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实施解读
县教科所 孙学良
一、澄清两个误区 1.关于课堂教学改革 模式是手段,是技术,基本功才是最重要的,让位于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才是课改的核心。2.关于课堂教学模式
(1)不要抵触,要正确看待,作茧自缚,破茧而出,化蛹成蝶(2)课堂教学改革是时代的要求: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3)模式的来历:洋思与太谷的结合,对照研究,结合实际,六步是:导入明标……自学质疑……小组交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小结反思
三、几点思考 1.导入明标
(1)导入要干练,灵活,直接,激趣,并能紧扣主题,生活引入,歌曲引入。导入之后做什么,要用好情景8(2)明标要清晰、具体、可测。
三个问题:到哪里去?怎么去?到了吗?
用词要准确,不能含糊不清,泛泛而谈,太笼统; 目标制定不可轻视。2.自学质疑
自学要求:给任务,限时间,教方法,测效果;
质疑要求:教师设问,学生质疑。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情景生活化。被学生问住了?怎么办?那么就不让学生问了吧,倒什么乱,嘿嘿。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教师的讲台太软了。不问,前半节课满堂问,后半节课满堂练。3.小组交流
首先要杜绝无效讨论,要让合作成为一种习惯。自学,互学,群学。
其次是如何组建小组?捆绑式评价的要求:合理分组,合作培训(组内机制,学习习惯,常规训练,小组文化),实时指导,科学评价(公平性,激励性,普惠性,长效性)。4.展示点拨
(1)展示:形式,方式,对象(谁来展示)。
(2)点拨:点拨前,点拨时(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讲方法,讲易混易错的点;教师素养)。点拨什么?怎么点拨?点拨到什么程度? 5.分层训练
(1)精编精选训练题(2)训练完成方式
(3)拓展应该有度、有效、有料(学科本位、对教师的要求)。6.小结反思
(1)小结收获(师生)
(2)课后教学反思(教师)教书十年不如写一年反思。
三、几点思考
1、关于讲说课
2、关于预习
3、关于教案
4、关于练习:勿满灌,无满问,勿满练,勿满教 结语: 课堂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是自学,自学是展示之本,展示是课堂之魂。闻硫化氢,怎一个不处摊了得? 温水煮青蛙,跳出来了吗?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实施解读
第二篇:关于“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实施的解读
关于“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实施的解读
静宁县教科所 孙学良
一、需要澄清的几个误区: 选调。有一个规范性的东西,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真正像割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会有新的一茬在最短的时间内成长起来。关键在教师的态度和精神,在学校培养的机制和氛围,不等靠要,要积极思考、主动出击。(深沟初中)
折腾。用自己当年老师的一套继续;大多数人只着眼于凑合、过得去;致力于课堂研究的人少;存在抵触情绪。要有一种观念:学习总是有用的。模式只是一个抛砖引玉的东西,我们不妨先来个作茧自缚,然后破茧而出,化蛹成蝶。把洋思和太谷、六步割裂开来,令人费解。流传着一些充满揶揄和奚落的顺口溜:洋思模式刚下架、太谷经验顶呱呱。
神秘。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课堂教学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抓住课堂教学的核心因素(让位、三讲三不讲、引导)就可以了。正确认识、化繁为简,处理好六步与导学案之间“纲领”与素材的关系。
畏难。其实只需要我们稍微转换一下思维方式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变一变学习方式,把该用的资源充分利用好,并创造性地整合、提炼,你会有一种在课改的浪潮中冲浪的惬意和舒爽。
利弊。科学合理地运用导学案,课堂上能做到边学边巩固,课堂上练足,课后多给学生布臵活动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六步”课堂实施解读:
(一)“24字”与“六步”的对比分析: “24字”:阅读感悟、自学检测、合作交流、展示点拨、分层训练、拓展延伸。
“六步”:导入明标、自学质疑、小组交流、展示点拨、训练拓展、小结反思。
好处:学习目标的单另提出,突出了教师对课标、教材体系的研读和整体把握;自学环节突出了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要问、会问,旨在着力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和能力;突出了小组,在小组的组建上要多探索,下功夫,这是一个关乎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将“24字”的最后两个环节合二为一;突出了师生课堂小结和反思,对课堂所学来一个“回头看”,很有必要,有助于做到一课一得。
(二)“六步教学模式”解读:
1.导入明标:应该作为两个步骤来看待(一般2分钟内完成)。
首先是导入。导入一要干散,不拖泥带水;二要方式多样,灵活处理。不一定只设计专门的导语;也可以温故知新(可能需要导学案);也可以由典型 例题引入;甚至插图、实物、歌曲等等;三要紧扣课堂所学,直击要害。
其次是明标。就是明确学习目标(这一节课要带学生到哪里去?必须清晰、具体、可测)。目标必须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单元要求以及学情来制定,切忌笼而统之,大而化之;目标可通过小黑板、电子白板、简要板书等途径直观出示。(高斌老师《芦花荡》)
2.自学质疑:这个环节很重要,需要导学案的支持和配合来完成(一般在8分钟内)。
生先学,师后教;学定教,正当道。生之学,贵自主;师之教,贵帮助。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什么、怎么学、学多长时间、怎么检测。这也就是我们学洋思时候的“自学指导”环节,也要明确出示给学生。需要注意的是自学检测部分的训练题一般是基础性的、概念性的、最基本的,80%的学生通过自学有80的内容自己可以掌握。学生自学前,老师一次性布臵完任务,学生学习的时候,教师要观察、记录,尽量做到静悄悄。
其次:如何质疑?一是教师设疑:充分利用导学案,让学生顺着教师的设计自学;二是引导学生质疑,逼学生提问质疑,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为下一步小组交流做好铺垫。学生课堂上没问题才是大问题!
