纪的历史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教学。新课下的历史教学,教师不能再高高在上唱独角戏,而应师生平等、师生互动、共同学习,来演好这场戏。在表演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缩短他们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学习历史中感到快乐,对历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第二篇: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

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

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此次课程改革,在7至9年级设置“历史与社会”这门综合课程,其意义在于对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多年的实验证明,学生喜欢它,教师接受它。但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也存在一些对新课程“历史与社会”的教育理念理解偏差以及在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如何开展课堂教学等问题,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一)新课程“历史与社会”的教育理念

首先是以培养人文素质为宗旨。新课程提出,“历史与社会”要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历史感以及对 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汲取历史智愚,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形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因为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的人文素养,它有利于学生将来参与社会生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所有学生的社会性 发展,造就有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公民。因而“历史与社会”是人文教育的主要课程和重要渠道。

其次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中心。初中作为我国义务教育的最高阶段,代表着全民文化水准的基础标准。因此,该阶段的公民教育,不仅要学习常识性的社会、文化知识,而且要特别关注“知识”背后的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有见识的行动能力。“历史与社会”是促进公民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公民的福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重要课程之一。

(二)贯彻“历史与社会”的教育理念的策略

1.以教材为本,挖掘人文视点。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基础学科,内容丰富,包括古今中外的历史、哲学、地理、文学、艺术、科技、国际关系等,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散发着人类许多思想智慧的光芒,充满着人文气息。所以,我们要从教材中挖掘出人文视点,结合并利用当地的一些教学资源,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另外,“历史与社会”教材中的仁爱、和谐、自省修身、谦让礼仪等一些我国古代传统美德,都是我们要挖掘、拓展的人文视点。对这些人文视点的挖掘,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善于利用当地的一些教学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应该组织学生参观文物古迹和纪念馆所,通过这些教学资源,让学生体会身边的事物所蕴含的人文视点,达到培养人文素质的教育理念。

2.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

(1)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大力倡导创新型教育,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动力,而一个人创新能力的提高有赖于个人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并在创造性思维运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要创造性地解决一个问题必须运用发散思维,只有进行发散思维,才能获得灵活的知识,有价值的知识,创造性的知识,才能从事创造性活动。因此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问题是否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因为开放性的问题更能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励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综合探究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爆炸的社会,一个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在信息资源不断更新,不断扩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一些不利于中学生发展的知识,因此“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中学生如何选取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

让学生收集资料是“历史与社会”中新课程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方法。但我们在一些学校布置的课程改革展示台上,往往能看到学生们制作的精美的资料册,但仔细分析这些精美的资料,我们发现不少教师没有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认真阅读,更没有引导学生运用所收集的资料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学会收集资料的目的在于学会分析资料并运用资料来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明确收集资料的目的,使收集的资料具有针对性,避免让学生收集一些漫无边际的、大而无当的资料;其次要向学生介绍各种获得信息的方法和途径;再次要指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生在收集资料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辨别、分类和取舍;最后,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资料的阅读,概括出当时对所探讨问题的研究结果和进展并根据对资料的研究,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或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做旁观者,要对全过程进行观察、指导、参与,及时进行检查,既要检查学生收集资料的数量和质量,也要关注学生的积极性。

(3)注重培养学生互助合作能力。新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在考虑教法时,尽量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活动,以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参与,既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能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在进行小组教学活动中,教师对小组的安排、组内的分工等必须有详细的计划,做到小组的人数恰当,让学生选举自己信任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担任组长,组长根据组员的具体能力进行分工。

例如在综合探究《寻找身边的历史 》一课中,我规定各组确定在自己感兴趣的古迹或者事件作为研究的课题后,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收集资料,并整理出一份多媒体的课件式的调查报告,推举一人在课堂上代表小组发表本组的研究成果,各组组长要充分发挥各组成员的特长,会电脑的制作多媒体课件,会拍照的负责照相,口才好的代表本组发言,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此过程当中,每位学生都参与料的收集和整理,为小组出力,可以说,一份报告凝聚了全组同学的心血,是全组同学齐心协作的结晶,它既锻炼了个体的能力,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篇:谈谈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

