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高二必修)

时间:2019-05-13 03:18: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高二必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高二必修)》。

第一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高二必修)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课前导读介绍了《水浒传》和本篇课文前‘‘樊楼饮酒——误入白虎堂——大闹野猪林’’的情节,布置同学们用章回小说的形式,给本课故事情节‘‘分回标目’’,同学们按故事开端、发展、过程、高潮﹙结局﹚的情节,以四字句和八字句进行了很好的概括,这节课我们进入课文品读阶段,下面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风雪的句子,体会它对情节发展、人物刻画所起的作用。﹙生读课文﹚好!请举手发言。﹙众生举手,师抽问﹚

生1;我觉得这算一处﹙生读‘‘正是严冬天气……大雪来’’师在凤雪之景下分别板书‘’起、卷;纷纷扬扬﹚

生2;我觉得承上写来,这算一处。(生2读‘‘四下里……摇振得动。师又板书‘‘吹撼、摇振’’)

师;刚才两位同学将描写风雪的句子找出来了,请同学们继续思考还有不有,阅读时可在句子下勾划出来,(生思考又浏览)生3;老师,我觉得’’背’’是写风的,‘’紧’’写雪又象又不象。(众生有赞成有反对,议论)

生4;老师,我觉得‘碎琼玉’是写雪,这‘紧’嘛,就是大和密,只不过换了个说法。生5;(众生踊跃发言)简陋。生6;凤雪飘摇。生7;即将倒塌。

师;不错,特别是生5同学说’简陋’很准确,这是我开始米想到的。这风雪之景展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和……?还有不有,仅此而已吗?(生思索,师指板书继续引导生)这风雪由小到大,由缓到急,由密到紧,恶人构陷的阴谋步步紧逼,封建统治者对林冲的迫害越来越紧,矛盾冲突步步走向激化,故事情节一步步推进……(师欲言又止)生6;老师,我明白了,这‘紧’还有是迫害林冲的步伐加紧。师;对!文中连用两个‘紧’,这个’紧’是一个综合性感受,这里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写法’一笔两写’,既写景又写…… 生;(齐)人。

师;仅是人吗?放大一点……

生;(众自言)一伙。封建统治集团。

师;因此这里的风雪之景,展现了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和险恶的社会环境。(师板节;风刀雪剑严相逼)同学们,在这样恶劣的自然环境、生存条件和恶劣的社会环境下林冲又是怎样的呢?

生7;默默无闻。生8;浑然不觉。

生9;逆来顺受,小心谨慎。生10;谨小慎微,安分守己。

师;大家都说得有道理。大家听我选读描写林冲雪中沽酒的段落。(师边读边用手势演示个别动作,生沉浸在风天雪地林冲沽酒的情节冲中。师突一顿,改换语调点评)有人说,小说家是站在半空云中微笑地打量笔下的人物,同样可以说,施耐庵是站在半空云中合着眼泪打量、描写他笔下的林冲,哀其……,怒其…… 生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师;(跳读到隔岸观火的对话,‘‘一个道……一个应道……一个道……又一个道……又一个道……那一个道……又听得一个道……又一个道……一个道……’’生会意地笑)这时,直到贼人狠毒阴谋和盘托出时,这个原来生性软弱忍让、抱有服刑生还希望的林冲,欲忍不止,欲罢不行,想熄火而不能,终于燃起了胸中的熊熊烈火。这里,自然之火与胸中之火相互映衬,大雪纷纷,寒风飒飒,烈火熊熊,怒火腾腾,杀声阵阵,直上演了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威武雄壮的杀敌复仉的戏剧。(师回身板书;自然之火——胸中怒火。铁骑突出刀枪鸣。

第二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时 间:2010年4月20日

地 点:芜湖市职教中心多媒体教室4 执教者:孔贝诺老师(工业学校)点评者:钟羽(教研员)

课前预习材料(屏幕显示)

问题一:请理出本课的提纲,按照“什么人什么事”的格式;

问题二:你读完这一段情节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问题三: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问题四: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问题五:请读出小说中直接描写大雪的句子。

问题六:对大雪除了直接描写之外还有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写别的东西衬托大雪,包括人的动作、人的感觉等,请找出这些句子。

问题七:这些环境或者说雪景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题八:请在小说中找一些关于林冲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段落,说说这些描写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点评: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一样,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前预习,一要具体明确,忌泛泛要求;二要题题落实,忌有头无尾;三要将学生预习回答内容融入教师的教学语言;四要积极鼓励认真预习的学生:目的是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师:中国有句俗话“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是因为《三国》讲的是权谋,老人读了心思阴郁,对健康不宜;《水浒》是一部讲强盗的书,少年人看了,学会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惹出许多是非来。

但是今天我们倒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水浒》,无论我们有没有看过原著,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水浒的故事。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当中。《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人概括为四个字“逼上梁山”或“官逼民反”。然而众多人物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并不多,李逵上山就心情很愉快;王英本来就是强盗,上梁山是人生踏上了新台阶,不仅没有被逼,而且还是靠宋江推荐才从“小公司”进入梁山“大公司”;时迁是一个小毛贼,梁山是不要他的,他是经过个人的努力最后才实现做一个“强盗”的人生梦想;

生:(笑)

师:卢俊义本来是一个大地主,被吴用设计陷害,家破人亡只好到梁山落草,与其说被逼,不如说“被骗”。众多人物中,林冲可以说是最能体现“逼上梁山”这一主旨的。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林冲到底是怎么被“逼”上梁山的。

【点评:导入语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点面结合,风趣幽默,最后归结为“逼上梁山”,好。】

师:大家知道小说的三要素吗?

【点评:似缺少一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古代白话小说,《水浒》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生:(集体回答)情节、环境、人物。

师:好的,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从小说的情节开始。大家看屏幕,预习题的第一题其实就是要我们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请哪位同学来为我们理出小说的提纲?

