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总结阶段)

时间:2019-05-13 02:47: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总结阶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总结阶段)》。

第一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总结阶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实践(总结阶段)

岔河小学 周均龙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略读课文的分量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精读课文相对减少;不仅仅是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密切联系;至第三学段起,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但是,占如此大比重的略读课文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也是微乎其微。略读课文的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因此我们产生了研究此课题的想法。

1、从时代发展的趋势看,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每天都要同数量巨大、传递迅速、变化极快的信息打交道。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能力,一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吞吐大量信息,并能够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必须具备快速把握阅读材料大意的略读能力,形成迅速捕捉、筛选、提取、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学会略读,应对社会发展,是现代语文的一种必然举措。

2、从课程改革的趋势看。《新课程语文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阅读任务。这样大的数量,要求学生做到篇篇精读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这一要求是否能得到落实,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因此,学会略读,对于扩大阅读面,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3、从本校及其他广大教师长期实践的现状分析,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一视同仁。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策略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反之,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完全放手,引导点拨轻描淡写,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一读带过,略读成了泛读,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要改变略读教学的现状,就必须有所创新。我们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把视角投向选文类型的甄别和选文功能的明确上,以“样本”功能及其功能的发挥方式为导向,借鉴他人已有的经验,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探索为重点,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基于选文功能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教策略和基本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略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这对于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

对于略读的研究,早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专门与朱自清先生就合著过《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提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主张把阅读课一分为二,建立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新课型。从现在小学教育界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情况来看,做了很多探讨,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式。香港的国文课程中除了规定一定数量的精读文章供学生研习外,还特意安排略读教学环节,自选教材施教,使之与精读教学相辅相成,达到读文教学的目标。教学方式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不像精读教学那样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研习教材,只将教材略教,并以该次教学重点为中心,引导学生研习。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略读课文教学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同时,由于缺少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感到困惑。于是,经过调查,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以下几种倾向:忽视指导,略读课等同于自读课;定位模糊,略读课演绎成精读课;缺乏经验,略读课局限于回答提示;课时紧张,略读课文演变为课外读物。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

(二)、探索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三)、探索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四)、学生相关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学习选文类型的鉴别和功能理论等分析和掌握略读课文“样本”化处理的内涵及其价值,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为课题研究奠定详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调查当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并进行归因,研究《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基于选文功能去透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3、行动研究法:运用选文功能对略读课文进行“样本”化处理,并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科研意识

新一轮课改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本课题是紧密结合课改而提出的。平时,我们以学习教育理论为重点,采用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力求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教师的实践,把学习理论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素养。

2、加强课题管理,重视过程研究

(1)为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奖励条例》中,有专门关于教科研方面的奖励措施,制定了教科研制度。每学期初,课题组老师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制定本学期个人研究计划,从理论学习、课题研讨课、参加研究活动、撰写案例、论文等方面制定目标,期末进行考核,达标者发放奖金激励教师的科研热情。教科研工作计

划和课题阶段方案都纳入学校行政计划。

(2)课题组制定计划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汇报活动,及时调整、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在备课、探究中遇到的困难,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使大家边学习,边探究,边提高。研究活动开展以来,每学期推出课题研讨课,研讨如何实施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3)加强宣传力度,推广科研成果。鼓励发动教师及时撰写信息及科研论文,同时积极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对外推广教科研成果,推动科研工作。

3、学校开展专题性教研活动

(1)学校每学期开展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执教的都是略读课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我们结合课例对课题进行评析,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

(2)本年级组的教研也紧扣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开展,全程记录,在案例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不断推进课题的研究。

六、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通过学习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收集资料、分类整理,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探讨,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总结阶段的研究成果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交流,探索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构建了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略读课

文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切合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略读课文教学理念,更好地指导了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了论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究》、《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总结》,并作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七、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目前,我们虽然对课题作了一些可谓是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都清晰地认识到在已经做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

