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奈曼二中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模式
奈曼二中
孙连妺
自从2012年3月份以来,我校探索并实施了适合大班额的“36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只管讲,任由学生听”的状况,把课堂变成了师生共同提出问题、共同研究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阵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参与课堂研究,全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一、什么是“36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
“36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是利用学案进行导学,其中361在不同的角度代表不同的比例:
从课堂环节上来说:
“3”是将课堂分为三段。即自学阶段;导学阶段;测评阶段。
“6”是将课堂分为六个环节。即:环节1是情景导入,目标定向,环节2是学案引领,自主学习;环节3是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环节4是启发引导,精讲点拨;环节5是系列训练,当堂达标;环节6是回扣目标,总结反思。“1”是一测。具体表现为:一堂一测,一周一测,一个单元一测,一月一测。
从课堂时间分配上来说:学生自主学习占3,强化训练占6.教师点拨占1.从练习、作业、考试题的比例上来说:中等题占3,基础题占6,拔高题占1.从教师备课上来说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学法设计占3,钻研教材占6,落笔成案占1.第二方面:“3”体现在学课标、钻研教材、备学生;“6”是找准六个点:即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思想教育点、知识学习点、能力训练点。“1”是一整合,一棵树。
二、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
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完全体现在六个环节上,六个环节都是以导学案为主线依次进行的。导学案中明确指出这节课学什么、怎么学、学多长时间、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等问题。另外,要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各小组优差搭配,让学生在小组内“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
下面说说学生怎样以导学案为主线来完成课堂的六个环节: 第一、情境导入,目标定向
在此环节学生要完成学案上的情景导入中的问题或材料介绍,然后明确本节课要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样的学习效果。
第二、学案引领,自主学习学案上要设计出学法指导的内容:①学什么,让学生明确自学的内容。例如:从课本哪一页到哪一页,从第几行到第几行。②以什么方式自学,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式。例如:看书、做记录、观察图、查资料、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等等。③学多长时间,让学生控制好自学的进度。④学几遍 ⑤自学后要完成哪些题目。学生根据学案上的学法指导,有目的地去看书、作批注、查资料、思考等方式完成自主学习。
第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学生自学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学习情况,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提出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组长具体组织,通过讨论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教师组织全班交流,各组汇报本组自学情况,提出本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全面掌握学生自学情况,梳理全班同学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归纳出普遍性的问题,随机备课。对于全班同学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第四、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本环节是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精讲点拨。
一是精讲:严格执行“三讲三不讲”的要求,讲难点、讲联系、讲规律;学生能自学学会的知识不讲,学生能合作交流学会的知识不讲,能以练代讲的就只练不讲。注重“三讲清”,讲清概念,讲清联系,讲清作用。
二是点拨: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典型问题再度展开讨论,在学生相互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参与其中,适时点拨;例如某个问题,个别好学生能解决,其他同学仍不懂不会,教师可让尖子学生做“老师”,实现“兵教兵”,面向全体学生讲解,教师补充点拨,这也可以说是讨论的继续。这一环节对老师提出很高的要求,教师要时机点拨,要讲全、讲深、讲透,分析不能解决问题的原因,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
第五、系列训练,当堂达标
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进行系列训练、拓展应用,巩固学习效果。根据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的设计当堂系列训练题和当堂达标检测题,这一环节的注意事项:
1、当堂训练题要结合本学科特点精心设计,整合课本、资料上的题目。要“精练”,就是练思维、练方法、练基本功、练能力,练的内容要序列化,练的方式要多样化,练的方法要科学化,训练题要精,数量要少,质量要高。
2、当堂训练题要分层次设计,进行系列训练。可设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全班学生都有所提高。必做题是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本题,全班同学必须当堂完成;选做题一部分是为了增加训练的量,一部分是为了增加训练的难度,这样可以避免一般学生“吃不了”,尖子生“吃不饱”的现象。
3、当堂训练可以独立完成也可合作完成。一般较简单的训练题学生独立完成,综合性的题目,多数学生不会的或出错的问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学生能交流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完成,教师及时启发引导、点拨纠正。
4、当堂达标检测题学生独立限时完成。明确正确答案,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矫正。
5、课堂上要留足当堂训练的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第六、回扣目标,总结反思。
该环节是对全班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可以让学生自我小结,也可师生一起总结。总结的内容包括: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是否学会,并反思自己的自学能力有哪些长进。
对于不同的课型,我们会采取不同的课堂结构,比如新授课,我们就是采用“先学后教、再训练”的方式完成;比如习题课,先要进行知识梳理,再分类进行训练,最后是综合提升。
在中考备考阶段课堂学习模式为:目标呈现---知识建构---典型导航---当堂训练。我们将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复习。主要是“紧扣课本,巩固双基,建构知识网络,注重应用”。本阶段复习务求对知识理解,训练内容以考察知识点的基本要求为主;实施一课一练,一单元一考,一月一检。
第二阶段:分类复习。以考试主干知识为基础,进行专题或分类复习。本阶段的复习注重知识结构的重组与概括,形成纵向与横向的知识链,从知识的关联性和整体性上解决问题。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本阶段一是综合训练,提升综合能力;二是培养有效的考试习惯和考试技能技巧。三、五步备课模式 第一步:寒暑假备课
老师利用假期时间,认真通读一册书,写出《教材分析》。《教材分析》包括这一册教材的知识在整个学段中的地位,编排体系(要画知识树),重难点,打算采取的策略,化解难点的方法步骤等等。
第二步:主备人备课
开学提前一周,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中,备课组长分配主备任务,主备人写草稿。第三步:备课组集体备课
一.定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人员
