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企合作是提高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深化校企合作是提高中职学校机电专业
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 童西元
摘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是我们每个职教工作者承担的历史重任。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机电专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机会。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学校的专业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从而导致企业难以招聘到适用的人才,中职毕业生又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质量,论述了深化校企合作是其必由之路。
关键词:校企合作
机电专业
教学质量
服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历史使命;服务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必须承担培养制造业大军的重任,不断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质量和规模。适应武汉制造业,特别是阳逻经济技术开发区制造业企业强势发展的需要,探索机电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途径,笔者到阳逻工业园区的重冶成套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一冶钢结构有限公司、浦项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江北企业集团等企业调研,搜集企业人力需求信息,调查学校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状况,反思专业教学现状。通过深入的调研,笔者认为,以就业为导向,与企业合作不紧密的机电专业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需要的合格专业技术劳动者,深化校企合作是提高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一、相对封闭情形下机电专业教学的三个“不能到位”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加快建立弹性学习制度,逐步推行学分制和选修制。加强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逐步建立有别于普通教育的,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选拔与评价的标准和制度。”贯彻和落实这一决议精神,机电专业教学处于单纯供需合作的相对封闭情形下,至少存在下面三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的员工意识不能到位
反馈用工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定,笔者设计了道德品质、劳动品质、法规意识、理论素养、实践技能等选项,问及教育过程中最需要加强的选项时,用工单位无一例外地都选择了“劳动品质”这一项。一冶钢结构有限公司反映:毕业生开始都很高兴地接受到野外作业的任务,图的是稀奇;后来说到野外作业就讲条件,怕吃苦。这种吃苦耐劳劳动品质的欠缺,反映了毕业生还没有把自己的工作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到一起,还没有用做好一名企业员工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没有真正实现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的转换。事实上,学校课堂中的职业理想教育、职业规范和道德教育都只停留于说教,实训教学中的员工意识培养多限于岗位技能的培养上。
2、学生的岗位技能不能到位
由于缺少深入的校企合作,学校的实训教学多在模拟状态下分项进行,不能形成全面形成满足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同时,从岗位操作的安全、失误导致的成本、工期要求等方面考虑,机电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也难以获得真正的实岗机会,即便有的企业给学生顶岗机会,也都是一些技术要求较低的工作岗位,学生毕业前习得的岗位技能不能真正满足企业实际岗位的需要。重冶成套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的大型数控加工设备价值数百万,一个工件的成本也是数万元,企业为了慎重起见,操作台上的员工都从高职院校聘用。然而,从两所高职院校首次聘请的37名应届毕业生中,只有1名学生能够基本满足工位要求,企业无奈中继续选择从人才市场招聘熟练工、从同行业厂家挖技术骨干等做法。
3、学生的市场适应不能到位
随着“宽基础、活模块”课程模式的实施,机电专业一般能提供钳工、焊工、车工、数控等专业选修方向,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然而,这与机电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相比,与企业复杂的用工要求相比,就显得十分狭窄。另一方面,这也就使得学生不能充分适应用工市场的需求,择业面小,大量毕业生去抢同一个岗位。笔者在走访中了解到,一冶钢结构有限公司对铆工的大量需求,浦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对电子工的特殊要求,都只能采取先招聘再培训的方法,职业学校不能直接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二、校企合作为提高机电专业教学质量提高了三个不可或缺的平台
通过引进企业管理者和工程技术人员联合办专业、根据订单创办企业冠名班等形式深化校企合作,能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机电专业教学质量提供下列优化教学效果的平台:
1、蕴含企业文化的员工管理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将蕴含企业文化的员工管理制度和措施引入到学生实习管理中,能及时、有效地帮助学生克服生产劳动的随意性,调动他们遵守岗位法则、争做优秀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在与韩资企业浦项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合作中,共同商定了通过部分培训阶段给学生发实习工艺卡片的做法加强实习过程的管理,学生员工意识的提升就是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实习工艺卡》由校企合作编制,一方面把实训项目进行分解与细化,包含了实习项目、工件图纸、技术要求、工量具清单、操作步骤、操作技术要领、实习目的、技能训练要求、实习注意点、相关理论知识提示等技能内容,另一方面,也向学生介绍他所从事的岗位对于整个企业的意义、企业对于完成者的感激等。学生采用《实习工艺卡》进行实习的好处有:实习有目标,每项实习与要求一目了然;操作有规范,引导学生进行标准化实习与训练;技术有标准,有利于学生自查和考核;知识有要求,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相关知识;上岗有动力,明确了岗位重要性的学生会更加热爱自己的岗位,获得追求成功的精神动力。在有序、标准而又富有人性化的控制体系中,学生的员工意识才能够不断提升。
