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作文教学论文
让学生习作有话可说
株洲市茶陵县洣江中心小学 曾艳红
教育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关系紧密,可谓渊源深远。教育的根本功能之一是培养和提高人的素质。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教育都在探寻改革良方,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也树起了素质教育的大旗。学科教学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这一观点是无可争辩的,作为语文教学重点基础板块的作文教学也必然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采取各种改革措施和手段来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作为新课标改革的施行者,教师应当充分地发挥引导作用。回顾近几年的作文课堂指导,课堂教学中写作的序列训练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从每年的试题,辅导材料中的话题作文,凭主观臆断搬进课堂,让学生进行训练。形成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广大教师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转,二是:话题作文比原来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学生的写作范围更加广泛了,作文中离题、偏题、游离中心……现象相应减少,教师不必再化大力气去指导这方面的知识。由于写作的随意性增强了,造成文体规范性训练削弱了,有的学生的文章,从开头到结尾前似乎与话题毫无关联,而最后点了一下话题,居然也能得个好分数。因而出现有些老师把最后这一二句话指导学生为点睛之笔,得分之笔。教师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学生写作源头的开掘,学生也很少去观察、积累、感悟,而是从大量的作文选中去拼、抄、凑。三是:学生不能、也无法深人生活,学生在校围着教师转,在家围着作业、电 1
视转,学生缺少社会生活的真实体验,缺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因而也不可能写出真情实意的文章来。
鉴于此,如何来夯实写作教学的根基,开掘学生写作的源头,使学生有内容可写,写出真情,是我们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前线工作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必须引导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受性、拓宽学生阅读面、利用信息技术……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积累、感悟。在此基础上进行写作,才能真正激活写作源头,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社会生活是作文的根本之源
解决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立足教学实际,在分析和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寻找实破口,探索出路。针对学生的作文现状,可以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材料的积累,观察社会生活、感悟生活,提高对生活的感受能力;从阅读中汲取营养,积累素材,构建自己的写作素材库,学习语言,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针对作文教学现状,教师应该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观念,提高自身修养;从实际出发,构建科学系统的作文教学体系,有计划、多形式地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同时探索有效的作文批改、讲评的新途径。当然,这些工作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只有在不断的分析现状一反思一摸索探讨一总结回顾的过程中踏踏实实地做好,才能真正找到一条有效的作文教学的途径。
1、社会生活与作文紧密结合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
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的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在这里,叶先生把生活视为作文之路,而写作方法是后来加上去的东西。生活是作文的前提,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根本途径,自然也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作文来源于社会生活,这个道理人人都能“旁征博引”一番,可很多时候人们对它的理解却有失偏颇。一让学生写作文他们就皱起眉头“憋了半天我还是什么也写不出,谁让我生活在三点一线的牢笼里呢”。看似理由充分,其实却是荒谬之极。并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有些教师认为所谓“作文来源于社会生活”仅是指生活为作文提供了事实材料。其实,生活不仅为作文提供事实材料,也包括情感与认识,作文是生活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纯客观的,它体现着作者的主观精神,即情感与认识。离开了生活,作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生活的体验深,情感才强烈,认识才深刻。
2.如何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体验
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首要的一点是要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从而开辟作文写作的源泉。这是因为,课堂教学仅仅是传授和学习作文的一种方式,而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体验则是积淀生活叠加成文的手段。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在实际生活中获得写作灵感。当今小学作文教学务必要搞开放式作文教学,把课堂与生活相联系,尽量做到创造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多渠道作文
教学网络。
通过实际的劳动和生活体验,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百态、对自然万物的敏锐感受力和洞察力。学生的体验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① 在家庭生活中体验
