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路收获 一路成长
“一路收获 一路成长”
大连研修心得体会
10月26日至11月9日,我有幸参加了新疆石河子市中小学骨干校长赴大连研修班的培训学习。这次培训对我本人来说是一次极好的洗脑、充电的学习机会,可以说“一路收获,一路成长”。为期15天的学习时间,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丰富了思想,通过培训学习我受益匪浅,受到很大启发,让我真正领悟到作为一名新时期校长应有的新思想,新理念,也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校长必须“注重学习强素质,以人为本抓管理”,才能开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在此次培训学习中,我有几点收获、感悟、思考,与同行们一道交流和分享。收获:
此次培训,我们聆听了8位教育专家的精彩讲座,这些讲座着重阐述了校长素养与学校形象,教育思想与教师专业的核心素质,学校文化建设,项目管理在学校的应用,学校管理与心理学智慧,规范办学行为,构建和谐校园等。大连教育局工作部副部长孙军在《学校形象与校长素养》的讲座中对学校形象的定义是:学校、家长、学生与公众对学校的总体印象。它包括校风(内在的、软实力,如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凝聚力、学校的服务风格等)、校貌(外在的、硬实力,如办学实力、办学环境、学校标志、学校教职工的行为态度等),对校长素养提出校长必须具备课程领导能力、教学引导能力、教育研究能力,要努力提高四种素质,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教育素质、能力素质,副部长的话:
工作的报酬是工作;校长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掌舵人,是学校的灵魂。
传统比现实更重要
让我们记住王冬凌副院长的话: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的关键是教师队伍管理,学校工作的重心是提升教师素质,教师素质的核心是教育思想。教育的奥秘在于悟透人性,是用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
让我们记住吕丽筠老师的话:
生存之道,重在经营,要经营产品,更要经营文化。我们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都说话。
让我们记住屠广越主任的话:
项目管理可以在学校管理中有效应用,可以使得许多问题从不可控到系统思考、从个别经验到公共秩序,团队成员成就感、创造力将大幅提升。
让我们记住夏芳教授的话:
保障每个学生在学校安全、有序地学习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愿望和义务;以爱人之心爱人,以责人之心责人。
让我们记住李木老师的话:
利用人或借助人把事情做好。性格不同、各如其面、掌握性格密码,人岗匹配、用人之长、避人之短。
让我们记住佟世军校长的话: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决策靠校长、执行靠下属、拿得起放得下;做我们想做的、做我们能做的、做我们该做的。
经典语录:
1尊重学生、悦纳学生。没有自尊的孩子最难教。关怀学生的人生和命运而不只是分数:分数不能成为教育的唯一目标; 3教师职业倦怠,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教学的意义;
4身教重于言教。人格是一种无言的力量。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自身就是一本教科书,学生从中受益无穷。
5抱怨学生是没有用的,只有教师去改变自我。
6善待教师、成就教师(教师不是工具);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专业地位;谨记:你不是教师的老师,不宜以个人身份在专业方面对老师“指手画脚” 7民主化的管理是最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
8学生、教师、校长、学校的路走多长,一切皆在“创新”中!9创新是换一种做事的方式,换一种看问题的视角。
10创新让你区别与学长、区别于同行、有别于前任领导、有别于同行。11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修养。12校长三件苦事(重要的事).找钱:校长是最高尚的乞丐、其魅力是与计划外找钱的能力成正比。挖人:其魅力是只挖大腕儿,与挖大腕儿成正比。
定方向:其魅力是无论你离开岗位多久,你的魅力体现在他人还在沿着你定的方向前进。
13校长不要违背文化,尊重一所学校的文化,首先要尊重这种文化创造的人,文化的影响力不会因为校长离开而消失。14让学校成为师生终身留恋的地方.15理解生命,让世界更精彩;享受体育,让生命更美丽。16领导力就是能够对他人施加影响,赢得大批追随者的能力。17看一位校长能走多远,就看他身后有多少追随者.18领导力的五种境界:1.职位2.认同3.成就4.育才5.让人拥戴.19在学术方面校长必须要争,在荣誉方面不能与老师争。
20理解学生教在心灵。教师在“理解”中发展,学生在“理解”中成长。
感受:
一、理解更深刻。从北师大赵希斌教授的《校长如何做教师专业化助推者》到名校长吴金渝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校长的作用》,精辟的论述,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的理念,都在教育引导着我,促使我反思、奋力前行。
二、心底更踏实。培训让我更加理解了校长在学校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把握了工作的轻重缓急。让我们更明白了独特的办学视角和管理思想决定了学校今后的发展。
