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推荐5篇)

时间:2019-05-13 02:5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

第一篇: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

贺尔祥

关键词:校本研修,专业素质,领导集体,主管部门。

校本研修,就是要把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放到学校,以学校为基本单位,以教师为研修的主体,以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研修的主要对象,通过对校本问题的纵深研究,不断总结、得出和修正解决校本问题的研修方法。让有利于提高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经验逐步什华成为指导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从而用校本研修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用教育教学实践来诠释校本研修理论在校本研修活动中的价值,使之更新完善,再服务于教育教学实践。

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动力源,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际教育观的更新,在我国教育发达地区许多校园里开始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许多教育专家、学者,他们不仅从校本研修的理论层面上深入研究,而且还亲临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步修正、完善形成校本研修的理论。

现代教育家魏书生就是校本研修的先行者,在2O世纪8O年代初期,魏先生顶着旧教育教学观念的强大压力,毫不犹豫地以课程实施中出现的新问题和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为研究对象,用完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来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和难题,以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的师格,多渠道,多角度巧妙地引领学生深入学习问题之中,把所有的教学问题都留给学生自已解决,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着壮成长,这种教学观念实际上就是校本研修的写真。

在别人手中不可教的学生,到了魏先生的课堂就会变成可以教好的学生,对此,很多同行总是觉得匪夷所思。其实,魏先生与我的不同之处就是他能对来自教学课堂的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教学问题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为学生精心编织一张张学习情趣的驱动网,让学生自觉专进知识迷

宫,品尝知识的酸甜苦辣。凭借着一股执着的校本研修精神,坚定不移地把校本研修当作提高教学质量主渠道,握住解决教学新问题的利刃,斩断学生懒惰不学的缠身带,揭开学生勤奋学习的心灵,拉开学生自主学习的序幕。这就是魏先生教学成功的秘诀。

近年来,校本研修作为一种新的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思维、新理念,理应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青睐,更应该受到教育主管部门专门教研机构的重视和学校领导层面的关注。但是,却没有一所学校能真正地将其作为改变学校办学理念的动力源来驱动学校校本研修活动的开展,特别是农村学校对于校本研修更是孤陋寡闻。课程几经改革,但教育教学观念却因为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的限制而长期得不到更新。这么多年来,县、乡(镇)级教育主管部门总是把普通意义上的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完全当成所谓的校本研修的唯一途径来抓,每学期搞搞三五节送课活动,或者行文硬性要求教师每学期相互听课不得少于20节……用这种模式强迫教师搞教

研,显然是没有实质性意义的。教师为了完成听满这20节课的任务,多数人可以不用进教室,跟别的教师要来备课本抄抄了事,这就是“校本研修”了。当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曾有些许教育工作者试着站出来尝试过校本问题的探讨,但终因气不宜人,孤掌难鸣而告终。校本研修形不成气候,没有校本研修的氛围,最终还是败走麦城,又回到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老路上来。纵横深究,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观念传统保守,判断问题的思路守旧。

教师总是把来自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许许多多问题都归罪于学生;总是把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归罪于学生的愚钝,接受能力差,学习纪律差等。教师不能直面对待来自学生、来自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校本问题,不用心探讨教育教学问题的真正来源,不花力气去追究问题形成的真谛,即便找到了问题的真谛也拿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或者使用的方法无法激启学生解决问题的情趣。因此在百般无奈的情况下又不得不把满

堂灌、打题海战等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最佳法宝。把课堂完全收归自己所以,生怕学生跟教师抢占课堂空间。

二、教师校本研修专业素质低,不具备校本问题的研修能力。

教师专业素质是解决校本问题的基础。这么多年来,教师的课堂专业素质一直是以“学历本位”来评价,错位、片面地认为高学历与高,课堂教学能力就强、教学专业素质就高。可是,在农村教师队伍里高学历低素质的教师却兴许不少。教师学历高并不能真正代表其从事校本研修的能力水平就高。现在的农村小学校里,绝大多数教师的文凭都是大专以上,是国家规定的小学教师的达标学历,但有的却名不其实。我想,这个问题应该是绝大多数教师无法进行校本研修的真正原因之一。

