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实录
《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希望同学们能探究发现乘法的又一个新知识。(简洁的导入,给学生以期待,激发起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
电脑出示:
师:买3套这样的儿童服装应付多少钱呢?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请列式计算。
学生各自独立计算,不一会儿,纷纷举手。
生1:我先算出一套服装的价钱,再求出三套的价钱,算式是括号5加4括号乘以3。
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板书,并故意地——)你列的算式里共有几个括号?
生1:这样说吧,5与4的和乘以3,得数是27。买3套服装应付27元。我的另一种方法是:先分别算出三件上衣和三条裙子的价钱,再算出三套服装的总价钱。算式是5乘以3的积加上4乘以3的积。〔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4)×3;5×3+4×3〕
生2:我的方法是: 5+5+5+4+4+4=27 生3:我的方法是: 5+4+5+4+5+4=27 生4:我觉得这两个同学的想法与前面同学的两种想法是一致的。但是,上面的算式比较简单。(众生点头以示同意)
电脑出示:小强摆木块,每行摆6个绿木块,8个红木块,共摆了4行。
师:请你想象一下,小强是怎样摆的?结合学生回答,电脑逐步出示下图。
师:小强一共摆了多少个木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接着上题板书如下:
(6+8)×4 ;
6×4+8×4
这里,教师直接提出“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经历了两种不同思考方法的计算后,便于学生发现新的知识规律。同时,产生这样一种体验,乘法分配律的知识存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师: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同学们的双双眼睛注视着黑板上的算式,在寻找着其中的规律。渐渐地,一些学生举起了手,有些学生开始有些激动,急着与周围的同伴说起了悄悄话„„此时,教师没有急于指名学生个别回答,而是——
师:(惊奇地)你们真的发现了这些算式中隐含着的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 教室里的气氛一下子热烈起来了,同学之间指点着、交流着,一些心急的同学忍不住又高举着小手。
师:从大家的神态和脸部表情中,老师知道你们一定觉得自己发现了什么规律。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我能猜到。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是一种猜想而已。你们能再举些例子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
同学们认真地在本子上任意地写着算式,进行着计算。很快地举起了手,积极地汇报自己验证的结果。
生1:(8+3)×4=8×4+3×4 生2:(5+1)×3=5×3+l×3 生3:(l+9)×5=l×5+9×5
生4:我觉得不一定对的。我也举了例子,(l+l)×7≠7+1×7 该生的回答,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学生问道:左边算式的答数是几?右边算式的答数是几?这两个算式你说相等吗?通过这个小小的计算失误,同学们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
师:从同学们举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确定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生5:老师,虽然举了许多例子,可万一还是碰巧,怎么办? 该生的这一提问,还引来了一些学生的赞同:“是呀,万一还是碰巧呢?”教师被这意外的“一问”问住了,稍后——
师:会有这种“万一”吗?你能举出一个反例吗? 教师的反问,引起同学们的深人思考„„
生6:不可能有反例出现。以“(8+3)×4=8 ×4+3 ×4”为例吧,左边算式括号里算得11,表示有11个4,右边算式的“8×4”表示有8个
4、“3×4”表示有3个4,加起来共有11个4。等号两边的算式形式不同,但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表示11个4,所以是相等的。其它的式子,道理是一样的。
师:同学们还有不同意见吗?(众生摇头,以示没有意见)
师:你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什么叫乘法分配律?请同桌再交流一下。
学生积极地与同桌交流着,又踊跃地参加集体交流。生1:把括号里的两个数加起来后乘以一个数,等于把括号里的两个数都去乘以一个数,再把乘出来的积加起来。
生2:乘法分配律是:左边把两个数加起来乘以乘数,等于括号里的一个加数乘以乘数加上括号里的另一个加数乘以乘数。
师:你们想表达的是这样的意思吗?(教师板书: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师: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2[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师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反复地进行所谓的严格、准确和简明的表述,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只有经过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才会真正有所体验,才能建构自己有意义的知识,用语言表达乘法分配律也就水到渠成。】
师: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回答下面各题: ①(32+25)×4 = □×4+□×4 ②(64+12)×3 = □×□+□×□ ③25×(4+9)= □×□+□×□ ④75×64 = □×□+□×□
前面三题,学生很快根据乘法分配律正确地填数。由于第④题是开放的,有的把75写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64的形式,也有的将64拆成两个加数的和再乘75的形式等,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填师:选择。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与 25×(4×8)相等的算式是()。
①25×4+25×8; ②25×4×25×8; ③25×4×8
全班学生中有一位选①,三位选②,其余都选③。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成功点击
在整个探究发现乘法分配律的过程中,教师没有采用简单的一问一答的方式,把知识规律展示给学生,而是适时地给出一组问题: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这些算式中真的隐含着规律,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好吗?不过,你们所看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能再举些例子进行验证吗?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学生不仅发现乘法分配律的知识,而且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数学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第二篇:乘法分配律 教学实录
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
一、复习铺垫
师:我们学过哪些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指名学生回答,并背出相关的定义)
生: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师: 用字母怎么表示这些定律,在黑板板书
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以卡片的形式出现)
(10+20)×3
10×3+20×3
4×(50+30)4×50+4×30 师: 它们的运算顺序一样吗?结果相同吗? 生:、、、、、、师: 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同,结果却相等,那么两个算式之间究竟有什么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3月12日是什么日子吗?对,是植树节,这一天全国上下都在植树,为保护环境献一份力量。昨天,我校学生也参加了这一活动,你们想知道他们这一天是怎么样过的吗?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情境图。二 教学实施
1、教学例题(1)、观察比较
师: 从例题上你获取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生: 植树节学校组织一些同学去植树,分成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问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师: 怎样理解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这句话?
