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学法指导总结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学法指导总结
阚桂楠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方面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单向度的努力和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繁琐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复朗读,重复的机械抄写和魔术般的卡片认读,让学生死读硬记的传统教学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我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为主导,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具体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识字兴趣。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是激发识字兴趣的有效方法。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把识记字形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识字。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们总结出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如汉字加减法、想象法、整体记忆法、儿歌法、谜语法对比法等等。在教学时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画出来,拼拼字音,看看字形,猜猜字义,然后想一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既快又准地记住字形,然后在全班交流。还有的用汉字加减法来识记“木+木=林 玩-王=元 ”,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自己想出许多形象、巧妙、有趣,甚至是创造性的识记方法,让学生在兴趣昂然中不知不觉的记住生字。
2、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提高学生识字兴趣。教材的各个部分也体现了主动学、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活动中,巩固汉字,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识字的信心。教学中,我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例如,汉语拼音第11课中编排了一首儿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丰富的图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文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我先范读激趣: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读儿歌:月儿弯弯挂蓝天,小溪弯弯出青山,大河弯弯流入海,街道弯弯到校园。学生听后,对这首浅显易懂的儿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要读的愿望。接着,指导朗读:让学生用小手指着字跟我读,一遍、两遍、三遍,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能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圈一圈:拿出铅笔,在儿歌中找一找“弯”字圈出来,看一看一共圈出了几个“弯”字。然后连一连:请同学们找一找图中什么是弯弯的,用线把儿歌中的几个“弯”字分别与图中的月牙、小溪、大河、街道连起来。借助联想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从整体上认记了“弯”字。这样,字形轮廓和特征就与其意义自然联系在一起了。最后,有意识记:让学生再跟着我把儿歌读几遍,边读边注意圈出来的“弯”字,“弯”字在多次反复中被认记。
3、以旧引新,自主识字。
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个不错的识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常常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比如,在教学识字
(一)第1课──《一去二三里》时,让学生用铅笔圈出“去”字,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去”字。有的说“土”字加两笔,有的说“云”上加一笔竖就变成了“去”。“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说着,我们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大大的“去”字,随后又从讲桌上拿起一支铅笔问大家:这是谁丢的铅笔?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这支铅笔上来。我随机用红粉笔在刚写的“去”字上边加一笔“撇”,告诉学生这一撇就是你丢的东西,你想想,你的东西去了,不就是“丢”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想教我们认识‘丢’字啊。”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学生们愉快地记住了“丢”字。实验证明,在有意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即意义识记),由于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其识记效果远胜于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
4、课堂上利用多种活动,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在识字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 到“汉字王国” 去和“字宝宝” 交朋友、做游戏。有时候,我也会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当教学《四季》一课时,在欣赏了四季的美景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年四季里藏着好多‘字宝宝’,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了!” 这样一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了“字宝宝” 捉迷藏,都兴致勃勃地到课文中寻找生字并认读起来。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我把这个过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宝宝打招呼”“把字宝宝请回家”等,使认读生字成了有趣的游戏过程。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读,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读、抢读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认读生字的趣味性。
