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空袭与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教案
七个星镇中心学校——吕安凤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 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人民防空的任务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外国称民防)
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解除警报:鸣3分钟。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二、人民防空的作用
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
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
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
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
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较好地保存自己。如非典时期。
2、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
练习:
1、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
3、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
第二篇:防空知识教案(精选)
人民防空作为人类应对战争灾害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减少战争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防空的地位作用不断巩固和加强。面对新的国际形势、面对信息化条件下新的空袭作战样式,人民防空该何去何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第一部分 人民防空简史2000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1950年在全国范围开始建立人民防空体制,新中国人民防空至今已经走过近60年光辉历程。人民防空随着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武装装备、作战样式、军事战略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初,从应付美国和国民党空军空袭出发,确立了以保护人民生民财产安全为主要任务,以城市和工业企业为重点的指导方针。
新中国建立初期,受对台军事斗争以及朝鲜战争的影响,我国城市特别是沿海,边境城市屡遭敌人飞机的侵扰轰炸,人民防空表现出明显的临战应急准备状态,从防范美国和国民党空军空袭出发,人民防空确立了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主要任务,以城市和工业企业为重点的指导方针。
1950年3月2日,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各主要城市及工业区应设立防空司令部,负责警报、灯火管制及积极与消极防空之指挥”,“动员市民加强防空设备”。10月31日,中央成立了以周恩来为主任,李立三兼秘书长的中央人民防空委员会筹委会。随即,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建立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要求“立即紧急动员起来,在一切可能遭受空袭的地区和城市建立人民防空组织,加紧人民防空工作的设施建设”。各个防空重点城市积极开展人民防空工作,组织群众进行人民防空教育和演练,修建防空掩体。建立自卫队、救护队、消防队,开展反破坏、反轰炸、反对细菌战的斗争。1953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人民防空工作会议,制定了“长期准备,重点建设”的方针,强调人民防空工作必须从准备应付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出发,从保护国家建设的长远利益出发,把人民防空建设提高到长期的国防建设的重要地位上去。
第二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中期,战争威胁空前增长,从应付大规模核袭击出发,人民防空建设的指导思想想“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转变。
“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决策,是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提出的。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4月24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实现了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
1965年6月1日,国务院批转《中央人民防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纪要》指出:“当前人民防空工作,必须根据形势的发展,既要积极准备,又要有步骤地进行。为了防止和减少敌人空袭的破坏,今后在工业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
第三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人民防空从随时准备打仗的临战状态转到长期准备、稳步发展的路子上来,确立了“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人民防空指导方针。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决定,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8年10月21日至11月4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三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上,党中央确立了“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
人民防空指导方针,适应了和平时期人民防空发展的需要,体现了人民防空为人民的本质,给人民防空工作带来了生机与活力,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防空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民防空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举措。从此,人民防空工作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确立的“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平战结合,质量第一”的人民防空指导方针,走向全面开展,协调发展,注重质量,平战结合的新时期。
1986年12月,国家人防委、建设部在厦门联合召开了“全国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座谈会”,会议强调“要进一步更新观念,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上来一个大的转变。”
第四阶段:90年代,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的确立,人民防空从应对高技术局部战争出发,实行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指导方针。
人民防空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做好打赢高技术条件下城市人民防空的各项准备。在工作指导上不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的方法和步骤,不断推出转变的举措。在指挥上,建设符合高技术战争要求的智慧设施,提高指挥通信保障能力,实现指挥自动化;在警报通信建设上,建立以城市为重点的具有防软杀伤和抗毁能力的网络体系;在工程质量标准上,根据高技术战争要求修订了人防工程建设防护标准和防护要求;在人防机关建设上,按照“准军事化”的要求,提高人员质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
第五阶段: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实行有机械化战争条件下的防空袭准备向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防空袭准备转变,由单一的防空袭体制向防空防灾相结合的体制转变,由以行政命令为主管理的模式向依据法律法规为主的模式转变。
面对新的战争形态和作战手段,为适应信息化战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人防向民防的过渡和防空防灾一体化,真正建立起战时能力强、平时作为大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民防体系。2005年10月,召开的第五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确立了新世纪新阶段人民防空建设的指导思想,研究了发展思路,就是要大力推进人民防空建设由机械化战争条件下的防空袭准备向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防空袭准备转变,由单一的防空袭体制向防空防灾相结合的体制转变,由以行政命令为主管理的模式向依据法律法规为主管理的模式转变,努力提高人民防空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抗毁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
2010年10月26日第六次全国人民防空会议在北京举行。新中国人民防空事业创立60周年来,在组织指挥、物质保障、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人民防空整体抗毁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在防灾减灾抗灾、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救援、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部分 现代空袭的特点及其对防空行动的影响3000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表明,空袭与反空袭成为现代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打击整治、经济、军事要害目标成为达成战略目的的主要手段,信息化精确制导武器已成为重要经济目标最现实的重大威
胁。海湾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推行所谓“五环目标打击理论”,将其打击目标依次确定为:国家指挥中心、能源设施、交通设施、民心、军事力量。可以看出,新的空袭作战理论把重要经济目标列入了打击重点。伊拉克战争中,信息化、高效能、精确制导武器使用数量大大增多,美英联军共使用2万余枚精确制导弹药和近800枚巡航导弹,占总量的比例高达80%,远超海湾战争的8%、科索沃战争的35%和阿富汗战争的60%。美英联军依靠绝对的信息优势、一体化的指挥体系、标准化的指挥程序,实现了统一高效的指挥,牢牢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因此,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人民防空袭斗争更加重要,人民防空的任务更加艰巨。
一、空袭的突然性增大,防空袭预警时间极其短促 突然袭击对赢得空袭制胜的决定作用,使得突然袭击在世界战争史上成为屡试屡胜的制胜法宝。二战中,德国“闪击波兰”就是从突然的大规模空袭开始的。日本偷袭珍珠港,使得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法恢复作战能力。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空袭作战运用强烈的电子干扰、低空突防、远程奔袭、防区外发射的空袭作战样式,增大了空袭的突然性,给防空袭预警带来极大困难。美军认为,“突然性可以决定性的影响战斗的结局”,“必须采取充分的保密措施,使敌人无法预警,对突然袭击不能做出有效反应”。当前,美国拥有世界首屈一指的、能够进行高速机动和全球作战的空中打击力量。1991年1月17日凌晨,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起的海湾战争,在“白雪行动”强大的电子干扰和软压制下,30架F-117A在巴格达投下了首批激光制导导弹。随后,从位于红海的海军军舰上、从本土长途奔袭的远程轰炸机等纷纷对伊拉克境内重要目标展开攻击。在开战不到1小时内,伊拉克境内50多个重要目标被毁,面对700多架飞机的临空轰炸,伊拉克难以组织有效反击,巴格达的高射炮漫无目标的射击,防空导弹在无火控雷达引导的盲目发射,指挥、控制、通信、警报系统全部瘫痪,任凭敌机施虐,损失惨重。
二、防区外发射,远程打击,增大了空袭打击范围
自空袭成为一种作战样式以来,敌对双方相互对对方国土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交通通信枢纽和居民集中区域进行狂轰滥炸,摧毁敌方防御和经济,杀伤有生力量,破坏战争潜力,已成为惯用战法,使战争几乎没有前方后方之分,后方的损失、居民的伤亡越来越大。1998年12月17日,美英对伊拉克发动的“沙漠风暴”空袭战,参加空袭的有部署在巴林、迪戈加西亚基地的美空军远征部队的B-
1、B-52战略轰炸机和在波斯湾的美海军“企业号”、“文森号”、“贝劳伍德号”航母群的舰载飞机及驱逐舰、巡洋舰载战斧巡航导弹。在800-1300公里的距离上,对伊拉克全纵深范围的军事和民用目标实施打击。就我国而言,空射巡航导弹、舰射巡航导弹从海上对我发动攻击,在敌海空军不入我境内的情况下即可袭击到重庆、西安、银川等腹地。一些国家的空间远征部队局部袭击我国境内的任何目标的作战能力。
三、信息化空袭兵器的杀伤破坏力剧增,空袭破坏大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空袭兵器改变了对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的袭击方式,已由“地毯式”毁灭性轰炸,变为“点穴式”精确性打击。现代信息化武器装备,为空袭提供了及时发现、准确定位、精确制导、确保摧毁的先进技术和巨大的破坏威力。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空袭拥有高精度、高技术、高效能、高手段的特点。
(一)高精度
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空袭高精度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确定位。美国的“导航星”全球定位系统借助于分布在三个轨道面上的卫星系统,可自动显示出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速度和精确的时间信息,以此确定空袭的最佳攻击目标、时间和航路,并将有关数据存入相应的精确制导武器系统的存储器内。二是精确摧毁。北约在战争中使用最多的是以高能弹药对点状目标实施精确摧毁。采用先进的制导技术,命中精度均在10米以内,最小的仅为1米。袭击南联盟总参谋部大楼时,其中一枚导弹就是从总参谋长办公室窗户打进去的。南联盟内务部大楼被摧毁时,仅一墙之隔的妇产医院只震坏了些玻璃。三是精确评估。例如科索沃战争中,美军空袭后通过卫星、航空照相等迅速记录轰炸效果,当发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时,会马上将评估信息转入第二程序再次实施攻击。
(二)高技术
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空袭高强度特点越来越显著。海湾战争中,美军每天出动飞机上千架次,最多的达2500架次。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出动飞机共38000架次,发射导弹炸弹23000余枚.整个战争期间投下的炸弹当量,相当于1945年日本广岛原子弹当量的8.3倍,使南联盟直接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美元,生产、生活倒退20年以上。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建筑面积4000平米,北约为确保摧毁,竟使用了五枚导弹,使大使馆遭完全摧毁。
(三)高效能
信息化条件下高技术空袭高效能,对空袭目标的破坏力显著增强。例如,1953年,美军为摧毁朝鲜水丰电站,一次就出动了飞机500架狂轰滥炸,而1991年1月只出动了A-6E和A-7E各一架,只用了两枚导弹就摧毁了巴格达近郊的水电站。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与普通武器装备相比,其效费比有极大的提高。据计算,1架单座F-117A携带2枚2000磅精确制导炸弹所达成的作战效果,相当于二战中10名乘员的B-17重型轰炸机飞行4500架次、投弹9000枚所达成的效果。
(四)多手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空袭手段除常规武器打击外,还使用特种打击。例如,杀伤力很强,并能释放出大量放射性铀尘的贫铀炸弹。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共投射了25顿此种炸弹,破坏程度超出了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造成的生态灾难。还有集束炸弹(又称子母弹),内有数十枚乃至上百枚的子炸弹,一枚炸弹杀伤面积达800平米,威力极大。还有石墨炸弹,专门用于攻击敌方电力、电信等设施。还有EMP电磁脉冲炸弹,专门用于攻击对方的指挥、电子控制系统。
“三高一多”打击手段大大增加了空袭对目标的破坏、杀伤力。极大的加大了组织指挥人民防空袭斗争的难度。
四、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成为空袭重点,重点防护任务更加艰巨 城市和重要经济目标历来是空袭的重点,这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尤为突出。在战争中,除重要军事目标外,空袭轰炸的目标以交通、能源和瘫痪城市生产、生活秩序,打击民心为重点。苏联解体前,美国从苏联4万多个目标中,选出8700多个重点袭击目标,其中经济和工业目标4400个,占比50.3%。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将轰炸的目标分为12类,其中8类涉及民用经济目标及军工企业,而且90%以上的目标在城市。在北约对南联盟的78天轰炸中,对南联盟的40多个城市、496个军事和民用目标实施了多轮轰炸,摧毁了南联盟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炼油能力,炸毁12条铁路干线、5条公路干线、66座桥梁、17个电视转播台,使交通、通信、电力严重瘫痪。对一些重点地区和重要目标,实