(一)、如何注意正确处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当前语文教学中,所谓“精读”,往往是教师依据自身对课文的解读,通过“精讲”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成人化的阅读。这不是儿童的阅读,儿童的阅读就是读懂,读懂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略读”。事实上,单从课文内容的学习来看,精读和略读无法区别,都要读懂,都是新知。只有从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出发,课文才有学习新知和巩固运用之分。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

(二)、注意积极创设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搭建有层次的学习的平台,开展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应更多地引

导他们学地有趣味,有收获,而不是增加学习的负担。

(三)、怎样进一步深化课题的研究,使此课题研究的成果能在我校推广、实践,力争全面推开,整体提高。

虽然在课题实际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惑和矛盾,但我们相信,在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和专家支持、帮助下,这一课题定会给学生及教师带来收获和成长。

第二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准备阶段)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报告(准备阶段)

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略读课文的分量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精读课文相对减少;不仅仅是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密切联系;至第三学段起,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但是,占如此大比重的略读课文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也是微乎其微。略读课文的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因此我们产生了研究此课题的想法。

1、从时代发展的趋势看,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每天都要同数量巨大、传递迅速、变化极快的信息打交道。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能力,一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吞吐大量信息,并能够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必须具备快速把握阅读材料大意的略读能力,形成迅速捕捉、筛选、提取、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学会略读,应对社会发展,是现代语文的一种必然举措。

2、从课程改革的趋势看。《新课程语文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阅读任务。这样大的数量,要求学生做到篇篇精读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这一要求是否能得到落实,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因此,学会略读,对于扩大阅读面,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3、从本校及其他广大教师长期实践的现状分析,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一视同仁。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策略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反之,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完全放手,引导点拨轻描淡写,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一读带过,略读成了泛读,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要改变略读教学的现状,就必须有所创新。我们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把视角投向选文类型的甄别和选文功能的明确上,以“样本”功能及其功能的发挥方式为导向,借鉴他人已有的经验,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探索为重点,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基于选文功能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教策略和基本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略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这对于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

对于略读的研究,早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专门与朱自清先生就合著过《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提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主张把阅读课一分为二,建立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新课型。从现在小学教育界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情况来看,做了很多探讨,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式。香港的国文课程中除了规定一定数量的精读文章供学生研习外,还特意安排略读教学环节,自选教材施教,使之与精读教学相辅相成,达到读文教学的目标。教学方式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不像精读教学那样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研习教材,只将教材略教,并以该次教学重点为中心,引导学生研习。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略读课文教学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同时,由于缺少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感到困惑。于是,经过调查,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以下几种倾向:忽视指导,略读课等同于自读课;定位模糊,略读课演绎成精读课;缺乏经验,略读课局限于回答提示;课时紧张,略读课文演变为课外读物。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

(二)、探索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三)、探索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四)、学生相关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学习选文类型的鉴别和功能理论等分析和掌握略读课文“样本”化处理的内涵及其价值,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为课题研究奠定详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调查当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并进行归因,研究《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基于选文功能去透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3、行动研究法:运用选文功能对略读课文进行“样本”化处理,并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科研意识

新一轮课改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本课题是紧密结合课改而提出的。平时,我们以学习教育理论为重点,采用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力求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教师的实践,把学习理论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素养。

2、加强课题管理,重视过程研究

(1)为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奖励条例》中,有专门关于教科研方面的奖励措施,制定了教科研制度。每学期初,课题组老师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制定本学期个人研究计划,从理论学习、课题研讨课、参加研究活动、撰写案例、论文等方面制定目标,期末进行考核,达标者发放奖金激励教师的科研热情。教科研工作计划和课题阶段方案都纳入学校行政计划。

(2)课题组制定计划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汇报活动,及时调整、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在备课、探究中遇到的困难,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使大家边学习,边探究,边提高。研究活动开展以来,每学期推出课题研讨课,研讨如何实施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3)加强宣传力度,推广科研成果。鼓励发动教师及时撰写信息及科研论文,同时积极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对外推广教科研成果,推动科研工作。

