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民主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民主镇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我镇新农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各级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件精神,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要求,根据全镇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基础现状,突出重点,培育典型,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人为本,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分别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乡风文明建设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并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初定的目标任务,全镇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526万元,农业总产值5371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504万元,财政收入993.7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23元。
一、立足村情民意,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从各村实际出发,以全面发展为目标,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制定了科学可行的“两个规划”。一是总体规划,对实施新农村建设的村通过调查摸底和村情民意分析,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重点体现在五大建设工程即农民增收工程、农民培训工程、人居环境建设工程、公共管理工程、社会保障工程,五大建设工程内容涉及基础设施、产业、生态环境、循环经济、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23项内容;二是产业发展规划,按照“优化产业布局、实出产业重点,形成产业特色“的思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制定了各村《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林果、烤烟、茶叶和蔬菜种植、养殖等产业。
二、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班子建设
为了切实加强对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了由政府镇长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主抓全镇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并下设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事务。同时加强“两委班子“建设,高度重视村支部班子建设,要求支部班子成员定期组织召开生活会,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对每位党员进行公示,由群众“评先选优”。以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为载体,通过支部带协会、协会+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模式,建立了以种植、养殖为主的“双培双带”工程示范基地个,“两委班子”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带动作用。
三、发展农业,服务百姓,贯彻落实惠民政策
(一)结合实际抓产业结构调整。紧紧围绕 “三农”精神,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粮食稳步增长。2010年,粮食作物播面达6.28万亩,完成优质粮食产业工程3000亩,粮食增产工程15000亩,核心示范50亩,科技示范种植500
亩,马铃薯一二级良种扩繁2100亩,指导种植商品薯5000亩。二是积极发展以烤烟、茶叶为主,蔬菜、水果为辅的特色产业。今年烤烟种植涉及13个村,面积7890亩,产量244万斤,预计产值1586万元,到目前为止,已收购24.05万斤,均价每公斤12.85元。新种茶叶1200亩,规划到2012年再实施1200亩,计划用三到四年时间建成初具规模的茶叶基地4000亩。蔬菜种植面也逐步扩大,下坝、谭家寨、大厂荫等三个村蔬菜种植已达到200多亩。一批支撑农业的特色产业已初步形成。
(二)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实施了910亩“种草养畜”项目,有效开展规模养殖场跟踪管理及疫病防控工作。10月底,全镇大牲畜存栏13321头(匹),生猪存栏11256头,羊存栏13016只,家禽存栏124114只,肉类总产量达3212.8吨,禽蛋产量达2.4吨。
(三)继续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强通村公路建设,投资326万元,新修通村公路65.6公里(其中:民主丫口至砂厂15.9公里,猴跳石至博地村6.9公里,狗场至锅底塘3.8公里,博地至高枧10.4公里,撒树3.3公里,李子树3.5公里,老营盘0.31公里,依米谷公路8.5公里)。进一步加大道路养护力度,投资12万元,养护县乡公路30.12公里,养护通村公路78公里,确保境内道路通行。二是加强水利基础设
施建设,认真协调和服务好山神庙饮水安全工程(上半年已全部完工),协调和服务好下坝、谭家寨烟水配套工程和机密、金寨、小白岩、撒树烟水配套工程。完成了政府机关及下坝、谭家寨、大厂荫等村安全引水工程,完成了上糯寨村、马龙村、滥滩小学供水工程。认真组织实施撒树村小流域治理工程。争取资金525.8万元,完成了民主镇中心区主干道硬化工程。
(四)切实加快实施“百村文明”工程,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项目。2010年,在小白岩、滥滩、撒树、谭家寨、大厂荫、机密等六个村实施“百村文明”工程,规划建设主路硬化400米(1600平方米),已完成85米(340平方米),规划建设支路硬化8828米(26750平方米),已完成2200米(6600平方米),规划建设串户路硬化5800米(6800平方米),已完成2400米(2600平方米),规划建设庭院硬化91690平方米,已完成35800平方米,改房115间,已完成85间,规划前沿墙面积2300平方米,已完成1700平方米,建娱乐场所1个160平方米,已投入使用。
(五)迅速深入抓惠民政策落实。认真贯彻落实各种惠农政策的,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的粮食生产积极性。一是继续落实国家对农村的“二免一补”政策。各学校共发放强农惠农资金196.91万元,贫困寄宿生补助66.68万元。二是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落实农民参合的优惠政
策,使我镇的参合人数达到32730人,覆盖率达95.2%,合作医疗减免14669人次减免医疗费用72.35万元。三是扶贫工作效果显著。截止10月,全镇共发放复员、退伍、伤残军人、烈属等定期补助款48.94万元,高龄老人补助6.3万元,重阳节慰问金1200元。发放农村低保金245.59万元、发放城市低保金45.54万元,重点优抚建房补助20万元,自然灾害倒房恢复重建补助款17万元。发放各项救灾、救助款99.2万元,发放困难群众救济粮39.39万斤,发放计划生育补贴共计3.72万元,发放医疗救助金16.04万元,为农村困难户、二女户和独生子女户代缴参合金7.41万元,落实新农村建设资金310万元(正在实施)。四是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积极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今年,开发劳动保障协管员21人,农村低保协管员21人,保洁员12人,社会治安协管员14人。向盘南煤矿推荐办理劳务输出48人,其他劳务输出750人。
民主镇人民政府 二0一0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基本情况我们泾河镇位于宝应县中心城镇北边,辖区面积8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亩,有18个应行政村,3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6.1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5万人。全镇充分发挥交通便利等较好的优势,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招商引资,着力基础设施的投入,使全镇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上半年,全镇预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4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村集体经济纯收入(总额)达100万元。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泾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主要做法
