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

时间:2019-05-13 03:53: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

第一篇: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

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

项目类别: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编号: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申报、评审书课题名称: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

课题主持人:王东芝

所在单位:尚店联校后焦小学

申报日期:2011-7-3

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填

1、按照《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课题负责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行政职务)。课题负责人不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相应行政职务),而且课题组中又无高级科研人员参加实际研究工作的,须由两名同行高级科研人员推荐。

2、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项目的实际主持者和指导者,并在项目研究中担负实质性的任务。

3、“十五”课题完成情况,分以下几种:A主持过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并已结题;B主持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但未结题;C参与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D未参与山东省“十五”规划课题。申报人只须在“九五课题完成情况”栏上填上序号“A、B、C、D”即可。

4、课题论证应充分。

5、研究计划和阶段成果应明确。

6、申请书须经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领导审核,签署明确意见,承担信誉保证并加盖公章后上报。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主持人姓名

王东芝

性 别

民 族

汉 出生 年月

1982.1

行政职务

教务主任

专业技术 职务

小学一级教师

研究 专长

课堂教学

最后学历 大专

最后学位“十五”课题完成情况

D

工作单位

尚店联校

联系电话

*** E-mail

baimuhua@sohu.com

通讯地址

山东省临清市尚店乡后焦中心小学

邮政 编码

252662

课题组主要成员 ︵不 含 主 持 人 ︶

姓名

专业技 术职务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雷明瑞 张九梅 辛纪秋 张凤娥 王秀梅 陈金云郑春华

小学一级 小学高级 小学一级 小学一级 小学二级 中学二级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后焦小学

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

教学教研过程性监控与督导 过程性监控与督导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

教学实验及案例分析课题主持人“十五”期间(2001年—2005年)教育科研情况

主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的级别及完成情况

D

发 表 或 出 版 的 主 要 论 文 或 论 著

论文或论著名称

发表报刊及日期

出版部门

合作人

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学生自治

聊城市教育局2007年12月王秀梅

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

新课标教育研究2008年9月

新课标教育研究杂志社初探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2009年6月王秀梅

家长如何指导孩子阅读

水城周刊 2009年7月

聊城日报社

王秀梅推荐人意见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课题主持人,须由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且主持过市级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研究课题的专家填写推荐意见。推荐意见要从课题主持人的“专业水平”、“科研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陈述。

推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推荐人签名:

推荐人姓名专业技术职务研究专长工作单位推荐人主持过的课题名称推荐人签名:

二、课题研究论证报告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课题提出的背景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所以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之间,教学模式处于中介地位,因此,努力探索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学模式是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1、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点,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达到知识共识、共享、共进,实现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看,新的课堂教学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教”与“学”,教师和学生彼此将建立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交流与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通过交流、互动相互说教、影响,也就是要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

2、“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给我的启示。“小组合作”教学模式首先体现的是课堂的根本性转变,“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的舞台,完全是学生自主的情感投入”;这里的课堂是民主的:没有了台上台下,没有了“师道尊严”;这里课堂是自由的:辩论、歌唱、讲解、朗诵,形式活泼、气氛热烈而又不失和谐。其次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学生在课堂上群体参与、共同协作、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形成共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还体现了课程资源的再开发,以教材资源为依托,扩展知识点,延伸教学内容,加大了课堂容量,丰富了教学资源。

3、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农村教师都感到新的教育理念好,但要落实到自己的课堂太难,甚至感到无所适从。有的仍是老上法,课堂毫无生气;还有的认为课堂越花越好,弄得孩子在课堂上既唱又跳,可收获甚微……于是,教师有了怀疑:新教材是否科学?农村孩子没有城市的孩子聪明……究竟怎样的课才称得上是一节好课,我们的教师也曾多次听过市级以上的优质课,据教师反映:优质课是好,就是学不了,有的教师则说了一个形象地比喻:新课改的课堂“像云像舞又像风”,这虽然只是趣谈,但也真实地反映了一个问题: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把握越来越模糊,教师学习的思想只能是机械的运用在课堂上,结果只能使课堂有形无实、画虎不成反类犬。

(2)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遇到的困难。2.班级中学困生比重大、转化难。

2、本课题在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世纪 60 年代以后,随着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小组教学已越来越多地受到欧美教育家的重视,甚至成了某些发达国家小学教学的基本活动形式。但就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而言,小组教学仍被看成是班级教学的辅助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很大。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与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深化,小组教学在我国中小学的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加强。(2)本课题与之联系与区别、预计有哪些突破

本课题吸收现有理论的核心理念,着眼于教学模式的现实可操作性,立足学校的客观实际,构建起符合本校发展需要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困生的辅导转化措施。

3、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1、转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责任感和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3、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制定学生互评和教师评定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方法,让师生处于平等对话的位置,使评价成为一种双向甚至多向的活动,从而促进教与学的共同发展,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欣赏别人。