曾经有一位植物学博士,他虽然博学很多种植物的生长理论,但他却没有植物生长实践经验。有一天,他到农学院植物实验基地体验生活,正赶上花生地里种植工人用锄头捞泥土给花生压枝,博士急呼:“喂,你

用泥土这样压制花生枝,那花生还能生长吗?”工人师傅哈哈笑道:“博士,我这样做不但不影响花生的生长,而且还能使花生产量大大增收呢。”博士好奇地向这位工人讨教了……

教师教学生也像农民种花生一样:种花生,就要认真的研究花生的生长特性,如何管理才能获得丰收。当花生“下针产仔”期间,要及时用泥土盖压花生枝,让许多枝节因被泥土完全覆盖而生针入地产仔;教学生,就要研究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法创造学生最想知道、最想解决问题的环境,让学生能体会到自己能解决问题后的滋味,感受自己会解决问题的许悦。

种植庄稼的人,必须要深入了解土壤的性质,掌握耕织的植物的生长季节,把握耕耘的方法,才能把植物种好。搞教学的人,必须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阻碍学生学科发展因素,掌握学生学习成长的规律,把握耕耘的方法,才能把学生教好。

教师校本研修素质,要靠在校本研修的实践中千锤百炼才能提高。在教学实践中,解决校本问题是每个教师的工作重心。我们要用研究的眼光去审视校本问题,要用心去寻觅解决校本问题的方法,要用慈母般的心肠去疏导学生,要以学生为本,要想方设法,坚持不懈,矢志不移地调动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不要以教书的角色强迫学生学习,更不要以师者的风范居高临下,逼迫学生干他们不想干的事情。当然,过分的放任自流,不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约束学生,那你一定不是一个校本研修者。教师,只有通过对校本问题的研修过程,才能不断的修养自己,才能让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变得强大。教师,只有将自己置身于校本研修的过程中,让许许多多的校本问题磋磨自己,才能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质。教师,只有当你有了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三、学校领导集体校本研修工作的意识淡薄,不能引领校本研修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所学校,不论其规模大小,都要有一个素质过硬的领导集体,因为这个领导集体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这个核心没有过硬的校本研修理论素质,没有践行校本研修的意识,没有以校本研修活动过程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眼见,那么,这样的领导集体就是一个没有战斗力的集体,没有生命力的集体。

学校领导班子,就好比人的心脏,人的心脏没有血液向人体各部喷输,那么,人体各部那来的活力?人体各部没有了活力,那无疑是一具僵尸;学校领导班子没有校本研修精神,没有校本研修兴校、校本研修强校的办学理念,就不能引领广大教师走校本研修兴校、强校之路,就不能向教职工输送校本研修的动力。

校本研修需要专业引领。但是,农村小学那里来的校本研修专业人才?之所以没有,校本研修理论出炉这么多年,而成千上万的农村小学教师才会如此陌生于校本研修。所以,学校领导班子能否将校本研修工作视作学校工作的重心来抓?能否把校本工作过程中的许多问题进行深入研修?能否给教师创设校本研修的环境?能否正校本研修之气,扬校本研修之威?这应该是管

校、兴校、强校的根本。一个不求进取、没有发展目标的领导班子;一个只求明哲保身、但求无过的领导班子;一个“居位求闲”、“避重就轻”的领导班子是永远不能把学校办好的。

很多学校的领导,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犯了一个“共享错误”的治校理念:就是,自认为大小是个领导,应该享有领导级别的待遇。有的领导总是把自己摆在“领导”的高架上,高跷起领导的架子,脱离群众,闭门发号。有的整天想的不是如何解决校本问题,而是构思着制订什么样的制度才能修理那些“不是心里人”的人。为了树立自己的领导威信,有的领导开会时,常常因为“不顺心”的鸡毛蒜皮小事、或是听不得与自己不同意见、或是看不惯与自己不同的形象、或是因为某个教师无意中“专利”了学校管理制度,他们总是以训斥人的激动、“骂娘”的表情,高亢的嗓门怒吼“骂会”。

