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走班教学计划(共5篇)

时间:2019-05-13 03:58: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科走班教学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科走班教学计划》。

第一篇:学科走班教学计划

学科走班教学计划

曲连芬

进入初三后,大部分的学生最头疼的就是数学,可以说是谈“数”色变,对学生进行了摸底考试以及通过平时课堂、作业的反馈,反应出如下问题:学生之间差距显著,数学基本功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大致分为三档:成绩较为突出的;基础薄弱但是学习态度端正的;基础差且学习态度恶劣的。按部就班的教学,对于学生而言,难度颇大。对于教师而言,难易度难以取舍。补了后进生会耽误优秀生:后进生还没提高,如果在教学中适时加入大量基础型知识点对于优秀学生而言削弱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优秀生容易思想上松懈,从而变成了后进生;若难度要跟上考纲要求,后进生上课像在听天书,很多不是在发呆就是在睡觉,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习上的习惯性懒惰和逃避;一堂课到底教什么、怎么教就成了个大问题。传统的班级授课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走班教学却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把学生组成ABC三个层次的教学班,为他们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作业辅导、教学评价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此三类学生难以同时提出一套方案来实施:

一、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获得不同发展的意思是,面向全体,必须适应每位学生的发展需要。人的发展不可能整齐划一,必须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根据分层教学思想,对于不同“胃口”的学生,我们要开出不同口味、饭量的“菜单”。这就对我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提出了两套方案,一套是能更好的弥补差异性所带来的教学停滞的拆班教学;另一套是在无法拆班的情况下,在课堂上实施分层教学。

按照数学成绩、知识点基本功、学习态度等要素考虑,把学生分成两批甚至三批,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模式。“基础班”先从头把前几年的知识点复习起来,实质上就等于重新教学。教学目标上注重基础知识点和基础解题方法,只需要求能够解决“一步出答案”的题目;“提高班”则继续按部就班的教学,如果遇到一些基础问题,只需在课后单独辅导就可以解决。教学目标上除了掌握基础知识点和基础解题方法之外,还需要有所提高,能够解决“转2个弯”的问题。基础班和提高班的进度起初是不统一的,但是到达一定时间段之后能够统一起来,进入最后的统一复习冲刺阶段。在操作过程中,教导处做了大量的调课工作,使得两个平行班的数学课能够同时进行,这样操作就能够让两个平行班里的优秀生和后进生拆开来,实行走班制教学。

针对提高班和基础班的不同特点,我们制定出一下两种策略:

(一)提高班采用注重双基的变式训练

所谓数学变式训练,就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概念、性质、定理、公式、以及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情形、不同背景做出有效的变化,使其条件或者形式发生变化,但是本质特征却不变。可以把一个问题进行辐射状扩散,使得学生做一题就能会一类题,从而更有效的提高学习的效率。从知识类型上区分,数学变式可分为概念定义变式、定理公式变式、解题思维变式三类,而在同一知识类型上又有形式变形、方法变形、内容变形之分:

1、在形成和明确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利用变式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正确概括的思维能力;

2、在理解定理和公式的过程中,利用变式使学生深刻认知定理和公式中概念间的多种联系,从而培养学生多向变通的思维能力;

3、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变式来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结论与条件对调等等,解释条件、结论之间的联系,解题思路中的方法之间的联系与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联想、转化、推理、归纳、探索的思维能力。

(二)基础班采用降低难度的强化训练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基础班的学生有两个特点:

其一是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有待于教师通过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发掘他们的潜在学习动力;其二是题目的基础很差,难以记住一些基本的概念,以至于他们的确付出了努力还是无法提高成绩。经过我们备课组讨论,我们提出了一些认识和做法:

1、改善基础班教学方法:

(1)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使教师的授课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点基础上,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听懂老师在教什么,能够清楚自己在学什么;

(2)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在课堂上多提问题,利用问题开展讨论,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以及相互竞争的意识;

2、改善后进生的心理素质

(1)让学生感受到进步,降低教学重、难点,降低考试题型难度,让学生从以前的个位数到现在的四、五十分,从分数上体会到进步

(2)为学生增加信心,课堂、作业、考试的相互衔接紧密,精选例题习题,使学生认同: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考试就不成问题了。