三、找到了差距。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深感我们的教育与发达地区的教育存在的差距。作为边疆城市中学,我们要规范办学行为,精细化管理,这样才能新疆教育的快速发展。
思考:
1、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在师德方面做教师的榜样。从吴金渝等名校长的身上,我们感受到的是那种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对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因此,作为校长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努力提升自我的人格魅力,在思想品德、道德修养上做教师的楷模,时刻用苛求的眼光看待自己,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师生,做师生的知心人,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提升自身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方面做教师的引路人。没有改革就难以发展,缺乏创新,发展就会滞后,通过培训,让我首先转变观念,这就需要自身提升能力素质,在改革创新上做教师的引路人。反思自己的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没有发挥作用。培训让我懂得今后努力的方向一是勤于学习。如阅读教育论著和优秀教育期刊,因校制宜地引进外校办学的智力成果。二要善于思考。思考的过程是办学经验的总结过程,也是管理思路的明晰过程。思考是一种心灵的自我对话,久而久之,必然会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3、要有超前的办学理念,这是教育制胜的前提保证 陶行知先生说过:“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评价一所学校,首先评价他的校长”。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手里不应该拿着鞭子,而应该举着旗帜,走在前面。”由此可见一所学校的办学,校长是灵魂,校长是办学思想之魂、办学方向之魂。通过学习,我深刻领悟到先进科学的办学理念对学校发展的巨大作用。审视我校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我们首先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每一位教师,其次是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什么?教师的职业成长需求什么优质的服务,学生、教师的生命价值,生命质量的提高需要我们做什么?
总之,这次外出培训学习,真的好高兴,这首先应该感谢教育局党委、进修学校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给我们各位中小学教学校长提供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听到了名专家的讲座,也学到了名学校管理经验。15天的培训学习已经结束,但我们的学习、领悟、实践才开始,作为我们,一定会牢记自己的责任,站在时代的高度,不断为学校的发展寻找新的支撑点,做一名有理想、有愿景、有作为的学校带头人。同时我将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继续深化、理解,学而致用,根据我校的实际,灵活、有机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我校的规范化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我的力量,把我校办成家长满意、社会认同的学校。
最后我用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话结束本文:校长好好学习,老师天天向上;老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学校文化涵养教师,滋润学生;让教师享受到教育的幸福,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
第二篇:一路收获 一路成长
“一路收获 一路成长”
---参加苏州大学中西部小学校长“国培”心得体会
朱王堡中心小学
张先平带着渴望,怀着激动,也带着对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困惑,我于2014年11月12日—11月24日,有幸赴苏州大学参加了中西部 “国培计划”小学校长培训。培训时间很短,感触很多,下面我将我在河西堡一小浙派名师的讲学活动、李局长在今年教学质量分析会上给我们的培训讲座、徐局长带领我们在民乐三堡小学的学习,以及这次在苏州培训学习的点点滴滴的体会,向各位领导、同仁做一汇报,不妥指出,请批评指正。
