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一
调皮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越是调皮的孩子,越需要老师的肯定。调皮的孩子,出错多,讨厌的事情做得也多,得到的批评、嫌弃、甚至辱骂相应的还多,他习惯了被人烦被人嫌弃的感觉,对于别人对他的指责、批评他不以为然,继续讨厌。像这样的孩子,我们要找到他身上的优点,来称赞他,让他树立自信心,老师越是表扬他,他就越喜欢得到表扬而效果反而会更好。
二年三班的程梦豪,是我见过的调皮学生中最调皮的一个。他不吃软更不吃硬,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不服从管教还没完没完的吵闹。每一节美术课我都要对他要特别留心,他刚开始是不喜欢上美术课的,什么学具也不带,我就替他准备好材料,当他开始捣蛋时,立刻把他叫过来,像哄孩子一样,并把材料拿出来,带他一起操作。慢慢的,他开始爱上美术课了。他画得也不好,但我总要找到适合的语句去大声称赞他的画,他课堂纪律不好,我一点一点的小声提醒,并告诉他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这样,程梦豪进步了,从一开始,他有了一点小“成就”就来向我炫耀,到现在他一节课都在专注的做一件事情,不和同学说话,也没有下座位,他创作了十个不同的太阳。经过这一段时间对美术课的学习和探索,使我收益匪浅。我想该是静下心来回头审视一下教学情况了。边想,我边陷入了沉思之中,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按照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我觉得各个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美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低年级学生有学前期进入学龄初期由于从松散的家庭生活或者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中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2.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培养兴趣 勤学多练。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只会忽略当年所应具备的经验常识,事后再想弥补已使年轮变形,无异于拔苗助长。
这些就是我这几个月的教学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使它们更加完善。小学美术教学的手段多种多样,这需要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去选择和指导,小学生的美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研究教材,找出切实可行的方法,以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当前位置: 首页 >> 读书笔记范文 >> 正文 3月20日
时间:2015-3-20 9:47:35 小学美术教育随笔
发布:admin | 分类:读书笔记范文 | 评论:0 | 浏览:1470
美术教育随笔篇一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低年级学生有学前期进入学龄初期由于从松散的家庭生活或者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只会忽略当年所应具备的经验常识,事后再想弥补已使年轮变形,无异于拔苗助长。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新方法,又针对低段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在上小学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专职教师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这些就是我这个月的教学心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使它们完善。
美术教育随笔篇二
小学美术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开阔视野、发展想象、探究技法、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课目。纵观现行的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难以吊起学生的学习“胃口”,教学中重视审美结果的获得,忽视审美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融入,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美理和审美能力,影响了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热情。为了改变这—现状,对欣赏教学进行实践性的研究,立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审美功能,让童眸映五彩。
新的教育理念正在兴起,它不仅重视教师教材的作用,而更重视学生自我的作用;不仅重模仿,而更重视创新;不仅重视知识,而更重视创造。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方法,又针对小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给学生上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艺术并不神秘,就说画画吧,这个行为可以使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下子拥有一个自由叙述的途径,可以无拘无束的进行心灵的秘密对话,甚至先于语言。
对孩子来说,兴趣是如此重要,家长一定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它,扶植它。孩子总是不容易专注,因为孩子是真正感性的,孩子敏锐的感知着周遭的一切动静,可是一旦对某种行为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一下子安静专注了。孩子精力越集中,创造力就越强。
美术课的实质,除了培养孩子的视觉美感,更要帮助孩子寻找一种特殊的,开放的观察和解读世界的角度,最要避免的,是用成年人固有的感受方式,来取代孩子新鲜自由的天性。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童年,童年总会过去,有些孩提的感受没有了,但勇气和本能,还有积极表达的愿望却是完全可以保留下来的,正像马蒂斯提倡的那样,毕生能够像孩子一样看世界的勇气是很可贵的,因为丧失了这种视觉能力就意味着同时也丧失了每一次可能的独创性的表现。