第二篇: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学法指导总结
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学法指导总结
阚桂楠
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是阅读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这种基础性主要表现在“会认”这个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上。在传统意义上,对识字教学方面要求“四会”,即“会读、会写、会义、会用”。这种单向度的努力和多维度的要求,导致的教学后果就是识字教学越来越呆板,越来越模式化,机械化,繁琐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复朗读,重复的机械抄写和魔术般的卡片认读,让学生死读硬记的传统教学显然已不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所以在教学中,我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为主导,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具体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激发识字兴趣。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是激发识字兴趣的有效方法。在识字教学中,采用“学生自主识字”的方法,把识记字形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识字。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发现行之有效的识记方法,独立掌握生字。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们总结出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如汉字加减法、想象法、整体记忆法、儿歌法、谜语法对比法等等。在教学时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遇到生字画出来,拼拼字音,看看字形,猜猜字义,然后想一想,自己用什么方法既快又准地记住字形,然后在全班交流。还有的用汉字加减法来识记“木+木=林玩-王=元 ”,学生在识记字形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自己想出许多形象、巧妙、有趣,甚至是创造性的识记方法,让学生在兴趣昂然中不知不觉的记住生字。
2、充分利用教材优势,提高学生识字兴趣。
教材的各个部分也体现了主动学、有情趣地学的编排意图。例如,在儿童喜闻乐见的情境中学习拼音、认识汉字;在连、涂、画、拼、摆等活动中,巩固汉字,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植识字的信心。教学中,我从教材实际出发,依据儿童年龄特征,精心设计教法,激发儿童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例如,汉语拼音第11课中编排了一首儿歌,并配有一幅形象逼真、色彩丰富的图画。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图文并茂的课文来提高学生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我先范读激趣:让学生边看图边听我读儿歌:月儿弯弯挂蓝天,小溪弯弯出青山,大河弯弯流入海,街道弯弯到校园。学生听后,对这首浅显易懂的儿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要读的愿望。接着,指导朗读:让学生用小手指着字跟我读,一遍、两遍、三遍,朗朗上口的儿歌,学生很快就能熟读成诵。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圈一圈:拿出铅笔,在儿歌中找一找“弯”字圈出来,看一看一共圈出了几个“弯”字。然后连一连:请同学们找一找图中什么是弯弯的,用线把儿歌中的几个“弯”字分别与图中的月牙、小溪、大河、街道连起来。借助联想加深对字形的记忆,学生怀着浓厚的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从整体上认记了“弯”字。这样,字形轮廓和特征就与其意义自然联系在一起了。最后,有意识记:让学生再跟着我把儿歌读几遍,边读边注意圈出来的“弯”字,“弯”字在多次反复中被认记。
3、以旧引新,自主识字。
利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也是个不错的识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常常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比如,在教学识字
(一)第1课──《一去二三里》时,让学
生用铅笔圈出“去”字,让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去”字。有的说“土”字加两笔,有的说“云”上加一笔竖就变成了“去”。“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能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生字。”说着,我们在黑板上板书了一个大大的“去”字,随后又从讲桌上拿起一支铅笔问大家:这是谁丢的铅笔?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到这支铅笔上来。我随机用红粉笔在刚写的“去”字上边加一笔“撇”,告诉学生这一撇就是你丢的东西,你想想,你的东西去了,不就是“丢”了吗?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老师想教我们认识‘丢’字啊。”教室里响起一片笑声,学生们愉快地记住了“丢”字。实验证明,在有意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即意义识记),由于有思维活动的参与,其识记效果远胜于无意识记和机械识记
4、课堂上利用多种活动,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
