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习、议、联、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

时间:2019-05-13 02:14: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导、习、议、联、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导、习、议、联、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

第一篇:“导、习、议、联、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

次 营 中 学

“导、习、议、联、结五环节教学模式”

研究与运用年度总结

教学是中心,质量是生命,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根本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育质量和办学特色是学校生存发展的根基。虽然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办学条件比较落后,但是我校狠抓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全体领导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了“导、习、议、联、结五环节教学模式”,向优质高效课堂迈进。

2012年,我校成立了以苏喜瑞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马鹏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教研员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在认真学习借鉴课改名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经大家实践交流,逐步探讨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导-习-议-联-结”五环节导学法课改模式。2013年,我们调动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实践研讨,不断总结,经过同组研课、全员赛课、评课议课等形式,“五环节导学法”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得以实施。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不少教师提出质疑,但是,通过参加阳城县课改汇报活动,听取各地专家的课改报告,承担中考科目的研讨,参加“国培”等活动,老师们把课改进行到底的决心更加坚定了。目前,我校教师的教学艺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教学的气氛和效果都有很大提高。

在今年春天的“三公开”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们可以说是大显身手,把五环节教学模式运用的如鱼得水、异彩纷呈,使本校领导、能手 1

等十三位评委对天天见面的同仁刮目相看。使用教学模式之初,最担心的是语文课,语文老师往往为用模式而用模式,课堂没有以前生动,老师的教学也不够得心应手。今年春天,语文课最先讲,出彩的环节也多。首先是导学示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构建生动课堂的前提。对于每节课而言,导入环节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新颖独特、恰如其分的导入设计能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提高课堂效率。他们的导入各具特色,苏丽君老师在教学《多一些宽容》这篇课文时,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先让学生阅读《糖罐的秘密》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让学生自己谈想法做法,然后给出故事的结局,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做法谈感受。学生就谈到了“宽容”的话题,从而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引入课文内容。整节课,学生都兴趣盎然,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识不是教会的,好学生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第二是合作释疑,形式多样。让学生“心动”,是构建生动课堂的核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体,才是真正的生动课堂。对于语文课而言,学生活动更应该是多样的,可以即兴演讲,可以课本剧表演,可以开辩论会,可以朗诵比赛,可以编字谜猜字谜等,就算是小组讨论问题,那些问题也应该是学生发现并提出来的。我校牛建平老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让学生随堂表演“我们一家”在船上遇到卖牡蛎的于勒叔叔时的情景,收到了不错的课堂效果。学生不仅对文章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从学生的积极表现也可以看出他们期待这样的课堂。从以前公开课的情况来看,这一点

做的不够。课堂上学生活动的形式还没有多样化,就是针对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展开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展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现在有很大的改观。

第三是巩固运用环节。在语文课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意识应该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提高,所以,我们的课堂应该是开放的课堂,教师要引导并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创造性的解决问题。我校教师李小忠在教学《伟人细胞》时,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辩论会,就“怎样的人是伟人”提出自己的见解,自由结合,寻找伙伴,积累论据,组织语言,支持自己的观点。学生不仅知道怎样去做一个“伟人”,还知道了“伟人”也需要伙伴。由此而言,这也是构建生动课堂的一个重要方面,并且现代社会也需要这样的人才。

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主要运用学案教学,目标明确,练习充分,容量大,收益多。

在新教学模式的运用和管理方面,可以说是科学规范,持之以恒。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加强教学工作的科学管理。在宏观上体现管理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微观上,对学校课程的开设、备课、教学、批改、辅导、考试、成绩评定、教研、听课等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做到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1)成立课堂教学改革领导监督小组,每天随机监控两到三节课的课改实施情况,对课前准备、教学手段、教师讲解评价、学生合作探究、课堂氛围五个方面进行记录评价,以此督促教师积极进行新课改.(2)确立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年级和重点学科,以点带面,稳步推进。

我校课程教学改革由考试科目逐步向非考试科目渗透。

(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集体备课”、“集体听课”、“集体讨论”、“集体反思”,特别是组织观课议课辩课主题教研活动,有力的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

(4)探索激励评价机制,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对课程教学改革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评优评先,每学期按15%的比例评选课改先进教师,发给荣誉证书,并在绩效工资等方面进行奖励。