3、培养后进生的学习能力

(1)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反复巩固基础概念和解题方法,学生记性比较差,经常“前会后忘记”,所以需要经常巩固;

(2)抓课堂联系、抓好练习课、复习课、测试分析课等教学,课堂教学必须以良好的课堂纪律保证的前提下才能开展,不同类型的课型,课堂气氛也会不一致;

3)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强调逻辑、记忆这两块基础数学修养的训 练,指出学生逻辑上容易犯的错误使得他们能够纠正。2014、4

第二篇:选课走班------踢毽子教学计划

2015——2016学第一学期

选课走班------踢毽子教学计划

广饶街道朱家小学

李婷婷

一、指导思想

我校本着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的教学理念,促进第一课堂教学,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陶冶学生情操。我们踢毽小组采用踢毽子的方式吸引学生走向大自然,走在阳光下,让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使他们能够从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得到快乐,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二、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身体协调能力,动脚动脑能力,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培养运动美感,同时也是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和发扬。

2、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学生掌握踢毽子的方法。

3、提高人体的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

4、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验生活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

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 场地

四、活动内容

1、内踢:用脚内侧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2、直踢:用脚面在身体前方或侧面踢。

3、外踢:小腿向同侧身体侧后方弯起,用脚外侧或脚后跟在身体侧面或侧后方踢。

4、膝击:膝部向前提起弯曲,用大腿的正面或膝部击毽。

5、叉踢:一只脚不离地,另一只脚从背后绕至前腿外侧用脚内侧或脚心踢。

6、儿歌伴唱踢:(里和,外拐,飘洋,过海)

吟唱八个字,依次踢八下。其中唱“里、外、飘、洋、过”五个音节时用正脚各踢一下,唱“和”时用反脚向内踢一下,唱“拐”时用反脚向外踢一下,唱“海”时打一个跳。循环反复,看谁踢得多。

五、指导教师 朱红云 李婷婷

六、活动方法和措施

1、集体单打练习:为了避免学生的混乱无序,我们将60名同学分成6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为一组进行练习,每一组中的两个成员采用一对一的形式进行练习,小组中的每两个同学可以相互对比比较练习。

2、集体游戏练习:待同学们的技能达到一定的程度,根据同学的技能水平分为不同的技术组别,不同技能组别同学围成不同的圈,进行集体随意传踢毽练习。

3、团队之间比赛:待同学们对毽子的踢法已经达到熟练化的程度,我们可以组织不同技术的踢毽子比赛,让同学们能够在比赛的气氛中发挥自己的技能水平,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奖励或鼓励。

4、唱儿歌踢毽子。(里和,外拐,飘洋,过海)

吟唱八个字,依次踢八下。其中唱“里、外、飘、洋、过”五个音节时用正脚各踢一下,唱“和”时用反脚向内踢一下,唱“拐”时用反脚向外踢一下,唱“海”时打一个跳。循环反复,看谁踢得多。

5、全体成员一分钟踢毽子比赛。

七、活动内容安排

第一周 制定方案 第二周 挑选成员

第三周 了解踢毽运动的起源和作用 第四周 练习内踢 第五周 练习内踢

第六周 练习内踢、外踢 第七周 练习内踢、外踢 第八周 比赛踢毽 第九周 练习直踢 第十周 练习膝击 第十一周 练习叉踢 第十二周 儿歌伴踢 第十三周 活动总结 第十四周 比赛游戏 第十五周 比赛游戏 第十六周 比赛游戏

第十七周至放寒假 比赛游戏及活动总结

八、预期活动效果

课外兴趣小组是孩子们喜爱的活动形式,本学期通过踢毽特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知道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踢毽运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兴趣爱好者能够掌握单足内侧踢毽的基本方法和技能,部分学生初步掌握磕、拐、绷、侧踢的多种踢法;通过踢毽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磨砺学生意志品质,培养集体荣誉感和个性的发展;塑造校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毽”文化。