他们对工作墨守成规,坚持“顺昌逆亡”的治校理念,把教师们首遇解决的问题视为自己的工作有方,把所有解决不了的校本问

题都归宿于教师的问题。不是把校本问题的研修摆在首位,而是把扬己威当作自己工作能力的诠释。

当了领导就不上课,不上主科课,认为不上讲台也能管好教学实践。把上情下达作为每天的工作重心,把完成上级需要的文字材料作为自己的工作业绩。把自己的工作业绩取向于教师们的辛勤劳动,把学校全体教师辛勤劳动所获得的成绩作为评价自己优秀的衣钵。这,就是校本研修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教师教育教学专业素质迟迟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迟迟落后的真正原因。

选拔学校领导,大多是从学科教学业务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教师中选拔的。当了学校领导,就不想上课或不上主科课,我以为是治校方略。农村小学,办学规模不是很大,学生多者不过三五百人,有的学校只有百来人、几十人。我认为当领导,要以校本研修促管理,要以自己的课堂改革绩效促校本所有课堂的改革发展。不要认为你承担了一门主科课(除一、二年级外,语文、数学最多有六节),你就不是领导了,你的地位就低了。领导们为什么不这样想?因为你承担的不是“普通课”而是“标本课”:你既是领导又是学科带头人,你应该做校本研修的领航员,拿你的校本研修做活靶子,让其他教师有靶可瞄,“三点一线”,形成校本研修活力。把自己当成校本研修工作的勤务兵,甘愿做校本研修的马前卒。如果是这样,不愁校本研修工作之开展和深入,更不信校本研修没结果。

四、县,乡(镇)两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校本研修工作“抓而不力”,校本研修工作专业引领不到位。

近几年来,虽然教育教学研究的重心有向学校倾移的动机,但还是欠缺深入人心的火候。作为指导一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管部门,要大胆地组织、指导、引领一线学校领导班子和广大教师尝试校本研修工作。要把教研室里的“校本研修理论”转化成一线学校课堂里的实践性校本研修,真正做到教学研究下移到一线学校。要以制度监督、评价学校领导机构实施校本研修工作的业绩。要掀起辖区内所有学校普遍开展对校本问

题的研修活动,并逐步将校本研修工作过渡成学校教学的主要常规工作。

要充分认识到“送课下乡”只属于校本研修的个体,这种教学示范课的作用莫过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方法上的磋商,别人向听课者表演的教学艺术,总是对同一课题,通过无数次的演练、修正之后才向听课者投射“灯片”。同一教材固然存在着相同的课程问题,但不同的学校,面对同一教材问题的对象总是不同的,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素质的教育教学对象,每个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只有针对自己学生的实际问题,用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研修方法解决教学问题,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修。

现在的教育主管部门,总是有顾此失彼工作倾向,在政治任务和安全工作任务这两个层面上讲,完成党委、政府交给的政治工作肯定是天经地义的;安全百事第一大,学校狠抓安全工作更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不至于在抓好这两项工作的同时就无暇顾及教育教学工作的校本研修。

笔者认为,学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下,提高教学质量的真正动力来自于校本问题的研修。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素质、业务能力修养、专业水平的提高都取向于校本研修。

学校有了成堆的校本问题,教育主管部门看不到,学校领导不知道。天天唱着“以学生为本”、“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学习”等时代教学口号是不可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只强调教学理论,不重视教学实践研修,不研修课程实施中、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凸显出来的校本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没有保障。

总之,以校本研修推动教育教学的提高,是时代赋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是实现教育复兴的梦。

第二篇: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小编推荐]

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

在哈师大培训研修期间,听了10位专家的讲座,其中有三个是关于多媒体应用方面的;有两个是关于物理教学设计方面的;有一个习题教学方面的(北京海淀教授进修学院苏明义);有一个关于物理学前沿发展与展望(哈师大物电学院张喜田)方面的。真正对我们的物理教学研究有用的有三个:

⑴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李春密教授的《课例研究的理念与行动》; ⑵ 南昌市第三中学特级教师黄恕伯老师的《基于课例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 ⑶上海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特级教师关景双老师的《主题式课例研修行动》。综合三位专家讲座的主旨,主要有一下几点意思:

一、现有的学校教研存在很大的问题

教研活动模式可以概括为:

1.开学初布置任务与要求

2.前半学期组织一两次听课评课活动 3.期中布置考试工作和考后情况分析 4.下半学期再组织一两次听课评课活动 5.期末再布置考试和分析 6.最后是总结与表彰会。

教研活动任务布置多深入研究少;以应付考试未中心;理论学习离课堂设计太远;听课缺乏明确的目标;教研活动的计划性针对性差。

我校的实际情况和以上差不多,就拿近几年搞的课堂教学督导来说,一周之内把一个备课组的老师的课都听一遍,打打分,排排名次,大会上念念,教研会上说以说,就完事了。可能会起到督导作用。这样做绝对不是在搞教研,绝对不能代替教研。听课的教师没有主题,听完仅仅是泛泛而谈。授课的人被听课时大多在表演,课听完后就恢复原状了。

很少有研究成分。

二、专家给出的处方——主题式课例研修 1, 课例研究简介

课例研究起源于案例研究。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教与学双方直接参与,共同对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

案例讨论能促进理论到实践的转移,这种方法最早运用于律师与医生的培养,哈佛工商学院的科普兰(Copeland,1910)将其使用于工商管理人才的教学中,同样取得显著成效,这种方法的广泛采用后来成为整个哈佛大学培养专门人才的重要特色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案例讨论被移用于教师培训,现已发展为课例学习(lesson study),中小学教育教学借鉴案例的模式而形成今天的“课例研究”。

2.课例研究的内涵

⑴课例:课例是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是对课堂教学中含有问题或关键事件的教学过程的叙述及诠释。课例不仅仅是最后的课堂教学实录(叙述),还要交待之所以这样教学的理由和认识(诠释),即“讲述教学背后的故事”。

⑵课例研究:课例研究试图让教师学会有目标、有方法地规范地研究课堂教学的改进。具体说它是围绕如何改进一堂课,展开研究,其目的不仅仅是上好这堂课,更关键的是让老师在研究这节课的过程中,掌握改进这类课或更多课的方法。“课例研究”是一个“做课例”的过程,是传统教研活动的精致化研究。

“课例”往往指的是成果表达形式,“课例研究”往往指的是“做课例”的过程。

⑶课例研究不是“教案”或“教学设计”,而是真实教学过程的观察与分析。它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课堂上教师创造的欢乐与两难的困惑,记录教学观念与行为转变的心路历程,并从多角度作出理性的阐释。

总的来看,课例研究均是围绕一个具体的对象(即问题)展开的。课例研究的呈现方式也是多样的,可以是课堂实录式的,也可以是一事一议式的,与教案相比有很多的区别。它反映的是教师的一种实践,它是教师自己在做中学习提高的过程。与一般的教案相比,课例更注重研究问题的典型性和研究策略的适切性。一句话,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因此,课例研究是发展性和生成性的研究,而不是教师预设的“教案”。

“课例研修”是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主导通过集体合作确立主题、设计教案、上课和观课、评价与反思以及分享成果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其本质是一种行动研究。

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学问题为对象,以观察和反思为手段,以互动对话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群体的应用的研究。3.“主题式”课例研修 由一般性是听课、评课到有主题的研讨 如:《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课例研修

研修的主题“实验设计的有效性”。把主题再分解为几个课堂观察点。如: 观察点1:实验设计的目的性——存在的问题及修改: 观察点2:实验操作的科学性——存在的问题及修改: 观察点3:教师语言的严谨性——存在的问题及修改: 又如:《动态电路分析》课例研修 研修主题:“专题的有效复习” 观察点1:目标明确是有效课堂的关键 观察点2:过程方法是有效课堂的保障 观察点3:师生和谐是有效课堂的纽带

主题式课例研修使执教者、观课者、研讨者:看有指向,研有要点,改有要领。

4.研修主题的生成、确定

研修的主题缘起于教师的困惑

主题不仅要能解决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还要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潜在价值。5.“主题式”研修的意义

第一,从技术熟练取向到实践反思取向;