3.小组交流:合作学习的具体体现(视具体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确定。可有可无;又有可能贯穿整节课),小组内先由学生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5分钟以内)
第一:坚决杜绝无谓的小组讨论。为合作而合作、处处合作。助动力,生乐学;助方法,生会学;助行为,生勤学。
第二:探索学习小组的科学构建。这是目前的一个难点。合理分组(班主任宏观地、综合各学科及学生整体素质,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综合学生智力、性别、个性、兴趣等因素,让各组组员实力基本相当,一名优秀生,两名中等生,一名学困生。);
团队合作(组长、副组长、发言人、纪律委员,分工不分家);
组员培训(认真思考、大胆发言、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补充、求同存异、心态开放);
常规训练(总体要求,低年级:仔细听、说完整、敢提问;中年段:重理解、讲规范、乐提问;高年段:有效听、说生动、善提问)
听:低:坐正静听、注视发言人,听清听完才发表自己的见解。中:专心听懂,边听讲边思考,弄懂所讲的意思。高:听思结合,做到耳听、眼观、口到、脑思、手记 说:低:大声、大胆、大方,说完整。中:敢说、乐说、有条理地说,说规范 高:有序说,分工说,说得生动形象 问:中:敢于提问,会模仿性提问 中:乐于提问,会提有价值的问题
高:善于提问,会对别人的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 第三:选择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学生学习重难点或独立思考出现困难时;进行类比学习时,同类型的课例,教师可以“授之以渔”;解答开放性问题或意见有分歧时,在能求异、能争议、能共存、能综合的问题上;对知识进行整理复习时,可以开展互教、互学、互助、互检、互评、互测,提高课堂效率;进行分角色朗读赏析时,通过不同学生扮演读、轮读达到互相启迪、感悟升华的作用;进行拓展训练时,能开启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交流中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第四:适时调整、指导小组合作。(参与性不强,优生唱主场的问题)注意纠偏,引导成员回到讨论的主题;加强巡视,防止小组在讨论重点上步入误区;防止冷场,指导合作技巧,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加强协调,互帮互助、共同进退,优生要主动让出话语权,帮助消极学生树立自信,自主志愿加入小组合作。
第五:多种形式科学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班级评价。学生自评: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第六步小结反思)
小组互评:各个组长根据参与度、投入度、精彩呈现等方面在广泛征求小组成员的意见之后,代表小组给其他小组打一个分数,然后将评价结果汇总到班长那里。班长在结合班干部对各组一周表现打分,综合评出一个最佳学习小组,并将本周最佳小组进行公开表扬。小组互评结果可以累计,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这样可以让小组和小组之间产生良好的竞争。
教师评价: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依问题难易分个人和集体进行。个人展示那些基础性、较容易的知识点,采用抢答和点名两种方式,对回答正确的同学,不光给所在小组记分,而且要对该学生进行表扬。老师点名的时候可以根据问题来选择程度不同的学生回答,借机进行鼓励,使学生的自信心得以增强,从而增加了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随机方式请同学回答,并把成绩记入各组,这样可以使每位同学都有一种紧迫感。每个人都有被抽查的可能,最大程度避免“与我无关”现象的发生,也可以使每位同学都能体验自豪感。课堂结束时老师汇总各组个人和集体的得分并填入表格,作为各组评选的依据。
班级评价:每周对小组在一周内的成绩进行汇总,评出小组的等次,让每个小组都能明确自己在班级中的位臵。并根据小组的成绩采取不同方式的奖励和相应的惩罚,使学生对自己小组的成绩在乎起来,这样才会使小组的成员有动力。而且评价的方式要多种多样,时常更新。
4.展示点拨:这个环节一定要有,其实就是当堂解决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15分钟以内)。