一、校长应该是举着火把,举着旗帜,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人。而不应该拿着鞭子,走在队伍最后面的人。菲律宾教育部长赫查说:我从来没有见过拙劣的校长能办成好学校,也没有见过好校长办出坏学校。我见过失败的学校转变为成功的学校,也见过杰出的学校迅速滑坡,这些成功与失败的事实都很容易追究到校长的能力和水平。旗帜和火把的含义是什么,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办学思想之魂,办学方向之魂,教师集体之魂,学校文化之魂。办好学校,教师是基础,校长是关键;一位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温家宝:一个好老师,可以教出一批好孩子;一个好校长,可以成就一所好学校;一批教育家,可以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提升学校领导力,对学校的发展,对学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什么是领导力?学校领导者、管理者 统率、带领团队,并与团队交互作用从而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能力。驾驭、引领、发展学校的综合能力。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体现,不是单指某一方面的能力,是学校领导者、管理者的价值理念、办学思想、学识、人格、情感、意志等的综合素质。一位学者总结校长的领导力为10种能力:仰望星空铸大气:有境界的校长——境界力 ;品德高尚成正气:有道德的校长——道德力;系统思考凝精气:有思想的校长——思想力;躬于实践炼灵气:有智慧的校长——智慧力;上善若水聚人气:能合作的校长——合作力;运筹帷幄养士气:善经营的校长——经营力;指点课堂显真气:能领导教学的校长——教学指导力;难得糊涂敛锐气:大智若愚的校长——钝感力;勤奋刻苦厚底气:善于学习的校长——学习力;敢为人先显豪气:敢于创新的校长——创新力。南京市对名校长有五条界定:1.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具有高尚的教育伦理精神;2.具有独树一帜淡定教育思想和理念;3.敢为人先,坚持教育教学改革;4.坚持不懈的进行教育教学改革;5.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南京市对校长的4点要求是: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一把手校长指挥教学;专职校长坐阵教学;支部书记保证教学。正如李局长所讲的,一把手工作相当重要,校长要尽心,教师才能安心,学生才能顺心,静下心来管理,潜下心来育人。
二、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野百合也有春天----评价改革,让教育回归本源。一所好学校,就是指考试成绩高的学校;一位好教师,就是考试成绩高的教师;一名好学生,就是考试成绩高的学生。我们依然用分数的高低这一把唯一的尺子来评价学校、教师、学生,这种“只见分数,不见人”的评价方式,越来越偏离了教育的本真。我个人也坚定的认为分数很重要,应试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数只是教育的一个点,教育是以这个点为圆心的一个圆,或者说是以这个点为中心画出的一个美丽的图案。这才是教育的本真,是不断的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的过程。究竟应该怎样科学的评价学校、教师,学生,这就是新课改以来自上而下,顶层设计滞后于课堂教学的一大瓶颈。而我们底层设计的评价改革应积极探索,苏州市星海实验小学对学生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很值得我们借鉴。
一方面,他们将粗线条的“德、智、体”三好标准,进一步细化为“爱心、志愿、诚信”为代表的德育目标,以“环保、礼仪、合作”为代表的行为习惯目标,共同构建起小学生发展的德行基础;同时,以“创新、勤学”为代表的智育目标,不仅关注了学习结果,还关注了不同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优势的差异,尤其关注了学习兴趣的保护和激励,共同构建起小学生发展的兴趣基础和知识基础;另外,还有以“健身、艺术”为代表的体艺目标,既反映了小学生发展的兴趣基础,更是美育的具体体现。以上评价指标构成了“十佳”中的十,需要强调的是,十,并非具体的数字,它在不断的调整与更新,是动态变化的,更趋向于无限可能的N.每位学生可根据自身的认识,对照评价体系的三级指标,自我感知在某一方面确有优异表现或进步的,都可自主申报,学校对照指标,综合各方考评,认定并颁奖。6岁到12岁,在人生的历史长河中,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即是经历了小学6年的教育,无论孩子处于何种状态,仍不宜此时的状况,断言他的未来。评价体系有了,评价标准也制定了,如何将其运用于实践,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正能量,具体做法是,以评价为载体,通过争章积点,实行换购奖励的办法。“争章卡”的推行,为班级管理注入活力,孩子们会主动融入群体,认真对待生活,“发现、寻找、思索、行动。”当他们有积极的言行举止,都能及时体验到被人认可,被人关爱,被人尊敬的幸福感,促使其价值观的觉醒,把自己和集体经营得更好。争章卡不仅是班级管理的抓手,还成为全校教职工管理的抓手,比如后勤部门的员工看到学生捡拾垃圾,看到同学帮助路人,问清姓名后,都可以反馈到相应部门和老师处,以此激励善行,放大善举。学校无小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人,人人都入心;这间小屋里的货架上,物品玲琅满目,按种类分为了“一点区”,“三点区”、“五点区”……门口的收银系统,一应俱全。几位身着统一服装的小营业员穿梭其间,热情地为“小顾客”服务。学生们凭着争章卡,可以定期去那儿换购物品。更让人期待是这些“点区”的“货品”,有些是用钱买不来的,比如“三点区”里,有学生劳技课上做的精美纸工;“五点区”内,校长亲手制作的漂亮发卡摆放其中……孩子们情有独钟,因为它们原生态,独一无二。后来,更多的礼物,变成了看不见,但更珍贵的“精神奖励”。比如“和喜欢的老师共进一次午餐”“做一次班级护旗手”“在全班同学面前弹奏一曲”……这些“奖品”,是四叶草金点子奖励征集活动中,在学生笔下诞生的。英国哲学家赫.斯宾塞说过,“儿童需要激励,就如植物需要浇水一样”。