4、缓解课堂教学矛盾,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小组合作式”教学,让掌握得较好的学生去辅导掌握差的,使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去辅导未掌握的学生,从而减轻老师的负担,尽量避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顾此失彼的局面,又能使部分学生的情感得到照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学校领导向来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以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作为学校办学的理念之一,学校校长和教务主任亲自担任本课题的负责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做直接、有效的筹划、组织和协调、领导。无论从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还是研究时间和研究人员的保障等,都给予充分的优先考虑。每位教师都建立了个人发展计划,坚持每周写教学随笔与反思。学校为了便于教师们互相学习,实行集体备课制,并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从多方面给教师的学习创造了浓厚的氛围,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题从小处着手,立题小,目的明确,易于实现。

三、课题研究设计报告

1、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

分组教学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性互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分层辅导就是根据学困生不同的知识技能缺陷,使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予以辅导。

2、理论假设与研究目标(研究目标分解与具体化)

1、尽快掌握小组教学方法,并运用于日常教学。

2、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小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组织的基本规律,以及在小组教学模式下展开分层次辅导的方法和措施。

3、通过对实验成果的总结和反思,构建出一套适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新手教师的培训方法。

4、利用课题研究成果有效地培训教师和高效地转化学困生。

3、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的分解与具体化,含子课题的设计)

1、通过学习、培训,探索小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组织。

2、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的课例观摩、课堂教学实践,组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反复对比新、老课堂教学效果,体验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挑战,从而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3、立足农村小学实际,探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组织形式。

4、研究过程设计(阶段时间划分、阶段达成目标、阶段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形式、阶段负责人)

第一阶段(2011年7月——2011年9月)理论学习和准备阶段

1、方案论证、课题研究目标的构建与课题内容的确立(分总课题、子项课题)。

2、课题组组成人员的物色与确定。

3、形成课题的初步研究方案;

4、积累资料并搜集有关理论书籍和查阅与本课题有关的论文

5、课题研究教师撰写学习心得

负责人:王东芝

第二阶段(2011年10月——2012年12月)资料收集和实践探索阶段

1、收集各学科的小组课堂教学成果,学科教师及班主任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并开展研讨,同时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在实践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和行为。

预期成果:典型的课堂操作案例、班级管理案例、小组教学的课堂的基本环节和构件分析成果、及课题阶段小结。负责人:辛纪秋 王秀梅

2、反思、总结、实践阶段:把课题的成果运用到实践中去再次进行反思、总结,对存在的问题重新研究对策,采取更有效的手段开发典型的“小组教学课堂”和“分层次的教学辅导”,实现新课程的更有效地实施。

预期成果:建成“高效的小组教学课堂”、及有关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论文集和案例集。负责人:王东芝

第三阶段(2013年1月——2013年7月

1.全面开展深入研究; 2.将初步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新的起始年级;3.对部分阶段研究成果的实际效用进行再检测和修改; 4.进一步完善教学案例。5.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6.汇集并展示研究成果。7.接受验收。8.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测评。

负责人:雷明瑞 王东芝

5、研究方法设计(对应研究目标、内容、过程进行某一方法的具体设计)

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教学实验法、案例分析法,走“实践-研究-行动-反思-发展”的路线。

6、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保证措施

1、课题组成员 顾

问:雷明瑞(校长)组

长:王东芝(教务主任)

副组长:张九梅(后勤主任)

员:张凤娥

王秀梅

辛纪秋

郑春华

陈金云

2、组织和人员保证措施:

(1)由本校校长任课题组顾问,负责协调工作和经济保证;(2)由教务主任负责业务工作,组织开展课题研究;(3)由学校成员负责理论研究和实验活动的开展。(5)所有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参与,形成了全员参与机制。

3、活动机制保证措施:(1)将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及各部门工作计划,深入到各班级。研究活动基本以班级为实验单位,各班围绕课题开展教学实验。(2)将课题研究成员范围放大至每位师生,要求每位学生参与教学实验活动,每位教师撰写教学研究论文或心得体会。(3)将课题研究成果纳入部门考核、教师考核体系中,纳入各项评优指标中。

7、预期研究成果(成果形式及预期完成时间)

取得课题研究成果,并用于日常教学;以及有效地培训教师和高效地转化学困生。预期完成时间为两年。

四、评审意见

1、课题承担人所在单位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2、县(市、区)教育科研部门评审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3、市教育科研部门、高校分管领导评审意见

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4、专家组评审意见专家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5、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核意见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第二篇:职教分层次教学研究论文

一、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一)应对文、理、艺体学生兼收的需要

为了扩大招生数量,从2006年9月开始,山东省内高职院校的许多专业招生时开始进行文、理、艺体学生兼收。例如服装设计等专业实行文、理、艺体学生兼收,大多数工科专业则是文、理科学生兼收。文、理、艺体学生兼收导致学生基础知识和个性差异较大,特别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很大影响,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理科学生学习艺术类课程时,因为缺乏必要的美术基础知识,对部分课程的内容接受较慢甚至难以接受,知识和技能很难达到教学要求;文科学生学习化工类、生物类专业课程时,由于物理化学基础知识欠缺较多,既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也影响学生未来职业能力的发展。