在识字教学中,我和学生共同创设了“识字列车”“汉字王国”“汉字天地” 等情境,每一个生字就成了“字宝宝” 的角色。我们把学习汉字的过程想象为乘坐“识字列车” 到“汉字王国” 去和“字宝宝” 交朋友、做游戏。有时候,我也会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当教学《四季》一课时,在欣赏了四季的美景后,我结合课文内容说:“一年四季里藏着好多‘字宝宝’,谁能找到它们,叫出它们的名字,它们就会出来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了!” 这样一引导,学生把学习生字当成了“字宝宝” 捉迷藏,都兴致勃勃地到课文中寻找生字并认读起来。认读生字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我把这个过程取上有趣的名字,如“和字宝宝打招呼”“把字宝宝请回家”等,使认读生字成了有趣的游戏过程。另外还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读,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读、抢读等,都能有效地增添认读生字的趣味性。
第三篇:一年级识字教学学法指导例谈
一年级识字教学学法指导例谈
山东省邹城市第二实验小学 李福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学习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上。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必须从一年级抓起。
在一年级识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呢下面就以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中的生字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一、教会学生在预习中读准字音
预习是专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的。为提高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效率,在上新课前,我要求学生预习生字。首先,我让学生借助拼音初读课文,在初读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上读准了字音;其次,我让学生看田字格中有几个生字,并要求他们从文中一个一个地找出来拼读。这样,通过预习,学生获得了学习生字的主动权,也为课堂上学习生字做好
了心理准备。
二、教会学生联系上下文,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
《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中有“画”这个生字,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画竹叶„„”的“画”与“一幅画”的“画”的不同意思。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知道前者指“动作”,后者指“图画”。再让学生说说谁会画什么“画”字还可以组成哪些词这样教学,遵循了“在语言环境中识字”的原则,学生理解到了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义是不同的。
三、教会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记住字形
听课是重要的学习途径,又是很难掌握的学习技巧。让学生同时运用眼、耳、脑去积极地捕捉知识。眼,要注意看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及笔顺。耳,要善于发现老师指出的重点,如老师说“雪”字上面是“雨字头”,“雨字头”第三笔是横钩,不要写成横折或横折钩;“牙”,共4笔,第二笔是竖折,不要把它写成两笔等。脑,要牢记字的读音、字义、字形。简单的字,如“画”“叶”可以运用已有知识,自己分析字形;“几、用、笔”可与熟字“儿、同、毛”比较字形,加深记忆。
四、教给学生运用“自我再现法”复习巩固生字
记忆的东西在保持中会发生遗忘。因此,复习巩固生字很重要。我教给学生学会自我再现生字,实践证明对巩固生字十分有益。
(一)自我口述法
将课堂上学的生字的读音、笔画、笔顺、组词等,不看生字口头复述出来。说出来之后,再看书或与黑板上的范字对照,及时纠正复述中的错误;也可以说给同位听,说完后让同位指出正误。此法可用于课堂巩固练习或放在课间休息时进行。
(二)自我笔录法
把自己回忆起来的生字按笔顺写下来,然后再和黑板上的或书上的字相对照,及时纠正错误记忆。我通常让学生在课堂巩固练习时采用此法。
(三)自我默忆法
这是一种只在大脑中进行回忆生字的方法。我让学生在课堂练习时闭上眼进行回忆:刚才学了哪些生字每个字的音、形、义是什么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再回忆一下,巩固记忆。第二天早上到校后再读读生字,效果更好。
总之,低年级识字数量多,难度大,要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生字,怎样巩固生字,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获得生字学习的主动权和高效率,就是要设法打开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说会读;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独立探索、大胆想象、求异创新;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乐于接触大自然、体验生活。
第四篇: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及其学法指导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及其学法指导
曲靖市陆良县龙海乡再邑小学
保艳芬
邮编:655615
学习汉字,是学生有效地进行阅读和写作,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根本任务,是每位小学语文教师紧抓不放的目标,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了识字、写字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愿意识字,乐于识字,自主识字良好习惯,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必须以一种大语文教学观去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从宏观上去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识字能力,把识字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形成一种自主意识,不仅校内课堂上去识字,同时校外生活中也乐于自主识字,积极识字。教师教学识字仅是课本上识字,而学生识字不仅仅是课本上,同时也难道不也包含有校外吗?所以今天我们谈学生的识字应该是包括课内识字与生活中去识字这样一种全新的识字教学观,现概述如下。一. 识字教学与观察图画的紧密结合
