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村振兴精神先行
解放思想,乡村振兴立论
感谢主席,我方观点认为,乡村振兴必须精神先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三农”工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新时代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迫切要求。总书记在马庄村考察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
首先,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共产党人在97年来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征程中,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一系列的伟大精神。这些精神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其次,理念的引领是必须的。实现乡村振兴,要切实从广大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需要出发,从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入手。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单位的差异性,迫切需要理念的创新,精神先行。例如,一些地区、部门、单位由于思想不够解放,在具体工作上简单的照抄照搬,复制城市乃至外来的设计理念显然无法与乡村既有的村容村貌以及实际的日常生活相匹配,这不仅无法产生一种理想状态中的“美丽”效果,也无益于村民的日常生活。适得其反,致使村民哀声怨道。
再次,乡村振兴是由主体地位所决定的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只有先提高农民素质,点亮他们的精神世界,才能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积极投身于建设美丽乡村中去,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良性循环。忽视了农民主体地位,是要犯错误的、是要走弯路的。不少地方,舍弃了维系乡村凝聚力的传统文化,造成人心涣散,基层党组织与村委会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下降,各种丑陋黑恶势力沉渣泛起,犯罪率明显上升,更谈不上经济发展。缺乏紧迫感和忧患意识、“等、靠、要”的严重思想现实,甚至几千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致使经济社会停滞不前。不解放思想、不能精神先行,何谈乡村振兴。
第二篇:乡村振兴,辣椒先行
乡村振兴,辣椒先行
2020年作为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最后一年,对于未出列县区是完善基础设施、保障住房、饮水、教育、医疗,强力补短的最后一年。播州区乌江镇作为已出列地区更是极其关键的一年,强化巩固脱贫成效,继续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
产业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要致富,先修路”,乌江镇已全面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道路,全镇x个产业示范基地已完成所有机耕道路建设,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辣椒作为播州区大力发展产业,政府对种植辣椒的精准扶贫户给与400元/亩,非贫困户200元/亩的政策补助,充分调动群众在家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大力开展培训,强化农业生产技术。播州区乌江镇依托新时代农民讲习所,以固定讲习、流动宣讲的模式,对种植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讲解辣椒种植、管理技术,规范辣椒种植程序,实现标准化生产,力争培育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产业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勤劳苦干。春雨过后,正是辣椒地膜覆盖的最佳时机,近期由于雨水频繁,对辣椒地进行覆膜能够起到保湿增温,提高辣椒苗的成活率,还可以减少杂草和病虫侵害,促进辣椒苗的生长发育。乌江镇坪塘村的辣椒种植大户王世强等人,为了辣椒有个好收成天还不亮就带着媳妇儿子到山头上,对辣椒地进行翻犁与覆膜。经各位农户辛勤的劳动,坪塘村大水井辣椒种植示范点俨然形成了由薄膜覆盖的白色画卷。
产业发展离不开农业市场的蓬勃发展。进入新时代,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已经从过去的“为吃而生产”转变到“为卖而生产”。播州区作为“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中国辣椒之都”、“全国辣椒标准化示范县”,拥有老干妈、新佳裕等辣椒加工企业做引领作用,辣椒种植不仅销路有保障,而且价格不菲。2019年未经加工的新鲜辣椒能够卖到每公斤24元,乌江镇2020年计划种植辣椒2000亩,预计产量500000公斤,产值1200万元以上,将惠及贫困户xx户xx人。
第三篇: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心得 体会
在 2020 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人才先行”,必须把人才振兴放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当下的现实是,城市掀起“抢人大战”,而乡村振兴一线面临无人愿来、留不住人的难题。只有扎实做好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引育留用全过程,打造人才集聚的“引力场”、人才发展的“活力源”,才能解除乡村振兴人才之渴。