(二)满足不同职业岗位对职工性别的需要

因为有的职业岗位劳动强度高比较适宜于男同学,有的职业岗位技巧性高比较适宜于女同学,企业在招工时往往有所偏重。大多数专业为了完成招生计划,在招生时有时忽视性别,只要学生报考就会录取,而学生对报考专业的培养目标、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岗位群往往并不是很清楚,因而对将来的顶岗实习和就业带来很大的不便,有的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到专业不对口的岗位工作,偏离了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化人才的要求。

(三)应对录取生源成绩差距较大的需要

近年来,招录的学生高考成绩差距呈现逐年加大的趋势,部分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不仅学习兴趣不大,管理难度增加,而且对基础较好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就会影响整个班级或某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既不公平,也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山东省为例,2010年高职院校招生的最低分数线为190分,录取的最高分数达500分以上。如此大的分数差距,若不进行分层次教学,在专业培养目标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取、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和技能训练等方面带来很大的困难,难以实现人才培养过程达到既定的目标。

(四)适应后置式订单培养的需要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企业用工要求,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较多的专业采用了后置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后置式订单培养的学生往往只是某个专业的部分学生而不是全部,这部分学生的人才培养职业标准、岗位能力、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直接根据订单企业要求进行制定或调整,教学过程能够更好地实行“工学结合”和教学做一体化的培养要求,便于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和零距离过度。而没有实施后置式订单培养的学生,还要依据原来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培养,两种培养方案多数情况下有差距。面对这样一群成分复杂、基础知识差异大、职业岗位性质不同和不同企业对人才要求不同的情况,忽视学生的分数差异、专业差异、职业岗位差异和个性发展,采用同一个标准进行教学,这实际上是教育的误区。高考的选拔考试实际上也是便于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一种体现。因此,正视学生群体各个方面差异的客观存在,按照因材施教原则,采取分层次教学,不断探索和实践适应高职院校生源现状的教育教学模式及方法,加快教学改革,改进教学方法,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有利于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一)分层原则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力是多元化的,而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商和情商差异往往会在八个方面表现出来,按照“因材施教”的育人原则实施分层次教学,是尊重学生差异、便于组织教学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全体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和提高的有效措施[1]。依据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未来职业岗位特点、录取分数和个性差异的不同,进行不同群体的组合,实施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和技能训练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潜能,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获得知识、素质和能力的提高[2]。分层次教学要在学校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宜粗不宜细,细化到能够实施、便于组织教学即可。

(二)分层方法

根据生源状况和学校的办学条件,比较易于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招生人数比较多、录取分数差异比较大的专业,可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二是文、理、艺体学生兼收的专业,可分成艺文、理两个层次;三是未来职业岗位对性别有特别要求而招生时男女生混招的专业,可按专业方向分成几个层次,例如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分成了纺织工艺方向和质量控制与检测方向(适宜女生),纺织机械保全保养方向和纺织机电技术方向(适宜男生);四是根据企业订单或后置式订单培养的要求,未来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基本确定的专业,可将后置式订单培养的学生单独组班进行培养;五是英语或计算机等课程录取成绩差异较大的学生,可按课程分数分成几个分层次实施教学。招生人数比较少的专业,学校往往要考虑办学成本,一般较少采用分层次教学。

(三)层次的动态管理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潜能,鼓励学生比学赶帮超,学生的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学习成绩、个人特长和未来就业岗位实施动态管理,一般以一学期为单位,每学期进行一次层次的再分配。调整层次时,先由个人提出申请,经审查符合相应的条件后可变更学习的层次。

三、实施分层次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不同层次教学标准的制定

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专业或课程都要根据所分层次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课程内容、课程标准和考核方法,在课程内容的选取、应知应会的把握、技能训练的要求和岗位能力的标准等方面,制定层次标准,便于组织教学和利于考核。还可以适当减少必修课的课程数量,适度增大选修课的课程数量,拓展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空间,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二)认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目前高职院校在学生入学后,往往以专业或班级为建制进行管理,不仅教学过程以班级建制为主,而且学费缴纳、学籍注册、学生证发放、图书借阅、宿舍分配、考试以及各类活动安排等也都是以班级建制来实施,学生在不同层次间的分配和流动,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认同感和心理感受,进而在言行上表现出来。因此实行分层次教学,既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引导和教育,抛弃仅以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又要制定学生在不同层次间流动的实施办法,依据多元智能理论,通过多个方面来合理评价和考核学生;既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又要做到学生个性发展与岗位能力要求相结合,尊重学生选择与依据学习成绩相结合,重视学科差异与鼓励学生发挥特长相结合,从而为实施分层次教学做好思想保证。