生:(上黑板写出自己的提纲:林冲遇见李小二,陆谦设计害林冲,林冲看守草料场,差拨火烧草料场,林冲报仇杀陆谦。)

师:这个同学的提纲基本是合乎要求的,字数相等,条理清楚,很好地反映了小说的故事结构。但是有一个小问题,这里三次使用了“林冲”,两次使用了“草料场 ”,两次用到了“陆谦”,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他们换一种称呼避免这样的重复呢?我也拟了一个提纲,请大家看一下。

(屏幕显示)

林教头巧遇旧相识,陆虞侯索命牢城营。贼差拨火烧草料场,豹子头雪恨山神庙。

师:在设计这个提纲时,我就考虑到避免重复,所以将第四句林冲改成“豹子头”,“差拨”是两个字,我给他加上一个“贼”字凑成三个字。我可以告诉同学们,一开始我的提纲第一句写的是“林教头他乡遇故知”,有老师给我提出来“李小二”算不上故知,最多是一个熟人,所以我改为“旧相识”。第四句“豹子头风雪山神庙”,老师指出,“风雪山神庙”太概括了,不具体,于是换成了“雪恨”。所以,大家今后在作文时要对自己的文章反复的修改、推敲,看看怎么才能表达得更好,我们学语文的乐趣就在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然我的这个提纲我自己也不是很满意,因为平仄没有对好,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帮我改一改。

【点评:“大纲”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教师的生活、情感、经历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融洽师生关系,指导学习方法,陶冶学生情操。这里以“修改”为例,且联系学生作文,好。】

师:我想问问大家读到这一段情节有什么感受?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点评:“这一段”所指不明,且缺少铺陈语句。】

生:读后觉得非常紧张,为林冲捏了一把汗,很担心林冲的处境。最后到了林冲报仇雪恨的时候,我又觉得这一段情节写得很快意,出了一口气。

师: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林冲在小说里面是正面人物,我们读者都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当他遇到了危险,我们读者自然会感到紧张,小说中的情节将林冲置于危险之中,坏人一步步将林冲逼入绝境,最后林冲报仇雪恨了,这是一种压抑情绪的释放,所以会觉得很痛快。

生:我觉得情节很巧妙,无巧不成书吧,情节环环相扣,使得主人公能躲过一劫。

师:刚才我们听到同学们的阅读感受是“紧张”和“巧妙”。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小说情节的特点。

【点评:对学生发言,不能仅以“好”评价;要学会从“语文角度”评价,如某个词语“用得正确、生动、形象”、句子“表述流畅、语意连贯,中心突出”等,学生就会逐步知道什么叫做“学语文、用语文”。】

(屏幕显示)

特点一: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师:小说情节怎么才能紧张呢?这就要求作者在设计时候注意到情节的起伏,情节的发展起起伏伏,忽紧忽慢,这样才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才能够抓住读者,使读者会跟随者小说中的人物欢喜悲伤。这是小说的高境界。那为什么会感到“巧妙”呢?我想先请大家思考一下预习题中的两个问题。

师: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的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和情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生:李小二是一个配角,他是为了配合主人公展开情节的。师:李小二在后面的情节里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具体展开了什么情节呢?

生:李小二发觉陆谦等人很可疑,于是就告诉了林冲,林冲猜到了来的人就是陆谦,就买了尖刀去找陆谦报仇。

师:好,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生:体现了林冲这个人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师:很好!大石头确实体现了林冲的性格特点,这个作用在后面还会提到,请你再想想在后面的情节里还有没有这块大石头的存在?可能字面上没有出现,但是情节的发展中还是有的?

生:大石头把门堵死了,陆谦等人就进不来了。师:为什么作者不让陆谦等人进来呢? 生:陆谦一进来和林冲见面,林冲就要直接报仇,我们读者就不能了解到陆谦怎么密谋害林冲的了。而且林冲杀差拨就没有道理了。

师:很好!这块大石头确实作用非凡,一方面小说发展到这里需要对读者交待陆谦、差拨怎样设计陷害林冲的;另一方面,林冲听到他们的对话,愤怒被激化到顶点,推动情节达到高潮。试想如果没有这块大石头,陆谦三人推门进来正好和林冲撞个正着,虽然林冲也会报仇。但是第一,读者对于整个设计陷害林冲的过程不清楚,第二,也不能将林冲以及读者的阅读情绪充分调动起来,缺少推动情节进入高潮的动力。我们可以细细读一下那一段对话,陆谦一伙是多么残忍可恶。林冲听到这么一席话怎么会不怒从心头起!

【点评:这里应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以回归文本,调适节奏。】 师:大家看李小二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别具匠心的,这块大石头的设计也是非常巧妙的,它们在情节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是典型的“伏应手法”。所谓的“伏应手法”指后面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在前边要有伏笔,前边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在后边要有交代,有照应,这样就使整个情节结构严谨细密。这就是我要讲的小说情节的第二个特点:前呼后应,严丝合缝。请大家记住小说情节的这两个特点。

【点评:仅仅“记住”是不够的,要督促学生在笔记本或书本上“写下来”。】

(屏幕显示)

特点二:前呼后应,严丝合缝。

师:看完了情节我们再来看看一般会被我们忽视的小说另外一个要素——环境描写。请大家找出并读出小说中描写大雪的句子。

生:(找到直接描写风雪的有三处,读)P90:“正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P91:“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P92:“仍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师:同学们预习得好。那么除了直接描写大雪,小说中还有从侧面描写衬托风雪的。所谓侧面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受等写大雪,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段落。

生:(找出侧面描写的段落,读)

P91:“(草屋)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P91:“向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P92:“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用环境来衬托风雪大。“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把上盖的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来衬托风雪大。

师:同学们找得很仔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描写,重点看一下这几个句子中的重点词句。

(屏幕显示:卷下、碎琼乱玉、紧、迤逦背着)卷下:风夹着雪,在空中打转,呼啸而来。

碎琼乱玉:玉石是晶莹剔透的,这里是形容冰,这一句不仅是写形也是写声,我们仿佛能听到林冲踏在冰雪上的声音。

紧: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称赞它“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紧”是形容雪下得急迫,写密度之大,节奏之快,而且风大雪急才会觉得“紧”,叫人喘不过气来。更重要的是,它还隐含了人物此时的内心感受——林冲对周围险恶环境的独特感受,同时还烘托了气氛——那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只一个“紧”字便使境界全出。文中两处写雪“紧”不仅是雪紧,也是情节之紧,情势的危急。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迤逦:曲折蜿蜒,此处是写北风之大,以至于直行前进都很困难,风夹着雪,吹得人睁不开眼,只能背着风,曲折前进。

【点评:这些重点词语的讲解,要落实在学生的笔记中、书本上,才有作用。否则会很快忘记。对“紧”字的品味,可置换一些词语,带领学生读一读,品一品,如“那雪正下得大”、“那雪正下得密”、“那雪正下得急”等等,好处是:紧扣词语,回归文本;听读结合,加深体会;活跃气氛,舒缓节奏等。】

师:这些环境或者说雪景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师:具体说说什么气氛?