第三篇:特色走班美术教学计划

特色走班美术教学计划

苏静云

一、学情分析

现任特色走班美术学科,班级一共有8个人,其中周绮、夏鹏康、王仁杰、李玉茜这四人属于A类学生,在美术方面比较优秀,能画一些比较简单的简笔画,儿童画,能够较好的掌握涂色技巧。比较积极,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能够准确的认识画面中的事物。经过老师反复的示范、指导,能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比较自觉地和老师互动,肯努力去学习。陈希、杨健是B类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经过老师反复的示范、指导,涂色画能完成小部分;需要老师给他们更多的关注,不断的提醒他们应该做什么了;对他们多表扬,少批评,他们会更加努力的跟着老师学习。赵崇鹏是C类学生,多动症,没有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上学期经过老师反复的示范、指导,能较好的画一些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圆形)。不够主动积极的配合老师学习,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希望在新的学期了,班里的每位学生在各方面都能够有所进步。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美术手工。增加联系生活的内容,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感受美术带给学生的乐趣。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获得愉悦的美术学习体验。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兴趣。学习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格。运用各种线条和色彩表现生活中感受过的物体,大胆的按自己的意愿画画。根据培养目标,我们将以边玩、边看、边做的形式,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兴趣,在动手绘画的过程中,提高孩子的兴趣,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形成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并提高学习其他学科的效果。

四、绘画

1、形成良好的绘画习惯,认识并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盒材料(如彩色笔、蜡笔),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手腿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有力。

2、能再绘画过程中大胆表现、创新。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对色彩调合能互相互补,用色协调。自己思考运用什么颜色让整幅画面协调美观。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美术绘画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四篇:浅谈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策略

浅谈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策略

晋江市东石中学黄金钗

近年来,国内许多中学开始探索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总体看来,国内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有两个你们的发展轨迹,一是地域层面,北京、江苏、浙江等地有个别中学试着先行,在获取阶段性成功经验后,其他地区逐步向其学习、发展;二是年级层面,先在高中阶段试行,然后向初中阶段引入。另外,还有一个共同的学科分层特点,即主要集中在理科(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学科。

所谓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就是在对学生进行科学分析和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打破原“行政教学班”的界限,以不同的“层次学习班”为单位,在同一教学时间内组织实施相同教学内容但不同教学标准、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方法、不同教学策略的流动式学科教学活动。

纵观北京十一学校、苏州景范中学、常州湖塘实验中学、杭州师大附中等几所学校在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实施经验反馈,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策略需要加深研究和探讨,使此教学模式实施起来更有效率。

策略一:科学合理分层,广泛宣传动员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改革未始,宣传先行”。学科分层教学的实施前奏也是宣传动员,宣传动员的对象既包含学生和教师,也包含家长和社会;宣传动员的内容既包含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形式,也包含其优缺点。宣传动员时,要设身处地、将心比心,尤其要将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形式、可预见的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讲够、讲透,让动员的对象能够接受、愿意尝试和用心融入这一教学模式。

从学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定义来看,科学合理地分层要基于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科学的学科分析,这需要对学生的学科基础和发展潜力进行细致地分析,这是为学生学科科学合理分层奠定知识基础;二是科学的人文分析,尤其是学生心理层面的分析和辅导更上不可缺少,建立良好的分层走班学习心态,有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角色,融入学习环境,建立新的学科学习坐标。

从实验学校经验反馈来看,一般按学科分为基础班(A班)、发展班(B班)和拓展班(C班)三个层级的教学班级。学校和学科教师对学生按其学科知识水平合理分层方面比较容易把握,但在家长和学生的心理分析和辅导动员方面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毕竟有些学生在选择“鸡头”还是选择“凤尾”之间存在矛盾心理,这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帮助家长和学生选择更恰当的层级班级。比如,“被动受迫有潜力”型的学生,要尽量动员其作为“凤尾”,进入学科学习目标高一些的层级;而“主动表现可发展”型的学生,就要在尽量让他多表现的机会,作为“鸡头”会更适合他。有学生在调查中反馈:原来在普通班上课,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有时才刚开始思考,答案就已经被其他同学揭晓,自我感觉特别没有存在感;但在分层后,选择进入了发展班(B班),思考和练习的时间较为充裕,也有较多的表现机会,自信心得到了增强,成绩也上去了,心态也更加阳光了。但也有家长基于孩子成绩迟迟无明显进步(尤其是在期末统考后),将其原因归责为分层走班教学模式中缺乏同伴互助而减少孩子进一步提高学习成绩的可能,故而对此教学模式产生质疑。此类家长的分析是有一定道理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外要细心观察,分析每位学生的具体学习状况,更有针对性地帮辅,同时要引导家长对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成长做出恰当的评价,从而巩固对本模式的支持。