(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合力
为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镇、村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村(居)委会利用各种会议及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反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培植典型示范,推进小康进程
从XX年以来,我镇将全面建设小康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全镇18个行政村中选出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基础较好、村级组织战斗力较强的曹坝、钱庄两个作为全面小康先行村培植,经过一年创建,这两个被纳入全县30个小康先行村培植之中,曹坝村还被扬州市纳入全市10+1小康创建示范村之中。上半年来,这两个村以创建为重点,制定了规划,建立了组织,编制了19项小康创建指标的台帐,为年终市县验收做好了基础工作。
(四)围绕建设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招商引资这条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上半年全镇共新增工业企业13家,投资总额达1亿元,吸纳本地农民就业人员达500人。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协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西瓜、鸽业、肉鸡、机插秧和麦套稻等五个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已完成了38个农民居住点规划,制定了八浅路一线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成立了镇、村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五)找准建设切入点,采取“四结合”,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一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粮瓜菜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绿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无公害稻米基地、“金禾”西瓜、乳鸽、肉鸡、生猪等产业,广辟农民增收新亮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田水利建设同土地复垦区开发、低产田改造、防洪保安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继续实施水利“长治”工程,推进“六清六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治理河道、治理村庄。
三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劳务输出的宣传引导、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民工权利维护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今年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XX人以上,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0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3800万元以上。
四把新农村建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安居温饱工程,推进部门挂钩扶贫等工作。
取得的经验
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植小康先行村的示范典型,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
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
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
,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
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下步工作打算
1、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到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三篇:长岭镇2011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长岭镇2011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长岭镇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市新农村建设有关会议精神,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开展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本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以抓惠农政策为突破口把握先发优势。
一是抢抓各级支农惠农的大好机遇,切实统筹城乡发展,争取国家投入和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库区移民后扶项目,一事一议小型水利项目共102个。硬化通村主干路25公里、抗旱清渠65公里,开挖整修塘堰260余口,新建泵站2座,整修泵站12座。经努力,长岭镇水利渠系已成网配套,现代农业雏形初具,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二是抓住创“四A风景区”的大好机遇,加快小城镇提档升级的步伐,扩大集镇容量,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高城镇化率水平。
二、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兴镇、项目强镇、农业稳镇”战略不松手,着力构建农民增收入、财政增税收的农村经济新格局,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一是全面落实粮食种植计划。今年,我镇粮食播种面积计划为6.8万亩、总产3.5万吨,比去年增长3%,二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确保粮食丰产增收。今年,我们在全镇广泛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5月初分村免费发放配方施肥单12000多份,及时指导农民春耕施肥。仅此一项,年可增粮食3400多吨,农民增收550余万元。大力开展科技入户工程,今年开展春季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3场次、参训人员6000余人;全面推广轻简栽培技术,全镇插秧机已达到11台,落实机插面积6000亩。深入推广病虫综合防治技术,为农民减少农药成本60余万元,亩平节约成本20元以上。
2、大力发展板块经济,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助农增收。以吕冲为中心,着力建设万亩油茶基地;以横山坡为中心,着力建设万亩药材基地;以横冲围垦为中心,着力建设万亩生态鱼基地;以狮子山为中心,着力建设万亩泡桐基地。
3、搞活二、三产业,发展非农产业助农增收。今年,围绕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过5000万元的项目一个、过1000万元的项目两个的目标,采取驻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现已落户的惠丰科技,鑫晶膏业年可创产值2000万元,就地转移安置农民工400余人。
4、引导扶持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发展打工经济助农增收。今年,力争全镇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到4000人,打工收入达到4000万元。
三、以培养新型农民为突破口,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文明
新风尚。
1、培养科技型农民。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为目标,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全面开展“阳光培训”工程,力争每年培训农民5000人次,每户培养一名学用科技明白人。
