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课标的心得2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2:0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新课标的心得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新课标的心得2》。

第一篇:学习新课标的心得2

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心得体会

保靖县迁陵学校 彭司燕

我到网上下载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文本资料,详细地读了一遍,又通过本次远程学习,在学习的平台里观看了视频,并且作了相关的笔记,了解到了新课标的修订原则、以及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哪些保持和修改。通过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更透彻了,今后我一定会以新课标为指导,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为祖国培养合格的人才。

首先我通过学习,了解到了新课标是依据以下几个原则进行修订的。1.以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作为指导思想,特别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作为课程标准修订的思想基础。2.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为实现我国 战略机遇期成功转型的高度着眼,确定语文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3.认真研究外**语课程改革的经验和理念,从本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和现实状况出发,明确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4.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巩固改革成果,总结十年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针对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新老问题,修订课程目标和内容。5.进一步研究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和语文课程的特点,提出切合实际的课程实施举措;从善如流,吸纳来自各方面的有价值意见和建议。

其次,通过本次学习,我也了解到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修订后保持了实验稿中七个方面的内容。1.坚持语文课程对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价值追求,在坚持“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系统。2.坚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全体学生语文素养,在语文教育中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良好发展。3.坚持在语文课程的实施中,正确把握本学科的特点——人文性特点、实践性特点、本国通用语言文字教学的特点、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课程的综合性特点,积极探索语文教育的规律。4.坚持推进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变,积极吸收当代教育的新理念,使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中提高人文修养和创新能力。5.坚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的“素养——养成”的课程基本模式。以“语文素养”作为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更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多方面和谐地发展。这一理念,是和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各方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相符的。6.坚持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认真吸取以往的成功经验、在学习语文的各种环节中,把读书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注重积累、感悟和实践,注重整合各种可利用的课程资源。7.坚持不断探索语文课程的创新发展,使语文课程保持“开放”的态势,避免固步自封,能根据需要不断更新与发展,始终适应时代的变化。

第三、通过本次学习,我还充分了解到了新课标在实验稿的基础上作了大大小小共两三百处的修改和调整,总的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2.进一步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进一步突出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运用,围绕这一目标,进一步突出实施的基本环节和要素,进一步加强操作性。4.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一些新的措施,进一步提出一些要求。例如,关于汉字教育,就特别强调了从小学到初中都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在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外,降低了识字量和写字量,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要求低年级教师在完成识字写字教学任务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写字素养。

进过十年课改实验,语文课程标准也经过几易其稿,终于完成了修订稿。现在我们的教师就必须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修订稿中坚持和保留了哪些内容,修改的重点是什么,以及做修改的原因。并且要积极的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这十年历程中,自身和教学能力上有了哪些进步和成长,还存在哪些跟课程理念不符合的做法,找准改进的方向和突破口,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走得更好,更远。

第二篇:学习新课标心得

学习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有感

我和同事陈婷婷分三次到(11月28日、12月5日、12 月12日)安贞里第一小学,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发现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相比,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的调整变化。通过学习,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反思,对该如何在课堂中实践新课标的精神也有了更多的思考,不管是“识字和写字”、“阅读”、“写话、习作”还是“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2011版的新课标处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目的。下面我将这次学习的体会总结如下:

新课标更加注重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是独立的有思想、有主见的行为个体。老课标低段口语交际板块,要求学生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但新课标将“精彩情节”改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虽然只有几个字的差别,但这番改动非常尊重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的感受和主观意见。老课标所谓的“精彩”是教师或教参已经定位的东西,在学生看来,教师所谓的精彩也许平淡无奇,因此在复述时,难免失去兴趣。而新课标让学生复述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其结果是大不相同的。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都可以,摆脱了教参教师的束缚,给学生最大限度自由选择的权力,学生感觉被尊重了,因为学习起来更有积极性。

新课标构建的新课堂,是一个让学生的心灵得以放飞,情感得到宣泄,知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高的艺术殿堂。我将带着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把它付诸到教学实践中去,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走出一条新的道路。

新课标还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本标准还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要求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于2012年8月24、25日参加市教研组组织的《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培训活动,从中受益匪浅,感受很深。对小学语文课程有了更多的认识与了解,对自己的教学观点和做法进行了反思,接下来,我来浅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语文课程标准概念的深化

时代在变化、进步,在变化与进步的同时,小学语文教育也有一些改革。十年的课改实践,为语文教育提代了丰富的经验。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更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书中,对阐述课程性质里也有了更多的变化,如在“前言”中“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将“语文”改为“语言文字”更为确切。除了字面上的改变,课标中还加深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特别突出了语言文字的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凸出语文教学由“人文唱主角”向“语言为中心”转变。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还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二、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与内容的变化