总之,美术教学要通过美术学科具有情感性的基本特点,注重情感,以情动人,突出感受性,使学生想创新;要鼓励学生面对美术作品,善于表达各自的审美体验,注重内涵,突出表现性,使学生敢于创新;通过采用探索性、自主性、发散式等多种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突出创造性,使学生会创新。
美术教学随笔
(四)罗曼·罗兰曾说过:“艺术的伟大意义,基本上在于它能显示人的真正感情、内心生活的奥秘和热情的世界。”北师范大学的杨景芝教授曾说过:“儿童时期的绘画活动是他们进行的游戏,也是用来进行交流、表达认知、抒发情感的工具。”面对低年级孩子,这时候的美术课对于他们是新鲜的,而在我的美术课堂教学过程该如何引导他们,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不是像以往的美术教学中在条条纲钢的规则中抑制了他们的细想感情成了我思索和考虑的问题。经过长久以来的探索和实践,让我总结了一下几点:
一、美化教学环境,感受课堂乐趣
千篇一律的课堂环境令学生有些环境疲劳,学生对于只要是能走出教室的课堂都十分兴奋,比如音乐课,体育课,计算机课等,因此我想,如果给美术课堂也换个气氛,是否课堂效果会更理想呢?于是在《森林王国》这一课中,我请几位学生帮我画上许多的大树,在上课前我把它们贴在了教室周围,孩子们看着周围的大树,感到异常的新鲜和兴奋,纷纷猜测今天的课堂内容到底是些什么并有些迫不及待,上课之余,我留了较多的时间给孩子绘画,请他们将自己画好的小动物贴在墙壁上大树边或大树上,当孩子们都将自己的画贴上以后,活脱脱一片繁荣的森林景象便出现了,这样不仅让课堂生动有趣,也趁机展示讲评了他们的作业。当然,这一课,我收到了甚好的教学效果,孩子们开始期待下一堂的美术课了。
二、适当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主动性
“兴趣是求知的源泉,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条件。孩子的求知欲望一般都很强,除了书本外知识外,他们更想了解的是课外知识,对于大千世界他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利用孩子的这个特性,在课堂中,我通过互联网,让学生看到更多相关的知识,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层面,使课堂不至于因为课本的局限而过于沉闷,在第一册的《船》中,由于低年级孩子受年龄的限制,所认识的仅止于生活中常见的几种船,其实船的类型很多,也为了让学生生动地画出船的状态,我搜索了各个年代的船,将其运动时的状态展示于学生欣赏,并配上每艘船的解说,一下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整个课堂的积极性便调动了起来。但是虽然如此,电脑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要有分寸,它不能包含美术教学的全部,因为我们知道美术课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手工制作、写生绘画、欣赏等等,这些电脑都代替不了,我们更不能因为多媒体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因此,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应该正确地利用电脑多媒体,扬长避短,让电脑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三、巧设游戏,情境教学
对于年幼的孩子,游戏对他们的影响力是极大的,游戏是一种能够使幼儿将内部精神自然而然地转化为外部表现的活动,所以游戏是幼儿美术创造活动的重要形式,我们应当充分地利用游戏,为幼儿的艺术创造提供条件,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从儿童的生理发展及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小学生的注意仍是以无意注意为主的,特别是低年级,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游戏教学顺应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孩子在玩中得知,乐中求真。在第一册的《手的联想》一课中,我首先告诉孩子,森林里有一个大聚会,请全体的小动物们去参加,并摆出了各种手形告诉他们有这些动物都去参加了,让孩子想象除了老师刚才说的那些小动物外还有哪些动物也去参加了,孩子们基本都玩过影子的游戏,他们懂得把手变成小狗,螃蟹,蝴蝶,斑马形状,我便指导他们通过用颜料上色,达到不仅神像还形像的地步,最后,选出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在讲台上演出了一场木偶戏,最终一堂课便以木偶戏收场,给这堂课画上完美句号,孩子们在玩乐的同时也完成了今天的课堂内容。
四、生生互动,开放课堂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这不只是说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创作,更多的应该是在教师启发引导时学生充分自由地表达观点,抒发创作欲望,但课堂上时间有限,师生的交流往往只能停留在小面积学生上,而美术的创作往往需要创作者有比较强烈的表达,交流和个性展现的欲望,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孩子
心理学家盖兹说过: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强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使每个学生都不断地享受成功的愉悦,进而强化、巩固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一节美术课上,我让同学们将桌子围成一个圆,每人发一张白纸,用几分钟的时间在纸上画上自己最喜欢的东西;然后站起来,围着圆桌子转半圈,停下来,在面前的纸上接着画画;然后再转,再画„„几次下来,纸上都画满了。接着请大家欣赏这些由很多同学共同完成的作品。大家看到这些画是多么美好,自己画的那部分与整幅作品是多么协调,心中的成就感就油然而生,从而体会到了合作的乐趣,也提高了自信心。
互动的美术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将不断演绎出课堂的精彩。教师教得活泼,学生学得快乐。这样的方式,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第二篇: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1)