第二,从研究教材教法到全面研究学生、教师的行为; 第三,从重在组织活动到重在培育研究状态; 第四,从关注狭隘经验到关注理念更新和文化再造。

教师的技能蕴藏在课堂招式中;教师的思考伴随在教学情境中;教师的问题解决在观摩学做中,研修的主题缘起于教师的困惑;困惑的破解源自于教师群体的经验;做课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是一个团队在创造!6.“课例研究”的进行过程

⑴解读文本定目标,设计教学找方法:小组会谈:研究与准备。教师共同为“研究课”做出详细的计划。

⑵观课研讨评效果:研究课1:实施。由一名教师在真实的课堂上讲授“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小组会谈:反思与改进。教师团体聚集一起讨论“听课情形”。

研究课2:第二次实施(可选择)。另一名教师(或同一名教师)在另外的课堂教授“研究课”,其他教师进行观课活动。⑶课例写作练能力:小组会谈:反馈与存档 7.课例写作格式

教师将解读、教学、研讨、写作的四步学—做—行—思写出来;用解读的方式磨练专业成长;用键盘敲击成长的灵感;用网络闪存成长的轨迹。

课例报告的格式:(适用有主题的团队合作研修,可以生成许多随笔、观课报告)标题:如《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课例报告

副标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的《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课例 正文:(行文提示:提纲讲概括、文脉讲逻辑、表达书面语)序:课例背景,含主题、选文、观察点及分析、课例形式及团队分工

一、解读文本,筛选目标(分段式、表格式、批注式等解读,最后概述教学目标)

二、设计教学,说明预设(叙述环节设计,用黑括号说明学情、多种预设、目标达成)

三、课堂实践,反思改进(从教学目标、课堂环节、观察点寻找得失与分析、改进与对策、用课堂实录和研讨建议说话)

四、课例观点,研修体会(从课例主题、观察点思考提纲;从团队研修和过程得失寻找体会)最后,结束语或相关链接(如实录批注、教研组建设、研修综述、过程花絮、学生反馈、学生习作等)及参考资料 7.教师研习追求教学有法

备课有法,上课有法;观课有法,说课有法;研课有法,写课有法 这些是教学:贵在得法的基础;这些是教师:教无定法的底蕴。

第三篇:学习《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学习《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心得体会

通过2015年7月20-24日参加全市组织学习了《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后,结合个人实际情况,下面是我这次学习中最深刻的几点肤浅体会:

一、树立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我知道,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发展,而校本研修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育人,同时也要和学生一起成为共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以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参与到教育教学中,真正将教、学、研三者结合起来,苦练基本功,全面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二、学校要切实加强对校本研修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制定相关制度,也确保校本研修扎实有序地开展。教导处要积极组织各教研组开展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并做好阶段总结和评价,将其纳入学校考核体系中,进一步健全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以此作为教师评优评模晋职的重要依据,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素质的提升。

三、教师要将校本研修与平时的教育教学教研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任课教师结合自身实际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师生发展的障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研修计划,并认真实施,要将校本研修常态化。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研活动,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提炼,通过“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循序渐进地开展校本研修,确保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四、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校本研修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

和自觉行为,才能得到真正的实施。只有教师自己才能改变自己。只有教师意识到自己的教学经验及其局限性并经过反思使之得到调整和重组,才能形成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先进教育观念。

五、教师需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次培训给我感受截然不同的地方是培训中浓厚的学习气氛感染了我。校本研修一定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和依托,这样才能克服以往教学中的惯性和弊端,才能在课堂教学中融会贯通,将其转变为自觉的教学行为。所以我也会从现在开始,坚持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在学习和研究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新规律。钻研教材,写好每一课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多听同事的课,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六、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本校学生的实际特点,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快乐学习的教学模式,向同组的老师学习她们的先进教学方法。尤其在教学中,注意学习其他老师的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善于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严以律己,从小事做起,当学生的表率。积极参加上级领导组织的各项教育教学学习活动,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我认为校本研修是一很好的平台,每一位教师都是主角。校本研修是一个行动,是每一位教师一生必然经历,在行动中感悟,内因要有对自我发展的负责精神。校本研修是一种品质,过去常常在绕开实际或真实的问题“空谈”,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追求的是坦露真实问题,探究性的问题。

今天做教师,要“志存高远”,要有“见贤思齐”的心智。这是教师人

文精神需要挣脱“相倾、相轻”的陋习。对于社会或教师的境界,我们要有一颗理解心;但对于自己的成长必须要有一颗上进心,与名优为伍,与智者攀谈,与自我对话,则是“走向成熟、走向优秀”的必由之路。从此,从教师走向专家、学者、智者!