两年来,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聚焦课堂教学,紧抓学校内涵发展,在改革探索、创建特色、培养名师等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为避免老师讲的太多,以学生问答取代了老师的讲解。整节课上,学生提问、学生作答,45分钟的时间,教师只有短短的几句组织语或过渡词,甚至连非常必要的启发、点拨、追问、评价都没有。试想,怎这样的课堂怎样生成和解决高水平的问题?这样上课,要教师何用?还有对“互动”的曲解。老师给出问题,学生一一作答。这样的信息传递,交流面窄、思维受限、共感率低,不是真正的师生互动。真正的“互动”应该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多元综合信息传递,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思维与认知不断整合与提升的过程。部分教师的课堂成为学案主宰的课堂。学案本是方便学生学习,是大容量、快节奏课堂的重要载体。但一些教师以学案引领课堂,课堂完全按学案进行,教案与学案合一,既不利于知识的生成,又使课堂教学死气沉沉,课堂的含金量大大降低。

问题推进课改。在新学期,我们将继续实施、完善五环节教学模式。继续抓实集体备课。一是学科组全体教师的集体备课,二是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集体备课,坚决消除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现象。继续落实课堂的主体性和探究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要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思考、讨论、实验获得知识,完成知识的构建。进一步健全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评价这一指挥棒的作用,通过评价引导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实现落实“导、习、议、联、结五环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的目的。

在教研室的引领下,各校都有了自己的模式,教师们通过异校观摩,发现各校模式的操作大同小异,有的只是模式名称的变化而已,建议教研室将雷同模式加以整合,形成几个大的模式区,某些活动可在模式区内先小范围开展,然后逐步推广,避免全县大型活动频繁开展,教师疲于跨片交流研讨,难以静下心来做些实实在在的事 2014、6、28 5

第二篇: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运用

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的探索运用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教师出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作文教学模式导致教与学脱节,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较好地培养和发挥。长此以往,学生对作文“敬而远之”。怎样才能使作文教学从“慢、差、费”的泥潭中解脱出来呢?近几年来,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采用了“五步作文教学法”,重积累引导,抓互批点评,形成了“创设情景――口头说评――快速成文――师生评改――二度作文”的五环节教学模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实效。

这种作文教学法依据心理学无意记忆等相关理论和教育学启发式、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设计,其核心是利用“线索”启动学生的内隐记忆,将表象激活,提取后加工成文。即所谓的“变形创新”,是在原有的生活或材料的基础上,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其内容或形式给予一定程度的变化,使之与已有的有所不同。[1]

一.情景创设,素材积累

1.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所谓写作情景,即教师在学生写作之前,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氛围的、形象而生动活泼的场景,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达到“情动而辞发”的境界。一次上作文课,我给学生出了个“和老师分别的时候”的作文题目。在出示题目前,我用低沉的语调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明天老师要调走了,特向大家告别。和大家相处的日子,老师将永远留在心底……”在“告别”的过程中,我尽量把难舍难分的依恋之情溢于言表。看着同学们都沉默在回忆之中,我把题目写在黑板上,同学们这才恍然大悟。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同学们都注意到环境描写对渲染气氛和烘托心情的作用,把分别时的难舍难分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真切感人。可见,教师只要抓住有利契机,给学生创设真实而富有生活情趣的情景,学生就会产生写作欲望,启动文思。

这正如冰心所说:“创作来源于生活,没有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就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2]作文向生活开放,就能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自然召我以美景,大地假我以文章。学生有了生活,感情就被激发,做到“我手写我心”,写作就成了乐事。同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创造写作素材,如植树节开展“我为绿化祖国做贡献”活动;中秋节、国庆节开展“爱我中华,爱我通城”活动……由于作文放宽了形式方面的要求,写的是学生想说的话,因此“各种随笔、随感录、日记等形式的小作文数量大增,大大提高了作文实践的次数”[3]

2.紧扣教材训练,观察与阅读结合。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创设情景感受后,要逐步培养学生勤观察、勤体验的习惯。陆文夫说过:“创作总是源于生活,但浩如烟海的生活决不是轻而易举地跑进我们的创作里,作家必须有善于捕捉形象的理解力。”作家创作如此,学生写作亦同样道理。

其实,学生的天地是广阔的,关键是学生是否具有一双发现“语文”的眼睛。这双眼睛源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也源于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做教师的,要千方百计指导学生抓住一切可以观察、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学会切身体悟自己的所见所闻,把观察体验到的有价值的东西整理记录下来。多观察,多思考,勤动笔,水到也就自然渠成了。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更多的写作素材和储备来自广泛的课内外阅读。选入课本的文章都是文质俱佳的名篇,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这些佳作,从立意到选材,到布局谋篇,到语言的运用表达,真正起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另外,让学生适时适量地阅读一些与课文体裁相同或相近的文章,以巩固课内所学,正向迁移学生读写能力。

