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内外教学评价比较
试述化学教学评价改革的三个动向
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高潮的掀起,各地都在认真研究学科教育评价的改革问题。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思考学科教育评价的同步改革,化学学科也不例外。
要进行学科教学评价改革,必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传统的学科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形式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它把教育评价的甄选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将教育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忽略了;它过份体现了常模参照评价的性质,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且把评价对象完全排除在评价之外,造成评价双方的对立紧张关系。同时传统的学科教育评价过份强调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落实,强烈表现追求学科专门技能的细分化、精确化和熟练化的倾向,以至于智商再高的学生如不经过长时间的“题海”训练,休想在这种考试中获得高分,而且考试评价很少对学生提出创新精神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发展性学力。
改革学科教育评价的思路可以借鉴美国学者枯巴(E.Guba)和林肯(Y.S.Lincoln)的“第四代教育评价”的观点[1]。1989年他俩撰写的专著《第四代教育评价》分析了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前三代教育评价的三个严重不足,即:(1)往往把评价对象及其他一切有关人员排除在外,不予考虑;(2)把自己的价值观作为评价工作的唯一标准而不考虑其他价值观的存在;(3)过份强调了科学实征主义的所谓科学方法的应用。这三个不足在我国传统教育评价中同样表现得非常明显。针对上述不足,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教育评价观念,即:(1)评价描述的仅是关于评价对象的一种主观性认识;(2)评价应十分重视对不同评价价值体系的认识,并对他们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协调,最后形成公认的一致看法;(3)评价结果是人们关于评价对象的意见交换与认同的产物,也是参与评价活动的人的物质、心理、社会与文化诸因素整合的结果;(4)应重视评价对象对评价过程的参与,不应让他们完全处于“被告”和“受审”的地位;(5)评价方法上不应采用完全的硬评价[2]方法,而应主要采用应答性资料收集和建构主义的方法。
第四代教育评价的主要观点这些年来已逐渐引起我国教育界的重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针对我国传统教育评价的弊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评价理念,我国化学教学评价开始出现了如下三方面的改革动向,值得注意: 第一是“以论题代替部分试题”。过去中学化学教学评价注重客观定量的硬评价,很少含有软评价成份,更没有提供学生发挥创造性才能,表达独立见解的机会。“以论题代替部分试题”,即学生的学习成就不只由闭卷笔试成绩决定,也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撰写的小论文的成绩,且占总分的一定比例。有人指出:“应试教育的深度在试题,素质教育的深度在论题”。(见纪念北大100周年校庆北大校友的回忆文章)。研究性的论文撰写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出了明确的考核要求,这显然是符合素质教育方向的。例如上海中学生撰写的论文《同一苹果不同部分Vc含量的比较研究》、《SO2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植物对SO2净化作用的研究》、《氟利昂制冷替代品的研究》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学生完成这些论文,需要查找数据资料甚至上网、设计和完成实验、进行社会调查等,它不仅是评价学生学业成就是一种重要的依据,而且学生参与积极性高,改变了评价单纯依靠客观定量的硬评价的局面。
第二是“开放性和情境性试题的开发”。开放试题是指试题的条件开放(解决问题的条件不足或多余,不足的要求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补足,多余的要求学生经过思考剔除)、内容开放(试题背景材料不都来自教材,可以超出教材,例如来自学生面对的社会、生活问题),但能为学生已有知识理解。思维过程开放(可以发散,沿不同思维路径展开,有利于学生提出独立见解和个人决断)和结论开放(可以是相同结论,也可以有不同结论)的试题。只要其中有一个方面的开放,即可称为开放性试题。开放性与试题难度不能等同,开放不一定指难度大。这种试题的开发,可以有效地提供学生自由展开个人才能的机会,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很有益处,情境性试题则先提供一定的情境性背景材料,要求学生在充分占有背景材料前提下,经过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这种试题在前几年的考试中多有出现,并被大家所熟悉,当前情境题开发方向似乎集中在提供学生独立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上。例如:
将7.2克氯化钠加水完全溶解后继续加水稀释,若以横坐标表示加入水的质量w(克),以纵坐标表示溶液中溶质质量m(克),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此题中对加入的水的质量(w)并没有明确的限定,因此由对题意的不同理解,产生不同思考就可以有两个不同的答案(C)或(D),它就属于一个简单的思维和结论开放的试题。
第三是“综合级和评价级试题的编制”。按照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化学学科知识目标的学习水平为三个级别,其中只有“综合”和“评价”级的教学目标对学生有创新的要求。综合往往要求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计划和方案,评价则要求学生提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特别是提出基于外部准则的标准),这也会对学生提出创新的要求。在化学教学评价中多使用综合级和评价级的试题,必然会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例如试题:
已知氨与氧化铜反应:2NH3+3CuO===3H2O+N2
而氮气与镁在高温下反应可得氮化镁,但氮化镁遇水即反应生成Mg(OH)2和NH3。下面是两个制备氮化镁的实验方案示意框图(实验前系统内空气已排除,箭头表示气流方向):
试分析甲、乙两种方案的可行性及其理由。上述试题就是一种按照学科知识内部准则进行方案可行性评价的试题。以上三种改革动向的一个共同点都是对学生提出了默会知识方面的考核要求。世界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1996年科学、技术与产业展望的报告》[3]中把人类知识分为四类:即“是什么(Know-What)”的知识;“为什么(Know-Why)”的知识,这两类合称为“明确知识”(ExplicitKnowledge);“怎么办(Know-how)”的知识和“知道谁”(Know-Who)的知识(指知道知识从谁那儿来,有了疑难向谁求救),后两者称为“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默会知识对人的重要性远大于明确知识。上述三个改革动向都体现了对
学生掌握默会知识的要求,因此相信这种改革趋势会有力推动我国中学化学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国内外教学模式概述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教学模式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长时间的学习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它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
国内关于教学模式的定义,概括起来有这样几种观点:第一种观点可称为“理论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设计和组织教学的理论,这种教学理论是以简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第二种观点可称为“结构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各类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第三种观点可称为“程序说”,认为“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第四种观点可称为“方法说”,认为“常规的教学方法俗称小方法,教学模式俗称大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这种操作样式是加以理论化的”。