家庭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人生最重要的第二课堂。人们在这里出生,从这里走向学校和社会。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这里有养育我们的父母,有疼爱我们的祖父母,有相亲相爱的兄弟姐妹。同时,家庭也是社会的细胞,社会问题随时都会反映到家庭里来。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体验家庭生活,注意从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出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如在写亲情方面,可引导学生在“今天我是家庭出纳员”、“我代妈妈上班去”等活动中扮演角色,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长辈的甘苦,加强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地写好体验笔记,以求生活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这样,才能把亲情写得真实感人。在写其它家庭小事方面,也要运用体验的方法,引导学生以小见大,要注意反映时代特色,和带有普遍意义的社会问题,能够逐渐做到从家庭生活的变化中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和时代的精神风貌。
② 在社会生活中体验
社会对学生来说比较生疏。了解和体验社会,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前提。我们要从作文训练的需要出发,有计划地引导学生为积累作文材料而进行社会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饲养虫鱼鸟兽,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及公
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生态环境的变化,从而懂得保护环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体验实践的感受。如学会技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赞扬的欢乐;遇到困难、挫折时的懊丧;受到责难、误解甚至讽刺打击时的愤慨……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把这一切所见所感装进自己的“素材库”。
③ 在大自然中体验。
大自然是陶冶学生情操,增强学生写作美感的广阔天地。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它涉及到学生的整个生活、实践。因此,要让学生走出学校封闭的空间,把社会作为课堂,拓宽视野,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各种合理而有创意的安排:学生可以走进活生生的生活的世界,接触柴米油盐、了解超级市场和探索城乡最近的急剧变化;可以去旅行,观看大自然的风雪雷电、日出日落或者观赏名胜古迹、欣赏祖国的壮丽山河等。这些都是直接体验,留给学生的新鲜感、深刻的印象以及探索后的满足和快乐是无法比拟的,对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最有意义。这样一来,学生肯定会乐意去写,而且有内容写。因为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就产生一种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最有兴味的思想说出来、写下来的创作冲动和欲望,自然地作文就成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由此可见,教师应当注意去引导学生阅读社会生活这本教科书,去寻找生活的源头活水,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眼、耳、手、脑多种感官参与,从而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像等多种能力的同时,也极大地丰富、积累写作素材是极其重要的。
二. 学校教育是写作的间接源头
① 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
如果说现在学生学习语文有缺陷的话,最大的缺陷就是积累太少。我认为,阅读可以是对美文意蕴及技巧信息的接受,通过吸收优秀语言,并不断地将其提炼,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掌握包括字、词、句、段、篇、章以及修辞、逻辑等语言文字使用的基本规律,培养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的基本功。而写作则是在此基础上力求写出类似的美文,并通过创新,实现将阅读获取信息转换为知识、能力,实现真正写作。正因为如此“阅读能为写作提供模仿的范本”。写作的基础是阅读,阅读决定了写作;写作的“根”在阅读,写作只是“根”上钻出的“枝叶”。阅读是写作的前提,离开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空中楼阁;没有大量的阅读作为基础,是不可能写出好的文章来。重视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必将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写作能力。这就告诉我们,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② 阅读的方法与窍门
对于如何阅读,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谈到过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方法。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背诵。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凑。”古往今来,背诵是人们读书的一种传统方法,也是最古老的积累方法,如果对一些好的文章或段落、片断进行精读、背诵,日后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学生养成背诵的习惯,也会终身受益。青少年时期,精力充沛、记忆力强,教师应督促学生抓紧背诵一些名篇佳作,如果忽视这一宝贵时期的背诵积累,读书再多,也仍可能造成“腹中空”、“根底浅”的后果。
③ 阅读教学的实施
首先,立足语文课本,充分利用语文读本。
写作教学无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必然要求我们首先要立足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同时以读本为辅助教材。无论是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还是写作的教学,脱离教材的教学都是一种舍本逐末,得不偿失的做法。教材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获得语言、运用语言的题材库,是素质教育真正得到落实的保证。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始终坚信:丰富的写作素材既来自课本也来自于社会生活,更主要是来自课本。要利用好教材,掌握好语文教材,活学活用,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是不行的。现行教材,资源丰富,是最为有效的作文题材库,何况作文中运用教材中的知识,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一种的亲切感。现行教材中很多文章是我们写作的间接材料的来源地,很多经典美文内涵都极其丰富。在写作的时候根据文章主题的需要选择、运用材料。只有这样,学生写的文章才不会苍白无力,而是内容丰富,有血有肉,多姿多彩。