二.口头作文,说写结合

所谓口头作文,就是在审题、立意、构思的基础上,口述腹稿内容,经其他同学和老师的评点快速优化的过程,是快速成文的基础。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1.快速审题,快速立意构思。学生结合课前或课上的心理及知识储备,快速审阅题目要求,确定文体(审题);根据头脑的积淀与题目接合,经分析、综合、归纳,确定文章中心(立意);围绕中心选取素材,设计大略的内容提纲(构思)。

2.口述成文,学生点评。指定两名中、上等水平的学生口述腹稿,其余同学每4-6人为一组,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对口述的文章作点评,本组成员作必要补充。

3.教师总评。教师主要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几个方面综合各组评议情况进行总评。

以上三个环节,通过对口述学生的点评和总评,调整并矫正每个学生的原始信息,促进了学生说与写的有机结合。实施三个环节的关键是锻炼学生大胆说,有东西说,正确流利地说。这就要因地制宜的加强口头表达训练,为学生提供一切可说的机会,鼓励学生说好。如开展课前两分钟演讲,让学生轮流上台演讲(材料由学生事先准备好),再由学生进行一分钟评议。长期这样以说促写,不仅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说话的机会,而且对学生写作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形式多样,快速成文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构思,结合对口述者的点评和总评,快速调整自己的思路,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快速完成一篇五六百字的文章。此时,教师也写“下水文”。学生的快速作文,要以强化快速训练为基础。作文运用的时间随年级的升高可逐渐缩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可分类限时,并注意以同题而不同体裁的作文强化变形训练。训练的形式灵活多样,可书面作文,也可口头演讲,总之要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路不断开拓,潜能不断开发。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当前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的要求。

四.学生互批,师生共评

以4-6人为单位划分成若干小组,互相传阅批改。也可结合“下水文”谈写作体会。最后,教师统一收齐查阅,选取写作和评改有代表性的作为范例观摹,教师进行详细总结,并提出改进性意见。

教师批阅和评讲作文以鼓励为主,多肯定长处和优点,尽量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心。批阅时,对不同写作基础的同学的习作采取不同的评价和打分标准(用于平时习作,作文考试除外)。评价及打分标准主要通过“纵向”比较。所谓“纵向”比较是指把这篇习作和该学生以前的作文(指同种文体)相比较是否有进步,幅度如何。这一做法对于差生具有比较大的激励作用。

这种学生互批、教师抽阅评改总结的方法,可以做到当堂快速作文,随堂批阅完成,彼此取长补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了更好的指导学生的相互评改,教师可在每一次学生改评前,把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方法、步骤分条列举给学生,引导学生参照改评,写出眉批和总批,那样效果会更好。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相互观摩习作,让学生结合眉批和评语阅读几篇别人的习作,经过分析比较领会写作技法。

五.二度作文,重振信心

学生的作文在经过同学互评、教师总评、师生共评之后,大部分同学能认识到自己作文的长处和不足,这是作文成功的一个标志。但有些同学看到自己的作文与别人相差太远,而信心不足,可就此适当安排一次二度作文,以巩固作文改评的实效,为部分学生特别是差生树立信心,满足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更激发其作文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二度作文决不是作文的机械重复,而是对原作文的再创造、深加工。如有一同学写了一篇《爷爷的扁担》,由于写作水平低,二度作文时,还显得开拓不够,经过反复提示,直到四度作文后,才使她和同学们满意,这篇作文在我县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二等奖。实践证明,二度作文甚至三度、四度作文是重振学生信心,提高写作水平的一条捷径。

五环节作文教学模式,从创设情景入手,以情导行,符合接受知识的情意原理;指导观察,不断积累,紧扣教材设计训练,符合“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生活是写作的基础,教材是作文的借鉴”这一写作学原理;学生的说写活动与教师的调控指导相结合,符合反馈原理;作文教学始终以学生的说写训练为主线,符合活动原理和序列原理。同时这五个环节,听说读写交相结合,以说写训练为主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活动,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4]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我们在写作教学中,不但让学生懂得走路,而且要让学生善于走路。

参考书目:

[1]梁秋丽:《浅谈作文创新教学》刊于《河南教育》2003年11期。

[2]上海《语文学习》1997年第2期。

[3]钱威等主编《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8页。

[4]《叶圣陶序跋集》三联书店出版社 1983年版第262页。

朱俐,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通城。本文编校:剑 男

第三篇:导学式五环节教学模式

导学式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草案)