鉴于以上对各种教学模式观点的反思,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模型。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教学模式是一种设计和实施教学的理论,尽管由于各种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不同,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教学模式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操作性
2.整体性
3.简约性
4.开放性
5.针对性
(三)国内教学模式及评价
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以来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它源于赫尔巴特及其弟子戚勒提出的“五段教学”,后经过前苏联凯洛夫等人改造并传入我国,我们又对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1)理论基础。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基础理论。它把教学看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
(2)教学目标。这一模式主要运用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学习。
(3)操作程序。它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通过教师传授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由感知到理解,达到领会,然后再组织学生练习、巩固所学的内容,最后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4)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之所以被我国中小学普遍采用,成为我国基本的教学模式,是由于它有下列优点。第一,它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里较为迅速有效地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突出地体现了教学作为一种简约的认识过程的特性,是人类传播系统知识经验最经济的模式之一。第二,它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易于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一模式主要适用于学科课程的书本知识的教学,适用于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适用于班级授课制的课程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不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充分发挥,多年来受到各方面的批评。然而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所指出:接受学习不一定都是机械被动的,关键是教师传授的内容是否具有潜在的言语材料,能否同原有的知识结构建立实质性联系;教师能否激发学生主动从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有联系的旧知识来“固定”或“类属”新知识。如果能实现上述两点,则这种模式在掌握知识技能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就无法否定。
2.自学—指导教学模式
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属于这一教学模式较多,如卢仲衡提出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教学”;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模式”;魏书生提出的中学语文教学的“六步教学法”模式;黎世法提出的“六课型单元教学”等。
(1)理论基础。其理论基础是“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辩证统一的教学观;“独立性与依赖性相统一”的学生心理发展观;“学会学习的学习观”。
(2)教学目标。以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实现以“讲”为主向以“导”为主的转变。
(3)实现条件。第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以“学”为主,“导”为主线。也就是教师是“指导者”、“引导者”,要充分相信学生能自学,积极指导学生自学。第二,教师要设计要求明确的自学提纲,提供必备的参考书、学习辅助工具,如词典、字典等。教师要有一套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该模式要求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故小学低年级较少采用。
(4)操作程序。这一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为:提出要求——学生自学——讨论、启发——练习运用——评价、小结。教师的指导贯穿于每一个环节。
对该教学模式的评价。自学—指导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加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更好地解决了集体教学中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采用这一模式,教师虽少讲了,只起点拨、解疑的作用,但对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却更高了。如果教师不能做到这一点,自学就会导致自流,这种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就难以体现。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又称“引导—探究”式,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我国诸如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小学数学引导法、中学引导发现法、中学物理研究教学方法等皆属于此列。
(1)理论依据。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杜威的“五步教学法”,即“情境——问题——假设——解决——验证”五个步骤。
(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手脑并用,运用创造思维去获得实证的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学生探究的态度和习惯,逐步形成探索的技巧。
(3)实现条件。①师生处于协作关系,要求学习者能展开积极能动的活动,有时甚至是主角。②教师要用精炼的语言为学生创设一个认识上的困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要解决这一认识上的困难要求,从而能认真思考所要研究的问题。③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探究所需的材料(如文献资料、仪器等)和场所(如资料室、实验室等)。
(4)操作程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是: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拟定计划——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5)评价。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使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怎样加工信息,学生提出假设如何推理、论证等,因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探索能力。引导——发现模式也存在有不足,一般适用于数理学科,它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经验储备,才能从强烈的问题意识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
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同时陶冶情感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验中的“情境教学”、“愉快教学”、“成功教育”、“快乐教学”、“情知教学”等皆属此列。
(1)理论基础。情知教学论、现代心理学理论和以此为基础的“暗示教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2)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