平寨中心学校初中部:杨金玲

【论文摘要】初中历史新课程实施以来,广大历史教师围绕新理念、新课标认真组织教学,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贯穿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认为更为主要的是注重学生的情感调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和欲望,从而培养学生各种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新课程

一、精心导入,激情引趣

设计好教学导语,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设计好教学导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选好导语的素材,即所设计的内容应该与教学的内容相关;

2、突出重难点,即围绕教学的知识点有重点的突破;

3、导入的时间不可过长,以防影响后面的内容教学。

例如,在“人类的产生”中,我就通过讲述“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来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远古时代,一位名叫女娲的神,用水和黄泥造出了许多的男男女女,从此天地之间就有了我们人类。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她还炼了五色石进行补天。学生在这样充满神秘色彩的导语引入下,很想知道人类的起源和产生过程,为他们的课堂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样的导语设计,一方面,能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能够激起同学们的阅读学习课文的探究兴趣。

二、创设丰富的情景氛围,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一定的情境教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促使学生不断的学习理解文本内容;另一方面,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注重主体的感受与体验,以及感受能力与感受欲望,使学生在情感与意境的最佳组合情境中,受到感染,从而达到情感与审美体验。

例如,我在上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 1 课《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时,使用了模拟历史情景的手段、“白天,北京人依靠粗糙的工具同大自然作艰苦的斗争,狩猎、采集,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夜晚来临了,北京人回到了居住的山洞中。茫茫夜空,月光阴暗,远方的天空似乎有一些星星。洞里洞外一片漆黑,大家只能依靠彼此的声音和气息辨认对方。空旷的原野中不时传来野兽的嚎叫。年轻力壮者手持木棒守卫在洞口,担负着保护大伙的重任。

洞内的老弱妇孺们吃着白天寻来的野果,嚼着难以下咽的兽肉。一阵寒风袭来,大伙不由得抱紧双肩,彼此紧挨着,在寒冷和不安中慢慢睡去。”

我此时发问: 人们最需要什么呢?正当万籁俱寂之时,只听得“咔嚓”一声巨响,一道闪电从夜空跃出,随之雷声大作,洞中的北京人惊醒了,也惊呆了,然后林中一片冲天红光,滚滚热气袭来,野兽惊号,鸟儿悲鸣,四处逃散。北京人不知发生了什么灾祸,没命地逃向远方。几天之后,惊魂未定的北京人怀着警惕回来了。森林荡然无存,黑糊糊一片,浓浓的白烟中夹杂着浓烈的焦味和一丝他们从没有接触过的香味,他们发现,香味来自于林中死去的兽类。一个大胆的年轻人忍不住取下一丝肉放入口中,他的眼顿时露出了惊异和兴奋的光„„北京人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次最伟大的发现:夜间冲天的火光,可口的兽肉和周身所感觉到的热气,均来自于那跳动着的神秘的东西——火。”

三、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教学,增强学生的形象记忆效果

新课程初中历史教材中有很多的插图。这些插图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视觉感官欣赏的需要,帮助学生把一些较难记忆的语言项目通过插图进行轻松的理解记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形象思维能力。当然在教学中,由于插图很多,限于课时,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例如,在“商鞅变法”教学中的商鞅舌战图是反映该变法艰辛的最好实例。对此,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基础,进而练习现在的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问题,以起到追古思今的作用。在讲述该内容的时候,引用《史记》中语言进行辅助讲解。这样,一方面,能够加强学生对该内容的深刻理解;另一方面,激活了学生的问题探究的兴趣。再比如讲解“唐朝瓷器”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观看教材中的图片,形成感官认识,从而提高理解程度。

四、利用学习疑问,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

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的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学中利用这些疑问进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大胆质疑的精神和学习品质,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问题探究能力。巧设疑问,以疑激趣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设计的问题应该紧紧围绕文本教学内容;

2、创设的问题,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3、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能够顺利的完成上述问题的解答,以满足他们学习发展的需要。

例如,在讲述“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我国发明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和对世界文明作出的巨大贡献时,设计了这样的问题:

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分别是什么?