二.备课组集体研讨、审核、定稿(主备人把自己的草稿复印好分给其他成员;主备人说课,特别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备课;其他成员写修改意见;主备人整理其他成员的意见;备课组长简单记录活动开展情况;成员在修改后的备课稿上签字)
三.分管领导把关、终审、签字。第四步:课前二次备课
教师先把学案看一遍、做一遍,结合自己的情况,对如何使用学案上课,进行“备课”,重点研究知识点如何攻破?环节如何过渡?情景如何创设?有修改的用红笔记录。
第五步:课后备课
主要是做好两件事情,一是及时做课后反思,二是及时修改学案(文本稿要用红笔修改,电子稿也要把修改的部分突出出来)。
因为“361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时间不长,我们也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不断改进,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
第二篇:2017.9奈曼培训心得体会
通辽市2017年“市培计划”小学语数外教师
培训心得体会
张楠
2017年9月13日我奔赴奈曼党校学习。赤峰市教研员窦晓娟讲授了《关于对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思考》、《认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和《把握语文要素,夯实阅读根基》、《单篇为例,群文补充,整本书推进》等内容。我认真学习,细心领会,受益匪浅。窦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和泽押韵的小诗,满面春风的笑容感染着我,激励着我,熏陶着我。
为期三天的学习结束了,但是我还是沉浸在窦老师讲授的内容里,不能自拔。窦老师积极的人生态度令我敬佩。俗话说:近朱者赤。这几天我能够听到窦老师的课,真的让我的人生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领会到,人生要有目标,人生要有追求,人生要有动力。活到老学到老。人生才会更加精彩。多读书,读好书也成为了我今后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不光自己读书,还要带领我的学生们读书。让我的班级成为一个书香班级。让我的班级的学生更加积极向上。让我班级的学生知书达理。同时我也是在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知,不断改进策略中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让自己不断进步的同时,让我班级的学生也能够有所收获。我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授之以渔,让我和同学们共同提升。新时代的网络高速发展,机器人也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我们家庭中的一员。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大脑贮存更加多的能量,让书籍成为我们的好伙伴,让知识能够发挥更加大的力量,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我也会不时看一些励志的书籍,希望能够激发我前进的动力。在反思中前进,在经历中成长,在经验中提升。《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努力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要努力去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要害怕路上的荆棘,不要恐惧黑夜的漫长,不要担心路途的艰辛。曙光正在等待着你。学生的任务是学习,教师的任务是教书育人。下一代人的品格修养需要你来培养,下一代人的知识底蕴需要你去灌输,下一代人的社会动力需要你去挖掘。行动起来,我们的时代最有力的耕耘者。
第三篇:山东省昌乐二中课堂教学模式
骨干教师学习汇报材料
山东省昌乐二中课堂教学模式
山东省昌乐二中的课改是从“学情”和“效益”入手,在吸纳杜郎口课改经验和模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生成“271高效课堂模式”。
“271高效课堂模式”的三个含义
1、第一个含义是对时间的划分;“2”是课堂上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也可以是分开讲;“7”是学生学习(自学、讨论、展示)30分钟;“1”是5分钟反刍过关、成果测评。
2、第二个含义是对学生组成的划分:20%是优秀学生,70%是中档学生,10%是后进学生。一个班50个学生,10个学生是能够自学会的;35个学生是需要通过与同学讨论、老师点拨才能学会的;5个学生是大家帮助的对象,通过小组讨论、老师帮助这5个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课堂上既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学生的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而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从理论上讲,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3、第三个含义是对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学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这样就都学会了。
“271高效课堂模式”的要求
学校依据素质教育要求和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学生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组成的实际,特拟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
1、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教育角色:做学生学习的引领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欣赏
者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质疑、合作、讨论、提高。
2、抓好学习小组建设
(1)每组六人,分上中下三层,首先分层一对一讨论,后分层解答疑问;
(2)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热心的、最有责任心、组
织管理能力最强的。
(3)培训好组长,发挥学习小组长的管理、组织、检查作用;(4)创新小组评价机制,杜绝为评价而评价,用恰当的评价培养小组积极思考、深入研究、高效学习的学习精神,把评价变为一堂课的佐料,自然顺畅。
3、编好用好导学案、训练学案
(1)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符合新课标要求,重点突出,按“271课堂”要求,注意问题设置的层次性。
(2)导学案、训练学案的编制要走程序,提前一周确定好编制人,每周一编制人开始编制学案,周三与两位备课组长和各科领导研讨修改定稿,周四发给各位老师,每位老师都要做一遍,周六最后定稿印发给学生。周一集体备课,最后再对学生的使用进行调研,对内容再修改。学校检查用红笔修改了的学案。
(3)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
(4)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括领导签字、日期、编号。
(5)每个导学案、训练案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4、认真备课:按“271”课堂的五个环节,精心设计,确保课堂大容量、快节奏,围绕学习目标,加大课堂信息量、思维量、训练量;每一个目标下的学习内容,老师都要对时间、方法、过程、结果有明确、具体、严格的要求,每堂课的容量和强度都要达到学生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
5、每节课要板书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强化落实、注重整理:当堂内容要当堂落实,每节课都要清出底子。每节课后要跟上巩固性练习,不怕重复,把知识和能力落实到学生身上作为唯一目标。
(二)课堂步骤及具体要求
