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

时间:2019-05-13 03:4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

第一篇: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

李喜梅

【关键词】德育教育 拓宽德育教育的空间

【摘要】时时有熏陶,处处有教育,拓宽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不但加强了学校德育工作建设,提高了教师德育教育的素质,而且使学生获得了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

自古以来,“德”一贯受到高度重视。《资治通鉴》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要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需要“聪察强毅”的才,但是更需要“正直中和”的德。当德和才发生矛盾的时候,应该以“德”为先。所以,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其他各项教育的根本,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教书育人的首要前提。

一、把德育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臵。

我们常说:教书育人。育人,就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而“德”是做人的根本。所以,学校把德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升国旗、唱国歌制度和班会制度。我校一贯坚持着星期一早晨升国旗、唱国歌制度,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品德。学生要在活动中,学习了解国旗、国歌的由来,明白国旗、国歌的诞生过程和深刻含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伟大的国旗是由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旗臶。每次都有学生进行国旗下讲话,让学生从小培养立志为国的进取精神。而且每周一次的班会制度,主要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和道德法纪教育。不仅如此还要把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放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各科教师要发挥各学科的功能,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的德育教育在教师的品格、教学态度、教育方式中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

二、学校举办各种大型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

每年的清明节开展“缅怀先辈,传承精神”的读书活动,感受先辈们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可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结合党的九十岁生日举办“建党九十年演讲比赛”借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利用国庆节来临之际举办“辉煌六十年”演讲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了解祖国六十年的变化、知道六十年来家乡的变化,明白这些变化都是劳动者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让学生懂得热爱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更要明白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回报家乡和社会。教师节时举办“师魂颂”等活动主题,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教师工作的平凡而伟大,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同时学生在活动的氛围中还能学会感恩。比赛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活动中调动学生对集体事情的主动参与意识,主人翁意识,发挥其自身的特点,提高自身素质。

三、德育需要引导。

处于童年期的小学生活泼好动,而且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知”与“行”不能完全统一。所以小学阶段的德育要从最基本的品德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入手,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如:上下课时楼梯上较拥挤,所以就要想办法培养学生排队的习惯,于是在楼梯上画上线,楼梯口安排教师值班进行督促,通过不断地坚持逐步形成排队的意识。德育需要引导,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道德内化,提高的德育的实效性。

四、多措并举,拓宽德育教育的空间。

学校开办了手工制作、美术、舞蹈、校园广播站、太极拳、读书等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学生在社团活动中不仅学到了自己喜欢的技能而且还陶冶了道德情操,如手工制作室里学生用小麦秸秆、玉米叶、高粱秸杆、玉米秸秆、荆条等作为原材料做成的锅盖、草垫、草帽、小篮、鸟巢等物品,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美术室里一幅幅美妙的图画中流露出学生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憧憬。读书写作小组的同学同样也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一些和课本有链接的书籍或者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书刊,如感恩系列、环境保护类、抗日英雄人物系列等。太极拳小组的同学们在一招一式地学习中锻炼,在有板有眼的模仿中享受,既强身健体又陶冶性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把同学、老师和家长间相互关爱的道德生活事实以作文形式报道出来,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进行感化教育。

五、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重视学校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利用学校外部的教育资源,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学校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教育网络,如定期召开家长会,相互沟通、相互了解,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感染性强、针对性强等优点,同时也应发挥社会(影视等)教育传导性强、影响力大、号召力强等优势,把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得以延伸与补充,使德育时间和空间得以拓展,发挥全方位的、主体的、综合教育的作用。

付出总有回报。让老师欣慰的是我们的学生能把所学的东西回馈给教师。每到教师节的时候学生都动手做一个小礼物送给老师,或者是一张学生的绘画,或者是学生的几句话祝福的话,学生也会做一个精致的信封把它包装起来,或者是一张精致的卡片。有些同学还特别强调:这是动手做的不是花钱买的。作为教师不要求学生的礼物有多贵重,它代表的是学生的一片心意我个人反倒觉得,动手做的比买的更珍贵。从一个很简单的礼物可以透析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生的创新意识,一个简单的礼物拉近了师生的关系,通过一个礼物更可以看到学生一颗感恩的心。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不断探索新途径,努力寻求新方法,把对“立德树人”深刻内涵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措施。

