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提纲】
专业:小学教育 学号: ***34 姓名:蔡恩珍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深化知识,引发多向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关键词】: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引言】
一、先从本身着手,让学生喜欢上你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三、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上的数学课
四、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五、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七、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八、设计疑点,激发思维火花,“勾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
十、“细心”、“耐心”、“爱心”是成就学生的良药 总结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专业:小学教育 学号: ***34 姓名:蔡恩珍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深化知识,引发多向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关键词】: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引言】
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对于昭通市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和城里的学生比起来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就落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每天都有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家长每天都会监督自己的孩子完成作业,并且指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而农村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以后不是父母指导完成作业,而是去干农活,家长直接没有时间监督和辅导,甚至有的家长直接不管,理由就是农活太忙,农村家长的思想根本没有放在学生身上;其次在课外活动方面也是很落后的,相比较城里的孩子而言,城市里的孩子课外活动很多,不仅家长会陪同孩子一起玩耍和成长,老师也会组织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共同的发展,而农村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放学回家的活动就是干农活,除了干农活就是干家务,在学校里面呢老师组织的活动也基本上没有,因为对于山村教师来说根本没有时间来组织课外活动,一个学校六个班级,也就五六个老师,一个老师要负责好几个科目的教学,所以没有空闲的时间来搞课外活动。再次是学生习惯的养成,农村 孩子和城市里的比较,农村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都是很差的,不是说在学校老师不教育,而是山村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去教育多少,而在家的话家长就更不会去教育了,家长整天忙着干农活,哪里会有时间和心思去教育孩子,家长就只会撂下一句话:“你要好好读书,以后长大了不要向我们一样去打工或者种地,是很辛苦的。”家长们是有这份心,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本来就没多少文化,甚至有的家长连字都不认识。这就是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区别,以至于导致了农村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难度和艰辛。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就像邓小平曾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同样,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也是在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呢?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又处于什么地位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
一、先从本身着手,让学生喜欢上你
作为教者本身来讲,要从各方面来完善自己,比如,师德修养,文体方面等等,让学生从内心尊重你,要和学生结交成各方面的朋友,从而使他们喜欢你的同时,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现在很多教师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时,经常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要求,如果自身不修边幅、口无遮拦的,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你,更不用说喜欢上你的课了。学生一开始就抵触你,即使你再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只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如果平时你就是一副要杀人的样子,就像谁欠你多少似的,整天板着个脸,学 生也不会喜欢你这个老师,自然他也不会喜欢学习你教的数学。另外老师说的话要言而有信,比如说,这次考试如果你们平均分考到了50分,我就教你们唱一首歌,如果真的考到了,却因为你忙不教他们,那他们的心里就会对你这个老师产生了负面情绪,这样对于以后的教学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说在三年级下册有个内容是估计火柴盒的面积,再亲自测量一下,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火柴盒是什么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有的同学见都没见过,你要他怎么做这个题目,所以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实际生活,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老师应该事先准备好几个火柴盒,先老师在讲台上讲解一下火柴盒,因为在这个年代的学生火柴盒他们并不知道,然后再把自己准备的其他的火柴盒发放到各个小组,让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认识到什么是火柴盒,再来进行让学生们讨论这个火柴盒的面积该怎么估计,又该如何计算出这个火柴盒的面积。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一半”,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承担学习任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过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上的数学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诱发学生从新课刚开始时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愉快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由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发展间接兴趣。