(3)操作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实现条件。这一模式中教师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维持者”。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多种能力,如表演、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提供音乐器材、教具或教学场所,并把他们组织好;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一起进入角色,使情境更加入情入理,达到诱导学生情感和促进学生认知的作用。
(4)实现条件。这一模式中教师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维持者”。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多种能力,如表演、语言表达能力等。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提供音乐器材、教具或教学场所,并把他们组织好;要有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一起进入角色,使情境更加入情入理,达到诱导学生情感和促进学生认知的作用。
(5)评价。采用这一教学模式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通过设计某种与现实生活同类的意境,让学生从中领悟到怎样对待生活、认识自己和对待他人,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此教学模式也可以用于自然学科的教学,以提高其教学效率。但一般而言,较适用于思想品德课、外语课、语文课的教学,还可以广泛适用于课外各种文艺兴趣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学活动。
5.示范—模仿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模式之一,也是教学模式中最基本的模式之一。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示范技能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使他们通过模仿有效地掌握技能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多以示范技能为目的的教学。
(1)理论基础。示范模仿是人类经验得以产生和传递的基本模式之一,也是创造活动的基础。一个复杂的行为技能的获得,需要经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即学会行为技能的要求;联系阶段,通过学习使部分技能由不够精确到逐步精确,单个的下属技能逐步结合成总结技能;自主阶段,行为技能的程序步骤已不再需要通过思考完成。
(2)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行为技能,如读、写、算、唱、跳及各种运动和操作技能;在学龄初期或社会化早期,通过示范模仿,使学生掌握社会的道德习惯和行为模式。
(3)操作程序。其操作程序是定向——参与性练习——自主练习——迁移。前三个阶段是示范模式本身涉及的,而迁移是对模仿的更高要求,是模仿的进一步深化。
(4)评价。该教学模式的运用范围广,很多学科的技能训练都适宜。当代西方国家所采用的模拟教学,是该种模式与现代化手段相结合的产物,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但在该模式中,由于技能的形成主要是学生自己练习的结果,因此教师只起组织者的作用。
(四)国外教学模式及评价
二战以来,在其它国家的教育领域里出现了诸多教学模式,现择要介绍几种。
1.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小步子,系统地排列起来,学生对小步子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反应,确认以后再进入下一步学习。
(1)理论基础。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是新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2)教学目标。该模式的目标是教给学习者某种具体的技能、观念或其他内部外部的行为方式,如掌握某些智力技能或行为技能等。
(3)实现条件。采用这一模式,需把教学内容根据学习过程分解许多小步子,并按一定的次序排好。每一个问题都要先作出解释,然后提出要求学生回答的问题,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正确的答案。当学生回答问题后,通过出示正确答案,让学生确认自己回答的正误,反应正确后,再进入下一项目的学习。
(4)操作程序。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图表示。
下一步
↓ ↓正答
解释——问题——解答——确认
误答
↑ ↑
上一步
(5)评价。程序教学的优点是可以使学习内容化难为易,易于学生掌握,易于巩固;及时反馈、及时强化,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调整学生的学习;可以根据各人的情况,自定步调,确定学习进度,有利于因材施教。其不足是只能显示教学结果,不能体现教学过程,对教学活动中最复杂的因素——学习者的心理活动无法控制;削弱了教师对学生的随机指导和教师本人人格的影响,也割断了学习者间的相互影响;知识被分成一个个小项目来学习,影响了学习者对知识整体的把握。
2.概念获得教学模式
也称“发现学习”教学模式,是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像科学家那样,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发现”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
(1)理论基础。该模式是以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为基础的。
(2)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原理的形成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等思维能力,掌握探究思维的方法。
(3)实现条件。这一模式原则上是要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因而要精选教材,能从中提炼出最基本的结构,难度要适中。并围绕着学习课题准备好假设、验证用的资料、实验等。第二,教师要以少胜多讲清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去探索;使学生了解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和不同的观点,诱发学生探索的积极性。第三,师生在教学中处于协作关系,使学生能开展积极能动的活动,对所引用的材料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根据具体的课题和学生的情况来决定学习者的主动程度,使他们由半发现至独立发现。
(4)操作程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为:识别概念——形成概念——验证概念——分析思维方法。
(5)评价。概念获得教学模式可引起学生主动探究,使他们产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有利于迁移能力的形成并可培养学生创造的态度,从而提高儿童智慧潜能。但该模式所追求的“发现”较为费时,难于全面推广,它对各门学科并非具有同样的价值,它一般较适用于逻辑系统严密的数理学科,而以情感为基础的艺术学科则不太适用,另外它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先行经验的储备,要求学生有相当的思考能力,所以低年级学生和低智商的学生采用后将产生困难。
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姆创立的。“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
(1)理论基础。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有以下几方面:“新的学生观”;心理学提出的学生的情感影响着学生学习结果的结论;布鲁姆所创立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学评价理论。
(2)教学目标。在于解决学生学习效率的问题,以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实现条件。第一,师生双方对“掌握学习”都要抱有信心。第二,确定所教学科的内容、目标和测量手段,包括三点:确定学习内容,明确学科学习范围,并概括地加以表述;明确掌握目标,编制教学目标“双向项目表”(横栏表示行为,纵栏表示内容);准备终结性测验,试题要覆盖所有目标。第三,为掌握制订计划。
(4)操作程序。其基本程序为:诊断性评价——团体教学——单元形成性测验——已掌握者进行巩固性、扩展性学习或帮助未掌握者(或未掌握者接受矫正—再次测验,予以认可)——进入下一单元的循环。在一学期结束或几章节全部教材学完后进行总结性测验和评价。
(5)评价。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因材施教,使教学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别差异,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学校和班级的组织,在普通的学年制班级里便可实施,因此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反响,其他国家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