其次,重视课外阅读,积累更广的作文素材。
多方面地讲求阅读方法有利于写作习惯的多方面地养成。习惯渐渐养成,技术拙劣与思路不清的毛病自然渐渐减少,直到没有。所以说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找到恰当的方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水平也会随着提高。只有多领域的阅读,才能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为我所用,才不至于在作文时为没有写作素材而犯愁,才能真正达到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要提高写的能力,必须多读,熟读,精读。写,需要指导,需要练习,但没有读作基础是不行的。讲一篇文章,指导学生好好地理解,好好地读,也正是在指导他学习写。不要把读和写看成不相干的两码事。”“作文教学也是要改进的。主要的原则应该是密切地结合阅读教学,因为只有把语言的运用(写作)建筑在语言的吸收(阅读)的基础上,才能收到最大的效果。”一些语文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一片寻找自我、发展自我的广阔天地,这片天地是人类文化的广场,凝聚着人类从历史到现在智慧的结晶。在这里学生可以尽情的获取各种信息和文化滋养,而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自我选择性又能保证其个性的成长。学生在其中广收博取、移情化性、培本丰源,语文课的人文价值也因而得以实现。试想如果仅仅靠接触语文教材上那屈指可数的几篇课文,仅仅靠语文课堂上讲授的那点有限的基础知识,怎么能建立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如果没有足够丰富的阅读作基础,怎么能积累汉语这一历史悠久的语言丰富的语汇,形成流畅的语感,进而把握贯通的文气呢?因此要使学生在写作中拥有扎实地阅读基础,就必须拓展阅读视野,让学生不仅从教材文本中学到、悟到读写知识,还要扩展到优美的课外时文的学习,名著的阅读,去捕捉积累为我所用,并进而提笔成文。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可见作文教学与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学生的习作也离不开生活。只有生活充实了,学生语言表达才会有源头,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那么搞好习作训练首先就要让学生走出狭小 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从而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同样,学校教育也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积累到无限的知识和写作素材。例如阅读和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让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阻碍减少,更便捷更有效的体会生活百态、历史秘密、宇宙奥妙……而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开掘作文源头,除了这些方面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第二篇:语文教学论文
巧用课程资源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东山县实验小学 游文旭
语文是最直观的母语教育课程,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应该让学生借助语文课本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从中获取语文素养。因此,充实教材、开放教材、超越文本,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必然选择。作为语文教师,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各种实践能力,迫在眉睫。
一、利用课程资源,培养人文素养
语文课本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学生对语文教材的反应往往是多元化的。例如学习了《金色的脚印》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文中的狐狸有什么看法及读文后的感受。结果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狐狸是狡猾的动物,两 只老狐狸与正太郎产生感情是因为利欲心,是为了骗取正太郎的信任,救回自己的孩子。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动物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它们跟人类一样,也同样有父爱和母爱,不管什么样的动物,只要人类善待它们,它们也会与你和睦相处,甚至会主动关心你,保护你。
针对这两种观点,我让学生围绕这个“争议的角色”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各抒己见,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这时,学生的思想在交汇、在碰撞、在升华。在争辩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人类要保护动物,与动物和平共处,共同营造美丽的大家园——地球。从而,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促进了生命的健康发展。
二、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创新能力
教材中有很多课文留下了空白,给人设置了悬念。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适时进行课外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小珊迪》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要求学生分小组表演课本剧——以“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死了”为开头进行续编故事,并说出这样编的理由。通过一演、一编、一说,栩栩如生地再现了这个感人故事的场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想象、创新、表演的能力。
三、利用课程资源,培养实践能力
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加强整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