3、学校开展专题性教研活动

(1)学校每学期开展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执教的都是略读课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我们结合课例对课题进行评析,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

(2)本年级组的教研也紧扣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开展,全程记录,在案例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不断推进课题的研究。

六、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通过学习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收集资料、分类整理,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探讨,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总结阶段的研究成果

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和总结交流,探索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构建了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切合学生实际和教师特点的略读课文教学理念,更好地指导了教学实践活动,形成了论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究》、《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总结》,并作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究”的课题结题报告。

七、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目前,我们虽然对课题作了一些可谓是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都清晰地认识到在已经做的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反思和总结。

(一)、如何注意正确处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

当前语文教学中,所谓“精读”,往往是教师依据自身对课文的解读,通过“精讲”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成人化的阅读。这不是儿童的阅读,儿童的阅读就是读懂,读懂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略读”。事实上,单从课文内容的学习来看,精读和略读无法区别,都要读懂,都是新知。只有从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出发,课文才有学习新知和巩固运用之分。精读课文担任着授之以“法”的角色,而略读课文则为用“法”服务。

(二)、注意积极创设互动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出发,结合教学内容,搭建有层次的学习的平台,开展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互动、和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应更多地引导他们学地有趣味,有收获,而不是增加学习的负担。

(三)、怎样进一步深化课题的研究,使此课题研究的成果能在我校推广、实践,力争全面推开,整体提高。

虽然在课题实际研究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困惑和矛盾,但我们相信,在课题组每一位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领导和专家支持、帮助下,这一课题定会给学生及教师带来收获和成长。

第三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究(实施阶段)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究》阶段性成果

报告(实施阶段)

实验小学课题研究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的推行,略读课文的分量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增加,精读课文相对减少;不仅仅是出现在每个单元的末尾,而是融在其中,与前面的精读课文密切联系;至第三学段起,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已是平分秋色了。但是,占如此大比重的略读课文教学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也是微乎其微。略读课文的教学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因此我们产生了研究此课题的想法。

1、从时代发展的趋势看,学会略读是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每天都要同数量巨大、传递迅速、变化极快的信息打交道。这就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能力,一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吞吐大量信息,并能够快速处理信息的能力,即必须具备快速把握阅读材料大意的略读能力,形成迅速捕捉、筛选、提取、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学会略读,应对社会发展,是现代语文的一种必然举措。

2、从课程改革的趋势看。《新课程语文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阅读任务。这样大的数量,要求学生做到篇篇精读是不可能,也是不需要的。这一要求是否能得到落实,取决于教师是否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略读”方法,具有略读能力。因此,学会略读,对于扩大阅读面,完成阅读任务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这里同样提出了略读的要求。其实,在信息时代,略读更能迅速、便捷地获取大量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略读比精读应用更为广泛。

3、从本校及其他广大教师长期实践的现状分析,目前的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略读课文、精读课文一视同仁。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模式、策略没有什么区别,字词句段、篇章结构,面面俱到,精雕细琢;反之,另一种情况则是教师完全放手,引导点拨轻描淡写,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一读带过,略读成了泛读,根本没有留下什么印象,教学的有效性也无从谈起。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研究有着比较现实的意义。要改变略读教学的现状,就必须有所创新。我们选择这样一个课题,把视角投向选文类型的甄别和选文功能的明确上,以“样本”功能及其功能的发挥方式为导向,借鉴他人已有的经验,以理论学习为基础,以实践探索为重点,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基于选文功能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教策略和基本教学模式。充分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略读”,从而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和独立阅读能力。这对于提高课程改革的实效性,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很高的实践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现状