但仅仅“激励”是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生 长性的激励。人的教育,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教育,绝不能依赖于“纸笔考试”,也不能依赖于“打印象分”。人的成长的复杂性,决定了其评价必须是注重过程的、质性的评价。成长是一种积累。只有关注过程,那些良好的行为细节,在量的积累下,才能转化为质的定性。“争章积点换购制度”正是把孩子们看不见的进步,变成了一种看得见的“精神力量”,让他们自己精神起来。随着“争章积点”认同度的提升,学校早已废除了原有的“三好生”期末评优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常态化的“每周一娃”“每月之星”评比办法,依据“获星争娃”的频次和类别,评定最终的“十佳星海娃”“单项星海娃”等。成长,永无止境。激励,犹可生长。我们要达成这样的共识——儿童是一种可能性。何种可能性会转化为现实,依赖于后天的引导。“十佳星海娃”,不单是个简单的名称,它代表着学校一以贯之的价值引领。人的发展是多维的,我们要努力用“十佳”去涵盖人全面发展的各个方面,譬如“勤学娃”,它不是“分数娃”,甚至与学习成绩几乎无关。它关注的是,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常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课堂参与、学习进步等,它传递一个理念;成绩固然重要,习惯态度等更为关键。我们要达成这样的共识——评价,不是简单的“对”和“错”的区别,不是笼统的“不错”“你真棒”的夸赞。评价本身,就是教育和激励。在激励背后,影藏着学校育人的目标追求;关注的是学生怎样为人,怎样做事,怎样对待错误,怎样发现自己,等等。我们要达成怎样的共识——所有的文化中,“激励”文化最具导向性。一所学校,如果只倡导“竞争”,那么,孩子就会你追我赶,眼里只 有“别人”,心胸就可能狭隘;一所学校,坚持鼓励“个性”,富有人文情怀,孩子就会看到“自己”,乐观、主动、智慧、懂事。今天,从“十佳星海娃”中“生长”出来的“人人成功、人人成星”办学理念,依然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在这种核心文化的引领下,人人都在追求适合的教育,享受教育的适合。孩子们每天都有目标,每天都有期待,每天都在积极评价中,主动积累,一个个梦想在他们心中涌动……我们相信---这种梦想,这份期待,一定会是他们生命中的财富。
对教师的评价体系。1.创建“生态场”;在校内,始终营造一种特殊的环境—“专业拥抱”环境,强调:行政干部,尤其是校领导班子—必须做学习的先行者;全体教师—让学习成为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向教师传递一种朴实的专业成长价值观—教书的人,不能不读书;教人成长的人,自己不能不成长。人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以不成长。发展的原则是每个老师都很重要,但没有谁绝对重要。做到不同的教师需要不同形式的支持和拥抱,我们和每一个教师以成长暗示和成长期待,“每一篇云彩都可能下雨”。2.激活“学术圈”;鼓励教师,超越原有的学科组、年级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年龄、研究方向、成长需求等,自由组成各种形式的学术团体,形成一个个各具形态、自由开放的“学术圈”。创新活动的形式:可以是传统的围坐在一起的圆桌讨论,可以是娱乐舒适的茶吧闲聊……共同的爱好,相同的兴趣,欲望和愿景,使大家情感相融、行为一致、精神愉悦,相互吸引,相互作用,有人际归属感和活动成就感。3.形成“叶镶嵌”; 自然界有一种现象---植物相邻的两片叶子总是不重叠的,既是是同一枝条上的叶子,也互不遮掩,镶嵌式的排列,使每片叶子都享受到阳光。带给我们的启示:人人做自己的第一,个个是学校的唯一。尊重老师发展个性:有的老师擅长课堂教学,有的老师专攻班级管理,有的老师爱好教育科研,有的老师钟情解题答疑……。如果采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老师,势必会打击一大片,也会造成教师之间的恶性竞争。理顺每一个老师的优势与强项,尊重“风格”,孵化“风格”特别强调从多维度多视角来评价老师,认可老师,激励老师,尊重他们的智能结构和成长差异。尽可能让每一个教师寻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上,帮助其规划自己,让“每一个”从群体中脱颖而出,努力做自己的“第一”,最终成为学校的“唯一”。学校评价教师时,变“取长补短”为“扬长避短”,多一把评价的标尺,多一份成功的体验。“另起一行”能够成就无数个第一。多一份自由,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期待。错落有致的评价,使教师群体由“少数人的胜利”,变为“所有努力者的胜利”,最终形成“叶镶嵌”现象。4.激发“群智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信心,经过互射互激,能成倍递增;人的智慧,进过互启互动,同样突变式倍增,实现思想的核聚变。通过:名师领衔、集成备课、异质合作、班级联盟、头脑风暴……独特路径,激发教师的群智慧。比如“异质合作”:学科是独立的,但又是相融的;教师时专业的,但教法是相同的;专业是特质的,但又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比如:一位老师要参加区级数学赛课,我们尝试引入各个学科的老师都参与研讨,奉献智慧:语文老师对其语言进行“吹毛求 疵”,音乐老师对他的课堂细节“百般挑剔”,美术老师充当他的形象设计师……一个学科联动多个学科,一堂公开课带动多节随堂课,一次赛事成就一批教师。博采众长,学科整合,智慧共享。一个人,可以走的很快,一群人,可以走的很远。