要优化顶层设计,构建高效人才发展政策体系。城市人才工作实践证明,政策措施往往具有基础性、牵引性、导向性的作用。乡村振兴一线的条件相对较差、待遇相对较低,很难单单依靠市场作用来调节人才供给,更多地需要靠政策驱动。必须充分发挥引导和鼓励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等各类政策资源,打造到边到底、相互衔接匹配的政策体系。同时,结合地方实际,探索创新方式方法,进一步释放各类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持续做好迭代升级,逐步构建立体化、整体化的乡村振兴“人才高地”政策体系。
要突出价值引导,用真情实意感召人才、留住人才。社会价值、人生价值的取向往往决定人才流向。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波澜壮阔的“三线”建设浪潮,发达地区的百万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打起背包跋山涉水扎根西部,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新时期下,引导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更需要加强人才价值观引导,强化思想激励,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人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服务支撑,加强感情纽带,全面激发人才服务基层的热情和活力。
要夯实平台载体,用事业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注重待遇留人、情感留人,但最核心的还是事业留人。只有强化乡村振兴一线人才事业激励,才能让人才创业有平台、干事有奔头,创业创新资源才会主动向乡村振兴一线集结,技术、资金、科研能量才会向农业农村汇聚。一方面,要善于“铺路子”,向乡村振兴一线倾斜培训教育资源,大力实施专业人才全员培训、乡土人才素质提升等专项培训工程,为人才后续成长提升“搭好梯子”;另一方面,要敢于“给位子”,鼓励大学生、退伍军人、在外务工经商等本土人才,返乡担任村“两委”干部和创新创业,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人才大胆选拔重用,切实打通优秀人才上升渠道,突破发展“天花板”。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创造农村高品质生活的有力支撑。坚持投资人才,用政策吸引人才,用情感激活人才,用事业成就人才,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高地”,让人才落地生根,让乡村振兴开花结果。
第四篇:乡村振兴 “浙里”先行 浙江日报
乡村振兴 “浙里”先行 浙江日报
乡村振兴 “浙里”先行
从“1707”到“0”,温州提前攻下全省四分之一“消薄”任务
从“1707”到“0”,温州提前攻下全省四分之一“消薄”任务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笔下美好的桃花源,恰似千百年来人们追寻的理想家园。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
春天里,草长莺飞,最是好风景——蓝天白云下,阡陌碧野,汩汩溪水延绵村里;乡间小路、庭前屋后干净整洁;路边花坛爬满了青苔,茶花、三角梅随风摇曳……一幅幅恬静安详的田园画面和着“乡村振兴”的号角,在浙南之滨、瓯江之畔铺展开来。
就在不久前,170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钳制着数百万民众对美好生活的遐想;短短时间内,从“1707”到“0”,温州提前攻下了占全省四分之一的“消薄”任务。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一股蓬勃奋发的生机和活力,正在广袤的瓯越乡间勃发——
党建引领、抱团取暖、村村摆擂比拼,全市围绕增强村干部战斗力“金十条”、驻村干部真爱严管“双十条”和不适任村干部退出办法,不断掀起基层干事创业热潮。
领导挂牌、项目领办、周研月督季考,全市今年以县为单位举办了6场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新增村级集体发展项目904个,覆盖1738个村,总投资额95.8亿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9亿元。
政策下乡,村企结对,数万乡贤归故里,全市248家企业、67家社会组织相继结对村庄帮扶发展,一批强村公司涌现,“大数据+”布网助阵,为发展“增肌造血”……
看乡村振兴,“浙里”先行;望瓯越大地,动能澎湃!
A
谋在深处
凝心聚力图振兴
温州有5404个行政村,其中集体经济薄弱村1707个,大约每三个村便有一个特别需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消薄”任务占全省总量四分之一。
农稳安天下,而村不强则民不富。如何满足农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这是考验温州基层发展的关键问题。
短板就是潜力,差距也是机遇。温州市委研究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明确将工作责任与干部考核、提拔使用捆绑。市县选派优秀机关干部到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领办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创新开发“大数据管理平台”,实时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监测,特别是对1707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开展集中攻坚,全面吹响温州“消薄”号角。
田畴织锦绣,沃野好风光。在温州北部,永嘉县岩坦镇岩门下村曾经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如今,一个集度假、观光、疗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养生区呼之欲出,成为温州山区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的一个生动注解。这个转变,靠的是什么?答案是:基层组织凝心聚力图振兴!