2、立足岗位需要的技能培养平台
校企合作,能使专业培养真正面对岗位技能,打破那种先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然后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再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实习、就业的“四段式”的教学模式,教学不再以理论学习为主,而是立足岗位操作技能的培养,回避了中职学生文化基础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缺陷,倡导“先会后懂再提高”的教学理念:在课程安排上,先安排实践学习,再安排理论学习;就一门课的教学来说,先让学生动手干一干,然后归纳总结,再开展理论教学。如车工操作学习,就是先安排金工实习,使学生对专业将学的技能与发展方向有初步的了解,并初步掌握操作方法,接着进行文化课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再进行车工实习,训练车工的操作技能,再接着学习《车工工艺》等专业知识,最后进行车工强化与考证,使知识融汇贯通。教学过程中,学生先进行实践,再带着问题学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是解决前一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为下一实践环节作准备,整个教学是实践与认识不断提高的过程。
借鉴企业严格的质量量管理体系,以实践为主线的机电专业教学还能通过完善的考核体系督促和引导学生。这样的管理应由以下四个考核组成:
日考核:主要是为了检查学生当天训练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技能掌握情况,包括自查与教师考核两种形式。
小项目考核:每一实习环节,由若干个训练小项目构成,每一个训练小项目完成后,进行项目考核。考试不合格着及时进行补训,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项目的实习。
环节考核:当一个实习环节完成后,进行环节结业考核,成绩合格者方能参加后继的相关实习,如钳工实习合格者,才能机床检修实习;成绩优秀者,推荐参加考证,考取工种等级证书。
技能鉴定:完成了相关的各环节实习,各环节考核成绩合格后,组织学生参加技能鉴定。如当学生完了金工实习、设备操作实习、车工操作强化等环节的实习,各环节考核成绩合格者,组织学生参加车工中级的技能鉴定。
3、满足不同学生的特长发挥平台
校企合作后为学生提供的模块课程菜单,不再是模拟状态和未知情形下的菜单,而是直接面对企业的岗位需求,能实实在在的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特长,为他们的特长发挥提供发展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工种选修、集中精修等方式实现自己岗位技能的提高。
工种选修:在总的实习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不同工种轮流的时间,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选修强化其中的一种工种,以达到技能强化的目的。例如四周的金工实习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各工种轮回实习,用时一周。在这一阶段,通过实际操作,要求学生掌握车床、铣床、刨床、磨床等通用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熟悉各工种的加工方法,掌握其工艺特点,为今后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打好基础。第二阶段为工种选修实习,用时三周。在这一阶段,根据学生个人在前阶段的实习情况,结合学生的个人兴趣,满足自己在企业的岗位理想要求,在车工、铣工、刨工、磨工等工种中选择一个工种,进行操作技能强化练习,提高操作技能。
集中精修:打破传统教学授课的安排是采用多门课轮换制:根据教学计划的教学时数,将几门课程按顺序制成周课表,以一定的时间(如1~2节课)为单位,各门学课交替进行授课,集中精修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在专业课教学中可以集中一周甚至一月的时间精修学生感兴趣的学科和技能。学生学习目的明确,知识连贯性强。学习时学生对着实物边动手边学,学习兴趣大,教师的授课也可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如在《数控车削编程与操作基础》的《 数控车床》专业课程周,学生在一周时间内(计34节),进行了教学大纲规定的40学时所应学的知识技能学习。为了验证课程周的教学效果,我们对采用集中精修的企业冠名班与常规教学班进行了问卷调查与测验,结果企业冠名班的集中精修的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教学班,同时在集中精修中,学生还学会了车床的拆装、精度检验、简单故障排除等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技能和知识应用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扩展了书本知识,取得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机电技术的广泛应用,无不为机电专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机会。机电专业的建设要适应形势发展,抓住发展机遇,主动谋求合作,借助合作提高办学水平,锻造专业课教师素质,实现专业教学与产业发展、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学生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作者基本情况:
职称:高级讲师、高级职业指导师
职务:副校长
单位: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 地址:武汉市新洲区汪集等荣生路1号
邮编:430418
电话:027-89875819 ***
附:作者简介
童西元
