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职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探析
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探析
目前,职高德育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普遍存在着“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方式,教育对象的学习主动性没有很好地发挥,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转,学生没有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样的课堂使德育课程几乎形同虚设,其弊端日益显露。因此,探寻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德育课的成效。
一、实施五步教学法的意义
五步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按五个教学步骤或环节进行教学的方法。五步教学法旨在创新寻求一种可行的途径,将传统的理论课教学转移到重方法、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轨道上来。五步教学法是针对长期以来由教师单向传授灌输理论的方式、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改革思路。它不仅注重理论的传授,更注重学生获取方法的传授和多种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它将传授理论知识与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后,所产生的效果明显,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将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助于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能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教学充分体现“精”而“管用”的基本要求;三是能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将实现教学目标与促进学生个性张扬结合起来;四是能极大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率,克服课时紧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五步教学法既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基本掌握教材内容,又锻炼了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有重点地解决了学生实际问题,使课堂教学效率极大提高。因而,通过实施五步教学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能够改变理论知识教学和学生的思想实际严重脱节的现状;能够改变“一张试卷定高下”的单纯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的评价体系;能够改变很大一部分学生对德育课冷淡的态度,切实增强德育课的实效性、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在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的五个步骤
在德育课中实施五步教学法,关键把握五个步骤,实现师生互动,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式教学。第一步:精讲内容,精心导学。
第一步骤主要是教师精讲或串讲教学内容,其目标是帮助学生学好基本理论。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基础。这要求教师在课中讲授教学内容时,注重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同时要求思想性、知识性、逻辑性、趣味性的统一。因此,教师在讲课时要抓重点,讲难点,同时注意讲清楚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同时,德育课的独特内容决定了在表达方式和讲授技巧上要讲求思想的深刻性、知识的广博性、逻辑的严密性和趣味的丰富性,并将它们完美地统一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努力做到:吃透教学大纲,深刻领会主题思想,真正熟悉课堂内容体系的逻辑连接关系以及每一逻辑层次转换承接的基本内涵及要点,不断增强阐述的严谨性和逻辑性;占有和搜集大量新鲜材料,选取典型生动、形象感人的事例充实论据,加强阐述中的条理性和趣味性;注重课堂语言的准确精练和生动活泼,力戒表情呆板、照本宣科、空洞无物的枯燥说教。
第二步:师生思辨,探讨交流。
在第一步骤完成之后,进入教师和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探讨交流阶段,以“思辨”为主要特征。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这一步骤的实施分两个小环节。
第一个小环节是:教师提问,学生探究。这一小环节主要是教师应精心设置小思考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学生谈认识和观点。在教师精讲或串讲教学内容后,教师根据掌握的学生思想状况,结合课程内容,提出几个小问题供学生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既是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鲜话题,又要注意与课程的重点或难点内容密切相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认真探究和思考,既要“研”,又要“讨”。在这一阶段,学生通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分析和探究,揭示理论问题之间的联系,培养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把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小环节是: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这一小环节的任务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依据“学须善疑”的教学原则,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大胆发言、大胆提问。通过教师精讲、提问和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掌握已达到了相当的程度,问题会随之越来越集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把对重大理论问题、社会问题和现象的疑惑,把自己心中的疙瘩或对某些理论问题的认识,大胆表达出来。教师应认真倾听并记录学生发言内容(包括针锋相对的辩论)。在学生提完问题之后,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提问,都应作出回答。教师采用启发式手段,点拨诱导学生思维,授之以渔,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走向感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阶段,教师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释疑。第三步:教师讲评,学生领悟。
在前二个步骤完成之后,教师应对整个讨论予以讲评和分析。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关键。教师在每个章节教学、讨论结束之后应做一些必要的讲评,进行正确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教师应总结学生讨论中的正确部分,指出不足之处,并分析教学目的或目标的实现程度。教师作总结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善引博喻;条理清晰,要言不烦;循序渐进,步步深化。通过教师的总结,引导学生有所悟、有所收获,使学生树立起社会责任感及忧患意识,激励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这对学生良好政治素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第四步:自我探究,撰写心得。
教师在讲评结束后,要求学生课后进行自我思考、撰写心得体会。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重要环节。一是教师针对课堂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以书面形式写出心得体会文章。篇幅不宜过长,可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中包含课程学习后有哪些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等等。二是教师给学生布置思考题或提出重大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要求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提出自己的思想观点。三是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假期进行社会调查,学生就某一方面进行社会调查后写出8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无论是心得体会还是调查报告、政治小论文,教师都要要求学生谈真实感受,不讲假话和违心的话,并力求将切实感受写得具体一点,避免空发议论。学生将写好的心得体会、政治小论文和调查报告交给教师。第五,典型发言,总结提高。