在对课文课程方向有所认识后,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目标与内容也有所改动。课程目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主要目的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加强对创新与合作精神。

在对不同年段教学也有小小的变化,如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与写字版块中,对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这与原课程标准中2000个左右会写汉字中,足足少了400个左右,对比原课程,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识字、写字量要求有所降低。因为过度书写对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会造成危害,新课程在这里体现以人为本,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身理的健康发展为主。所以减少写字量,这对减轻学生的负担,降低教学难度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方法的要求

在教学方法上,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一些新的改变。比较明显的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寻学生掌所致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与此同时,在教学中努力全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别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注重。在对教学方法中具体要求如下:

1.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

识字与写字就中、高年段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应注意儿童的儿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生活经验。不仅如此,要运用多种趣味的识字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注意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2.关于阅读教学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的同时,还应沉浸在其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有所思想启迪。教学中,不应以教师本身对文本的分析评价来传递于学生,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而是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多元化、多角度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一定要远离逐句的过深分析和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有感情的朗读”是朗读中的要求,学习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且自然。阅读不单单是读,还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不能死记硬背的方法。这就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开展有关的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平台。

3.关于写作教学

我们知道,写作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想于去写,乐于去写。新课标再次提出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写于生活,从而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情实感。作为教师,为学生的写作应提供有利条件,尽量甚至不要对学生写作进行束缚,鼓励自由表达为主,但不是放任自由,在平时练笔指导中,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但是学生自主选题。

其实写作是与阅读、口语交际、日记教学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促进,利用丰富的写作形式,利用信息与网络化的优势,增强学生创造性的表达,提高其写作能力。

4.关于口语交际能力教学

应该说从小学一年级时,教材就开始针对学生训练说话能力,在新课标中就明确表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经的必备能力。口语交际就是听和说互动的过程,在交际情境中才能更好地使学生进行,轻松、浓郁的交际情境才有能使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内心想说的话。然而题材,就是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让学生有话说,乐于说,教师在其中只担任倾听与引导的角色。

以上就是我在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在新课程里还有我们要深入学习的精华。我们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断进步。

学习《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嘉积镇华联小学 吴清燕

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社会上的人说“这个人的语文素养不错”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两点,现代社会要求民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现代技术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五大内涵: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

1、在语文课堂上,当学生在观察、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而是积极地看,积极地听,真实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教师还应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热情更加高涨。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3、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4、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思品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按公民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学习总结 大致坡中心小学 钟丽容

在8月24.25日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参加了2012年海南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培训。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收获甚多。在这里,我们聆听专家讲座、反思教学实践、交流心得体会,匆忙有序,受益匪浅。综观新课标,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一、课程性质明确定位——“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对于“语文课程性质”这一原点、核心概念的科学、明晰、统一的阐释,衍生出一系列自说自话式的、无谓的争论,使语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陷入了误区和混乱。现在,理论研究者普遍倾向于认同将“言语性”作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最核心、最本质的属性。语文教学的本质是“言语习得”,因为语文课程、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包括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两个方面)。新课标以现代语言学的理论为指导,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并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样,语文课程,其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言文字运用”仅在前言中就出现了四次。新课标从“语言文字运用”的领域、规范、能力等角度进行了全面论述,而且将重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的思想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这是实验稿中所没有的。这些论述,表明了语文课程应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加贴近了语文的本质,学科特点更加凸显,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和明晰。这对于切实纠正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凸显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多读、多写、多积累

在前言部分,新课标将原来的“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改为“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并在课程设计思路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究竟有哪些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呢?当历经十年课改的种种探索之后,人们静心思考这一问题时忽然发现,原来这是一个似乎早已有明确答案、本应不成问题的问题。语文教学必须以语言文字为核心,必须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必须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具体言之,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语言的积累;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作文,在作文中学会观察、思考、表达。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作进一步强调,并提出“多读多写,日积月累”“体会、把握”等具体方法,这恰恰体现了对母语教育特点的正确、科学的把握。

此外,新课标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是针对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以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感悟、以统一的解读取代多元的思考以及集体讨论多、个人阅读少的现象,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新课标还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正如温儒敏教授所说: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阅读教学,包括课外阅读,重在养成阅读的兴趣与习惯,发掘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这是可以让学生终生受益的。

新课标提出:“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腔调。”同时,首次明确界定了“有感情地朗读”。笔者认为阅读教学中“有感情地朗读”最主要的目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突出了“自然”的朗读要求,非常具有针对性。