男,52岁,大学本科学历,武汉市新洲高级职业中学常务副校长。湖北省科技传播学会新洲分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专学校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学会常务理事、武汉市农机学会会员。曾主持和参加10多项机械设备及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参加过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科研推广和试验示范课题研究并获奖。多次获市、区职校说课比赛、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指导学生参加省电子技能比赛获省级三等奖、市电工技能比赛获市级二等奖;在市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编了2004年、2005年、2008年《湖北省高职考试机电专业模拟试卷》,主编了《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基础》、《电工基础》、《机械制图》等多部校本教材、出版了《最新高职考试应试指南——电工基础》(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长期担任机电类专业课教学工作。
第二篇: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定稿]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湖北城市职业学校 金威
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发展大道155号 435000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从校企合作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现阶段校企合作的存在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困难的策略。
关键词: 必由之路
必要性
现状
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职招生生源的严重滑坡,各类职业学校出现了学生数量急剧减少、学生素质大幅下降、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情况。在严峻的形势面前,更新教育理念,寻找新的办学模式迫在眉捷,作为破解中职教育困境的一剂良方,切实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企间良好有效的合作机制,已经越来越受到学校、企业的认同和欢迎。
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办学模式。它的基本内涵是:产学合作,双向参与。实现的目标是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要求,加强校企合作交流是发展与完善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明确指出:“职业学校的基础是完全建筑于社会的需要上,职业学校从本质上说是社会性的,从其作用上说是社会化的。”这就说明,一方面职业教育必须面向社会市场,开放办学,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区域经济服务,这样才有生命力;另一方面社会机构与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这样才能较好地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使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完善。
校企合作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学校的场地、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资金等与企业的场房、机器设备、技术人员、管理理念、生产销售市场等是一个十分巨大的资源体系,用好和用活它们能施放出巨大的能量,并能造福于社会,造福于国家。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是宝贵的人才,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上他们承担着理论和操作不同性质的教学。一个是理论,一个是实践,只有二者的真正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只有通过校企结合,学校培养的人才最终会被企业所接纳,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必将最终反作用于企业。
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职业学校为求得生存发展,几乎都在寻求与企业的合作,但大部分只停留在教学设备捐助、实习基地提供、员工培训等层面。真正实质性的合作并不多见。校企合作正面临着诸多困难,影响合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策支持不够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长足发展,企业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必需搭建好合作的平台,尽管国家制定了相关法律来支持校企合作,但法律保障措施不力,只是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政府缺乏有力财政和政策、法规的支持。还没有出台校企合作对企业的奖励机制,对校企合作中的企业利益保护不够,没有建立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来负责监督、考核和推行校企合作工作,难以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支持,使学校与企业合作缺乏依据和潜力。
2、利益结合不紧
校企合作的最大障碍是双方目标不一致,学校的目标是培养人,企业的目标是利润,需要创造经济效益,能减负决不增负。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增加企业负担,增加成本开支,短期内的“无效益”,使企业没有合作积极性。由于缺乏政策的具体措施,所以中小企业难以承受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风险,加上企业在校合作中的贡献得不到社会认可,导致中小企业没有能力参与全面深度的合作,而有能力的大企业往往不愿参与合作。正因为企业得不到合作所产生的“互利互惠”,参与积极性不高,同时缺乏激励机制和成本补偿,所以企业不愿意提供可供学生实习实训的机会,使校企合作形成一厢情愿,校“热”企“冷”的局面。
3、合作深度不深
校企合作无论从合作的内容与文化的融合、弹性学制的建立等方面都缺乏深度,在合作形式上大多限于建立“校内工业中心”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未能全程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在教学计划的制订、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很少或没有机会参与意见,企业也未能形成“我需我必参与”的市场主体意识。因此,目前的校企结合其实质是一种“换工式”的合作,虽然这种合作在现实条件下有一定的意义,但对培养目标又存在很大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企业以利润为核心来安排教学实践,影响了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学校以减轻负担为重要内容来安排实践实训,使产学结合的结构合理性丢失,导致学生仅仅成为简单的劳动力,严重影响了教学本质。