对于略读的研究,早在新文化运动的时候,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专门与朱自清先生就合著过《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提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主张把阅读课一分为二,建立精读与略读结合的新课型。从现在小学教育界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情况来看,做了很多探讨,也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模式。香港的国文课程中除了规定一定数量的精读文章供学生研习外,还特意安排略读教学环节,自选教材施教,使之与精读教学相辅相成,达到读文教学的目标。教学方式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师不像精读教学那样与学生全面而深入地研习教材,只将教材略教,并以该次教学重点为中心,引导学生研习。长久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略读课文不列入考试范围),略读课文教学的问题一直没有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同时,由于缺少研究及可借鉴的经验,许多老师对略读课文怎样教、怎样学感到困惑。于是,经过调查,在实际的教学中,出现以下几种倾向:忽视指导,略读课等同于自读课;定位模糊,略读课演绎成精读课;缺乏经验,略读课局限于回答提示;课时紧张,略读课文演变为课外读物。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了解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

(二)、探索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三)、探索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策略。

(四)、学生相关阅读能力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措施

(一)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学习选文类型的鉴别和功能理论等分析和掌握略读课文“样本”化处理的内涵及其价值,准确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定位,为课题研究奠定详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2、调查研究法:调查当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的现状,并进行归因,研究《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一书,基于选文功能去透视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3、行动研究法:运用选文功能对略读课文进行“样本”化处理,并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边研究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研究,构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科研意识

新一轮课改为我们提供了机遇,本课题是紧密结合课改而提出的。平时,我们以学习教育理论为重点,采用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办法。力求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教师的实践,把学习理论与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科研理论素养。

2、加强课题管理,重视过程研究

(1)为激发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学校《奖励条例》中,有专门关于教科研方面的奖励措施,制定了教科研制度。每学期初,课题组老师结合课题研究内容,制定本学期个人研究计划,从理论学习、课题研讨课、参加研究活动、撰写案例、论文等方面制定目标,期末进行考核,达标者发放奖金激励教师的科研热情。教科研工作计划和课题阶段方案都纳入学校行政计划。

(2)课题组制定计划后,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汇报活动,及时调整、解决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题组老师共同探讨在备课、探究中遇到的困难,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困惑,使大家边学习,边探究,边提高。研究活动开展以来,每学期推出课题研讨课,研讨如何实施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3)加强宣传力度,推广科研成果。鼓励发动教师及时撰写信息及科研论文,同时积极向有关报刊杂志投稿,对外推广教科研成果,推动科研工作。

3、学校开展专题性教研活动

(1)学校每学期开展的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参加比赛的老师执教的都是略读课文,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我们结合课例对课题进行评析,不断修正方案,调整策略。

(2)本年级组的教研也紧扣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开展,全程记录,在案例反思中进行经验总结,在总结中提炼成果,不断推进课题的研究。

六、阶段性研究成果报告

通过学习关于略读课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收集资料、分类整理,制定研究方案、研究探讨,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

实施阶段的研究成果

课题组成员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及时交流心得、感受并撰写了论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的研究》,并在实际教学中加以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做了略读课文《火烧云》、《珍珠鸟》的示范课并归纳整理了优秀的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通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构建不同类型略读课文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教师对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视程度,帮助教师解决了略读课文教学的困惑,为教师改进略读课文的教学提供了借鉴。同时,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爱上阅读课,增强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课内外阅读的积极性,提高了自学能力及讨论交流的能力。

第四篇: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崇仁县马鞍镇中心小学谢菲

小学语文课文分为讲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两类,语文老师一般对讲读课文倍加重视,而略读课文如何教好往往被忽略。长此以往,限制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对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略读课文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略读课文教学达到它应有的目标。现依据我多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与实践经历,谈谈我的看法。

一、紧抓提示,凸显重点

我们知道略读课文一般只有一课时,在这有限的一课时里,我们可以采用“三读”的做法,就是一读知大意,二读谈感受,三读抓重点,也可先抓重点,再谈感受。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编写了“提示语”,这种“提示语”提示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在内容和表达方法上的联系,提示了略读课文学习的要点和方法,便于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用于略读课文,我们要充分利用略读课文前的“提示语”,明确这篇课文的略读重点。