1、预习自学,探究问题:每位同学根据学习目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静下心来,动起脑来,认真预习、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用红色笔标注出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在预习之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学案,学案中的大部分内容,中等以上学生通过自学后都能完成,但一些综合思考性题目或答案不唯一的题目需讨论解决,要注意标记。做学案一要强化思考和规范,二要书写认真、标注清楚,一定用红色笔记出自己不会的问题,注重题型、思路、规律的总结。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这是学生相互学习共同促进的关键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不仅仅是优秀学生帮助后进生,更是让全体同学把思路打开,每个同学都可以提出不同的观点。教师全面掌控,由小组长负责组织,围绕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甚至争论。首先在组内三个层次中分层一对一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仍然解决不了的向上一层同学请教,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解决问题。注意讨论要控制好时间,进行有效讨论,要做好勾画记录。同时注意总结本组好的解题方法和规律,以便宜展示。老师要巡回收集学生讨论中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备针对性点拨。
(以上三个环节约占课堂30分钟时间,即“271”中的“7”)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把自己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到黑板上,由一名学生讲解点评。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不能一一展示,每个组选一名代表,同时到黑板上展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前后黑板和两块小黑板。在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可以用其它颜色的笔对展示内容进行补充或修改,其他同学一律做导学案,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紧张状态,有事可做。同时也可以进行小组间展示,未参加黑板展示的同学将自己的成果写在学案上,相邻两个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换并给对方修改和批阅,在批阅的过程中既学习了其他同学的优秀创意和想法,又可以注意到容易出错的地方,这种展示方法可用于训练量较大的内容或拉练检测。然后老师再进行点拨,老师点拨一是针对学生的展示点评,肯定好的,指出出现的问题;二是对学生模糊不清的疑难,做出准确的答复;三是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老师的讲要语言简练,直奔主题,点深点透;四是针对展示点评情况科学评价各小组,激励到位。
(该环节约占10分钟,即“271”中的“2”)
5、清理过关,当堂检测: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思维比较活跃,这时需要静心总结归纳,反刍消化,清理过关,使知识更加完善,掌握更加扎实。最后进行达标检测:可以是口头检查,也可以是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检查,可以用小纸条,还可以设计题目进行检测,总之要根据当堂内容灵活检测,注重实效。下课前让学生整理课堂所学内容,整理好典型题本。分层次布置适量的自习作业。
(该环节约占5分钟,即“271”中的“1”)
271模式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很好地解决了高中教育升学的“副产品”问题。正如赵校长所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的天堂”,学校是“学”的校和“学生”的校。
昌乐二中的实践告诉我们:好的教育从不会为考试而改变,亦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高中推广素质教育,敢于向课堂教学不断“挥刀”,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才是破解升学和实现真正的教育的唯一正途
“271”脱胎于经济学上的20:80法则,即巴莱多定律。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定律。以此来类推:比如80%的时间获得了20%的知识,或者说20%的时间里学到了80%的知识,一个学校80%的美誉度是由20%的家长直接创造的;学校里80%的职工创造了20%的业绩等等。可以有多种表述。
“271法则”是源于上述的二八定律,但是又有别于经济学的说法:也就是学校是一个“人”的集体,学校主要的“开发对象”是学生,主要员工是教师,“产出”是“升学率和成才率”。学校这样一个以“人为单位的”的机构,同样也面临着“效率、质量、成果、价值、品牌、成功„„.”等等绩效的评估和考核。
“271法则”的一切核心是课堂教学。
“271法规”三大模块:预习、互动、测评。
“271法规”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271法规”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二、中小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 三、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什么是心理健康
什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心理卫生运动的兴起
古代:《内经》、孔子、老子,疯人船、鞭打、火烧 现代心理卫生
比奈
心理卫生的倡导者
比尔斯《自觉之心》
心理卫生运动的诞生标志
1908年5月成立“康涅狄格州心理卫生协会”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
1930年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成立
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1985年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什么是心理健康
现代健康观念
心理卫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及趋势什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文件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途径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 心理健康定义
健康是指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满状态。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到最佳状态。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及趋势
1、从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到注意精神病的预防 2、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发展提高人的心理素质
4、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塑造美好的心灵个性,是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目标和发展趋势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教育者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运用多科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通过日常的、专门的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性问题的教育与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咨询与辅导,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谐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和谐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一、是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即积极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辅导、挫折应付、情绪调节、人际关系的协调、性心理教育、优良人格塑造等教育)
二、是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发展自我的能力
模式
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可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可以体验和调适兼顾;强调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个主体,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体,家长也是主体。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倾向
