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杨健萍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杨万中学
杨健萍
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包括六章内容,下面是我对各章节的具体反思。
《机械运动》教学反思
本章是人教版新教材八年级(上)的第一章,也是初中学生接触物理学的第一章。本章一共4节内容,相对于以前的教材来说,难度稍微大一点,我用了10个课时的时间完成了本章教学。从学生掌握的情况来看,这几个方面学生出问题的几率比较高:
1、第一节是“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节的内容比较直观、具体,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快,但是由于以前测量、记录时的错误习惯,很多知识点掌握不牢,老是容易出错。比如被测物体末端在刻度线上的读数,很多学生忘记了估读的“0”;还有就是对于单位的掌握,由于学生没有学指数运算,单位换算有一定的难度,当然这可以通过介绍相关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而对于每个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具体使用,很多学生就是茫然的,特别是新接触的微米和纳米,还有比较小的毫米,认识不是很清楚;另外有些学生对于分度值的理解不是很好,老是把分度值记为“mm”或者“cm”。
2、第二节是“运动的描述”。这一节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解性的知识点较多。比如与参照物有关的问题,学生老是分不清楚一句 描述物体运动的语句中,哪个物体是研究对象,哪个物体是参照物。
3、第三节是“运动的快慢”。这一节的内容有点把第一节和第二节的特点融合在一起的意思,学生对于速度公式的理解和变速直线运动的计算这两个知识点的掌握不是很好,特别是后者计算时容易张冠李戴。还有就是这一节涉及到运动图像,虽然教材没有要求,但是我还是讲了的,而学生没有学习正比例函数图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4、第四节是“测量平均速度”。这是一节实验课,从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掌握得还不错,无论是对于实验的原理,器材,还是步骤,都还是比较清楚。
初二的学生才开始接触物理,由于数学知识的欠缺,处理物理知识的方法不完善以及以前的一些错误习惯,在学习第一章时会出现一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单元复习,平常小测验等多种手段加以解决,相信只要用心,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2013年9月19日
《声现象》
第一章这章内容相对简单,重在理解与记忆。声音的传播速度中要注意强调不同的声音在同一介质、同一温度下传播速度相同。本章的重点是声音的三个特性,即:音调、响度、音色,以及它们各自的决定因素。在声现象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有关回声定位的计算。对于路程、速度、时间三个物理量,学生只是在小学学过,但还没有学过用字母表示,所以是学生的难点。另外,这里的计算是学生学习物理应用题的第一次规范化计算,在教学中要循序渐进,强调物理计算题与数学的区别,规范学生的解题格式。
2013年9月29日 《光现象》
上完课后,静心回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和得与失。这节复习课我设计的基本思路是:突出知识重点兼顾全面复习巩固,以生活情景展开课堂讨论,重视课堂反馈,强化基本知识、能力的训练,以达到提高复习教学的效果。
1、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建立较完整的知识结构,注意加强前后知识的联系。光的反射与折射贯穿全章,是重中之重的知识点,它是一根主线,把各部分的知识紧紧联系在一起,平面镜成像也是本章复习的重点知识。在复习教学中,在突出重点的同时,注重前后知识间的有机渗透,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
2、教学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突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注重学习方法的及时总结。光现象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及自然现象的联系极为密切,在复习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运用概念、规律解释现象,说明道理,进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说理、探究题的训练。
3、本节课也存在不少不足。教学中忽视了实验教学。关于光现象的知识,很多可通过实验观察来探究学习,虽然很多实验用专用仪器操作,但许多实验可取材于瓶瓶罐罐,并且拼拼揍揍即可完成操作、得出有关结论或验证有关知识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是学生的难点:规律难记、容易混淆、记住了不会灵活应用。如果条件许可,应该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对实 验规律印象深刻,对于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容易探讨。在探究完实验规律后应要求学生记忆过关凸透镜成像规律,再结合适当的习题巩固强化。还要联系生活,多从生活中找例子。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像的变化规律学生不容易掌握。特别是投影仪中的调节。时间久了,学生容易把物距与像距混淆,导致错误。所以教学中应注意强调。
2013年10月15日
《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这一章的知识,作为教师,我已向学生传授了多年,虽然每年的学生不同,知识的掌握也有差异,但近期总是感觉到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可能适合一批学生,但对另一批学生却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教育的整体观念在改变,学生的思维、认识、学习方法、习惯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在教学中进行深深的思考。有时课堂教学中自己的思维习惯、方式不一定适合学生的思维习惯。某种程度上可能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果不进行思考,可能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而此时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自己能够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方式、方法,用理论来引导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现在的课堂教学再也不是教师传授为主导了,而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教学的主要方向。课堂上占用大量的时间向学生传授知识,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中,久而久之,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引导学生主动、自发的学习才是解决学生成绩的最好办法。这方面自己做得很不够,应向优秀教师多探讨、多学习。回过头来想一想自己对这一章的教学总觉得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一、课堂结构要合理,问题配置要适当。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的时间需要合理安排,应以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多思维、多讨论、多实验,自主的总结问题,掌握问题,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
二、学生活动要组织有序、课堂纪律要严格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些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不愿思考问题;有些学生不愿有解决问题的习惯,但缺乏耐性,有时要偷懒,容易知识断节;又有些学生既有好的学习习惯,又有探求知识的渴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考虑全面学生的活动,或督促、或警示、或激励、或表扬,使他们遵守纪律,思维有序,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
三、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学中常常伴随着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生还处在不定性的年代,喜欢新鲜的事物,而有时又没有正确的认识,常常是看到别人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有模仿的意愿。而对不认可的事情又有着逆反的心理。因此和学生的情感交流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也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堂教学联系生活、应用生活。《物态变化》教学中联系生活的问题很多,学生也愿意思考,思维活跃。应在课堂中多引导他们联系生活实际。学生有生活经验,有了理论基础以后,愿意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又有助于理论知识的理解。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讲解、学生结论。引入竞争机制、奖励机制,也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