施反复打击、饱和轰炸,造成的破坏和污染空前惨烈。
第三部分 现代空袭对人民防空的启示3000 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由于我军武器装备处于劣势,在同强敌进行的军事斗争中,仍将面临“不对称”、“非接触”的战争模式,城市人民防空任务更加艰巨。但是,再先进的武器也是可以防的,关键是能否认识它,掌握它的规律,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几次战争中空袭与反空袭的实践告诫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把握现代空袭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必须研究这些新特点和新规律对于加强我国人民防空建设的启示。
一、空袭与反空袭作战具有战略决战性,人民防空建设必须摆到战略地位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局部战争表现,空袭与反空袭作战的战略决战性更加突出。拥有空战优势的一方,其空中力量的使用不再以获取战场主动权和为地面作战创造条件为主,而是把空中力量使用的目标放在全面摧毁对方防御体系、防御能力、国民经济及战争能力,彻底剥夺其抵抗能力和抵抗意志,进而直接达到战争目的。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的实践表明:对于进攻一方而言,只要取得了突袭作战的胜利也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对于防御一方而言,只有取得反空袭作战的胜利,才能为最后争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条件。
信息化条件下空袭与反空袭作战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负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纵观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空袭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技术和装备优势一方通常采取以空袭制胜,以空袭进行战略决战的作战模式。面对现代战争的新特点,面对可能和我国在空袭与反空袭作战中面临的新威胁,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国土防空、野战防空和人民防空建设,形成防打结合的国家防空体系。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象我们这样的大国,敌人一开始就派兵跑到我们国土上来打仗的可能性看来比较小,如果一旦战争爆发,敌人恐怕还是利用精确制导武器,远程作战习机进行空袭。”这一客观事实,要求我们在未来军事斗争准备中,必须把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摆到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二、空袭与反空袭作战具有空前的残酷性,我们必须把保存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作为人民防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现代空袭与反空袭作战的事实证明,信息化装备的大量应用并没有使战争变得文明,相反变得更加残酷了。例如,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对南联盟的空中打击不仅以军事目标为重点,而且在进入第二阶段后,几乎以南联盟的非军事目标为主要打击目标,不仅轰炸了道路,桥梁,电视台,化学工厂,发电厂,还直接攻击了难民车队,国际列车,医院,学校等目标以及中国驻南使馆。致使南联盟炼油能力全部丧失,41%的军用油库和57%的民用油库被炸毁,39%的广播电视转播站线路瘫痪,1005座铁路桥和50%的公路桥被炸断,使交通干线基本瘫痪,1300多无辜的平民被炸死,6000多人被炸伤,近100万人沧为难民,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美元。特别是对南联盟电力系统的反复轰炸,极大地恶化了居民的生活条件,造成断水、断电,给南联盟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霸权主义为推行“新干涉主义”而实施不择手段的空袭,充分展现了信息化空袭作战的空前残酷性,也揭露了霸权主义所谓“文明战争”、“零死亡战争”的虚伪性。它警示我们,在未来反空袭作战中,必须充分认识信息化空袭作战的这种残酷性,必须准备应付敌人最残酷、最激烈的打击,对敌信息化空袭作战绝不能抱任何“文明”的幻想。它也要求我们在未来人民防空斗争中,必须把保存有
生力量和战争潜力作为根本出发点。为此,要切实加强军用目标和重要民用目标的防空设施建设。在平时,就应像南联盟那样,建立包括预警、报警、指挥、控制、通信和防空在内的高度一体化的民防体制;建设完善的城市民防设施,最大限度 地增强重要目标的掩蔽率;建立训练有素的民防队伍,使他们能有效地履行灯火管制、维护治安、抢救受伤平民、扑灭大火、抢修被毁设施等职责。在战时,应象南联盟那样,善于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配置到山区和居民地;善于及时发出警报,实现灯火管制,引导和督促群众进入防空设施;善于采取群众性伪装活动,制造和设置各类假目标,最大限度地减少重要目标的损毁率;善于适时组织力量抢修被炸毁的各种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工程设施,保证广大居民起码的生活条件。
三、空袭与反空袭作战的信息化显著特征,我们必须把发展信息化装备与探讨信息化战法相结合作为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
近几场高技术战争表明,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空袭作战是以信息化武器为主体进行的。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通常的打法是,在战争开始前,首先通过卫星,间谍侦察机,地面间谍等手段,广泛收集目标情报资料信息,并将其输入计算机处理系统,以确定各重要目标的精确位置;然后,将获得的各类目标的精确数据输入到各种攻击武器系统内,以控制这些武器对目标的轰炸,开始轰炸前,采用大规模的电子干扰措施,破坏对方的预警系统、防空系统、军事指挥和控制系统;在实施空袭后,再通过各类侦察手段,检查评估轰炸结果,以便下一波次展开新的轰炸行动。
针对现代战争空袭作战的信息化特征,我们一方面必须大力发展信息化防空武器装备,提高人民防空整体防护能力。我们应当发展传统防空装备器材的同时,也应当发展为反空袭斗争配套的各种先进的侦查、预警、指挥、控制和电子对抗系统。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利用敌信息化空袭的弱点,研究和制定战时人民防空行动对策,使人和装备有机结合。例如,它原先掌握的目标位置信息在战争中临时变动后,其打击武器不能及时根据战场情况变化而随时 修正目标数据;它对真假目标的识别能力差;它在对方多重设防,层层拦截,辐射干扰下很难发挥应有效能等。这些弱点,为我们在未来防空作战中灵活运用战术和运用一般技术装备提供了可能。在敌每次空袭前,适时机动重要军事目标,能藏的藏,能转移的转移,能机动的机动,使敌无法掌握准确目标数据;可以大量设置假导弹,假火炮,假坦克,假雷达,假指挥所,以迷惑敌侦察卫星和侦察飞机;可以设置高炮,导弹多重防空火力网,拦截敌机和导弹,并利用机动电子干扰设备对敌飞机,导弹实施干扰,使其被拦截或偏离航线;可以利用许多常规武器装备不易被敌电子侦察和干扰的有利条件,择敌作战的间隙和薄弱部位,实施突然的打击。
四、空袭与反空袭作战具有心理攻击发生,我们必须把开展心理战,确保社会稳定作为人民防空建设的重要课题
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空袭反空袭作战具有较强的心理攻击性,心理战已成为重要的辅助作战手段。以科索沃战争为例,在科索沃空袭反空袭过程中,作战双方都十分注重面向敌方居民展开全方位的战场宣传攻势,对敌实施心理威慑,瓦解作战对象的意志和士气。例如,科索沃危机一爆发,北约就在南联盟周围集结重兵,频繁举行军事演习,对南联盟进行威慑,企图使南联盟让步,突袭开始后,又极力渲染空中打击的决心和威力,企图以炸施压,以炸促变,以炸逼和,实现小战大胜的目的,还出动专业心理战分队,运用多种现代化传媒手段开展战场宣传攻势,力图在南联盟内造成心理恐慌和诱发心理危机。而军事实力处
于劣势的南联盟也积极展开心理战,他们通过宣传反空袭战果,尤其是击落F-117A隐形战斗机的事实来证明其作战能力;通过调动与部署部队来显示政府的控制力,举行民众反战活动等等。
鉴于实施心理战已成为空袭与反空袭的重要手段和作战样式,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心理战的重要地位,要看到能否战胜敌心理攻击,凝聚广大军民反空袭斗争的必胜信念,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对反空袭的胜利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一是要开展面向信息化战争心理战的系统研究,力争早日形成与军事战略相配套的心理战战略体系。二是要重点研究信息化反空袭心理战的特点规律,针对我军民心理上肯能出现的问题,有目的的研究对策。三是要组建心理战组织领导体系和配编专业心理战部队,培训和建设一支卓有成效的心理战骨干队伍。四是要构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全民心理战网络,形成以专业心理战部队为主体,军民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格局。应充分发挥宣传、新闻、信息等部门的作用,运用各种宣传媒体和手段,与敌开展全面的心理战;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军人、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的骨干作用,教育广大群众正确认识敌信息化空袭的特点和规律,增强群众战胜敌空袭的信心。
第四部分 新形势下人防专业队的指挥与运用4000 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的指挥对象。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指挥与运用,必须从分析人民防空专业队伍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探索人民防空专业队伍的平时建设与战时组扩建等相关问题,提高各级指挥员和指挥机关指挥与运用人民防空专业队伍的能力。
一、人民防空专业队伍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在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制信息权是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关键,信息防护成为人民防空的一个重要领域。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需要的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是阻止敌人获取我有效信息,保证我方信息畅通,确保防护行动与消除空袭后果行动顺利展开的关键。如何保障侦察预警网的正常运转,及时获取空情信息;如何对重要目标实施隐蔽防护,防敌侦察见识;如何采取积极防护、电子防护、网络防护等方式实施立体防护,确保信息防护的有效性,这些都对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提出了新的挑战。研究这些新挑战,提出新对策已成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人民防空指挥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人民防空专业队伍行动与防护面临的新挑战 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不仅面临着战场环境复杂、担负任务艰巨等挑战,而且面临着信息战争新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防护的内容和形式面临“硬摧毁”与“软摧毁”的双重威胁。在防护内容上,不仅要求针对敌“硬摧毁”组织防护,还要针对信息化条件下敌对我实施的信息“软打击”组织防护,做到“硬防护”与“软防护”并举;在防护方式上,要求防抗结合。既要防敌获取我方信息,又要抗敌信息干扰、网络攻击等。二是消除空袭后果。空袭后果的内容和形式面临“硬摧毁”与“软摧毁”的双重威胁。在消除空袭后果的行动中,既要组织开展消除敌火力打击的后果,又要组织信息专业力量“消除”敌信息打击后果;既要具备对遭打击的信息基础设施快速修复能力,又要具备对遭到敌信息攻击后软件系统的快速修复能力;既要组织对空袭中受伤与受到危害的人员进行紧急抢救、救生和医护,又要维护治安与稳定,消除广大群众因为突遭袭击而出现心理与行动上的失措现象。
当前,我国的人民防空专业队伍只能比较单一,装备科技含量低,不能适应信息化空袭对防护的需要。人民防空专业队伍建设只能瞄准信息化空袭的要求,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提高综合救护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信息防护能力,才能适应信息化空袭对人民防空的新挑战。
(二)加强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人民防空专业队伍建设的对策
着眼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求,加强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信息化建设,是人民防空专业队伍迎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新挑战的根本措施。为此,在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信息化建设方面,必须以可能担负的任务为牵引,搞好顶层设计,力求做到两个纳入:一方面将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信息化建设纳入后背力量信息化建设体系,为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信息化建设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保障。这种纳入只是组建与管理形式的融合,并不改变人民防空专业队伍群众性组织的属性,即人民防空专业队是民防组织规定的非军事力量,战时是受国际公约保护的对象;另一方面将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信息化建设纳入信息化条件下人民防空建设体系中,与人们防空指挥体系信息化建设、人民防空通信警报网络化建设相结合,统筹规划。
统筹规划,一体化编组。国防动员委员会要深入调查信息资源潜力,建立健全信息人才、设备的登记、管理、征用等规定。根据参战支前,城市防空作战、人民防空的需求,对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协调,按照“便于指挥”的原则,借助民兵组织健全、训练规范、专业队伍种类多的优势,实行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与民防一体化编成、训练、保障和部署,对民兵专业分队、人民防空专业分队统一编组,合理分配信息人才和资源,防止因信息人员、设备的交叉预编而制约战时快速动员。在编组法上,一是以传统的人民防空专业分队为基础,加大技术人员的比重,提高人民防空专业分队的技术含量;二是增编网络攻击分队、电子对抗分队、伪装分队、人民防空技术专家队等小型队伍。在配置和使用时,按照系统原则,从以上队伍中抽编并组成小型化、模块化、多能化、合成化的人民防空专业队伍,集传统救护与信息防护为一体,分散配置,提高其处置综合性灾害的能力。
突出重点,联演联训。加强人民防空专业队伍训练,是提高救护能力的关键。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与民兵分队执行任务时侧重点不同,但责任与目标是一致的。要着眼人民防空的特点,借助民兵在训练文献的优势,参照民兵训练的标准和方法,规范人民防空专业队伍的训练内容、标准、时间、保障方法。由政府、军事机关和人民防空部门联合组织,与民兵实行训练组员共享,联合训练。要充分利用地方的信息、科技优势,改进训练方法和手段,提升训练的层次。要重视信息防护、信息攻击等内容训练。要结合城市防空袭作战演习,加强协同训练。
加大投入,完善保障体制。装备是形成战斗力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人民防空救护设备的高科技含量,才能适应提高人民防空救护设备的高科技含量,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人民防空专业队战斗力的生成和提高的需求。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着力提高人民防空救护设备的高科技含量,加快人民防空设施设备信息化进程,使之既能满足平时防空的需要,又能适应战时防空的要求。要建立顺畅的保障机制,明确救护物资的保障要求、内容、方式,加强储备,确保人民防空救护物资、器材能得到及时补充。
联合防空,一体化部署。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反空袭作战的特点和规律,要求国土防空、野战防空、人民防空一体化部署,优势互补,联合行动。人民防空专业队、民防志愿者、民兵组织和预备役部队是主要的防护与救援力量,应纳入城市防卫作战的总体力量进行一体化部署。各级人民防空指挥机构要着眼
联合防空需要,在认真判断敌空袭的重点、使用手段的基础上,将侦察预警、伪装隐蔽、网络防护、电子对抗方面的民兵、人民防空专业队伍作统筹部署,梯次配置在指挥机构、重要目标附近,便于快速行动。
此外,还要按照有利于信息快速流动的原则,完善人民防空专业分队的组织指挥体制,使人民防空专业分队反应灵敏,行动迅速。
第五部分 新形势下人防专业队应以消除空袭后果行
动为重点
消除灾害后果行动,是对敌空袭所造成的直接危害和产生的次生灾害等进行消除和控制。它具有行动的应急性、力量的多元性、保障的复杂性等特点由于消除空袭后果行动时机和环境特殊,必须遵守以专为主,专群结合,全民动员;土洋结合,快速消除,边消边防;把握全局,突出重点,灵活指挥;统一计划,主动协同,密切配合等原则。消除空袭后果行动主要包括:抢救受伤人员、消防灭火、抢修被破坏的基础设施、消除受染人员、物体表面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物质,维护社会治安等内容。