例如,三年级上册《槐乡的孩子》的提示语写道:“无论是在草地上玩耍,还是去野外登山,我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快乐,让我们来读下面这篇课文,看看槐乡的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和同学交流一下读后的感受,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的提示语是这样的:“法布尔长期坚持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下面课文的主人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认真默读课文,看看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他又做了什么,把你阅读课文的感受讲给同学听。”

这两则“提示语”有一定的代表性。它们的共同点是第一步都要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区别之处是前一则是先谈感受,再重点赏读;后一则是先抓内容重点,再谈自己感受。

略读课文教学有一定的模式,但要避免模式化。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特点做到“常中有变”,让略读课文教学也富有情趣。比如三年级上册年级的《找骆驼》一课,教师引导学生先自读课文,读准字音,了解这一课里写谁找骆驼,找到了没有,大致上知道怎样找到骆驼的。学生经过这样的自学环节,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为进一步探究老人是怎样指导商人找到骆驼的打下了基础;如四年级下册年级的《小英雄雨来》篇幅较长,这时教师可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提示语”的要求自读课文,注意抓住关键句子,让学生展开想象:雨来此时心里是怎样想的?这对于体会雨来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这样的自学基础上,然后再进行交流,一切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六年级的《山雨》一课,教师无须做过多的分析和讲解,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感受语言的优美,体会作者对山雨的情感。因此,教师在课前即可布置自学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前按如下顺序来自学:朗读课文,感知内容(明确写作顺序)──再读课文,品味赏析(细致观察,用心倾听山雨)──背诵积累,拓展延伸(选择积累优美片段,鼓励运用,阅读其他美文等)。

二、巧妙组织,简化教学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巧妙组织课堂教学,简化教学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人,加强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大多数略读课文内容浅显,适宜学生合作学习,而我也认为在略读课中,有效而理想的课

堂教学模式,应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为主,这样既能简化教学,又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如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文以访谈形式出现,语言浅显易懂,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感悟。可采取“反复自读,了解大意──分角色读,把握基调──展开讨论,交流感受”这样的顺序来自学。学生在自己学习,与他人交流中,不仅了解到人物特点,逐步加强与他人的沟通,还获得怎样读书和学习的启示。又如六年级下册《手指》一文,可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课文,感悟写法──品读课文,迁移运用”的步骤进行,重点可放在“感悟写法”上,可组织学生自学。在组织学生自学时,又可分几个步骤:1.个体自学;2.小组合作交流;3.组织全班质疑问答,各抒己见;4.提出疑难,全班解决。进行这样的自主学习,不但能提高学生对全文的把握,感悟文章篇章结构及写法,而且能使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可谓一举多得。

三、内外结合,拓展积累

叶圣陶说过:“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占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先读相关文章。”这种书籍,这种文章,主要是指课外读物,而换句话说,课外书也该认作是一种教材,一项略读教材,因此,我们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趁热打铁,内外结合,进行拓展延伸。

在每篇略读课文学完之后,教师可结合单元重点,向学生推荐阅读课外读物,如学完了三年级下册年级的“神话故事”单元后,我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了解到更多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在学完了五年级上册年级“快乐的童年生活”一组课文后,我推荐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呼兰河传》等名家名篇;学完了第五组课文“名著之旅”,我又建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像这样结

合略读课文进行大量地课外阅读,既能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又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文化品味。

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我们的尝试只是起步。我们期待着小学语文教学的同行一起来做更加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第五篇: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一、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我们会发现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其中略读课文篇数的逐年增加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它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每册各有8篇,占总篇数25%;到了四年级,略读课文增至14篇,占课文总量的43.8%;到了五年级,略读课文所占的比重与精读课文平分秋色。可以看出,新课程比以往任何课程都重视略读课文的重要地位,认为略读课文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课标提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因此,每个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应关注略读课文教学的重要性。