提衣提领子,牵牛牵鼻子,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员带头,真抓善抓,巧干实干,就能事半功倍。在瓯海区新桥街道,新桥村抓实“五议两公开”制度、推进驻村干部抓党建制度、开展“清廉村居”建设,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打出“阳光村务”组合拳,累计清缴拖欠租金407.6万元,有效实现了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在洞头区东屏街道,金岙村在村党支部调研谋划和引领下,以“古村石韵·写意金岙”为主题,全力发展旅游经济,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87.5万元,同比增长436.3%。乐清市白石街道下马岭村则发动党员带头招引项目,打造“仙源”乡村旅游品牌,成功壮大村集体经济。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一幅乡村发展画卷的背后,都有一组挥洒汗水的群像:全市各地纷纷建立“消薄增收”责任制,挂上“周研月督季考”作战图,全力推进“联村包村蹲村强村”活动,搭建乡村比拼大擂台,对干得好的给予奖励,给后进者施加压力,有效掀起了乡村振兴干事创业热潮。
B
抓在要处
小村兴业有大计
记忆中的乡村,乡愁中的田园,经温州全市人民的巧手,正在编织成美丽幸福的家园。今日之温州,乡村建设新曲正酣——
推进乡村振兴,已不是简单的“多予”和“少取”可以解决。“消薄”只是及格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关键在于培育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我“造血”能力,实现村级集体自主经营、稳定收益。
温州将大量优势资源整合集中,投向“消薄增收”主战场。通过整合同类型的资源和优势,抱团确立发展项目,尽可能地放大资金、资产、资源的效用,确保每个项目都能产生持续的经营性收入。全市深入实施“两新”组织“帮扶八法”,将资源、资金、信息等导流入村,企业与社会组织结对集体经济薄弱村,助其谋划实施村级发展项目;同时,引导和鼓励外出创业能人、乡贤志士回报家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小村兴业各显高招——鹿城区藤桥镇渡头村强村发展尝试BOT,洞头区元觉街道花岗村扮靓石屋彰显海岛风情,文成县周壤镇岭南村“点土成金”富乡邻,泰顺县包垟乡林岙村一株中草药激活村集体经济……
梦想无疆,凿路前行。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底子薄、力量弱,立项如果没有政策上的扶持,也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此,温州给出了一揽子政策,让薄弱村优先享受红利——市财政在原有专项资金基础上,每年增加2000万元奖补资金;同时,引导各级涉农金融机构设立专项信贷资金,对村级集体经营或参股的项目优先资助;各地还引导村集体通过提供保水渔业、水域养护、林业巡养等劳务服务获得政府补偿。
乡村发展因时而变、因时而新。眼下,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兴起,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家庭农场主、合作社理事长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创业者大量涌现……这些新“农人”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最近,就在文成县二源镇湖底村,“邱老汉”高山蔬菜种植基地全新农业综合体项目已现雏形,村党支部书记邱茂聪对此满心期待。去年初,党员带头流转了200亩土地,跟着发展农业综合体。村里拥有高山蔬菜种植基地15%的股份,去年拿到了5万元的股息。效益出来了,村民主动要求一起干,完成土地流转600亩。邱茂聪说,今年村里预计可以再流转300亩土地,基地总规模可达900亩,发展空间和竞争力更强了。
新“农人”传承经验、创新思维,在乡下落地生花。在永嘉鹤盛镇西炉村,90后大学生周珊珊以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她的爷爷和爸爸都曾任西炉村党支部书记,从小在饭桌上,听到谈论最多的便是村里的大事小事。如今,她的新思路是,在父辈的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开拓发展路子,做“乡村旅游+”和电商平台。目前,村集体年收入已达38万元,人均收入达12160元。
C
干在实处
乡土澎湃新动能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就在年初,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部署“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时指出,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增强集体经济薄弱村“造血”功能。而就在上个月,温州乡村振兴实施路线图——温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18~2022)》正式出台。这是温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春拂瓯江,气象万千。新时代乡村振兴,呼唤新作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万工程”,温州结合本地实际,提出以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为核心,组织实施“六千六万”行动,并深化农业农村十大领域改革。
新时代,乡村振兴关键要立足各地发展不平衡这个现实。温州将目光锁定深化农村改革,激发温州人血脉中的改革基因,激发乡土澎湃活跃因子,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路子。“温州把建设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主抓手。”温州市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说,这是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的破题之举、出彩一招。