一、应急救护 应急救护,是只对在空袭中受伤与危害的人员进行紧急抢救、救生和医护的行动。它是战时保存人力的有效补救措施。加强对空袭中受伤人员的应急救护也是消除空袭后果的重要行动之一。比如说二战以来的历次局部战争中平民百姓与军队伤亡比呈上升趋势。海湾战争中平民与军队伤亡比是4:35,科索沃战争中平民与军队伤亡比激增至16:1,伊拉克战争中平民与军队伤亡比也达到了13:8的惊人程度。
战时组织开展应急救护,一般采取以医疗救护力量救护为主,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战时一旦有人员遭到空袭伤害,各级人民防空行动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应迅速组织医疗救护力量,本着先重后轻的原则,及时抢救和后送伤员,并通过城市的宣传媒体进行自救互救教育和咨询,指导人民群众进行自救互救。
二、消防灭火
火灾,是空袭中常见的灾害,危害性很大。如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因为北约集团的空袭也不时发生了多场规模不等的火灾,造成大量物资财富毁灭和许多人员伤亡,给国家维持战争、民众生活等都带来了严重的不便和不可估量的影响。
消防灭火时效性要求高、危险系数大,特别是一些大型火灾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装备,并需要相当的专业技术知识。因此,人民防空行动指挥员和指挥机关在组织开展消防灭火行动时,应周密计划、严密组织,预先进行充分的准备。具体实施可参照消防计划开展行动。
三、抢险抢修
抢险抢修,是遭敌空袭后,为确保作战、生产、工作、生活需要而对受破坏的各种“生命线”系统、重要企业、交通和通信枢纽设施等进行的紧急维修、加固、拆除等行动。我们还科索沃战争,北约集团为了尽快达成战争企图对南联盟境内的所有目标进行全面打击。致使南联盟内务部、警察总部等政府机构、汽油生产及储存设施、无线电通信及广播电视设施、飞机场、重要的高速公路桥等民用基础设施均遭到猛烈攻击。从此可看出抢险抢修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有资料显示南联盟由于组织得当,一般在空袭过后20分钟内即能恢复供水供电。即使贝
格莱德市发电厂遭到美军石墨纤维炸弹的特种攻击,其后数小时内也恢复了供电保障。
四、防化防疫防辐射
防化防疫防辐射,是防止化学、生物沾染和放射性物质伤害,并消除人员与物体表面沾染和放射性物质,避免病疫爆发与流行的行动。正如大家所熟悉第一颗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爆炸,致使广岛的居民到现在仍然遭受着原子弹的后期危害。想必提到“731部队”大家都会大寒颤,二战期间这个以生化武器而臭名昭著的部队对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人民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组织开展防化防疫防辐射行动在战时是非常重要的。组织开展好防化防疫防辐射行动应综合运用治安专业力量、消防专业力量、防化防疫专业力量和医疗救护专业力量,并广泛地发动群众,加强对沾染区的警戒与控制,协调好各专业力量之间的行动,保持沾染区的秩序稳定和各项行动的有序展开,防止个别受染人员擅自行动扩散沾染危害。
五、维护治安与稳定 维护治安与稳定,是战时为安定社会秩序而采取的管理、管制和保卫等行动。战时遭到空袭后,正常的生产、工作、生活秩序遭到破坏,广大人民群众很可能会因为突遭打击而出现心理与行动失措现象,也可能会害怕和担心而出现大规模流动等现象,从而导致交通受阻,局面失控等问题。故在战时应做好维护社会治安与稳定的工作。做好维护社会治安与稳定的工作应以治安专业力量为主,其他力量相配合。具体内容包括:对破坏区实施控制;对重要目标区、被袭击地区及其附近的道路实施交通管制;加强重要目标区、被袭击区及附近地区内重要目标的警卫和治安巡逻;封锁遭到空袭地区和目标损失信息;驱除被空袭地区逗留人员;捕捉破坏分子与敌特等。
六、战后重建
战后重建,是指战后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各方面,消除战争与空袭后果,重新建设维持经济、军事和工作、生活需要的各种设施、设备。战后重建是战后恢复的重要环节,是消除空袭后果其他行动的延伸。战后重建需要多种力量并用,并发动广大群众相配合,齐心协力,共同行动,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生产、工作、生活秩序,使经济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弥补战争造成的损失,医治战争带来的创伤。
第三篇: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教案
人民防空与人民防空教育
七一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任务,以及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了解人民防空教育这门课程的内容安排,掌握该学科的学习方法
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人民防空的基本含义和任务; 2.学校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重要意义。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辅以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四、时间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人民防空的意义和作用(播放相关录像)
提问:看了以上片段介绍,你对人民防空有什么认识?(鼓励学生大胆谈自己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法律依据
(课前印发资料给学生学习,课堂上进行复习巩固。)分组研讨:(出示课件制作)为什么要制定人民防空法?
(明确:制定人民防空法,对在和平时期做好人民防空准备,防范和减轻战争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人防建设的方针是什么?我国人民防空实行什么原则?(答案: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贯彻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三、开展人民防空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1、扎实的爱国主义教育。
2、有利于形成和提高城市人防的整体防护能力。
3、人民防空技能能在平时灾害事故中直接发挥作用。
4、人民防空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个人的人民防空的权利和义务 教学小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是祖国的未来,保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每一个中学生的责任。国家国防力量强大,我们才能放心搞经济建设,才能拥有幸福的生活。学习《防空法》,激发爱国情。希望同学们懂得更多防空知识,长大以后更好地为我们的祖国服务。
(全班同学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结束本课)
防空袭行动
七二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树立高技术空袭理念
2.能力目标:了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掌握防空袭的基本措施
3.德育目标: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二、教学重点:
1.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特点; 2.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三、教学方式:以讲述为主
四、时间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引入现代高技术空袭的基本理念
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变革而发展,其中,科学技术的进步始终起着物质的、客观的和主导的作用。而今,高新技术融入军事领域,又一次使战争发生了质的变化。高新技术系统工程,应用于战争的各个领域,使武器系统、军队结构、战争方法、指挥手段及战争样式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运用高技术手段(如CI系统,即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和使用高技术武器作战,是战争史上继冷兵器、热兵器、热核兵器之后的高技术兵器阶段,称为高技术战争。以空袭为先导并贯穿于始终,已成为高技术局部战争的主要作战样式,且日益显现出巨大作用。信息化常规空袭带给我们新的思维。当今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研究探索现代空袭的特点和影响,为打赢未来的反侵略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讲述)
(一)高技术空袭的特点
1、重点目标多遭袭,防护情况复杂
2、空袭范围大,没有“安全”地域
3、空袭距离远,空袭之前有侦视
4、无警报遭袭可能性增加,个人应急防护要求提高
(二)高技术空袭的防护措施
1、人员对常规空袭的一般防护方法
(1)牢记防空袭警报信号 ①预先警报
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预先告知居民敌人可能对城市进行空袭,告诫人们提前做好防空袭的各项准备工作。②空袭警报
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三分钟。这类警报是在敌机或其他空袭兵器已经临近城市上空,空袭行动即将或已经开始时实施放的,通知人们迅速采取疏散、掩蔽等防护措施。③解除警报
连续鸣3分钟。这类警报是在空袭或空袭情报消除后施放的,告知人们空袭情况已经解除,可以按防空袭计划进行清理和消除空袭后果,恢复城市的正常生产和生活。(2)熟悉周围环境,听从指挥(3)突然袭击时的快速防护(4)遵守防空信息管制规定
2、城市重点目标遭袭时的人员受害因素及防护要求 教学小结:
通过学习信息化空袭的特点、防护措施,同学们增强了国防意识,懂得遇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样保护自己、他人及国家。
核武器及其防护
七三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核武器、核事故的特点及其破坏因素,掌握遇到核袭击时的防护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核袭击的自我防护能力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核武器简介
2、对核武器的防护
3、对核事故的防护
三、教学方法:讲课与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具准备:电脑、投影仪、防毒衣、防毒面具、口罩、毛巾、围巾、防风墨镜、三角巾等。
四、教学过程:
一、核武器简介
1、核武器
(一)什么是核武器?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二)核武器的特点:杀伤破坏因素多、程度重、范围广、时间长
(三)核武器的分类:按结构原理:可分为原子弹、氢弹和特殊性能核武器。
按作战使用范围:可分为战略核武器和战术核武器。
按配用的武器:可分为核导弹、核炸弹、核炮弹、核地雷、核鱼雷和核深水炸弹。
一般所说的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是指弹头部分,而运载工具是用来发射或投射核弹头的工具,有导弹、火箭、飞机、火炮、潜艇、鱼雷等。
2、核武器的威力及其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一)核武器的威力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梯恩梯”(TNT)当量(简称当量)来表示。它的含义是指爆炸时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多少吨梯恩梯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二)核武器的爆炸方式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主要有空中爆炸和地面爆炸两种。
(三)核武器空爆时外观景象
主要特征为火球不接触地面,初期为球形,很快变为扁球形。几秒或几十秒后,火球冷却成灰白色,或棕褐色的烟团,并继续上升,不断扩大,同时地面上掀起一股尘柱。最初尘柱和烟云不相连接,随后尘柱迅速追及烟云,形成爆炸特有的蘑菇状烟云。
二、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 1.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杀伤特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沾染五种。
(一)光辐射
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爆炸时的闪光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热。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千万度。能放出大量热能,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
(二)冲击波
冲击波是核爆炸时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它是核武器的主要杀伤因素。冲击波从爆心以超音速向四面八方传播。作用时间只有几秒钟。冲击波到达时,能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还迫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三)早期核辐射
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十几秒钟辐射出来的人眼看不见的伽玛射线和中子流。
(四)核电磁脉冲
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它与自然界雷电十分相似,其作用半径随爆炸高度升高而增大。
(五)放射性沾染
在核爆炸的蘑菇烟云中,存在着大量的放射性物质,这些物质与带到烟云中的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其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2.人员对核爆炸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措施
(一)人防工程防护
(二)室内防护
(三)室外防护
三、对放射性沾染的防护
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
1.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
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在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或用毛巾捂住口鼻。2.“扎三口”
扎好裤口、袖口、领口,简称“扎三口”或用雨衣、塑料布、床罩等身边容易得到的器材把暴露的皮肤遮盖起来,或直接躲进可掩蔽的装备或建筑物内,尽量减少在室外的活动。3.关门、堵孔
立即关好门窗,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四、对放射性沾染的清除
1.消除衣服上的放射性灰尘的方法是自己或相互拍打和抖动。2.人员皮肤受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水进行擦洗。
3.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消除的方法
(一)对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
(二)对包装不紧密的粮食,要除去表层后,其余用清水淘洗2—3次。
(三)蔬菜、水果受沾染,应采用清水反复冲洗或剥皮的方法进行消除。
(四)对饮水沾染的清除,可以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
对化学武器、化学事故的防护
八二班
一、发现
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运用“听”、“看”、“闻”、“侦”等多种手段。1.观察投放迹象
敌机在布洒毒剂时,一般飞的较低,机翼下面喷出有色烟雾,与洒农药相似。落在地面上有油状液滴或粉末。若使用毒气弹,炸声低沉,并产生有色烟雾云团,弹片大,弹坑小,弹坑附近有液滴斑点或粉末等物。2.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
动物对毒剂较敏感,症状出现快。如蜂、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鸟、鸡、鼠、兔、羊、狗等眨眼,瞳孔放大或缩小、流口水、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植物染毒时,叶子会出现有色斑痕,茎叶会卷缩甚至枯萎,毒剂落在花上,花朵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3.观察人员的异常感觉
大部分毒剂都有一定的气味,并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空气中突然出现某种气味,或人员出现视力模糊、流泪、口舌发麻、呼吸困难、胸闷、皮肤有烧灼、发痒、刺痛等感觉,说明可能中毒。
二、防护
防护是阻止毒剂通过各种途径与人员接触所采取的措施。听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信号、发现敌人实施了化学武器袭击或进入染毒区时,都要进行防护。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或得到人防部门允许后才能解除防护。在遭受化学武器袭击时,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和不防护、不消毒的结果大不相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用兔子实验的录像)
防护方法有两种:
一是集体防护。就是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有防护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方法,也是防敌化学武器袭击的基本措施。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应充分利用。进入人防工程时,应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进入;进入后不得随意进出,防止带入毒剂;为了减少人防工程内氧气的消耗,人员要减少活动。