语文S版教材拼音识字部分在声母、韵母、音节、识字、儿歌等方面进行了有机的组合。特别是识字教学与观察图画的结合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带来了更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那么做为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每幅情景图,想办法激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借助情景,利用汉语拼音读准音节,识记汉字。
1.先看图,再拼读。在S版一年级上册中有些图画实物内容直观,物体的名称和音节对应
出现。如看图说话学拼音识字6中,西瓜、下棋,看图学拼音识字14中,风筝、三只青蛙、十朵红花等。让学生先认识图片,知道图片上生活中这些物体的名称并说出来,再练读章节,待学生会拼读后,再出示汉字词语认读,这样尊重了学生的认识汉字的规律。由易到难,由直观到形象到知识的掌握。
2.抓图画,懂意思、再识字。根据汉字有些是象形字,它本身就是由事物的形状、图画演
变而来的。因此,在进行看图识字教学中,应将这一演化过程形象化地将其还原为图片,于是在教学中可以按这样的方法步骤如下,在一年级上册识字一《观察人体识汉字》中,先让学生接触到图片“人、手、足、口、耳、目”时,让他们看着图进行猜测名称,并说出名称。此后再出示每幅图片的相应汉字,人、手、足、口、耳、目,这样学生可以领会字义初步认识造字规律,并认清字形,收到良好效果。在识字二《看画识字真有趣》中,书本上给出了“日、月、水、火、鸟、马、虫、鱼”的图片。紧接着是经过抽象,线条化了的这些图片的象形文字。一系列的演化字,这样便将每个由起先的图片至直最后楷体定型这个深化过程给呈现于课本上,这样引导学生去由图再到甲骨文,再到后来的字体直到楷体逐序观察这样便获得对这孤演变认识,这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这几个字,而且对于汉字底蕴文化素养也有良好的培养。
3.形声字,归类识字。在汉语识字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种识字方法,是借用形声字,音、形、义相结合的特点,表音、表义相结合的规律来教学,比如所给出的“青、也”字是固定的,我们利用表音这个特点,再加上氵、亻、争、虫、艹,这样便可以转化为形体各不相同的字,清、倩、静、蜻、菁,虽然形体变了,但是韵母未变都读后鼻音,所以利用这个规律可以达到归类认识这么多的字,即认识了字形又很容易的读准了这些字音,引导他们去发现去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4.随文识字。对于中高段的学生们来说,这种识字方法无疑切实可行,因为在文中识字做
到了还原识字之本色。即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在语境中识字这样学生读具体的句子,能够结合上下文,结合那个出现生字的特定的句子,以及读句子中前后词语的语序这样能比较容易地读出一个个生字,一个个要求认识的字。这种方法也是我们中高段识字教学的一种主要的方法,我们应坚持。对于儿童的识字,我认为不仅仅课堂上是认识字的唯一途径,相反要认识更多的汉字,其实还有途径可以识字。比如在看电视、逛街、看儿童读物、看地图、看生活器具等都可以识字。因此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应该不固守语文课本仅有的书面认字,相反要具有大语文教学观的气魄、度量、方法等,要有这样的一种意识——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社会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语文教学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养成生活中积极主动识字的习惯,将课堂上枯燥的识字教学渐变为随处识字,潜移默化,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能学”,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良好的读字、识字的习惯、能力。现就如何培养学同的良好的课外识字能力及其方法做简要概述如下:
一、可采取边看电视边识字,儿童的天性是活泼充满童趣,富于想象力、幻想、具
有神话原型意识,因此,他们常常将电视剧中,动画片中的故事情节当做世间可有的。因此,在他们陶醉于具体情节剧情之中时,些中的人物名称,事物名称。哪怕是歌名还有电视剧名字,更甚者是剧中的某个人物让我们的学生感到喜爱那么便会引起极大关注,这样其人,之物的名称便会熟记于耳于心。这样就不知不觉的将其名称字名熟记于心,这样不知不觉中学到的字,这难道不是一种对于低段孩子们来说一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吗?他们五六入学了,对于葫芦娃、唐老鸭、米老鼠、孙悟空、动画城、大风车、喜羊羊与灰太狼等这些名称及其字更是熟记于心。这些难道是课本上有的吗?我想不完全。所谓课堂生活仅是我们每个人包括小学生在内的全部生活的瞬间,这是不完全的。因此必须将识字的主动权、自主权放手还给学生,调动他们的原有记忆原有能力,这样才可能达到识字的真正目的,达到事半功倍,我对此非常坚信,不仅如此难道学生只可以在看电视时识字吗?我想,不是的,识字还有更为广阔的方法。
二、在生活中比如上街,看儿童读物,经常会碰到许多从未见到的陌生字,在家里
会碰到许多生活用品,每样玩具用品均标有图示、文字,小到一个玩具一个碗,锅,大到一台电视、洗衣机、音箱、冰箱等。无疑不标有名称,因此孩子们在玩玩具,吃饭,都可以识字。这样这些不认识的字便会被儿童在记忆中得到反复加强,以引起儿童的将该物与该物上的字词联系起来,这些字得到了强化。认识了这些字,这不正是课标所要求的提倡的,也正是反映人的认识心理学的在生活中,游戏中去获得知识吗?去认识知识吗?可以说做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做到的,不仅课上教给他们去读字的方法,而且还应该灌输给他们以生活中家里去识字的这样一种思想,这样一种思想的灌输我想应该会影响的一生,实际上也就是在间接培养了他们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这比我们花尽心思教给他们多少知识要有用的多。综上所述,可以说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应该正确定位自己的角色,我们应不应该教
给学生一定的知识,让他们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基础,去接受新的知识呢?答案是肯定的,应该而且必须。但这不是唯一,我想有比这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一种如何更好的去获取知识的方法,我想这一点可能才是首当其冲的,基于这一认识,我想对于学生的识字教学来说,我们更多的是应该从如何去自主学习,有效识字这一方法指导上去教会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课内,课本内,还是走出校门回到家里,去到街上,某次买的或跟别人一起玩的玩具均能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认识书本上没有出现过的,自己未认识的字,我想只有经过这样的大语文教学观的熏陶,培养的学生,才能在他们长大后适应这个激变的社会所要求的那种必备的素质——终身学习,随处学习,生活中学习。这样一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想获得此能力就从生活中识字开始,从生活中识字这一点虽然很小但是我们教师可以以此作为诱饵,去点石成金,铸造学生一生良好的学习旅程的基石吧!我想这可能才是每一位教学语文的锲而不舍追求的目标吧!