策略二:改革课程模式,创新教学管理

课程是教学实施的土壤,教学模式改革了,课程模式当然也要进行支持性的改革,以便以更肥沃的土壤滋养改革的新苗、培育改革的果实。实验学校展示的数据充分表明,学生在七年级下册开始,在数学、英语、生物、地理四个学科有较大的分化,在八年级接触物理学科不久后就会产生分化,在九年级下册对化学产生分化,但大部分学校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初中阶段一般只选择在数学、英语两个学科开展实验,高中阶段才有铺开到其他学科。在功课编排上也尽量让两个开展分层走班教学的学科平行进行,这样就避免学科教学时段的重叠,让学生更有秩序地在传统行政班和分层教学班学习。

在课程模式改革的带动下,教师也要创新各层级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因为在不同层级班的学生其学科知识水平有着明显的差异,基础班(A班)的教学要以兴趣引导、夯实基础为主,兼顾以耐心疏导厌学心理,故而课堂教学应以围绕基础知识设置兴奋点,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导融入思考,提笔记练为主线;发展班(B班)的教学要以扎实基础为依托,设置“跳一跳,可摘到”的问题,激发起学生的发展欲望和自信心;拓展班(C班)的教学要以基础自学、课内互动整理使知识系统化,并加强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和对比,同时给予拓展和延伸,引领学生站到更高点看待知识结构、系统分析问题内涵。

在管理模式上,要与原行政班有同有异,但更重要的是“同”,包含在人员的管理上要做到“铃响人到位、座位有编排、请假凭假条、缺席要跟踪”,在作业的管理上要做到“作业须规范、分组来收集、情况要登记、错题要整理”。有“异”的包含学生在走班中的行为举止,如不得翻动他人的物品(因为借用别人的课桌)等;教学班的老师要和不同的原行政班的班主任交流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状况等。

策略三: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师生管理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实施者也是人,是人就有知识水平、个性情感等诸方面的差异。故坚持以人为本,优化师生管理是实施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是否深入的关键。

面对不同的学科层级对象,教师不能固守课程标准的全面目标开展教学,而是应以学科层级对象的实际情况,本着“不同的人在不同学科有着不同的发展”的思想,采用“消元、降次”的方式,让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更适合教学对象。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时,对不同层级学生引导思考的设问就该不同:对拓展班(C班)学生可直接问“圆的面积S是如何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发展班(B班)学生须先问“圆的面积S与半径R可以用关系式体现吗?”,再问“圆的面积S是如何随半径R的变化而变化的?”;对于基础班(A班)学生就要问“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并根据回答板书,再问“半径增大了,面积会怎样?”

在课堂上,对于基础班(A班)学生的教学原则是“巩固基础、乐意向学”,故应在各种引导语言、例题、练习中“消元、降次”并强化、激励,让他们听得懂、跟得上。对于发展班(B班)学生的教学原则则是“学会方法、达成目标”,所以应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上不断强化、优化的过程中扎实基础,锻炼其数学思考与数学表达能力,引导他们定期整理和归纳知识系统,达成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对于拓展班(C班)学生的教学原则是“大量高效、拓展创新”,因而应布置学生预习好课本并解决例题、练习和作业,让他们带着问题上课,在课堂上勇于提问、大胆质疑,让思维碰撞的火花闪耀课堂内外;同时教师应给予能够纵横联系各个知识系统的问题,引导强化各类知识的横纵联合运用,拓展其创新能力。

对于教学不同层级的教师,学校也要以不同的要求来管理。比如,对于教师的教学层级的分配方面,学校不能完全以“A层+C层”等方式“一刀切”的行政命令分配,而应根据教师的教学个性和教学能力,与教师充分研讨更适合的教学层级,可以同时从事两个层级的教学,也可以从事统一层级的教学,充分发挥“一物降一物”的功效,这尤其是对于想深入教研的教师更具教学乐趣,从而也能把教研做扎实、做深入。