二是个人防护。就是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的防护。个人防护时,应首先迅速穿戴好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和眼睛,而后视情况穿着防毒衣,带上防毒手套进行全身防护。如没有制式防护器材可利用时,应利用身边易得的浸碱口罩、风镜、雨衣、皮(棉)手套、塑料布、雨鞋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
遭化学武器袭击后,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应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选择上风处地质坚硬、干燥的道路,尽量避开弹坑和有明显液滴的地点,快速通过。
三、消毒
使毒剂失去毒害作用所采取的措施叫消毒。在各类毒剂中,只有呈液滴状使用的毒剂,如芥子气、VX等需要消毒,而对光气、氢氰酸、毕兹等毒剂,一般不需要消毒。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1.对身体消毒
当毒剂液滴滴落到人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或撕去染毒部分,用活性白土粉或棉球甚至可以用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棉球蘸专门的消毒液擦拭,吸擦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积。当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5%--10%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洁水冲洗,消毒越及时,效果越好。对眼、鼻消毒应用2%的小苏打水溶液或大量清水冲洗,并多次漱口。2.对染毒服装消毒
对染毒服装消毒,应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进行。棉织品用2%小苏打水煮沸30—60分钟即可消毒。其他服装可用热蒸汽消毒。暂时不用的衣物制品,也可用通风、日晒的方法消毒。3.对染毒食品消毒
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需对表面消毒后,就可食用。瓜果可以冲洗或去皮消毒。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当销毁。战时,应把食品和饮用水存放在各类密封容器中。4.对染毒水消毒
当水源染毒时,可利用制式净水器或自制净化装置消毒。消毒时,在水里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剂,搅拌均匀,待沉淀后过滤净化。
染毒的食物和饮用水,虽然经过处理,但不经专业人员化验和检验,坚决不许食用和饮用。只有专业人员化验确定无毒后,方可食用。
四、急救
大部分毒剂毒性大,伤害作用快,中毒严重时如不及时救治,会很快导致死亡。因此,人员中毒后,应争取时间,积极进行抢救。各类毒剂中毒后的急救方法如下表: 1.迅速判明毒剂种类 2.立即进行自救互救 3.避免继续染毒 4.救护误食染毒食品者
5.必要时对中毒人员进行人工呼吸 教学小结: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加深了对毒剂和化学武器危害的认识,学会了遭受化学武器袭击和发生化学事故时所应采取的措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今日和平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生物武器的性能
教学目的:
1、了解生物武器的性能特点及对人员伤害的途径
2、掌握生物武器的防护方法 教学重点: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有一部描写日本“731部队”的国产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0年这个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20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作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什么是生物武器呢?
一、生物战剂的分类 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二、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气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它能随风漂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密闭设施的人防工程,人员吸入即可致病。直接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它可从空中直接布洒,也可把喷洒器投至地面喷放,还可人工投放。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用多格炸弹等多种方式投放到被袭击地域,它们便可将病原体传给人们,使其致病。3.其他方法
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疾病。
一、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致病。2.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疾病)。3.接触带菌物品
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毒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4.带菌昆虫叮咬
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污染而致病。生物战剂侵入人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各种不同症状。
二、生物武器的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2.污染面积广
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3.不易被发现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4.有一定的潜伏期,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6.有生物专一性
个人防护器材
教学目标:
1.了解个人防护器材的种类和特点 2.掌握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
制式防护器材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讲述为主,实物展示教学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新课)
通过样品、录像演示等教学手段以加强个人防护器材的感性认识。在前面的几节课中,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核、化、生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在战时或在平时各种突发性事故中,做好个人防护是整个防护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个人防护必须借助于防护器材才能实现。
这就导入出我们今天的新课题——个人防护器材的定义。个人防护器材使指个人用于免受化学毒剂、核武器、放射性灰尘和生物战剂气溶胶伤害的各种器材的总称。通常包括防毒面具、防毒衣、防毒手套、防毒靴套、个人防护盒等。
一、个人防护器材的种类和特点 1.按保护部位分类
可分为呼吸道防护器材和皮肤防护器材 2.按防毒原理分类
可分为隔绝式和过滤式两大类 3.按人防所用的防护器材来源分类(1)军用防护器材(2)工业防护器材(3)自制防护器材(4)就便防护器材
二、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
1.各种防护器材适用的环境 2.防毒面具的选配
过滤式防毒面具主要由面罩、过滤罐和面具袋组成,而核心部件是滤毒罐,在防护功能中起重要作用。防毒面具的使用方法:选配面具、气密检查、佩带面具。3.专用防毒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
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
2、使学生会防毒眼镜的制作或代用
3、使学生会用身边易得的物品做皮肤防护器材去使用 教学重点: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教学难点: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的制作。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光气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约翰戴维于1811年由一氧化碳与氯气在日光下合成。因为它是“光化合”,所以光气一名由此而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作为最佳的攻击毒剂,由于当时对于防护光气的知识甚少及防护手段简陋,几年的化学战中死于光气的士兵多达80万人。
1900年6月30日,八国联军入侵我国天津时,曾使用过光气。在杨村一带我国义和团战士英勇杀敌,敌军使用光气,英勇的义和团不知如何抵抗这种神秘毒气而伤亡惨重。作为普通老百姓,在战争中制式个人防护器材可能得不到,那么,是不是就束手待毙没办法进行个人防护了呢?不是!我们可以自己动手,用身边一些易得的物品来制作简易个人防护器材,这些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这节课我们就来讲《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专用防护器材的情况下,利用手边易得的材料,自己制作的个人防护器材。简易防护器材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器材的制作方法。
一、呼吸道防护器材的制作 1.防毒面具的制作
简易防毒面具是由滤毒罐与防毒面罩相配合而成的,其制作步骤如下:
(1)准备材料:易拉罐或塑料饮料瓶(内径和高大于10厘米)、生石灰、黏土、细锯末、棉花、细铁丝、医用胶布、纱布、窗纱网、松紧带、薄橡胶片、布带、透明塑料薄膜等。工具:剪刀、钳子等。
简易滤毒罐制作示意图(见课本48页)
(2)制作滤毒罐
将生石灰与黏土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水制成绿豆大小的石灰土颗粒,阴干。
罐或瓶底均匀凿满直径3毫米左右的进气孔,用剪刀将罐口或瓶口剪成与自己口鼻部相适应的形状,以确保密合。在接近嘴下方的罐或瓶壁上,开一个直径为5毫米的呼气口,并在外面用胶布贴上橡胶片(医用手套的胶皮最好),再按纱网、纱布、锯末、棉花、石灰土颗粒、棉花、纱网、铁丝圈固定的顺序装滤毒罐。再在罐口或瓶口贴上一圈胶布,加上四条固定带,滤毒罐就做成了。
简易面罩制作示意图(见课本49页)
(3)制作简易防毒面罩
将选得的面罩材料按图上的尺寸裁成罩体,用松紧带做成T型头带(尺寸要经过自己实验确定),把它的三个末端分别缝合在罩体与太阳穴和前额中央接触的部位。缝合前可在缝合部位先贴上胶布以保证缝合部位的牢固性。然后将面罩下颌部位用胶布贴合好,并箍在滤毒罐上(具体位置经自己试戴确定),这样,防毒面具就做好了。
2.防毒口罩的制作
(1)浸碱口罩
准备材料:大毛巾一条,绳或布条两根(每条长70厘米),1号缝衣针一根,白线两米,16号铁丝8厘米。
制作:将毛巾叠成12层缝制成口罩,为保证佩带气密,可结合自己的口鼻形状,制作一个铁丝U型压环,缝在口罩外侧,加上带子。使用前,浸入5%--10%的小苏打水溶液(或石灰水、肥皂水)中,浸透,稍加挤干即可使用。戴上后用手捏压铁丝U型压环,使口罩与脸、鼻部密合。使用时还要注意经常使口罩保持湿润,用后洗净、晾干,以备再用。
(2)装料口罩(略)
3.防毒眼镜的制作
防毒眼镜用来防护眼睛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应与防毒口罩或过滤罐结合使用。也可用风镜、潜水镜代替。(制作过程看录像)
二、简易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
当敌机布洒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灰尘沉降时,可利用风雪衣、皮茄克、塑料布、床单、帆布、毯子、大衣、被子、雨衣或雨伞等遮盖身体。通过受染地域时,为防止下肢受染,可穿上雨鞋、胶鞋、皮鞋,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裹住腿脚。手部可以用橡胶手套、皮手套、棉手套防护,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包裹。
使用个人简易皮肤防护器材要扎好三口,既袖口、领口、裤腿口。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个人防护器材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制式防护器材的使用方法,学会了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从而对打赢未来战争有了更强的信心。
人防工事的使用
教学目标:
1.了解人防工事的重要作用
2.清楚人防工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3.清楚使用人防工事应注意的事项,能自觉遵守纪律 教学重点:
使用人防工事应注意的事项 教学难点:
人防工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教学方式: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虽然空袭中使用了精确制导导弹、重镑炸弹、钻地炸弹等高科技武器,但伊拉克的民防工事还是把人员的伤亡降到很低的程度。在唐山大地震中,人防工事的损坏要比地面建筑轻的多。
一、人防工事的防护作用
人防工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对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打击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人防工事在战时防空袭,平时可防一些自然灾害,还可将其做商场、仓库等,不仅有战备效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明显。
二、人防工事的结构和“三防”设施
人防工程通常由口部和主体两大部分组成。
1、口部
口部也称工事头部,是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主要包括出入口和防护措施等。
出入口是供人员和设备进出的孔口,每个人防工事均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通常在主体的两侧。在出入口处安装有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护密闭、滤毒通风、洗消、核化自动报警控制和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等,它们是人防工程内掩蔽人员有效防护的物质基础。
防护密闭设施包括: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防毒通道。其作用是阻止染毒空气经出入口进入人防工事。
滤毒通风设施一般由进风消波设备、滤尘器、过滤吸收器、风管、密闭阀门和风机等设备组成。滤毒通风设施是人防工事防护设施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起到滤除烟尘、毒雾和吸附毒剂蒸汽的作用,将净化的清洁空气由风机通过管道送入人防工事内室,供人员呼吸使用。
洗消设施包括洗消门、消毒药品和洗消器材,对进入人员进行局部或全身洗消,避免将放射性灰尘、毒剂带入人防工程内,以确保人防工程内人员的安全。
核化自动报警控制设施是人防工事防护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伤害的神经中枢。在遭到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后,能自动发出警报,并能自动停止风机、关闭阀门,从而阻止放射性灰尘和毒剂进入人防工事内部。
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用于查明人防工事内外的空气、食物、水源等污染情况。
2、主体
主题是人防工事的主要结构,主要包括人员掩蔽室、卫生、生活设备及附属设施。
人员掩蔽室是在敌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时,人员停留的地方,它在出入口最后一道密闭门以内,设有人员休息室、工作室、会议室等。卫生、生活设备及其它附属设施是与人员掩蔽室相配套的设施,一般在掩蔽室的周围或一侧,包括卫生间、水库、仓库、伙房、进出气孔等。
一、人防工事的两种防护方式
使用人防工事一般采用隔绝式防护和过滤式防护两种方式。
四、使用人防工事的注意事项
1、人人都要懂得人防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通往人防工事的路线及白天、黑夜的识别标记。
2、进入人防工事掩蔽应携带的物品,包括证件、个人防护用品、生活用品、密封食品和饮料等,不要携带有味、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的包裹体积不能太大,要便于进出人防工事。
3、待蔽人员在人防工事中要服从指挥,按指定位置坐卧休息,放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注意公共卫生,减少剧烈活动。
4、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后进入的人员,应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洗,通过检测后才能进入人员掩蔽室。
5、解除警报前,不能擅自开门出入人防工事。若急需出入,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征得值班人员同意,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进出。
6、空袭警报解除后,首先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在有关人员的指挥下,有秩序地撤出。