高效课堂的创建,要求我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营造和谐向上的课堂气氛,形成师生互动的课堂场景,实现“理性、激情、高效”的课堂教学。“理性”,即认真研究解读课标,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准确、合理,符合学生认知水平,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激情”,就是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以饱满的热情开展教学,学生要充满热切的渴望去努力获得知识;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和智慧点燃学生的求知之火,在互动中达成课堂的活泼、和谐、愉悦;所谓“高效”,就是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健康成长。

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重点研讨学案导学背景下,课堂上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有效合作,课堂学、教、练时间结构的合理安排等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充分,教师引导得当,师生、生生充分互动,学生积极参与,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经历、去发挥,较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改变“老师累,学生睡”的传统满堂灌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有生机,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在交流合作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使课堂较好地达成预设和生成的统一,主导和主体的统一。结合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成果,我们整理出“导学式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的一般模式,以“导学、探究、互动、测评”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导学”是课堂教学的主线,“互动”是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导”是前提,“学”是目的,“动”是手段。以此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利于学生学力成长,提高教学效益。导学式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作为一个指导性的框架,供老师们结合教学实践及学科、课型特点等参考应用。

一、导学式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1、哲学基础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这说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而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个体行为。导学式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重知识的获取过程,重体验,重合作交流,能引发学生的态度、情感和意志这些源于心理品质的个性特征参与学习活动,能激起学生的求知、创新欲望,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育心理学基础

9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理论对我国的学习和教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一理论扎根于康德对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综合,而二十世纪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的“做中学”以及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又进一步发展了该理论,促进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建构观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的“构造”过程,认识并非是主体对于客观实在的简单、被动的反映,而是主体在真实的环境中积极的输入输出信息,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学习不只是模仿和接受教师的策略以及思维模式,他们要用现有的知识去过滤和同化来自学习环境中的新信息,整合或重建原有的知识结构,并在迁移应用中得以优化和发展。根据这一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素质教育理论

素质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是教和学的共同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能力,增强体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的一种活动。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促进的。

二、导学式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理念

1、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培养其创造性的基础。发展是主体的主动行为,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对于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判断应该看学生是否是目标的制定者或参与制定者,学生是否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做到:目标让学生去确定,问题让学生去发现,过程让学生去探索,方法让学生去寻找。

2、教学过程是个体通过与外界信息的相互作用,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 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的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影响教与学功能的变量主要是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信息因素两类。在学生学习的外部信息因素中,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

3、讨论交流活动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学生的社会性形成的过程。在民主、平等、自由、安全的氛围中开展讨论交流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精神的自然生长。这种互动过程拓宽了学生认识世界的视野,学生在互动中激发和体悟到的情感、智慧、人格、态度、思维方式等都能使学生不断提升自已,使其充满个性,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有卓越品质的创新人才。

4、教学过程是一个开放的教学空间,它包括:学生心理的开放,学生在课堂中充分享有自由,不受压抑;教学内容的开放,应使课堂信息更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和已有经验;思维空间的开放,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灵敏性、独特性上训练学生的思维,用延缓评价、鼓励创新等策略培养学生的个性;教学结果的开放,学生带着一个问题走进课堂,带着多个问题离开课堂,敢于怀疑教师、教材、权威的结论。教学过程围绕知识的联系与综合展开。在联系与综合中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尽量增加学生实践活动,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5、学生具有差异性 差异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导学式五环节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不能像过去那样“一刀切”、“齐步走”,应通过实施分层分组教学,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在创设情境、制定目标、合作探究、巡堂指导、知识迁移与发展、练习与评价等各个方面应渗透分层分组的理念。

6、不同学科应培养学生不同的学科思维能力,包括学生掌握某项学科的特殊能力,学生学习某学科的智力活动及其有关的智力与能力的成分,学生学习某学科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学科思维能力是学生学好每一门功课的基础,是保证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这要求教学模式符合学科研究、学习的特点。

7、不同学科的教学都应有自己学科特色的模式群。在教学实践中,对不同的学科,对同一学科中的不同内容,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都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程序,在一般模式的理念框架下进行变通、创新、发展,形成不同的具有学科特色的“模式群”。

三、导学式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目标

1、提高教师学习新理论,接受新思想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高其教育 3

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造就一只有较强科研能力、教育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队伍。

2、改革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的多层面互动,提高教与学的效益。

3、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的内驱力;构建以学生探究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减少教学的强制性、划一性、预设性,从而增强教学的选择性、开放性和生成性,达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其个性特长和创新精神,使其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意义建构、合作互助。