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组织学生做数学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人人参加,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100以内二位数加减二位数中,我让一部分学生当作售货员,一部分学生当作买东西的顾客,让他们从实际出发,从一买一卖中得到乐趣,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又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是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让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的,谁来和老师一起玩个游戏,规则是从1数到30,一次能数一个数字,也可以数两个数字,看谁 先数到30就是谁胜利,规则懂了以后,再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玩这个游戏,最后老师总结,要有什么秘诀才能保证我能数到30呢?是谁先数1吗?还是该怎么办?其实只要我在数的时候能保证我倒数第二次数的数字是27,那30就一定是我数到,但是为什么呢?这就是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入3的倍数的概念,通过这样一个游戏,不但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还让他体会到了游戏中的数学,甚至在课余时间他们都会互相玩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让学生们懂得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四、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中,老师在教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时候,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不同的图形,然后发放到每个小组,让这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各提各的意见,自己觉得应该怎么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这个内容是在学生没有学习面积的计算的时候做的,有的同学会把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来比较,但是比不出来,有的同学又会用笔来画,有的同学会把这个图形撕成小块小块的,有的同学会用其他学具(如橡皮擦、小正方形等)来填一填,看谁占的多。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体现民主性的一点。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 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课堂上应多讨论、合作、交流讨论、合作是学生商讨、分工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20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五、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根据费赖登塔尔 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收益一时,而授人以渔却受益一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学生“会学”。农村学生缺乏思维锻炼,学习基础差,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努力改变原有的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而获取知识的局面,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农村数学课堂教学就充满探究的活力。例如:我在讲“认识图形”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收集家里常见的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带到课堂上。再在课上同学们摆出了不同形状的物体摸一摸,又从不同方位去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每个物体有什么特点。这样比单纯教师的说效果要好。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比如有些老师在教三角形内角和的时候,直接让学生背诵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做,事先准备好几个三角形,发放到小组,让同学们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然后再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撕下来,撕下来以后把三个角都拼在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同学的亲自实验,他们会知道,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180°,这时候老师再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他们以后在做题的时候也会想到,以前我自己就做过这个实验,他们就会清楚的回忆起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 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只有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才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六、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数学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计算题更是关键的关键,首先他们基础差,这是大多数小学都存在的,就拿昭通市苏甲乡鱼坝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吧,平均分也就是三四十分,平时考试最低分甚至有2分的同学,仔细了解一下才知道,这些学生是因为低年级基础没有打好,在家家长又不闻不问,又不给留级,一直拖着走,到四年级了,拼音不会拼,就连计算题的题目都不会读,所以在这方面老师要花很多的心思去辅导这类学生,从基础开始慢慢的补,同时要家长给予配合。比如我们班其中一个同学,我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他的成绩不会上20分,我私自找了他好多次,发现他存在的问题有三点,一是不喜欢学习数学,二是领悟能力差,三是基础差。我了解到了这三点以后,我开始每天辅导这个学生,每天在课余时间花两个小时时间来辅导,首先从心理方面开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他明白数学的重要性,让他觉得数学不学是不行的,然后在辅导的时候先从一年级最简单的开学学习,并且在讲解的时候我都是从他身边的例子讲起,比如去买东西,人家要找你零钱你应该怎么计算;你上学的时候父母叫你顺便去某个亲戚家拿点东西,这时候你要怎么计算我多走了多少米等等。从这些生活当中的方面开始简单的进行辅导,时间 长了他就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就是数学,数学也在生活中,从而他感觉到数学并不难,也恢复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不像以前那样不喜欢学习数学了。现在他已经能够考50多分了。同样有一个同学,他的成绩还算可以,每次考试都能及格,但是在平时上课或者作业的时候发现他并不是那么喜欢回答问题,甚至有的时候会乱做作业,于是我单独找这位同学了解情况,原来他告诉我,他说数学没有意思,不像语文那样精彩,数学就是不停的计算。但是这位同学成绩不差,通过我的了解发现,这位同学很聪明,智力很好,因为不太喜欢数学,所以成绩也就刚好及格而已,针对这个不喜欢数学的同学,我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他对数学的看法,让他喜欢上数学,让他觉得自己学习数学很有信心,于是我采取的措施是这样的,每次语文作业或者是语文试卷我都会叫语文老师故意把分算错或者把题目分值算错,我都会让他带着他的语文作业来找我,通过语文里面的一些知识来体现数学,比如一个题总分多少,那一个括号占多少分值,我让他亲自感受学不好数学的后果,而让他知道数学的重要性,时间久了我也举了很多例子,他也会用数学来解决,后来我发现他学习数学的时候并不像以前那样消极的态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成绩。这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表现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 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