新编语文教材第十册里面的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通过口语交际,同学们交流了对春天的感受。大家对春天的景物,又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请你把这些发现、体会写下来。根据要求,我制定了作文教学三步曲:第一步,让学生走进春天,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心灵去感受美好的春天。然后把观察到的春天的景物以及对春天的感受,和同学进行交流,看谁说得好。第二步,布置学生阅读课外书,收集描写春天的优美词句,并联系自己的观察所得,将春天里的发现和体会写在周记上,作为一次小练笔。第三步,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心灵感受,展开合理的想象,把春景图画在白纸上,再依图写文。无形之中,把口语交际课、美术课、作文课贯穿起来,达到学科间的整合。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还提高了写作能力。然而,作文教学并不到此结束,还
将继续挖掘、拓展、提升,达到整合利用资源,优化语文教学的目的。我还结合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让学生收集一切与春天有关的资料,设计出版“美丽的春天”的专辑。学生有了习作训练时查找的资料作铺垫,操作起来得心应手,不亦乐乎。一两个星期下来,一本本设计奇特、内容精彩纷呈的专辑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亮得逼你的眼。里面融合了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绘画、春天的故事、优美的词句、歌曲等。从多方面、多角度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操作和实践能力,做到较好的学科整合。
可见,只要我们教师重视教材内外资源的开发,巧用语文课程资源,“小课本”一定能变成学生学习的语文“大天地”,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青春的生机与活力,真正实现完整的人的教育。
第三篇: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是“三感”齐发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应同时具备“情感、美感、语感”三个基本因素,才能使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关键词]语文 课堂教学 情感 美感 语感
一、课堂应该是有“情感”的
语文是一门最富有情感的学科,语文教师应该是情感丰富之人,语文课堂则是情深意浓的快乐“大本营”。语文课堂需要激情,只有激情涌流,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徜详其间,滋润其中,并以情语情,将心契心,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享受生命的愉悦。这样,课堂就会因激情而灿烂。我是一名语文教师,通过新课改和自己对语文课堂情感的理解做了如下的探索。
1、链接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情感,构建情谊浓浓的语文教学。用文本情感“热爱自己”,用自己的情感煽动学生,靠学生的情感激活文本。努力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自己的情感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为文本的原汁原味搭建平台,引导和促进三者之间的和谐共振。如教学《杏儿熟了》一文,解读文本,品中语情时,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七段,找出奶奶说的话,并标上记号。分小组齐读,男、女生竞赛读,开火车读,读后提问:从刚才朗读竞赛中你听懂了奶奶的话了吗?学生自由争论,揣摩品味,碰撞情感的火花。争论后,我进一步引导:刚才的发言真是太精彩了,教师也不禁想读一读。我这样读你们有什么感受吗?(师范读,学生在倾听中领会、感受)我继续设问:你们感受到奶奶的快乐喜悦了吗?全班交流后,师小结: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的成果,才会感受到愉悦和快乐。我又设问:奶奶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样的话呢?请再读5、6、7自然段,找出关于“我”“奶奶”动作神态的词语。从这些动作神态的描写中,你能读出“我”“奶奶”对小伙伴的情感、态度有什么不同吗?留下印象如何?生继续读文本,并利用情景剧展示“我”“奶奶”“小淘气”的不同动作、语言、神态。生齐读奶奶说的这句话。通过解读文本与角色换位,让学生与作品进行零距离的心灵对话和精神对话,在阅读中构建情感家园,营造情感体验氛围,让学生在共同探索过程中,充分认知的活动中,促进了学生与文本情感的和谐融洽,和谐共振。
2、点燃学生激情之火的方法
(1)缘情悟文,披文动情。课堂上我以自己的“情感”作教学主线。让情感去整合“知识和能力”整合“过程与方法”。教学时,先以情切入,以此调动学生的情感,再让学生带着浓厚的感情去与文本对话。如教[丰碑一课时,导语是:同学们,你们听过长征途中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看段录像,去回顾那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出示红军过雪山的录像媒体,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这样贴近课文,贴近学生理解的导语,为引入课文做了铺垫,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达到“课伊始,情即发”的目的。
(2)载情课文,引发共鸣。课文大多是文情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学中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这不但给学生以艺术的享受,而且能以作者的情感的火苗去点燃学生情感之花。在课堂上我挖掘教材内涵,悟出美妙之处,深邃之意。然后创设一种感情的意境,调动学生的情绪,让
学生通过朗读走进文章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达到“语悟其神”的境界,从而让激情在课堂上燃烧。如在品读交流《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第四自然段时,让学生默读,画出关键词:“青铜礼器”、“名人字画”、“奇珍异宝”来说明圆明园的文物多,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此时抓住学生的激情让他们谈感受:“作为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我语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掠、毁、烧”等字体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就是这样的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夺、毁坏、烧毁之下,成了一片废墟,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让学生穿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怎样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的无比憎恨之情。