7、有克服战争磨难的精神准备,提高在无照明、人员拥挤、物资缺乏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注意:在人防工事内,非专业人员不许动操作设备,以免造成防护事故。所有防护人员都不许使用通讯器材,如手机、BP机等,以免泄露目标。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懂得了,每个公民都要支持人防工程建设。面对高科技、高技术的现代战争,人防工程仍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对应付战争准备工作的考验。人防工程正是为应对突发战争而做的十分有效的工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支持国家对人防工程的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要求,尽自己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地震灾害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救护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各种灾害事故面前基本的防护知识,掌握基本的防护技能和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防护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灾害事故面前的预防和救护方法 教学方式:
直观、形象、启发式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 教学过程: 引言: 先看两则新闻,这段新闻大家太熟悉了,这是美国的911事件。2001年9月11日上午,两架被劫持的客机撞上了世贸中心两座110层高的塔楼,造成机毁人亡楼倒塌的惨剧。这是印度地震引起的海啸,它们给人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我们对这些国家的人民遭受的巨痛,感同身受,并深表同情.。这不是普通的灾难,里边不仅有许多值得受灾国总结的经验教训,也值得全世界人民,包括我们在抵御灾害时吸取。因为我们的国家也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度,灾害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当灾害来临时,有人遇难了,有人脱险了.这固然有偶然的因素,但更多的还要看你有没有避难逃生的知识和本领。
地震是地球内部物质运动而造成地面震动的现象。地震的大小可以用地震震级和烈度来表示。
一、地震前兆 1.地下水异常 2.动物异常 3.地光和地声 4.小震报大震
二、地震前的准备
1.明确人员震时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2.准备好避难的营救物品。3.加固室内家具杂物。
4.分配震时各人的应急任务,特别是防火。5.紧急撤离时,既要争分夺秒,又要从容镇定。
三、地震时的求生方法 1.在室内时的避震动作
(1)正在上课时教师要大声喊叫,“蹲在课桌下!卧着别动!”因为地震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并且不停的指示可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局面。这样能使教师和学生觉得自己能够应付这一切,这样就有可能减少惊慌.切莫惊慌,对于成年人同样适用。
动作要领:蹲下的姿势是手合膝,以使自己能躲到桌子或写字台下,将一个胳膊弯起来护住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抓紧桌腿或写字台的一边。地震时在一把椅子或排椅之间蹲下也是安全的姿势。在学校中某些书桌实际上是扶手上带有一块写字板的椅子,高中生或大学生实际上是躲不到书桌下面的,但他们却可以利用排椅躲藏自己。在大型课堂,排椅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藏身之地,学生们可以躲到座位下,也可躲在排椅之间。(2)在家里或办公室里(楼房内)时
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其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如果你在办公楼里,就赶紧藏到办公桌下,不可站立和蹦跳,要尽量降低重心。地震过后要迅速撤离办公室,撤离时要走楼梯。(3)在平房内时
应当充分利用12秒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时可躲在桌子下、床下及紧挨墙根的坚固家具旁。趴在地上,闭口,用鼻子呼吸,保护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挡住呛人的灰尘。正在用火时,应随手关掉煤气开关或电门开关,然后迅速躲避。2.在公共场所里时
在群众聚集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往往因一哄而起的乱冲乱撞、互相拥挤而导致人身伤亡,造成人为的损失。地震时处在车站、商场、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在饭馆中就藏到桌子下。在剧院、体育馆、体育场或竞技场内,就躲在排椅之间。千万不能乱跑、乱挤.千百人的剧院,正常散场时间也需十几分钟,震时混乱,挤、踩、砸、撞,定然要产生不必要的伤亡。
防火常识
一、家庭防火“五要”“五不要” 1.“五要”
(1)要养成良好的火源管理习惯,学习防火知识,强化防火意识,宣传防火的重要性,家庭最好备有小型的灭火器具。(2)要教育小孩不要玩火,不要玩弄电器设备。
(3)要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总阀门。外出、临睡前熄灭室内外火种。
(4)要经常检查家用电器是否接触良好,有无漏电的现象,及时更换破损的电源线,以免引起电源短路失火。
(5)要确保走道、楼梯的畅通,不要在楼层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堆物、封堵。2.“五不要”
(1)不要乱拉乱接电线,不能用其他金属丝代替保险丝,防止超负荷用电。
(2)不要用明火寻找物品和查漏煤气、液化气,不能倾倒液化气残渣。
(3)不要把点燃的蜡烛和蚊香放在床沿和窗帘处。(4)不要在室内焚烧物品。
(5)不要用塑料桶存放汽油,机动车加油时不要吸烟。
二、家庭灭火应急对策
三、火场逃生办法 1.高层建筑或宾馆着火时,不能使用普通电梯。
2.人在室内欲开门外逃时,先要摸一下门把,若感到很烫,千万不能开门。
3.被困者应大声呼救,不断发出各种呼救信号,以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帮助自己脱离困境。
4.已脱险的人员,不要顾惜钱财而返回火场,从而造成再次伤害。
四、常用的灭火技术 1.隔绝空气法 2.冷却降温法 3.可燃物隔离法
煤气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生活中我们经常和煤气接触,在各种资源中煤气即经济又环保,但它也具有易爆性、易散发性、剧毒性等缺点。因此掌握安全的煤气知识,避免事故的发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一、安全使用煤气的方法
怎样更安全的使用煤气?我给大家列出五点注意事项: 1.购合格的灶具,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单独厨房内。2.用时应有人看管,用毕应关闭总阀门,切断气源。
3.使用管道煤气应注意避免冲击碰撞煤气管线,以免引起接口松动漏气,不要把电器设备的接地线接在煤气管上。
4.液化石油气钢瓶不准放在卧室内、浴室内使用,也不得卧放、倒立使用;不准加热或放在高温处使用;更不准私自拆卸减压阀;严禁倒残液和自行倒灌。
5.严禁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洗浴时应提高警惕,一旦感到轻微头昏和不适,应立即停止洗澡;尽量不要几个人同时洗澡,并且一次洗澡时间不要太长。
二、煤气漏气时的处理方法
当嗅到室内有煤气或类似煤气的异味时,可能就有煤气泄漏了,应先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再对设备进行检查。查漏时可用肥皂或洗衣粉加水调成饱和溶液,用毛笔蘸上肥皂液涂抹在怀疑漏气的部位,发现泡沫或气泡增大,即表明该处是漏气点。
一旦煤气泄漏你如何处理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1.迅速关闭总阀,停止使用煤气。并立即打开门窗,使空气流通,驱散煤气。
2.如发现液化气钢瓶角阀损坏,无法关闭时,应设法用塑料布、绳子等强制捆扎阻漏,然后将其移至安全场地,迅速通知供气站来处理。
3.夜间发生煤气泄露时,应用手电筒检查,鞋底不能有金属片,以免与水泥地摩擦产生火花,引起煤气爆炸。
4.发现煤气泄露,严禁火种进入,严禁开关电灯电器、拉合电闸,杜绝一切火种。
三、煤气中毒症状
煤气中毒时先是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后感到手足无力,神志不清、抽搐、昏迷,最后停止呼吸。各种程度的中毒症状见表。
二、煤气中毒的现场急救 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同学们学习了地震、火灾及煤气中毒等灾害事故的预防和救护方法,一方面同学们提高了在灾难面前自救、互救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防范意识。
第四篇:人民防空知识教案
人民防空知识教案
第一课:人民防空的任务与作用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到现代战争危险的存在,增强国防观念。
2、了解人民防空的概念和任务,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信号的特征。
3、了解什么是三防,认识现代高技术战争空袭的特点和破坏的严重性。
二、教学重点:
1、结合国际、国内形式,进行国防教育。
2、明确普及防空知识的意义。
3、掌握防空袭警报音响特征。
三、教学难点:
人民防空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事例和道理说明课题内容,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引言: 人类几千年来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残酷的战争史。集团、国家、民族、宗教之间,为了各自的利益,矛盾不断,战争也不断发生。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两伊战争,美国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美、英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前南斯拉夫的科索沃的塞尔维亚与阿尔巴尼亚人之间的战争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生过战争吗?发生过,而且不止一次。如抗美援朝战争、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苏边境珍宝岛保卫战、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是不是就不可能有战争了呢?我说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世上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朋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不变的规律。如中国和越南,中国帮他抗击美国侵略,胜利后,他们却想在亚洲称王称霸,在中越边境挑起事端,引发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更重要的是宝岛台湾还没有回归,虽然我们提出了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但台湾岛内的台独份子非常嚣张,采用极端卑劣的手法分裂祖国领土。一旦台湾宣布独立,大陆对台湾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因为每一个中国有良知的人,都不会去做割裂祖国领土有损中华民族利益的千古罪人。
现代战争大多以空袭开始,空袭手段多,武器性能好,空袭强度高,准确性高。如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倒萨战争,太空有侦察卫星、空中有侦察飞机为其侦察,有预警飞机为其导航,并对伊拉克实施电子干扰,使伊拉克指挥系统瘫痪。用B-
52、F-117A、F-111等轰炸机,各种舰载攻击机,攻击直升机发起空袭。使用了远程精确制导的战斧导弹、集束炸弹、钻地炸弹、高爆子母弹、电磁脉冲炸弹等。仅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使伊拉克沦陷了。这也说明今后高科技战争中,空袭不仅作为战争的作战样式之一,而是成为战争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这又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防空袭的重要性。
我国各届政府领导都对防空工作给予高度重视,199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1997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国家开展人民防空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学们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要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学好防护技能。在突发战争时,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使自己免受战争伤害。
一、人民防空的任务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是人民群众为对付空中袭击所采取的有组织的防御措施。(外国称民防)
国家根据国防需要,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
防空袭警报:预备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
紧急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
解除警报:鸣3分钟。
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在遭受敌人空袭时,保护广大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消除空袭后果,保持社会安定,配合军队坚守作战。
人民防空的具体任务:包括战时和平时。
战时:适时发放防空警报;及时组织人民群众疏散、掩蔽;向群众通报遭受袭击情况并指导进行防护和自救、互救;组织人防专业队开展抢救、抢修工作,消除空袭后果,协助有关部门恢复生产和生活秩序;配合城市防卫作战。
平时:结合城市建设,修建人防工程;同有关部门拟定城市建设规划;建立人防通信、警报系统;制定防空袭预案,进行疏散地域建设;整组和训练人防专业队伍,使其在工业事故和自然灾害中发挥骨干作用,以锻炼提高战时救护和抢修能力;对公民进行人民防空教育,使其增强国防观念,掌握人民防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人民防空的作用
1、人民防空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利措施
现代战争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破坏性巨大。因此,在战争中只有有效地保存战争潜力,才能争取主动,持久抗敌。如中国的抗日战争,当时的日本工业发达,武器装备精良,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占领了大半个中国。但中国人口多,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地理环境复杂,具有较大的战争潜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鬼子,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所以战争潜力的大小,决定了战争能否持久,而人民防空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人力物力,是保存战争潜力的有力措施。
人民防空的具体工作,由中央、各省、地区、市、县、区人民防空办公室(人防办)负责。
2、人民防空可以增强城市的要塞作用
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集中,资源丰富,交通发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保卫好城市,也就是保存了战争潜力。所以,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重点,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工程保障和物资储备,是反空袭的要塞。
3、人民防空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产生一定的威慑作用
一个国家人防工作的好坏,是敌人发动战争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人防工程完备、警报系统先进、防空组织严密、人民防空素质高等,这都对延缓和制约战争的爆发起一定的威慑作用。
三、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
1、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
通过防空教育,使同学们了解了战争的危险仍然存在,高科技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人民的危害。一旦国家面临战争威胁时,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激发爱国热情,担负起建设、保卫祖国的责任。
2、增强防护意识,提高防护素质
三防:防核武器,防化学武器,防生物武器。
通过学习,能使同学们懂得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的性能及特点,学会防护动作,能制作简易防护器材,会使用人防工程掩蔽,一旦受伤的自救互救技能等。不仅提高了个人素质,在平时的突发灾害中进行防护,较好地保存自己。如非典时期。
3、拓宽知识面,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
防空知识是集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有鲜明的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充分的实 6 践性。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加强个人修养,拓宽知识面,锻炼应变应急能力,提高身心素质。练习:
1、人民防空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防空警报有几种?它们的音响特征分别是什么?