5、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发展。

四、导学式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原则

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使其自觉参与知识的探索过程,自觉地对学习实施自我检查和评价,成为学习的主人。

探究性原则——创设挑战性问题、探究性情景。

合作性原则——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的唯一组织者,教师与学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所有学习参与者自由发表见解;应利用预设和课堂生成的恰当问题情境,进行有效的讨论交流。

开放性原则——内容的开放、教学方法的开放、教学环境的开放。认知结构动态平衡原则——在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媒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学生不断调整其认知结构,把新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使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即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

五、导学式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基本结构框架

1、教学设计,预习学案——课前准备阶段

学案是“导学”得以实施的基础,学案的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课前学习和课堂教学效率。为尽可能的全面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学案的编写至少应遵循:

①课时化原则。尽可能的将一课时的内容写成一个学案。

②问题化原则。将知识点隐入一个个综合程序问题之中。通过一个个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之中。

③方法化原则。在学案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不同的方法去识记、理解、4

归纳、综合。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④生活化原则。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⑤层次化原则。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学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

从“教案”到“学案”,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参照各方面信息,制定出一整套学生学习的“学案”。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把握学习主线、学习重点,查询疑惑知识。由于“学案”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难点解释、问题探究、学法指导、思维拓展等内容,学生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自学,能有效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起到“导学”的功能,易让学生步步深入,各得其所。同时,教师必须适量分层抽查学案,及时了解学生预习情况,把握学情,及时反馈学生的自学情况,更好的引导学生课上完成学习任务,将存在问题有效解决。使学案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做到以学定教。

2、预习导学——预习反馈,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明确目标(3—5分钟)①教师根据学案,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②设计精当的导语引出课题或直接入题,指导学生根据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学习;③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特定情境中;④将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在上课一开始就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

操作时应注意:①导课可以直接导课、情境导课、故事导课、复习导课,由具体的课程而定。课堂教学的导入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是引人入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学习欲望,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二是为学习新知做好必要的过渡和铺垫,引发学生的思考。②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时间不宜过长,所运用的教学手段要少而精,注重实效。③教师在揭示学习目标时,语速要慢,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听进去,都能明确本节课学习的方向;要有激励性,鼓励学生通过努力一定会达到目标。

3、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讨论探究(8-10分钟)

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①教师把学习提纲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习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②组织学生根据学习提纲,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通过学习思考、提问、小组研讨,分析归纳,获取知识,得出结论,理解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按照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操作时应注意:①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激活学生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提问要力求避免过多的简单提问和学生难于回答的高难提问,宜进行理解性、运用性、创造性提问。②结合适宜的问题或重点内容,及时、灵活、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助学习,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释疑。学习小组的设置,是进行课堂小组讨论的必要管理环节。小组探究,是立足于学习小组而开展的,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要想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要想使课堂上的教师成为教学的策划者、导演者,学生成为真正的主角,就必须合理设置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设置,以课桌相近的前后4至6人为宜,要考虑学生搭配,如学生的学习程度、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做到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应按照整体成绩,找出本组的学习带头人,然后实行帮扶,以带动整体提高。要发挥好小组长的管理作用。在小组讨论时,小组长是小组讨论有序、高效、避免讨论目标转移的保障者。讨论的时候,要围绕疑难问题,有序讨论,要避免无谓争论,避免讨论话题的转移,要会及时整理讨论结果。每个学习小组应有核心发言人,以清晰的语言,准确地表述本组的讨论结果以及需要老师帮助解决的疑难问题。③教师必须来回巡视,指导学生学习,了解学习效果,掌握学生自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和不足之处。对各小组自学存在困惑不解的问题以及新知识中的重点、难点、疑点,教师不要急于作讲解、回答,要针对疑惑的实质给以必要的“点拨”,让学生调整自己的认识思路,互相探究,解惑释疑。

4、研讨交流——展示交流,点拨归纳(8-10分钟)

这个环节是一堂课的精彩之处,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自己的感悟和本小组内的学习成果。①让全班学生合作议论,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互相探究,取长补短,通过再思、再议达到“通”的境地,解惑释疑。②教师对学生普遍的疑难 6

精讲点拨,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对问题的总结和必要的归纳也要简明扼要。③教师对学生参与的态度,发言的质量要做出积极性的评价。