在第四个步骤完成之后,进入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作典型发言、总结提高阶段。这是五步教学法得以成功的重要措施。教师应对每篇心得体会、政治小论文和调查报告进行批改,选择其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心得体会、政治小论文和调查报告,在课堂上让学生作典型发言;也可让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一起评论,最后教师作总结。通过这种方法进行回顾总结,使学生加深对所学思想政治理论的理解及运用。
总之,这五个步骤互相联系环环相扣又各具功能,实现教师和学生互动。课程的最终成绩是:学生课堂研讨和回答问题占30%,心得体会或政治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占20%,期末考试占30%,学习态度等占20%。
要使五步教学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所提问题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使学生有兴趣、有可能思考和回答。二是给学生准备的时间。如果不让他们经过一些准备就进行讨论,就无法保证课堂讨论的质量,课堂讨论就容易流入肤浅和形式主义。三是注意课堂气氛的调节和控制。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问那些想发言而胆子小的和没有发言积极性的同学,以便使更多的同学受到必要的锻炼。四是及时纠正讨论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偏激甚至错误的思想。教师既不能无原则地同意学生的观点,也不能横加指责,而应当运用自己的理论分析能力,客观地指出这些观点的不合理之处。
第二篇:英语五步教学法实施体会
《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课堂实
验研究》
——英语五步教学法实施体会
薛思明2014.3.13 本学期我们英语教学开始实施五步教学法:即:一 Warming up(预热);
(二)Task presenting(设计任务);
(三)Text presenting and new language learning(新授内容);
(四)Language practicing(语言学习);
(五)Production(知识产出)。实际上我们要通过提高课堂参与率来推进有效教学,提高整体的教学成绩。
首先我们要保证教学的基本有效,也可以说是最基本的收效。我想一方面把时间花在精心备课上;另一方面更要想如何让大多数甚至全部的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预热过程让孩子们的精神兴奋起来,并做好铺垫。通过任务的设计让孩子们有目标和动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多调动课堂上不参与教学活动的学生:睡觉、看课外书、学习别的功课、走神、说话等等。这些学生的不良表现会转化为一种氛围,感染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也会影响到我的教学情绪,从而课堂沉闷,我会不想讲或草草结束教学任务。所以要分析学生的这种状态的原因,我认为首先是对老师的喜爱;其次是对学科的喜爱;最后是学习意志品质的和习惯。我尝试改变学生的课堂表现,以提高参与率为目标,从而最终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课堂纪律要求;2.课堂教学语言。3.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游戏,歌谣,歌曲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参与热情。4.通过小
组之间的竞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实施这种教学法的初步收效——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参与进课堂教学中来。
第三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
1.创设情境、呈现目标。这一环节,教师首先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流程、学习方法、学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等,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2.自主探究、感悟新知。这一环节的学习,主要体现的是学生的独学、对学、群学,即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对文本内容或工具单上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对子互学,并在小组长、学科长的组织下,小组成员在组内充分交流自己的看法,提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互相之间纠正错误、补充完善、解答评价,再由学科长对本组学习收获或观点进行整合,形成最终探究结果。
自主探究是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展示汇报的前奏,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拓展知识面必不可少的途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巡查,最大程度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要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关注,让学生在小组内有序发言,轻声交流;二要把自己当作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在重难点突破上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最终探究结果。
3.展示交流、解决问题。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思维能力、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等都可以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得到培养和锻炼。这一环节在教师或学术助理的组织下,小组代表上台展示各组的探究结果,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大胆质疑、积极补充、及时纠错。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听、说、读、写、操作、演示等形式,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关注全体学生,尽量让每一个小组都能充分展示其学习成果,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代表小组发言,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在认真听讲;二要及时切入,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进行点拨、精讲、强调,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小结;三要“煽风点火”,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提问,或是直接发问,将课堂教学不断引向深入;四要对学生和小组的表现及时恰当地进行评价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4.当堂检测、训练拓展。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信息相互传递、转化的过程,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工具单或相关习题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适当进行拓展延伸。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完成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提升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习题要切合本课知识点和学生实际,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技能的设计,难易程度适中,有一定地应用价值,切忌脱离教材,漫无边际地拓展延伸。