有些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学科来对待,在课堂上系统讲述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从理论到理论
更有甚者,还要安排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课的考试
应该承认,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不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强化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倾向
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肆意医学化,选择发展性问题较少
学校的领导、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清,对学生进行了错误的宣传,使学生认为只有心理有疾病时才能去心理咨询室
这种医学化的倾向已经严重地阻碍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进行。(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片面化倾向
有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搞心理测验,过多地关注于各种心理测验 在教育对象的选择上,教育者趋向于选择中学生 因而出现了教育对象上的片面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上,主要关注学生生活心理教育;
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职业心理教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偏重心理咨询,轻视心理辅导
(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
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开设了心理健康课,配备了老师,但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来进行心理教育;
另一种形式化倾向是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混为一谈,有的把心理健康教育简单看作学校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是有区别的。
(五)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孤立化倾向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如果教师自身不能很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这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心理健康的标准依据 统计学标准
以社会规范为衡量标准 以生活适应状况为标准 以主观感受状况为标准 以心理测验为标准 生理学标准
以价值观为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
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正视现实,接纳他人
能协调、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有积极向上的现实的人生目标 对社会有责任心
心地善良、对他人有爱心 有独立、自主的意识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林崇德: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 郑日昌:、认知功能良好;2、情感反映适度;、意志品质健全;4、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6、人际关系协调;、社会适应良好;8、人生态度积极;、行为规范化;10、活动与年龄相符。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生、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严峻性及成因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关系密切 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体育的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关系也很密切 心理健康的认识 误区
看法、内容、对象、途径、方法等
杭州市对2961名大中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有16。79%的青少年学生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理障碍问题有较大的上升趋势。其中初中生为13.76%,高中生为18.79%,大学生为25.39%.女性青少年重于男性青少年;农村青少年重于城市青少年.顾玉甫1987年对犯罪者进行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测验显示,犯罪者在疑病症、精神衰弱、偏执、精神分裂症量表上呈现高分,并达到障碍指标。
陈家麟对江苏省少年犯管教所的违法犯罪少女的研究表明,其性格特征有如下的表现:
对现实的态度:好吃懒做、极端自私、好结群、毫无羞耻感、不诚实、好虚荣、自暴自弃
性格的情感特征:喜怒无常、好奇心强、轻浮、易感情用事
性格的意志特征:任性、毫无自制力
性格的理智特征:遇事不考虑后果,易受别人暗示、引诱、易上当、受骗、和轻信别人。心理健康教育与智育 美国教心学家指出:通过心理教育达到的心理健康与学习的成功是密切相关的,而情绪的适应不良和智力的低效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
陈家麟研究发现: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装中,心理正常学生装占的百分数高于有心理问题者;反之,在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的百分数高于正常者。
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
意志力是人的性格中的重要品质之一 人的生理和心理是统一的
生理上的缺陷、疾病往往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其心理健康
心理上长期和严重的不健康状态,如强烈和持久的忧虑、烦闷、疑忌、愤怒等情绪,会引起生理器官病变或功能失调,造成生理疾病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
认知能力获得迅速发展,思维从具体为主转向抽象过度 情感内容日益丰富,表达方式逐渐内化 意志品质不断增强
自我认识水平提高,个性品质逐渐形成
社会认知能力发展,集体意识和友谊不断加深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很迅速 小学生的心理是协调的 小学生的心理是开放的 小学生的心理是可塑的
中小学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分析 入学适应不良
表现:产生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不良;出现行为问题,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出现攻击或退缩行为等。
考试焦虑
是在一定的应试情景下出现的恐惧,担忧为基本特征的心理和情绪反映。
症状: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出汗、手足发凉等生理症状和苦恼、无助、担忧、自我否定、胆怯等心理症状
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过程中的三种基本需要:成就需要、被赏识的需要、认知的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中要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及时的反馈学习结果,适度地开展学习竞赛,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恰当的抱负水平
心理健康活动课
又叫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一门以学生的成长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为主要内容,以学生心理感受和体验为核心,通过学生参与情境体验、角色扮演、讨论、游戏等多种形式的系列活动,使学生心理素质健全、挖掘心理潜能的一门课程
知识不足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险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审美不好是处理品;劳技不好是积压品;心理不好是易碎品.