3、普及防空教育的意义:⑴____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第二课:核武器极其杀伤破坏因素
教学目的:
1、了解核武器的基本概念。
2、对核爆炸的方式和外观景象有明确了解。
3、掌握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重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难点: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教学方法与手段:
直观、形象教学,利用电脑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上空扔下了一种当时非常神秘的武器,造成24.5万人死伤,20万人失踪。广岛人为此修了纪念碑,并在每年的8月6日举行悼念活动。这种武器是什么呢?噢!是原子弹。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这节课我们就讲《核武器及其杀伤破坏做用》。
一、核武器
1、什么是核武器 核武器是利用核反应瞬间放出的巨大能量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统称核武器。
原子弹的引爆装臵起爆后,使核装料迅速达到临界状态,中子撞击重原子核,一个原子核裂变成两个,两个原子核裂变成四个等,使核装料内发生裂变链式反应,并猛烈释放能量。从核点火到裂变链式反应熄灭是裂变放能阶段,只需要十分之几微秒。
氢弹的引爆装臵起爆后,发生裂变链式反应,产生高温、高压,氘化锂在高温、高压和中子作用下,锂即产生氚,随之氘氚迅速聚合,放出高能中子和巨大能量,引起比原子弹更为猛烈的爆炸。由于聚变反应须在极高温度下才能进行,氢弹也叫做热核武器。
不管是裂变反应还是聚变反应,在核反应的瞬间都能放出巨大的能量。
核武器可用导弹、火箭、火炮、飞机等运载工具发射、投掷,也可制成地雷使用。
核武器的威力是指核爆炸时释放的总能量,通常用TNT(炸药)当量来表示。
1当量 = 1吨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
核武器按当量大小可分为百吨级、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等。
2、核武器的爆炸方式和外观景象
核武器的爆炸方式有三种:空中爆炸;地面(水面)爆炸;地下(水下)爆炸。
空中爆炸:闪光→→火球→→颜色逐渐变暗,从地面吸起一股尘柱,尘柱越升越高,和烟云结合在一起,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面爆炸:闪光→→半球形火球→→颜色逐渐变暗,烟云和尘柱一起由地面升到空中,形成蘑菇状烟云。
地下爆炸:看不到闪光和火球,尘柱呈粗大发散状,并有很深的弹坑,在一定的范围内有强烈的地震感。
二、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
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五种: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和放射性污染。
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是在核爆炸最初的几十秒之内产生杀伤破坏作用,又叫瞬间杀伤破坏因素。
放射性沾染危害时间较长,可以持续几天、几十天,甚至更长的时间。
1、光辐射
⑴、光辐射:光辐射(又称热辐射)是指核爆炸的闪光以及高温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辐射出来的光比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要强千万倍。火球中心温度可达几 千万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的多。它以光速直线传播,作用时间只有8~15秒钟。
⑵、光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光辐射能烧伤无防护人员的眼底和皮肤;吸入灼热空气可导致呼吸道烧伤;使易燃物体起火燃烧形成大面积火灾区。
2、冲击波
⑴、冲击波:是核爆炸瞬间形成的高温高压气流。作用时间只有几十秒,比声速快,使空气压强突然升高形成超压,使空气迅速流动形成动压。
⑵、冲击波的杀伤破坏作用:在超压的挤压作用下,使人体内脏损伤,耳膜破裂。动压可把人员抛出一定距离,引起脑损伤、骨折。在超压动压作用下,使建筑物倒塌和物体的抛出,还会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
3、早期核辐射
⑴、早期核辐射:是指在核爆炸最初几十秒钟内放射出来的γ射线和中子流。它与X光相似,以光速直线传播,穿透力强。
⑵、早期核辐射的杀伤破坏作用:早期核辐射能穿透一定厚度的物体,穿透人体破坏组织细胞,当射线照射身体,杀死细胞到达一定成都时,人就会得放射病。表现为头痛、恶心、失眠、食欲减退、疲乏无力、白血球减少、脱发等症状。还会使没有放射性的物质产生放 射性,同样对人员造成伤害。能使光学玻璃变暗、胶卷暴光、化学药品失效,影响电子仪器的性能。
4、核电磁脉冲
⑴、核电磁脉冲:是核爆炸瞬间产生的一种强电磁波,作用半径可达几千公里,作用时间极短。
⑵、核电磁脉冲的破坏作用:对人、畜没有杀伤作用,但对通信器材、电气设备有破坏作用,可造成电脑硬盘及电子元件毁坏,使系统不能工作。
5、放射性沾染
(1)放射性沾染:在核爆炸的蘑菇状烟云中,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它和地面尘土混合在一起,造成对人员、空气、地面、物资等污染的现象,叫放射性沾染。作用时间长,可达几小时,甚至几个月。
(2)放射性沾染的杀伤破坏作用:与早期核辐射的伤害作用基本相同,靠射线伤人,不仅有体外照射,灼伤皮肤,还可从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人体,引起体内照射。对物体没有破坏作用,它使污染的物体带放射线,影响使用。
核武器对人员、物体的杀伤破坏,往往是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暴露在离爆心一定范围内的人员,既有烧伤,又有内脏、肌肉、骨骼的损伤,还有放射性损伤,形成复合伤。物体被烧毁、挤压、摔碎等。(观看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录象)
三、资料介绍
核武器还包括:
电磁脉冲弹:它是利用核爆炸能量来加速核电磁脉冲效应的一种核弹。它产生的电磁波可烧毁电子设备,可造成大范围的指挥、控制、通信系统瘫痪,在未来的“电子战”中将会大显身手。
伽玛射线弹:它爆炸后尽管各种效应不大,也不会使人立刻死去,但能造成放射性沾染,迫使敌人离开。所以它比氢弹、中子弹更高级,更有威慑力。
感生辐射弹:是一种加强放射性沾染的核武器,主要利用中子产生感生放射性物质,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上造成放射性沾染,达到阻碍敌军和杀伤敌军的目的。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冲击波弹:它是一种小型氢弹,采用了慢化吸收中子技术,减少了中子活化削弱辐射的作用,其爆炸后,部队可迅速进入爆炸区投入战斗。
红汞核弹:它用红汞(氧化汞锑)作为中子源,由于不用原子弹作为中子源,所以体积和重量大大减少,一般小型的红汞核弹只有一个棒球大小,但当量可达万 吨。
三项弹:用中心的原子弹和外部铀-238反射层共同激发中间的热核材料聚变,以得到大于氢弹的效力。
四、我国核实验情况简介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新疆罗布泊爆炸成功,中国从此成为核俱乐部的第五个成员。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96年7月29日,进行了第45次核爆,当量仅为1-5千吨。同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
1996年9月24日,中国外长钱其琛在纽约联合国总部,签署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练习:
1、核武器是利用______________起杀伤破坏作用的武鳌?BR>
2、看书上第14页的两个图,说明是那种核爆炸方式。
3、核武器的杀伤破坏因素有______五种。
第三课:对核武器的防护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正确的对核武器的防护方法和措施。
2、使学生了解发生火灾时的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针对核武器的杀伤因素,熟悉正确的防护方法。
三、教学难点:
核袭击时的防护行动。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直观讲解,电脑多媒体辅助。
五、教学过程: 引言:
核爆炸后,虽然有较大的杀伤破坏作用,但它也有局限性和可防性。只要我们熟悉核武器的性能,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就能避免或减少伤亡。
一、核袭击前的防护行动
当有敌核袭击的迹象时,人防指挥部门就要发出预备警报。
听到预备警报后,要沉着镇静。要做到:
1、立即切断电源。
2、关上煤气或熄灭炉火。
3、关闭门窗和放下窗帘。
4、携带好个人防护器材和生活必需品(如衣物、食物、水、手电等打好包,并写好姓名、单位、住址)。
5、听从指挥,迅速有序地进入人防工程或疏散地掩蔽。
二、核袭击时的防护
见到核爆炸闪光而来不及进入人防室外人员的防护方法:
1、地物较大时,地物在人和爆心之间,可横向爆心卧倒防护。
2、地物较小时,应使头、地物、爆心在一直线上卧倒掩蔽,重点是保护头部。(1和2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易燃、易爆的物品。)
3、在开阔地面的人员,应迅速背向爆心卧倒。卧倒姿势:双手交叉手心向下垫于胸前,脸部尽量夹于两臂之间,闭眼、闭口、收腹,两腿伸直,脚尖向下着地,暂停呼吸。
巨大响声过去后,应迅速戴上防毒面具或口罩,掸掉身上的尘土,进行必要的皮肤防护,就近寻找人防工程掩蔽或迅速远离爆心。
室内人员的防护方法:室内人员发现核闪光后,应靠墙根、屋角或床下、桌下卧倒或蹲下。蹲于桌下、墙角时,要两手十指交叉,手心向内,把手放于后脑,头部夹于两臂之间,身体尽量蜷缩,暂停呼吸。应避开 17 玻璃门窗或高大柜架,以免玻璃碎片或重物倒下对人员造成间接伤害。
当有地震突然发生时,也可以按室内防护的方法去做,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到卫生间躲避,那里管道多,支撑力强,这样也能减少伤亡。
三、核袭击后的行动
核袭击后,放射性灰尘、火灾、建筑物倒塌等都会对人员造成直接或间接伤害。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救结合,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一)、对放射性灰尘的防护
1、放射性灰尘沉降时的行动