操作时应注意:①通过全班的展示和交流,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在运用所学新内容试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实现知识结构的整合重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②教师点拨的语言要精炼,学生讲清楚的教师决不重复,学生表述不完整的也是先采用“生帮生”的方式,让会的学生讲,如学生讲对了,教师表示肯定,不必重复;讲得不完整、达不到深度的,教师才做适当的补充,但都是点到为止,不任意发挥,不高谈阔论。③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积极评价,对积极发言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有独到见解的给予肯定、鼓励,对学生不完整甚至错误的回答要给予引导,用柔性的分析的话语指出错误所在及出错的原因,同时肯定正确的部分并予以鼓励。这样,既可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可以培养学生表达问题、展开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5、达标测评——同步训练,达标测试(10-12分钟)

①教师可先出示基础练习题,题型多为填空、选择、判断、简答等,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及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同步训练,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②针对学习目标精心设计系列测试题,针对知识重点和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进一步巩固、整合其认知结构,提高学科能力。

操作时应注意:测评训练要面对全体学生,要保证训练时间,通过题组对学生进行形成性测试,并通过变式练习使学生能够对所学内容进行迁移应用,力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6、总结拓展——总结收获,拓展延伸,布置作业(3-5分钟)

①选择一些和本节课题型或内容相关的习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开阔学生思维,把问题的探索和发现延续到课尾、课外。②要启发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以及自己的学习收获作简要的归纳总结,以进一步理解、巩固、深化所学内容,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学习要求。③布置课后作业要有针对性、巩固性和启发性,选题时应注重“少而精”,要分层设计,面向全体。

操作时应注意:①作为课内教材的补充和延伸,教学拓展是要把学习的触角 7

延伸到课外,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生活中,或在生活中印证课堂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增强实践,让课堂更开放。②小结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小结得好,能统摄全课,起到画龙点睛之效。小结不应该是把所学内容简单重复一遍,而应该是认识的提高,观点的强化,能力的进一步培养,行为的进一步引导。进行课堂小结应师生相互配合,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归纳总结,盘点收获,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综合等抽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③课后作业是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催化剂。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在实际运用中使学生将所学知识逐步转变成技能。布置课后作业,重在质量,不在数量。选题应 “少而精”,分层设计,面向全体,分类要求,让学困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后作业分层,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拔尖提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二是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或拓展性的变式题。;三是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困难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要尽量丰富作业形式,寓学于乐。这样既减轻了困难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另外,应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批阅、有记录,及时分析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矫正或补救措施。

六、实施导学式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课堂上不能缺少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上课开始,教师创设教学情景之后,就让学生按照导学案或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互动。学生没有进行充分的预先自主学习,对知识点还没有了解和熟悉,就开始小组互动,其交流效果是低下的。教师应给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2、小组合作互动不能流于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有些小组讨论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互动。主要表现在:一是内容没有交流价值,小组讨论前缺少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二是教师没有给学生充裕的讨论时间;三是忽视了对学生小组讨论方法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有些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讨论而讨论。有些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在组织讨论;有些问题需要讨论,但只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学生还没说上两三句话,就草草收场。这些缺乏实质的、“蜻蜒点水式”的互动形式,只能是形式上的互动,学生对自己应该学到什么,学会了什么,并不是十分清楚,更谈不上互动效

果,是与我们教学要求相悖的。

3、教师要及时参与学生互动。高效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把时间还给学生,但并非教师就要游离于学生之外。有些课堂上,在学生互动时,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或看教案,或摆弄教具,或四处张望,就是不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好像学生互动起来之后,教师就没事干了。实际上,在小组互动课堂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也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者。作为教师,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教师的任务是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在学生小组互动的时候,教师不是等待,不是观察,也不是干自己的其他事情。教师应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参与其中,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做必要的指导。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

4、要减少师生互动中存在的不均衡现象。有的教师虽然在导学过程中,实现了互动,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调动的却是少数同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所以往往愿意同学习成绩好、表达能力强、自信心强、胆子比较大的同学进行交流。因此,一节课中好的学生回答次数很多,在部分尖子生争先恐后的答问声中,差的学生倍受冷落,往往成了“被遗忘的人”,这就要求教师将答问的天平有意识的向学困生倾斜。

5、教师在课堂上该讲的不讲是一种误读。不少教师错误地认为把“少讲”或“不讲”作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个原则。讲多了就会有“灌输”,“填鸭”之嫌,学生的主动学习就没有体现出来。从学生学习方式来看,可以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一种是发现式学习。这两种方式都是学生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一般来讲,学科教学中一些认识性的问题和探究性的部分问题,学生能够发现的就应该采取发现式学习或有指导的发现学习,如果是一些易错点,易漏点,易混点,就可以采用接受式学习,教师就要精讲。可能有的老师会说在接受式学习中,学生是否容易被动学习,而在发现式学习中学生更能够主动学习。我们说,设计得好的接受式学习,同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相反,如果发现式学习中创设的问题情景等不恰当的话,也可能导致学生被动地学习。因此,课堂上 9

