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某县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
某县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
解工作实施方案
某县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
各股室、收储中心、各国土中心所:
为贯彻落实市国土资源局转发省国土资源厅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解决我县在土地征收征用过程中的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根据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联席会议农村土地征收征用问题专项工作小组《关于全面深入开展农村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实
施方案》和安徽省联席会议《关于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全面推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提高化解突出矛盾的能力,夯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建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及时、就地化解土地征收征用方面的矛盾纠纷,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目标任务:通过开展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排查当前我县在土地征收征用过程中是否存在群众反映补偿安置引发的利益纠纷、土地权属纠纷及矛盾纠纷苗头隐患、征收征用审批管理中排查未履行征地“两公告一登记”和听证制度、社会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问题,为我县今后进行土地征收征用、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为规范和正确处理好我县土地征收征用的管理秩序,确保我县土地征收征用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和纪检组长任副组长,各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
这次开展的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排查的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检查我县近年来在土地征收征用过程中涉及的补偿费是否严格按照补偿标准补偿到位,是否存在因补偿安置引发的利益纠纷。
全面梳理和检查涉及因土地征收征用引发的群众信访事项,重点检查曾经赴市、省上访的信访事项是否已全
面解决或给予了答复,信访人的思想情绪是否稳定。
土地征收征用中是否存在压低补偿费、拖欠补偿费、截留补偿费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问题;是否存在领导干部违规干预和插手土地征收征用的正常秩序从而影响群众对土地征收征用公正性的怀疑。
在土地征收征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土地征收征用程序征地、擅自减少或增加土地补偿费、在土地征收征用中是否存在因职权问题强压征地面积或更改地类,征地申报审批过程中是否严格履行征地“两公告一登记”和听证制度。
四、方法步骤
这次开展的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采取自查整改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工作实际,自查整改和重点检查可以穿插进行,力求取得实效。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抽查和
重点检查,时间从6月份开始,12月上旬结束,分为四个阶段:
动员部署阶段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各股要认真宣传好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目的意义,并积极向所在的乡镇党委和政府汇报取得地方政府的理解与支持。
自查整改阶段
1、对全县近年来土地征收征用使用情况组织进行清查梳理,全面自查,做到边整边改。
2、对发现存在因土地征收征用引发的矛盾和纠纷隐患,要立即整改,对矛盾纠纷隐患及时组织力量处理;需要移送其他部门协助的,要积极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采取措施,共同解决。
3、对在土地征收征用工作中,因补偿费或征地程序不到位而引发的矛盾纠纷隐患,没有及时化解或造成群众上访至今没有妥善解决,影响面较大的严重问题,要立案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
4、各股要充分以此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契机,全面回顾和清理信访事项及回访信访人,及时了解和掌握信访动态,对还未处理和化解的矛盾纠纷要主动帮助信访人解决问题,切实把问题消灭在最基层和萌芽状态。
重点检查阶段
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组将组织对全县土地征收征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我县土地征收征用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总结上报阶段
各股要严格按照要求分别在7月15日、9月15日、11月15日前向县局书面报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阶段性工作情况统计报表。
附件: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统计表
第二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
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方案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区着力推进解决矛盾纠纷,突出和谐社会建设精神,进一步促进矛盾隐患排查调处工作,切实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结合我矿实际,制定以下工作预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切实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以充分发挥调解职能作用为核心,以调处社会热点难点纠纷和群体纠纷为重点,以落实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各项措施为主线,及时有效地化解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和谐因素,为构建“平安李家堡”、“和谐李家堡”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措施
(一)矿成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小组,具体人员如下: 组长:方军
成员:李世明李珍平越淑斐
(二)建立健全联调联动机制,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小组为基础,对重大疑难纠纷实行相关部门联调联动制度,进一步扩大劳资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等纠纷的联调联动范围。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小组受理上述类型纠纷,将及时与相关部门对接,实行联合调解或邀请相关部门派员参与调解;对群体性纠纷或可能引发群