(三)设置多个专业方向及模块层次

在专业设置方面要充分进行社会调研,准确把握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状况,依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正确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职业岗位的特点,为了有利于职业能力培养和发展、男女学生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而分解成2~4个不同的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分别组建不同的模块或单元,各模块或单元的教学目标还可以分成高、中、低三个层次,通过课程教学的宽度、深度和职业技能的熟练程度加以区别,按照分层次教学的需要,加以灵活选取。通过毕业生初次就职岗位和晋升岗位的信息反馈,准确获得学生对口就业的发展情况,在招取新生时对学生的性别加以引导和控制,以尽可能使所招学生符合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化人才的培养需要。

(四)改进和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在实施分层次教学后,学生的层次和班级变更会对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它涉及到辅导员工作、学籍管理、学费及班费管理、宿舍管理、评优推先、省和国家助学金及奖学金的评比、各类活动组织等多项内容。为此,一是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分清责任,使管理工作衔接平稳过渡;二是要及时沟通和交流信息,使学校的各个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变更学生的有关信息,认真做好对学生的服务工作;三是学生的层次和班级信息变更要及时通知学生,确保学生信息不出现错误,保证教育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五)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实施分层次教学,一是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转变教师观念,正确面对生源状况,在项目化教学、内容载体、教学方法、教学技巧和实习实训指导能力上狠下功夫[3]。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生源个性差异较大的状况可能持续下去,学生的层次划分是有限度的,即使是同一层次内,学生的个性差异还是客观存在,分层次的目的只是适当缩小了学生群体的个性差异,更有利于组织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不管是否将学生分层次,因材施教既是教育者必须遵循的教育教学要求,也是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发展的重要做法。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宜,在授课内容上,力求宽严适度,深浅有序;在课堂练习时,习题难度分层,照顾全面;在布置作业时,做到有难有易,层次分明;在上机实践时,实施分层辅导,加大转差;在技能训练上,学生自主选题,分层考核。二是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保证学生实验实习和技能训练的需要。对学习理论知识比较吃力甚至无法达到基本要求的学生,可以通过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强化实践训练,使之在职业技能方面有一技之长,还可以通过选修课拓展学生的其他能力,实现全体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共同进步,以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

四、结语

近年来,我院首先在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展了分层次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在新生入学之初,通过摸清学生文理科生源分布状况和进行文化课摸底考试,对学生进行适当分层次。按照文理科分成两大类班级,按照入学英语成绩分成快班和慢班,各层次对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和要求以及课程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标准和方法,对文科学生进行化学知识补课,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职业岗位性质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拓展选修课课程和内容,增加实践教学时数,改革考核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核。通过实行分层次教学,有效地解决了教师难以教、学生不愿学、教学效果差的问题,通过一系列配套制度和措施的推行,扩大了分层次教学的专业和课程,使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升,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逐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以上,就业对口率达到92%以上。实行分层次教学是适应目前高职院校招生情况变化的应对措施,目的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便于组织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高等职业教育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的教育教学改革,为推进分层次教学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空间。由于各个院校和各个专业的生源情况不尽相同,因此学校一定要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分层方法或分层标准,使之更加符合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化人才培养的需要。

第三篇: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日益突出,分层次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已逐渐被广大教育工作者认可和接受。本文分析了各类分层次教学的利弊,讨论了我校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在实施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措施,阐述了区分不同教学对象进行分类指导的教学改革理念。

【关键词】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是高等院校理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它不仅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它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大学物理也是一门理论性、抽象性极强的课程,而且还要求学生有很强的数学基础。自1999年以来,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的需求,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转型,它已从昔日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各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加。然而随着招生量的不断扩大,普通高等院校学生入学成绩差距增大,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情感各方面参差不齐,按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必然导致一部分学生觉得教学内容太简单,没有挑战性,而另一部分学生觉得太难,从而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应对由于教学对象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更好地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国内一些高校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实行分层次教学,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1国内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现状及利弊

1.1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采用的第一种模式是将全校同一年级各专业学生按入学成绩和数学基础的不同,分为A、B、C三个层次实施分层次教学,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状况,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课堂教学过程以及不同的考核要求,这样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针对本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使得教学过程目标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但是将全校同一年级各专业学生打乱原来班级重新分班,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必定给正常的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同时可能会使处于较低层次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厌学情绪。

1.2国内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第二种模式是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照知识基础和对于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成不同的层次,教师在备课时要合理设计出各个层次学生应掌握的难易程度及知识要点,在讲解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分为不同层次进行讲授,由学生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能力有选择性地吸收和接纳,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这种模式似乎可以克服第一种模式的弊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将增加任课教师备课和授课的难度,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同层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很难兼顾,而且不同层次学生成绩的评定也很难制定。