七、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就拿刚刚那位同学来说,本来自己就什么都不懂,你平时多花点心思在上面,如果他有了一点进步,你就适当的给他一点鼓励或者是奖励,这样他会喜欢上你这个老师,会喜欢上学数学,久而久之他的学习成绩也就慢慢的提升起来了。
学生有了兴趣,还要想方设法使兴趣持久。因为小学生的兴趣既不稳定,又不长久。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意念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就是学生兴趣的源泉。对学生来说,老师的一点点鼓励,一次的肯定,一次表扬,都是他成功的标志,他都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学生的兴趣就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就会浓厚、持久。
八、再次要设计疑点,激发思维火花,“勾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通过换位思考,改变以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境况,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产生“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比如我在教学中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农村的房子越修越好,每家每户都想把自己的房子装修的漂漂亮亮的,自己父母不识字,而我家房间要贴瓷砖,爸爸看了一块瓷砖的大小,但是一个房间那么大,到底该买多少块这样的瓷砖呢,爸爸在懊恼中,这时候爸爸找到了你,请你帮忙算一算要多少块这样的瓷砖如果算准确了,爸爸就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买零食买玩具。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让同学们去相互讨论,我要赚到这零用钱,该怎么帮爸爸呢?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点,让学生去探究,并且这个疑点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这就“勾引”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掌握这类知识。又比如我在上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的时候,我事先准备了一包糖果,给学生提问,一个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我给你们一把糖果,你们要分了每个同学都一样这些糖才是你们的,对于二年级的同学来说,老师发糖给我们吃他们会很开心,为了得到糖果,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去分,这样也就达到了我要教授的内容“平均分”,同学们分好了以后再引入平均分的概念,最后,同学们糖也吃到了,数学知识也学到了,这真是一举两得,所以说,设计疑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
学习数学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劳动。学习的直接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学生在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升华的。一个懒于学习,不愿思考的学生,是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与教师不 同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丰富想象,开拓思维。在三年级认识方位的时候,我在电子白板上面出示了一个动物园场馆的图,并且提出问题,从大门到熊猫馆应该怎么走?走哪一条路最近?把问题丢给小组去讨论,他们会说从哪里哪里走,我说从左面走,你说从右面走,他说先从中间走再从右面走,在小组讨论中,各有各的说辞,通过这样的“争吵”让同学们开拓思维并且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升华,这样,对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因此,教师可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等讨论形式,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引起更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更高兴趣。
十、“细心”、“耐心”、“爱心”是成就学生的良药
对于昭通市普遍的农村小学都是存在基础差,老师少的现象,当你接到这个班的时候,成绩也许是不理想甚至是有点绝望,但是我听过一个老教师说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成绩是会起来的。对于我们老师来说,翻开书本一看,什么地方都是一眼看上去就能做出来的题目,看一眼就能够背诵得下来的内容,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这东西直接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要想把农村小学生教好,我们要细心的指导,他不会的,你要鼓励他来问老师,讲一两遍不懂,那我就再讲几遍。更要有耐心,记得去年我教三年级的同学一个舞蹈,准备在六一儿童节上表演,刚开始的时候只教了两三遍,结果同学们还在什么都不会,于是我就说,你们怎么还学不会,我都教不起了,于是就叫学生去休息,还打算再换一个简单的舞蹈,后面听见学生说,这个老师没有耐心,那么难的舞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学会。想想也是,那么难的舞蹈确实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呢?这样一来,学生对你这个老师也有了偏见,以后课那你还怎么能上的好呢? 细心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没办法自己主动的完成一件事情。都是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的,比如在家的时候家长会叫孩子扫地、洗碗等,但是孩子在做的时候总是做的没有大人做的好,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细心指导了。在教学中也是一样,我在教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太高估学生,所以在讲解的时候就讲的不是那么的细致,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错的一塌糊涂,我反思是因为我没有细心的教导导致的结果,于是我又重新上了一遍,这一遍我是很细心的,把他们当作是0基础的同学来教授,本来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简单的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了,但是无论再简单他们也会出错,所以在讲的时候我会连加减法一起讲,并且带着他们一起来算,这是细心的表现之一。