掌握学习也有许多问题需研究解决。如教学内容怎样划分单元才更科学、合理;教师上课前的大量准备工作,以及要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势必增加教师的负担;一般来讲,对于“掌握学习”是成绩较差和一般的学生比较适应,优等生则比较不适应,深化学习和扩展学习难以解决好。
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非指导性”教学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这种教学活动把学生放在居中的位置上,把学生的“自我”看成教学的根本要求,以此来设计教学行为,教师的任务是促进学生自我的主导意识。
(1)理论基础。这一模式是以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其倡导者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他的“非指导性咨询”理论是直接的理论来源。
(2)教学目标。针对传统教学只注重人的理智发展,片面地训练人的认识能力,忽视学生的情感培养的缺点,罗杰斯提出教学目标应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把教学作为促进自我实现的工具,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形成人的独立个性,最终目标是培养真正自由独立的、情知合一的“完整的人”。
(3)实现条件。第一,要十分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师生关系上要消除紧张。第二,教师不是教学生怎样学,而是提供学习的手段(包括教师本人的学识、能力、思考方式等),由学生决定怎样学。因此教师不是以指导者而只是以顾问的形式出现。
(4)操作程序。该模式的基本程序为:创设情境——开放性探索——个人或小组鉴别。
(5)评价。“非指导性”教学模式所提出的一般教学模式中所忽视的情感作用和价值观以及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等问题值得肯定。它注重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潜力,促进学习者自我完善,但它又过分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必然会削弱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的作用。同时它完全放弃课程内容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对教学也是十分有害的。
5.“合作教育”教学模式
这是前苏联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以“合作教育学”为思想基础,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深刻体现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的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合作关系,(1)理论基础。该模式是以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个性民主化为基础的。
(2)教学目标。该模式的目标是形成儿童良好的个性,使他们的精神力量得到充分发挥。
(3)实现条件。第一,在一切可行的场合下,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自由选择的机会,使儿童时刻体验到一种受尊重、受信任的情感。儿童应成为学习的主人。第二,教材的重点要精心编制,如“纲要信号”、“算法口诀”等可见的行为,使学生在通过视、听、动作等多种活动来牢固地掌握知识。第三,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单纯由教师“教”,学生“学”也要渗透“教”、“自教”、“互教”等因素。最后,用实质性评价代替传统的形式评价,使评价起到鼓励、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作用。这种教学模式尚在发展中,基本程序尚待概括和成型。
(4)评价。由于它强调促进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张师生合作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能力,因而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正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教学模式。在西方国家也出现了以人际关系为教学目标或手段的教学模式,如小组探究模式、社会探究模式等。
(五)教学模式改革的趋势
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
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
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第二篇:国内外抽油机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国内外抽油机发展现状及其评价
抽油机-抽油杆-抽油泵(简称三抽设备)是机械采油的重要设备.据统计,我国的机械采油设备采油井占总井数的900/0,其中三抽设备占油井总数的800/0 所采产量占总产量的750/0。
美国的机械采油设备采油井占总井数的950/0,其中三抽设备占油井总数的850/0,所采产量占总产量的700/0。
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入,三抽设备在采油设备中所占的分额还要继续总加。因此,三抽设备的技术水平和制造质量直接关系到油田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国内外对抽油机的研究从未间断。新的传动原理、设计方案和新的机型不断出现。
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石油设备生产国,抽油机生产制造研究逐步向几个大公司靠拢.研究主流主要向技术统一化、生产模块化、产品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新型抽油机出现较少。
我国,抽油机生产厂家众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促使抽油机生产企业为提高技术含量、开发新产品而增加投入。使抽油机的研究力量不断增强,抽油机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主要研究方向是: 1.提高冲程,降低冲次; 2.节能抽油机; 3.自动化和智能化。一. 游梁式抽油机
1. 常规型游梁式抽油机。如图1所示。1)载荷特点。2)减速器载荷力矩特点 3)曲柄平衡力矩特点; 4)电机负荷扭矩特点; 5)优缺点; 6)国内外发展状况。2.新型游梁式抽油机
1)双驴头抽油机。如图所示。
由华北石油管理局第一石油机械厂1993年首先开发成功,目前已形成6-10型、冲程2.5~6m全系列机型。有3000余台在华北、大港、胜利、大庆等14个油区工作,国内有华北一机厂、胜利总机厂等六个厂家生产。是1993年以来应用最多的新型抽油机。
双驴头抽油机主要特点是:(参考图3)将常规游梁式抽油机连杆与游梁之间的铰链连接改成后驴头与钢丝绳的柔性连接组成变参数的四杆机构,这样可以克服刚性铰接四杆机构,游梁摆角较大时,传动角小、运动性能、动力性能变坏的缺点。实现较大摆角(大于700),减小抽油机尺寸和重量。同时,由于游梁后臂的长度是变化的。通过这种变化,使传动性能与悬点载荷的变化相适应,减小抽油机减速器上的扭矩,提高了抽油机的承载能力,降低了能耗。
缺点:采用柔性件连接使可靠度降低:更换相对复杂,造价增大。
变形双驴头抽油机 1)低矮异型抽油机 2)渐开线型抽油机 3)扇形驴头抽油机
2.增程式游梁抽油机, 1)旋转驴头增程抽油机;2)双游梁式增程抽油机;3)游梁与复合论综合增程抽油机 3.摆杆式游梁抽油机.是吉林大安石油机械厂在1998年研制成功的新型游梁式抽油机.目前,在东北各油田已有200多台的用量,受到油田的欢迎和制造厂的重视.结构和工作原理: 特点是由导杆机构和双摇杆机构串联而成.由于导杆机构的极位夹角大,具有显著的急回特性.两机构串联后,设计参数增加,便于各参数的调整和优化.该机的上冲程工作时间显著大于下冲承的工作时间,上冲程抽油机悬点的加速度明显下降,抽油机支架所受水平力有所减小,减速器上的峰值扭矩有所下降,使得该机的运动、动力性能优于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缺点;导杆和曲柄之间为移动副连接,难以保证润滑。滚轮壳现场更换困难,曲柄销受力状态恶化,减速器维护困难,支架中部多里一个支点,受力复杂.增加了摆杆和两副轴承.4.游梁重块平衡前置式抽油机
是徐州市非职务发明者的专利,估计产量在50台左右.是大型抽油机中的一种可选机型.主要结构如图所示.优点:结构和常规机相同,简单可靠;平衡可靠,效果好;连杆及减速器受力减小,扭矩较平稳,能耗下降.不足:平衡块调整困难.所设计的调整系统较为复杂难以满足现场需要.原设计为水泥块平衡,体积大,易丢失;减速器维修困难.由于该机推出时的使得市场原因,现已逐步退出市场.5.曲游梁抽油机