体育课的快乐,往往因人而异。例如有的孩子喜欢轻松欢快的肌体游戏,体会着与同伴之间的默契配合,斗智斗勇的喜悦;而有的学生喜欢竞争激烈的球类比赛,感受着大汗淋漓、精疲力竭之后的欢畅;也有一些孩子尤其男生喜欢在个人项目中一显身手;但是另外一些孩子则情愿做热心的观众摇旗呐喊,或者甘心鞍前马后地服务。因此,体育课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支配权,项目选择权,以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实现自我。事实上,我们教师不可能保证每一个学生对教学内容都感兴趣,这时,教师应开动脑筋,寻求激发孩子们兴趣的突破口。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对于激发学生参与运动,掌握动作技能,增进身心健康和促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等都有积极重要的作用。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结合作,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我的课题研究《游戏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研究》提供了良机。在游戏比赛中也会出现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发生争执,也有失利的小组内部同学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不愿参加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游戏教学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教导学生特别是有倾向性的使学生认识游戏比赛的意义,游戏比赛的胜负是为了培养同学们的耐挫折能力,要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同时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与失败的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小结:
1.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个人所追求的结果不仅有益于他自己,而且也有益于小组的其他成员。合作的努力,使得学生们都投入了一种追求互利的活动过程中,大家拥有一个共同的命运。在合作学习情境中,通过共同制订学习计划,协作互补,共同努力,共同提高,从而达到整体优势。在体育运动中,很多项目必须通过合作配合,才能够完成。因此,学生为了完成某个任务或达成某个目标,就必须具有协作意识。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自控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2.在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为了共同争取小组的胜利或荣誉,就需小组每个成员都要拼搏,都要进步,而这就是在小组成员中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并积极展现小组每个成员的价值,致使差生受到了其他组员的尊重,提高了差生的自尊心,有助于学生,特别是差生尊重需要的满足
教学随笔(2)
一、“顺口溜”教学的作用
1、有利于教师的讲解。根据课的内容、要点编写成便于记忆的押韵的口诀形式,避免了用文字或语言来描述一个复杂动作时的繁琐。这样既可以使讲解变的生动又有效,还节约了讲解的时间,给学生争取了更多的练习时间。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由于“顺口溜”口诀语言简练,琅琅上口,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学生一听就懂,也乐意去背诵,有助于启发学生理解、体会和掌握动作。比起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顺口溜的形式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学生在初学一项技术动作时,老师往往会把一串动作分解为几个环节,学生在学习时虽然每个环节都会做,但动作缺少连贯性做出来的效果则与要求的大相径庭。例如,我们在教学前滚翻时用顺口溜“一蹬、二撑、三低头,向前滚动身似球”生动形象,学生一听便知到该怎么做,如果老师非要在在学生做的时候强调动作规格,要求学生蹲下,手放于体前垫上比肩稍宽
二、“顺口溜”的编制
1、编制“顺口溜”要依据动作的要领、关键动作环节,尽量简明易懂,生动形象,押韵上口。
2、“顺口溜”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不能代表教学的全部,不能面面俱到而应突出重点。也不能什么教学内容都滥用“顺口溜”,只要在关键的内容教学上用一下方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3、“顺口溜”的编制可以利用学生的智慧。每教完一项内容,可以让学生自编“顺口溜”来总结和复习动作要领。这样的做法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既可以使学生主动巩固动作,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可以在教学中积累更多的智慧,有利于可持续地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练”,多实践方能出真知,在教学中适时灵活使用“顺口溜”,能有效显示教师的教学智慧和语言幽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我们体育教师只要在教学中多积累,平时多收集,上课多实践。“顺口溜”一定能帮我们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随笔(3)
培养和发展中学生身体锻炼的兴趣,爱好,养成身体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育成是的一个主要标志。但是我们很多体育老师在教学中往往都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只顾一味的说教,使学生被动的接受教育,从而降低了教学的效果,也同时恶杀了学生的天性,降低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从而不能很好的完成教育教学双边活动,以及奠定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那么,“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又从何谈起?