三、“教学”能不能变为“学教”。我们一直在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把“被动学”,转变为“主动学”,要想真正做到以上几点,我认为,应该彻底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转变为这样一种结构:课前学习----课堂展示-----师生共同解惑。
四、自主学习,仍然是最重要的学习方式。
五、合作学习,要要有名有实。
第三篇:培训体会: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培训体会:一路收获,一路成长
聊城经济开发区北城中学谢金梅
XX年8月13日至19日,我有幸与40多位同行一起,参加了在北师大举办的聊城市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夏日的北京,窗外骄阳似火,培训大厅内的我心境明朗,热血沸腾,一周的学习,我与同行的学友一起聆听着、记录着、研讨着、思考着、收获着……
专家们的讲座润物无声却令人深思,疾风骤雨却令人豁然开朗。王文湛司长的《学习纲要重在质量提升内涵》高瞻远瞩,从国家未来发展的蓝图层面诠释了为什么要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怎样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体现出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的挚爱、执着与寄托;张梅玲教授的《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全面细致阐述了从目标制定到课堂实施的整个过程;王立军老师的《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让我明确了“站在课堂上要有根”——在课堂靠增加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似叶上施肥;在备课中多花点时间以促进课堂有效,如根上浇水;鲍传友教授的讲座《教师专业发展与生涯规划》让我在感慨当教师难,当好教师更难的同时,更明白了骨干教师身上的责任……
培训的时间是短暂的,留给我的思考和成长空间却是无限的。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唯有提升自身的内涵,才能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教育的要求,教好书、育好人。
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时常在思考,教育家和教书匠根本区别在何处?专家们的讲座让我豁然开朗,不要把教育家看得多么神秘,每个教师都有可能成为在中国有影响力的教育家,关键在于是否做到一个有心人,是否执著,是否有恒心。一个想成为教育家的教师必须从最基础的做起,生命不止,学习不息,这一点王文湛教授的讲座让我很受启迪。除了参加培训,互相听课等学习形式外,教师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读书。一要广泛涉猎各类书籍。教师必须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时代发展了,老师必须不断的充实自已,让自已的知识不断更新,必须要有“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活水从哪来呢?惟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了,中外名著、天文地理、百科全书都应该涉猎,这样站在讲台上才能底气十足,真正成为孩子心中的“百科全书”。二应该读教育教学专著。读陶行知,读杜威,读苏霍姆林斯基……与大师进行对话,找到理论上的支柱和共鸣。三要读教育教学杂志。除了与教育大师对话外,我们还应该多读教育教学杂志,领略专家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方法,站在理论的前沿,把握教改的脉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学。
做一名创新型的教师
认认真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要让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得快乐,创新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教师创新能力中最必需也最重要的素质。教学生学会思考并养成思考的习惯是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而要完成这个任务,教师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养成思考习惯。
首先,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方法需要思考。我们要使自己成为一名创新型的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有新的突破。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授渔”式的教学方法,关键是教师要掌握“授渔”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思考,不断探索。
灵活运用教材需要思考。对教材进行深层次、多维度的研究,并着力思考:教材为什么要这样编排?是否有更好的编排方法?只有这样有一定深度的思考,才真正能帮助我们熟悉教材,领会教材,驾驭教材。在备课时,脑子里要多装几个“问号”,如教材中出现的东西是否都要教?根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是否可以对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必要的增减?