生:寒冷的、危机四伏的紧张气氛,还有林冲孤独凄惨的命运也在这种环境中表现出来。

生:大雪为故事的发生和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背景。师:你所说的环境背景是指什么?大雪对于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具体有什么用处呢?

生:因为下雪林冲的草房倒掉,他只能到山神庙里去,如果不是下雪他就不会去山神庙,就不会遇到陆谦,那也就没法报仇了。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到了点子上。我认为这段环境描写主要有下面三个作用。

(屏幕显示:烘托气氛、暗示情节、推动情节)

师:我们先看看烘托气氛。小说中环境描写对于情节发展有烘托、渲染作用,俗话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风雪在故事中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也暗示了情节,两次写雪下得紧,不仅是雪紧,也是林冲处境越发严峻,而林冲却全然不知。还能推动情节发展。风雪下得紧,天气寒冷,破屋压倒,这才会去出门买酒御寒,出门之后才会发现山神庙。如果不是大雪,没有出门说不定就压在草厅里了。如果不是大雪,草屋就未必会倒,也不能有后面的情节。如果不是大雪,陆谦三人也不会到山神庙躲避,直接在草料场等着林冲被烧死去捡骨头了。

师:请大家根据老师说的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有条理有内容。师:最后我们来看看小说的人物主人公林冲。有人说,在众多的水浒英雄中,现代女性最爱的人就是林冲;不会爱李逵,因为太鲁莽;不会爱武松,因为太刚烈;也不会爱宋江,因为他什么武功也不会,保护不了女性。为什么爱林冲呢?我们就要来进行分析。传统小说中对人物的描写无非是外貌、动作、语言。林冲长什么样呢?

(屏幕显示)

“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师:林冲的绰号叫做“豹子头”,不仅长得像张飞,所使的兵器也是和张飞一样“丈八蛇矛”。兵器和人物性格是有一定关联的,我们不能想像李逵使用宝剑是什么样。

生:(笑)

师:然而林冲的性格却实在和张飞相去甚远,有人说林冲是貌似张飞,身手似赵云,性格如刘备。文本中作者没有对林冲进行相貌描写,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有没有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体会到林冲怎样的个性特点?

生:小说最后一段写林冲杀三个人的动作,表现了林冲的英勇性格。师:你说的不错,请读一读这一段,林冲这一段才像个“好汉”,大家看他杀三个人动作是不同的,为什么用刀剜陆谦的心?为什么不用枪,不砍头,要剜心呢?前文里面写林冲听了李小二报告后,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这把刀就是为你陆谦准备的。我林冲对你陆谦有恩,你却恩将仇报,我看看你的心有多么黑!这段很精彩哦。还有吗?

生:P91:看到草厅破漏,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体现了林冲的细心。P91:林冲离开草料场去买酒,这一段描写中有几个动作,体现了林冲性格是细心谨慎的。

【点评:应要求学生读一读,把主要词语圈下来:“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门旁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师:难道林冲就仅仅是一个细心的人吗?这就是他性格的全部吗? 生:林冲也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人,李小二说他是“摸不着就杀人放火”,他听说陆谦来害他就买了刀去杀陆谦,说明他很冲动。在山神庙中他报仇的那段一口气杀了三个人也体现了他性格的这一方面。

师:刚才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关于林冲的动作描写,说到了林冲性格的两个方面,一是勇猛,二是细心谨慎。但是还不够全面。我是这样总结林冲性格的,我认为林冲性格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屏幕显示:软弱糊涂、委曲求全、小心谨慎、刚强果断)师: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林冲举拳要打,可见到那人是高衙内,举起的拳头没有敢落下,这一节上看,满身本事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甚至不如“三寸丁”武大郎。为什么说他糊涂呢?且看P88林冲对李小二夫妇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于害他到这步田地的高俅,林冲仍然称其为“高太尉”。前文里面在白虎节堂林冲甚至称高俅为“恩相”,对于是谁害了自己,该恨谁他不知道,他最恨的是陆谦,而陆谦是主谋吗?

生:不是,是高俅。

师:P91,看到草厅破漏,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林冲是要在这里长期打算的。路过山神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林冲是好汉中少有的有敬畏心的,他指望神明庇佑什么呢?能早日回家和妻子团聚。宋时经常有大赦天下,那么逢到大赦,林冲就可以回家了,所以,他安心的在牢城营忍耐着。再看P91,林冲离开草料场去买酒,这一段描写中有几个动作“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草料场地处偏远,草厅里更没什么值得锁的东西,但林冲依然把它锁上。P92,见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门旁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些动作细节都体现了林冲小心谨慎的性格。

然而林冲的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譬如他买了解腕尖刀去寻仇,山神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枪结果了差拨,一枪搠倒了富安,解腕尖刀剜出陆谦的人心。快意恩仇!读者读到这里憋在心中一口恶气总算出来了。这一刻林冲的性格中的刚烈得以彰显出来。

师:大家读《水浒》小说或看电视剧,一定知道,林冲杀了三个仇人后,连夜奔去的不是梁山,而是柴进庄上。柴进又修书引荐他去投梁山,来到梁山之后又经历了王伦嫉贤妒能百般刁难,直到晁盖上山,林冲火并王伦,其性格又经历了一次压抑到释放的过程。所以说人物性格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甚至是反复的,这一点在林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正因为这样,林冲成为《水浒》中一个非常鲜活的人物形象。

【点评:对林冲形象分析,能扣住文本,比较细致。但也有一个缺憾:没有总体照应导入语中的“逼上梁山”,没有具体回答为什么“现代女性独爱林冲”。林冲为什么委曲求全、小心谨慎?就是他爱家庭、爱妻子,有一份好工作,从未想过“上梁山”;或者说林冲爱家庭、爱妻子,有一份好工作,因此处处委曲求全、小心谨慎。这样的人当然是现代女性喜爱的,况且武艺高强。这样的人最后还是“上梁山”,可见当时的社会对林冲的“逼”到了何种程度!】