第二篇: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

坚持立德树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新育人模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

(三)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四)塑造学生强健体魄。

(五)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六)增强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七)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如何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是摆在每一所高校面前的一道题目。

就此,记者采访了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代表、安徽大学原党委书记黄德宽委员、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张凤宝委员,请他们围绕高校如何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进行深入探讨。

大学要回归教育教学本位

大学之本在于培养人才。然而,长期以来,“重教书轻育人”“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在高校普遍存在,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张凤宝委员认为,人才培养是大学最基础、最关键的职能。从这个角度看,大学之本也就在于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些学生曾和我说,大学时期与老师接触的机会不多,有些老师把课堂教学做得很好,但与学生互动较少。”黄德宽委员说,“这恰恰说明,这些教师并未真正领会‘育人’这一职责的内涵。这些年来,大学重视科研工作,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学工作。可以说,和科研相比,教书育人处在相对弱势地位;和教学相比,育人又处在相对弱势的地位。”

罗伟其代表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如科研评价标准明确、可比性强、操作容易,而教学评价标准难以设定,操作相对困难,育人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其评价更难以把握。同时,社会对高校的各种评价、排行榜往往重科研、轻教学与育人。“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轻教学重科研’‘轻育人重教书’的状况。”

罗伟其代表认为,协调教学与科研、教书与育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真正确立教学、育人的中心地位,师资力量、资源配置、经费安排和工作评价都要体现以教学、育人为中心,使高校领导、教师真正意识到教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其次,要改变教师的考核评价标准和机制,分类、分层进行评价。对于教学、育人投入多、效果明显的教师,可适当降低职称评审、聘期考核对科研的要求。再次,要形成“重教学重育人”的社会氛围。德育思想要融入智育教学中

在高校实际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长期存在。对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代表委员们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张凤宝委员认为,德育工作是一个功夫活,需要日积月累,循循善诱。“德育与科研、教学相比,难以量化,不仅与对大学评价的各种指标体系不同步,也与学校内部的考核体系不相适应。解决高校‘重智育轻德育’的问题,必须做好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全方位创新方式方法。”

罗伟其代表提出,需要坚持不懈地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关怀和疏导的过程中,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道德养成不能靠强制,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情感渗透、心理疏导,对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至关重要。”罗伟其代表说。

“教师应把德育和智育视作相互交融的统一体。”黄德宽委员说,“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人类文明的延伸、社会进步的产物,包含人类为进行科学探索所经历的艰难历程。因此,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不应该简单地传递知识,更应该将其背后艰辛探索的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学生,这个过程就带有德育功能,而且容易被学生接受、吸收。”黄德宽委员还表示,教师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伴随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培养。教师的行为举止、对社会的评判以及对科学的态度,都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教师要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从立德树人来讲,教师的重要性应该如何体现?张凤宝委员的回答是: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教师是关键因素。社会和学校要加强协同力度,多措并举,努力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高校立德树人,教师是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最直接、最久远。”罗伟其代表补充说,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德行之门,首先要注重自己的品德修养,以德立身,以自身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熏陶和引导学生,以自己崇高的道德行为感染学生。其次,要以德立学,有良好的学风。教师既要潜心研究,又要关注社会;既要放眼全球,又要立足本土。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要有建构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胆识和智慧。再次,要以德施教,有敬业精神。教师不仅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职业,更要把教书育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对待教学和学生的态度,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操守,将影响学生如何对待教师乃至以后如何走向社会。

“学校是教师成长的‘摇篮’,对教师要‘严’‘爱’并举。‘严’就是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把好教师入口关。‘爱’就是要在思想上、业务上、生活上关心教师。为此,一方面,要为教师提供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罗伟其代表说。