华北石油第一机械厂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游梁抽油机,已按照API规范要求进行系列化设计,如图所示.主要特点是:游梁尾部的平衡块在上冲程过程使平衡力矩峰值前移,而在下冲程过程使平衡力矩峰值后移,使曲柄轴净扭矩曲线变得平滑,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
优点:曲柄、连杆等构件受力减小,可靠性相对提高,程冲相对加大。上冲程终了时,游梁平衡块处于比较低的位置并且单块重量轻,便于平衡调整.曲柄平衡块的重量减轻,便于现场调整.保留了常规机的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节能型抽油机.6.双变径轮式抽油机
该机是胜利油田工程机械总厂最近研制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抽油机,如图所示.1)结构组成 2)特点: 优化后的结构具有较好的运动性能,动载荷小,降低了抽油杆上的载荷,改善了抽油机和抽油泵的工作条件,可靠性明显提高.减速器扭矩波动小,没有负扭矩.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可方便的实现大冲程.完整的四连杆机构稳定性好.连杆、曲柄、减速器等受力小,提高了可靠性。充分利用游梁自重作平衡重。
适用于把原10型抽油机改造成12型,5米冲程该型抽油机。
缺点:增加了一副轴承。柔性杆的寿命有待提高。二. 无游梁式抽油机
有三种长冲程抽油机:增程游梁式抽油机,增程无游梁式抽油机和无游梁长冲程抽油机。无游梁长冲程抽油机有如下优点: 1)提高采油效率,增加产量。
2)泵径和产液量一定时可实现低冲次,大大提高抽油泵和抽油杆的寿命。
3)排量稳定、动载荷小、抽油系统事故少。4)平衡效果好,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产量大。5)使用于稠油开发。对井况适应性好。1.链条式抽油机(有待于进一步改善)2.ROTAFLEX(宽带式)抽油机 与链条式抽油机不同点:
1)使用了专用链条。2)采用大连轮结构。3)由宽带代替了钢丝绳驱动光杆。减少了换向冲击。4)整机尽量靠近井口,减少了反转力矩,增加了整机的强度和稳定性。5)采用重块平衡技术,可靠性提高。6)减速器轴上直接安装链轮,缩短了传动链长度,减少了故障。7)采用了盘式刹车等成熟技术。3.改造型链条式抽油机。
1)解放军9899工厂设计的直线抽油机 2)无换向架链条抽油机。4.滚筒式抽油机。如图所示。
1)电机换向滚筒式抽油机。总机厂生产。2)机械换向滚筒式抽油机 三. 其他形式抽油机的发展。1. 数控抽油机 2. 自动化抽油机 3. 液压抽油机 4. 连续杆抽油机 5. 车载抽油机 四. 关于抽油机理论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1.抽油机工作状态和负荷特性的认识。
工作状态:24小时野外连续运转,无人看守,工作环境恶劣。负荷特性:不同油层条件和不同开采方式具有不同的负荷特性。任何型号的抽油机都不是万能的。2.抽油机生产的综合费用评价。
3.关于抽油机的节能问题。电机小就节能?节能百分数不可能太大。
4.不能盲目增加游梁机的冲程长度。5.惯性轮必须和高转差率电机匹配 6.可靠性要综合评价。
7.平衡调节问题。一般调节到90%最经济。
第三篇: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现状
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现状
(2007-06-06 16:09:07)分类:化工安全
随着化学工业、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大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有腐蚀性等危险化学品不断问世,它们作为工业生产的原料或产品出现在生产、加工处理、储存、运输、经营过程中。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例如,1976年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造成30多人死亡,迫使20余万人紧急疏散;1984年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使650人丧生、数千人受伤;1984年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发生甲基异氰酸盐泄漏的恶性中毒事故,有2500多人中毒死亡,20余万人中毒受伤且其中大多数人双目失明致残,67万人受残留毒气的影响。1993年8月5日中国深圳危险化学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损失2亿多元;1997年6月27日中国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亿多元;2001年11月1日中国洛阳发生l1吨氰化钠溶液泄漏事故;近两年我国发生了多次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爆炸事故。这些危险化学品事故,尽管其起因和影响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有共同特征:它们是偶然事件,会造成工厂内外大量人员伤亡,或是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即重大事故。这些灾难性事故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各工业国和一些国际组织纷纷制订有关法规、标准和公约,旨在强化化学品的管理,其中包括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评价的规定。国外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 1.1 欧共体(现欧盟)欧共体于1982年6月颁布了《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82/501/EEC),即《塞维索法令》。该法令列出了180种危险化学品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1996年12月欧共体对82/501/EEC进行了修订,通过了《塞维索法令二》(96/82/EC)。
为实施《塞维索法令》英国、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欧共体成员国都颁布了有关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程,要求对工厂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提出相应的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计划,并向主管当局提交详细描述重大危险源状况的安全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工厂说明、相关安全设施说明、物质的危险性鉴别、工艺安全性分析、防止事故的措施、事故影响分析和应急计划等。
政府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安全报告进行审查。对报告的内容产生疑问时,企业必须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必要时到现场核查。
目前,欧盟国家对化学品,特别是新化学品的控制十分严格。欧盟国家要求对化学品进行危害性鉴定、分类和评价。一种新化学品在成为商品投放到市场销售之前,必须进行危害性鉴定、分类和评价,测定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危险特性、环境数据、毒性和作业场所的健康危害数据。所有数据的测定必须由有资质的机构完成(其中环境数据、毒性和健康危害要到指定机构测定)。为此企业将支付10—50万美元的费用。1.2 美国
1992年美国政府颁布了《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标准(PSM)该标准定义的处理过程是指涉及一种或一种以上高危险化学物品的使用、贮存、制造、处理、搬运等任何一种活动,或这些活动的结合。在标准中提出了130多种化学物质及其临界量。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估计符合标准要求的重大危险源达10万个左右,要求企业必须完成对上述规定危险源的分析和评价工作。1.3 国际劳工组织(ILO)1993年通过了《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该公约和建议书为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奠定了基础。
为促进亚太地区的国家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ILO于1991年1月在曼谷召开了重大危险源控制区域性讨论会。在ILO支持下,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建立了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ILO将来的重点是,进一步支持建立国家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第一步是在确定的危险物质及其临界量表的基础上,辨识重大危险设施和装置,然后逐渐实施企业危险评价、整改措施和应急计划。