2、培养法制型农民。采取多种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学法、守法、用法的能力,不断提高农民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
3、培养文明型农民。在全镇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十星级农户”评比活动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扎实开展了“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培养农村科技文化中心户,仅今年就培养市级科技文化中户23户,从而在全镇树立了一种学科技、懂法制、讲文明的社会主义新风尚。
四、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改善农村面貌。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一是投资200余万元,完成316国道沿线的亮化绿化美化工程。2是投资300多万元,用于新建的永阳、平林居民集并点,两集并点通水通路、下水道、路灯安装、绿化等工程顺利实施,成为我市西南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2、逐步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着力引导农民实行“五改”,即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圈,使农村居民“走平坦路,喝干净水,用清洁灶,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积极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使农村逐步达到“六化”
标准,即道路硬化,村庄绿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生态优化,居住社区化。
五、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抓手,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1、加强基层组织阵地建设。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全镇村级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已经完成,完全达到了“基本场所适用、基本设施完备、基本制度规范、基本功能健全”的标准。
2、全面完成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深入开展了“十个全覆盖”活动,和“两个基本七大体系”建设,基层保垒作用更加完善突出。
4、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全面深入开展了“民主法治村”创建活动,抓好了村务公开工作,保障了群众的民主监督权。虽然在各级组织和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镇新农村建设步伐这方面扎实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为长岭镇“十二五”的发展开好头、起好步。
第四篇: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县委新农村推进工作会议精神,在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泾河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在宣传发动上突出了广泛性,在安排部署上突出了整体性,在结合实际上突出了针对性,在形式载体上突出了创造性,在狠抓落实上突出了实效性,创新领导机制,找准工作切入点,全面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工作。主要做法(一)创新领导方式,形成强大合力为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成立了由镇、村组成的领导小组,组长由镇人民政府镇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住房新型化、社会和谐化四个工作组和督查组。各组制定完善了近期、中期、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目标任务。领导小组每月定期召开专题例会,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合力,促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快速有序地向前推进。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建设氛围 我们从两个方面开展宣传工作:一是组织镇村两级干部深入农户,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讲明新农村建设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群众谋利益,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使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二是村(居)委会利用各种会议及村务公开栏等宣传阵地,反复宣传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提高了群众主动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培植典型示范,推进小康进程 从xx年以来,我镇将全面建设小康村作为农村工作的重点,在全镇18个行政村中选出经济发展较快、社会基础较好、村级组织战斗力较强的曹坝、钱庄两个作为全面小康先行村培植,经过一年创建,这两个被纳入全 县30个小康先行村培植之中,曹坝村还被扬州市纳入全市10+1小康创建示范村之中。上半年来,这两个村以创建为重点,制定了规划,建立了组织,编制了19项小康创建指标的台帐,为年终市县验收做好了基础工作。
(四)围绕建设规划,全面组织实施
1、农村工业化建设步伐加快。依托招商引资这条主线,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上半年全镇共新增工业企业13家,投资总额达1亿元,吸纳本地农民就业人员达500人。
2、农业产业化建设进展顺利。按照“产业拉动、龙头带动”的思路,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加强实用技术推广,以西瓜等经济作物种植为重点,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协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组织生产经营,组建了西瓜、鸽业、肉鸡、机插秧和麦套稻等五个专业合作组织,为农户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住房新型化建设稳步推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硬化”工程,加大旧村改造力度,稳步推进新区建设。已完成了38个农民居住点规划,制定了八浅路一线新区建设方案,优先安排住房紧张急需建房和有住房但愿到新区建设而且愿意拆旧建新的群众建房。
4、社会和谐化建设取得新进展。成立了镇、村警务室、综治办、人民调解委员会,全面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实行“三务”公开,全方位接受群众监督。截止现在,民间纠纷调解率、治安满意率均达95%以上。
(五)找准建设切入点,采取“四结合”,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一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在巩固好传统产业粮瓜菜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绿色特色产业,推进“一村一品”,做大做强无公害稻米基地、“金禾”西瓜、乳鸽、肉鸡、生猪等产业,广辟农民增收新亮点,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基础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田水利建设同土地复垦区开发、低产田改造、防洪保安工程和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继续实施水利“长治”工程,推进“六清六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治理河道、治理村庄。三是把新农村建设同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着力抓好劳务输出的宣传引导、技能培训、信息咨询、民工权利维护和劳动力市场建设。今年计划培训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xx人以上,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3000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13800万元以上。四把新农村建设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安居温饱工程,推进部门挂钩扶贫等工作。