师:最后大家请记下今天的作业。(屏幕显示)

阅读小说《水浒》关于林冲的章节,写一篇“林冲小传”,放在自己的空间里,请同学们互相给出评价,看谁的文章点击数最多,评价最好。师:今天我们学习《水浒》的这个章节,就是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阅读方法——“精读”。其实我们不少人爱读小说,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读的是情节,这是较浅层次的阅读,希望能通过这一个章节的学习让大家能学会精读的方法,就是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要知道如何品鉴小说情节,理解情节设计的用意,关注到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从环境描写中体会它所渲染的气氛,能读懂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喜欢上《水浒》这部古典文学名著,并能主动地认真地去读一读它,我想大家是会有自己的收获的。

(下课

第三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预习材料(屏幕显示)

问题一:请理出本课的提纲,按照“什么人什么事”的格式;

问题二:你读完这一段情节后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问题三: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对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问题四: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问题五:请读出小说中直接描写大雪的句子。

问题六:对大雪除了直接描写之外还有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写别的东西衬托大雪,包括人的动作、人的感觉等,请找出这些句子。

问题七:这些环境或者说雪景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问题八:请在小说中找一些关于林冲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段落,说说这些描写体现了林冲怎样的性格特点?

【点评:课前预习与课后作业一样,都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前预习,一要具体明确,忌泛泛要求;二要题题落实,忌有头无尾;三要将学生预习回答内容融入教师的教学语言;四要积极鼓励认真预习的学生:目的是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热情,培养学生用语文的能力。】 师:中国有句俗话“老不读《三国》,少不读《水浒》”,是因为《三国》讲的是权谋,老人读了心思阴郁,对健康不宜;《水浒》是一部讲强盗的书,少年人看了,学会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惹出许多是非来。

但是今天我们倒是要和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水浒》,无论我们有没有看过原著,但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水浒的故事。它已经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当中。作家作品

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水浒》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有人概括为四个字“逼上梁山”或“官逼民反”。然而众多人物中真正被逼上梁山的并不多,李逵上山就心情很愉快;王英本来就是强盗,上梁山是人生踏上了新台阶,不仅没有被逼,而且还是靠宋江推荐才从“小公司”进入梁山“大公司”;时迁是一个小毛贼,梁山是不要他的,他是经过个人的努力最后才实现做一个“强盗”的人生梦想; 生:(笑)

师:卢俊义本来是一个大地主,被吴用设计陷害,家破人亡只好到梁山落草,与其说被逼,不如说“被骗”。众多人物中,林冲可以说是最能体现“逼上梁山”这一主旨的。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林冲到底是怎么被“逼”上梁山的。

【点评:导入语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点面结合,风趣幽默,最后归结为“逼上梁山”,好。】 PPT1:本文是英雄史诗《水浒传》中第十回。我们不妨看看第七回至第九回,到底在林冲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第七回到十回的目录: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

将林冲骗至商议军机大事的白虎堂,以带刀进府行刺之名,将林冲发配沧州充军。柴进,《水浒传》中的人物,沧州横海郡人,精通武艺,因仗义疏财,喜好结交天下英雄而人称“柴大官人”,江湖上又唤做“小旋风”。

师:大家知道小说的三要素吗?

【点评:似缺少一句:“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古代白话小说,《水浒》与《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生:(集体回答)情节、环境、人物。

师:好的,我们就按照这个顺序,从小说的情节开始。大家看屏幕,预习题的第一题其实就是要我们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请哪位同学来为我们理出小说的提纲? 生:(上黑板写出自己的提纲:林冲遇见李小二,陆谦设计害林冲,林冲看守草料场,差拨火烧草料场,林冲报仇杀陆谦。)

师:这个同学的提纲基本是合乎要求的,字数相等,条理清楚,很好地反映了小说的故事结构。但是有一个小问题,这里三次使用了“林冲”,两次使用了“草料场 ”,两次用到了“陆谦”,我们是不是可以给他们换一种称呼避免这样的重复呢?我也拟了一个提纲,请大家看一下。(屏幕显示)

林教头巧遇旧相识,陆虞侯密谋害林冲。贼差拨火烧草料场,豹子头雪恨山神庙。

师:在设计这个提纲时,我就考虑到避免重复,所以将第四句林冲改成“豹子头”,“差拨”是两个字,我给他加上一个“贼”字凑成三个字。我可以告诉同学们,一开始我的提纲第一句写的是“林教头他乡遇故知”,有老师给我提出来“李小二”算不上故知,最多是一个熟人,所以我改为“旧相识”。第四句“豹子头风雪山神庙”,老师指出,“风雪山神庙”太概括了,不具体,于是换成了“雪恨”。所以,大家今后在作文时要对自己的文章反复的修改、推敲,看看怎么才能表达得更好,我们学语文的乐趣就在这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然我的这个提纲我自己也不是很满意,因为平仄没有对好,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帮我改一改。

【点评:“大纲”要求:“教师要高度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教师的生活、情感、经历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有利于丰富课堂教学,融洽师生关系,指导学习方法,陶冶学生情操。这里以“修改”为例,且联系学生作文,好。】

师:我想问问大家读到这一段情节有什么感受?说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点评:“这一段”所指不明,且缺少铺陈语句。】

生:读后觉得非常紧张,为林冲捏了一把汗,很担心林冲的处境。最后到了林冲报仇雪恨的时候,我又觉得这一段情节写得很快意,出了一口气。师: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生:林冲在小说里面是正面人物,我们读者都是和他站在一起的,当他遇到了危险,我们读者自然会感到紧张,小说中的情节将林冲置于危险之中,坏人一步步将林冲逼入绝境,最后林冲报仇雪恨了,这是一种压抑情绪的释放,所以会觉得很痛快。

师: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小说情节的特点。

【点评:对学生发言,不能仅以“好”评价;要学会从“语文角度”评价,如某个词语“用得正确、生动、形象”、句子“表述流畅、语意连贯,中心突出”等,学生就会逐步知道什么叫做“学语文、用语文”。】

(屏幕显示)

特点一:起伏跌宕,扣人心弦。

师:小说情节怎么才能引人入胜呢?这就要求作者在设计时候注意到情节的起伏,情节的发展起起伏伏,忽紧忽慢,这样才能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才能够抓住读者,使读者会跟随者小说中的人物欢喜悲伤。这是小说的高境界。

先请大家思考一下预习题中的两个问题。

师:小说中设计了一个人物“李小二”,这个人物既没有什么本事,也和后面的故事中的人物没有关联,为什么在这里设计这么一个人物,他和情节的发展有什么联系? 生:帮助塑造林冲这个形象

师:李小二的情节的 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没?