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农村小学教育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耐心了,因为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回家所做的事情就是玩和做家务,根本没有哪些家长说来辅导自己的孩子,等到了学校来检查作业的时候你会发现要么就是没有做,要么就是乱做来的,对于这种现象该如何处理呢?在教学中,因为没有家长的辅导,老师的任务就大大的增加了,所以耐心是关键的一个过程,在城市里你随便讲解他们就会了,因为家长辅导过,而在农村你就不一样了,你要反反复复的讲解,讲一遍不懂就再讲一遍,甚至讲上三四遍还有同学不懂,其实这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而是在农村都存在这种现象,在课堂上讲解几遍都不会的同学,你还要把学困生单独的进行辅导,从这些方面就是体现耐心的时候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你想要在农村教出一个好的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在农村教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耐心。
爱心是每位老师都需要拥有的品质,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大部分家庭都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要么就是父母打工,要么就是父母其中一方跑了等等,在平时的教育中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孩子的不健康,这里说的不健康不是身体不健康,而是心理不健康,比如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成绩一般,她的父母是离婚的,而且他的母亲在没有离婚之前还随时的大骂她,不管你对错,只要我不高兴你就要被打,在这种环境下上大的孩子心理阴影是很大的,我们在平时联系家长的时候这位同学很明显的表现出不愿意见到她的母亲,有时候她的母亲打电话来给老师,叫她接听电话她都不愿意接听。她给我们的理由就是,“我妈妈太狠心,根本不疼我,以前随时打我,现在还不要我们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酸。针对这类学生,你们说成绩会好吗?在家没有父母的疼爱,所以在学校里面来,我们要给予这类同学一些爱心,多找他们谈谈话,多和这类同学进行语言上的沟通。
所以说“细心”、“耐心”、“爱心”这三心是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三心就成了我们教育中成就学生的良药。这句话是我从一个代课30多年的老教师身上学到的。他告诉我,即使自己没有多大的能力,但是在对待学生方面如果做到了这三个心,我相信是会有很大的收获的。【总结】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就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要上好每一节小学数学课,教师要发挥本地特色和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运用和吸取、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每一位同学;还要有很强的细心去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次的作业,纠正好每一次的错误;要有很好的爱心去关心每一位同学,让他们感觉到爱。【参考文献】
[1]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教育新论,2009.5 [2]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二篇: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法中的点滴
松桃苗族自治县普觉镇猫猫屯村完小
教师:罗来忠
众所周知,在小学诸多科目中,学生普遍认为数学科比较呆板,单调乏味,数学教材内容也不如语文那样生动形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不在课前准备上花一定的心思是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谈不上达到“意想”效果了。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意走进课堂,乐意在课堂上展现自我呢?依我之见,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去下功夫。
一、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爱”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班级中教师应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孩子,以关心、尊重、理解、信任、鼓励为基础,真诚地做学生的“好朋友”。当学生出现错误或者在那方面做得不够好时,最需要的是理解和帮助,而不是粗暴的批评和惩罚。他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成功,都期望着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赞誉。比如,我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是数学小组长,在理解“9个7的和”与“9与7的和”时总是混淆不清,作业里反复出错,我便在课堂上让其他学生在黑板上板书类似的列式题,并让其说出这样列式的理由,然后在出示“8个7是多少”让这个女同学再板书一次,她迅速地用加法、乘法算式列了出来,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对此同学来说,如果当时我只是简单批评她,而不想到她的年龄小,理解差这一实际因素,也许从此会让她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实践生活,让学生去体会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
比如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书中关于人民币的认识,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很少有用钱买东西的经历,因而在掌握本节知识上就比较困难。于是,我采用“逛街”一活动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临时找来了学生的几个书包、文具盒、橡皮擦、小刀、作业本、圆珠笔、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等等放在课桌上,选出学生扮演当售货员和消费者,老师要求买卖双方要列出付款算式。活动一开始,整个教室里一片沸腾,笑声不断,在活动中,既有会买又会卖的生活能手,也有因计算有误或不会找补的亏本者。我针对出现的这一现象,及时抓住契机进行总结并鼓励说:“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从今天起,人人都会成为能卖能买的小当家。”从而把学生从课堂引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适时引入童话故事,使课堂气氛“活”起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应生动、形象、儿童化外,还应富有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就象在听老师讲童话故事一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如我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上册:有关0的乘法一课时里,引入王母娘娘叫七个仙女到蟠桃园摘仙桃准备祝寿,当仙女们来到蟠桃园时,见树上一个蟠桃也没有了,被孙悟空偷吃光了......我随机提问:“七个仙女一共摘了多少个仙桃呢?”学生踊跃地分别用加法、乘法列出算式:0+0+0+0+0+0+0=0(个),0*7=0(个),那么10个0相加得多少?100个0相加得多少呢?同学们能异口同声地回答“都得0”进而总结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的结论。
四、动口、动手、各抒己见——让学生主动充分展现自我,培养其综合素质
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综合复习课里让学生和我一起将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再变成四个相等的三角形,然后我随机问并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紧接着各组派一个代表将自己折好的四个三角形裁开,看谁能用最快的时间将它拼组成与其他同学不同的长方形,大家纷纷举手可以说跃跃欲试上来演示,不一会儿在黑板上拼出了不同模样的长方形。