第四篇:昌乐二中271课堂教学模式资料
昌乐二中“271课堂教学模式”启示
昌乐二中在课改之前,曾被外界誉为“山东省领跑高中”,其升学率一直名列前茅。“领跑”的高中也需要改?高中课改如何选择切入口?高中如何处理好教书与育人、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教师发展与学生发展、素质教育与升学的关系?
与杜郎口中学一样,昌乐二中也是靠模式“起家”的,昌乐二中把“模式”再一次扩展延伸,把“课上”和“课下”焊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271学习态”。
271学习态有五个含义:
一、时间的划分。“2”是20%的时间属于教师,即一节课45分钟,老师的“讲”不超过10分钟。即便是在准许的时间内“讲”时,教师也不一定是连起来讲,而是该讲时则讲,需要讲时才讲;“7”是自主学习(自学、讨论、展示)占70%的时间约30分钟;“1”是10%的时间即约5分钟组织“反刍过关”。
二、学生组成的划分。在任何一间教室里,大概学生的组成是20%的“优秀”学生,70%的中档学生,只有10%左右的学生属于后进生。
271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既要充分“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得更好,这是第一层目标。第二,要通过小组互相讨论,促进中间70%部分的学生“向上分化”,把其中的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比重。第三个目标是把原本10%的后进生向着70%的群体推进。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模式,从理论上消灭了“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三、学习内容的划分。20%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经过老师的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学会的。“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老师点拨学会的。
四、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完成学案和训练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
五、生活学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是体育锻炼,70%的时间是阅读、实践和社团活动,10%的时间用于处理个人日常事务。从学生的差异出发,最终回到尽可能“消灭”差异上,“271学习态”体现出来的不仅是对“人”的尊重,也很好地解决了“主体”和“主导”的辩证关系,诠释了“学习即生活”,“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会学生合理巧妙、科学实用地“计划”时间和“安排”生活。
昌乐二中在课堂教学中,“发明”了“学习动车组”概念。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即做好“组务”自主管理工作;一个是科研组,即学生根据组内“学情”与任课教师一起组成课后的“问题研究”团队,以此给教师提供基于学情的课改“决策”依据,并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是学习小组,即由异质同组组成,采用AA、BB、CC形式建构,同组之间是一个相对稳固的团队,组员之间既是合作者,又是竞争对手。“三位一体”的学习动车组,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了动力援助,让昌乐二中的课堂因“活”而“乐”,因“实”而“好”。
与杜郎口的“预习提纲”、兖州一中的“导学案”不同,昌乐二中采用导学案和训练案的“两案并举”,既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也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
在编制导学案时,让教师把功夫用在“课前”,导学案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用说明、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等内容,其中自学指导部分尤为重要。学案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层次性。训练案则是课堂学习的“课后延伸”,训练案和练习作业不同,要求“限时”完成,教师必须对训练案面改面批,对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纠错。每个导学案、训练学案都要有编制人、审核人、包科领导签字、日期、编号。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纠。
271模式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教师,很好地解决了高中教育升学的“副产品”问题。正如赵校长所说,教学就是“教学生学”,课堂就是学生“学习的天堂”,学校是“学”的校和“学生”的校。
昌乐二中的实践告诉我们:好的教育从不会为考试而改变,亦不会在考试中败下阵来。高中推广素质教育,敢于向课堂教学不断“挥刀”,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才是破解升学和实现真正的教育的唯一正途。
(资料来源:教师报,昌乐二中网页)“271法则”让课堂教学活起来——昌乐二中课堂模式解读
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在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经解决,所以,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按时交上,授课老师逐一批改。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作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71课堂教学法则”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
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271)
昌乐二中先进经验得益于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入解读和对学校教学、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全方位改革。
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创新。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倡导全人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结构的现代化。”昌乐二中校长孙丰平如是说。面对高考升学的巨大压力,许多学校都纷纷亮出了杀手锏,但大多没有从根本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的素质更是无从谈起。而昌乐二中则破解了高考升学的密码,提出了“高考就是考人品”“高考是教育的副产品”“让学校成为学生最愿意去的地方”等全新的理念。教育就是把人变成人,把人培养成完整的人。昌乐二中理清了教育的思路,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现代人合作共赢的观念。将教学理解成教会学生学习,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有灵魂,有要求,须尊重,要公平地去对待他们,教师要把自己放的低一些,从讲台上走下来。