生:挖坑、种树的人数,抬水、浇树的人数,一共参加活动的学生总人数。
师:根据题意,怎样列式计算?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学生1:(4+2)×2
5=6X25
=150(人)师: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1:4+2表示一件每一组的人数,再乘以25,也就是25组的人数。
师:有不同的列式计算吗? 学生2:4×25+2×25
=100+50
=150(人)师: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4×25表示挖坑、种树的人数,2×25表示抬水、浇树的人数,一共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
师:这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点和有什么不同点? 学生:两种算法不同,结果相同。
师:可以用什么符号把找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板书:(4+2)×25 = 4×25+2×25
师:等号左边的算式表示25个什么?右边是25个几和25个几的和?
学生:等号左边的算式表示25个(4+2),右边是25个4和25个2的和。
师:观察这些算式(原来卡片上的),两种算法不同,结果却相同,可以用什么符号把找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学生:能。
(10+20)×3 = 10×3+20×5×(20+40)= 5×20+5×40
师:这些算式左右两边有什么变化?什么没变?
学生:这些算式左边和右边的运算顺序变了,结果没变。师: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发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与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在把积相加,这两种的计算结果相同。
在总结归纳的过程中,学生叙述规律时,对学生语言进行指导纠正。老师:同学们的总结很好,这个普遍的规律叫什么呢?你知道吗?(这个规律叫乘法分配律。)你都了解乘法分配律的哪些知识? 老师:乘法分配律的总结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为了使这个定律表达得更简明更概括,我们可以用a、b、c三个字母表示三个因数,这个定律可以写成:(a+b)× c= a× c + b × c。这就是乘法分配律。
(三)课堂作业
师:先请同学们自己独立完成、检查、修改汇报交流达成共识。
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15+23)×2=____×2+____×2
(2)16×(37+12)= ____×____+____×____(3)48×19+52×19=(____+____)×19(4)276×38+276×62=276×(____+____)
2、观察下面每组两个算式,把相等的算式用等号连接起来。
①(3+4)×6
3×6+4×6
②5×63+37×5
5×(63+37)
③ 8×(6×2)
8×6+8×④(17+15)×40
17×40+15 3.完成书上P36 做一做,判断正误。4.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下列各题。
103×12
× 55
24× 205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篇: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
《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
义乌市私立群星学校张跃太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四上第三单元探究与发现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动,学生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习体会提出猜想的方法及类比,说理,举例论证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创造力,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
2、引导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会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方法进一步研究与乘法分配律相关拓展了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参与推导乘法分配律的过程。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今天,希望同学们能探究发现乘法的又一个新知识。
二、联系实际,发现规律。
1、出示:(笑脸图)求出一共有多少个笑脸?
(独立计算,指名回答教师板演,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6+4)×7; 6×7+4×7
①谁来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②说说你每一步算的是什么?师:这两个式子中间用什么号连接?
③指名读等式(3个)
④你仔细观察一下,左边的算式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相同:结果相同每个式子都有三个数
不同:运算顺序不同
师:虽然用的方法不一样,但是结果却一样,所以我们也可以用等号将这两个式连接起来
三、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观察板书的两组算式,等号左边的式子是怎样计算的?等号右边的式子又是怎样计算的?