(3)启发想象,体会情感。情感与形象是紧密联系的,而对想象的感知、理解又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情感升华的桥梁,是情感的翅膀。教学时应特别注意想象,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再现文中描写的情景,体会文中的情感。如教学《大树的孩子》一文,当阅读到5——8自然段时以大树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归纳为两个探究主题:①大树为什么伤心?朋友们是怎样宽慰的?②大树为什么又感到高兴与自豪?让情境带着学生走进童话,尽情体验课文的5——8自然段,这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大树为什么伤心,没有人关心他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分别出示:小鹿、小鸟、风、河水,让学生带着问题:它们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学生自读5——8自然段,提示学生根据自己对句子的理解试读,充分感受文中相似的地方。并且进一步设疑,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它们是怎样带走大树的种子?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不同的动作带来不同的感受,相机理解“叼”“带”“吹”“流”这些词语在宽慰语言中所表达的为文情怀。
二、课堂应该是有“美感”的
语文教材有精美的散文,有感人肺腑的诗歌,有犀利的杂文,有严谨的科学推理。语文课要能让学生体会得到语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思路美与人文美。语文的美是情感价值观的独特体验,是个人内心世界的宣泄。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一种优美动人的教学氛围,打动学生的心灵,接近学生的生活,表达学生的情感和文化追求,能更好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美的世界,以美的听觉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以美的思想感悟生活中的人与事,以美的语言表达美的思想,美的情感,以美的举止形象感染别人。因此,在课堂中,我尽可能挖掘语言学科中美的因素,将其所传授的知识组织在一幅优美和谐的图画中,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使学生产生美的升华。让学生在轻重缓急中,在抑扬顿挫中,把坚定与动摇,掘强与脆弱、高昂与低沉、稳重与轻浮、美丽与丑陋、高傲与卑微、欢乐与悲哀等复杂的感情,诉诸于美妙的声音。作一次美丽的心灵远游,奏一曲立体的有声交响。语文的美感是需要通过品味优美的语言,挖掘艺术形象,探究优雅的意境才能获得体验的。
三、课堂上应该是有“语感”的
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
字直接的整体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核心因素。培养语感就是通过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去领悟语言文字深处社会的繁荣昌盛,民族的荣辱辛酸,个人的悲欢离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我做了如下尝试:
1、在“读”中感悟。
语感是读出来的,读应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线。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体会心情,在读中丰满人物。只有反复诵读,才能体会文体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意趣美,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跌宕起伏,气象万千,才能从整体去认识、占有、体验语文材料,对语文材料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读中“忆”读中“想”,从而形成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读从三方面入手:①通过诵读,把握词语的准确含义,对文章的遗词练句加以揣摩和比较,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引导学生理解“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冒”字还可以换成一个什么字?带到文中读读。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冒”字?怎样长为“冒”字?②利用诵读调动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③在诵读中获得文章整体的感悟。
读的要求有两点:①入格。所谓“入格”就是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达到起码的朗读要求,即发音正确,吐字清楚、不唱读;②入情。就是有表情朗读,以声情并茂的语调、张弛有度的节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动听的声音信息,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听觉。
2、“练”中提高。
学生的语感培养需要长期训练,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使获得的语感不断强化。教学中,我通过对词和句的扩展训练,对课文内容的扩展训练来达到这一目标。在扩展训练中强化练字,练中突出实字,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得到巩固和提高。
当然,语感的培养也要求教师要锤炼自己的语言,做到叙述娓娓动人,丝丝入扣,描写绘形绘色,声情并茂;说事实明了,简洁清晰;议论深刻有力,逻辑性强;抒情如出肺腑,亲切感人。这样学生就能够享受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嗅其味的巨大美感。
第四篇:语文教学论文
落实语文教学“三个一” 促进学生素质大提高
---李秀芬
【摘要】要想摆脱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应该从教学细节入手,抓牢学生的日常作业,加强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让语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三个一”
提高素质
教过语文的老师都知道,语文学科知识点多,知识面宽,教学内容繁琐。教师劲儿费了不少,学生成绩却不见提高。再加上多方面的影响,现在的中学生对理化和外语比较重视,却唯独冷落了我们最基础的学科——语文。诸如把汉语拼音读成英语字母,初二了还不会给汉字注音,到毕业的时候还不知鲁迅是谁的怪现象真是屡见不鲜。那么怎样才能摆脱语文教学所面临的困境,怎样才能教育这样的孩子学好语文呢?我认为光靠教师的三寸不烂是远远不够的,而应该从巩固基础知识入手,加强课外阅读和写作训练,让语文融入学生的生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从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了一套“三个一”教学法,收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借此机会共同行们参考。
所谓“三个一”即:每天背写一张字,每天阅读一篇文,每天写一篇日记。因为现在的中学生语文基础偏差,每天背写一张字能使学生基础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每天阅读一篇文章,日积月累,就提升了他们的阅读能力;学以致用,如果能用心写好日记,学生的写作水平又何愁得不到提高呢?