第五篇:语文学法指导
我的指导内容共分为两个部分,概括成一句话,就是: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第一部分:学好语文,首先,要就要有一个重视语文的态度。
语文学科是我们的母语,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生,学不好语文,身为中国人就是一种耻辱。同学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而语文学科就是了解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我们可以望见“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祖国的壮阔风光,可以感受到“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磅礴气势,可以赞叹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襟,又可以感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两种阶级生活的状况。总之,语文与历史,与生活息息相关,学好它,既可增长知识又可以提高能力。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树立起“我是中国人就必须学好自己的母语”的观念。
另外,从学科角度来说,语文是基础学科,学好语言文字会有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如“或者”的“或”字与“你和我”中的“和”字,如果弄不清,那在做数学题的时候会贻害无穷。学好语文能提高我们的记忆力,对学习外语大量记忆单词、语法也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汉语是我们的日常的交际工具,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得靠他来维持。所以,大家必须把语文摆在非常重要的地位来学习。
说了这么多学习语文的重要性,那么,归根结底,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那就是要养成一个学习语文的良好的习惯。这也是我今天要指导的中心内容,我想,具体来说,就是要同学们抓住两块阵地,一个是课堂的45分钟这块阵地,一个是课外学语文这块阵地。只要真正抓住这两块阵地,学好语文并不是难事。
首先,我先说说如何利用课堂的45分钟。目前,获取语文知识,提高分析能力,掌握答题技巧的重要途径还是在于每天45分钟课堂学习。所以,提高45分钟课堂的听课效率对提高语文成绩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45分钟课堂上的听课效率呢?就要遵循“五到”的原则,那就是眼到、口到、耳到、心到、手到。老师要求背诵课文只要课上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就应该争取在课内基本背会。总之,凡是课上有时间,有可能解决的问题都不要留到课下去解决。并且语文课课堂精力要高度集中,遇到分析题时,要积极动脑筋去思考,积极参与发言,这样才能使能力大大地增强。听什么?听老师讲解知识点。听结论的得出方法。一堂课下来如果你能把课上的知识复述下来80%-90%你就是课堂的赢家。课堂笔记可以用笔记本,也提倡在语文书上记,这样翻阅起来更方便。课堂记录什么呢?四个内容。
1、记老师每节课所讲的新知识新见解。
2、记老师介绍的语文术语及知识规律。
3、记老师讲的自己正缺乏的知识。
4、记老师讲的实用价值很大的方法类知识。
以上我所讲的是课堂如何去利用45分钟时间。但是,古人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写好诗,功夫在诗外”。这里我化用一下,叫做,要想真正学好语文,功夫也在课外,尤其是每天要养成一个“课外学语文”的习惯,这才是你真正能超越别人的机会。龟兔赛跑的故事想来大家都知道,只有趁兔子睡觉时,乌龟才有赶超的机会,那么,你只有在课外当别人娱乐或休息时,你才有超越别人的机会。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二块阵地,这也是往往容易被同学们忽视的一块。
现在大家就不能沿袭小学的学习语文的方法了,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才抓紧时间看语文,临阵磨枪的复