增强教师的事业心,通过印发材料、开展读书活动使教师逐步形成一个团队,形成统一的主流思想,“没有事业心的人没有人品”,“成功的本质是发展自己”,“把敬业修炼成一种习惯”。
其次是“271高效课堂模式”的强力推行。
“271”模式实现了三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师长”变成“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教室功能的转变,教室变成“学室”,讲堂变成学堂。注重学习目标的实现,将学习目标置于黑板右上角,明确其为高效课堂的方向盘。
“271”模式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学生自学能会,70%的知识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会,10%的知识由教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20%的学生为特优生,70%的学生为优秀生,10%的学生为待优生。
3、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的时间(约10分钟)教师指点点拨、答题,70%的时间(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的时间(约5分钟)学生总结升华,当堂检测。
“271”模式的五个步骤:学生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通过以上的模式解读不难发现,“271高效课堂模式”是一种对教学环节的全方位改变。除了从不同角度去实现改革外,还着力建设了班级“三驾马车”,即班级行政管理,高效学习小组,高效学习科研小组。使学生利用社团、兴趣小组等各种组织,每天对自己进行规划、总结,让学生充满幸福感。“271”模式成为解决目前教育四大矛盾的金钥匙:学生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矛盾;素质教育与升学教育的矛盾;教书和育人的矛盾;学生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矛盾。当然昌乐二中的做法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够实现的。他们通过一年多的时间,学习了国内外很多先进理念,经过反复实践,不断修改,再实践,再修改,逐步运行,是教师和学生逐渐适应,养成习惯,一步一步得来的。
昌乐二中不仅创新了教学方式,还完善了评价与反馈过程。课改初期,不仅每位教师都要上达标课,将学案的编制,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都纳入的高效课堂教学能手的评价标准。
通过观摩公开课和深入教室听课发现,学生早已适应并习惯了这种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学生课上的积极性、答题的思路、方法的总结、知识的全面和拓展、教室的文化建设和细节关怀等方面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而良好的印象。第三,全方位立体式的管理改革。
我们不禁要问学生学习积极性来源于何处。昌乐二中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他们将学校管理作为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通过了ISO9000学校管理体系认证。用全新的理念去理解管理,管理是理,理顺关系,明确责任,将工作职责制度化,为管理者定位为服务者,加强民主,将民主作为学校管理的核心。紧抓队伍建设,培训干部,改变思想,为教师专业成长和人生境界搭建巨大的平台。
开展师生读书活动,为教师购买图书,并规定每年的读书量,使教师不仅提高了境界,也形成了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舆论的营造,使学生乐于读书,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和各种报刊杂志的种类。增加阅读课,使学生能真正遨游书山,泛舟学海。成立丰富多样的社团、兴趣小组,加强体育锻炼,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班级管理民主化,学生已经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良好局面。
实践证明,昌乐二中将服务与民主两大理念置于管理的首位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通过总结发现,昌乐二中的“271高效课堂模式”与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模式”本质上是相同的,他们都真正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落到了实处,实现了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目的。可见,高效课堂的实现、管理的全方位改革在课堂改革呼声越来越高的今天是势在必行。
第五篇:平遥二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三学五步”教学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平遥二中生物组
“三学五步”教学法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生物教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根据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理念,高中生物教学y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改要切实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就必须进一步改革现有的高中生物教学模式,整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我们生物组在我校倡导的“三案六步质疑教学法”总体思路指导下,我们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提出了“三学五步”教学法的学科教学模式,具体操作要求如下:
一、模式简介:
“三学”是指:自学:就是指学生依据导学案在课前或者
课中自主学习
帮学:就是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合作交流
导学:就是指教师依据学习小组的成果展
示进行评价和点拨
“五步”是指教学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五个环节。
第一步:明确目标,自主学习
即“自学”,这一环节在课下进行。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提示明确本节知识目标,自主进行教材预习,完成导学案中基础知识的填写,对于有难度的知识生成问题,第二步:情景导入,合作探究
新课开始时,老师设置恰当的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就学生预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个性化问题在组内交流,形成组内的共性问题,然后将形成问题的在全班进行展示(口头展示或者在黑板上展示),让非展示小组进行讨论,这也就是“帮学”这时候教师应该深入小组,倾听他们在讨论的话题,了解问题解决的情况,并适时给予指导。第三步:成果展示,点拨提升