这些说起来容易,但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老师的耐心和责任心。具体实施如下:
一:规范作业、提高认识
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上,我就给他们认识日常作业——“三个一”,并逐一讲清要求。
首先是第一个“一”,即每天背写一张字,要求学生用方格本认真背写,所写内容以生字、诗词、重点文言词句为主。可以自己默写或同桌互相提问。写完一页就注明年月日,不能间断。每用完一个本,请老师批阅后自己保存。
每天阅读一篇文,要求学生准备专用的阅读本,每读完一篇文章就记录上阅读的日期及内容。阅读范围以作文书、报刊、杂志和文学名著为主。
至于日记,大家都会写。但我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第一,字数不少于300字;第二,要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感情;第三每篇日记都要有题目,围绕题目来写,其实就是个小作文。
让学生认识这项作业之后,老师要着重讲清作业到好处,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然后根据成绩把学生分组(每组5人左右),并选出组长。为“三个一”的落实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严格要求、认真督查
光重视还不够,因为大部分学生不能自觉坚持去做。那么督促检查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了。
我的督促办法有三种,一是学生自查,二是组长督查,三是老师抽查。这三种办法同时运用,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这“三个一”中,写字和日记比较容易督查。只要看日期是否齐全,书
写是否认真,书写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就可以了。比较复杂的就属阅读了。这项作业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关键是用心去读。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他们是否真的读了呢?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了。我要求学生每读一篇文章,就在阅读本上记下阅读的日期、所读题目、主要内容、心得体会。检查时,组长或老师在该生的阅读本中任意挑选两三个题目,让他口述作品的主要内容,并谈谈读后感受。当然,对于一些内容较多的可以适当提醒。这样一来,学生读没读,读的是否认真一查便知。有效防止了有些学生蒙混过关。
我要求学生每周六自查,周一组长检查,组长把检查的结果汇总后交给老师。老师在上课时抽查。检查完后,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对个别做得不符合要求的学生,老师和组长要耐心辅导、帮助,以求该生更快的进步。另外,班与班,组与组之间开展评比,以焕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三:解决问题,坚持不懈
刚实施时,也会出现许多问题:有的不能坚持,有的书写太乱,有的抄袭有的甚至找人代写。遇到此类问题,老师绝对不能姑息迁就,而要耐心教育,个别谈心,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另外还要加大督查力度,还要适时表扬,勤于鼓励,不放弃一个学生,更不要半途而废。
久而久之,学生习惯了日常作业“三个一”,就像习惯每天吃三顿饭一样,很乐意地去做了。
坚持“三个一”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学生书写规范了,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收获的不仅仅是学生考试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学生语文素质的大提高。
总之,只要老师肯动脑,有耐心,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会越来越扎实,语文素质会逐步提高。不仅对学生学习其它知识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他们以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0.06.01
第五篇: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说的能力的培养
能说会写,口笔兼长,正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这已成为标志现代实用人才综合实力的两大基本能力。随着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及人才管理活动的日益加强和深入,口才这一被誉为与原子弹、美元或电脑同等重要的“现代战略武器”,其传导沟通、交际协调功能愈益显著。不善言谈,拙于表达,“敏于思而讷于
言”的人,不能算作合格人才。注重说话能力训练,增强学生口头实际表达能力,已经成为中学语文教学同仁的共识。
未来的创业者不但要有文才,还要有口才;不但要能说会道,还要有敏锐的听说能力和洞察能力。从未来着眼,口语训练实在不可忽视,特别是中小学生的说话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听话和说话能力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人类运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最基本的能力,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人的说话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所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说话能力是社会的需要,是培养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同时,对于学生智力的发展,读写能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说话训练是各种教学活动及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的。