体性事件的重大纠纷,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小组将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报派出所,启动联动应急预案。
三、工作要求
(一)要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大意义
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力措施,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全力维护好矿上的稳定。
(二)突出重点,着力排查调处影响矿上稳定的各类矛盾纠纷
要明确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重点,将工作的着力点放在各种纠纷及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上来,突出二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部位。突出抓好矛盾纠纷多发、频发、易发部位的排查调处。二是突出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重点调处。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宅基纠纷、土地使用纠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二是因劳资纠纷等引发的矛盾纠纷;三是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纠纷。
(三)发挥作用,切实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
要切实负起责任,充分发挥在排查调处矛盾纠纷中的职能作
用。一要认真排查。要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原则,以部门为单位对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地排查。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要按照轻重缓急进行梳理归类、分类建档、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二要及时调处,对矛盾纠纷要实行边排查边调处,排查出一起调处好一起,切实做到不积压、不耽搁、不延误。三要掌握信息。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中,要注意了解矛盾纠纷的信息情况,掌握苗头和趋势动态,对可能发生重大矛盾纠纷的隐患,要及时上报矿调处中心。
(四)加强领导,确保矛盾纠纷集中排查调处活动取得实效
要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负总责,亲自抓,经常过问工作进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矿上对矛盾纠纷的潜在问题要认真分析、查找原因、研究对策、加强防范,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薄弱环节,做好补缺补漏,不留死角、不留隐患。对已调处的矛盾纠纷要巩固成果,做好回访,防止回潮;对未调处好的矛盾纠纷要研究对策,制定方案,确保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三篇: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施方案
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有土地征收条例有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切实解决我市在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过程中的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稳定,根据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目标任务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有土地征收条例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科学民主决策制度,严格依法行政,全面推行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提高化解突出矛盾的能力,夯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建立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及时、就地化解土地征收征用方面的矛盾纠纷,为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二、组织领导
为规范和正确处理好我市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的管理秩序,确保我市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成立由主任组长,副主任任副组长,各科长为成员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组,全面负责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三、范围和内容
开展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要严格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排查的重点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检查我市近年来在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过程中涉及的补偿费是否严格按照补偿标准补偿到位,是否存在因补偿安置引发的利益纠纷。
(二)全面梳理和检查涉及因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引发的群众信访事项,重点检查曾经赴市、省上访的信访事项是否已全面解决或给予了答复,信访人的思想情绪是否稳定。
(三)在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土地征收征用程序征地、擅自减少或增加土地补偿费、在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中是否存在因职权问题强压征地面积或更改地类。
四、方法步骤
这次开展的土地征收征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采取自查整改与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根据工作实际,自查整改和重点检查可以穿插进行,力求取得实效。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抽查和重点检查,时间从6月份开始,12月上旬结束,分为四个阶段:
(一)动员部署阶段(6月上旬)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认真宣传好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目的意义,并积极向住建局汇报,以得到上级的理解与支持。
(二)自查整改阶段(6月中旬—8月上旬)
1、对全市近年来土地征收征用使用情况组织进行清查梳理,全面自查,做到边整边改。
2、对发现存在因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引发的矛盾和纠纷隐患,要立即整改,对矛盾纠纷隐患及时组织力量处理;需要移送其他部门协助的,要积极向有关部门通报情况,采取措施,共同解决。