由此可见,要使学生能自觉的参与锻炼,我们就必须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习惯入手,去备好每节课,上好每节课,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的感受到学习体育技能所带来的不同体验及魅力。
(一)加强对学生学习技能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个人的心理现象,是指人认识与掌握某种现象和事物或参与某项活动具有积极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育中培养中学生的兴趣,选择与确定体育活动的内容就十分重要。现在的学生见识较多,兴趣广泛。一般来说,男生比较喜欢球类运动、武术、赛跑等。一些较为激烈活动量较大,能充分表现机智,勇敢的项目;女生则喜欢踢毽子、跳皮筋、韵律操、游戏等一些轻松活泼,活动量小,富有韵律,能表现美的项目。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这方面的特点,就很难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出正确的评价,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就不一定符合学生的心理,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引导学生对体育发生兴趣和爱好,作为重点培养方向,从而使学习形成锻炼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人们常说:“兴趣,爱好是最好的教师。对某一事物活动感兴趣,就会促使学生自觉地积极的学习,认识这一事物或从事这一活动,从而形成一种习惯。所以,我们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应着重从引导,培养学生从事身体锻炼的兴趣出发进而形成一种锻炼身体的习惯,从而对体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要标志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心理中积极性,主动性的反映,是有利于教学的重要因素。
中学生的特点、活泼、好动、意识薄弱,兴奋优于抑制等特征单调、缓慢、生硬、持久的动作会使青少年产生厌倦疲劳和注意力不集中,不利于教学,因此,我们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安排和手段使学习在兴趣教学中被趣味的体育活动所吸引,感受到体育课的无限欢乐,从而积极的去学习体育技能。
1、把行为教育和思想教育融于兴趣活动之中
我们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善于抓住学生对事物感兴趣的有利时机,因势利导,潜移默化地进行教育。要坚持多正面教育,由于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其特点是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知识经验不足,世界观尚未定型,意志薄弱。这时如果教师过多的批评、指责,不仅使学生感到战战惊惊,无所适从,甚至使其心理形成消极、恐惧、再消极的恶性循环。
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积极方法是靠平时做大量的思想工作和正面教育,善于观察学生的闪光点,并大力予以表扬鼓励。因为教师的称赞能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自尊心、进取心是对学生良好的行为的自我肯定的动力,是学生对自己才智充满信心的动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在一定情境下开展的交往活动。创设适宜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自觉地投身于教学环境,通过扮演恰当的角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其中。创设情境教学包括:问题、场地、器材等条件,要注意教学时序、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的差距,使学生处于问题的情境中,同时注意引导要有启发性、新颖有趣。比如:在教学生做滚翻类技术动作时,不妨提出假设我们在登山或打球不慎摔跤时,我们应如何才能减小损伤程度呢?从而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其探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又如:在教学生快速跑技术时,为了让学生明确用脚前掌着地,不妨让学生想象马跑时的“蹄声”,与此同时,播放马蹄声的相关音乐节奏,给学生创造一种情境,那种身临其境之感所激发的兴趣,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可以想象的。又如在教学生进行篮球小场比赛时,通过让部分有能力的学生担任裁判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组织能力,更能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从而对学生的发展和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大有益处。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的完善结合” 在对学生的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确立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位置,顺利圆满的完成教师和学生的教学双边活动。作为教师,完善生动的教学语言,热情奔放的教态,准确优美的示范动作,多层次的组织教法、亲切、热情的指导和感上与青少年溶为一体,定会让青少年对体育的了解与认识起到潜默化的良好作用,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思维和锻炼身体相结合的目的。
4、抓住独立练习与互助友爱在兴趣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生争强好胜,对独立练习、感兴趣尤其是独立练习占据领先地位时,或者在帮助同伴并受到表扬时感到非常高兴。而有些学生单独操作的能力差、动作缓慢,教师要经常的鼓励,促其独立完成,当有的同学害怕,不敢做动作时,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团结互助,使这些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5、在兴趣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个性
我们体育老师要允许学生个性在学习中表现,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不断的唤起这些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耐心的教导和帮助,使这些学生的个性在集体活动中得到正常发挥。
6、利用多媒体、音乐在兴趣教学中的作用 制作精美的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课件让学生真正的感受到现代化的立体教学,更直观的去感受体育运动的快乐。把学生喜好的音乐和明快活泼的韵律应用于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节奏和美感,特别是女同学。
总而言之,通过我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不断的激发诱导学生的学习技能兴趣。从而使学生演变为一种习惯,最终达到我们教育教学的目的。完成我们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学随笔(4)
很多年来,受教育传统影响,学校的教育活动往往是单项式强迫式的进行,以师为主,教师就是讲师,就是权威,使学生产生一种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感”,在学习者和学习内容之间以及在学习者之间都存在着认知或情感方面的距离。有了这种对教学内容的生疏的“距离感”,学生怎么从中获得真切的感受?如何唤起热烈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才能?