讲或不讲,并不一定是教学观念先进与落后的试金石,不一定是启发式和灌输式的分水岭。也就是说该导的要导,该点的要点,该讲的要讲。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四篇:五环节教学模式总结

“五环五疑教学教学模式”实施总结

一年级数学组 2016年6月

随着我校“五环五疑教学模式”的深入和逐步推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新时期。每位教师也在充分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深入实践“五环五疑教教学模式”,倡导教与学行为转变的创新性和时代性的开放课堂;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充满生命活力的愉悦课堂。

在“五环五疑教教学模式”基本思路的指引下,我校全体教师展开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创新,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逐步形成了我校特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五环五疑”教学模式是指:1.导学设疑。2.自学质疑。3.合作排疑。4.展学释疑。5.用学生疑。

一、导学设疑:创设情境——设疑导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实物投影仪,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学习的目标和自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初读文本教材,解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下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把筛选提炼出来的重点问题当作下阶段学习的切入点。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要以读和写为主。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二、自学质疑:认定目标——独立自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上个环节自主学习的结果,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展示中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调整思维方式,积累做题经验,对做得好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活起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让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得以极大满足,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这个环节学生的交流活动主要以说为主。

三、合作排疑:针对难点——互助学习——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反馈交流。交流展示的过程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各小组推荐代表或各组按序汇报、板演展示。

(2)利用教室的实物投影仪展示个人或小组探究的结果。

(3)各小组就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开展小型的辩论会。

(4)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针对各组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予以指导、点拨,切实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四、展学释疑:目标反馈——展示释疑——培养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盘”,采取合理、灵活的探究方式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在这个环节,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人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不能跳过学生个人探究的过程,学生只有对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够在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有言可发,才能互相碰撞出思维的的火花。

(2)以优势互补的个体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亲密协作,互相启迪,碰撞思维,激发想象,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3)老师的任务在于“导”。重在学习方法上的导、牵、引。如怎样从课文中找依据,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据,而不主观臆断;怎样从表象推究本质等。把解决重点问题和对重点段落的深入阅读紧密结合起来,使解决重点问题的过程成为抓住重点深入阅读的过程。

(4)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突破文本阅读中的难点

五、用学生疑:训练巩固——拓展运用——培养运用创新能力。

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习研究的问题认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巩固学到的知识,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因而练习设计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学生认知能力的层次特点,要注意总结性、巩固性、层次性、变式性、可测性、开放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辅导,适度指导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学习掌握解题技巧、运用解题技巧,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

评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自练”中反馈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情况,感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自主谈出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发展情况,在学生交流评价中又一次促进知识的系统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以便调整后续教学。

总的来说,“五环五疑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整个课堂以活为原则,激活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五环五疑教学模式”教学法一定会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新课程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

第五篇:五环节教学模式总结

“五环节教学法”实践经验总结

芹池中心小学

吕育苗

随着我校“五环节教学法”的深入和逐步推广,课堂教学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新时期。每位教师也在充分学习和思考的基础上,深入实践“五环节教学法”,倡导教与学行为转变的创新性和时代性的开放课堂;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探究、充满生命活力的愉悦课堂。

在“五环节教学法”基本思路的指引下,我校全体教师展开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在一年多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勇于创新,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媒体教学系统,结合县局提出的“读写说”习惯目标的培养,把三者有机融合,逐步形成了我校特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指1.学案引导,自主学习2.组内交流,合作提高 3.展示互动,评价激励 4.引导探究,拓展延伸5.巩固练习,达标测评。

一.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自学环节指导到位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实物投影仪,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学习的目标和自学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初读文本教材,解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下一步深入学习打下基础,把筛选提炼出来的重点问题当作下阶段学习的切入点。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要以读和写为主。如果这一步处理得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得到充分调动,新知识和重点、难点也能较好得到解决。

如由我校延露老师执教的《比的应用》一课,教师就充分运用白板,将自学要求,学习目标等呈现在白板上,然后让孩子们充分的读、领悟,从而真正达到预期的自学效果!