五、加强教学基本功,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在教学中自己还有很多缺点存在,教学形式还不完善,要不断学习,克服问题。板书形式、语言艺术、教学仪态、思维结构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再一步提高。既完善自己,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
六、深入探究教材,扩展知识。新课程教材是一个框架、一个参考、一个标准,课堂容量不够,照本宣科,既解决不了教学任务,又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还会影响尖子生对知识殿堂的探索。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活泉水。因此探究知识、深入学习显得尤为迫切、要在教学活动中和学生一起探求、教学相长,也将对自身的教学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
2013年10月28日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对象是刚学习物理两个月的初中二年级学生,通过“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已初步掌握探究方法,并且已经具备一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对学生而言,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探究,如果仅凭感性印象和传统的实验设备,很难对其整个变化过程有一个系统、正确的认识,因此借助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应用,就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教学环境,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而深刻、系统的掌握知识,并让学生体系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
本设计通过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激发学习兴趣。设置合理探究点,在教师控制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进行有序实验探究。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归纳物理结论。在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充分感受科学方法的应用,感悟物理学研究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本设计要突出的重点是:通过学生探究实验,得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推理、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多媒体动画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再通过凸透镜成像光路图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凸透镜成像光路图的理解。
本设计要突破的难点是:探究过程中物距、像距的确定以及像与物所在范围的确定。本设计突破难点的方法是在讲物距、像距概念 时,就以光具座为例练习物距、像距的计算方法。探究实验之前就让学生先固定凸透镜,再用笔记录下凸透镜两侧的一倍、两倍焦距的位置,确定好范围,探究过程中物距范围就看蜡烛放在那个范围,像距就看最终承接到最清晰像时光屏所在的范围,一目了然。
从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和习题反馈情况看,本节课还是比较成功的,受到了评比老师的好评。
但还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改进:
1、整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过多,留给学生思考、自主探究的机会比较少,但是全部放手让学生探究,学生又会找不到方向,这就要求教师选取一个收放点。
2、由于凸透镜成像规律非常抽象,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自己直接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是非常困难的。最好在学生分组实验数据、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再结合凸透镜成像光路图,使学生很容易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让学生通过凸透镜成像光路图认识到物近,像远大、焦点是成虚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点是成放大缩小像的分界点、什么是实像、什么是虚像。但是,这样设计的话,本节内容要分成两课时完成。
2013年11月17日 《质量和密度》
《质量和密度》这一章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在这一章里学生要掌握的内容也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学生在这一章里要掌握质量和密度的概念,要学会使用天平和量筒这两种仪器测密度的原理和方法,要能比较灵活地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本章内容的特点是定量的测量性实验较多和定量的计算较多,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是以扎实的基础知识为根基的。只有让学生真正掌握、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才能全面提高能力。教师在传授本章知识的教学活动中,要使学生真正懂得质量和密度的概念,真正掌握用天平、量筒测密度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在教给学生运用密度公式解决问题时,教师更应注重物理思想、物理过程的传授,使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能力。针对以上特点我在教学设计上对本章复习采用了3课时的复习思路。第一课时复习基础知识,主要让学生识记并理解相关的定义、公式、单位;理解相关的物理量;理解测密度所用的仪器、方法、原理等。第二课时重点训练密度的相关测量,以及进行适当的拓展,补充“溢杯法” 的相关知识(由于测量密度在中考中是一重点内容,故拿出一节课进行复习)。第三节重点复习密度的有关计算,并进行分类总结。上玩着节课后,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应该做到。第一:在上课特别是复习课时应该抓住重点、难点;寻找突破点。争取让每一个学生在这节课上都有收获。我这节课的授课模式,我是按照我校的“杨思教学模式”并进行了适当的改正。通过上课我认为复习课很可能上成新授课或习题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这一段时间在复习时运用了“杨思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上课开始就给学生明确的复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应该复习什么;应该掌握什么;怎样做。后由学生讨论自学,然后教师训练,训练后学生订正,然后当堂作业,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向考试一样紧张。我认为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动起来,这样就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这一模式,但没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不是很好。第二:因为我们这里这一级初三的学生基础较差,所以我在我校复习时非常注重基础知识的复习。根据以前我上课的经验也是在上课时往往眼高手低,学生掌握的不够扎实。所以今年我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但这样一来课堂上的训练量就显得有点少。第三上这节课时因为怕这些学生不适应只以教学模式,所以当堂作业进行的不是很好。只是在课堂上让做完的举手后我进行了矫正,后进行集体矫正。总的来说我感觉这一节课上的并不是十分成功,因为我对田镇初中的学生的学情不是十分了解,设计的题目通过上课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主要是题目的难度不够。再就是因为设计思路不是十分清晰只是想尽力的囊括这一章的所有内容,所以分析相关知识点的深度、广度都不够。相关题目的拓展也不够。随着新课改的开展我觉得我的教学思路、授课模式都得改了。但教学中是重视能力还是重视知识?我感到比较困惑。对于制试点的检测出 什么样的题目才是适应新课改的好题?我也感到困惑。对于知识点讲到什么深度才是最好的?希望这些困惑都能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而得到解决。„„