儿童有其特殊的年龄和性格特征,他们的生活空间是他们的成长环境,每一个儿童都是在一个十分具体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个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不知不觉的,但却是极其深远的。“情境教学”注重儿童成长环境的优化,让每个空间都成为一个教学源,使儿童身在学校,而心灵无处不受滋润、感悟;“情境教学”通过亲和的人际情境和生动的学习情境来缩短儿童和教师、和同学、和教学内容的心理距离,使教育教学成为儿童的主观需求,忘我的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到“主动角色”从而使学习品质,学习习惯都得到培养和提高;我们应当充分利用情境教育特有的功能,创设既带有情感色彩,又富有实际价值的操作情境,让儿童在其中动脑、动手、动口,忘我的进行,为全面提高儿童素质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来。
情景教学具有非常大的意义:1情景教学能创设亲、助、乐的人际情景,缩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2情景教学能创设美、趣、智的教学情景,缩短教学内容和学习者之间的距离。3情景教学能强化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儿童一旦成为学习的主动角色,就会由此辐射开去,主动接纳知识,主动想象探究、主动操作。4情景教学使教育教学成为儿童的主观要求,让儿童在已创设的特定情景中担当角色,顺应儿童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规律,在意识的驱动下,完全投入,全面活动起来,忘我的由“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5情景教学激活了儿童的学习动机,作为教育者,必须充分利用儿童已经激起的热烈情绪,在注重情感时,不忘提倡“学以致用
第三篇:教学随笔
让数学课也快乐并温暖着
行唐县北河中心
孙玉洁
摘要:儿童的学习不仅要学文化知识,还有培养人文精神,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做到:让孩子们在快乐和幸福中学到知并能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更重要的还要学会做人。
关键字:儿童
幸福指数
素质教育
主动探索
人文精神
正文:
童年是一个人这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孩子们的童年一般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在漫长的小学生涯中,老师们的教育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快乐,所以我们教师肩上的责任除了教书育人,现在更重要的就是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儿童的世界是独特的,为学生学习新知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这是我们做教育的人的本职工作。“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是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当前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最迫切的要求,尤其是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更应该坚守这种思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勇于提问、勇于探索、勇于争论与相互讨论、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良好学习环境,让课堂充满快乐,让温暖萦绕校园。
一、把数学放回现实生活,亲身体验学习经历。
我曾经去听了一次讲座,座课教师讲了这样一句话:数学教师要能找到数学的本质,用数学的本质去讲每一节课。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对。我们往往会忽略的最根本的东西,而去追求表面上的肤浅的东西。我们讲解数学总是针对孩子会不会做这道题,懂没懂这个题型,考试能不能获得高分。对于孩子们是否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们往往忽视。我在讲解二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课时,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们找他们身边的角,学生们找到门上的角,窗户上的角,桌子上的角,墙上的角,甚至我们的胳膊弯曲时形成的角,孩子们找的不亦乐乎。我在他们找的差不多时插了这样几句话:“角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都在学数学,不要觉得数学很遥远,很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只要我们努力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原来数学这么简单这么可爱。”
二、带着问题主动探索。
美国数学家哈尔莫斯有句名言:“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解决”思想,以问题导学,引导学生不断寻求策略,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将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怎样测量圆的周长,这就需要学生们嫩从现实中的圆回归到数学上的圆。有几种方法?我打破了教材有什么教什么的传统做法,放手让学生探索创造,学生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一边思考,一边动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学生有充裕的思考时间,有自由的活动空间,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更有了一份创造的信心。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跃跃欲试,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实践,探索出用“绕”、“滚”、“截”等多种方法测量圆的周长,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点:用“化曲为直”的测量方法。这一过程改变了过去那种先告诉学生怎样做,然后让学生按要求做的被动测量方法,而是采用先给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在操作和观察中发现规律,得出结论,使学生自觉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促进了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数学课上的人文精神