当然,坚持以人为本还要在学生的思想跟踪方面做扎实。这就要求层级班的教学老师要经常与原行政班老师交流学生的思想动态,分析学生思想有无变化,变化的原因和恰当引导的方式方法等;同时,双方也都应经常性地与学生、家长沟通、交流,以便更准确地了解、分析和帮辅。甚至,每一学期都要结合这些思想动态进行分层上的调整,使之更适合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教师和家长在思想和行动上形成合力,这样,学生的学科学习自然不会产生太大的偏差,目标的达成也就水到渠成。

策略四:完善评价体系,激励共同发展

只有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进一步激励师生的共同发展。分层后评价体系显然需要随着评价对象不同而产生变化,但是由于“指挥棒”(期末统考)是统一的,因而不论是对学生还是对教师,评价体系都要“一分为二”,既要考虑其实际成绩,也要考虑其进步幅度。

在学生方面,成绩是表面的,学生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的“进步”,包含学科成绩的进步、思想积极性的进步、心理健康的进步,所以要每个对象的“最近发展区”在这些方面分门别类地设置相应的“进步奖”,并大张旗鼓地表扬;同时也要设立“创新奖”,鼓励优秀生从课堂走向实践,从优秀走向卓越。

教师方面的评价也不能再按所谓的“优秀率、及格率、综合率”等来评价了,其评价方式的完善可以从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家长的社会评价、教师个人的教育教研等方面进行,尤其是社会评价方面更能体现以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社会价值,这类的评价体系更难量化性地建立,还需不断深入摸索和探讨。

总结多个实验学校的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实践,其最大的优势是彰显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减轻了学生的思想压力,让学生尝试到学习的快乐,提升其学习的自信心,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正确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克服了传统行政班授课方式在学生差异性、发展不平衡等方面的缺陷,其教学实践是成功的,只要在策略上实施得当,是可以借鉴和推广的。

第五篇:基于学科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可行性研究(节选)

基于学科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可行性研究(节选)

基于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是希望在教育的这块田里可以实现精工细作,提供给所有学生适合的东西。

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的一般流程

一、摸底

可靠、真实的学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潜力,是分层的依据和基础。可以通过考试、单科测试等办法来摸底,也可以把上学期的期末成绩作为层次班选择的依据。

摸底的意义主要有三个:了解学生的真实差异;确定分层学科;建立原始参考数据,进行试验过程中的各种成绩及数据对比。

二、建立方案

从原则到程序,建立分层走班的整体方案,以保证分层的顺利进行。行政力量依然是目前推动教改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之一,如何借助行政推动的同时,通过各种情感和激励措施,达到预期的变革目的,是必须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设想的,这也是整体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动员

动员的对象首先是老师,其次是学生,再次是学生家长,目的是让大家了解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能够给学校和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实质性变化,减少实施过程中的阻碍,在实施以前扫清或基本解决认识障碍。

对老师来说,要让老师们认识到这不是什么瞎折腾,而是育人者毕生追求的“成就每一个学生”的切实方法,是实现个人和学校梦想的一种具体而有效的方式。这是前提和先决条件。对学生来说,是提供了一个对自己以前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弥补的机会,这个机会可以有效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可以在能力范围上实现自己的最大提升,明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对家长来说,分层走班不是要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而是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最适合的教育,实现孩子的成绩提升。

动员的主要目的是清除那种把分层简单理解为分优生和差生,是为了“放弃一批差生”的想法,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学习基础为参照,选择适合自己的层次。

一般要做这样几个方面:

A、学校层面要对所有的老师(尤其是参与分层改革的老师)讲清楚,分层的目的和意义,争取老师们的理解和支持,没有老师们发自内心的支持,一切都是镜花水月;

B、班主任对学生的正面宣传和引导,分层的基本原则是——学生自主、老师指导、家长参与、制度保障;

C、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说明这样做的真正目的和意义,解除家长的忧虑;

D、通过发放《学生分层意向调查表》,初步了解学生的分层选择; E、各班汇总后,形成《学科分层意向汇总表》。

四、审核与控制

各班分层意向汇总到教导处后,教导处(或教导处安排班主任)要进行审核,对学生的选择意向进行二次的指导和调控。

学校层面,要大体控制每一层的人数,然后依据学生的自愿选择情况 2 和成绩,对部分同学发放《层次调整建议书》,建议学生摒弃掉面子问题、好友问题,真正选择适合自己成长和接受的层次班。