黄德宽委员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教师最大的幸福。教师必须要做到为国家、社会培养栋梁之材,站在为国家发展百年大计考虑的位置上,来定位自己的职业志向,真正做到立德树人。而要想成为一名好教师,除了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之外,还需要在个人道德品质方面多多努力。全社会都要营造尊师重教的氛围,提高教师待遇,提高教师地位,让教师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吸引优秀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淘汰不称职的教师,做到有进有出、动态调整。

(本报记者 晋浩天 李晋荣)《光明日报》(2017年03月06日12版)

第三篇: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立师德、铸师魂。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 振奋人心的是,此次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相比十七大报告所说的“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种论述是对德育的进一步强化和精练,更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深入阐释。尤其是在今天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意蕴更为深远悠长。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德育为先,立德树,从我做起.这让我感到,党和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教育,并且把“立德树人,立教圆梦”放在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我们人民教师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但这是无比光荣的责任和使命。师德建设顺应潮流,势在必行。通过学习,我认为教育者应该做到:立德树人,以德立教。我的人生信条是:认认真真教书,兢兢业业育人。以身立教,以苦为乐,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在教书育人工作中,谱写人生华美乐章。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我们执行教育的根本所在。学生时代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我们老师说的、做的是什么样子,那么直接影响到他们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甚至会改变孩子们习惯的形成。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道德,树立自己积极向上的榜样作用。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去关心他们的成长,才能去教书育人,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爱是前提,爱是主旋律。教育的根本宗旨就是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就是帮助所有学生成器成才。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我要做到: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教学生之所需、办学生之所盼,心永远和学生在一起。心系学生,情倾未来。当前对学困生、贫困生、后进生、留守生,需要格外关注。将人文关爱,送进学生心灵,把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个学生心田。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让学生“乐其师,信其道。”永远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永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

“热爱学生,教书育人”是教学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教学人员这一职业的神圣性在于,他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文明的传播者;他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只有热爱学生,搭建起教育教学的桥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教学人员才能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和力量。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推动教育走向成功。我愿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断地更新观念,尊重学生的意见,捕捉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勇于标新立异,并给学生表现自我才能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这样,便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行为习惯的养成者,还应该成为学生探索、尝试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叶圣陶曾说:教育的“目的在达到

不需要教”。我愿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威严的架子,当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帮扶和指引;当学生解决了心中的困惑,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获取所需的知识。这样,便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意识,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老师要有智慧,要懂得赏识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于是,我天天观察,我给他自由、给他空间、给他理解、给他爱心、给他宽容,就是希望能发现他潜在的优点。当然素质教育的过程,一定会充满艰辛,但我们只能坚持。急于求成是不行的,一劳永逸是做不到的,只能用宽容的心等待着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我用自己的行动维护了素质教育“不放弃一个学生”的理念,也证明了“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的说法。

由于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教师工作条件艰苦,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较低,甚至处于相对清贫的地位。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当以社会责任为己任,无私奉献。否则,如果以待遇对待工作,那么,就可能在知识传授、教书育人中,难当重任。

首先,教师就要有一颗为教育事业奉献终身的信念。在提倡反腐倡廉的当今社会,我们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决不能为金钱动容,为名利诱惑,为地位倾倒。教师只有忠心耿耿地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才能把教育下一代的重任完成好。

其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我们要发自内心的热爱每一名学生,和他们建立真挚的情感。还要做到诲人不倦,不用有色眼镜去辨别学生的好与坏,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人,绝不能够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行为。教师只有把这种感情带到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第三,教师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如今社会科学不断大踏步的向前发展,知识更新频率也非常之快。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刻苦钻研、勤奋学习,才能接受新思想,获得新知识,才能将最新、最准确的信息传授给学生。学生们只有接受最新的理念知识了,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认识。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时刻刻的铭记“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秉承正确的政策方针,落实积极向上的教育理想,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良知的清醒教师。我们应该顾国家和教育事业的大局行事,应该做到高瞻远瞩,着眼于未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展教育。只有统一认识,上下齐心,沿着立德树人的目标努力,教育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的真正满意。