一般来说,重大危险源的风险分析和评价包括九条所指为新建项目(工程)的安全预评价,第十一条所指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的安全预评价。第十七条是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在役装置定期安全评价的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生产、储存、使用其他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置每两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可见,安全评价贯穿整个生产过程,不仅要“预评价”,而且还要定期进行在役装置评价。2.2 重大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开始重视对重大危险源的评价和控制,“重大危险源评价和宏观控制技术研究” 列入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该课题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控制思想和评价方法,为我国开展重大危险源的普查、评价、分级监控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依托。
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了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GB18218—2o00《重大危险源辨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出发点仍旧采用了物质的危险性及其数量。该标准提供了爆炸性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依然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和毒性化学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4个表格。重大危险源评价是重大危险源控制的关键措施之·,“八·五” 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评价技术研究》中提出了“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它是在大量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中毒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人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条件,评价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和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该方法能较准确地评价出系统内危险物质、工艺过程的危险程度、危险性等级,计算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危险区域范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出了工艺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安全管理缺陷三方面的10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集。3 结束语
联合国“21世纪议程”大会已提出在2006年前建立危险化学品“全球协调系统”(GHS)。期待通过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工作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效实施,我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能顺利纳入国际危险化学品“全球协调系统”。下述几个方面:
(1)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2)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3)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4)进行风险评价,即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5)风险控制,即将上述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值进行比较,检查风险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降低危险水平。2 国内危险化学品安全评价开展状况 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曾于1987年发布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简称“87”条例),但该条例已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局限性,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344号令,简称新《条例》)的发布与实施为当前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它集中体现了国际社会有关化学品安全管理的170号公约。新《条例》共七章、七十四条,它确立了1项公告制度、2项备案制度和10项审查、审批制度,这些管理制度的确定将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提到了议事日程。
第四篇:国内外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评价
精品资料网(http://)
25万份精华管理资料,2万多集管理视频讲座
国内外幼儿园安全教育管理的评价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基础的时期,让幼儿有一个幸福、快乐、健康、安全的人生是所有家长和老师们的美好愿望。幼儿期的健康发展是孩子今后发展的根本基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缺乏防范的基本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弱,因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幼儿园的安全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幼儿园在安全问题上做的不是很好,多发事故,国外的一些幼儿园在安全教育方面有可借鉴的地方。
一. 安全教育的前提——环境创设
日本、美国等相关部门都曾做过调查统计,表明儿童受伤种类一般有:骨折、挫折伤、擦伤、扭伤等,而事故发生地点最频繁的就是户外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等处,例如滑梯、秋千、攀登架等。他们对这些事故高发场地及设施等所采取的对策,是尽量保证有足够的场地与设施供孩子们户外活动使用,也尽量维持设施能提供给孩子以运动经验获得的功能,创设充满“危险”的环境,让孩子亲身体验这些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活动场地、游戏设施的危险性,或在恰当的时候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提醒。美国幼儿园的户外活动操场多是采用橡胶木之类质了的材料,但同时也有适合幼儿开展不同活动的不同地面,如草地、水泥地、沙地等。他们非常重视安全检查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在现在看上去安全的环境设施不一定在一周后甚至24小时后还是安全的,因此他们有每日每周每月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工作。在《美国幼儿园环境安全评估标准》中,结幼儿园的各项安全工作都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作为安全检查的参照。
日本幼儿园中的绝大部分户外活动场地采用了硬沙土地,以减少摔倒后的损伤程度;单杠、爬竿等攀爬类设施下面垫上塑胶垫子;秋千周围设置围栏或用白线标示,以提示孩子秋千摆的安全位置。他们的一些环境创设似乎又故意增加了危险因素,有尖尖屋顶的小房子用来给孩子攀爬,两棵高高大树之间的有着大漏洞的绳网也是允许孩子爬越的环境,他们更多的是用原木类的材料做成的设施,一些堆成的小土坡,自然生长的草地,国外很多幼儿园的活动场地都非常有限,但他们在环境创设上注重为儿童创设一种自然用绳索吊在树上自制的秋千等等,这一切都力图让幼儿与自然相亲近,获得人与自然的交往体验。他们认为儿童不是启示生活于纯封闭、安全无危险的环境中的,只有让他们在充满危险的自然环境中去冒险,去体验,才能积累具体的经验教训,形成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而这种自然的环境也减少了像塑胶等化学制品可能造成的污染。
二、安全教育的实施者——教师
在幼儿园中保护幼儿的安全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也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国外的幼儿园教师,在保护幼儿园的安全及进行安全教育时,角度是多重的,也是灵活多变的。