五、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直接参与,充分给学生动手操作、动脑的机会,激发其学习兴趣。如教“5的乘法的口诀”时,让学生通过摆小棒一个5是5,即一五得五,来体会口诀的意义,从而延伸到每句口诀的理解,达到举一反三,然后让学生再与老师互相对口令进行强化记忆,为了加深印象,我又请了二位同学上讲台和我一起合作,展示五只手掌帮助大家对口诀的理解与记忆。如下所示:
一五得五 二五一十 三五十五
这样短短的几分钟,让学生对五的乘法口诀达到了融会贯通的效果,最后让全班同学以大组轮流接龙的式加强记忆。整个课堂在快乐的游戏中结束。
最后,课堂结束时,应让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是什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学生追求真知的热情,既消除了学习紧张气氛,又促使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灵活多样的教法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是接师生合作的桥梁,是学生乐意展现自我的催化剂。
第三篇:农村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为农村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习;学习方法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处于提高数学素质的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数学,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呢?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
小学生比较好奇、喜欢求知,希望被关注,这些都促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开发小学生的悟性
一个人的成绩如何,首先看他有多大的悟性,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抓口算培养敏捷思维
口算对思维敏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准确迅速的解题是思维灵活的表现。抓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学生应用法则的能力。口算时应注意两点:
其一,不动笔,动笔计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其二,计算时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它非常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习乘法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0~9的数字卡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式题,再算出来。看谁编得题多,算得又对又快,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活跃了思维,有
了竞争意识。
四、锤炼心理
对学生的培养,很大一部分是对其心理的培养。比如学习的兴趣,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使其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教师要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
五、加强反思
反思是前进的力量,没有反思,教学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上一节课,教师都要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反思,进行总结,找出规律,在不断反思中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小学生的年龄小,但学习往往专心,听课时间短,学习起来也比较马虎,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要让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懂得如何学习数学。
总之,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同时,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让学生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运用电教手段可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形成能力,对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同时也促进了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发展。为课堂教学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中。
关键词:电教媒体 优化 小学数学
第四篇:农村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浅谈怎样培养农村孩子喜欢小学数学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为农村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转变观念;探索创新;学习兴趣。
为了适应新课程和教学,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尽快地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教法,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探究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更好地接受和尝试新教材的开发和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新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学习兴趣是获得知识,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推动力。而兴趣往往源于好奇心。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想谈谈几点想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更少不了引人入胜的开头。教学中我常根据教材内容及特点努力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课堂气氛,在一节课刚刚开始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例如我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为了扫清同学们在学习过程的障碍,在新课刚开始的时候,我让学生两个人一组,自愿结合,通过演示“相遇、相距、相向、同时”使学生对这四个词的意思加深了理解,轻松的接受了本节课的有关内容。再如,我在讲《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时,为了很自然的引出分数的作用,我开始用情境引入法,先出示四个“饼”图片,然后开始进行讲故事:猪妈妈烧好了四个饼,平均分给两头小猪,问每头小猪分到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2个),又来了2头小猪,把四个饼平均分给了4头小猪,每头小猪分几个饼?(学生用手指表示1个)。今天猪妈妈只烧了一个饼,就来了两头小猪,要平均分给2头小猪,每头小猪分到几个饼?(半个)不能用手指表示了,也不能用学过的数字表示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新的数——分数。分数是在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不是整数的数,通过这个实例,学生很自然了解了分数,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学习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资源,激发学习兴趣