二.组内交流,合作提高;交流环节高效热烈

针对上个环节自主学习的结果,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交流,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上。让学生在展示中发现问题,改正错误,调整思维方式,积累做题经验,对做得好的及时肯定和鼓励,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活起来,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理念。让他们的好奇心,成功欲得以极大满足,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探求知识;独立思考加上团队的合作交流,就能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这个环节学生的交流活动主要以说为主。

如我校教师吕育苗执教的《分数的再认识》一课,在交流3/4所表示的意义时。孩子们交流讨论非常激烈。我自己一直认为“说”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孩子们

充分运用个人说、对子说、换对子说、换组说全班展示说等方式,说对目标的理解,说对新知的猜测,说自己表示3/4的方法及意义,说生活中的不同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说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及结论,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说自己对新知识的期待„„无论是自主说,还是合作交流时说,还是展示说,还是评价说,都说得大方得体,都说得流利干脆,都说得准确专业。

三.展示互动,评价激励;展示环节精彩纷呈

教师在学生自学、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反馈交流。交流展示的过程我们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各小组推荐代表或各组按序汇报、板演展示。

(2)利用教室的实物投影仪展示个人或小组探究的结果。

(3)各小组就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开展小型的辩论会。

(4)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老师要针对各组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平等、民主的态度予以指导、点拨,切实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

四.引导探究,拓展延伸。探究环节灵活有序

为了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地盘”,采取合理、灵活的探究方式非常重要,我们认为在这个环节,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个人自主探究

在这个环节,不能跳过学生个人探究的过程,学生只有对问题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够在和其他同学的交流中有言可发,才能互相碰撞出思维的的火花。

(2)以优势互补的个体组成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亲密协作,互相启迪,碰撞思维,激发想象,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3)老师的任务在于“导”。重在学习方法上的导、牵、引。如怎样从课文中找依据,言之有理还要言之有据,而不主观臆断;怎样从表象推究本质等。把解决重点问题和对重点段落的深入阅读紧密结合起来,使解决重点问题的过程成为抓住重点深入阅读的过程。

(4)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突破文本阅读中的难点 五.巩固练习,达标测评。练习测评形式多样

此环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学习研究的问题认识更全面,理解更深刻,巩固学到的知识,运用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理解迁移知识和应用创新的能力。因而练习设计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达成的需要、学生认知能力的层次特点,要注意总结性、巩固性、层次性、变式性、可测性、开放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巡回辅导,适度指导解题方法,使学生能学习掌握解题技巧、运用解题技巧,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

评的环节,教师根据学生“自练”中反馈的信息,引导学生自主评价、互相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指导。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情况,感受学习的快乐。让学生自主谈出本节课自己的收获和发展情况,在学生交流评价中又一次促进知识的系统与教师对学生学情的了解,以便调整后续教学。

如延露老师执教的公开课《乘法分配率》,在达标检测环节就设计了高质量的题目来检测目标达成情况,有梯度,有坡度,有难度,有深度,从各个方面考察了各个层次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效果非常棒!

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课的结尾,延露老师抛出“请用‘这节课我感触最深的是„„我学会了„„我发现了„„’这样的句式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吧?”及时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及时反思总结。延老师在教学中长期的引导学生积极、正确地反思、探索思维过程,让这种反思成为学生自觉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独立思考、善于提出疑问、自觉调控思维进程、自我评价解题思路或方法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总的来说,“五环节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整个课堂以活为原则,激活学生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五环节”教学法一定会为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新课程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

下载“导、习、议、联、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导、习、议、联、结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运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五环节教学模式

    曹家湾镇中心小学 语文学科“五步五环节”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是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带着......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 李亚洲 “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是宝鸡市教育局标志性教改实验项目。经过一年来的实验教学摸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高效课堂教......

    五环节教学模式(推荐阅读)

    五环节教学模式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这一步是为学生先学打下基础,是学生进行“自学”前的准备阶段。对解决尝试问题的基础知识先进行准备练习,然后采用“以旧引新”的办法,从准......

    五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五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所谓“五环节”教学模式即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练习检测、总结拓展。 1.自主预习建立预习卡,教师把重点、难点及主要知识点以习题的形式......

    高中五环节教学模式

    天津蓟县第二中学高中物理“五环节”教学模式 张开佳 为进一步打造高效的“基于标准的教学”课堂,深化解决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立足二中实际,以课堂为核心,以......

    五环节教学模式介绍

    芹池中心小学 “五环节”教学模式介绍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积极响应县局的号召,在消化吸收问题导学模式理论、安阳殷都经验、太谷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总结出......

    “三案五环节”教学模式

    “三案五环节”教学模式 “三案五环节”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备课要备导学案、教学案和练习案三案、课 堂教学的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均分为五个基本环节(下面详述) 。 一、 “......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

    尹庄镇“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一、“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学生的认识能力必须通过实践才能逐步提高。用所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