生:李小二发觉陆谦等人很可疑,于是就告诉了林冲,林冲猜到了来的人就是陆谦,就买了尖刀去找陆谦报仇。

师:好,我们再来看一个问题,林冲进得山神庙来,将一块大石头顶住了门,这块大石头的交待在小说情节中有什么作用?

请你再想想在后面的情节里还有没有这块大石头的存在? 生:大石头把门堵死了,陆谦等人就进不来了。师:为什么作者不让陆谦等人进来呢?

生:陆谦一进来和林冲见面,林冲就要直接报仇,我们读者就不能了解到陆谦怎么密谋害林冲的了。而且林冲杀差拨就没有道理了。

师:很好!这块大石头确实作用非凡,一方面小说发展到这里需要对读者交待陆谦、差拨怎样设计陷害林冲的;另一方面,林冲听到他们的对话,愤怒被激化到顶点,推动情节达到高潮。试想如果没有这块大石头,陆谦三人推门进来正好和林冲撞个正着,虽然林冲也会报仇。但是第一,读者对于整个设计陷害林冲的过程不清楚,第二,也不能将林冲以及读者的阅读情绪充分调动起来,缺少推动情节进入高潮的动力。我们可以细细读一下那一段对话,陆谦一伙是多么残忍可恶。林冲听到这么一席话怎么会不怒从心头起!

【点评:这里应让学生读一读、品一品,以回归文本,调适节奏。】

师:大家看李小二这个人物的设计是别具匠心的,这块大石头的设计也是非常巧妙的,它们在情节中都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是典型的“伏应手法”。所谓的“伏应手法”指后面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在前边要有伏笔,前边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在后边要有交代,有照应,这样就使整个情节结构严谨细密。这就是我要讲的小说情节的第二个特点:前呼后应,严丝合缝。请大家记住小说情节的这两个特点。【点评:仅仅“记住”是不够的,要督促学生在笔记本或书本上“写下来”。】(屏幕显示)

特点二:前呼后应,严丝合缝。

师:最后我们来看看小说的人物主人公林冲。有人说,在众多的水浒英雄中,现代女性最爱的人就是林冲;不会爱李逵,因为太鲁莽;不会爱武松,因为太刚烈;也不会爱宋江,因为他什么武功也不会,保护不了女性。为什么爱林冲呢?林冲是阁什么样的人呢?我们就要来进行分析。

林冲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分组讨论,把结论写下来,并在文中找到相应的依据。每组推选一个同学在黑板上写下来并且结合课文来讲解

师:然而林冲的性格却实在和张飞相去甚远,有人说林冲是貌似张飞,身手似赵云,性格如刘备。文本中作者没有对林冲进行相貌描写,请大家在课文中找一找有没有动作、心理和语言的描写,从这些语句中我们体会到林冲怎样的个性特点?

生:小说最后一段写林冲杀三个人的动作,表现了林冲的英勇性格。

师:你说的不错,请读一读这一段,林冲这一段才像个“好汉”,大家看他杀三个人动作是不同的,为什么用刀剜陆谦的心?为什么不用枪,不砍头,要剜心呢?前文里面写林冲听了李小二报告后,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这把刀就是为你陆谦准备的。我林冲对你陆谦有恩,你却恩将仇报,我看看你的心有多么黑!这段很精彩哦。还有吗?

生:P91:看到草厅破漏,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体现了林冲的细心。P91:林冲离开草料场去买酒,这一段描写中有几个动作,体现了林冲性格是细心谨慎的。【点评:应要求学生读一读,把主要词语圈下来:“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门旁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师:难道林冲就仅仅是一个细心的人吗?这就是他性格的全部吗?

生:林冲也是一个性格冲动的人,李小二说他是“摸不着就杀人放火”,他听说陆谦来害他就买了刀去杀陆谦,说明他很冲动。在山神庙中他报仇的那段一口气杀了三个人也体现了他性格的这一方面。师:刚才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了关于林冲的动作描写,说到了林冲性格的两个方面,一是勇猛,二是细心谨慎。但是还不够全面。我是这样总结林冲性格的,我认为林冲性格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屏幕显示:软弱糊涂、委曲求全、小心谨慎、刚强果断)

师:高俅的儿子高衙内调戏他的妻子,林冲举拳要打,可见到那人是高衙内,举起的拳头没有敢落下,这一节上看,满身本事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甚至不如“三寸丁”武大郎。为什么说他糊涂呢?且看P88林冲对李小二夫妇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于害他到这步田地的高俅,林冲仍然称其为“高太尉”。前文里面在白虎节堂林冲甚至称高俅为“恩相”,对于是谁害了自己,该恨谁他不知道,他最恨的是陆谦,而陆谦是主谋吗? 生:不是,是高俅。

师:P91,看到草厅破漏,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林冲是要在这里长期打算的。路过山神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林冲是好汉中少有的有敬畏心的,他指望神明庇佑什么呢?能早日回家和妻子团聚。宋时经常有大赦天下,那么逢到大赦,林冲就可以回家了,所以,他安心的在牢城营忍耐着。再看P91,林冲离开草料场去买酒,这一段描写中有几个动作“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草料场地处偏远,草厅里更没什么值得锁的东西,但林冲依然把它锁上。P92,见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门旁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些动作细节都体现了林冲小心谨慎的性格。

然而林冲的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譬如他买了解腕尖刀去寻仇,山神庙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一枪结果了差拨,一枪搠倒了富安,解腕尖刀剜出陆谦的人心。快意恩仇!读者读到这里憋在心中一口恶气总算出来了。这一刻林冲的性格中的刚烈得以彰显出来。