1.3国内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第三种模式是按照专业进行分层,采用“平台+模块”的方式。不同的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程度是不同的,为使物理知识有助于学生本专业学习的开展,按照专业设计“模块”。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可以在专业方面有所延伸和拓展。既保持物理学体系的完整性同时又突出了专业特色。当然这种模式也不是十全十美,比如不能兼顾到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但可操作性比前两种方式要强。

2我校的招生情况和大学物理教学现状

内蒙古工业大学是一所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研究型综合大学,我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每年招收近5000名本科生,招生类别包括一本、二本、二本C以及民族预科生,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物理课程涵盖全校绝大部分专业方向,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分为《大学物理A》(96学时),《大学物理B》(72学时),《大学物理MA》(96学时),《大学物理MB》(72学时)以及《大学物理C》(54学时)。《大学物理A》适用于电力学院、信息学院、理学院等专业性较强,对大学物理基础要求较高的专业;《大学物理B》适用于轻纺学院、矿业学院等,这些专业对大学物理基础要求相对不太高;《大学物理C》主要面对偏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大学物理MA》和《大学物理MB》是针对民族预科班学生开设的。一直以来,我校大学物理都是按照传统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只要学时数相同,便使用同一本教材,同样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采用同一张试卷进行评价。然而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一些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主要有以下两点。

2.1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

学生入学成绩相差较大,整体层次比较复杂,加上高考制度的改革,部分内容如热学和光学有些学生在中学时一点都没有接触到,这给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带来很大难度,教学内容深度和进度难以把握,若采用过去传统的模式进行教学和考核,课堂教学效果不会理想,而且不及格率也偏高,导致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程失去兴趣,影响后续课程的学习。

2.2大班授课存在很多弊端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多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我校除民族预科班外,大学物理课基本上是4个自然班合班,这导致课堂秩序不容易控制,教师不能兼顾到每一位同学,课内师生交流少,一部分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甚至在课堂上睡觉、玩手机,严重影响了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

3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基于此我们依据招生类别、专业设置特点、学生认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实际情况,提出了对大学物理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构想,并对2013级学生进行了实践。

3.1教学主体分层次原则

不同招生类别的学生在物理基础、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为此,我们首先将全体学生进行了第一次划分,一本和二本学生划为第一类别,二本C学生划为第二类别,民族预科生划为第三类别。其次,我们按照专业相近的原则进行了第二次划分,我校大学物理课程按不同专业已经分为《大学物理A》、《大学物理B》和《大学物理C》三个类别,在此基础上,我们尽可能将相近专业的学生排到同一授课班级,比如电子与通信、软件与网络、生物与制药等。相近专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比较接近,这样有利于授课教师在保证物理学知识完整体系的基础上能兼顾到专业特色,针对不同的专业,教学侧重点可以有所不同,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

3.2授课教师的选派

各个教师的学术水平、知识结构、授课特点、授课质量以及讲授方法等各有不同。理工科一本、二本学生素质较好,一般选派学术水平较高、授课质量较高、教学经验丰富、讲课节奏稍快的教师,除了在内容方面有所拓宽和加深以外,还可以将物理学的教学内容与高新技术、科学前沿适度联系起来,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与思维。二本C学生基础知识较差,我们选派的教师往往教学经验丰富、耐心细致、认真负责、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善于与学生联系和沟通,这样的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基础较差学生的思维启迪、智力开发和潜能挖掘。文科类学生我们选派知识面较宽、教学水平较高、在科学史和物理学史方面有所研究的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我们一般选派蒙古族教师,他们可以和学生有良好的沟通,从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学过程的组织以及对学生的管理。

3.3教学大纲的制定

教学大纲的制定对规范教学内容、保证课程的基本教学质量以及进行教学质量检查和评估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我们经过充分调研,全面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专业培养目标,然后指定相关教师制定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1)对理工科一本和二本学生,参照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物理教学大纲的标准,需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要求,基础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另外根据学生所学专业进行知识拓展,并且适当引入物理学前沿与高新技术,尽可能满足这部分学生对知识的需求。(2)二本C学生基础很差,在制定培养目标时必须降低标准,要求能基本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大部分要求,基本满足后续课程学习的需要即可,教学过程中需适当加强课堂练习。(3)民族预科生要求能完成大学物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全部教学任务,基本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难度较大的理论推导,以实际应用为主。(4)文科类学生主要从人文和历史的角度出发,要求他们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理能够基本理解,同时了解这些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以及对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作用。