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课堂教学应走出 “唯科学”的迷途,实现“学科知识教学”与”人文素养熏陶”的完美结合。就数学学科而言,“人文素养熏陶”不是孤立于课堂教学中的,它是伴随数学知识的探索过程血逐步渗透的。课堂上,生动有趣的探索内容,可以给予学生愉悦的人文体验:升放宽松的课堂环境,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自由;恰到好处的鼓舞激励,可以给予学生强烈的人文尊严;各抒己见的思想交锋,可以培养学生民主的人文作风;标准严密的知识表达,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人文精神:课堂生活的亲生经历,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人文道德。比如,在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去商店买东西。我会这样问学生们:“去了商店我们应该怎样和售货员说呢?”我会提醒学生们说话要有礼貌,要讲文明。再比如我设想了一个关于旅游的问题,我首先会问:“去了旅游景点怎样维护景点的卫生呢?”等等。这些都是在我们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人文道德的很好的途径。
总之,我认为数学课要精心创设符合孩子们心理的教学情境,精心设置各种孩子们熟悉并喜欢的教学活动。钻研教材,钻研学生,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及数学学习的情感和态度等内容,让学生爱上学习、爱上课堂、爱上学校,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纪海涛的《小学数学教学随笔》
郭长根的《焕发生命活力蕴含人文阳光》
第四篇: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转眼间,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过去,这期间收获很多,成长很多。下面来简述一下我这段时间的成长感悟。
首先,在班级管理方面,我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这个基本情况除了学生自身的性格以及处事方式外,还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我们知道,一个问题学生的后面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只有我们充分的了解了学生的自身情况,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处理学生身上的问题。比如,我们班的“钢牙三姐妹”,她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严重的家庭问题,父母经常夜不归宿,不管孩子的生活,不关心孩子的学习,在家庭中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再加上青春期的原因,所以在学校的表现特别的叛逆。因而,我在处理和“钢牙三姐妹”的关系上更多的采取的是软处理的方式,在日常的生活中多和她们沟通交流,关心她们的日常,拉近和她们的关系。在她们犯错的时候,也会温和耐心的与她们沟通,让她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同时,我也会在一定范围内给她们一定的自由,如果管她们太严或者是采取强硬的态度,会让她们在我身上折射出她们父母的影子,那样她们只会更加叛逆。就这样,“钢牙三姐妹”犯错数越来越少,也听话了许多。这是我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个小案例。
在教学方面,课堂教学更加的收放自如,两个班级的数学成绩也在逐步前进。由于两个班成绩差距较大,所以我根据每个班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不仅如此,我也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辅导学生做课题。辅导学生所做区课题顺利开题,不仅如此,我自己所做区课题“线上支架式教学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也顺利开题。在之后的教学中,我会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带领两个班的孩子取得进步。
第五篇:教学随笔
教学随笔
通过对三年级语文一个月来的教学,我认为,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不能忽视教育教学规律,不能忽视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如果离开了实事求是,离开了全面地看问题,离开了变化发展地看问题,把什么都来个一刀切,肯定是不行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需要与时俱进,但绝不可抛弃!尤其要全面地遵循它们所揭示的教育教学规律。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尽力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素质是非常重要的:、习惯好。即具有各种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习惯是人的第二次生命。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热情高。即具有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学习语言文字的激情。、会读书。即具有各种基本的读书技能。
尤其是要在读书中,逐步使学生形成较敏锐的语感。即基本的感悟语言的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感,才可能学好语文,语感的培养,当然首先靠读,但教师的引导,进行一些有意思的训练也是必要的。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语感训练方式。诚然,光靠这种方法来训练,远远不够。还要采用其他多种多样的方法,如读议古诗和课文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展开联想、想象等,总之,要多方式、多层面、多渠道地训练学生的语感,从而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