共2页,当前第1页12
取得的经验一是不断创新领导方式,充分发挥镇党委的核心领导作用、工业强镇富民的支撑作用、镇机关(站所)的服务作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主体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二是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找准切入点,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培植小康先行村的示范典型,确保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促进集体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三是不断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始终把解决“有人办事”作为解决“有钱办事”的前提条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到“三村四化”建设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努力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四是不断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赢得各级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和集体经济的发展增加动力,是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通过半年的实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是:一是部分党员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等、靠、要”的思想严重。二是“四化”工作发展不平衡,农村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相对较快,社会和谐化建设初见成效,住房新型化建设由于受土地政策和资金的制约,发展相对较慢,规划实施的部分建设工程难以按期启动。三是农民群众的整体生产水平不高,质量意识、商品意识薄弱,农业产业化建设起点较低,农业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各类专业协会工作运转困难。四是社区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等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投入困难,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下步工作打算
1、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体现到实践中。
2、扎实抓好“三个工程”,即抓好“班子工程”,建设开拓务实、团结协作、勤政为民、充满活力的“两委”班子,不断增强班子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抓好“载体工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推动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抓好“保障工程”,引导、支持村(社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以集体经济为支撑,不断加大投入,推进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建设进程,加快“四化”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实惠。
3、要切实发挥好“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部门积极配合、村(社区)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领导、强化协调,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新农村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真正把新农村建设抓出成效。
4、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通过新农村建设实现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体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更加完善,各种制度建立健全,农民收入稳步增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素质明显提高,村风民俗文明进步,社会环境安定有序,使社区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共2页,当前第2页12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2010年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为深入全面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质量,我镇从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了认真的研究和分析,确定了具体的发展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通过召开新农村总结工作,总结新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有序进行。现将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0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镇在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抓住机遇,紧紧围绕20字方针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以农民增收致富为根本目的,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口,全面推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新农村。
二、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绩
(一)抓组织领导,促进农村建设有序进行。
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副书记为副组长,镇直各机关负责人为成员的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2010,我镇坚持“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的工作原则,研究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大胆实践,发展特色产业和亮化工程。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巩固四个省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着手打造和规划实施霍家店村、高家村、獾子洞村、苗圃村公路沿线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扎实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1
(二)抓农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增产增收。
加快发展必须发展现代农业。镇党委政府邀请了县农业、规划、交通、建设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研究制定了我镇总体发展规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在传统种植业上,实行“一村一品”,所有种植面积100%使用同一优良品种,大力推广高产、无公害作物。二是在养殖业上,抓好养殖示范,壮大畜牧产业,鼓励村里的养猪大户增加养殖数量,改进养殖品种。
(三)抓农民增收,促进农民生活宽裕。
我镇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一是采用远程教育网观看科教片,请县里的专家办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农民参加培训,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或务工技能,实现农村青年技术化,知识化,培训场次达60余场,培训人员达4500人次。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本地就业与外地就业结合起来。三是着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大对冬早蔬菜等经济作物的扶持,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大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全镇村级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5以上,村村通道路建设全面完成;极大改善了群众生活水平。