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教师允许孩子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及自己发明的一些游戏设施的“非常规”玩法,不会轻易制止或强调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相反,他们还会参与到孩子们新奇剌激的活动中去,成为孩子们活动中“同伴”。
德国Schweinfurt幼儿园曾调查过鼓励幼儿园运动与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实施时间共持续8周,实验组幼儿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结果发现这些孩子不仅运动能力较强,而且事故发生率也下降了,而对照组的幼儿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当然给孩子以充分自由的前提是,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必须的安全行为规则。当孩子第一次玩某一器械,或对一些游戏设施还未完全适应,或尝试某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时,精品资料网(http://)专业提供企管培训资料
教师会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成人,与孩子们一起讨论、分享如何安全使用某一器械、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发生的经验等,并在儿童对这些器械设施活动的反复尝试中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如秋千的使用。教师并不规定某一特定的玩法,但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基本的安全规则,即当你在荡秋千时要注意前后有没有其他小朋友,以免相撞。
三、安全教育的支持者——家长、社区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保障儿童的安全,这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许多到国外幼儿园参观的中国教师看到外国孩子拿着锯子或斧头等猁的工具正在认真地敲着钉子时,都会瞠目结舌、惊叹不已:因为这在中国是绝对不可能的,即使教师提供这些工具,家长也决不会同意孩子使用。这就是我们的家长与国外家长在“什么对孩子是安全的”这一问题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异,这就导致了与家长沟通时的不同成效。日本家长普遍的认同是:孩子在活动中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不必为一点小用力而“大惊小怪”,被保护过度的孩子将来可能会“没有用”。关于幼儿的安全及安全教育方面,国外的幼儿园始终与家长保持沟通交流,许多幼儿园在外出参观游览时都会向家长发放专门的意见书,家长签字后表示家长同意为外出危险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中来;英国政府还把母亲介入幼儿教育作为一种政策性的要求,另外,国外很多幼儿园所在的社区都会提供一些免费的可进行安全教育的资源,例如让儿童参观消防局、警察局等相关的安全部门,或为孩子提供一些与安全相关的画册等。
四、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于游戏和生活中由于国外幼儿园中游戏活动的时间比例非常大,他们的安全教育是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并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以消防安全教育这一主题为例。首先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关于消防安全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任何内容,如消防演习有哪些步骤,怎样逃离火灾现场,有哪些消防用品等;接下来在各种游戏活动中,孩子们就可以去亲身体验刚才所讨论过的内容。在艺术活动中,孩子们根据录像或画册等来自制一些消防用品,如灭火器,消防队员制服,灭火用的长长的水管等。制作完后,大家一起讨论这些东西各自的用途,他们自制的消防用品接下来作为角色游戏的道具,老师也会为他们准备大量的道具,如由一个大纸箱和四个小椅子组成的消防车,消防队员的徽章等。角色游戏中一些孩子表演救火队员,练习怎样使用一些灭火器材,而另一些孩子则表演逃离火灾现场的人,练习一些逃生的动作或自救技能,如假装滚灭身上的火苗,趴在地上匍匐前进等。在写作角色中,孩子们可以自己画或从网上下载一些关于消防安全的有趣的图片,然后自己写关于这些图片的小故事,或者看图说话,给大家讲一个关于消防安全的故事。美国的一些幼儿园每学期还有一个“防火周”,参观附近的消防站,消防队员给他们做真正的消防演习,介绍一些自救技能等,每个幼儿还会得到一本防火画册,在涂涂画画的游戏中,了解掌握一些消防的安全知识。国外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因为真实的生活是充满了各种危险因素的,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保护自我不受伤害在他们看来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自我保护教育被作为安全教育的重要部分。由于发现幼儿独自在家中应对陌生人时很容易引“狼”入室,给自己带来危险,因此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政府教育部门特别制作过主题为“不要开门”的专题节目,警方也专门为孩子制作了独自在家的安全手册,让孩子在涂涂画画中记住应对陌生人的一些安全守则,如接听电话时,不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名字和地址等相关信息,有任何不对劲,要打报警电话等。对于这样的自我保护教育,幼儿园更多的是要求家长参与,将这些安全守则转换成亲子游戏的一部分,让孩子在与家长的游戏过程中学会自我保护的技能。除了让孩子们学会避免生活中人为造成的危险,美国幼儿园每月进行一次火灾、暴风雨等灾难的逃生演习,让孩子们掌握逃避自然危险的能力。
五、安全教育的新焦点——情感安全由于儿童敏感于成人的言行,他们会因为成人的担忧焦虑
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幼儿园中照料孩子的教师们开始关注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经验。例如经常给孩子以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给孩子确定的安全感,并确定自己是受关爱的;让孩子了解一日作息的每一个环节,减少他们因无法预知而产生的恐惧;和孩子们讨论可能使孩子害怕的灾难等。这些国外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在我国的幼儿教育管理中是很适用的。然而从很多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安全教育在幼儿园中是没有能够真正实现的。等到事情出现了再去解决问题已经是迟了!许多幼儿园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体,在安全教育方面上欠缺的。针对幼儿园安全隐患,根据一些幼儿园教职工自述,“面对突发事件如何逃生”这一问题,的确是幼儿教育中的一块空白,希望有关部门加以重视。此外,幼儿是弱势群体,面对突发的人为或自然灾难,更容易受到伤害,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请专业人士对教师进行幼儿逃生、避险等相关技能的培训,让教师对幼儿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和实地演习。家长们也希望教育部门在审批幼儿园的时候,将孩子们的人身安全考虑进去,为幼儿园配置有防范能力和技巧的年轻人,对院墙、教室、活动设施等的安全性、接送孩子等具体问题制度化,并定期和不定期检查执行情况,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做到对孩子负责,让家长放心。对于幼儿园的管理来说,安全是应该放在首位的,孩子的快乐健康成长离不开安全,知识固然重要但有什么比保障幼儿安全更重要的呢?重视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比什么都有用!
第五篇:国内外双语教学现状
国内外双语教学现状
摘要:
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双语教学模式的现状、师资队伍的现状、双语教材的现状以及国内外中小学双语教学现状,从而得出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现状。
关键字:国内外双语教学的研究现状
国外双语教学研究简况:20世纪20年代末,国际教育局在卢森堡召开了首次双语教学会议,还专门设立了世界双语教学研究中心,并创办了国际学术期刊《双语教学评论》。
由于双语教学在西方国家兴起较早,各国教育家和学者对此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代表性研究成果有:科林贝壳的《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双语与双语教育概论》;贝壳、琼斯合编的《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百科全书》;麦凯、西格恩合著的《双语教育概论》;哈桑洛芙的《双语学》;克拉申的《二语习得和二语学习》 ;卡明斯的《双语现象与特殊教育》;兰伯特的《加拿大双语能力发展实验》;弗雷德吉尼希的《通过两种语言学习:沉浸式和双语教育之研究》等