师:大家读《水浒》小说或看电视剧,一定知道,林冲杀了三个仇人后,连夜奔去的不是梁山,而是柴进庄上。柴进又修书引荐他去投梁山,来到梁山之后又经历了王伦嫉贤妒能百般刁难,直到晁盖上山,林冲火并王伦,其性格又经历了一次压抑到释放的过程。所以说人物性格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曲折的,甚至是反复的,这一点在林冲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正因为这样,林冲成为《水浒》中一个非常鲜活的人物形象。

【点评:对林冲形象分析,能扣住文本,比较细致。但也有一个缺憾:没有总体照应导入语中的“逼上梁山”,没有具体回答为什么“现代女性独爱林冲”。林冲为什么委曲求全、小心谨慎?就是他爱家庭、爱妻子,有一份好工作,从未想过“上梁山”;或者说林冲爱家庭、爱妻子,有一份好工作,因此处处委曲求全、小心谨慎。这样的人当然是现代女性喜爱的,况且武艺高强。这样的人最后还是“上梁山”,可见当时的社会对林冲的“逼”到了何种程度!】 师:最后大家请记下今天的作业。

师:看完了情节我们再来看看一般会被我们忽视的小说另外一个要素——环境描写。请大家找出并读出小说中描写大雪的句子。生:(找到直接描写风雪的有三处,读)

P90:“正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P91:“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P92:“仍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师:同学们预习得好。那么除了直接描写大雪,小说中还有从侧面描写衬托风雪的。所谓侧面描写就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感受等写大雪,请大家找一找这方面的段落。生:(找出侧面描写的段落,读)

P91:“(草屋)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P91:“向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

P92:“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炭火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没了。”用环境来衬托风雪大。“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把上盖的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通过人物的动作、感觉来衬托风雪大。

师:同学们找得很仔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描写,重点看一下这几个句子中的重点词句。(屏幕显示:卷下、碎琼乱玉、紧、迤逦背着)卷下:风夹着雪,在空中打转,呼啸而来。

碎琼乱玉:玉石是晶莹剔透的,这里是形容冰,这一句不仅是写形也是写声,我们仿佛能听到林冲踏在冰雪上的声音。紧: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大雪纷飞》中称赞它“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紧”是形容雪下得急迫,写密度之大,节奏之快,而且风大雪急才会觉得“紧”,叫人喘不过气来。更重要的是,它还隐含了人物此时的内心感受——林冲对周围险恶环境的独特感受,同时还烘托了气氛——那是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只一个“紧”字便使境界全出。文中两处写雪“紧”不仅是雪紧,也是情节之紧,情势的危急。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迤逦:曲折蜿蜒,此处是写北风之大,以至于直行前进都很困难,风夹着雪,吹得人睁不开眼,只能背着风,曲折前进。

【点评:这些重点词语的讲解,要落实在学生的笔记中、书本上,才有作用。否则会很快忘记。对“紧”字的品味,可置换一些词语,带领学生读一读,品一品,如“那雪正下得大”、“那雪正下得密”、“那雪正下得急”等等,好处是:紧扣词语,回归文本;听读结合,加深体会;活跃气氛,舒缓节奏等。】 师:这些环境或者说雪景的描写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起到了渲染气氛的作用。师:具体说说什么气氛?

生:寒冷的、危机四伏的紧张气氛,还有林冲孤独凄惨的命运也在这种环境中表现出来。生:大雪为故事的发生和展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背景。

师:你所说的环境背景是指什么?大雪对于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具体有什么用处呢?

生:因为下雪林冲的草房倒掉,他只能到山神庙里去,如果不是下雪他就不会去山神庙,就不会遇到陆谦,那也就没法报仇了。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说到了点子上。我认为这段环境描写主要有下面三个作用。(屏幕显示:烘托气氛、暗示情节、推动情节)

师:我们先看看烘托气氛。小说中环境描写对于情节发展有烘托、渲染作用,俗话说“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风雪在故事中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也暗示了情节,两次写雪下得紧,不仅是雪紧,也是林冲处境越发严峻,而林冲却全然不知。还能推动情节发展。风雪下得紧,天气寒冷,破屋压倒,这才会去出门买酒御寒,出门之后才会发现山神庙。如果不是大雪,没有出门说不定就压在草厅里了。如果不是大雪,草屋就未必会倒,也不能有后面的情节。如果不是大雪,陆谦三人也不会到山神庙躲避,直接在草料场等着林冲被烧死去捡骨头了。师:请大家根据老师说的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要求有条理有内容。(屏幕显示)

阅读小说《水浒》关于林冲的章节,写一篇“林冲小传”,放在自己的空间里,请同学们互相给出评价,看谁的文章点击数最多,评价最好。

师:今天我们学习《水浒》的这个章节,就是要教给大家一种新的阅读方法——“精读”。其实我们不少人爱读小说,但是我们大多数人读的是情节,这是较浅层次的阅读,希望能通过这一个章节的学习让大家能学会精读的方法,就是抓住小说的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要知道如何品鉴小说情节,理解情节设计的用意,关注到小说中的细节描写,从环境描写中体会它所渲染的气氛,能读懂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喜欢上《水浒》这部古典文学名著,并能主动地认真地去读一读它,我想大家是会有自己的收获的。(下课

第四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高二必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1、领会本文“官逼民反”的封建社会现实。2、理解课文运用情节的展开凸现人物性格的写法。3、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设想:

根据本单元知识和训练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以及学生作文中人物性格简单化的弊病,从而对本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专题分析。教学重点:

情节与景物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

了解林冲性格转变艰难曲折的历程,明确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教学方法:

专题探究法,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开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教学时间:两课时 具体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浒”字读音引出《水浒传》。

2、关于《水浒》:《水浒》又名《水浒传》《忠义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

三、初读课文,重点词语:赍发:jī资助赏赉:lài赏赐玷辱:diànrǔ使蒙受耻辱迤逦:yǐlǐ曲折连绵恁:nèn这么,这样,那么,那样按酒:指下酒的肉菜理会:1照料,处理;2注意,理睬;3交涉庇祐:bìyòu保祐掇:duō搬,挪动酒馔:jiǔzhuàn下酒的饭食。