(四)抓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村容整洁。
按照新农村20字方针发展要求,我镇制定了合理规划,大力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相关配套措施,全面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和谐新农村。一是利用各种项目补助之机,主动争取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二是在做好镇村规划
建设的同时,我镇扎实开展“清改”工作,出动挖掘机、推土机,清除垃圾约7960立方米、清理粪堆213个、柴草垛299个、清理路障3299延长米、改造围墙2270延长米、改厕210个、改圈520个、建排水沟2000延长米、粉刷围墙18743延长米,使村民能有一个环境优美、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五)抓宣传教育,促进乡风文明。
积极提倡移风易俗,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生活民风。一是整顿村里的文化市场,二是组织了宣传组深入农村广泛宣传,教育广大村民遵纪守法,坚决杜绝黄赌毒现象,提高了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三是大力协调组织上级在我镇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通过向农民演出适合农村实际,符合新农村建设特点的各种文化活动,让农民生动的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意义;四是各村修建了文体活动场所,为村民提供了业余爱好需求,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活动,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五是利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农民群众家中引导党员和群众进行灵活多样的学习,提高人民群众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增强了农民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
(六)抓基层组织建设,促进民主管理。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和组织保障。我镇结合实际情况,抓实基层组织建设。一是配强配齐村两委班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密切配合工作,各指导员辅助村两委办公,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利用宣传栏、公开栏、标语等多种形式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文件政策,惠民措施。二是制定了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素质,实行民主管理,规范开展“一事一议”项目及其他工程。三是及时将村务、财务公开,有重大事项随时公布,做到村民对村里情况应知尽知,形成以村民代表为主体的村民民主决策、自主管理。四是为便于村民办事方便,各村公所实行了值班制度,使群众有事可以及时找到村两委报告,使村级管理更科学、更符合群众切身利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
(七)抓大学生村官培养,为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
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大学生村官的知识优点,让大学生村官进村入户,深入调研,科学论证,研究并找准农村发展瓶颈,为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农村经济落后是新农村建设最大的困难。一年来的实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党员和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不高,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强,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由于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不足。同时,对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规划也难实施。三是农民素质普遍较低。突出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相距甚远。在教育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接受新事物、学用新技能的能力弱,党员何致富能手的带动作用未能充分体现,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打工只能卖苦力,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抓好宣传教育工作。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把宣传教育贯穿在新农村建设工作始终,努力引导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真正让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
二是加强领导和落实责任,确保新农村建设稳上台阶。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我镇实际情况成立专门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切实组织好、领导好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科学开展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强化责任意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确保2011年我镇新农村建设稳上台阶。
三是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切实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和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监督检查并抓好在建项目的落实。
四是有计划有组织地教育培训农民,逐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通过培训,力争每个农民掌握1-2门技能,为脱贫致富打好基础。
五是继续加强党建带动新农村建设,把党员的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党员的培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把党建工作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位置来看待,强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工作带动新农村建设。
六是加大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力度,提高新农村建设的业务质量,坚持科学指导,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全方位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协调,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我镇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对取得的成绩不能沾沾自喜。我们将继续努力,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长抓不懈,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效;要继续按照“二十字”方针要求,以百倍的信心,全力以赴,科学研究××镇新农村建设特点,积极深入研究,使我镇新农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梨树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
2010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