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可以将图象、声音和文字有机结合起来,甚至可以制成动画充分呈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小学生上课精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如果总按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进行讲、练,学生会感到厌烦,不利于掌握新知识。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环境下,小学生对精彩的动画故事,奇妙的图像变化,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时的好奇心一旦发展成认知兴趣,就会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愿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为了让学生学好这一内容,我设计了孩子们熟悉的生活场面。让学生在感受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那堂课,我先播放了中央电视台预告节目的录像,让大家找出动画片的播出时间。由此引入新课。在感受一日24时的时候,我又播放了孩子们一日的生活情景:0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已进入了甜蜜的梦乡,在梦中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到了6时左右,天已经亮了,小鸟在枝头鸣叫,太阳公公也露出了笑脸。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7时30分,同学们来到学校,开始了上午紧张而愉快的学习生活。转眼到了中午12时,同学们正同家人围坐在饭桌前,香甜的吃着午饭。这时,时针指向了下午1时的位置。我问:“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同学们有的说“下午1时”,有的说“下午13时”。我补充道:在一日内,由于时针第一圈走了12小时,所以在走第二圈时,我们就要把时针指的时刻数加上12。“13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喊到。(继续看录像)到了14时30分,同学们又开始了下午的学习生活。16时30分,同学们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时间一晃就到了21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夜间九点。这时我们该上床休息了。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又到了午夜12时,夜深人静„„这时,一昼夜就结束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同学们围绕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在自由、宽松的气氛中,得到了新的知识。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而且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在沉闷的气氛中度过漫长的40分钟,学生看似遵守纪律,循规蹈矩,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良好的课堂氛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多种方式,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因此,教师应激励学生去思考、探索,敢于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主。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我就利用了学生爱实验不爱计算的特点,将圆柱体的数据设计成能够口算的简单数,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观察,自己得出圆柱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口算出多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既让学生尝到成功的甜头,又找到了学习的感觉。再如我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巩固圆柱体积的基础上,什么也不说,只让他们分组合作,用倒沙子的办法讨论得出:圆
11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高的圆柱体积的。即V=sh。学生很快将自己体验到的知识牢记心
33中,并能够运用自如。像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改变了教师主宰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况,更为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培养创新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组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热情。
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容易被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特别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能一连几个小时地玩,却不能长时间地、一动不动地坐在一个地方。根据我的观察来看,他们最多只能连续地集中注意15分钟左右。所以我想:在课堂的教学里,是否可以组织学生通过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呢?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的游戏:夺红旗、摘苹果、开火车等游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来源于生活实际,用于实际生活的会更想学,更容易掌握,灵活运用。如学了求总数的简单应用题后,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学校有9张桌子,又买来8张,请你当小会计算一算学校现在有多少张桌子?最后小结:老师要谢谢小朋友帮了我这么大的忙。再如教学面积与周长时,联系实际进行区别;擦玻璃窗时,擦的部分是它的面积还是周长?锻炼身体时绕操场跑步,跑的部分是面积还是周长?这样既使学生更简便更清楚地理解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平时爱观察的好习惯。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你们说学习数学有用吗?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启发诱导,及时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步步着眼于学生兴趣的培养,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改变传统的“灌输知识”,让学生想学、乐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要我们不懈努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到发展,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让学生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
第五篇:数学论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四川省简阳市董家埂乡龙云九义校
方延超