今年,温州将抓好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196个项目的实施。特别是围绕“高标准打造100条乡村振兴(美丽乡村)示范带”这一目标,鼓励先行先试和典型引路,选择若干不同类型的地方开展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先行建设10条,确保今年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再谋划一批。
值得关注的是,在实施“六千六万”行动中,温州挂出了清晰的作战图。增收:千村经济“消薄”防滑,万元农民收入新增;产业:千亿社会资本下乡进村,万家农业经营主体提质。
广袤乡野,蓝图绘就——
未来5年,温州在确保所有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10万元以上且年经营性收入不低于5万元的基础上,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总和比2016年翻一番。从创业带动就业、深入实施农民持股计划、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完善农民利益保护机制等方面入手,力争5年时间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新增1万元。
未来5年,全市吸引1000亿元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投向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休闲旅游品质工程和生态休闲农业发展工程。
听,大地律动是春声;看,乡村振兴正当时——挖机挥舞臂膀,工程车来回穿梭,永嘉481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集中开工,泰顺117个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紧扣高质量标准全面摆擂……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伴随着又一年春天的脚步,温州凝聚磅礴力量、激荡发展豪情,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姿态,托起乡村美好生活。
(本版图片由永嘉县委宣传部提供)评分12345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 ?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关于浙报集团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帮助 ]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900号
第五篇:坚持规划先行,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规划先行 推进乡村振兴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有幸与各位党员干部坐在一起,共同探讨乡村发展的问题,我主要就农村违法违规无序建房、村庄规划以及下一步乡村振兴战略跟大家谈一谈想法,交流一些体会。
近年来,农村发展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日益重视,从过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现在的实现城乡一体化,不同时期,国家对农业农村的发展都会做出相应的部署。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农村的发展,又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就成为新时期指导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行动指南,制定村庄规划,明确村庄分类,统筹安排村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置,划定村庄建设用地边界,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加强规划引领,推进乡村振兴势在必行。
一、制定村庄规划的背景因素 2013.1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4.05 国务院《关于改善居环境的指导意见》 到 2020 年建成一批各具特的美丽宜居村庄 2015.04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的讲话 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 2015.09 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实现规划全覆盖 2017.10 十九大报告 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2018.01 2018 年中央 1 号文件 是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2018.05习近平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护大会的重要讲话 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2018.09 中共中央、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个五年工作进行部署,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分类有序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开好局、起好步、打好基础 2019.01 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 明确把村庄规划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性工作,因地制宜,详略得当规划村庄发展,与当地经济水平和群众需要相适应 2019.02 2019 年中央 1 号文件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 二、村庄规划编制的意义 1、规划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要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发展布局、目标任务、政策措施,有利于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有利于凝心聚力,统一思想,形成工作合力;有利于合理引导社会共识,广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合理引导农村人口适度集聚,开展旧村改造,推进自然村整合。