2013年11月17日
第二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今年第一年教物理,感觉初中物理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有很多事情没有做好,比如如何让作业更加合理,让学生更有主动性去学习物理。
物理学是八年级学生初步接触的一门学科。不知为何,学过物理的学生大多数给物理的评价是很难,从我自身的学习出发,物理并不是很难。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的初中生来说,首先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其次是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一个学期,学生给我的反应是物理不难,但不会去主动学习。经过半学期的教学,我做以下反思:
第一、抓住学科自身的特点
初中物理是一门对自然和生活现象解释为基础的科学,学生对物理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解释自然生活现象,科学实验探究,在我的课堂上都做的挺好,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不过也仅仅局限于课堂,从与学生交流了解到,学生课后很少学习物理,看来有兴趣和爱学习没有必然的联系,今后在学生课后学习这一块要加强功夫。
课堂教学中有些问题实际动手做一做,比空洞的说教更有用。比如声现象一章中,声音响度、音调、频率。我让学生自带梳子,自己实验,学生兴趣很高,从而巩固教学。
第二、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许多同学认为学物理难,内容多、杂、乱。也有同学说物理“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在考试中很难得高分。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物理学科的特点理解不够,学习方法不当;如果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那么学习物理也就会变得轻松自如。因此,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教知识,同时也教学习方法,教学生如何做到“会学”。我是通过预习笔记、预习检测、课后作业,检查和验证学生是否“会学”。“会学”有三个要素:一是指导学生认识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等科学文化知识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三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例如,我在开学初的第一节课,不是马上进入新课本、新章节的学习,而是对物理教学进行承前启后的链接,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下面要讲解的内容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听讲。教师努力完成课时任务,把必要的知识教给学生,不见得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果。只有结合教学经验,在授课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学习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做为课堂的重点,才能使学生解决“会学”的问题,不断在“深钻、多思、善问”等方面多下功夫,真正懂得和掌握如何预习、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性学习方法和规律,做到:“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注意听讲、勤于思考、课后及时复习”,并通过教师的刻意安排加以巩固,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初中物理教学刚开始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初中物理知识
都太浅显了有时候一节课的内容两三句话就说完了。
在教学过程中有不懂的问老教师是很好的办法,经常去听老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自己的教学。新教师培训也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第四、挖掘有效的训练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成绩并没有何学习兴趣成绩成正比我想主要是训练方法,一直以来我都重课堂,轻课后,重讲解,轻练习,这样的教学成绩还是很难提高的。找了一些其他老师的经验,希望以后对自己的教学有所帮助。
1、解题要规范,对新生意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提高了。
2、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已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地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和改进。
3、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4、作业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
在新课程改革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体验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第三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篇一: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将探究式学习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作为新时期的物理教师要改变过去的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倾向,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那么在探究教学实践中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但是,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素质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教书,而是学习的引路者,只有教会了学生的如何学,提高的学生的能力才能说完成了对学生的教育。
终身学习,以最新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还要有熟练的科学探究技能。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 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新课标下的课堂应是这样: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性的养育圣殿,它是学生成长的殿堂,是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天空,学生品味生活的“梦想剧场”。在这里学生有了探索新知识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学习兴趣、热情、动机以及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得到丰富,有了亲身体验,学习态度和责任,对物理教学反思才具有它真正功效。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篇二:
新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给教师增加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新的考验。探究多了,教参内容却少了,如果教师不知新、老教材有何区别与联系,在知识点和挖掘教材的“深度”上就很难根据新教材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创造性地教学,尤其对开放性的探索。教师观念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为新教材要求较高。其次,讲课模式也提出挑战,新教材内容生动,知识面广,如何把生动的教材,变成生动的课堂,使学生真正学到系统、严密和“适度”物理知识。评价上,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能否为后继学习进一步奠定良好基础。这些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学习和探究。