要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在头脑中贮存大量的语言词汇。这些词汇,不仅要让学生牢记,更重要的是理解其含义。理解大量丰富多彩的词汇,不仅是说话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知识的前提。其次,作为教师要组织好课堂上的各种形式的说话训练,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因此,说话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背诵、多说来提高,使之达到清、巧、美。
一、背诵——培养说话能力的重要方法
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合理、有效地吸取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重视背诵教学。中学阶段,学生中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阶段,他们的生理、心理、性格都未定性,可塑性很强,头脑灵活,最易接受新事物,加强背诵训练是非常适宜的。绝不能认为“死记硬背”已不合时代潮流了,万不可把这一传统丢掉,对待它正统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古代文化遗传一样,主要重视它,创造性的运用它,就会丰富学生的头脑,掌握大量的语言词汇,说起话来才会有底气才能滔滔不绝。学生如果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没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素养,怎么能形成语文能力呢?对绝大数学生来说,的确不必担心其不会思考,没有能力,不会说话,而是担心他们因语言文化素养不够而影响了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学做能力的培养也会受到严重阻碍。
中国古代教育的优秀传统证明,强化背诵的训练,是郁闷教学的重要方法。如古代的语文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把《论语》《孟子》《礼记》《左传》等几十万字的书,全部精通背熟,此外还要看是原文数十倍的注释及其他非读不可的史料。古代的先生正是抓了“背”这一关键,他们并不对学生大张旗鼓的高谈理论,而是充分地让学生模仿,积累,训练,自悟,老老实实地读,抄,背,一篇又一篇,一本有一本,直到最终学富五车,成名成家,能说会道。再看今天的大学问家,那一个不是熟读成诵的行家高手呢?巴金十二三岁就能背几部书,茅盾先生能有他人抽考背诵《红楼梦》的任何一章节。可见,语文教学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从认真抓好“背诵”教学入手,才能真正弥补学生“腹中空”“根底差”的缺陷。古人提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可见背诵的重要性。
二、小说话课——训练说话能力的重要途径
发展和培养学生说话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很多,学校开展的每项活动都直接或间接的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说话能力,但语文教师起着特殊的,别科教师所不能代替的作用。下面,具体说说我们是怎么理由课前的“小说话课”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的。
到了中学,本来学生说话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只要初一基础上还保持着小学时候踊跃发言的特点,从初二起,发言的积极性逐渐减退;到了高中举手争取发言的人就寥寥无几了。有的人即使被老师点名叫到,说起话来也是支支吾吾,声音很低,好像生怕别人听到似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心里学研究表明:中学阶段的学生不是说话能力降低了,而是紧张畏惧的心理障碍严重的干扰和障碍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学生到了少年时期,自尊心、荣誉感积极地增强了,他们不象小学生那样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而是要顾及说话的后果,希望通过自己的言行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美好形象;越是想要充分表现自己,越容易担心由于自己说的不好影响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担心答错了会受到同学的耻笑,甚至答对了还担心同学说自己逞能。这样发起言来,必然顾虑重重,紧张畏惧,久而久之,就不愿在同学面前发言了。
所以,要想组织好五分钟的“小说话课”活动,首先的就要帮助学生克服和消除紧张、畏惧的心理障碍,调动和激发他们在众人面前说话的勇气和热情。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证他们第一次发言是成功的,精彩的,是受到同学热烈欢迎和老师充分肯定的。为了达到这一
目的,教师在决定开展“小说话课”活动后,要做好四项准备工作:
第一,要充分的向学生讲解开展这项活动的目的,意义,宣传听,说在学习语文和今后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发展和练习说话的积极性。主动性。
第二,向学生讲解说话的基础要求,语音要标准,口齿要清楚,语速要适当,语句要连贯,表情要自然,还要注意
声调的抑扬。要具体教给方法,反复讲明注意事项。
第三,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保证人人都有新鲜而有趣的说话内容。初上说话课,内容以自选为主,不论课内、课外阅读材料的内容,通话、寓言、故事等等,只要是新鲜有趣的,就可以选择来讲。
