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岔河2012年6月份死亡网络直报小结
三岔河镇2012年6月份死亡网络直报小结
一、基本情况
2012年6月全镇共计报告死亡病例10例,粗死亡率为0.61‰,超过5‰的平均水平,希望各村卫生室继续保持较高的死亡报告水平,积极做好死因监测、死亡信息的报告工作,提高死因报告数量和质量。
二、发病情况
死亡数按地区排序分别为:第一位三岔河村5例,占死亡总数的50%;第二位辋窑村2例,占死亡总数的20%;第三位白桦村1例,占死亡总数的10%。死亡原因构成及排序:第一位循环系统疾病6例,构成比为60%;第二位肿瘤3例,构成比为30%;第三位呼吸系统疾病1例,构成比为10%。居民伤病死亡情况详见统计表,地区伤病死亡、职业伤病死亡情况见附表。
表1 2012年6月全旗死亡原因构成比及顺位表 死亡原因 死亡数 构成比 顺位 循环系统疾病 6 60% 1 肿瘤 3 30% 2 呼吸系统疾病 1 10% 3 疾病和死亡的外因 0 0.00% 4 消化系统疾病 0 0.00% 5 由于各地死因报告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各地死亡率也存在较大波动,各地死亡率详情见表2。
表2 2012年6月份全旗分地区死亡率统计表
地区 沃尔汇村 靠林村 护林村 辋窑村 磨石村 白桦村 巨发村 老山头村 余粮庄村 堆粮山村 柳毛沟村 石井村 新胜村 韭菜村 三岔河村 三岔河
死亡数 0 0 0 2 0 1 0 0 0 1 0 0 0 1 5 12
人口数 3467 1339 824 901 824 1287 1096 887 918 759 1288 1549 1324 1582 1650 19522
死亡率(‰)
0 0 0 2.42 0 0.78 0 0 0 1.31 0 0 0 0.63 3.03 0.61 全镇6月份报告死亡病例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男性是女性的5倍。死亡集中在60岁以上人群,占死亡总数的16.67%。详见表3。
表3 2012年6月全旗分年龄、性别死亡构成统计表
年龄 0 1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男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2 1 1 0 0 1 1 女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 0 合计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0 2 1 1 1 0 2 1 构成%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0% 0.00% 20% 10% 10% 10% 0.00% 20% 10%
合计 8 2 10 100.00%
全镇职业别死亡数以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首位,占总死亡人数的80%,待业或无业人员0%,家务20%,三种人群共报告10例,共占死亡数的100%。见表4。
表4 2012年6月居民死亡分职业统计表
职业 死亡数 构成% 专业技术人员 0 0.00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0 0.00 商业服务人员 0 0.00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8 80%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0 0.00 军人 0 0.00 婴幼托儿童、学龄前儿童 0 0.00 学生 0 0.00 家务 2 20% 其他 0 0.00 待业或无业 0 0.00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0 0.00 合计 10 100.00
三岔河镇中心卫生院防保科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死亡网络直报工作汇报
二、死因网络直报工作
我们医院自从2007年从事死亡网络直报工作以来,我们坚持主管院长亲自抓,认真抓的原则,我们成立了死亡网络直报领导小组,并且建立建全了死亡网络直报工作管理制度,并且针对该项工作组织全院医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我们采取院内集中培训,科室重点学习,个别辅导的方法,使医生全面了解《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规则,明确了死亡原因、根本死因两个基本定义,正确填写死因逻辑顺序,提高填写质量,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我们坚持死亡证明由医务科亲自把关,患者拿到死亡证明之后,交到医生手填写,然后拿到医务科审查之后,盖章。并嘱患者家属把两张长联复印两张,留待其日后报销使用,方联交到感控科进行网络直报,登记存档后,上交肇东市疫控中心。
只有完善的死因上报制度,才能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死因监测分析资料,为政府,卫生部门制定决策和疫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给人口死亡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更好地揭示人口死亡规律。
第三篇:死亡网络直报流程
死亡病例报告工作流程
一、在医疗诊治过程中患者死亡后,处置医生须填写《死亡病例报告卡》,对死亡案例进行死因医学诊断并由诊治医生填报《死亡医学证明书》。
二、在填写时要认真填写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职业、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单位;死亡信息:死亡日期、死亡原因(直接死因、根本死因、与传染病相关的死因及不明死因)。对于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在《医学死亡证明书》背面〈调查记录〉一栏填写病人的病史及症状、体征。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网络直报工作。
报告流程图
患者死亡
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医生填写《死亡报告卡》
专业人员填写死因编码(3天内)
网络直报(7天内)
××医院
第四篇: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1、《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以下简称《死亡证》)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全国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2、网络直报人员每天收集本院内《死亡证》,并在7天内完成审核和网络报告。网络填报时,需要将《死亡证》死因链、调查记录等原始信息如实录入,并进行根本死因确定及编码。
3、死亡报告人员应对收到的《死亡证》)进行错项、漏项、逻辑错误等检查,对有疑问的《死亡证》)必须及时向填报人员进行核实。
4、对已审核确认的报告信息,如发生报告死亡病例死因诊断变更或填卡、编码错误时,要及时报告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予以订正。
5、配合疾控部门核实发现的死亡漏报情况进行及时补报。
6、定期下载个案数据和储存本单位网络上报的原始数据库,并采取有效方式进行数据的长期备份。
7、网络直报人员应管理好报告的用户名和密码,确保死亡报告系统能正常运行。如发现账号信息泄露,须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最长不超过24小时)通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管理员以及时处理。
8、对每一份死亡病例报告做好登记工作,并妥善保管。
9、每年有针对性的对临床医生、《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填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10、对死亡病例迟报、漏报、不正确上报的科室和责任报告人给予通报批评/一定的经济处罚。
第五篇: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制度
死亡病例网络直报制度
1.由诊治医生填写《死亡医学证明书》;
2.病案室按照 I C D-10要求统一进行死因编码;
3.医疗机构在开具死亡证明书后7天内完成死因编码及网络直报;
4.死因编码人员应对医生填写的《死亡医学证明书》进行审核,对报告中存在的问题(项目填写不清或不完整、死因填写不规范或存在逻辑错误等)应及时向诊治医生进行核对。5.报告卡交医务科进行登记并进行网络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