①学生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汇报后,老师要求学生把两边的算式和起来看,说一说:等号左边的式子是先算两个数的和再乘外边的数,等号右边的式子是把括号里的两个数分别与括号外边的相乘,再把乘得的积加起来。
2、同学们,你们所发现的也许只是一种偶然现象,是一种猜想而已。同学们能再举些例子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你能模仿这样的算式也编写一组算式吗?
?学生任意地写着算式。教师个别指导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这些例子。问:你是怎么验证左右两边的式子的?
3、像这样等号左边和右边的式子都会相等,这是不是巧合?还是有什么规律存在?
①谁来说一说,你的看法?
②你认为它有着什么样的规律呢?
师:从同学们举的大量的例子中,可以确定同学们的发现是正确的。
4、你能用说理的方法进行说明吗?或者说用一句话总结一下这种规律?
请同桌再交流一下,教师巡回,并参与学生的交流中。
5、同学们发现的这个知识规律,叫做乘法分配律。(板书:乘法分配律)
(电脑出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6、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
四、应用规律,尝试练习。
1、请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回答下面各题。(课件出示填空题、判断题,教学反思《乘法分配律教学实录》。)
2、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乘法分配律,它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用处呢?(简算)那同学们会不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呢?
完成“试一试”。
3、我是计算小能手。
同学们真是利害,能够学以致用。
下面我们来一个比赛,看看谁最能灵活运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使我们的计算又对又快。
出示:(20+4)×5(75+25)×435×37+65×3720×5+24×5
别急,先观察题目的特点。
指名板演。你发现了什么?
重点在解决先让学生观察题目的特点灵活运用运算定律。
四、课堂总结:
1、回忆一下,这节课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2、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减号,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据乘法分配律,你能提出新的猜想吗?同学们课后交流一下,下节数学课我们再继续研究。
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律,知道什么是乘法分配律,难点是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所以本堂课我通过口算、读算式、写类似算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去感知乘法分配律,最后由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概念。本堂课我感到比较满意的地方,就是把课堂的主体权交给了学生,学生们都很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来,可是不足之处颇多。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6+4)×9=6×9+4×9这一结果。这时老师往往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6+4)×9=6×9+4×9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左边表示10个9,右边也表示10个9,所以(6+4)×9=6×9+4×9。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是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125×88①竖式计算;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 ⑥(100+20+5)×88等等。101×89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间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分配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4、多练。
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36×98+72;68×25+68+68×74,32×125×25等。
第四篇: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材36页)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正确地进行表述(含用字母表示)。
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对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运用的能力,激发学习热情。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深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课题。
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
①(3 + 2)×4 3×4 + 2×4 ② 2×(11 + 9)11×2 + 9×2 ③ 20×5 + 4×5(20 + 4)×5
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
1.出示33页情境图,观察并提出问题: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活动?
(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方法一:(4+2)*25 方法二:4*25+2*25 2.讨论:
这两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算法不同,结果相同)板书:(4+2)*25=:4*25+2*25 3.分析:
等号左边的算式表示几个25?右边是几个25和几个25的和? 4.猜想: 你有什么发现? 5.验证:
这么富有特征的等式不会只有这一组吧!你能再写出几组吗?(计算检验)6.归纳:
(先独立思考,有想法后小组交流、总结)
(1)老师:同学们的总结很好,这个普遍的规律叫什么呢? 板书:乘法分配律
(2)文字表述: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3)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4)其他的不同的表达方式
(5)读读记记(故事巧记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课件出示填空题。
(200+4)×8= × + × 78×12+22×12=(+)×
2、独立完成书36页的“做一做”,课件订正。
3、独立完成书38页的第5题,课件订正。
4、独立完成书38页的第6题,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1.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2.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减号,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据乘法分配律,你能提出新的猜想吗?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2+4)×25=2×25+4×2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a+b)*c=a*c+b*c a*(b+c)=a*b+a*c
第五篇: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计算、观察、交流、归纳等数学活动,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教学重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从实质上理解乘法分配律,并能从形式上进行正确的表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初感规律
1.导入情境(课件出示第2页,单击“情境导入”,出示课件第3页)。学校篮球队购买篮球服,每件上衣30元,每条裤子25元。问题:买这样的5套,一共要多少元? 2.学生尝试解决。3.反馈与交流。指名板演。
方法一:(30+25)×5 方法二: 30×5+25×5 =55×5 =150+125 =275(元)=275(元)引导:你看得懂他们是怎么想的吗? 结合学生回答利用媒体进行演示。
30+25(30+25)×5
30×5
30×5+25×5
趁机追问:这两个算式有怎样的关系呢? 形成板书:(30+25)×5=30×5+25×5。师小结:
“分”别算(课件出示第3页)(横看):先算5件上衣的价钱,30×5,再算5条裤子的价钱,25×5,最后把上衣和裤子的价钱合并:30×5+25×5。
“配”套算(课件出示第3页)(竖看):先把1件上衣与1条裤子配成1套,算出1套衣服的价钱:30+25;再算出5套衣服的价钱:(65+45)×5。
4.拓展。
(1)如果老师用长方形代表上衣,梯形代表裤子,看着这个图,你能想到什么呢?(课件出示第4页):
师:你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用两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学生尝试解决,独立列式。
反馈交流:这两个算式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形成板书:(30+25)×8=30×8+25×8(课件第4页继续出示)
(2)进一步拓展:除了把长方形看作上衣,梯形看作裤子,组成一套衣服以外,我们还可以把它们看作什么?(课件第4页继续单击出示)
师引导:如果把长方形看作桌子,梯形看作椅子, 每张桌子的价钱是70元,每把椅子的价钱是40元,我们又可以求出什么呢?怎么列式?