万峰林办双生小学 2015年7月26日

第四篇: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感

在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如下问题:教师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应用;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成长;往往是抱怨的多,鼓励的少;说教的多,身教的少;教书的多,育人的少。这样造成了学校教育的畸型发展,不利于人才的成长,不适应学生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最近读了董诗明、王安龙主编的《能行教育理论与实践》感受颇深。本书有三大特点:第一是贴近现实。本书的内容来源于当今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现场,根植于广大教师教育教学的第一线,事例典型,贴近生活。学生读后如置身于高中的校园生活,生动真实;教师读后如临教育教学的生活场景,情趣盎然。第二是指导性强。本书注重实践性,材料的选择均是通过师生亲自实践,有代表性,有说服力,特别是在如何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习生活信心、展示自主自我、发展实践能力等方面给广大高中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操作性强,便于学习运用。第三是论述全面周密。理论的论述有理有据,事例的举证真实典型,教育故事、成长故事、班会实录生动感人,体会心得人心人魂。全书从概述到理论研究、过程展现,再到故事、心得、后记,涉及面广,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浑然一体。

什么是能行教育,董诗明这样认为,“能”就是坚持和谐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遵循教育规律,顺应人的本能;“行”就是强调教育者身体力行,引导学生自主践行,不断提高。能行就是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我能行。能行教育,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信心,诱发学生志趣,催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化发展的教育。

能行教育就是打开正处于青春期学生闭锁心灵的钥匙。能行教育是一种顺应时代潮流、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教育理念。能行教育是发掘孩子生命潜能的教育,是打破传统功利色彩注重生命发光放彩的教育,它追求的是生命的自信与尊严,它倡导的是成长的快乐与喜悦。

第五篇: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读《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感

南京市太平巷幼儿园

胡翠红

厚厚的一本《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刚接到手中时,一有空就拿出来研读几页,现在终于在零散片段的整合下看完了。静静地合上书想一想,这是一本多么及时的书呀,它犹如雪中送炭,给我这个在黑暗中摸索的行人点亮了一盏明灯。

虽然说理论来源于实践,但是对于我们新教师来说,工作前积累一定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在这本书的指导下,我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这些真理。区新教师培训和我园教师业务学习时曾强调过,要变过去的教育目标为发展目标,变教师的主导性为孩子的主体性„„。这些教育理念谁都知道,但是具体到教育活动设计时往往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看完这本书,特别是关于活动设计的案例分析,最大的收获是自己教育观念上的一种转变,现在自己已经尝试着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引下,自己对课程的设计及对孩子游戏、生活等内容的指导也会有一个新的转变。

一、课程设计遵循理论框架,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教师的指导性。(1)课程目标以幼儿为主体。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课程设计的起点,也是课程设计的终点,既是课程内容选择、编排和具体教育活动组织的依据,也是进行课程评价的标准。在系统教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制定生成性目标,包括促进幼儿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在进行我园特色活动——项目活动时,教师更多地是制定表现性目标。它强调孩子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我们班刚刚进行了《我爱我家》这个主题活动,由于中班孩子对于情感的领悟还不是太深,所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延伸出项目活动就比较难。于是我们老师就把教室里的小阁楼分隔了一下,隔成了厨房客厅、宝宝房间和爸爸妈妈房间,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共同装扮。这时,孩子的兴趣就有了差异,同时这个活动分成了三个项目小组,分别由三位老师指导完成。

做一个前思考,即对这节课的内容有哪些想法,如需要变更的材料、增加的细致提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等。