首先:展示。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朗诵、板演、讲解、书写、画图、表演,凡是能让学生就所学知识进行展示的就让学生展示,教师不包揽。方式。必须单个展示,且站在讲台上,面向同学,仪态、声音等都应该有要求、有指导。展示的同学老师应注意监管和调整,不要经常出现老面孔,要关注学困生,为他们多提供展示的机会(我的主持经历)。
其次:点拨。点拨前深入学生中间,耐心认真倾听、记录;点拨时以鼓励为主;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讲方法、讲易混易错点,学生展示对的,不重复。点拨的落脚点——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提炼形成理性的总结,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让学生触类旁通,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网络,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点拨可能会贯穿课堂的始终。学生应该有自己的学科笔记,记录教师点拨的方法、技巧、思想等。
师进退,把握好;生展示,少霸道。多倾听,速思考;装糊涂,逗生笑。5.训练拓展:这一环节需要导学案的支持和配合来完成(10分钟以内)。首先:精编精选训练题。分层设计、有梯度,在自学、交流的基础上有提升和拔高。
其次:训练完成方式。先独立,后同桌、小组合作完成,组内互阅,教师深入组内了解完成情况,并就共性问题进行点拨,就个性问题视情况单独辅导。
6.小结反思:(5分钟以内)首先:小结。小结什么?知识网络体系;学科思想;学习方法;情感教益。怎么小结?可以让学生书面小结,口头交流,可以画树状图,可以先组内后组间;教师可以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点评、多媒体展示小结。
其次:反思。反思什么?学生反思:重要知识点和学习交流、展示过程,还有没学会的吗?还有没理解透彻的吗?有什么收获?哪些方面印象深刻?哪些方面还有待改进?教师反思:预设的目标达成了吗?教学方法得当吗?对学生的评价科学吗?训练题选得怎么样?学生学习效果如何?布臵什么作业?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
三、几点思考:
1.预习是否有必要?非常有必要。韩立福“读(查工具书、划重点、写感想、记内容、练习题、思问题)、导、评”,依我们的学情看,最实用的是读。预习必须指向明确,不要泛泛预习,面面俱到,如果布臵预习联系,必须简练、简单,每个学科十五分钟能够完成;学生不会的让他做好标记,不要强迫学生必须完成,加重学生负担。预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做多少作业,而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知底细、有准备。
2.教案如何备写?以“六步”为纲,注意详略,注重预设,关注可能生成的问题。学生自学中会有哪些问题?哪些问题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交流中 会有什么问题?展示中哪些需要注意引导?点拨主要针对哪些方面?训练拓展选什么题?哪些问题不会?小结重点应该是哪些方面?
3.导学案、配套练习、教材练习如何整合? 勿满灌,勿满问;勿满练,勿满教。目前的导学案还在试行期和不断完善中,并不权威。
导学案是学习的路线图、方向盘、学步车。导学案的功能重在“导”、核心在“学”、而“案”是指教师课前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课堂教学互动方案。导学案一般要具有以下要素:学习目标、学习任务、重点难点、学法指导(部分学科导学案只有训练题)。导学案重在备教材、要备学生、备学法,做到“四化”: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层次梯次化,梯次渐进化。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课前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导学案(课堂)练习要优中选优,以一当十,质胜于量。教师课前要做大量筛选、拿来的工作,要亲自做,不要一股脑儿全印给学生了事。如果不好好整合、精简,造成的局面势必是课堂上老师忙、学生乱,贪多求全、食而不化。要力争教师下水,学生上岸。现行的配套练习编得非常好:典例析解、基础演练、能力提升、知识视窗、视野拓展、自主探究。
4.如何处理减负与增效的关系?学生减负、教师加压、课堂增效
把更多的训练安排在课堂上,课后多给学生布臵预习、拓展、手工操作、实验、读书之类的活动性作业,不要课上霸占学生的时间讲学生都会的,课后将课堂上能完成的东西都堆给学生,让他们做无谓的重复练习(武高小学,练习册上的抄到作业上,又何必要?)