形成板书:(70+40)×8=70×8+40×8。
二、观察发现,探索规律
1.证明规律。
师引导:在刚才的问题中,我们找到了三组等式,这样的等式还有没有呢?你能不能找出第四组?想好后请你把它写下来。
学生独立尝试。反馈层次。
(1)点名三位同学后追问:三位同学提供的这三组算式都相等吗?你有什么办法说明它们是相等的?
预设一:利用计算结果相等。
预设二:回到“导入情境”用生活原型进行解释。
预设三:用乘法的意义“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个几”来说明。
(2)这样的算式还有吗?刚才你写的算式写对了吗?同桌互相检查说明一下。
师:写这样的等式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呢? 说给同桌听一听。
(3)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a+b)×c=a×c+b×c(课件出示第5页)
师:它代表什么意思呀?
2.揭题:我们刚才发现并用字母表示的这个定律,在数学中叫“乘法分配律”。(板书)
师:想不想知道书上对这个乘法分配律是怎么说的?翻开书本P36读一读。“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他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课件第5页继续单击出示)
师:你能抓住这句话里的关键词语吗?(分别,再相加)(课件第5页单击,第6页闪烁这两个词)
3.联系学生经验进行举例。
请你回忆一下,在我们以前的数学学习中有没有用到过这样的规律呢?(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21×5的口算方法等)
三、巩固练习,应用规律(课件第7、8、9、10页出示练习题1、2、3、4)
1.根据乘法分配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式子。①(32+25)×4= ② 25×(4+9)= ③ 12×20+12×80 = ④(20+30)×a= ⑤ 104×15= 2.判断对错,用手势表示。
①(2+4)×15=2×15+4×15()②(6×20)×5=6×5+20×5()③ 9×6+4×6=(6+4)×9()④ 307×8-7×8=(307-7)×8()⑤ “4个72+6个72”=72×(4+6)()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下面各题。(请学生板演)103×12 20×55 24×205 4.完成课本第37页第7题:如果相等说说为什么?使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课件第11页出示)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30+25)×5=30×5+25×5(30+25)×8=30×6+25×8(70+40)×8=70×8+40×8 课后反思:
乘法分配律为什么学生这么难理解和掌握?笔者认为,这是因为传统“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一般都是从“外形”加以研究,验证时又仅仅从结果相同来加以证明的,往往把探究的重点放在观察等式左右两边的变化上,忽视了对规律“内在”的本质进行探究。
而学生感到困难的原因大致有这么几点:一是来自生活的直接经验匮乏。对于加法、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就经常运用,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因此很容易理解和掌握,但乘法分配律是沟通加法和乘法两种运算联系的运算定律,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积累与直接经验。二是不了解内在的算理。学生只知道乘法分配律外形上的变化,没有从实质上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写”,所以很容易就把机械记忆忘却。如果也像加法交换律或者乘法交换律那样从几组等式去“观察、猜测、举例验证”,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教学看上去是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也发现了规律,但只停留在等式的“外形”表面,并没有深入其实质的进行教学,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数学模型的建立。
所以,本节课要始终抓住内在不变的“理”来说明外在变化的“形”,采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借助丰富的直观表象去理解乘法分配律内在的算理实质,并真正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切实地体验,充分积累活动经验。为有效促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实质的理解,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借助“乘法分配律”的“生活原型”,让学生通过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体会乘法分配律存在的合理性,即突出其现实意义。学生 以后一旦见到形如乘法分配律的算式,就能立即在头脑中再现情境图中“分”与“配”的情境,就算规律被暂时遗忘,也能借助此丰富而又深刻的表象很快回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