2014年3月25日

第四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核心观点] 每一个教师先要立德,教育学生更要立德,将来学生毕业成为教师,也要去立德,也要教育他们的学生。如果在树人上有不足,教师应先反思自己。立德树人,既是要树立自己,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树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时常惴惴不安地反问自己,树得怎样?对得起学生吗?我力求做好。

立德,德是什么?从文字上看,双立人旁边应当是一个正直的“直”,直立的“直”,下边是一个平地,在平地上立起了眼睛,正直向上。直上面是一个“十”,下面是一个“目”,最后底下有一横,是正直向上的意思。一个人总要正直向上,无论思想或行动上都必须这样。所以,直心为德,上面一个正直的“直”,下面一个“心”。因为写起来不好看,所以就把“目”横过来了,“十”下面一个“四”,再加一横,横下面加个“心”;行动上也要这样,所以旁边再加了一个双立人(“ㄔ”),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汉字。

应当说,汉字是中华儿女智慧的结晶,既是科学的结晶,也是艺术的结晶。

什么是正直为人?正直是向上的意思,对两旁都不能有所影响,这是德的真正含义。引申来看,一个人要有德,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德。因此,我们既要思考自己的“德”,又要考虑这个“德”如何影响到旁人身上。自己要有“德”,让别人也有“德”,得允许他人“德”的发展,还要帮助他人发展“德”,这就是“德”的含义。

另外,“德”还包含能力、作用的意思,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禀性,或者说各种事物的禀性都可以说是它的“德”。天有天德,地有地德,人有人德,物有物德。比如,水有水之德。它永远向下流,尽可能保持公平,这是它的德。所以每个事物都要有德。我们要培养学生,就是要树立他自己的德,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使他成为一个对国家有意义的人。这是我们做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要用“德”来培养学生,这个“德”不光是思想里的,还包括行动、能力上的,所以“德”中也应当包含“才”。

什么叫德化?德化就是把一切都变成德,就是化德,也叫德化。因此,理解好“德”,对自己、他人都有意义。尤其对于师范院校,每一个教师先要立德,教育学生更要立德,将来学生毕业成为教师,也要去立德,也要教育他们的学生。所以,我觉得立德树人这句话,党的十八大报告说得清楚极了,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如果在树人上有不足,教师应先反思自己。立德树人,既是要树立自己,又是要树立自己的学生。

立德的同时,还应当思考:树人,要树什么?树人是要树成一个有文化的人。什么是文化?“文”的含义是什么?在古代书里有个说法,叫“物相杂,故曰文”,事物很多,堆在一块,这就叫文。物堆在一起的时候,这两个物之间有一条线,即是“文”。所以“文”是各种事物的区别。各种事物怎么区别,才是“杂”?“杂”现在是“九”和“木”组成。过去的写法是,旁边先写一个衣部旁;然后那边画一个鸟,就是一个锥子,一撇一竖一点,下面四横,中间一个竖,这是一只短尾巴的鸟;下面再写一个木字,就是鸟趴在树上,很美丽,像人们穿的衣服一样花花绿绿,那么美好,这就叫杂。所谓“文”,不是单个“文”,而是许多“文”结合起来,构成一种美好、繁荣。所以,“文”就是美好、繁荣。还有一个说法:五色成文而不乱。不乱是有规矩、有章法的。所以,美好、繁荣、和谐就是文的特色。文化就是把一切想法、事情都变成文的、美好的。在辞典中,文化是在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也就是说每件事情都是文化的结果,不能单一地指出某个是文化,而是将其总括起来称为文化。