对于农村学生,学习受到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教师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耗时低效成为当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改变这一现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总结出以下几点,以供参考。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兴趣的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托尔斯泰也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由此可见,学习兴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起决定性作用。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就必须诱导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求知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导地有趣。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一节课的前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农村教师往往会忽视这一环节,以“开门见山”的形式直入主题,结果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不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如果能从教材内容需要出发,以创设情境、讲述故事、妙引笑话、问题设疑等方法来引导,给学生新鲜特别、富有情趣、耳目一新的感觉,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够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较短时间内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课堂教学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处于活跃状态,想方设法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设计灵活多样、新颖别致的教学方法以扣住学生的情绪,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一改过去课堂沉闷的气氛。课堂气氛要活,学生思维要活,上课形式要活,就要抓住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从孩子的爱好和兴趣出发来设计教学,如将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引进课堂,以学生喜欢的各种游戏展示活动内容或以竞赛、辩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贯穿整个课堂。在如此学习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张扬,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整个课堂教学轻松活泼。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这对我们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重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自己探索知识能力进行实践尝试的需要。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点,也是摆在农村教师面前的一个严峻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理解尊重学生是教师教学成功的主要基础之一。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同时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只有爱才能赢得爱。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就很有道理,许多学生就是因为喜欢老师,继而爱屋及乌,对该老师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对后进生尤其不能歧视,反而要加倍小心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调动他们参与小心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就会视老师为挚友,消除一切顾虑,积极与教师合作,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勇于创新。
2、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育家陶行知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接受学习,发现学习,掌握学习,创新学习。
3、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保证。面对农村现状,留守儿童达80%以上,学生不仅没有得到好的家庭教育,而且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时依赖性强,被动性大,自觉性差。当务之急,老师要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陋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作业批改注重科学评价。
作业批改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仍挣脱不了传统的束缚,习惯用勾叉的简单形式评判正误,用分数来评价学生,显得乏味无力,缺乏激励性,这样的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恰当的评语不仅能反映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能给学生恰当的方法指导。例如,学生在判断“甲是乙的倍数,乙是丙的倍数,那么甲是丙的倍数。”出错时,老师在旁写上“你把甲乙丙分别用具体的数代入试试,相信你一定行!”这样的评语,不仅让学生知道怎么改正,而且教给了学生做某些判断题的常用方法。
恰当的评语不仅能加强师生间的交流,而且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对于作业质量差的学生要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处,用鼓励的语言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一点一点的进步是你用汗水换来的,我非常感动。”“对于这个问题,我相信你有能力解决。”这类似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倍感温暖,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也增进了师生间的感情,为教师和学生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恰当的评语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又能评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利用评语适当给予启发,激活创新意识,积极引导,开拓学习思路,使学生能正确地掌握知识,灵活地解答问题。“试一试你一定还能找到更好的办法。”“捷径就要找到了。”等这样的评语能鼓励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今后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严格地要求自己。
以上仅是本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的认识,要真正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达到“乐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还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