三、高度重视识字写字——识字减数量、写字提质量

就语文教学而言,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学生写字是软任务,不但每周上一节写字课形同虚设,就是识字课中的写字指导环节也常常是指导多、练写少,学生真正写字的时间少得可怜!有的教师教学中习惯用播放课件指导写字,即使有教师板书范写,其书写水平也难如人意。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第一学段,新课标已将原来的“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改为“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将第二学段的“2000个左右会写”减少为“1600个左右会写”。减少了写字数量,适当减轻了学生的识写负担,体现了多识少写的思想。这样,不但符合低中年级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同时也便于提高写字教学的质量。第三学段的硬笔字还增加了“力求美观”的要求。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识字写字“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新课标还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本标准还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要求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可见,新课标将识字写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在培训中,聆听了专家解读新课标,习得了在新课标下阅读教学新理论和思想。阅读教学要树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思维的原点和终点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语文课回到语文本身,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表达;重视在优秀诗文的诵读中培养想象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学生终生阅读习惯、阅读兴趣的培养;具体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知道阅读教学强调多重对话,对话是多元而又开放的。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认真钻研教材,正确理解、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新课标不仅强调学生主体,也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通过新课程的学习,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自觉的进行教学反思,发扬优良的教学传统,更新陈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实践探索,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英语专业知识。不断充电,更新知识,提高自己驾驭新课程的能力。

第三篇:学习新课标解读心得

学习新课标解读心得

伊旗二中李振刚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知识经济的来临,新课程改革也即将全面展开,为了迎合新课改的需求,也为了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完善自身的业务素质,所以积极参加了此次新课程解读培训,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悉心听取了专家的精彩讲解,感触颇多,也使我对新课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是一名化学教师,现结合我的专业简单谈一下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和体会。新世纪之初,中国的教育改革有了质的飞跃,“新课标”的出台便是标志,这次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概括地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很显然,新课程体系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

教育活动作为社会化的生命历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运用科学方法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应该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苦干”一直是人们所欣赏的永恒精神、也曾大放光彩,而“巧干”却退居二线,甚至消声匿迹,将二者彼伯此仲,也因此在学科教学中出现了延长时间,挤占空间,遨游于茫茫题海之中;千锤百炼,刻竟雕凿,以就“九曲回肠”的考题之模。这种片面强调“苦干”的做法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化”特点极不协调。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新精神是“新课标”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就应该激活学生的情感,营养学生的德性,并用自己的航标之灯,去照亮学生的希望之路,使他们的心灵世界也通明透亮。孕育着这样的心灵,一切美好的事物才能从外部走向内部,从客体走向主体,一句话,才能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因此,承担着素质教育任务的学校,其设计师对教育教学上的“填鸭(压)师”和“雕刻家”,应有认识上的转型,并树立适应新形势的榜样形象,确立课堂教学的情意目标,创设科学有

序的竞争氛围,否则素质教育将永远是应付式的疲劳战,和强“灌”硬“凿”的攻坚战,根本无“化”可言。

其次,对学生及其所处环境应有全新认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青少年时期,学生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主观上有强烈的合群需要和社会交往需要,再不是孤立的受教个体。他们对人文环境有积极的向往和美好的憧憬。从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来看“一种是有意识地学到知识,另一种是无意识地学到知识”(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从后者来看,这是一种客观存在,有意识地学到知识是他们通过专门的学习学到的,而无意识地学到的知识是他们受到环境的感染和通过与人交往在品格的形成中吸收到的,现在看来,这无意识学到的后一种知识正是从学校环境课程中学到的。

鉴于对学生心理和获取知识方式的新认识,我们对其素质内化的环境更应有全新的认识。集体是强大的教育阵地,是实现“素质化”的大本营,它所创设的教育教学情境是进行最优化教育教学的条件。因此,学校领导应对学校课程设置有全新认识,应有意识地设置学校环境课程,这一课程可高度概括为:以校容校貌、校规校纪、校风班风、师生礼仪和人际关系为核心教育内容,以学校建筑及其布置的艺术性展示与以人的思想情感、作风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的自然流露、影响和感染为主要教育形式的序、评定成绩的角色。然而,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步,系统化的素质教育不断形成,这一格局必将打破。

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不熟谙知识的精蕴,又怎能解生之惑?更何况己惑尚存?这种知识权威此时也就无“威”可言了。技术预测专家詹姆斯·马可测算出人类的科学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在20世纪中期是每10年增加一倍, 而当前是每3—5年增加一倍。以后知识更新的速度可能会更快,而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我们如果不随时“充电”,这种权威地位,将随时面临学生的挑战甚至动摇或自行消逝,作为“学深”之师此时恐怕只能望“青”兴叹了。

因此,站在教育的“整体化”高度,树立全局观念,才能成为“师范”所要求的合格之师。教师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可谓迫在眉睫。