二、区别性质

1、作用方面。精读是示范,略读是练习。略读好比是精读教学后的练兵场,在精读教学中交给学生方法,让学生掌握。在略读教学中教师提示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如果说精读课文是数学课上的例题,那么略读课文就是巩固练习题。

2、地位方面。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

3、效果方面。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也就是说学生在精读教学中获得的方法在略读教学中得以应用,学生的收获、进步要在略读课堂上得以展示。

三、直视:略读教学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难以割舍,精雕细琢

有的老师把略读课文教学等同于精读课文教学,词句品析、朗读感悟、人文熏陶„„教师难以割舍,精雕细琢。63.4%的老师把一课时的教学时间变成两课时、三课时,结果造成课时不够,匆匆忙忙赶进度,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

误区二:置之度外,过度放手

有的老师把略读课文置之度外,将其挤出课堂让学生自学或做为课外阅读材料阅读。学生阅读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不重视略读教学,认为略读课文无需进行考试,教与不教从表面上看不出痕迹;二是教师对“略读”的“略”的误解,认为略读就是忽略地读,初读即可。

误区三:教法单调,缺乏个性

有的教师表示对略读教材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只满足于解决提示中的问题,忽视文章的特点,一般只立足于教材,很少有拓展和延伸。目前大部分公开课仍然只重视精读课文的研究,老师们不知如何有创意地处理略读教材。

四、明确略读课文的教学取向

(1)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略读课上,要更注重略读方法的运用,如扫读、跳读等,训练学生快速默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当然也不排斥精读方法的融合运用。我们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略读课当然不反对朗读,对于课文精彩片断,需要朗读,提倡朗读,但更大量的应采用默读。略读课文对学生阅读方法上的培养与训练功能,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把方法的迁移运用放在首位。一是教师在学生读文伊始布置读阅读书任务时,要引导学生概括回忆本组精读课文中学习的读写方法,或前几个单元组中学习到的有关方法,并提示他们在本课的学习中积极运用,以促进学生把单元中的专题学法转化为技能;二是要求学生速读,集中精力感知,争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把握课文大意,并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要求再次速读甚至跳读,找出相应的内容或语段,以训练学生略读与浏览的能力

(2)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个体自读

和合作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

(3)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

五、认识略读课文教学的注意点

(1)略读教学不等于略读

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

(3)自主阅读也不是自学

个体自读、同伴交流是略读课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只需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点拨指导,从而把更多的时间,更大的空间留给学生自己。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4)教学作用还应该多重

略读课文一般都排在本单元的最后,这样编排的目的除了迁移精读课文习得的阅读方法与人文内涵外,还应该让略读课文发挥总结与延伸的作用。人教社实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每个单元虽然由一篇篇不同的文章组成,它们相对独立但又互有关联,作为一个整体存在,教学中不能彼此孤立,应该瞻前顾后,有机融合。尤其是排在本单元最后的略读课文,就应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5)略读课文教学中,方法指导不可或缺

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培养学生朗读能力,学会略读,学会用课内所学方法去从事课外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抓住一两个重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写法上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一课书中可训练的内容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有很多很多。如果教师什么都想抓,什么都想练,必将是“蜻蜓点水,水过鸭背”,到头来学生什么都没学到。所以教师要抓住要点,忽视其枝节。只把要点弄清,不必把每段每句都搞清楚。而这个要点必须联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来确定。

略读课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重在运用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独立阅读,通过训练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教学上要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指导为辅,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自读实践。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应该用于自读与交流,但是教师在导读的过程中应该相机渗透一些相关的学法。

六、加强略读方法的训练。

根据教材特点,可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训练:

①速读式阅读。速度式阅读是对于课文从整体上快速理解的阅读方法,速读的主要程序是了解文章题目、人物(景物)、时间、地点、主要事件(景物特点)、自己的感受体会等。

②寻找式阅读。寻找式阅读是寻找特定信息的一种阅读方法。学生可以根据阅读提示所提示的问题寻找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在整体性阅读中所发现的问题寻找信息。