2、纸的发明在什么时间?

3、我国在纸发明以前用什么作书写材料?

学生在意义回答了上述的问题之后,通过追加问题的办法提出“西汉发明了纸,为什么东汉蔡伦又要改进造纸术?”。因为这样的问题,在书本教材中没有作过多的说明,比较难理解,需要借助一定的资料进行帮助理解。针对该问题,笔者建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和到图书馆查资料等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这样的问题引导之下,不仅能够掌握了教学内容,还培养了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五、选用小字资料,拓宽学生知识面

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需要,除正文外,教材还以楷体字的形式精选了大量的小字阅读材料。有的是寓意深刻、富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历史故事或历史典故;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进一步阐述;有的是对历史人物的简介。这些材料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但文字生动、富有情趣,对能力较强的同学能帮助其加深理解正文、拓宽阅读和思考空间、扩大知识面。如讲到唐朝丝织品轻盈精薄时,穿插风趣幽默的故事,一位阿拉伯商人透过五层丝绸衣服看到唐官员胸口的黑痣,这使学生对枯燥的经济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自然会对唐代高超的丝织水平留下深刻印象。再如“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课本在介绍了《资治通鉴》的体例、范围、价值后,又有一大段小字内容,指导学生阅读,可以进一步了解司马光认真的态度、扎实的学风、严谨的习惯,会对学生良好学习风气的养成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只要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历史唯物主义观,真正实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旭霞.论历史教学中的树人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 2005(6)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

作为中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累不少的教学经验与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快对学生的培养。

第五篇: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重在将进行有效整合。在实际教学中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各个关键环节,培养高中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当今科学时代赋予给我们高中物理老师的神圣责任。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关键方式

有专家这么认为,高中物理教学中实践要比理论更容易使学生热爱上物理课程。作为高中物理老师,我们需要积极地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智慧进行梳理与更新,凡是对高中物理教学有益的知识,我们都要主动吸收,有些方式是课本上见不到的,而这些营养往往都是我们激发高中物理教学灵感的源泉。本文主要通过对一些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希望对促进高中物理教学发展能有一点启示。

高中物理对学生的要求有本身的特殊性,我们物理老师要进行备课、组织、教学、实验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在学生学习物理课过程中,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主要因素还是我们物理老师,我们能不能协助好学生学好物理课程,是受很多方面条件制约的。就我们高中物理老师而言,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物理教学的专业化水平,真诚地对待关怀学生,切实地承担起高中物理教学的责任,以自身风格影响学生对物理课的认知,以智慧启迪学生深入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帮助学生认知物理的精髓和规律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包含了许多规律要素,我们要从中帮助学生来进行区分,把具有代表性、重要性的规律找出来,帮助学生进行提取和整理,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不仅能大幅提高,还能掌握一定的物理学习窍门,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例1:一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和水平x轴重合,x轴上有一光点位于透镜的左侧,光点到透镜的距离大于f而小于2f。若将此透镜沿x轴向右平移2f距离,则在此过程中,光点经透镜所成像将()

A.一直向右移动

B.一直向左移动

C.先后左移.接着向右移动

D.先向右移,接着向左移动

多数学生认为,上述情况下光点经透镜所成的像将一直向左移动。理由是当透镜向右移动、物距u在2f范围内变化时像将一直向左移动。其实,这个结构只有在f

对于有关的物理定律,要求学生必须加强进行探索。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多多解释典型例子和练习,使学生充分理解物理规律和结论,不得随意扩大其适用范围的限制。

只有学生的物理思维不断深刻,这时引导学生对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学习,关键是必须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持续的洞察力,观念和规律不应该仅停留在文字本身,我们需要努力改进物理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些典型的例子进行练习,教师上课多精讲,学生课后多实践。这种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设计,才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思想,自然会深深地加深学生热爱高中物理的热情。