3.4课后作业的分层

课后作业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不同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知识和接受能力不同,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及应用差异很大,所以我们对学生的课后作业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我们大学物理课程组依据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自编了与授课内容相配套的习题册。每一章对应一份习题,每份习题都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三种题型。对理工科一本和二本的学生,基础部分约占70%左右,提高部分约占20%左右,综合应用部分约占10%左右;对二本C及民族预科班学生,基础部分约占90%左右,提高部分约占10%左右;对文科类学生,没有复杂的推理和计算,以基本内容的理解为主。课后作业分层次布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要求,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不觉得太困难,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3.5考核评定办法考试改革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和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主要手段。我们打破了过去采用同一标准、同一试卷进行考核的传统做法,首先加强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课堂提问、作业成绩等进行评分,称为平时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纳入到学生的综合考评中去,尤其对二本C学生平时成绩的比例更大一些,这样可以有效地把他们留在课堂上,避免学生逃课、旷课现象的发生;其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按照不同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标准、不同内容的试卷进行考核,优等生主要考察他们对物理基本内容、基本原理的掌握及应用,而差生着重考察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试卷题型的分配比例也有所不同。

4结论

分层次教学法的实施,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各得其所、学有所获,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进步的喜悦,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分层次教学的实践,消除了以往考试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提高了学生的及格率;分层次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教师在备课时能够针对本层次学生的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学过程目标明确,教学效果会大大提升;分层次教学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课教师必须研究针对本层次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激发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热情;分层次教学促使教师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有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毛强,彭振生.大学物理课程分层次教学改革初探[J].巢湖学院学报,2009年第11卷第6期.[2]杨梅.浅谈分层次教学[J].科技信息,2009,(9):475.

[3]叶琳,刘文霞.国内分层次教学历史发展概述[J].宁波大学学报,2010,32(3):5-6.[4]张华.课程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26.[5]许杰.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应用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1):130-133.

[6]于慧,许丽萍.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第4期).[7]赵达,王乐新,张欣艳,王畅.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高师理科学刊,2008,28(4):108-111.

第四篇:数学分组教学研究

数学分组教学研究方案

课题名称:《数学分组教学研究》

摘 要:分组教学,能够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学习的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存在的问题进行不同层次的辅导,使每个不同水平的学生通过学习后,在原有的水平上有较大进步。关键词语:分组教学、因材施教、共同发展

一、课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现行的教学方式为传统的班级制,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很大的差异性,而且一个班级里人数较多,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学优生学习没动力,冒不了尖,学困生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因此我决定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2.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3.原苏联心理学家科鲁捷茨基的研究实验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数学分组教学的涵义就是把同一班级(年级)的学生,按照学习基础,能力的差异分成若干个组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标准来实施教学,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实施分组递进教学的五个基本环节是:学生分组、教学目标分组、分组施教、分组测试、分组评估

1、学生分组

对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原有知识和能力差异”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习可能性水平将全班学生分成高、中、低即A、B、C三个组次,比例分别占20%、60%、20%。学生分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显性分组或隐性分组,显性分组是由学生自择、师生协商、动态分组,隐性分组则只由教师掌握,作为编排座位、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课堂实施针对性分组教学的依据。学习成绩好、学习兴趣浓、学习主动、接受快的学生属于A组;学习成绩中等、学习情绪不够稳定或能力一般、学习勤奋的学生属于B组;学习成绩差、学习困难大、消极厌学或顽皮不学的学生属于C组。学生分成后可以按照高、中、低组1:2:1组成四人合作小组块状集中编排,或按纵向同质、横向异质集中编排,以便于辅导和相互讨论帮助合作学习。

2、教学目标分组

教学目标分组的目的在于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不同情况来设置各个组次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从而有针对性地教给学生不同水平组次的知识,以便和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相适应。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也认为,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停留在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即所谓的第一发展)上,教师的教学应该引起、激发和启动学生一系列的内部发展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完成相对于其现有知识水平而言更高组次的知识水平。对不同组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组次的要求。将课程与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分组时应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既能达到基本要求一致,又能鼓励个体发展。各组次学生最低要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中组学生要能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和应用;对高组学生要求具有自学、探索、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能进行创造性学习和实践。

3、分组施教

分组施教是分组递进教学中最关键、最难操作、而且也是最富有创造性的部分。应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组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①按课型确定分组,新授课在时间的安排上,B组、C组的授课时间要得到充分的保证,一般是25—30分钟,这样能保证B、C组学生能听懂吃透。对A组只需点到为止,一般5分钟左右,使A组学生学有余味。即下有界(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最基本的内容),上无穷(定向启发,课外发展)。复习课、习题课教学分组较明显,以学生组次差为教学资源,努力创设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利用高组学生的答问、小结、归纳、板演、辅导,为低组学生开拓思路、取长补短。教师按照学生的分组设置分组练习,建立学生所要获取的知识同学生意识中已有知识的联系,使各组学生在各自学习可能性最近发展区有所发展。

②按教学内容分组,例如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有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等不同程度要求,概念本身也有定义、狭义、广义、内涵、延伸等组次内容。课本中的例题起着对概念的应用、解题规范化的示范作用,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但是组次感不强,内涵有限。教师应熟悉教材前后联系,掌握每个概念、例题所处的“地位”,对概念、例题恰如其分地进行分组,有的适可而止,有的加以铺垫与引申,形成变式例题组或习题组,以供不同组次的学生选用。