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路径,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就能提高他们创造性思维的质量,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当然我们的教学工作也就轻松了。
做一名科研型教师
当今时代,要使自己在专业的道路上不断成长,就应努力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学术道路。这一点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研修管理处王立军主任的讲座《走进常态的教育科研》对我的启发很深,面对发展的时代,面对变化的学生,教育需要不断更新,教育需要研究型的教师,只有不断地研究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才能提高工作效益,才能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素养。他在讲座中指出自我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通道、是教师个人知识的改造与升华;既要重视实践、勤于实践,又要专于理论学习。作为骨干教师更要强调反思学习,提出自我学习、自我专业发展的计划,撰写教育笔记,经验总结或论文等,<莲~山>全方位提升自己。课题研究着眼小处,应该能具体操作,能形成系列,能实施检测,研究真实的问题,在理论指导下科学地进行研究,在不断反思中让研究变得卓越。此外,做课题研究要持之以恒,要耐得住寂寞,因为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高度。
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古人云:“每日必三省吾身”。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更要具备反思的能力。说到反思,我们太熟悉了,从每学期开学到期末,每一课我们都在反思,但反思的效果却微乎甚微。原因在于我们的反思成了一种形式,是为了反思而反思,根本就没有用心地、及时地去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新奇的思维火花,即使有了好的做法,也因懒惰而不愿动笔只解决眼前就了事,就这样在不断地推诿中自己也变成了一个“教书匠”。虽然,领导在会上也经常强调写教育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可总也不能很好地去实践。于是,我们很多老师,大部分时间都在埋头工作,终日忙忙碌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然而却大多碌碌无为。若干年之后,就有了一种日落夕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想法。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停下脚步回首自己走过的道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缺乏反思意识和习惯。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过:“一个人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是埋头教书,仅仅满足于自己狭隘的已有教学经验,不去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进行概况、归纳和反思,也许他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可能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又怎会发展和提高呢?那么如何通过反思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呢?首先要强化学习,提高反思素质和能力。教学反思不是回顾,要真正做一个反思型的教师,不但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和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还必须要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实践性知识和技能等。比如,每期至少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写一万字的读书笔记、上一堂公开课、在组内或校内做一次教育教学学术发言、写一篇教学心得或论文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就为为写好教育教学反思奠定了良好的素质基础。其次要立足课堂教学,加强案例分析。有老师说,教学一个年级已经连续很多年,反思无话可写,其实不然,虽然我们每年拿到的教材大致一样,但所面对的班级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方法也不会一样,反思的内容更不可能一样,只是反思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稍多一点的时间和精力罢了。
因此,作为一名骨干教师只有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经验才能升华,感性的东西才能上升到理性阶段,自身的专业才能向更高的方向发展,那样就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研究型的教师了。
一个人能走得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有几位好的同伴将会成就你的一生。感谢这次北师大培训班的各位专家、学者,为我们指点迷津,感谢这次与我们同行的各个学校的骨干教师,从他们的身上让我看到了同行的优秀和自己的不足,感谢开发区领导为我们创造了这次北京培训的机会。短暂的培训虽然结束了,但是专家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却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我相信这次北师大的培训一定会在我们这批学员的头脑中刮起一场头脑的风暴,掀起一场教育教学的思潮。展望未来的工作、学习之路,将是永无止境而又艰难曲折的,而我却愿在这快乐而无止境的追求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即使我永远成不了教育家,但我愿意做一个有个性,有想法,有追求的教师!
第四篇:陪伴孩子一路成长
陪伴孩子一路成长
尊敬的各位家长,张老师: 大家下午好!