三、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1.课文的标题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请将此标题加以扩展,写成一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被发配沧州的林教头开始时随遇而安,后来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得知了奸贼要加害自己,于是在山神庙前手刃奸贼,投奔梁山。

2、本文的情节由四部分组成,文后的“课文简析”中有具体分析,请大家根据这些分析,分别用七个字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

第五篇:必修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授课时数

第 1课时

课时

授课人:毛建英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小说情节,感知人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作品的主题。教学重点:体会小说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一、导入:

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杨志失了生辰纲,武松景阳岗打虎,真如《好汉歌》中所唱:“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冤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来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林教头”——林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课题)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

⑴关于作者:

关于作者的说法很多,有的说是罗贯中,有的说是施耐庵,有的说是两人合写。现在大部分人还是认为是施耐庵所作。施耐庵,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20世纪20年代以来陆续发现一些相关材料,如《施耐庵墓志》《施耐庵传》等。《墓志》说他生于1370年,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⑵《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明代长篇小说,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终于演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检查预习:注音、解词

沽——买 赍发——资助、慷慨解囊 迤逦:yǐ lǐ曲折连绵 赏赉:lài赏赐

尴尬人——鬼鬼祟祟、不正派的人

解腕尖刀——日常应用的小佩刀。一般尖长,背厚,刃薄,柄短。按酒:指下酒的肉菜;

酒馔:jiǔ zhuàn下酒的饭食

髭须:髭,嘴上胡须;须,嘴下胡须;髯,两颊上的胡须。消耗——消息、音讯。彤云密布——阴云密布。忒杀——副词,太甚,过于。向火——面向火,烤火。

碎琼乱玉——指雪花。琼,美玉。形容雪花洁白散碎。顶礼——跪下,两手伏在地上,用头顶着所尊敬的人的脚。

栲栳——一种用竹子或柳条编的盛东西的器具,形状像斗,亦称“笆斗”。茅茨——茅屋,泛指平民居所。茨,用茅或苇覆盖屋顶。(cí)二声。瘴——瘴气,致人生病的气。高卧,幽人——指隐士幽居之人。

天理昭然——昭然,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掇——搬。央浼(mei)三声——央涣,恳托。搠(suò 去声)——扎,刺。

艨艟(chōng 一声)——古代一种船。

四、补充介绍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情节:

林冲是《水浒》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

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然后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五、分析正文:

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下面的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商议此事。恰好李小二与林冲交好,特意留心了这尴尬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

酒店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

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六、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

1、理清小说情节的发展阶段。开端(第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发展(2-5自然段):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买刀寻仇敌。进一步发展(6-9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2、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七、随堂练习:

1.下列句中的“将”与“只见林冲走将入店来”的“将”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宫使驱将惜不得。(《卖炭翁》)B.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C.林冲钻将出来。D.果品酒馍只顾将来。

2.下列的“与”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不时间送汤送水来营里与林冲吃。

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与李小二道…… B.独卿与子敬与孤同。

进,与操遇于赤壁。

C.这人莫不与林教头身上有些干碍?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 D.传令与诸将。

报与三藏。

3.课文第一自然段对全篇有什么作用?以下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A.交代了李小二从偷东西到自办酒店、自食其力的经历,表现林冲仗义助人的品质。B.通过插叙和对话交代了这一回中主要人物和事情的起因。C.揭示了林冲与高俅的矛盾和斗争。

D.点明了林冲与李小二的亲密关系,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准备。

4.林冲巧遇李小二,这一情节并未展现林冲与官府冲突,为什么一开始就写这一段?它对表现林冲性格起什么作用?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A.虽然落难,林冲仍然仗义疏财,扶危济困,表现了林冲性格的丰富性。B.由于林冲与李小二的关系,为后来李小二感恩图报留下伏笔。C.为了使李小二知道林冲为什么由禁军教头变成囚犯。D.表明此时的林冲有逆来顺受、忍辱苟安的软弱性。

八、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知了小说的情节,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却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他的性格特点又是怎样,我们下节课分解。

九、作业:熟读课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授课时数

第 2课时

课时

授课人:毛建英 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小说情节,感知人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作品的主题。教学重点:体会小说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一、复习导入:

林冲被“逼上梁山”具有典型意义。小说中这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二、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采用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教师启发的方式教学。

(一)沧州遇旧

思考:开端中,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对表现林冲思想变化有什么作用?

明确:(1)李小二“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又是林冲“救了他免送官司”,并“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最后还是林冲“赍发他盘缠”才“于路投奔人”。这段插叙充分体现了林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

(2)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说明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之意,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希望。

(3)“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使李小二感恩戴德行为显得合情合理,为下文关心林冲的情节作了铺垫。

总之,(板书)沧州遇旧——(表现了他的)善良安分

(二)买刀寻敌

思考:林冲无辜受害,被发配到沧州,远离了京都,高俅、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听说了这件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了林冲了什么性格?

明确: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并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的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说罢,遍怒气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这说明,当迫害逼到眼前时,林冲也具有反抗意识。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息事宁人、安分软弱又占了上风。充分显示出他安于现状的性格。

(三)接管草料场

思考:但是,陆谦等人对林冲的迫害并没有停止,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的态度是什么?表现了他什么性格?

明确: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真不知何意?”但他还是听从了安排,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的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他却像安稳过冬。这说明林冲心中,复仇的念头更淡漠了,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后来买酒途径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这充分说明还有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特点。

另外,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一系列的动作性细节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四)手刃仇敌

思考: 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表明,经过艰苦思想斗争的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抛弃了幻想,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三、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1、思考:回首看看林冲所走过的路,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明确:“逼”。从相国寺里辱娇妻,到白虎堂上遭陷害,高俅一步一步紧逼,逼到野猪林里害性命,逼到火烧草场断后路。林冲忍无可忍,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而反抗斗争的道路。板书:

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2、思考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第一点,林冲本来是北宋京城80万禁军教头,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过着比较富 裕安定生活,这就决定了他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满足现状,缺少反抗精神。像林冲这样的人尚无法维持安定生活,不能保障生命安全,那么,广大劳动人民之痛苦不是可想而知了吗?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黑暗,朝廷的腐败。