以上这些因素严重影响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使校企合作难以广泛、深入地开展。
三、校企合作的策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校一直把“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可持续发展”作为学校制度建设和基础能力建设的重要课题来研究与实施。学校已经与宏利模具、沪士电子、东贝机电、中茵股份等10多家知名企业开展了深入合作。
1、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是校企合作最基本的形式。
实习就业基地模式也称“2+1”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与实训,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的模式。实习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环节,我校已在黄石东贝机电集团、黄石美玲羊服饰分司等1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并举行隆重的挂牌仪式。聘请了20多位在职技术师傅担任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学校发给他们聘书,请他们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一起,负责学生的实习指导。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实习计划,成立了实习基地管理委员会,确保了校外实习基地的相对稳定。
2、采用订单式培养,是校企合作创造性的举措。
订单培养模式也称“委培式”合作模式,即学校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定向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定向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用人的需要达成协议,确定招生人数,招生后单独建班,往往冠以该企业的名称。
我校从2008年开始试行冠名订单培养模式,学校先后与沪士电子、中茵股份等多家企业举办了开班仪式。学校负责组织教学、实训、技能考证等,并根据企业需求,适当调整教学计划、课程设量,适时安排教学实习。企业根据专业教学实验设施建设需求,捐赠设备,经常派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讲课,参与订单教学全过程管理。中茵股份每年出资1万元,用于奖励优秀学生。
3、合建实训基地,是校企合作最稳固的平台。
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指通过校企共建或吸纳企业资金、设备,建设为学生校内技能培训服务的实训基地的一种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短缺从来 2
就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这种模式有利于改善实训条件,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
我校于2010年6月与宏利模具共建实训基地,学校提供1000平方米土地,企业提供价值50万元的车床两台,并派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进驻学校进行技术指导,组建了模具实训车间,实训车间完全参照企业车间的标准进行设计与运行。
4、建立专业建设,是校企合作深层次的表现。
专业建设模式是指以加强专业建设为主要目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模式以“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为指导思想,根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共同培养培训师资,是校企合作进入深层次合作的体现。我校从2000年就开始选派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有效地加速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进程。教师通过下厂挂职,掌握了企业的生产工艺、技术情况与对人才规格的培养要求,转变了教学观念,提高了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也帮助企业解决了管理、技术上的难题,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总之,校企合作并非简简单单的人才标准对接和订单式培养,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一种有效机制。从宏观看,校企合作依赖于国家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和企业的成熟度。从微观看,影响校企合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合适的利益结合点和合适的合作途径等。从长期看,随着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空间会越来越大,合作效果也会越来越好。作为未来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和发展的突破口之一,坚持走好校企合作的必由之路,必将为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注入崭新的活力。
第三篇:校企合作协议(机电)
校企合作(订单班)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
乙方: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为推动和加强公司与学校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就业疏导等方面的合作,令双方得到共同发展,同时扶持职业中等教育事业,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回馈社会,可胜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学校(以下简称乙方)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如下,以资信守:
一、资质认定:
1.甲方是经甲方所在地工商行政机关依法注册,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可的企业。
2.乙方是经乙方所在地教育部门批准,具有合格办学资质的学校。
3.甲乙双方均应提供相应合法有效证件(复印件)作为本协议的附件。
二、乙方办学特色:
1.实行符合甲方需求之教育,定向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培养。