二、让学生将物理知识纳入生活中,活学活用

物理教学的改变,新的教学思维必须要告诉学生“将课堂知识往生活中引导,把课本引向大自然”。研究物理必须一要从实际出发,达到课本理论对现实密切对接,不可能空对空地去给高中学生教授物理知识。只有将课堂物理问题与现实问题严密地关连,才可能使学生认为物理是亲切的,坚实的,有用的,因而才会去积极地了解物理,使用物理。

物理知识和真正的生活、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是不能分离的。高中物理知识几乎完全介入了我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我们高中物理教师必须更加重要地让学生建立一个物理灵活运用的思想体系。那是我们学习物理根源最初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明亮生动的,各种各样的物理知识,都是有用的,都是我们必须掌握的基本常识。千万不能误导学生为了学习物理而去死板地记忆公式,要指导学生活学活用。

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内容更贴近生活、实际和科技,有不少甚至是最新的前沿科技成果。实际上更多的现实素材被编入各类题目中,形成“信息给予题”,用来考查学生采集、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

当教学需要具体问题时,我们高中物理老师必须引导学生能够解决主要特别问题,同时能给予学生过滤多余不良学习习惯的方法,引导学生制定适当的物理学习目标,抓住常见物理考试题目的知识原型,在课堂上进行详细描述和仔细剖析,让高中学生体会到快速解决此类物理问题的常用知识。要让高中学生知道我们物理教师的这种解题方式是有价值的,如果我们物理教师能把此方式运用到位,学生就会在日常学习中加以效仿,从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手段,使他们在完成物理学习任务时也能有积极的心态。

高中学生若想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成就,就需要培养基本的科学素质和研究精神。这是在整个高中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支柱,多多领会物理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链接。高中物理老师在教学组织方面也要遵循巧妙严谨、灵活活泼的授课风格。当今物理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学习要主动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针对性地提升高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高中课程和社会发展的相互渗透,让科技进步逐步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这样方能促进物理教学研究方式的多样化,方能开发高中学生独立获取物理知识欲望和能力,方能创造富有个性的系统文化和学校文化。物理学科要发展就必须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同时适应各个层级各个地方学生的具体情况,一便更好地实施开放式物理教学。这样下来就一定能刺激高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扩展学生学习物理知识范围,架设一座从理论知识到社会实践的学生学习物理的沟通桥梁。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物理教学,重在将进行有效整合。在实际教学中不折不扣地完成好各个关键环节,培养高中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当今科学时代赋予给我们高中物理老师的神圣责任。

【参考文献】

[1]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8.12

[2]周久磷.《从素质教育的要求谈中学物理教学改革》.《世纪之交的物理教育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0

[3]吴超男.《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师的自我修养》.《当代教育论坛》,2008.6

[4]韩叙红.《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物理教学》,2009.2

[5]薛祝其.《从人文视角探讨原子物理的复习教学》.《物理教学》,2010.3

下载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对于这个问题,站在教学系统的不同角度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目前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论文 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入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有很多学校都是从高二开始学习高中生物,学习内容包含三个必修模块和两个选修模块(人教版),一年的新课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采取各类措施,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可以得到改进,并全面地提高语文教学工作,营造一个较好的教学环境......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反思 德化一中政治组徐顺进 一、教学反思的内涵 我国封建时期的教育家就已经就反思问题有了最简练的表达:扪心自问、吾日三省吾身等,这些至理名言早......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在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考试中,教育观可以说是高频考点,尤其是素质教育的内涵+新课程教学观的转变,考试会以单选+材料分析出现,可谓是重中之重。现在将有关知......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联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联教学 江西省永丰县藤田镇小学 万海梅 对联,较好地保留了中国源远流长的古典文学艺术,且在民间广泛流传运用。它在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敏捷性方面......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范文模版]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用语教学 天柱县渡马中学 许积灯 化学用语是国际统一规定用来表示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的符号,它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也是化学学习启蒙阶段的重......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浅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教法陈旧、知识老化、观念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