③浏览式阅读。只求了解大体内容而不顾细枝末节,不阅读全文就能掌握材料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重在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浏览式阅读法的程序:①看目录或标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②浏览正文,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章中的某些部分。③整理收获。读后概括中心思想、文章要点,以形成总的印象。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④摘录批注式阅读。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

七、略读课文教学模式

1、基本式:自读——交流——积累(扩展)

这是略读课最一般、最基本的模式,可称之为“母式”,其他模式大都是由此演变而来的:“子式”。其教学步骤大致是:

(1)自读自悟阶段

这阶段要力求达到以下目标:

①因为每篇略读课文之前都有“阅读提示”,侧重于提示内容理解的重点、阅读方式或引导学生从阅读的文章中扩展开去,丰富话题内容。又由于学生通过精读课文的学习,已经从中领悟到了相关的阅读方法。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应该放手让学生按照学习精读课文的方法与步骤,凭借“阅读提示”,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充分地自主学习:在通读中扫清阅读障碍,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内容、整体感知。

②让学生把阅读中的收获、把最感兴趣或最受感动的地方和遇到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批注,即对课文内容、重点词句、精彩片断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

自读阶段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实践机会。我们对略读课文理解的要求不宜过高,但对默读速度的培养应予以重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略读、浏览能力,培养学生在阅读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这一阶段,三年级可以放在课内完成,四年级以上可以放在课外完成,但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这一阶段的任务。

(2)交流探讨阶段

交流阶段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合作学习。这个阶段,重在交流自读的收获,讨论自学中遇到的某些问题,从中既可以展示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又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这一阶段又可以分为两段进行。

①小组内交流。这阶段重在交流自读自悟中遇到的问题和对文章的认识。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内达成共识。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整体感知,不管他们的收获或发现是不是被认可,都会使他们由于心理上的满足而产生更强烈的探求欲望。

②教师引导下的班内交流。先是各小组交流本组最想研究的问题和未能解决的问题,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梳理归纳,从而确定学习的重点(这一般来说就是课文的难点和重点)。这样给学生提问的权利,把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学习研究的对象,易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接下来就是小组合作,研讨学习的重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一阶段要人人参与,切实发挥小组的合作作用。最后就是班内交流小组学习的成果。这期间,教师要相机进行点拨指导,依据学生的理解,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3)扩展积累阶段

语文课程的开放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略读课文作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更不能局限于课文。因此,在这一阶段,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在学生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就阅读方法、写作方法进行适当的深化、延伸,使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积累、扩展阶段既可侧重对课文语言的积累,又可侧重向课外扩展、延伸。侧重什么,应视文章内容和特点而定。由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时间有限,对积累或扩展延伸的内容应有所选择,不宜贪多求全。其内容可以是:

①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熟读成诵,丰富学生的语言。

②可以让学生写一写学习的感受和收获,深化学生的认识。

③可以补充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的文章进行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能读书的能力。

④可以充分挖掘课文的含金量,让学生效仿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小练笔。这样可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作文水平。

⑤可以从文章扩展开去,让学生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时间的格言、警句、诗词、故事等读给大家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等。

⑥可以就课文的某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等。

我们要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阅读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灵活使用基本式。第一,基本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可随学生年级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学自悟表达和质疑、讨论的独立性。对低年级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自读提示和表达指导,选择或增加有关的字、词、句以及看图、观察、朗读、说话、表演等教学操作内容;中年级着重选择和增加有关自然段、简单的结构段,以及背诵、复述、深入理解、读写结合、质疑问难、小组讨论、有序表达等项目;高年级则着力于较复杂的结构段和篇,以及理解语句内含和表现手法,把握结构,领悟中心,体会情感,认识事物,质疑争辩,美读鉴赏等教学操作内容。第二,基本式中各阶段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一般来说,侧重体会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语句内涵、朗读欣赏、背诵复述等练习;侧重提高认识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内容、体会情感,质疑问难、把握中心等练习;侧重结构联系、表现手法和读写结合的,要增加认识段、篇层次关系、理解语句含义、学习写作技巧、体会表达效果、读后写练等练习。第三,特殊类型的课文,可以进行较大的改动或调整,甚至打破三个阶段的布局。