用“德”树人的内容就是文,就是要向着美好、繁荣、和谐的目标来塑造人。

目前,国家提出“立德树人”,等于把历史文化发展的最高峰都汇聚起来,这正是我们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理想社会。今天所说的中国梦,就是要把梦寐以求的理想都一一实现。这项任务落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

第五篇:修身立德 教育之本

修身立德 教育之本

2013年08月01日08:20 南方日报 我有话说

■教育言论

□许廷镜

俗话说“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自古以来,国人都将修心立德放在首位。

先哲们认为,天人合一的本质是“疾敬德”,正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天子受命于天,然而只有有德者方能受此天命。同时,先哲们根据对人的地位和本性的认识,认为对人的管理应实行“仁者爱人”的“仁政”,把“道之以德”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以天为宗,以德为本”(《庄子·天下》),思想家们的眼光更多地专注于伦理政治问题,形成了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易经》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儒家提出“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倡导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伦理,成为中华传统美德核心价值观,与“忠孝廉耻勇”共同构成了中华传统美德体系。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而“士”的标准是“君子”或“君子儒”。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是:“修己以安人”;君子应有“智、仁、勇”三方面的修养:“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要追求“尽善尽美”,应“文质彬彬”。道德是通过“心”向里向内追求,以达到内在力量对人的充实和完善。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自己言行的过程。

孟子要求受教育者将先天就有的“良知”、“良能”加以扩充,发展成为仁、义、礼、智等内心道德。理学家认为“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尽我之心,便与天同,为学只理会此。”张载提出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为很多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林则徐有十条格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作事乖张,聪明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时运不济,妄求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医药无益;不为百姓,做官无益。”陶行知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主张教育就是要追求真理,教育学生学做真人。

很多谚语、俗话、顺口溜也蕴含着心灵修炼的哲理,如“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看海听涛增度量,寻梅赏竹长精神。”“清正公慎勤为官,温良恭俭让处世。”“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德高望重”、“德才兼备”、“德艺双馨”等向来为人们所称道并践行。

中国家庭教育一直是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教育的主要阵地,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德育是核心,而且这种教育是终身的。少儿学做人,中青年要会做人,老了要教育后人,特别是以身作则。长期以来,家庭的德育教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从思想意识到行为规范,从幼儿到耋耄之年,无所不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事不规。

当今社会,道德滑坡已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可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查找。自我修养缺乏自觉性,既缺少传统文化的固本培元,又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受当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少人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根本不想加强自身修养;家庭教育缺乏操作性,有的因是独生子女而过于溺爱,有的因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有的因不懂教育而无法尽责;学校教育缺乏有效性,教材的趣味性、可读性、针对性不足,有的思政课教师又照本宣科、空洞说教多,加上应试教育作祟、与外面世界的反差,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大打折扣;社会教育缺乏客观性,习惯于假、大、空的社会宣传教育难以达到入心、入脑的效果。

德行天下、福满人间,让加强自身修养、加强道德教育成为一种自觉吧!

(作者系清远市社科联副主席)

(原标题:修身立德 教育之本)

下载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word格式文档
下载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立德树人是根本

    立德树人是根本 2012年11月30日 09:22:32 来源: 人民日报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寓言般的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

    立德树人是根本(精选合集)

    立德树人是根本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人们不会忘记那个寓言般的故事:“您在哪所学校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这样回答:“在......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立教圆梦 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的天使,也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教书育人就是人类的传魂。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因为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总有一些人......

    立德树人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校本教材《立德、树人》课的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编写的。目的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品德,将......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论坛 发言 稿 宋 彭 原 小 学静波 2017.09.10 “立德树人——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教育论坛 发言 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教育界的同仁们:......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

    立德树人

    努力争做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老台乡小学 2015年8月26日-30日,我校40名教师参加了由县委组织部安排,由以县一小为盟主捆绑联动的三所学校参加的为期五天的‚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打牢国民教育基础 (1)建立完善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体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纳入我省自主编写的教材、教辅和课外读物,列入学校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积极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