核爆炸后,蘑菇烟云中的放射性物质,在较短时间内就能降落到地面。为防止放射性灰尘沉降时随呼吸道进入人体或降落到皮肤上,沾染区的人员要及时戴好防毒面具或口罩,扎好三口(裤口、袖口、领口),用雨衣、塑料布、床单等把暴露皮肤遮盖起来。在室内的人员,应立即关闭门窗,贴上封条,堵住孔口,密封食品、饮水,进入地下室或建筑物中心房间,静听外面关于落尘情况的通报。
2、撤离沾染区的行动
接到人防指挥部门的命令撤离沾染区时,人员应迅速穿戴好防护器材,扎紧“三口”,携带好衣物等生活 必需品,沿指定路线撤离沾染区。行进中,人员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扬起灰尘沾染后面的人员;要尽量避开草丛、瓦砾层厚和积尘多的墙根、洼沟;沾染区内坚决不许:(1)、吃食物。(2)、喝水和饮料。(3)、吸烟。(4)、不要坐、卧和脱下防护器材。
乘车撤离沾染区时,除作好个人防护外,要关闭车窗,盖严蓬布,加大车距前进。车上人员不要随便下车,如需要上下车时,尽量不接触车轮和挡泥板。
3、消除放射性沾染的方法
放射性灰尘对人员危害较大,应采取正确的方法,及时对受染的人员和人员接触的物品消除沾染,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消除服装上的放射性灰尘通常采用拍打、扫除、抖拂、洗涤等方法。人员始终要站在上风处,以免被扬起的灰尘再次沾染。
人员身体受到沾染后,要尽快洗消。头、颈部要用清水和肥皂进行擦洗,还要清洗鼻腔,漱口,擦洗耳窝。条件允许时,严重沾染的人员,应利用肥皂、洗涤剂等进行全身淋浴。无水时,可用干净毛巾、纱布等干擦,从上到下,顺一个方向进行。擦拭一次将毛巾、纱布翻一次,防止已消除部位被重新沾染。
对被沾染的粮食、蔬菜和饮水的消除方法是:包装完好的粮食,可采用扫除、拍打的方法,消除包装表面的沾染物;对未包装好的粮食,可把沾染层铲掉;对谷类、豆类等,可用扬筛和水洗的方法进行消除;对被沾染的蔬菜、水果类的消除应采取清水冲洗和剥皮的方法;对饮水沾染的消除,可以采用土壤净化、过滤或吸附凝沉方法进行净化处理。经过处理的粮食、蔬菜、饮水等,必须经专业技术人员检验符合食用标准方可食用。
误食了受沾染的食物和水时,可遵医嘱尽快采取催吐、洗胃、利尿等消除方法。
对被沾染道路、地面的消除可视具体情况,采用铲除、铺盖或用水冲洗等办法实施。
(二)、人员受伤后的救护方法
人员受伤后,应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救护,以减轻伤员的痛苦,保障其生命安全。
1、手压止血、止血带止血:
2、毛巾包扎;(1)头部包扎法。(2)下颌包扎法。(3)单肩包扎法。(4)肘(膝)关节包扎法。
3、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法。(2)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
四、对核泄漏和自然灾害的防护
(一)、对核泄漏的防护:主要是防核沾染,防放射性尘降,撤离沾染区。
(二)、火灾发生后的自救、互救
发生火灾时,首先要沉着冷静,迅速拨打火警119电话,报告失火的位臵,以使消防队及时灭火,减少损失。快速判断火源位臵,火势较小时,先关闭电源后用水(或沙)灭火。火和烟较大时,可用湿毛巾、湿口罩等堵住口、鼻,用湿被子或湿床单包裹身体,采用匍匐低姿撤离。楼道有明火且烟特别浓时,不要打开房间门,用湿布把门缝堵住,往门上泼水降低温度,打开窗子或阳台呼救、自救或等待救援。楼层低的,可用绳或床单撕条连接成绳,从窗口或阳台撤出。当身上着火时,千万不要乱跑,应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的火苗。一定不要惊慌,多动脑,就能找出恰当的自救、互救方法。
第五课:对化学武器的防护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化学武器使动、植物的异常变化,能及时发现敌人使用化学武器。
2、使学生清楚对化学武器的个人防护方法。
3、使学生清楚一旦染毒后如何消毒。教学重点:
对化学武器的防护和消毒。教学难点:
化学武器中毒后的急救。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化学武器是一种杀伤途径多,防护难度大的大规模杀伤武器。为避免或减少对人员的伤害,应学会及时地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方法,掌握多种正确的防护手段和消毒、急救的措施。
一、发现
及时发现化学武器袭击的情况是做好防护工作的前提。除使用专业装备器材进行侦察报知外,还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情况的观察及时发现。
(一)、观察投放迹象
敌机布洒毒剂时,一般飞的较低,机翼下面喷出有色烟雾,与洒农药相似。落在地面上有油状液滴或粉末。若使用毒气弹,炸声低沉,并产生有色烟雾云团,弹片大,弹坑小,弹坑附近有液滴斑点或粉末等物。
(二)、观察动植物的异常变化
动物对毒剂较敏感,症状出现快。如蜂、蝇飞行困难,抖动翅膀。鸟、鸡、鼠、兔、羊、狗等眨眼,瞳孔放大或缩小、流口水、站立不稳、呼吸困难等。植物染毒时,叶子会出现有色斑痕,茎叶会卷缩甚至枯萎,毒剂落在花上,花朵会有明显的颜色变化。
(三)、观察人员的异常感觉
大部分毒剂都有一定的气味,并对人体产生刺激作用。空气中突然出现某种气味,或人员出现视力模糊、流泪、口舌发麻、呼吸困难、胸闷、皮肤有烧灼、发痒、刺痛等感觉,说明可能中毒。
二、防护
防护是阻止毒剂通过各种途径与人员接触所采取的措施。听到化学武器袭击的信号、发现敌人实施了化学武器袭击或进入染毒区时,都要进行防护。听到解除警报信号或得到人防部门允许后才能解除防护。
在遭受化学武器袭击时,进行个人防护、消毒和不防护、不消毒的结果大不相同。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实验。(用兔子实验的录象)
防护方法有两种:
一是集体防护。就是一定数量的人员利用有防护设施的人防工程进行防护。它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防护方法,也是防敌化学武器袭击的基本措施。因此,如果条 件允许应充分利用。进入人防工程时,应听从指挥,有组织地迅速进入;进入后不得随意进出,防止带入毒剂;为了减少人防工程内氧气的消耗,人员要减少活动。
二是个人防护。就是个人利用防护器材进行的防护。个人防护时,应首先迅速穿戴好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和眼睛,而后视情况穿着防毒衣,带上防毒手套进行全身防护。如没有制式防护器材可利用时,应利用身边易得的浸碱口罩、风镜、雨衣、皮(棉)手套、塑料布、雨鞋等简易器材进行防护。
遭化学武器袭击后,需要通过染毒地域时,应在个人防护的基础上,携带必要的生活用品,选择上风处地质坚硬、干燥的道路,尽量避开弹坑和有明显液滴的地点,快速通过。
三、消毒
使毒剂失去毒害作用所采取的措施叫消毒。在各类毒剂中,只有呈液滴状使用的毒剂,如芥子气、VX等需要消毒,而对光气、氢氰酸、毕兹等毒剂,一般不需要消毒。根据消毒对象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
(一)、对人员消毒
当毒剂液滴滴落到人体上时,应立即脱去染毒服装,或撕去染毒部分,用活性白土粉或棉球甚至可以用干净土块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棉球蘸专门的 消毒液擦拭,吸擦时要防止扩大染毒面积。当没有专门消毒液时,也可用5%--10%小苏打水、肥皂水或大量清洁水冲洗,消毒越及时,效果越好。对眼、鼻消毒应用2%的小苏打水溶液或大量清水冲洗,并多次漱口。
(二)、对染毒服装消毒
对染毒服装消毒,应在远离居住区的下风方向进行。棉织品用2%小苏打水煮沸30—60分钟即可消毒。其他服装可用热蒸汽消毒。暂时不用的衣物制品,也可用通风、日晒的方法消毒。
(三)、对染毒食品消毒
对有包装的罐头类食品,只需对表面消毒后,就可食用。瓜果可以冲洗或去皮消毒。对没有包装的食品,一般应当销毁。战时,应把食品和饮用水存放在各类密封容器中。
(四)、对染毒水消毒
当水源染毒时,可利用制式净水器或自制净化装臵消毒。消毒时,在水里加入适量的漂白粉和混凝剂,搅拌均匀,待沉淀后过滤净化。
染毒的食物和饮用水,虽然经过处理,但不经专业人员化验和检验,坚决不许食用和饮用。只有专业人员化验确定无毒后,方可食用。
四、急救
大部分毒剂毒性大,伤害作用快,中毒严重时如不及时救治,会很快导致死亡。因此,人员中毒后,应争取时间,积极进行抢救。各类毒剂中毒后的急救方法如下:
神经性毒剂中毒时,人员应急时注射解磷急救针。也可用阿托品肌肉注射或滴眼、滴鼻。使用解磷针示意图
染上糜烂性毒剂时,应迅速用纱布、棉球等吸去毒液,再用18%--25%的氯胺水溶液涂抹,或用肥皂水冲洗。眼睛可用2%小苏打溶液冲洗。全身中毒应注射25%的硫代硫酸钠。路易氏气中毒注射二巯基类特效药。处理后涂上BAL软膏。
窒息性毒剂中毒时,中毒人员保持安静,注意保温,多喝热茶,减少氧气消耗,有条件时可输氧,注射50%葡萄糖、氨茶碱等。严重时送医院治疗,禁止做压胸人工呼吸。
全身中毒性毒剂中毒时,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同时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溶液10毫升。也可以静脉注射40—50毫升亚甲兰葡萄糖溶液或注射50毫升25%硫代硫酸钠。对症治疗:可作口对口人工呼吸、输氧、打强心针等。
失能性毒剂中毒后,一般不要用药,立即离开染 毒区到上风处休息。严重时用胆碱能药物对抗,还可肌肉注射加兰他敏10—20毫升,或口服尤色林1—3毫克,也可以针灸。
刺激性毒剂中毒时,应吸入抗烟混合剂解除刺激症状;对眼睛用2%小苏打水和净水冲洗;对粘在皮肤上的粉末用布擦净后,再用0.2%高锰酸钾和氨胺水冲洗。误食应催吐。
救护中毒人员时,一般应先给其穿戴防毒面具,防止中毒人员继续吸入毒剂;根据中毒症状判明毒剂性质,协助医护人员进行对症急救,并迅速将中毒人员移出染毒区。练习:
1、敌化学武器袭击时,个人防护,应首先________________,尔后__________________。
2、对人员皮肤消毒时,先用_______________吸去皮肤上的毒剂液滴,然后用_________,也可用___________或______冲洗。
第六课: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武器。
2、使学生清楚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及杀伤特点。
3、使学生明白对生物武器的防护。教学重点: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教学难点:
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及杀伤特点。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有一部描写日本“731部队”的国产影片,它所反映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40年这个部队驻扎在离哈尔滨市20公里的平房地区,他们拿活人作实验,残害了无数的爱国志士和抗日的同胞。这支部队又叫“细菌部队”。他们使用的“陶瓷炸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物武器”。什么是生物武器呢?