站在这里跟各位家长交流孩子的成长经历,感觉非常荣幸,也有些忐忑。我的女儿郎雅迪现在是六年级八班的学生,一至五年级一直是张丽媛老师带班主任。张老师是一位非常敬业也非常有水平的老师,人品好,业务素质高,非常受学生们爱戴,孩子生活在这样一个班集体,一定会健康快乐地成长。
今天,我想重点跟大家交流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强调家长陪伴的重要性和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说的不合适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下面先说说阅读。
亲子阅读是引领孩子爱上阅读的有效途径。女儿今年12岁,回头想想,陪孩子阅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后来看到一张我妈妈怀抱女儿看《婴儿画报》的照片,那时的女儿大概只有半岁多吧。她的识字、数数都是在平时的玩耍中不经意间完成的。走进公园、走在山坡,指认一下标志牌,数数台阶和小栅栏,指认图画书上的汉字,日积月累,孩子看到汉字就有亲切感,喜欢认字,早早建立了数字的概念,识字量也越来越多。平时我给孩子读童话故事多,孩子爸爸读历史故事多。到小学一年级,女儿已经基本能够独立阅读喜欢的书籍了。
循序渐进,为孩子挑选健康有趣的书籍。女儿最早接触的
图书应该就是《婴儿画报》,后来上了幼儿园,曾经在大明湖省图借过一阵图书,给女儿借书的同时,我也经常借育儿书来看。之后订阅杂志多一些,象《幼儿园》、《小百科》、《中国少年儿童》、《我们爱科学》、《数学小灵通》、《智慧数学》等……孩子低年级时很喜欢杨红樱的《笑猫日记》和马小跳系列,我从网上买了全套的。也曾经根据她的兴趣买些漫画书,象《我是实验王》、《幻想数学大战》,这类书在大人看来知识点少,画面篇幅大,但是孩子很喜欢,她在漫画中领悟其中的科学知识,偶尔也做做里面的小实验,空闲时间会模仿书里的人物画上一幅,乐在其中,只要完成作业我也不多干涉。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加深,我会请教老师和其他家长,适时更换阅读材料,逐步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现在女儿订阅的杂志主要有《快乐青春经典阅读》(初中版)、《大科技》、《博物》杂志,《咬文嚼字》等……每一本她都读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为孩子选书一方面照顾到她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考虑知识面宽一些,文科、理科都包括,希望孩子视野开阔、知识全面。这些书通常放在客厅沙发的一角,使孩子随时都能看到,随时都能拿起来翻阅。
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需要家长耐心的引领。孩子不会生来就对所有的书籍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自己不太擅长的方面更是敬而远之,不屑触碰。这时,家长的耐心陪伴和引领就显得尤为重要。《21世纪英文报》(小学版)是网友向我推荐的一份
彩色英文周报,五年级刚订的时候女儿没有兴趣,报纸来了也不翻。我英文水平不高,单词量还是比孩子多些,有空的时候我就拿英语报仔细看看,不会的单词查字典,看到有趣的地方就讲给孩子听,拉她过来一起看。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一段时间之后,英语报再来的时候,女儿有了主动翻看的兴致,做做上面的游戏,讲讲上面的笑话,虽然做不到全篇阅读,但比之前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因此,阅读兴趣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面对孩子不太感兴趣的书,家长不妨自己先读一读,看一看,把其中的亮点讲给孩子,“吊”起TA的胃口,“诱使”孩子一步步深入读下去。
可以从听、说、读等多方面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三国演义》是女儿比较喜欢的一部古典文学名著。说实话,三国原著我没仔细看过,也不感兴趣。女儿大概三年级的时候在学校图书馆接触到了《三国》连环画,受同学兼好友的影响,女儿初识三国。孩儿爸熟知三国,时常跟孩子在餐桌上讨论故事情节,帮助女儿梳理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袁阔城的三国评书、易中天品三国等声像材料,也都为女儿维持三国阅读兴趣起到了不小的作用。阅读期间,张丽媛老师经常在班上对女儿进行鼓励,老师的肯定更加坚定了孩子坚持阅读的信心和勇气。女儿喜欢读书,也喜欢听书,日常生活中利用洗涮等零散时间听了不少童话故事、历史故事和文学著作。所以我觉得培养孩子对一部作品的喜爱是可以逐步渗透的,可以从儿歌开始,也可以从连
环画开始,或者先从简易版、青少版对作品有个粗略的了解,加上声像材料的帮助,慢慢引导孩子理解作品,直到孩子真正喜欢上它。