第四篇:学习体育新课标心得

学习感悟实践提高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学习体会

暑假时,学校组织全体老师对新课标进行了系统的学习,以本次学习活动为契机,我们体育教师也认真学习了《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通过细读体育新课标,使我对体育新课标有了初步的了解,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和对照原来的课程标准,我有所感悟和思考,下面有几方面思考与大家共同交流,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首先,体育新课标重新树立了运动技能教学的重要地位,理清了学科的主要内容,《新课程标准》的修改体现在强化运动技术学习;突出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强化教学内容弹性指导;明确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突出体育教师的评价地位,强化体育成绩的考核这几方面。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将原来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强调了课程的重要性。在对学生提出的每一条目标要求之后,新课标中都会列举达到相应目标要求所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供老师们选择。同时,还增加了“评价要点”和“评价方法举例”。仔细阅读后,我觉得我更加明确了应该选择什么教学内容去达成学习目标。

其次,体育新课标重新阐述了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体育新的课程标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即体育教育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需要出发。根据课改的指导思想,学

生是知识的建构者。课标中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身体、心理、社会“三维”健康观,《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整合了原先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确立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

新课标中教法要求创新,开放和放开,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采用探究教学、情景教学等、重视学生学法指导。课程不仅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互动产生的经验。课程不仅仅包括了知识,而且包括了学习者占有和获得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课程知识是在充满生机的社会交往中建构生成的。

新课标中体育教师必须从角色转变,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等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不能再将自己禁锢在体育这一门学科的壁垒之中,而是要更多地加强体育与教育学、心理学、音乐学、美学等其它学科的横向联系。不断提高自身科研水平,善于总结。教师要创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氛围,变课堂的主宰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变知识的容器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再次,转变以往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切实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一定的空间,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终身体育观紧密结合起来。

新课程标准还要求教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表扬是体育教师的一门教学艺术,体育教学

过程也离不开表扬的教育方法,在整个教学中,会时刻注意课堂上的变化,细心观察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指导,对部分素质差的学生,不应过于苛责,不应使其丧失信心,及时进行评价激励,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特别是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排除,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更好地上好体育课。

最后,体育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体育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和体育知识,所以体育课又被认为是技术学习课,因此在体育课中过多的强调了学习技能、技巧。小学体育教育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运动员,在体育课中把体育技巧作为每课必学的内容,并且把会不会技巧作为学生会不会体育的标准,不但偏离了教学体育的方向,而且由于纯技术训练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容易使学生产生惧怕心理,进而造成了学生和体育之间的距离,以致学生丧失了学习体育的热情和信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运用多种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巧妙地将学生与体育拉近,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体育感受,逐渐地喜欢体育。

我想在实践教学中,我会认真的贯彻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在不断反思中继续进行学习,不断研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把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找到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的最佳教法和学法,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012年9月

第五篇:学习新课标心得

学习心得

新课标非常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语文基础知识不但有具体的要求,还有量化标准。

简单地说,学好语文就是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并能在生活实践中熟练运用。我觉得把握新的课程评价标准,有一点最应值得重视,那就是:语文课程评价一定要立足于现代社会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语文素养上,也就是说,我们的评价要让社会认可,当我们的学生踏入社会,在生活实践中能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艺术时,我们的评价才没有出问题。现代社会需要怎样的语文人才呢?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一手好字,一篇好文章,温文尔雅的言行举止,依然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除了这些,现代社会要求孩子要有一定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运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基于这些思考,就可以发现目前的评价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也没有很好地评价学生的书写能力,更没有很好地去评价学生开展语文活动的实践能力,既然现代社会需要这些能力,我们就应该重点培养孩子这些方面的能力并做好这些方面的评价工作。

下载学习新课标的心得2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新课标的心得2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音乐新课标后心得

    学习音乐新课标心得体会 上周末,我们一行17人赴安康第一小学学习新课标,在这次活动中,我再次研读了新课标,为了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新课标,我还自学了《新课程标准解读》,使我对音乐......

    英语新课标学习的心得(通用)(大全)

    英语新课标学习的心得(通用8篇)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

    学习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心得)

    学习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心得 今年学校印发了高中地理新课标,通过学习,我深刻感受到了新课标带来的冲击,对新课标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高中地理课程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和选择性理......

    学习初中地理新课标心得[定稿]

    初中地理新课标演讲稿 在这学期的顶岗实习期间,作为一名八年级的地理教师,我认真学习了初中新《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新《课标》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

    张立云学习新课标心得

    学习新课标心得 张立云 通过学习,使我越来越感受到这次课改绝对不仅仅是改变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更是我们教师教学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传统的教学重知识、......

    新课标心得(本站推荐)

    《2011年版小学数学人教版课程标准》 学习心得体会 我是从2013年开始来到台格小学任教,一直从事数学学科。当我拿起数学课本时我真的是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教学生,怎么教?教一些......

    新课标心得

    小学语文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教师:曹清荣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

    新课标心得

    新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如何实施,应尊重学生,还学生学习的自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