第二点,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一个“逼”字。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的道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使人民无法生活。为了活下去,人民群众才不得不起来反抗,这就是“官逼民反”。《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这使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板书: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②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真理

四、合作探究:课后趣味思考

林冲杀差拨和富安,用的是花枪,为什么杀陆谦用的是尖刀?(可灵活安排为下节课的趣味开场,学生各抒己见,活跃课堂气氛。)

五、小结、作业:

本节课我们分析了林冲性格特点,也深入感知了小说的主题,课下自行分析文中细节、环境描写特点,下节继续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授课时数

第 3课时

课时

授课人:毛建英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小说情节,感知人物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握作品的主题。教学重点:体会小说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课型:教读课

教学方法:讲授

讨论

一、先从解决上节课的趣味思考导入。

(待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应从表现主题的角度指导学生收束:)

杀陆谦的解腕尖刀本就是为他而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的手段是残忍了些,但唯其如此,方能显示敌人的阴险狠毒和林冲的被逼无奈,最终忍无可忍,以此来释放心中的愤怒。因而林冲杀陆虞侯,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和社会的不公,从而显示林冲造反的正义性;林冲杀人,既是杀掉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掉那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自己,而一个全新的林冲也从血腥和烈火中涅磐。

好了,这就是解读小说的基本方法:一切从主题的需要出发去理解作者的写作手法。这节课我们继续用这个思路来探讨下列问题。

二、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

①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②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③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④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⑤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 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2、合作探讨:

文章两次写到了偷听,请找出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①店里:李小二的妻子有意去听,但由于陆谦等人是在谋划害人的亏心事,因而做贼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私语,隔墙之耳也就听得不甚清楚了。

②庙里:林冲无意中听到了陆谦等人谋害自己的全部对话。陆谦等人放火成功,根本没想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上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免不了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林冲又仅隔庙门,因而听得清清楚楚。

3、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三、分析景物描写——风雪的作用:

1、直接描写

①.刚去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出门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这三处描写中,有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词,是哪一个?

——“紧”,一个“紧”字,使境界全出,十分简洁地写出了雪越下越大的情景。

2、侧面描写

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风大雪紧,留下具体印象。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出去沽酒,才会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雪越下越大,草屋才被大雪压倒,林冲才去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雪大,为了抵挡风雪,林冲才将大石头堵门;正因为庙门被抵推不开,才有机会让陆谦等人的阴谋暴露,促使林冲性格变化,起到推动情节层层发展的作用,同时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破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的冷酷气氛,而草料场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完成了他性格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3、作用: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

①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

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

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 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②作品对风雪的描写,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正是因为风大雪紧,天气寒冷,林冲才要出去买酒;如果林冲不去买酒,草厅倒塌就可能被压伤压死;如果他不出去买酒,就不会看到山神庙,在草屋倒塌后也不会想到去山神庙过夜。正是因为风大雪紧,草厅才被压塌,林冲无处存身,只好到山神庙过夜;如果草厅不倒塌,林冲就可能被烧死;如果他不到山神庙过夜,就不会听到陆谦等的谈话,也就不会杀敌报仇,投奔梁山。正是因为风大雪紧,林冲到了山神庙后,才用石头挡住庙门;如果他不挡住庙门,陆谦等人就会直接进入庙中,他也就不会从他们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也许陆谦的花言巧语会使林冲相信这是一次巧遇呢,说不定林冲还会请他们喝两杯呢。

由此可见,作品的景物描写确实是非常精彩而传神的。

四、随堂练习: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写到草屋崩坏时,林冲想:“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下面哪一项与人物思想不符()A.表现了林冲随遇而安,没有什么反抗的意图。

B.说明林冲已无复仇之心,只求安稳地过日子,想待刑满后回东京与家人团聚。C.说明林冲没有完全识破高俅、陆谦的毒计,仍然忍辱负重。D.说明林冲安贫乐道,有长期看管草料场的想法。

参考答案:D 点拨:林冲没有安贫乐道的性格。林冲的性格是随遇而安,忍辱负重。

2、雪景有不同的写法,作用也不同。下面四段雪景的描写各属于哪一种。()(1)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竟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2)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感到沉寂。(3)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4)风卷着雪花,狂暴地扫荡着山野、村庄,摇撼着古树的躯干,捶开了人家的门窗,把破屋子上的茅草大把大把地撕下来向空中扬去,把冷森森的雪花撒进人家的屋子里。A.从形状、规模的角度写,用以渲染环境的气氛,或造成某种特定氛围。B.从视觉或听觉的角度写,用以表现人的感受或情感。C.从情景交融的角度写,用以衬托人的思想或情感。

D.从气势的角度写,用以提供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的背景,或产生某种象征意义。参考答案:(1)A;(2)C(3)D(4)B 3.“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样描写的意义或作用是()

A.有象征意义:当时的社会正如这草厅,动荡、腐朽,行将崩塌。

B.有象征意义:林冲的命运如同这草厅,被黑暗的腐朽的恶势力(用“风雪”象征)压得走投无路。

C.对情节有推动作用:草屋崩坏,才使林冲离开草料场到山神庙避寒;否则,林冲将被烧死,高俅如愿以偿,也就没有逼上梁山的情节了。

D.有衬托作用:草屋的破漏,动荡,衬托了林冲的动荡的、矛盾的、不佳的心境。答案:C 解析:结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析出,C项的分析最切合实际,A、B、D均脱离情节而显得牵强。

五、总结:

本篇课文,在结构上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却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下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高二必修)word格式文档
下载《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高二必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必修五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案 教学目标: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体会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3.体会小说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林冲性格的转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引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默认分类 2010-08-17 21:10:31 阅读276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引用 殷曲 的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教学设计 2012级在职研究生 李红香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3、学......

    高二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高二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 高二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课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重点: 1、领会本文“官逼民反”现实。 2、理解随着情节的展开显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高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优秀精品教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水浒传》及作者施耐庵 2.在了解课文前情的同时梳理课文情节 3.把握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反思】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反思】 陕西省永寿县中学 李铁军 我们都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当然,人物塑造是重点,但在讲授时,是不是一定要按照三要素的自然顺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转自 何有湖的博客《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章,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体会小说反映的“官逼民反”的主题。2、培养学生概括情节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