要告诉所有的学生,这个分层并非是高中阶段都是这个样子,而是每个学期都有一次层次调整的机会,层次之间在达到一定的条件后,可以实现流动。

主要工作:

A、各层次班总量控制;

B、依据选择汇总结果,发放《层次调整建议书》; C、班主任做好调整层次学生的思想工作。

五、组班(调配行政班和分层班教室)

(1)划分不同编组:同层次班进行划分,比如三个或者四个班级组成一个分层的基本调配单位;

(2)控制编组内每个层次班的总体数量;

(3)层次班和行政班进行复合设置,即同一个固定教室,在平时上课时作为行政班存在;在层次班同时上课时,承担一个层次班的作用,如英语A层班;

(4)出于人数控制,要保证教学的针对性和质量,可能会在原有行政班基础上,多出来一些层次班,这就需要更多的教室作为层次班配置;

(5)考虑到走班的方便,分层班最好能就近设置,组成层次班的行政班至少应该在同一座教学楼;(年级组会同后勤部门,对资源进行集中调配,统一调配走班教室)

(6)层次班教室的设置原则:一般以同基本单元内,选择该层次班 3 学生最多的为设置依据,作为层次班使用。(说明:同层次1、2、3班是行政班,如果是数学学科分层,其中1班学生中选择A层的同学最多,那么就把1班的教室作为A层的层次班使用)

六、教师安排

教师安排的慎重和科学,既可以降低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质疑,也可以保证层次班的质量,实现教改实验的基本成功,因此,一般情况下有这样几个使用原则:

(1)一个学科老师最好兼任不同层次班,实现高、低层次的搭配;(若不是全面铺开,最好是配置最愿意做的老师进行试验,保证教师的积极性)

(2)最好的老师不是配置在高层次班,而是优先配置在低层次班;(3)原行政班内选择某层最多的学生,优先安排原任课教师担任该层次班老师;

(4)同层次基本单元,最好预留一名学科教师,如果有一名老师需要请假,而且同层次班老师的进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必须要有一名老师机动,否则就会出现没有人可以上课的情况。

七、课表编排

课表的安排,牵涉到同学科教师在同一时间段上同一进度的问题,由于牵涉比较多,也有比较大的限制,为此,确定以下几个原则:

(1)课表编排中,遵循层次班教师优先,其他学科教师必须无条件服从配合;

(2)要研究并编制全年级的大课表、学科教师的课表、行政班课表、学生的包含层次班的个人课表等;

八、模拟试运行

为了测试走班的秩序和效率,保证正式分层走班后能够有序,可以选择一个特定时间段,进行正式走班前的试运行,同时学校和年级组、各个部门严格监控走班过程,对走班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汇总和解决。根据需要,模拟试运行可以进行一次或者多次。但是,不能够在模拟试运行处于混乱中就开展走班,否则会产生一系列问题。

九、分层备课

分层走班效果的基础就在于提供给学生适合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提供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梯度和提升难度,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老师的教学目标准确。如果仅仅依靠个人,实现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依靠教研组备课组的力量,进行分层备课。

如果分层以后,教师没有按照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教学,还是凭借个人经验和教材进度进行教学,那么就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应该加强教研组备课组的备课指导,依据层次班的目标进行教学目标的分解和课堂实施。

因此,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1)精心备课——备课组共享资源;

(2)把各层次班的单科成绩平均分数据提供学科备课组,根据整体水平状况,确定对策;

(3)研究学科序列系列,根据各层次差异度,重构最适合的分层课程体系的教学计划;

(4)包括各层次教学目标、章节取舍、进度、难度、习题、作业量,5 包括选修模块与补习模块课程计划;

(5)设计出新学期第一周分层教学课时计划,并在试运行时一并测试,并及时进行修正与调整。

(6)在同一资源、同一进度下,教师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特长和风格,从关注学生出发,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和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最大限度自由。

分层走班教学的管理办法

一、低层班优先

低层班的稳定发展决定学校教学质量的总体提升。(1)优先配置最好、最受欢迎的老师;