3、对在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工作中,因补偿费或征地程序不到位而引发的矛盾纠纷隐患,没有及时化解或造成群众上访至今没有妥善解决,影响面较大的严重问题,要立案重点解决。
4、充分以此次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为契机,全面回顾和清理信访事项及回访信访人,及时了解和掌握信访动态,对还未处理和化解的矛盾纠纷要主动帮助信访人解决问题,切实把问题消灭在最基层和萌芽状态。
(三)重点检查阶段(8月中旬—10月上旬)
国有土地房屋征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领导小组将组织对全市土地征收征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使我市土地征
收征用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
(四)总结上报阶段(10月中旬—12月上旬)
将全年来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中存在矛盾纠纷情况进行疏理向市局书面报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阶段性工作情况统计报表。
2011肥城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公室年5月25日
第四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按照“排查得早,发现得了,控制得住,解决得好”的工作原则,全面掌握、解决本区域存在的各种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把防范矛盾发生和维护群众利益结合起来,具体来说就是要突出“一个重点”——重点抓好经济领域矛盾纠纷或因金融危机引发的新型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实现“五个减少”——群体越级集体上访减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减少,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群体性事件减少,民转刑特别是重大恶性案件减少,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矛盾纠纷减少。要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几条策略:
一、要全方位提高群众素质。稳定社会秩序必须在提高全社会成员的素质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国情和政策教育,使广大群众自觉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二是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使群众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够比较理智地思考和处理问题,改变落后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三是加强普法教育,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消除“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做到知法守法。
二、要努力增强工作超前性。各基层单位要坚持重大矛盾纠纷信息日报制,健全基层信息网络,确定责任人,做好记录,认真分析筛选,发现掌握矛盾苗头动向,及时上报并采取切实措施防止矛盾激化,为领导的科学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和建议。具体要做到“四个到位”:早动手,组织领导到位;早动员,宣传防控到位;早摸排,问题梳理排查到位;早安排,措施责任到位。
三、要全力打造排调长效机制。一是实行包案调处责任到人,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四定”即定牵头领导、定责任单位、定责任人、定办结时限,“三包”即包调查、包处理、包结案,确保各类矛盾纠纷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二是充分发挥仲裁、监察和信访办职能作用和优势,建立“信访、仲裁、监察三位一体”的矛盾纠纷处理机制。三是坚持排查和调处相结合的机制。在排查化解工作中,坚持排查和调处工作同步进行不脱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四、要不断创新调处化解方式。改革引发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求信访工作方式、方法必须迅速转变,强化法律、思想政治工作在调处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提倡运用法律手段调解、疏导,消除不安定因素。及时掌握群众的思想动态,把情况摸清,把道理说透,把情绪理顺,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把矛盾彻底化解。同时,注意疏通民意表达渠道, 完善社会宣泄机制。
五、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稳定关系。解决矛盾的一个重要出路就是大力发展经济,促进群众增收,同时尽量缩小群体差距、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等,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社会边缘群体和弱势群体存在的生存危机,避免因利益结构失调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些可能引起社会震动的改革,一定要有保障和缓冲机制,以减少改革的阵痛和负效应。必须严格按照“区分性质、把握时机、严格依法、冷静稳妥”的基本要求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要做到有理、有利、有节,多做疏导、化解、劝阻工作;对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反动分子以及严重违法犯罪分子要坚决、果断、适时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发展是主题,稳定是前提,没有和谐民主的优良环境,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了根基。做好信访稳定工作,维护社会安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每一个人都应当承担一份责任、尽一份义务。
第五篇: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制度
一、定期对辖区内的各种矛盾纠纷和苗头隐患进行排查,村(队)每周排查一次,乡(镇)场每月排查一次。重大政治活动期间、重要节庆日等敏感时期开展集中排查。
二、坚持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相结合,随时了解、发现,掌握各种矛盾纠纷和治安隐患。
三、对各村(队)上报的排查情况,要逐案登记造册,建立台账,进行汇总,定期报送市信访领导小组和有关领导。
四、对各村(队)、单位上报的信访信息要及时报乡(镇)场领导或向市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报送。
五、定期对排查出对重大社会矛盾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等不稳定因素进行集中交办,并督促有关责任单位化解处理。
六、矛盾纠纷排查处理要有文字纪录,做到机构健全、人员到位、档案齐备、有据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