如何印制,目前要量体裁衣,看菜吃饭。有电子白板或多媒体设备的单位,没必要逐一打印下发,课堂上能做的当场就做了;如果没有多媒体设备,可以利用学生读文本的时间抄,或提前准备小黑板,像小学数学,完全可以这样做。如遇见比较好的题,阅读之类的,可以适量打印,以减轻学生和学校的经济负担。
导学案一旦下发,要求学生完成的,必须要通过小组或教师批阅反馈,不要一股脑全发给学生了,却没有检查、反馈和评价,学生只能被题海淹没,耗干,造成新的矛盾和厌学情绪。
5.“六步”的核心是什么?通过学生自学、小组交流、学生展示,提升成绩和综合能力。不一定按固定的程式进行,可以适当灵活变通。如果有必要,小组交流学习应该贯穿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可以尝试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前臵变预习、课后变课前,落实:独学、对学、群学。
第三篇: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
浅谈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法
城关小学 刘俊玲
为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益推进素质教育,结合本人教学实际以及近期赴德顺、实验两校听课、学习、研讨的收获,在此,就谈一谈我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粗浅认识及感悟。
一、对导学案的认识:
导学案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学习的方案,导学案不是教案,也不是作业。应适时灵活地应用导学案。
二、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六步骤的认识:
(一)导入明标
这一步是教学活动的第一步,也为后续各环节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实施这一步时,要从“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考、唤起学生情感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导入的激励与引导功能。此外,在这一环节,尽可能不使用“了解、理解、掌握”等模糊语言,而用“学会,会运用”等明确语言给出学习目标。力求简单明了、不耗时。
(二)自学质疑
在这一环节,教师在充分研读课标、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组建导学案,将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学什么、以什么方式自学、学多长时间”去学。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做自学检测题,对于有疑问的题准备好在下一环节小组交流中去研讨、解决!
(三)小组交流
在此环节,要充分发挥集体的优势,群策群力,将在自学环节遗留的问题,小组交流探讨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到下一环节在全班进行探讨解决。在此过程中,教师只需要细心观察、倾听,不要打断学生的讨论,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功能即可。
(四)展示点拨
在这一环节,各个小组将自己小组的成果或者共性问题进行汇报展示,引导学生进行组间讨论。如果实在解决不了,则需要老师进行精讲点拨了,教师在精讲点拨时只需要讲难点、联系、规律;要讲清概念。
(五)训练拓展
这一环节是基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初步掌握之后而精心设计的检测训练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运用。从而完成学生的梯队提升,加强教学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的联系,改善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同。
(六)小结反思
凡事要善始善终,学习也不例外,要形成一个统一体,瞻前顾后才是有效的学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自发的归纳小结与反思,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
三、对“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总体感悟:
(一)“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达到学生敢质疑、会质疑,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教学要求在制定学案之前由各学科备课组长组织组内教师集思广益,在全面把握教材标准和考纲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每个人的教学经验,精心制定教学案,把授课的重点、难点、教学思路都集中体现在教学案上,使教学案能集众家之长。同时,这也要求教师们要致力于钻研教材、了解学情,更要致力于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三)“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教学将课堂教学中心由“教”转到“学”上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小结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学生也学会了交流,提高了学生之间合作能力。
(四)重视师生课后反思
学生要学会做学后记,就是学生要把对课堂学习的经历,体验进行总结,包括本节课所获得的收获,学到哪些知识、技能,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有待解决,在学习方法上有何收获,哪些方面需进一步改进等。同时老师也要写下教学反思,就是要把自己完成每一次教学活动后,对实施教学活动的自我感觉记录下来,反思应包括对本节课教学目标,实现程度,教学效果的好坏进行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哪些问题的讨论还不够深入,有待下一节课继续进行探讨和研究,特别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表现,以便通过沟通交流,提出个别指导方案与补救措施,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的质量。
第四篇: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经验总结
2010年在区教研室的组织下,我校开始尝试” 学案导学 六步教学模式“教学法,到现在已有两年多的时间,这期间有许多收获,下面就把我校在这段时间里如何做的总结如下:
一、激趣导入 目标定向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在上课初期,教师利用2-3分钟时间,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用学生的经验,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拓展思维空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课堂上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教师说明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小组交流或师生交流等),提出学习要求(学生对知识、技能需要达到的目标),指明学习的时间,应在学案上的每个问题都作以注明。学习目标可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觉悟目标,能让学生懂得应掌握哪些内容,掌握到什么程度,增强学习的动力和针对性。
二、学案引领 自主学习
”学案引领、自主学习“就是运用学案这一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导学为方法, 引导学生走进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最后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同时,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让学生逐步理解掌握教材。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而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一旦形成,往往能使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其实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