第四,要选好“打头炮”的人。如果第一次说话的几个人水平不高,不但影响本次说话课的效果,也将对以后的说话课带来不好的影响。所以,必须选出说话大胆、口齿清楚、表情自然的学生打好第一炮。
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小说话课”就可以正式开展起来。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步提高学生当众说话的胆量消除障碍,激发兴趣,这一时期的说话课内容,以自我介绍,讲述现成的故事、通话、寓言为主。目的是保证人人有的讲,避免想讲因为内容可讲,平添一层困难。在打响“第一炮”后,同学的积极性会逐渐高涨起来,紧张和畏惧的心理障碍逐渐得到消除。
第二阶段,扩展内容,鼓励创造。第一阶段说话课内容以学生自选为主,这一阶段则要求以自编为主。为了准备好下一次说话课的内容,同学们必须在学校、家庭或社会上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反复筛选,精心组织,选出新鲜、有趣而有意义的内容说给同学和老师听。选出的内容完全由说话人自己加工、整编、编排、组织,他们在确定要讲的内容后,还要具体安排结构,排列顺序,组织语言,研究如何说得更生动,更巧妙,更有吸引力。有的内容,不但要叙述情况,还要说明问题,阐述道理,这样就可以锻炼学生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说出丰富复杂的内容的能力。
第三阶段,现场出题,即兴说话。在自选内容、自编内容说话的基础上,为了锻炼学生机智敏捷的说话能力,说话课进入到现场出题,即兴说话的阶段。做法是由老师或同学提出与同学生活范围有关的问题,用“点将法”或自己举手的办法,略作思考,当场迅速回答。有一处,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哪位同学愿意把自己练习说话的做法和体会将给大家听听?几个同学一起举手,争相发言。还有一次,一个同学说:“王某是个足球迷,请他预测一下即将举行的世界杯赛的前景如何?”这是一个很多同学都非常感兴趣的热门话题,王某讲的生动活泼、有理有据,听的人热情高涨、兴味十足。
“小说话课”,每次只有五分钟,占用课堂时间不多,但是对于帮助学生消除紧张、畏惧心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和机智而有条理的口有表达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多年来,为了保证学生有充分的练习当众说话的时间,我利用讲读课的前五分钟,每天安排小说话课。
三、准、清、巧、美——说话能力的最高境界
说话训练不仅仅是一个口头表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他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训练、逻辑训练以及文字表达,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还要指导学生说的“准”“清”“巧”“美”。
“准”:要准,必须在“读”上下工夫,从“记”字上连能力。正如古人所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出之与口,如之于心”,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利用课前三至五分钟,朗读诗歌、散文、习作,读准多音字、异读字、冷僻字、通读字的字音,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然后让学生进行能力迁移的记“准”训练,鼓励学生从自己的生活见闻感受入手,标准描述事物特点,所遇事理,得于心,应于口,用于手。同时训练他们思维的严密性,为书面作文尊定良好的基础。
“清”:让学生用评述、简述、摘述及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复述自己所读书籍的故事情节,复述有情节的课文,锻炼他们的思维概括性和条理性,直接锻炼学生的语感,提高其表达水平。训练前有的学生前后矛盾,有的学生语无伦次,有的语言生涩,训练后,学生拟提纲,能做到“意”在“说”先,因而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语言连贯流畅。
“巧”:俗话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所谓“巧说”,就是恰当、得体、巧妙。有效的方法是开展辩论、演讲、座谈等常用说话能力的训练,突出各种形式的重点,让学生在练习中学习,从练习中提高,让那个具体生动的思维的敏捷性大大提高,让学生及增长了知识,又增强了勇气和自信。这样,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选择简明、得体语言表达方式,便成为学生的一种主动的学习行为,说话的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美”:这是中学生说话能力的最高标准。“美”也就是语言表达的形象、生动,富有情趣。“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为,没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平日训练中,加强了学生美学知识的积淀,每日补充一首唐诗、宋词、元曲的名家名篇,结合对歌、对对子、口头评诗、一句话影剧评等形式,要求突出语言的形象新、生动性、情趣性。这样,学生在长期稳定的熏陶渐染中,形成了感性能力,为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文化品味尊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听、说、读、写本是密不可分的,“说”和“听”的培养更是紧密相连的。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听、说、读、写的训练都很重要。听也是读,是用耳朵读;说也是写,是用嘴写;读也是听,是用眼睛听;写也是说,是用笔来说。”⑤从“共时”的观点看,听、说、读、写是相通的。以说促想、以说练听、以说带读、以说助写。百川归大海,不管怎样,我们的目的,最终还是如何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我们所有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