2.严格筛选学生,入学时应进行严格的笔试、面试、体检,学生至甲方实习报到前亦须进行严格的笔试、面试、体检。
3.加强学生管理,树立学生自立、自强、自信的精神面貌和端正的仪容仪表。
4.课程设计以实用性为主,以“教学工厂”和“案例分析”的模式,强化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专业课程可由甲方指定,乙方应配合实施。
5.推行企业6S管理办法,将甲方的企业文化融入乙方教学课程。
三、合作方式:
1.乙方提供合适在校学生,经甲方面试合格后组建“可成班”定向培养。学生相关资料由乙方报甲方备案。定向培养人数人左右,根据专业方向分为__个班级。
2.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甲方依“可成班”总人数5%提供奖学金,奖学金金额为1000元/人。由学生提出申请,经乙方初审及甲方最终审核合格学生支领该奖学金。
3.乙方根据甲方需求,一次性或分批安排合作班学生至甲方实习就业,甲方另外支付乙方校企合作费用,相关标准参照补充协议。
4.乙方须保证“可成班”学生至甲方报到率不得低于80%。缺额部分经甲方同意后,乙方可用本校同级学生递补,面试及报到流程一致。若报到率低于80%,甲方可向乙方要求退还已发放之奖学金。
5.乙方负责出具上述费用的合法有效发票并承担所有税金,甲方收到乙方提供之合法有效发票并经确认金额无误后将依甲方内部付款周期支付前述费用。如乙方迟延提供合法有效发票,甲方概不承担任何延迟付款责任。
6.合作班学生必须经过甲方的笔试、面试﹑体检合格,并符合甲方招聘简章之要求。
7.双方在合作期间内各确定一名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日常联络、协调以及教学进度、报到事宜的管理工作等事项。
甲方姓名:职称:部门:电话:乙方姓名:职称:部门:电话:
8.甲方生产出现紧急状况时,可与乙方协商借调学生实习,乙方必须积极配合。
四﹑实习生保险及工伤处理:
甲方为乙方推荐之实习学生投保与业务有关的意外伤害险。实习学生在甲方实习期间,如发生
伤亡事故,由甲方负责向甲方投保之公司按照保险合同之约定进行索赔,乙方应负责配合做好学生、家长等各方工作并协助甲方处理善后事宜。超出保险合同范围外之赔偿,由甲乙双方平均分担。
五、甲方权利义务:
1.乙方招生阶段,甲方向乙方提供招生宣传辅助材料。
2.组建合作班阶段,甲方完成对可成班学生的面试、录取工作,亦可授权乙方进行初试。
3.甲方有权监督并了解乙方或学校的教学过程,并可提出修正性意见。
4.乙方实习生经甲方考核不合格的,甲方有权随时将实习生退回乙方。
5.甲方参照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明确告知实习生的实习时间、实习岗位和实习职责,并提供乙方实习生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及劳动防护措施。
6.甲方有权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及乙方实习生的能力和表现,安排或调整其工作岗位。乙方实习生需服从甲方的管理和安排。
7.甲方将乙方优秀实习生作为领班、技术员的培养对象。
8.实习期间,甲方需提供乙方实习生薪资及其他待遇(具体薪资待遇参照甲方招聘简章)。
六、乙方权利义务:
1.乙方应按照甲方的要求培养符合甲方用工要求的学生。
2.乙方应保证实习生人选为学校编制在册之学生。乙方保证所提供的实习生人选的基本数据(包括但不限于身份证、学历证书、户籍数据等)是真实有效的。否则,乙方应赔偿甲方由 此产生之全部损失,且甲方可退回资料与实施不符合之实习生。
3.乙方应在甲方录取学生前征询学生家长的意见,并向学生介绍甲方的真实情况。并在实习报到前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以及家长的沟通工作,以书面形式向学生明确有关实习期间内的管理办法(须书面报备甲方),并与学生、学生家长保持有效沟通,使学生能够安心实习。
4.乙方所输送实习生在实习期内发生下列问题之一的,甲方有权随时退回乙方并解除违规学生的实习期。
(1)、学生发生突发性疾病或严重慢性病连续病假7天或月累计病假14天以上的;
(2)、学生当月事假累计达4天以上(通过正常管道调休或有特殊情况的除外)或旷工累计
达3天及以上的;
(3)、学生有任何打架斗殴及其它违法行为的;
(4)、学生怀孕或流产的。
(5)、有精神病、病毒性肝炎、其它传染性疾病、严重的肝胆肾疾病、精神分裂症及癫痫病、先天性及严重性心脏病、甲亢及严重的糖尿病、造血系统疾病等病史或正在治疗中,报到时未向甲方说明,或隐瞒真实情况的;
(6)、冒名顶替他人名义或伪造身份证明、学历证明等相关证件,经查属实的;
(7)、其它严重违反厂纪厂规行为者
被甲方退回之学生,乙方应进行教育、心理辅导等,确保学生安全。
(8)、其他不能胜任或继续胜任实习岗位或工作岗位之情形的。
5.经甲方同意后,乙方可安排学生在学习期间来甲方参观。
6.乙方实习生不得从事任何损害甲方权益的活动及事宜,并应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及本协议的规定,以维护双方共同的良好公共形象,如有违反,乙方应承担全部法律及赔偿责任。
7.乙方应配合甲方做好学生入学面试招录、教学参与/监督、实习/就业的安排。
8.乙方须对实习生工作之外所发生的纠纷进行调解处理并承担责任,实习生工作之内所发生的纠纷乙方须协助甲方进行调解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9.乙方与学校及学生之间的纠纷由乙方自行处理并承担责任。
10.乙方不得以甲方的名义从事其它与本协议无关的活动,甲方签署本协议的行为并不意味着
与乙方建立任何代理、委托关系。
七、有关实习生的管理:
1.对实习生的管理实行甲乙双方分工负责、共同管理、相互配合的原则。
2.实习生在报到前由乙方管理并承担责任。期间乙方对实习生的处分需要提交甲方备案。
3.实习生在甲方实习期间的工作时间内由甲方管理为主。甲方根据公司规章制度和本协议相关规定对实习生进行管理。实习生在甲方实习期间非单纯因甲方过错原因导致的实习生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责任由乙方承担。
4.有关本协议对实习生的管理办法,由乙方在在校期间进行倡导说明,并由甲方在实习生实习期间予以倡导。
5.实习生因个人原因终止实习期的,乙方应提前7天书面通知甲方,并按照双方各自的规章制度办理终止实习手续。若未按规章制度办理终止实习的,甲方将停止发放实习生的当月实习补贴直至办理完正常的终止实习手续。
6.实习生实习期满,经甲方考核合格转正职后,一切遵照甲方正式员工待遇。
7.根据实习生人数,甲方可要求乙方安排管理人员至甲方协助管理,期间,甲方提供住宿及用餐。实习生实习期间,乙方不得随意扣除实习学生的正常劳动报酬,乙方需在实习期间及时关注和了解实习生的工作状态,工作情绪,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不满情绪或不利因数;
若有发生群起性事件,如聚众闹事、罢工、停工、聚众扰乱工作秩序、破坏公司财物等情形的,乙方需负责处理,及时有效的解决实习生问题,稳定和安抚实习生情绪,维持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若因乙方原因造成甲方损失,乙方需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八﹑其它事项
1.本协议执行期间,任何一方违反本协议规定而给他方造成损害或损失的,均应对损失情况和责任予以经济赔偿。