习一个礼拜或是几天,现在,这招在中学根本就不灵了。现在要得是平时你多付出,考试你才能有好成绩。俗话说的多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好语文也不可能靠一天或几天的冲刺来学。因而,必须是每天都要给语文以充分的时间,在除了课堂45分钟时间以外,同学们每天要坚持保证在语文课堂的45分钟以外拿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给语文。咋一听,同学们也许会想,怎么分配每天这课外的60分钟时间呢?每天这一个小时我都看些什么呢?这在这里我可以告诉大家。这60分钟我们可以分成四分,这四份时间足以让你的语文学习在这60分钟时间里收获多多。
首先,60分钟的时间里,专门拿出10分钟时间集中练习钢笔书法。有的同学会说,字写的清楚别人看明白不就行了吗?这里我要郑重强调,写好钢笔字无比之重要,练就钢笔书法会让你从中受益一生。看字如看人。字是一个人素质的体现。字迹美观会让阅卷的老师心情舒畅,认为你是个学习认真的上进的学生。同等水平的作文或许你会因为字写的漂亮而多得3分5分乃至10分。所以要一定要练好字。只要你把练字当作一件非做好不可的事去做,用心坚持一个月,没有不进步的。当然,大用心的,大进步;小用心的,小进步;不用心的,你就会做无用功。成绩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后退。同学们不必非得占用专门的时间来练字,写日记,练默写,午休时做完数学题之后想起来就练上几分钟,抓点滴时间,这样,既是休息,也可以达到提高写字的水平,也可以和写字好的同学交流,再拜班级里几个写字好的同学当师父,这样会提高的更快。
其次,从60分钟里,每天坚持拿出10分钟练习背功。
“书到用时方恨少”,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受,一写作文,肚里没词。因为平时脑子里根本就没积累多少好的语言。所以,开学以来,我们要求同学们多背一些古代的脍炙人口的诗词。还有像《春》这类的名家散文。只有背诵的佳词丽句多了,这样,我们平时说话时,才能口吐莲花,写作文时,才能妙笔生花。
再次,坚持做20分钟的课外阅读。
语文书上我们能见到的文章必定数量有限。如果想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提倡同学们多看些《读者》《青年文
摘》之类的课外书籍。另外,每日坚持做一篇课外的记叙文,提高自己解答阅读题的技巧。
最后,坚持写20分钟的作文日记。到目前为止,记日记是最有效最实用的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因为在试卷上作文的分值最高,所以你花费在作文上的时间与精力也应该是最多的。俗话说,“得作文者得语文”,在写作文日记时,同学们所需要做到的就是:保证质、保证量、保证坚持。具体做法是:
首先、要保证作文的“质”就是既然写了就要把他写好,否则,还不如不写。可以把它当作练笔的场所。可以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叙事和抒情,甚至是大但地用词儿。朝着语言优美的方向努力。或是语言优美或是字写的工整,或是叙事抒情感人,只要有一方面的优点,你的日记就是成功的日记!至少你从中有了收获,总要比你对付老师被动地为了完成作业要强得多。关键是先不要着急,先朝一个方向努力,哪怕先把作文的字写得非常工整也好,其他的方面一点一点地去完善,这样坚持下来,几个月后再回头看你的日记,你都会为你自己日记的进步感到自豪。
其次、要保证“量”,就是每周至少三篇为好,不必每天一篇,可以灵活掌握。时间充裕今天就多写一些,时间太紧今天就少写一些。但一定在总数上不能少于每周三篇。也不必拘泥于地点,在家可以写在学校也可以写,有了想法,随时随地就写。养成这样的习惯后,收获可就大了。总之,以上两点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坚持上来。这点,只能靠自制力,谁也代替不了你,但是,你必须要明白,语文成绩的一大半,就决定于你的日记成功于否了。
因为时间关系,今天就说到这里。同学们,初一正是打基础的好时候,只要是你能勤奋,只要你能掌握好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而实用的学习方法,动脑子去做,那么三年后的今天,你的付出将为你带来一分沉甸甸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