一、生物武器
(一)、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生物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人、畜致病,毁伤农作物的微生物及其毒素。通常分为细菌、立克氏体、衣原体、病毒、真菌和毒素六大类。
(二)、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气中,这种微粒和空气的混合体叫气溶胶。它能随风漂移,污染空气、地面、食物,并能渗入无密闭设施的人防工程,人员吸入即可致病。直接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是最基本的使用方式。它可从空中直接布洒,也可把喷洒器投至地面喷放,还可人工投放。
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昆虫、动物和杂物被生物战剂感染或污染后,用多格炸弹等多种方式投放到被袭击地域,它们便可将病原体传给人们,使其致病。
3、其他方法
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食物、通风管道,遗弃带菌物品、尸体或遣返俘虏等,间接使人感染疾病。
(三)、生物武器的伤害作用
1、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1)、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感染致病。
(2)、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痢疾等疾病)。
(3)、皮肤接触
生物战剂如炭疽杆菌等,或带菌物品上的病毒可直接或间接经皮肤、黏膜、伤口进入人体。
(4)、昆虫叮咬
人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后,会使血液污染而致病。
2、生物战剂的致病症状
生物战剂侵入人体后,会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上吐下泻、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局部或全身疼痛等各种不同症状。
(四)、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
1、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
某些生物战剂只需少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就能引起发病。例如,几十个野兔热杆菌侵入人体就能致病。某些生物战剂,例如,鼠疫杆菌等,有很强的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能在人员之间传播,长期流行。
2、污染面积广 生物战剂致病力强,气溶胶可随风飘散,在气象、地理条件适宜时,可造成大面积污染区。
3、不易被发现
生物战剂气溶胶无色无味,加之敌方多在黄昏、夜间、拂晓、多雾时秘密施放,不易被人发现。
4、有一定的潜伏期
生物战剂致病需经几小时至几天的时间,在这个期间人员不会很快减弱工作能力。
5、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风速、气温对气溶胶传播有影响,大雪、低温、干燥、日晒等,能加速病菌的消亡。
二、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一)、发现
敌人使用生物武器时,一般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如能及时发现,可减少或避免其危害。
1、施放迹象
飞机低空飞行时尾部有云雾或撒下其它杂物;炸弹爆炸时,弹坑周围有粉末或水珠残迹;昆虫、小动物出现的数量与季节、场所反常等。
2、发病情况
在短时间内发现大批症状相同的病人、病畜;发生当地少见的疾病或出现发病季节反常等现象。
(二)、防护措施
1、对生物战剂的防护措施与对毒剂的防护基本相同。人员戴防毒面具、防疫口罩能保护呼吸道不吸入生物战剂气溶胶;穿防毒衣、防疫服或采用扎“三口”的方法能保护皮肤免受带菌昆虫叮咬。
2、人员在生物战剂污染区内行动时,根据生物战剂的类型,提前进行免疫接种和个人防护,遵守在污染区内的行动规则。
3、发现病人时,要立即报告,及时隔离。
4、对污染的房屋、器皿要用福尔马林或过氧乙酸进行熏蒸,也可用通风方法进行消毒灭菌;对服装可用煮沸或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等方法灭菌。
5、杀虫、灭鼠。杀虫可用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方法。灭鼠可采用药杀或打、捕、挖、灌等方法。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安全,妥善处理带菌昆虫和动物尸体。
无论是敌投的还是当地的昆虫、鼠类,都是生物战剂传播的媒介物,均能传播多种疾病。所以,平时对当地的鼠类和有害昆虫也要经常进行灭杀,以减少战时生物战剂可能利用的传播媒介。
防生物武器和防化学武器不同点是:
1、污染区内活动时需先免疫接种。
2、污染物、服装要消毒。
3、32 杀虫、灭鼠,尸体烧掉或深埋。
4、发现传染病要立即报告防疫部门。
三、生物武器情况及与其它武器的比较
1、美军生物武器已经公布装备的“标准”生物战剂有,黄热病、委马脑炎、炭疽杆菌、Q热立克次体、肉毒杆菌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结核菌、伤寒菌、技天花病毒、鼠疫杆菌等。
2、每平方公里导致50%死亡率的成本,传统武器为2000美元,核武器为800美元,化学武器为600美元,而生物武器仅为1美元。生物武器的极端是基因武器,只需20克超级基因武器,就足以使60亿地球人死于非命。生物武器又叫“穷国的核武器”。练习:
1、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使___________________通常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
第七课: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
2、使学生会防毒眼镜的制作或代用。
3、使学生会用身边易得的物品做皮肤防护器材去使用。教学重点: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的制作。教学难点: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中的防毒面具的制作。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作为普通老百姓,在战争中制式个人防护器材可能得不到,那么,是不是就束手待毙没办法进行个人防护了哪?不是!我们可以自己动手,用身边一些易得的物品来制作简易个人防护器材,这些简易个人防护器材,35 也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这节课就讲《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制作》。
简易个人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专用防护器材的情况下,利用手边易得的材料,自己制作的个人防护器材。简易防护器材的种类很多,下面介绍几种主要器材的制作方法。
一、呼吸道防护器材的制作
(一)、防毒面具的制作
简易防毒面具是由滤毒罐与防毒面罩相配合而成的,其制作步骤如下:
1、准备材料:易拉罐或塑料饮料瓶(内径和高大于10厘米)、生石灰、黏土、细锯末、棉花、细铁丝、医用胶布、纱布、窗纱网、松紧带、薄橡胶片、布带、透明塑料薄膜等。
工具:剪刀、钳子等。
简易滤毒罐制作示意图
2、制作滤毒罐
将生石灰与黏土按1: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水制成绿豆大小的石灰土颗粒,阴干。
罐或瓶底均匀凿满3毫米左右的进气孔,用剪刀将罐口或瓶口剪成与自己口鼻部相适应的形状,以确保密合。在接近嘴下方的罐或瓶壁上,开一个直径为5毫米
的呼气口,并在外面用胶布贴上橡胶片(医用手套的胶皮最好),再按纱网、纱布、锯末、棉花、石灰土颗粒、棉花、纱网、铁丝圈固定的顺序装滤毒罐。再在罐口或瓶口贴上一圈胶布,加上四条固定带,滤毒罐既做成了。简易面罩制作示意图
3、制作简易防毒面罩
将选得的面罩材料按图上的尺寸裁成罩体,用松紧带做成T型头带(尺寸要经过自己实验确定),把它的三个末端分别缝合在罩体与太阳穴和前额中央接触的部位。缝合前可在缝合部位先贴上胶布以保证缝合部位的牢固性。然后将面罩下颌部位用胶布贴合好,并箍在滤毒罐上(具体位臵经自己试戴确定),这样,防毒面具就做好了。
(二)、防毒口罩的制作
1、浸碱口罩
(1)、准备材料:大毛巾一条,绳或布条两根(每条长70厘米),1号缝衣针一根,白线两米,16号铁丝8厘米。
(2)、制作:按书58页8—3图将毛巾叠成12层缝制成口罩,为保证佩带气密,可结合自己的口鼻形状,制作一个铁丝U型压环,缝在口罩外侧,加上带子。使用前,浸入5%--10%的小苏打水溶液(或石灰水、肥皂
水)中,浸透,稍加挤干即可使用。戴上后用手捏压铁丝U型压环,使口罩与脸、鼻部密合。使用时还要注意经常使口罩保持湿润,用后洗净、晾干,以备再用。
2、装料口罩(略)
二、防毒眼镜的制作
防毒眼镜用来防护眼睛不受有害物质的伤害。应与防毒口罩或过滤罐结合使用。也可用风镜、潜水镜代替。(制作过程看录象)
三、简易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
当敌机布洒毒剂、生物战剂或放射性灰尘沉降时,可利用风雪衣、皮茄克、塑料布、床单、帆布、毯子、大衣、被子、雨衣或雨伞等遮盖身体。通过受染地域时,为防止下肢受染,可穿上雨鞋、胶鞋、皮鞋,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裹住腿脚。手部可以用橡胶手套、皮手套、棉手套防护,也可用塑料袋、塑料布等包裹。
使用个人简易皮肤防护器材要扎好三口,既袖口、领口、裤腿口。练习:
1、用毛巾或纱布制成口罩后,应浸入__________或______液体中,才能对毒剂起有效的防护作用。
2、为防止毒剂液滴和放射性灰尘直接溅落在皮肤上,可用____、____、_____等简易皮肤防护器材遮盖身体。
3、制作装料口罩一个。(课后在家完成)
第八课:人防工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人防工程的重要作用。
2、使学生清楚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
3、使学生清楚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的事项,能自觉遵守纪律。教学重点:
使用人防工程应注意的事项。教学难点:
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各部分的具体功能。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电脑多媒体直观、形象教学。教学过程: 引言:
在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虽然空袭中使用了精确制导导弹、重镑炸弹、钻地炸弹等高科技武器,但伊拉克的民防工程还是把人员的伤亡降到很低的程度。在唐山大地震中,人防工程的损坏要比地面建筑轻的多。人防工程是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人民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而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对核武
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和常规武器的打击及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有较好的防护作用。人防工程在战时防空袭,平时可防一些自然灾害,还可将其做商场、仓库等,不仅有战备效能,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很明显。
一、人防工程的内部结构及功能
人防工程通常由口部和主体两大部分组成。
1、口部
口部也称工程头部,是主体与地表面的连接部分,主要包括出入口和防护措施等。
出入口是供人员和设备进出的孔口,每个人防工程均有两个以上的出入口,通常在主体的两侧。在出入口处安装有防护设施,主要有防护密闭、滤毒通风、洗消、核化自动报警控制和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等,它们是人防工程内掩蔽人员有效防护的物质基础。
防护密闭设施包括: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防毒通道。其作用是阻止染毒空气经出入口进入人防工程。
滤毒通风设施一般由进风消波设备、滤尘器、过滤吸收器、风管、密闭阀门和风机等设备组成。滤毒通风设施是人防工程防护设施的基本内容,主要是起到滤除烟尘、毒雾和吸附毒剂蒸汽的作用,将净化的清洁空气由风机通过管道送入人防工程内室,供人员呼吸使用。
洗消设施包括洗消门、消毒药品和洗消器材,对进入人员进行局部或全身洗消,避免将放射性灰尘、毒剂带入人防工程内,以确保人防工程内人员的安全。
核化自动报警控制设施是人防工程防护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伤害的神经中枢。在遭到核武器、化学武器袭击后,能自动发出警报,并能自动停止风机、关闭阀门,从而阻止放射性灰尘和毒剂进入人防工程内部。
剂量监测化验设施用于查明人防工程内外的空气、食物、水源等污染情况。
2、主体
主题是人防工程的主要结构,主要包括人员掩蔽室、卫生、生活设备及附属设施。
人员掩蔽室是在敌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时,人员停留的地方,它在出入口最后一道密闭门以内,设有人员休息室、工作室、会议室等。卫生、生活设备及其它附属设施是与人员掩蔽室相配套的设施,一般在掩蔽室的周围或一侧,包括卫生间、水库、仓库、伙房、进出气孔等。
二、使用人防工程的注意事项
1、人人都要懂得人防警报信号及其相应的行动内容,熟悉通往人防工程的路线及白天、黑夜的识别标记。
2、进入人防工程掩蔽应携带的物品,包括:证件、个人防护用品、生活用品、密封食品和饮料等,不要携带有味、易燃易爆物品。带入的包裹体积不能太大,要便于进出人防工程。
3、待蔽人员在人防工程中要服从指挥,按指定位臵坐卧休息,放好随身携带的物品,注意公共卫生,减少剧烈活动。
4、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袭击后进入的人员,应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消洗,通过检测后才能进入人员掩蔽室。
5、解除警报前,不能擅自开门出入人防工程。若急需出入,要做好个人防护,并征得值班人员同意,在专业人员的协助下进出。
6、空袭警报解除后,首先要对自己周围的环境进行清理,清点并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在有关人员的指挥下,有秩序地撤出。
7、有克服战争磨难的精神准备,提高在无照明、人员拥挤、物资缺乏条件下的生存能力。
注意:在人防工程内,非专业人员不许动操作设备,以免造成防护事故。所有防护人员都不许使用通讯器材,如手机、BP机等,以免泄露目标。
三、每个公民都要支持人防工程建设
面对高科技、高技术的现代战争,人防工程仍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战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对应付战争准备工作的考验。人防工程正是为应对突发战争而做的十分有效的工作。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积极支持国家对人防工程的建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要求,尽自己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练习:
1、人防工程通常由____和____两大部分组成。
2、使用人防工程要注意那些事项?
第五篇:防空常用知识
防空常用知识
1、什么是人民防空?
答:人民防空是为应付现代战争及重大灾害事故,有效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建立的指挥和防护体系。人民防空简称人防,有的大城市称为民防,但性质和职能有所区别。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立法宗旨是什么?
答:为了有效地组织人民防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是什么时候颁布和施行的?
答: 1996年10月29日 颁布,1997年1月1日起 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共九章五十三条,包括总则、防护重点、人民防空工程、通信和警报、疏散、群众防空组织、人民防空教育、法律责任、附则等内容。
5、人防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答:人防是国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全民的社会公益事业。人防在和平时期主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抗灾,战争来临时掩蔽人员和物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时消除空袭后果。
6、人防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是什么?
答:人防建设的方针是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人防建设的原则是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
7、人防工作由什么机关主管?
答: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全国的人防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和同级军事机关领导本行政区域的人防工作。
8、人防工作就是一年拉一次警报吗?
答:不是。人防工作任重道远。例如人防工程建设规划制定,组织指挥体系建设、各种防护工程体系建设、通信警报体系建设、抢险保障体系建设、人口疏散体系建设、防空宣传教育体系建设等都是很重要的工作内容。
9、和平时期为什么要加强人防建设?
答:人防建设是系统工程,百年大计,必须随城市发展而加强建设,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如果战争来临才准备,就什么都晚了。
10、人民防空经费来源于哪里?
答:人民防空经费由国家和社会共同负担。中央负担的人民防空经费,列人中央预算;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担的人民防空经费,列入地方各级预算。有关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负担人民防空费用。
11、为什么要普及人民防空知识教育?
答:
1、人民防空知识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有利于人民防空整体防护能力的提高;
3、人民防空技能是必需的生存技能;
4、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12、人民防空教育如何组织实施?
答:国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人民防空教育计划,规定教育内容。在校学生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人民防空主管部门组织实施。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人员的人民防空教育,由所在单位组织实施;其他人员的人民防空教育,由城乡基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13、个人要履行的人民防空义务是什么?
答:国家要求个人履行的人民防空义务是:参加人民防空建设,负担人民防空费用,保护人民防空设施,参加群众防空组织,接受人民防空教育,开展相互救助等。要学会在防空、防灾中相互帮助、照顾病弱伤残的一般技能;学会消除空袭后果的早期灾火、堵漏等一般方法;正确传递人民防空信息;服从和支持人民防空组织、机构的领导;遵守执行人民防空通告规定的注意事项。
14、群众防空组织由哪些部门组成?
答:由城建、公用、电力、卫生、医药、公安、消防、化工、环保、电信、交通运输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组建各种专业队。
15、战时防空的基本措施有哪些?
答:有疏散、警报、掩蔽、个人防护和善后处理等措施。
16、什么叫人民防空疏散?人民防空疏散由哪一级人民政府组织?
答:人民防空疏散,是战时为了避免和减少城市人员伤亡,保存有生力量和战争潜力,而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组织。
17、人防防护的重要经济目标有哪些?
答:有重要的工矿企业、科研基地、交通枢纽、通信枢纽、桥梁、水库、仓库、电站等。
18、和平时期利用人防工程为生活、生产服务,要遵守哪些原则?
答:不得影响人防工程的防空效能,不得进行影响人防工程使用的作业,不得危害人防工程的安全。
19、城市防空袭作战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军民一体、打防结合、整体防护、快速反应、多法并举、确保重点。
20、哪级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
答: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需要可以组织试鸣防空警报,并在试鸣前五日发布防空试鸣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