2.协议期内,非甲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用工情况下,乙方未证得甲方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不得擅自调离学生,否则需向甲方支付以每学生/人民币1000元计算的违约金,并承担因此行为而给甲方造成的全部损失。
3.乙方对本协议相关内容及本协议执行过程中所获知的甲方的商业秘密或保密信息,未经甲方的书面允许,不得向任何第三方透露,乙方应保证其学生亦遵守此保密责任。乙方或其学生如有违者,乙方须赔付甲方人民币5,000元违约金并赔偿甲方相关损失。
4.本协议约定之违约金﹑赔偿金及乙方应退还甲方之费用﹐甲方均可自尚未支付乙方之合作费用或奖励金中先行扣除,不足部分乙方应另行补足。
5.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协商解决并以附件形式签订。本协议执行过程中出现争议的,双方应友好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双方同意应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持一份为凭。若要变更协议内容,需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为之。
7.本协议自双方于年月日盖章日起生效。
甲方(公章):乙方(公章):
代表人:代表人:
日期:日期:
第四篇:深化校企合作 提高教学质量----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典型案例
深化校企合作 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双元制”教学的探索
加强校企合作是提高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大胆改革,成功地将自身办学优势与周边企业资源优势有机结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局面,实践了“双元制”培养模式。
一、项目的实施背景与主要目标
1、实施背景
在创建示范校之初,专业建设遇到瓶颈:一是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深度不足;二是原有课程体系下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关联度弱,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要求有些脱节;三是掌握生产技术的“双师型”教师量和质都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瓶颈需要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取得突破。
2、改革主要目标
通过调研,明确改革目标:
①打通学校与企业间的屏障,校企共建、共同管理的长效机制; ②创新人才培养评价机制,建立以企业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作为培养人才的尺寸规格和评价标准;
③转变教师教育理念,树立专业建设为企业服务的思想,培养一支懂企业管理、熟悉企业实际生产技术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强大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双元制”教学的形成与实施过程 1、2007年开展顶岗实习工作。07年,我校主动与企业联系,尝试性向庆阳欧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输送第三年顶岗实习学生,因为这些学生有较强专业素质,深受企业欢迎。2、2009年开展订单式培养,推行“双元制”培养模式。办起了以企业冠名的“电子技术应用-庆阳欧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订单式”培养,由我校负责招生工作,企业协助招生宣传及推广工作。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采用一学期在校学习,一学期下厂实习的“双元制”培养模式,校企共同领导,共同管理。3、2011年深化校企合作模式,细化“双元制”教学管理。我校完成了与“庆阳欧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洽谈与签约工作,两种实习模式与两种合作机制形成协议,校企合作的平台初步建成。两种实习模式:“旺进企淡入校顶岗实习模式”、“毕业前综合顶岗实习模式”。两种合作机制:教师进厂顶岗培训机制,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机制。2011-2013年,学校与企业共同合作,逐步落实两种实习模式和两种合作机制。
落实毕业综合顶岗实习工作。2011年至2013年,每年均选送毕业班学生到“庆阳欧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开展综合顶岗实习工作,三年来,共完成200多名学生的毕业综合顶岗实习工作。
落实“旺进企淡入校”顶岗实习模式。2012年,我校选送了100多名1至2年级的学生进企参加顶岗实习工作一个月,提高了实习师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使教学贴近企业需求;同时也支持了合作企业的生产。落实教师进厂顶岗培训机制。2012年暑假,电子教研组组织所有专业教师进厂参加顶岗培训,熟悉了合作企业的各个生产工作岗位,了解了合作企业的专业技术,管理模式。
落实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机制。2012年10月,学校与庆阳欧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实现了“教学工厂”这一新的校企合作形式,共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由学校提供校内场地,共建有8个电子电工实训室,有电子电工考核实训设备248台套,包括综合电子实训室1个、电子制作实训室1个、维修电工实训室2个、电气安装实训室1个、PLC实训室1个、单片机实训室1个、制冷与空调实训室1个。按照学校专业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学校计划扩建单片机实训室1个,新建家用电器维修实训室1个。扩建PLC实训室1个,新建电气安装与维修实训室1个。
三、条件保障
1、合作双方均找到利益平衡点,形成合作意向。
学校领导重视校企合作工作。学校领导把校企合作作为提高教学质量、使专业建设贴近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采取了以下措施:①学校在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鼓励教师下厂调研、教研和参加企业实践等活动。②定期举行研讨会,商讨解决双方合作存在的问题,主动与企业领导沟通,为深度深度合作提供了便利。
选择适合的合作企业。合作企业的人才需求与学校专业有一定的兼容性;合作企业具备一定规模,能接受一定数量学生实习;企业的管理水平与企业文化有利学生的成长;企业管理层有较强的合作意向与较大的合作诚意。
2、校企双方共同成立工作机构,协调开展校企合作。我校与庆阳欧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企业领导、技术能手、学校领导、专业骨干老师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经常沟通、交流,及时解决合作过程中的困难。