引导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强道路、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配置,商贸、医疗、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综合整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让群众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2.是长期以来村庄无序建设引发的必然管控手段。随着
经济社会日益发展,农村无序建房逐渐增多,造成许多镇村道路狭窄、行车不便、采光较差、安全隐患增多,群众生活居住环境受到严重影响,严重影响了乡村规划实施,损害了村庄发展形象,开展农村无序建房整治,成为制约乡村振兴战略的障碍,是长期以来村庄无序建设引发的必然管控手段。
XXX 在《全市整治乡村违法违规无序建房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也提到要充分认识乡村违法违规无序建房的严峻性,当前曲靖市乡村建设无序问题突出,已经到了必须出重拳整治的地步。一是规划普遍缺失。二是宅基地管理失控,导致农村建房星星点点、杂乱无章、无序无畏,犹如“撒豆子、种房子”,既浪费了土地资源又破坏了生态环境。至 2018年底,XX 市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83081.77 公顷,户籍人口中农业人口约为 430 万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约为 193.2平方米。2019 年,xx 镇村庄建设用地面积 974.5 公倾,我镇户籍人口 3.5 万人左右,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278平方米左右,我镇农村人均建设用地实际面积远高于全市水平。三是违法违规建房普遍存在。乡村建房违法占地、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批东建西等问题的大量存在,导致乡村建设“有新房、无新村”现象十分突出,与传统乡村风貌格格不入,使农村失去了韵味、留不住乡愁,造成了永久的遗憾。
3、助力精准扶贫。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时期,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引领,协同划定建设用地拆旧
和建新地块,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助推扶贫攻坚。制定村庄建设规划有利于统筹引导城乡建设用地,有效筹集扶贫资金,优化调整村庄用地布局,保障扶贫项目用地,节约建设用地指标,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4、促进多规合一。目前,土地利用规划之外,还有土地整治规划,集镇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乡镇政府没有一个统一整合的规划文本,县级各部门分歧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在空间规划的体系下,需要规划融合,多规合一,化繁为简。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对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进行了安排,但由于比例尺较小、内容安排相对粗疏,无法具体指导开展相关工作,难以应对新的形势和要求,需要新增村级规划,纳入规划体系。
三、规划原则 (一)统筹兼顾原则 落实乡级规划要求,统筹考虑村庄建设、生态保护等相关规划在土地利用上的需求,结合村域特色,合理安排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各业用地规模、结构和布局,建设美丽乡村。
(二)有限保护原则 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要求,维护农村历史文化和村庄风貌,保护特色乡土风貌。
(三)节约集约原则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因地制宜推进村庄建设适度集中。
加大村庄建设用地挖潜力度,改造提升低效用地,细化用途空间类型。
(四)公众参与原则 规划编制各环节要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五)简便易行原则 制定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划方案,规划成果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村民了解和实施。
四、制定村庄规划几点思考 (一)清楚区分规划对象 本次村庄规划涉及的村庄为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所有自然村。已经被城镇建设用地覆盖的村庄不再编制村庄规划,纳入城镇建设管理。以村土地利用规划为依据,制定适宜村的建设和发展目标,控制村域内建设用地总量,盘活存量建设用地;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方式实现产业发展和振兴;用好土地综合整治平台,引导聚合各类涉农资金,整体推进山水林田湖村路的综合整治。
(二)做实村庄现状调研
村庄规划应凝聚多方智慧,做好开门编制规划,尤其是自然资源所和基层村委班子成员更应带头主动思考,组织好调研座谈,参与人员应多层次多类型,包括基层群众代表、党员代表、乡村有识之士、能工巧匠,驻村工作队员、村小组、村委会班子成员等,做实村庄规划的基础调研工作,积
极开展无序建房清理整治,如实填写各个自然村人口、经济、设施建设、发展诉求等方面的内容,开展村庄一户一宅的排查落实,估算村庄未来宅基地建设需求。今年 5 月份,镇党委、政府召开全镇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工作会对开展一户一宅摸排工作作了安排,目前,全镇 7 个村(居)委会摸排工作已全面结束,上报到镇党委、政府。