(2)低层班的学生人数要有限制,应该是所有层次班中人数最少的;(3)可以增加低层班的课时数,可以每周至少增加一到二节课,达到提升的目的;

(4)管理上从年级组到学科教师总是要给予最高的关注和最大的肯定,这是一群需要希望的学生。

二、日常管理——全员导师制

(1)推行谁上课谁负责的责任制,层次班老师即为该节课的班主任,对该层次班履行班主任职责。还可以推行“全员导师制”,以逐步替代班主任,真正实现“人人负责、人人担责”的管理形式。

(2)编排座位:按照同行政班结合成学习小组的原则进行;

分层班班委建设:分层班班委会由原行政班各选出班委组合形 6 成;

轮流值日、点名考勤等常态化班级管理由班委会执行,上课的层次班学科教师要进行全面负责;

(3)每个行政班学生中选一个课代表与原班主任建立常态性联系,让原行政班班主任能够及时了解层次班状况;

(4)学期末分层教师也要给层次班学生做出学业评价,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动态管理

学生在各层次班之间实行“流动制”:学生每个学期要有一次变更层次类别的机会,以期中期末层次年级均分为参考依据。但是尽量要控制流动规模,以提高教育目标为手段进行调节。否则,学生和教师间经过一个学期建立的默契将遭到破坏,另外学生要适应新的老师也需要时间,所以不是向更高层跳得越快、越高越好。

如果学生坚持要向上或向下流动,可根据学习成效,向年级提出层次变更申请,由年级组预先制定好流动的标准和程序,基本流程如下:

学生先提出申请并且家长签字——期中考试达到高一层次平均分(不能以最低分为标准)——层次班任课教师签字——年级报教导处备案——复核与调整——进入层次变动。

四、考试

基本原则:平时检测“教什么,考什么”;

基本形式:分层考试,允许选考(就高不就低);40%内容是各层次共同学习范围;

期中期末:统考(或期末统考),60%内容是各层次共同学习范围; 也可以在每次考试的过程中都采用相同的试卷,但是要确定各层次内容的权重,如果差距过大的话,也可以试行自拟试卷的“教考合一”。日常考试的目的主要应该在于激励。

五、评价

本着有利于激发师生的积极性,主要采用绩效考评的方法:

(1)对教师绩效的考评——转化率、贡献率

提升幅度:最初层次组班原始成绩的变化情况;(以分班成绩为依据)

均分差:同层次各班级中的位次变化;

贡献率:向更高层次班级输送的学生人数;

(2)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考评——标准差

和上一层次班学生比; 和同一层次班学生比;

年级比较:看其在整个年级位次变化幅度;

如果采取同一试卷还可以进行绩效学分评价:“卷面分乘以系数”——用来保护资优生积极性,当然卷面分数的系数科学性有待分析。

评价结束后应该进行适时的鼓励,比如学习之星、进步之星等。

六、加强监管

学校和年级组应该定期研究分析问题,及时解决; 还可以每学期组织学生问卷调查,征求学生改进意见。

下载学科走班教学计划(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科走班教学计划(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选课走班

    高2009级——数学选课走班管理要求 选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促进教师的专......

    选课走班

    选课走班: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了多样......

    走班总结

    2007-2008学年分层走班教学阶段性总结 发布人:信息管理员 发布日期:2009-7-1 石岩公学小学部自2007年4月9日开始在当时的四、五年级英语学科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同年9月又在新......

    走班总结[精选]

    高二数学(理)走班总结 选课走班是高中新课程的一大特点,选课的设置与实验是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它的设置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

    走班制度

    海高陆续推出了《学考选考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细则》《走班教学工作指南》《走班教学管理办法》《学生学习方法指南》《各学科转型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率的指导意见》等。......

    走班方案

    费县第二中学2011级高二走班管理方案 一、分单元走班: 为了安全、有序、高效地进行走班上课,本着“从小处着眼,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的原则,选课、走班原则上在单元内进行。二、......

    走班教学

    “我的语文原来在C层,英语、物理和化学原来在B层,经过一学期努力,我的语文升到了B层,英语、物理和化学都升到了A层。这增加了我学习进步的信心。”近日,山东省烟台市牟平一中高一......

    学科教学计划范文大全

    四年级下册英语教学计划 林美媛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精神,以素质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结合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