共同建立了厂校联合教研组。通过厂校联合教研活动,为学校专业建设提供专业需求、人才培养方向和职业岗位能力建议,参与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标准制定,还探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本教材的编写,向学校提供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工艺流程、操作规划、成功案例等内容,最大限度地保证毕业生能迅速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3、校企合作形成制度,形成长效机制。
2011年7月,以合作协议形式确定了校企合作的两种实习模式与两种合作机制:“旺进企淡入校顶岗实习模式”、“毕业前综合顶岗实习模式”、教师进厂顶岗培训机制和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机制。校企合作的平台初步建成,共同制定了一整套的管理规范,如:“实习生行为规范”、“实习生管理手册”、“教师驻厂指导制度”、“企业对实习生管理规定”、“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等。
四、建设主要成效
成果特色一:建立和完善企业参与的学生评价体系。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评价体系,即学校评价、企业评价和综合评价的评价体系。
(1)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为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根据学校《成绩考核管理办法》,采用“加强平时考核、弱化期末考试,突出分项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质性评价策略,对学生在校表现进行评价。
(2)企业对学生的评价。由于学生还不是企业的准职工,企业对实习学生采取有别于企业职工的评价方法。主要从学生的遵章守纪,产品质量意识,工作积极性,吃苦耐劳,团队合作,服从管理,虚心学习,积极进取等方面进行评价。阶段性给出《福建省侨兴轻工学校实习评价表》。
(3)综合评价。班主任、专业课和学校在学生临近毕业之际,将结合学生在校的评价和在企业的评价进行综合评价,最后给出毕业生鉴定表。
实践证明,多元的评价体系是行之有效的,它促使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提高,教学检查不断深入、教师教学观念进一步改变,将它纳入到常规教学管理中去,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中职学校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成果特色二:改革了教学模式。
应用数字化仿真软件,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仿真教学”,把“产品搬到课堂”,采用仿真实习熟悉实践内容,缩短认知过程。应用生产型实训基地,营造一个真实的电子生产企业的环境,实行案例教学、场境教学、岗位教学等。
应用校外实训基地,在指导老师和班组长等指导下,进行生产性实训,学生到企业生产车间真实环境中实训,做到“实境训教”,将“课堂搬到车间”,从而实现人才培养过程的“实境训教,无缝对接”,进一步丰富和创新教学模式。
成果特色三:不断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经过两年的发展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合作企业现已达到5家,成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提供顶岗实习。
2012年10月学校与庆阳欧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共建,完成了“庆阳欧维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实训基地”的建设。此基地为整条TV生产线,学校将利用此设备开展课程教学实践,培训生产线操作技术工人、管理技术员以及设备维修员,并进行相应的生产研发和产品试样等。
成果特色四: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综合能力。通过校企联合教研活动,通过下企业实践活动,专业教师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目前有专业教师13人,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5名,“双师型”教师5名,企业外聘兼职教师2名。所有专业教师均参加企业短期技能培训和下企业实践活动。
正在开展多项课题研究。①完成了《电子线路》精品课程1门;②完成《电工技能训练》、《电子技能训练》核心课程2门;③完成《电工技能训练指导书》、《PLC控制技术实训指导书》、《电子技能训练指导书》校本教材3门。
五、体会与思考
1、校企生三赢的利益驱动长效机制建立问题
学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机制。①企业优先考虑生产的正常进行及产品的质量,想方设法降低劳动成本。②学校优先考虑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就业率,并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③学生与家长主要考虑学以致用,劳动强度和教育投资的回报。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如何找到平衡点,是深化校企合作工作的关键所在。
2、缺乏政府与社会关注,呼吁出台政策法规和实施规则 尽管国家对校企合作大力倡导,也制定了相应的指导方针和原则,但在校企合作中双方的权利、责任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没有相关政策法规的约束与驱动。只凭学校与企业的一纸协议,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大部分企业无暇顾及校企合作,严重影响其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第五篇: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刘纯武
2013.1
摘 要: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都在推行校企合作,但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深度与现实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本文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校企合作在国际上被称作“合作教育”,指学校与社会上相关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各种工作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教育部门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性人才的办学模式。教育部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的职业教育模式。从整体看,校企合作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准确理解和深刻领会校企合作、推进校企的深层次合作是广大职业教育管理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意义