(三)村庄规划一般要求 村庄规划一般包括村域、自然村两个空间层次。村域注重落实上位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生态保护红线、村庄建设边界和规模及其他目标和指标,并优化国土空间用地布局,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生态保护修复和综合整治、村庄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产业发展、防灾减灾等内容。
1.自然村建设规划 自然村突出对农村建设空间重点内容的细化和安排,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空间布局指引、自然村建设管控、特色风貌引导等内容。
(1)房屋建设规划 ① 原则上一个自然村一个风貌,一个自然村不超过3 种户型方案。
② 新批准农村宅基地每户建筑基底面积坝区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山区控制在 150平方米以内,建筑面积控制在 300平方米以内,建筑层数不超过 3 层,根据功能需要
可以增设梯间和功能用房,3 层部分建筑高度不大于 11 米,设梯间和功能用房的建筑高度不大于 14 米。新建住房统一按照已经批准的规划图纸建设,不得擅自改变规划。
③ 新建住房应做到“人畜分离、厨卫入户”,老旧建筑应逐步改善居住条件。
(2)建筑风貌应满足以下要求:
① 色彩:应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建筑单体主要色彩不宜超过 3 种。
② 围墙:新建住房不宜单独设置围墙,确需设置的,高度不宜超过 2 米,须采用通透式围墙。
③ 屋顶形式:根据当地特色采用适合的屋顶形式。如坡屋顶、平屋顶等。若使用平屋顶,平屋顶檐口部分宜进行装饰处理,屋面要有一定坡度以排除雨水,考虑安全要求应设置女儿墙。伸出屋面的楼梯间应与建筑形态整体协调一致。避免使用彩钢板、石棉瓦、钢丝网等材料,保持村庄内建筑风格协调统一。
④ 墙体、墙面、墙裙:墙体建筑材料应立足于就地取材,如木、石、砖等地方材料,且应与建筑结构形式相匹配。
(3)建筑退线要求 ① 退道路红线: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要求退让,退公路按公路级别参照相关规定退线,最少不小于 5 米。退村内道路不小于 1.5 米。
② 退公共空间绿线:村内规划为公共活动空间的绿地和活动广场用地,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要求退让不小于 1.5 米。
③ 退市政设施黄线: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市政设施类别参照相关退让要求退让。
④ 退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要求退让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最小不小于 3 米。
⑤ 退水域蓝线:新建、改扩建建筑、构筑物及围墙必须按水域所属类别参考相关要求退让,最小不小于 10 米。
(4)安全与防灾减灾 “三堆”(草堆、柴堆、粪堆)禁止在村内堆放,村内道路上禁止晾晒谷物,堆放杂物,堵塞消防通道。
(四)准确判定村庄发展类型 按照《X XX 市村庄规划导则》文件要求,村庄类型划分共有五种:
集聚提升型、城郊融合型、特色保护型、搬迁撤并型、暂不明确型。不同类型的村庄,规划内容应当有所侧重。
集聚提升类村庄 :是指现有规模较大、发展条件较好的中心村、重点村和其他仍将存续的规划发展村庄,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规划应科学确定村庄发展方向,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改造提升、激活产业、优化环境、提振人气、增添活力,保护保留乡村风貌,引导周边零散分布的自
然村村民向集聚提升类村庄集聚,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村庄。
城郊融合型村庄:
:是指城市近郊区及县城城关镇周边,具备成为城市后花园的优势,距离城市 15 分钟车程可达的自然村。规划应积极承接城镇人口和功能的外溢,加快推动与城镇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促进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双向流动。
特色保护类村庄 :是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等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资源丰富的村庄,是彰显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规划应深入挖掘村庄历史文化与特色要素,统筹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关系,保持村庄特色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强化特色保护和空间品质规划设计。
搬迁撤并类村庄 :是指因避灾避险、脱贫攻坚、生态建设、重 大项目和城镇规划建设等需要搬迁撤并的村庄,以及人口流失特别严重的村庄。规划应严格限制新建、扩建活动,突出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空心房”整治、废弃地的复垦利用等项目的安排。
暂不明确类村庄 :是指目前看不准、暂时无法分类的村庄。村庄分类首先明确上述四类看得清、能确定发展方向的村庄,其他在城乡发展进程中难以看清的村庄应纳入“其他一般 村庄”中,留出足够的观察和论证时间。规划应重点统筹村民建房需求和人居环境整治。
按照上述条件,我镇果河村委会大撒卜龙村、水塘村
委会水塘村、小坝村委会小坝、新庄村委会、他官营村委会他官营村可考虑按照聚集提升类制定村庄规划。果河村委会新果河村、老果河村、小坝村委会鱼体村等可考虑按照城郊整合型制定村庄规划。他官营村委会上赛村可考虑按照特色保护类制定村庄规划。
各位领导,同志们,以上,是我对当前做好村庄规划,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一些粗浅解读。有不妥之处请各位同志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