参考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内双语教学研究概述:
1.出现了一批专家学者:20世纪末以来,我国学界开始重视研究双语教学问题,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机构与组织数量有限。双语教学研究的学者主要分为三类:研究教育学的、研究外语专业的、研究其他学科的。代表性人物有王斌华、王莉颖、江宏德、赵慧、宦金茹、钟启泉、俞理明、燕国才、钱源伟等等。
2:出版了一批学术著作,他们是王斌华的《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双语教学的回眸与前瞻---国际视野本土实验》;王莉颖的《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等等
3:发表了一批学术论文,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笔者登陆中国学术网,以“双语教学”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搜索到学术论文和文章10727篇,有些学术论文对双语教学展开深入研究,增加了其知识存量。
4成立了双语教学研究机构并召开了大型学术会议。----参见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内外双语教学研究现状》
国内外双语教学模式现状
一.国外双语教学模式 从世界的范围来看,加拿大、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在各自的双语教育中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各国双语教学由于理论与实践的定位、目标、标准、层次、原理、程序、侧略等不同,呈现出千姿百态。但从主体来看,目前国外已形成八种双语教学模式。沉浸式、导入式、双轨式、过渡式、双联式、三向分流式、三语制式、多语模式
二.国内双语模式
在我国,目前很多发达地区正在积极推广双语教学,如上海、江苏、辽宁等许多省市,双语教学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发展。在西部和一些贫困地区,一些有条件的学校也适量开展了学科双语教学。与此同时一些双语研究机构也开始建立,有关双语教学的交流与研讨活动不断展开,短短几年时间,双语教学已经成为了一个实验领域,一种发展方向。国内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有全英式、英语主导式、中文主导式。
参考武利红《国内外高校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双语教学师资的现状
研究表明,世界各国都要求双语师资必须是由专业课程教师担任,并都是有能力的、富有敬业精神的双语人才。例如加拿大明确规定,当法语作为教学语言时,必须由本族语为法语或法语水平相当于本族语的教师施教。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项较为苛刻的规定,其实它非常符合加拿大的国情。此外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硕士毕业生在中小学师资队伍中占有相当比例,还包括一些博士学位获得者。在许多国家,中小学教师硕士教育已形成制度,对高校教师的要求则更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师资状况比以前改善较大,整体素质得以大幅提高,从而为双语教学新一轮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就双语教学师资而言,现状是不容乐观的。
一.师资的结构单一:一般来说,教师知识结构应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法和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三个重要部分,但是我国教师大多数只具有某一专业知识和专业教学法的背景。这也是一些中小学教师侧重于课堂教学实践,而难以将丰富的教学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根本原因。事实上,高校很多教师尚未接收系统的双语教师培训和资格认定,具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并不多
二.师资缺乏双语教学培训:双语教学指使用双语或多语种进行专业课程教学,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它既不同于外语专业的教学,又不同于以母语为教学语言的专业教学。双语教学有其特殊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技能,双语师资应具备专门的素养。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外语教学曾受到冲击,对于中年和老年教师来说,当他们读中学大学时,外语远没有现在所受到重视,其外语基础较为薄弱。我国师范院校从未设立过双语师资专业,也从未开设过双语教学理论和技能课程。现有的双语师资基本未接受过专门的、系统的双语教学培训,他们从事双语教学大多是出于自愿。
三.师资供需矛盾突出:从总体供需情况看,高校双语教学师资存在着较大需求缺口,很难满足当前双语教学发展的需要。在师资需求层面,随着双语教学的全面推行和规范化发展,迫切需要双语师资的数量的快速增长和质量的显著提高,以满足双语教学需求。而在师资供给层面,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要求,师资素质的内在构成并不能很快改变,因为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高校部分专业教师队伍有明显的老化现象,而承担双语教学的教师一般需要青年教师。即使在现有的教学师资队伍中,如果严格按照双语教学师资标准进行筛选,还有很多教师达不到合格标准,这是影响未来双语教学发展的最为关键的难题。---参考于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现状》 国内外双语教材的现状
国内:
一双语教材的基本界定:目前国内学界关于双语教学教材建设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从现有的成果看,多数学者所探讨的双语教学教材基本停留在狭义范畴,即教科书之类的教材
二.双语教材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高校教材严重短缺,教材内容与实用性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教材信息更新速度过慢;再者,国外教材引进需要经过几年漫长的翻译和出版过程,新知识肯定会落后,甚至已被淘汰。其二,个别教材内容过于陈旧,理论性太强,操作性较差,严重脱离了社会现实。更为遗憾的是,这些教材的理论局限较为明显。很多高校采用的教材大多数是本校甚至是任课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材,不能吸取众家所长,也没有吸取社会专家的经验和意见。其三,教材普遍缺少案例,综合性和灵活性不够。其四,教材编写的理念存在偏差,国内大学所使用的教材强调按知识系统的逻辑性编写,虽然能清晰的反应专业体系的基本原理,但是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参考与黄安余《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国外
一..国外双语教材开发的多样性:多样性是国外双语教材开发最显著的特色,这一特色集中体现在国外双语教材开发的多种类型、多种渠道、多层面人员的参与以及多途径搜集双语教材内容等方面
二.教材开发的自主性:国外双语教材的开发的自主性,也就是说国外双语教材的内在内容编写、设计、出版,以及各地方学区和学校对双语教材的选用等方面虽然要接受国家或双语州(省)的建议,要由双语教材审定部门审查,但总体而言,国外双语教材的开发都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三.教材开发的真实性:
国外双语教材的开发普遍注重真实性,国外大部分实施双语教学的国家为了满足学生成为双语双元化人才、获得国际交往能力的需要,通常在双语教材内容选择方面特别注重真实性
四.教材开发的趣味性:为了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进而提高双语教学质量,各国双语教材的开发普遍非常注重趣味性,无论是双语课堂教学中使用的主要教材,还是辅助性教材,都以故事性、趣味性很强的内容为主,而且图文并茂。
国内外双语教学现状
国内:目前,我国中小学双语教学开展的如火如荼,各地的中小学双语教学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另一方面,我国的双语教学毕竟起步不久,虽然一些学校已经开始了双语教学的试验与探索,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从总体来看双语教学还没有很好的建立在科研基础上,无论是从教学策略、教材开发以及师资队伍等,都还没有宁人满意的答案;此外,双语教学成工的标志到底是什么?双语课的教学语言是完全用目标语还是目标语和学生的母语交替使用?他们的各自效果和得失利弊又是怎样?对进入使用全目标语的双语教学班的学生的目标语是否有一定要求?国内的学术杂志很少有这方面的论证性研究的文章发表或开展认真、深入的讨论和辩论
--参见于余理明、韩建狭著《双语教育论
--加拿大浸入式教育对我国高校双语教育的启示》
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