三、合作探究 交流展示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学案中的有关问题,对一些简单、易懂的内容教师只须一带而过,而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而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应及时汇总,以便在精讲释疑时帮助学生解决。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学案,针对学案中的问题展开讨论交流,避免草草了事或形式主义,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展示质疑 精讲点拨
知识总结就是对学生精讲点拨,也就是在学生自学、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及学生在自学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一是点拨: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疑点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二是精讲,对于难度较大的倾向性问题,在学生渴望释疑的心理状态下,教师应针对疑难点,快速确定讲的内容,抓住要害,讲清思路,明晰事理,并以问题为案例,由个别问题上升到一般规律,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
五、训练评估 当堂达标
这是学案导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在练习问题设计时,应注意多设疑,在无疑--有疑--无疑的过程中,使学生由未知到有知、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此入彼地掌握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练习的测重点应有所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应侧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而高年级学生应把测重点放在能力的培养上。练习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让学生通过练习既能消化、巩固知识,又能为教师提供直接的反馈,以便对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发现,给予指正,做出正确的评价。讲评时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的难点上,根据练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六、回扣目标 收获反思
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可提示学生:想一想,本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些问题?通过本课学习得到哪些启示,还有哪些疑问?可将启示、疑问在学案上写下来,或者当堂交流,或者在课后请教老师、咨询同学。
第五篇:“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学生的动力
“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
学生的动力
今年,我县教育局强烈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我校按教研室及学校的相关部署积极进行了教学尝试。几个月来,有行动,有收获,也有思考,下面我粗浅谈谈个人体会。
学案导学是“以学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的具体化,其指导思想是很明确的。我们感觉实施过程中它两方面优点体现得很明显:
1.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的教成为学生学的辅助,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
2.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贴合学生认知规律,课堂流程体现了温故知新、感知思悟、整合表达、思想情感提升的发展过程。
网上有篇文章,题目叫《学案导学应把握好“四个不能淡化”》,想必大家都看过。这篇文章中提到四个不能淡化:不能淡化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淡化教师对教材的深刻挖掘,不能淡化学科特点,不能淡化教师的教学风格。
结合这篇文章中感触较深的地方谈谈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困惑。“部分学校在实施“学案导学”时,不顾学科特点,课堂上教师依据导学案提供的问题,一问一答,把本来丰富多彩的课堂,变成了枯燥乏味的习题解答课。教师省劲了,而学生却越学越累,越学越没有兴趣,脑子里除了一些杂乱无章、冷冰冰的知识外,没有其他任何东西,这与新课改所提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背道而驰。”
这里需要搞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导学案”是什么的问题。有位在这方面有深刻研究的老师这样界定:“导学案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任课教师执笔编写的能够适应本班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的课前预习、课内自学、课外延伸的文字材料,它应该是教师教学思路的呈现,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纲。如果把它比喻成一座灯塔,它就能指引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如果把它比喻一把钥匙,它就是能开启学生学习的大门。一个好的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它能够通过创设情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竞赛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我参与’、‘ 我快乐’、‘ 我提高’的思想。”
因此,导学案编写是整个“导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它要求教师对教材要有深层次的理解,对知识点有正确的把握,对学情有足够的了解。编写适合教学的导学案,使教学得以顺利有效进行的保证。这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不能淡化教师的教学设计和对教材的深刻挖掘。
“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学案导学”要在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下,体现课堂教学的学科特点,通俗地说,即语文课要上得像语文课,数学课要上的像数学课,依次类推。”
“‘学案导学’不能淡化教师的教学风格。”没有特色的学校办不成名校。同样,没有风格的教师也成不了名师。教师由于自身秉赋、个性特点、成长环境、修养学养等不同,所体现出的教学风格也必然相去甚远。同一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设计,由于教师的特长不同,课堂教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有的老师善讲,有老师善于启发诱导,有的老师善于指导学生自学,我们应该允许教师通过自身努力,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而“学案导学”由于采取基本一致的教学设计,往往会束缚教师的手脚,同时也可能使部分优秀教师产生从众心理,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的潜力,从而降低对自已的要求。这对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是极为不利的。
怎样将六步教学模式和学科的特点有机融合,教师又不千人一面,这一点我们多少是有点困惑的。
以上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一些思考和困惑,实事求是地讲出来,不当之处,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