1、校企合作是造就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力量。打造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队伍,离不开职业教育,离不开职业学校。当然,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聪明才智也要在企业这片广阔的天地中充分发挥。
2、校企合作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较好地统一起来
校企合作利用了学校与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突破了我国现行近乎完全在校内进行的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
二、中职学校开展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层面
校企合作受到国家、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职业教育法》、《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等法律法规,开展大规模的试点、试验,积极引导学校进行相关的校企合作,但具体的实施细则不够完善,缺少专门的校企合作的协调机构,很多项目难于获得企业主管单位、劳动部门、教育部门的充分协调。校企合作中的学校、企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必要的监督和约束,校企合作中的土地、税收、资金等缺乏支持力度,影响校企合作的层次和深度。
(二)企业层面
企业的追求的是生产和经营的利润,一方面企业觉得培养技能人才是职业学校的事,希望政府来为职业教育买单,摊薄企业人才资源成本;第二在企业中开展教学活动,既要保证企业正常生产又要完成教学任务,势必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由于中职学生技能偏低,毫无实践经验,在操作的过程中难免造成材料、机器设备的损失,又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第三学生到企业实习是学习的过程,在参与生产活动时存在着各种人身伤害风险,劳动伤害责任是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实习活动经常是超员安排工作岗位,而学生毕竟不是企业组织的成员,增加了人员管理的复杂性和工作量。鉴于以上原因,大多数企业对于中职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三)学校层面
1.缺乏与企业有效的的沟通合作
校企合作处于教育主管部门倡导、职业学校校自发的状态,中职学校对市场和企业不了解,与对方的沟通少之又少,很多学校没有做企业调查,对企业人才需求不够了解,只是单方面培养人才,教师去企业实践制度不规范,聘用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缺少政策支持,课程安排、专业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与企业严重脱节,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的要求相差甚远。
2.校企合作层面较浅
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学校把校企合作工作仅仅看作解决学生实习实训的一种途径,少数学校的合作形式和内容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合作深度不够。学校对行业标准了解不够,企业对教学过程不熟悉,导致一些订单培养流于形式,停留在签订一份合作办班的协议上,在共同开发课程和共同进行教学上缺少实践。
三、应对措施
(一)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政府引导和管理、相应的法律、法规、制度、政策、经费支持是企业持续参与校企合作的有力保障。要促进校企合作局面的根本改观,政府应主动介入, 统筹经费等资源和信息,为校企合作建立制度和桥梁,落实国家有关政策,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学校与企业双方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制定实习生报酬管理办法,制定行业、企业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鼓励性政策。对于长期为职业学校学生实习提供稳定的实训基地、师资、设备、技术支持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或税费减免,促进校企合作办学。
(二)学校应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定期派遣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邀请企业优秀人员到学校讲学及兼职教师,并积极拓展在科研开发、共建实习基地、校企合作办学等方面的深层次合作;根据实际,合理确定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三者的比例关系,建立适应岗位的课程体系。教学主管部门要以“教学紧盯企业”的方针作为指导,改革、创新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合理选用教材,积极开发教学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构建培养学生高素质、高技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课程体系,达到校企合作的真正目标。
(三)企业需转变观念,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起为自身及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义务。给予职业学校仪器、设备和技术等支持,在学校建设集生产、实习、实训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习车间,在生产产品的同时承担学生实习、实训任务。积极选派一些具有实践经验和能力的专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主动向院校投资,积极建立“教学—科研一开发”三位一体的利益共享关系。尽自己的所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习实践环境,加强对学生技能方面的指导,在实习学生管理方面,根据中职学生的特殊情况,探索制定适合实习生的管理制度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