阅读使人静心,带给人美好的精神享受。虽然跟孩子阅读兴趣不尽相同,但是有时间我们都爱阅读,阅读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好的书籍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开阔我们的视野,净化我们的心灵,使人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有时间的话,少看一部电视剧,推掉一些应酬,多跟孩子一起阅读吧,你一定会收获多多。
接下来我想说说家长陪伴的重要性。
女儿今年12岁,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初中生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感觉家长的陪伴非常重要。我们不但要让孩子吃好、喝好、学好,更要让孩子玩儿好,只有劳逸结合,孩子才会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经常带孩子爬山、去公园,让孩子多活动,多跟其他小朋友交往,养成良好的性格品质。孩子大一些,我们会陪孩子一起玩五子棋、扑克牌、积木等益智游戏,我也会为孩子买精美的折纸书,买橡皮泥、磁力棒等益智玩具,让孩子动手动脑,快乐地玩耍。当我们以一个朋友和伙伴的身份经常出现在孩子身边,我想孩子就不会总是沉迷在动画片、电视节目和网络游戏当中了。
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身心受益。我们从不会让孩子空着肚
子去上学,或者在路边摊上吃饭,早饭一定让孩子吃好。晨起叫早的同时,是给女儿播放英语听力的时间,天长日久,对孩子英语听力的提高和语感的培养都有好处。晚上做完作业,我会陪女儿下楼跳绳活动,希望女儿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每天晚上女儿入睡前,我也会小陪一会儿,一起聊聊当天的学习和生活,跟孩子保持良好的交流和沟通。周末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带女儿出去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日常生活中孩子能自己动手完成的事情尽量让她自己去做,让孩子多感受生活,只有多一些体验,孩子写作文和周记的时候才不会感觉素材贫乏枯燥。
孩子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我想说的是,别看TA今天还是小不点儿,淘气顽皮,但光阴似箭,很快就会长大成人。所以,珍惜跟孩子一起的时光吧,多陪伴,多倾听,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与孩子牵手一路前行,你会发现,孩子在成长,我们在进步。平凡的日子,因为有孩子的存在,变得那么多姿多彩,幸福美好……
今天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第五篇:让成长一路馨香
让成长一路馨香
有人说,成长代表着一连串的改变,而我要说,成长需要明确自身使命的价值。只要拥有审视自身的智慧、承担责任的勇气和无私奉献的情怀,那么我们的成长之路一定会更加馨香。
成长需要正确审视自身的智慧。
汉武帝依据国情军情改守为攻,最终大获全胜,成就伟业;杨振宁放弃简单实践研究转向核心理论研究,最终取得成就,获得诺贝尔奖;李白打消从政求仕的念头,寄情于诗,最终释放了自我豪情,迈向了成功。我们的成长也是如此,能正确审视自己最为重要。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激发内在的潜能,演奏出最绚丽的华章,否则一生将会因此而碌碌无为,平淡无奇。
成长也需要承担责任的勇气。
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在与重大发明失之交臂后,没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将自己错误记在心头,承担起自己的失误,最终又以新的发现震惊世界。我们的成长之路有太多的坎要去跨越,如果我们畏缩不前,用逃避来取代承担,我们永远也长不大,永远只能生活在我们那片小天地上。如果我们不一味沉迷于用客观因素推脱,勇敢承担,哪怕是失败,那么我们将会享受责任完成后的喜悦,成长之路也会因此流光溢彩。
成长更需要无私奉献的情怀。
陈光标曾说:“如果你有一条河,你该学会与人分享。”他就是这样做的,事业成功后,与人们共同分享喜悦。他为受灾群众捐款出力,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首善”。其实我们都不能保证自己如盖茨一般富有,如巴菲特一般聪慧,既然我们不能用好金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何不用奉献来彰显生命的意义,丰富我们的成长?“德才兼备”,“德”永远比“才”更重要。正如一棵枝繁叶茂的橡树,若不愿给鸟儿栖息、不愿给游人遮荫,那它的一生还有何价值,它的成长之路还怎能馨香?
成长之路是有我们自己去走的,只有我们能有智有勇、有品有德,明确自身使命的价值,它才能更加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