即“导学”,各个小组就讨论的结果进行展示、讲解,其它小组可以进行点评和质疑,老师要及时进行点评和点拨,对于学生探究过程中未发现的问题要做出明确的提示,或者设置相应的问题再重复前面两个步骤。第四步:总结归纳,自主建网
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内容的主要知识点以及相互联系,以知识树、表格、流程图等方法构建知识网络,必要时可以进行展示交流。第五步:当堂检测,巩固提高
让学生完成教材后面的习题或者练案上面的习题进行巩固和反馈,检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生物课堂教学几种课型模式
新授课
一、教学流程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学案导学、合作交流——展示思维、点拨提升——当堂巩固、课堂总结——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二、操作要义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教师根据课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一个恰当的情景,导入新课。在情景创设中,我们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是:
(1)精:导入的目的是为教学做好知识的铺垫和心
(2)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是生物教学的基本要求。
(3)巧:导入的重点应是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启:良好的导入不但使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而且能唤起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进而调动学生索取知识的主动性
(5)连:导入的材料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与旧知识相衔接。
(二)学案导学、合作交流
1、学生课前自主完成学案填写
2、课堂上就学生生成的问题开展小组讨论。
3、小组讨论导学案中和教材中相关的思考题,主要讨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让这些问题通过学生间的互助学习,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
(三)展示思维、点拨提升
1、在自主学习、互助交流的基础上,让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说出本小组有没有仍然没解决的问题,也可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和解析,帮助学生解决那些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仍不能解决的问题。
3、有些问题虽然学生没有提出疑义,但学生有可能出现错误认识而自己没有发现,教师对这样的问题也应做出必要的点拨和讲解。
(四)当堂巩固、课堂总结
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把本节所学知识进行整理。
2、教师通过提问或其它方式,检查学生是否能掌握课时要求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技能。
3、教师引领学生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内容。
(五)达标检测、作业布置
1、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题目,进行课堂达标检测,题目应注重考察本课时所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难度适中,题量不宜大,以5——10分钟为宜。
2、当堂反馈结果,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做出评价。
3、就其中重点知识,布置适度的课下作业,进一步的巩固所学知识。
讲评课
一、教学流程
自主纠错、找准原因——归类点拨、方法指导——展示思路、暴露问题——变式训练、升华提高——反思总结、二次过关
二、操作要领
(一)、自主纠错,找准原因 1.上讲评课前,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统计出每道题的答正率,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讲评。
2.教师先将整套习题的标准答案公布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把做错的题目改正过来。
3.要求学生找出每道错题的出错原因,为节约课堂时间,教师可以归纳出几条学生主要的错因,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审题不仔细;计算有失误;做题不规范;解题能力不够等。让学生把做错的题进行归类,找准错因。
(二)、归类点拨,方法指导
1.教师对学生出错率较高的题目进行整理、分类,在课堂上集中讲评。讲评按预先设计好的方案分类进行,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错误原因分;根据题型分;根据知识点分等。教师可选择其中一种适合本课时所讲习题的方法,进行分类讲解。
2.教师在讲评时,不仅要讲出题目的正确做法,更重要的是进行方法指导。如:针对学生由于审题不认真而出现的错题,就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包括在审题时如何找关键词,如何提取题干中的信息并与课本知识相联系等。
(三)、展示思路,暴露问题
1.让部分出现比较典型错误的学生讲出他们当时的解题思路,把他们的问题暴露出来。
2.师生一起来分析为什么会造成这些错误,今后如何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
(四)、变式训练,升华提高
1.对每一类错题都设计几个交式训练题,要求学生当堂完成。
2.通过交式训练,归纳、整理出这一类题目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明确此类 题目容易出现的错误有哪些,如何避免。
(五)、反思总结、二次过关
1.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所讲的习题考查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其中哪些我们已经掌握的比较好了,哪些还有欠缺。对于单元练习,还可以总结出知识网络。
2.针对出错较多的题目,设计二次过关试题,以检查讲评效果。二次过关应尽量当堂完成。
复习课
一、教学流程
针对标、纲,确立目标——自主梳理.构建网络——疑难点拨,典题辨析——达标训练。提升能力——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二、操作要义
(一)、针对标、纲,确立目标
1.根据《新课程标准》、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确定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2.让学生展示出本课时所复习的范围中,包括哪些知识点,其中哪些是复习重点和难点,在课标和考试大纲中,这些知识点要求达到的等级。需要注意的是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不同于新授课,应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整合性。