5.总结反思、多元评价。这一环节,教师要组织学生用简短精炼的语言从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等各个方面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总结收获,反思不足,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第四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法
五步教学流程:课题导入,新知学习,练习巩固,拓展延伸,总结反馈。
课题引入得好,课已经成功了一半。兴趣对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需重视,不能随意开讲。学生依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自主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学生准备好预习案及课前自主查阅的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典型案例。根据实际情况,巧妙结合时政热点,导入新课,认定目标。
总结反馈,旨在让学生再次明确本堂课的目标,更是对重点内容的回顾,并不是可有可无。引导学生对标自查,进一步消化吸收,再进行总结(学生可自主选择总结形式,或书面,或口头,或自主,或合作等),总结内容应涉及目标的各个方面。另外,引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对每位成员的参与度、思维活跃度、合作程度等做出鼓励性评价。课代表对各小组的整体表现予以评价。
新知学习环节,给教师留够了自主发挥空间。自主学习也好,合作讨论也好,讲解也好,讲练结合也好,开展实验也好,观看微课视频也好,教师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合作解疑,并将鼓励小组用典型案例、知识提纲、设计和表演情境剧、辩论等形式,面向全班同学予以展示。其他小组分别对展示成果进行提问、质疑、交流、点评,在组间碰撞中解决疑难,或者生成新的疑点进入下一环节。
练习巩固和拓展延伸环节,是确保新知学习有效果和提升应试能力的手段,也是制约教师一讲到底的措施。其中练习巩固环节是单纯对新学知识的强化和巩固,拓展延伸环节更侧重于有一定难度的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一部分有针对性、典型性、重点性的练习题,限时完成,当堂批阅。一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二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现在我们这一教学流程正在付诸实践,观课议课活动、学标达标活动一一开展,每周教学例会、集体备课已成惯例,我们政治组,将继续且行且思、群策群力,力求使教学流程不断完善。
第五篇:五步教学法
“五步达标”教学模式操作流程(讨论稿)
一、学前指导 【操作】
(1)设置问题情景,导入新课。
(2)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及学科特点,出示学习目标。(3)进行自学指导,布置自学任务(问题)。【目的意义】
(1)设情激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课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主动性。(3)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运用恰当的自学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自学更扎实有效。【注意点】
(1)教师在课前要将心态调整到平静愉悦的状态,将激情、微笑、爱心、趣味带进课堂,通过生活实例、社会热点、音像资料、实验操作、温故知新等途径,迅速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2)教学目标要科学、具体、明确,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及学生认知规律。(3)自学指导要层次分明,一目了然。一是明确本次自学内容或范围(学什么)。二是明确自学的方法(怎么学)。三是明确自学的时间(学多长)。四是明确自学要求和检测方法(怎么检测)。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当前的实际水平,如果学生整体水平高,则问题设置跨度要大一些,留足思维空间,反之,学困生较多,则必须设置问题梯度,降低问题难度,减缓问题坡度。
二、自主学习【操作】
(1)学生自主学习课本知识,独立完成自学任务(问题),记录自学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2)教师巡视,督促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差生端正学习态度,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运用提问、演板等展示形式,检查学生自学效果。【目的意义】
(1)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理清本课知识脉络,初步构建本课知识体系,掌握本课基础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进度、自学效果。(3)检查自学情况,最大限度发现学生自学后存在的疑难问题,及时了解学生发现的新问题。【注意点】
(1)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手段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比如边看书、边标注、边学习、边记录等。
(2)教师巡视时应特别关注中差生学习情况,指导中差生完成自学任务。(3)自学检测要特别注意让差生发表意见,针对自学中学生不能很好解决的典型问题,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点拨。对于学生发现的新问题,教师要适时收集、梳理,并及时表扬、鼓励表现较好的学生。
三、合作探究 【操作】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在自学过程中归纳出的新问题,教师根据课堂生成情况向学生再次提出深层次的重点问题,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解决。合作探究一般应按同桌合作、小组合作、全班合作的顺序进行。【目的意义】
“合作探究”有利于突破教材重点、难点、易混点,深化拓展教材内容,完整架构知识体系,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情感,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点】
(1)加强小组组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引导学生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意见,虚心倾听他人意见,提高鉴别、归纳、思考、表达等方面的能力。(2)小组合作探究应建立在充分自探和同桌合探的基础上。没有自探就不要同桌合探,没有同桌合探就不要小组合探。(3)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应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应是学生通过其它学习方式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对于学生提出的超出教材知识范围的个性问题,教师应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加以解决。
(4)加强合作探究的反馈与展示,让所有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鼓励差生主动参与反馈与展示活动,提醒学生认真聆听或观察,随时准备评判、纠错、补充。教师要适时做好激励、评价、引导、小结等工作。
四、精讲释疑 【目的意义】
讲授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问题,强化重点、难点,拓展教材内容,构建本节完整的知识体系。【注意点】
(1)教师讲解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紧扣目标,讲学生合作探究后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讲合作探究中遗漏和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2)教师不讲学生会的问题,不讲学生没有探究的问题。
五、巩固达标 【操作】
(1)通过背诵、对话、复述、练习等形式,提高学生运用、迁移、拓展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2)及时检查反馈学生达标情况。(3)教师或学生进行课堂小结。(4)教师布置课下作业。【目的意义】
(1)通过完成训练题、课堂作业、巩固深化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强化目标意识,梳理本节内容,评判本节学习效果,检测每位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情况。【注意点】
(1)教师布置的训练任务应紧扣教材,有的放矢,难易适度。(2)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训练情况,加强对差生的指导。(3)训练情况的反馈和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适时予以评点。(4)课堂小结要提纲挈领、语言简练、评判科学准确。(5)精选课后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