(5)课程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在于评价主体的局限性。课程评价只是少数权威人士的事情,处于教育实践第一线的教师大多只是课程评价的局外人和旁观者,更多的时候是作为课程评价的对象而被评价,很少有作为评价主体参与课程评价的机会。但是我园却为一线教师参与课程评价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在这近一年的教学过程中,每节课上完后,我都会在晚上将上午的课作一个活动评析或反思,将课堂上认为比较好的和还需要改进的方面及时记录下来,并且分析其原因,这对我的专业成长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每个星期四我园还会有一个半天的专题研讨活动。活动上完后,首先是执教老师的自我反思,然后才是听课教师各抒己见,对这节课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发现现行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供反馈信息以便对课程计划作出调整,而且有助于教师领会课程变革的目标,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

二、教师以各种角色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

幼儿游戏的内容来自于现实生活,并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它没有强制的目的,是在一种愉悦、假想的情境中进行的;幼儿自主控制活动;它是幼儿对成人世界的模仿和迁移;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是一种感知和操作活动。幼儿每天晨间锻炼和角色游戏时间约为一个半小时,为了让幼儿更好地遵守游戏规则,教师可以以平行者或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

(1)晨间锻炼中,教师作为参与者与孩子共同游戏。

在晨间锻炼的时候,我一开始是漫无目的地指导。看到孩子们没有按照规则玩时,就跑过去告诉她们该怎么玩,但是往往效果不是太明显。锻炼结束时,自己也不知道今天到底指导了哪些项目,而且自己也很累,满场地跑个不停。现在我会和孩子们一起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反复练习游戏的规则,孩子们很喜欢而且很期待和老师一起游戏。她们甚至会邀请老师和她们一起游戏。

(2)角色游戏中,教师作为平行者、合作者与孩子共同游戏。

在角色游戏中,我一开始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每次游戏前,怕她们记不得自己的游戏牌插在哪,我都会一个一个地请孩子到自己的游戏区域,并且提醒她们的,是为了不让老师批评而约束自己的。通过前几天的业务学习,我知道了可以用“找小领头羊”(即请个别不遵守规则的孩子示范)的方法约束孩子的行为。以前午睡时,我会站在床边催促孩子快快脱衣服、睡觉。后来我有了一个好办法,并且孩子们很喜欢。那就是孩子们在睡觉前,老师给睡得好的孩子摸摸头,说句悄悄话。孩子们听后,脸上都会露出甜美的笑容,安然入睡。

对照书本上对教师提出的各项要求,我还存在很多差距。如:还不能深入地挖掘教材的教育价值;对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或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课堂上幼儿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够充分,师幼互动的形式过于单调„„但我相信,只要自己乐于钻研,乐于思考,乐于学习,这些问题都会在不久的将来得到解决。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漫长的教书育人之路,我刚起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脚踏实地地一步一个脚印住前走。多读书、多学习、多请教„„争取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2007.4.21

下载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推荐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校本研修理论与实践》有感(推荐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有感

    读李炳亭的《高效课堂理论与实践——我们的教育学》有感 赫山实验学校刘国珍接触高效课堂一年半了。虽然,学校领导时常为我们相关的培训、指导,但因为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在我的......

    2015年《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体会(合集)

    2015年《校本研修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心得体会 兴义市盘江路小学 张宏 2015年7月20日至24日,根据兴义市教育局的安排,我们盘江路小学的老师到云南路小学参加“十二五”继续教......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5篇模版]

    读《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有感 在参加嵊州市领雁工程培训期间,我得到了一本很好的书——《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罗......

    现场实践与校本研修内容

    现场实践与校本研修内容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仅是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学习方式,掌握多媒体技术,熟悉多媒体软件的使用,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已成为当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

    校本研修理论培训讲稿

    新天镇吕庄小学校本研修理论培训讲稿(2008—2009学年)研修课题:说课主 持 人:张国富第一次集中培训培训地点:吕庄小学办公室参培人员:吕庄小学全体教师主 讲 人:黄才生培训内容:第一......

    读《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教学艺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呼唤 ——读《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有感 唐马路小学刘琪 关于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施行启发......

    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有感

    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有感 继续学习,努力工作,是我当好一名教师的意愿,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果一旦停止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

    读《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有感

    文/杨松林人要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才能有发展。要进行自我更新,唯有读书,才是最好的选择。在读书中,我们汲取了营养以滋润自己的精神,这个自我就会一天一个新模样。因此,我觉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