(二)、自主梳理.构建网络
1.教师根据复习内容,设计好复习课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梳理本课时知识点的方法或平台,如:列表比较、填图、知识纲要、问题提示等,引导学生自主的完成知识梳理。
2.在完成知识梳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构建出本课时复习内容的知识网络,对于知识间联系的脉络清晰、比较容易构建网络的内容,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构建。对于构建网络比较困难的内容,教师可在学案中设计出一个框架,指导学生完成构建。该环节也可安排在后面的总结反思时进行。
(三)、疑难点拨,典题辨析
1.教师根据复习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根据所复习内容在新授课时的教学效果,必要时可事先进行一些调查,找出学生学习难点和易错、易混点,以及学生不易掌握的解题方法和规律,在学案中列专栏讲解。教师在课堂上采用适当的方法,把问题完美解决。2.每一个讲解的知识点都列举出1—2个典型例题,师生共同分析和解决这些题目,通过对例题的解析,教师能归纳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3.每道例题解决后,跟上1—3个变式训练题,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
(四)、达标训练。提升能力
1.设计达标训练题和能力训练题各一套,前者的题目较容易,强调考查基础;后者可有一定难度,注重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题量不能太大,能基本覆盖本课时复习的主要内容即可,能让学生当堂完成。所用题目应经过教师的细心挑选,不能有错题、偏题、超纲题。每道题目应有明确的考查目的,同一知识点不要重复考查。
2.如果时间允许,可当堂检查训练效果,做出评价。如课堂时间不允许,则收缴学生答卷,课后批阅,另择时反馈。
(五)、总结反思,巩固提高
1.教师引领学生对本课时复习的内容做出总结,对复习的效果做出评价。
2.学生自己总结本课时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可以让部分学生口头进行反思,也可以在学案的最后用书面形式进行反思,教师通过批阅,可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利于对后面教学工作做出调整。
平遥二中生物组
2011/1/26
生物学科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
Ⅰ.导学案的基本形式
一、学习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包括知识方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能力方面的三维目标。
二、学习重点、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确定。
三、基础知识梳理
根据课题内容,将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过程,利用填空和小问答题的形式呈现。即知识问题化。
四、要点提炼归纳(学法指导)
将重点、难点知识中的规律性和结论性的知识进行提炼归纳,可利用对比、列表等形式,以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五、问题讨论 讨论题的设计要注意:
1.要根据教材内容顺序设计问题。
2.问题块不要切的太小、太碎,要有一定的概括性和综合性,以有利于学生有一定思维发挥的空间,题目数量3—5个为宜。
3.问题不要预设的过多,以避免课堂生成的东西太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典型剖析
选择的例题要有一定的典型性、新颖性,要有利于课题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的解决与突破。
七、知识整合 通过知识整合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构建概念图,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
八、当堂达标检测
选择的试题要有层次性,针对性,一般来说以选择题为主。Ⅱ.导学案的使用说明
⑴导学案的使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即教师由传授者变成了策划者,学生由接受式变为探究式,死记硬背变为体验感悟,由单纯的知识型变为知识能力情感型,从而实现了课堂根本性的变革。
⑵每个导学案必须使用电子稿并保证提前2~3天发给学生。即每个教研组必须先周做好集体备课(每周1~2次),做好分工,教研组长要把好关并签字。
⑶导学案的编制为学生的预习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使学生学有方向。在使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习小组的管理,发挥好小组长的重要作用,及时做好全面的检查与督促,把握好学情,这是用好导学案的关键。
⑷在预习过程中,对于个人存在的疑难问题要通过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由小组长记录到疑难问题反馈表上,统一由课代表收交并将问题汇总,提前交给任课教师。
⑸导学案中的各环节,除了“
(五)典型例题;
(六)知识整合;
(七)当堂达标检测”在课堂上完成外,其余各环节均在课下预习时完成。注:“
(四)问题讨论”可在课前初步完成。
⑹“
(四)问题讨论”在课下预习时初步完成,教师在发放学案后,可根据小组特点安排课代表进行分工,让某一小组在完成各个讨论题的前提下主要完成一个“问题讨论”,让小组长在课下组织本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在上课前,每个小组可将讨论好的问题,板演在小黑板上,用于上课时展示。每一小组展示完成后,可让其他小组对相关问题提出疑问,本小组成员要及时给予解决。对于学生解释不完善、不准确的问题,教师要及时进行补充。然后讲解对应性“自我测评”题,注重方法讲解。
基本流程:据问题分工再讨论——小组问题讲解(展示)——提出问题——解释疑问——对应练习讲解。
⑺
(五)典型例题:要先让学生板演,再让学生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解析提炼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与技巧,形成学生的解题能力。完成后,教师要出示标准答案。
⑻“当堂达标检测题”的题量要控制在5~10min左右完成。要让学生板演,暴露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评价答案。
⑼教师要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情,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导学案的有关内容。如课前抽批预习学案、找不同层次的学生谈话,课代表及时将导学案问题反馈表交给任课教师。教师据此进行二次备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平遥二中生物组
20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