2、其他模式

在基本式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生的实际,可将以上变通方法归纳为若干个便于操作的具体的教学模式

(1)整合贯通式

在精读了前两篇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略读教学,采取两篇略读文章同时教。

(2)质疑解疑式

教学步骤与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是让学生提出不懂或者值得探究的问题,师生一起筛选出或整合为一两个、两三个问题,作为全班共同学习、探究的目标。该模式一般适合于含有难理解的句段的课文,学生初读后易产生疑问的课文,学生要有一定的质疑解疑水平。

(3)比较阅读式

现行人教版教材都是以主题组元,同组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往往拥有共同的主题,文章的不同大多表现为选材和写法的差异。教师精心选择比较视点,让学生就选材或写法的异同展开探究。由于略读课文的桥梁地位,也可选择主题相同的课外文章与略读课文进行比较。

(4)重点突破式

即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然后引导围绕重点内容合作学习,交流收获。采用这一模式的关键是寻找适当的突破口,在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

(5)以测促读式

我们可以采用以测促读的方式,在导入新课后,出示测试题目;让学生带着完成测试的任务读书,边读书边做题;然后交流和订正答案;探讨普遍关注货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引导读书。采用这一模式的关键是教师要精心设计测试题目。该模式适合于内容比较浅显、语言通俗易懂、全班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课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测试题。要把握好测试题的难易度,题量也不易过多,一般多数学生在15分钟内能够独立完成为宜。

(6)语言积累式

在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后,引导学生抓住精彩句段,细读揣摩,读中感悟文章用词遣句的妙处。

(7)情感书写式

略读课文“光说不练”也是不行的,适当地进行写话的训练也是必须的。必要的仿句、小练笔、拓展性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正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为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8)头脑风暴法

一些略读课文,它的文章篇幅长,并且故事性也很强。略读课文的课时一般安排在一课时左右。那么为了更好地体现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此类略读课文,我们可以采取“头脑风暴法”,也就是“放电影法”。这样不仅能在较短的时间里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也留出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用于自主的学习。

(9)课外文本插入法

许多文章都是名家名作的一个节选,在教学文章之前,可以让学生先去了解作家的写作背景和一些相关资料,这样能填补学生自主学习的许多“空白”。

此外,还可根据课文特点及学生实际,总运用合作表演式(即在自学后分组合作表演课文或课文的某一部分),欣赏评价式(即欣赏课文的精彩片断,或从某个角度评价课文写得好不好)等变式。教师在使用教学的基本式时,首先要熟悉好教材,通读课文、熟读课文、背诵课文,披文以入情,才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才能展现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

下载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总结阶段)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索与研(总结阶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2014-12-05 15:18 来源:黄山晨刊电子版我有话说 核心提示:略读课文是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教学有着其重要的地位。我们不能忽视它,把它一略而过,......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精选合集]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唐县第二小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将课文分为精读课文、略读课文、选读课文三类。三者在教学目标上有很大的区别,而教学要求上也有相应的不同......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怎么教学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怎么教学 054100 河北省沙河市葛泉学区 戴梅香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在阅读教......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

    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 一、模式提出的背景: 我校以前使用的教材版本比较杂,有西师版、苏教版等,现终于全部统一为人教版了。在人教版教材修订后,略读课文的篇目大幅度增加,中高年......

    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最终5篇)

    论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各个方面能力得到发展的重要阶段。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略读课文......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五篇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流程 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是:“从内容上说,理解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一般是“粗知课文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的课题研究方案 玉海中心小学 唐小佳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1、从新课标的角度去看 学会略读有助于完成阅读任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模式研究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实践与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1.从新课标的角度去看 学会略读有助于完成阅读任务。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提出了“九年课外阅读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