③提问分组,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拟三个组次的问题便于课堂提问,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A组学生回答,简单问题优待C组学生,适中问题的回答机会让给B组学生,学生的回答有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点拨。

④练习、作业分组,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组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C组学生能完成课本上大部分练习和A组作业题,会做其中基础题;B组学生能完成书上全部练习和A组作业题,选做B组作业题;A组学生另外增加变式题和综合题。练习、作业可分成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全体学生都做,选做题由B组学生选做,A组学生全做。学生完成各组次相应练习和作业后选做高一组次的练习、作业。这样可解决以往统一习题、作业时高组学生“吃不饱”、中组学生“吃不好”、低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

⑤辅导分组,平时利用第二课堂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对C组学生辅导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面批学习作业,个别辅导重点突出,选题简单、基础;对B组学生增加综合性习题,鼓励拔尖;挑选A组学生进行数学竞赛辅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

4、分组测试

阶段性测试具有比较全面、及时反馈各组次学生阶段学习效果和激励作用,把握试卷的密度、难度,按组次编制测试题,大部分为基础题,少部分为变式题和综合题,其中基础题占70%,在一份试卷里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必做题各组次学生都做,B组学生选做选做题,A组学生则做全部选做题。

5、分组评估

对学生进行分组评估,以其在原有知识水平上的进步和提高大小作为评价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的一个基准,这是进行分组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衡量分组教学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手段。①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组次的提问、练习、作业等及时做出有效的、鼓励性的评价。②以分组测试成绩作为分组评价基本依据,把学生每次分组测试成绩多做纵向比较,考察各组次学生在本组次的达标及递进程度。对各组次达标学生进行表扬,让有进步的学生及时递进到高一组次,鼓励低组次学生向高组次努力。③对达不到原组次目标的学生及时作心理辅导,解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中存在的问题,对部分学习不到位的C组学生加强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让所有学生在分组测试后保持良好的上进心态,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④教师针对阶段教学效果自我反馈、自我调节,主要是在分组施教这一环节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一步使“教”适于“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⑤通过对各组学生平时的学习活动和操作活动的有效记录与评价,将过程评价、动态评价与综合性评价结合起来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与考核,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平时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是应用研究课题,其进程为:研究——实践——改进——提高,良性循环,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主要是:①文献研究法②教学实验法③分析比较法④经验总结法。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应该有效地解决我校“学困生”、“厌学生”,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数学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构建出适合我校的较高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分组教学的数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养成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2.分期目标及其表达形式

本课题力求取得科学性、应用性、可操作性较强的研究成果。

①初期成果(准备阶段):课题调查论证、课题研究申请书、申报立项、研究总体方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②中期成果(研究与实验阶段):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案例研究报告、教改心得体会文章、教学论文、阶段总结。

③最终成果(总结与验收阶段):实验课教学模式展示、教学成绩展示、教学论文、结题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

我们开始的《初中数学分组教学研究》的课题研究。具体来说,我们构建的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这一阶段,集体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成立课题研究组,确立实验班和对比班,调查测试获得数据,制订课题研究的总体计划。通过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投影仪等展示一个个案例,介绍某些背景或创设与学习内容相适应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心理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投入学习。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指点,让学生学会摘录、保存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资料,并对各种资料进行分类,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小组交流,共同确定他们所要研究的专题。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

对实验班实施研究,通过各种手段对课题实施情况及时反馈,通过论文等形式对课题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这一环节要求学生围绕研究问题,利用各种渠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围绕研究的问题分析、处理信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个环节要达到两个目标:

(1)通过协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激发严谨地研究问题的态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的愉快,培养学生协作的精神。

(2)小组协作完善研究成果。

第三阶段:总结推广阶段

这一环节是改进、调整、完善课题的研究,不断检验实验班的效果,同时组织教学调研,掌握详细资料,最后对课题研究进行最后总结,完成综合实验报告。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开展讨论、交流。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通过协商和辩论,对当前的问题摆出各自的看法、论据、及有关材料,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从而完善自己的研究成果。

在研究性学习模式的探讨、设计方面达成共识以后,就以此模式为指导,进行典型课例的实验研究,探讨数学课教学与学习的规律。

第五篇:分层次教学

浅谈分层次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所谓的分层次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把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几组,再根据这分组情况在班级教学中制定相应的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过程层次化,作业布置层次化,效果评价层次化。实施分层次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学生存在着差异性。其次,社会对人才需求呈现多样性。再次,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和国外的个别教学模式为分层次教学提供可行性。最后,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内容较为抽象,而且具有极大的包容性,涉及面极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知识的掌握运用上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行有效分层教学具有极大意义。

那么,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怎样开展分层次教学呢?其重要的教学措施及过程如下:

1.学生分层

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能力和学习态度将全班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学生基本是思想品德科基础较差者,学习较差,学习兴趣不浓,失去学习的信心;B层学生大部分属于成绩中等者,他们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学习成绩、学习兴趣不稳定,只会做模仿性习题,另有一些学生属于“偏科”型学习失败者,他们在以前的学习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干扰,导致思想品德成绩不理想;C层学生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学习毅力强,思维敏捷,成绩优秀。

2.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活动是以教学目标来定向控制的。实施分层次教学,教师应认真学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教材和教学用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着重分析重点难点,并制定出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第一层次为基本目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需要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的教学内容。第二层次为发展目标:在以上基础上进一步掌握所学知识,并应用这些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即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的比较复杂的运用和分析的教学内容。第三层次为提高目标:独立分析和解决一些综合性的题目和开放性习题,侧重于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创造性学习。

3.备课分层

这是根据设定的不同层次总体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研究知识的分化点。要做好备课分层,就要做好以下两点。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对学生实行动态分层。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一般会呈现出好、中、差三个层次,这种客观存在的层次差异,不仅教师心中有数,往往大多数学生也能心领神会。师生间这种“心照不宣”的共识,常常由于教师怕伤害一些中、下层次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难以启齿,不好明确。要实施分层目标教学法,教师就不能回避这一问题,但要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当众宣布学生的分层情况,而应十分注意讲究方法。其次,要结合学生的分层情况,对教材进行分层处理。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和抓好学期备课、单元备课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进行课时备课,要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高、中、低三个层次,也就是为学习较好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高层次的学习目标,为学习中等的学生制定出一个中层学习目标,为学习较差的学生制定出一个较低层次的学习目标。

4.教学分层

学习组织方式: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为主。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可以5~7人为一组,好、中、差等生都要分配好;可以定期轮换组长,组长负责检查学习情况,个别指导。小组内合作,互相帮助;小组间进行竞赛。

5.作业分层

首先,课堂练习分层。课堂练习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即设计出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基本要求一致,习题技巧分三个层次,分别与三个层次的水平一致。其次,布置有弹性的作业与练习。一般分为必做题与选做题。必做题是每位学生都应完成的基础题,选做题只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其次,布置有弹性的作业与练习。

6.测试分层

测试内容着重在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拟订出不同层次的测试题,如分两份试卷测试,让学生自选。也可以采用同一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附加题或选做题等形式。总之,检测的内容、深度与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相一致,以考核教学目标的落实。

7.评价分层

首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批改方法。再次,对三类学生的评价要求不同。对A组和B组学生的作业要批改得格外仔细,有时进行面批。对C组学生可浏览抽批,或选择评价,或同他们探讨较深的问题,启发他们深入钻研。其次,对三类学生的评价要求不同,同样的题目,同样的答案,后进生会得到“优秀”,中等生得到“良好”,优秀生只能得到“及格”。再次,实施鼓励性的课堂教学评语与考察评价。

8.课外辅导分层

要做到因材施教,仅靠课堂是不够的,还应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好培优补差工作。进行分层次辅导既是补差,又是补优。对于后进生,教师要让他们正确面对困难,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其次,帮助他们找出问题,以及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布置适量针对性强的练习,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也容易激发他们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另外,对优等生可进行兴趣小组形式的辅导。

总之,切实有效地开展思想品德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其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因此,在当前实行的班级教学模式下,实施分层次的教学对落实素质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载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分组分层次教学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分层次教学

    初中数学分层次教学实施方案 分层次教学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渐......

    分层次家长会

    召开的是分层次,收获的却是幸福感。 分层次家长会是班主任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学习基础等综合水平把学生分成三类,分三次召开小型家长会。会上以尊重为前提,以平等座......

    分层次教学法浅析

    分层教学法浅析 铁岭中心小学闫乃娟张巧英 【摘要】:分层教学法充分体现因材施教、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教学原则,学生可以各尽其能,各有所获。 【作者单......

    分层次教学

    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在学生知识基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分层教学,从而达到不同层次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理论依据分层教......

    分组分解法教案

    9.16 分组分解法 上海市民办中芯学校张莉莉 教学目标: 1.理解分组分解法在因式分解中的重要意义. 2.在运用分组分解法分解因式时,会筛选合理 的分组方案. 3.能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完成......

    探讨高中生物分层次教学

    探讨高中生物分层次教学 长沙县七中 王觉 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主观努力程度和基础等的不同,同一个年级的班与班之间,同一个班级的各学生之间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减......

    分层次培训 急诊科

    急诊科护理人员分层次培训计划 一、一年内新进护士 (一)培训目标 1、熟悉急诊室的工作流程 2、熟悉各班职责 3、熟悉预检分诊工作(分诊程序、分诊技能) 4、熟悉各种抢救仪器操作......

    分层次教学法学习心得

    分层次教学法学习心得 赛文实验学校 赵老师 目前,我校从三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但由于存在学生个体水平的参差不齐,造成学生电脑水平差异悬殊。再加上教材内容经常变化,如果在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