在学习课标上,我们这几年也走出去拜师、学艺方面也下了大力气。理解了新教材符合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要求,它面向全体学生,希望人人都能获得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同时又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一些新知识出现并不一定要求学生掌握很多的物理内容,而是要求学生通过物理的探究活动,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锻炼科学探究物理规律过程的能力。比如“凸透镜成像规律”中,凸透镜是一个很简单的光学仪器,却是放大镜、照相机、投影仪的关键构件,用两个凸透镜简单组合还能制成一架简易望远镜、显微镜。还有在教材的安排上说话(声音)、看(眼睛的原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简单的电学知识,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学到更有价值的、富有实际应用的物理。另外,新教材内容设置,还有意识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当地的情况,亲自实践,增强学生学习后继知识的积极性。
新教材中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亲身经历、体验,有助于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和人格魅力。新教材实施过程中,学生死气沉沉、钻牛角尖式的学习少了,代之而来的是提出问题、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合作探究、交流或者自觉收集信息、数据、资料、探索性实践等活动,学生课堂气氛活跃了,课后目标也明确了。如八年级第一学期的“凸透镜成象”一节,在新教材中特别增加了学生实验的环节,让学生体会虽然是同一个凸透镜,在不同的位置却能成不同的象,在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后面的显微镜,望远镜,眼睛的结构,人带的眼镜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外在试验给学生增加一些有关的实验内容:如用纸把凸透镜遮住一部分让学生观察凸透镜的成象,让学生拿着凸透镜观测近出和远出的物体,看有什么区别,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是知识系统化。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老师:有些实验可以放手让学生去体会,总结,效果会更佳。在课堂45分钟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探索、经历体验和感受,获得必要知识,教材选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时代气息的现象、模型。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例子,非常生动,有意义。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篇三:
长期以来,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将精力陷于知识点的学习和解题中,对技能、物理过程和方法则关注的较少或落实不够。于是形成了这样一种关系:教学时教科书通过教师的咀嚼喂给学生,考试时教科书经过教师的加工变为考题去检查学生。而新课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物理,更应该先掌握这个时期学生的特点后做出相应的教学。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和不足,争取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下面我谈谈自己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反思。
首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教师们逐步领会到教学的终极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创建新的现实,培育出有创造能力的人。从而形成了“实施新课程的成败在教师,教师的要务在于更新教学观念”的共识。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思想。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树立学生发展观,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关注学生情感的体验,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使获取知识,学会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丰富情感完善自我,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的过程。
由于新教材加强了教育的开放性,加强了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现代科技的联系。所以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了学习、体验的实际情境,创设动手实践、创造的现实环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拓展到教师外、校外,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其次,加强自我培训、提高自我素质。本学期在自修反思的基础上,加强案例式分析,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参与分享教学诊断,强调合作等,使教师在实践中领悟,使老师走上学习中研讨,实践中总结,总结中提高的成长历程。针对自己的实际状况,制定出阶段性学习努力目标,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在自修自研的基础上对照自我发展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总结。第三,改进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无定法,关键在得法”,初中物理教学要特别注重学法指导,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学生情况,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改变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通过对八年级物理的教学工作下来,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得注意:
一、抓好入门教育
物理课是八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不及时深化,“热”的时间是短暂的。学生对知识只有好奇感,对如何做不知道.教师如何做好布置实施很重要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仪器简单、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我们为什么在有光的时候能看到物而在无光时看不到?为什么在空旷的广场喊没有在室内响亮等等。在此基础上再不失时机地设法强化、巩固学生的兴趣。
三、发挥猜想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猜想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发散过程,通过猜想力的锻炼和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求物理知识。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2、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可以使物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过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探讨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创造力的孕育、萌发创造了条件。【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5篇】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5篇。
四、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在教学中,考试题目要容易一点,教学内容要适当,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第四,重基础,重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思维。深入钻研教材,掌握教材体系、基本内容及其内在联系,抓住主线、明确重、难点,把握关键。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的兴趣,把基础的知识让学生掌握,合理的练习及时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同时,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第五、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结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从而加深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2、可进行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物理课堂中,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利用现有的器材和条件很难实现。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态软件则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动画的画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篇四:
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的初中生来说,使他们能够尽快的适应新课程和对这门新课程感兴趣是我当前最主要的工作。经过大半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已经使他们渐渐的喜欢上这门充满乐趣、新奇、实验的学科。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因为这些都是学好物理的基矗以下是我在这半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针对八年级的物理教学的几点反思,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找到工作的方向和不足,争取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教学。
一、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常仪器简单、现象鲜明直观的演示实验、或能使学生多观察、多动手的学生实验,利用设悬念、摆疑点、设置矛盾的方法,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而根据教材举出一些生动、直观、新奇的现象,也可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如:我们为什么在有光的时候能看到物而在无光时看不到?为什么在空旷的广场喊没有在室内响亮等等。在此基础上再不失时机地设法强化、巩固学生的兴趣。
二、发挥猜想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利用猜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猜想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维发散过程,通过猜想力的锻炼和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去探求物理知识。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起到重要作用
2、启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利用猜想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力、观察力、操作力和其他方面的技能,可以使物理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智力活动过程,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探讨研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为创造力的孕育、萌发创造了条件。
三、合理的利用教材中的图片。
教材中编入的大量漫画插图,可寓揭示物理现象、物理规律于有趣的生动活泼的画面之中。如教材中光的直线传播形象直观,学生易懂易记。学生很容易回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回顾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他们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活跃,感觉到身边的物理现象自己可以用物理知识解释了,在成功的喜悦中求知欲就会油然而生。
四、发挥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我校多媒体教室有80个座位,要制作各种课件,对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这样有利于创建物理情景、渲染气氛,增强学生求知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可以轻松的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如在讲授光的直线传播这一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本世纪地球上第一次出现日全食情景来引入新课,学生会被日全食美丽、壮观、奇妙的情景深深吸引。教师适时提出问题:地球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其中包含了什么物理道理?这样可启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再结合其他生活中的例子,指导学生得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结论,这会给学生产生难以忘怀的印象,从而加深对光沿直线传播的认识。
2、可进行实验模拟,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物理课堂中,由于实验受到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因而利用现有的器材和条件很难实现。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弥补其中的不足,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动态软件则可以非常方便地制作出动画的画面,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不那么困难了。
五、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是需要的。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本次课改的核心之一。不会学习的人将是21世纪的新文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方法,凸现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方法的过程。新课程向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挑战。教师要走下高高的神坛,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我们努力营造民-主、平等、互动、合作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与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六、让学生体验成功
教学中要对全体学生一视同仁,对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学生分别施教。要注意设置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更多的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就感。在教学中,考试题目要容易一点,教学内容要适当,过早补充内容企图一步到位,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关于考试更应基于对双基知识的考查,切忌难度过高,以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七、问题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应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而非纯知识性的提问。问题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和梯度,既要让学生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更要具有培养物理思维的价值,如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的问题,能引起争论的问题,或一些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等等。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思维,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包办代替学生的思维过程。
问题的设计要有利于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通过这样一些问题来建立学生的思维模型: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这是为什么?等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一种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教学中只有不断的进行探索和总结,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使教育教学的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相信,只要我坚持“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我一定会让自己所带班的物理成绩有所进步。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篇五:新课标下
2015年9月,我担任了八年级一个班物理课的教学。教学伊始,为了让他们更加喜欢物理,我便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带着对新学科的好奇,保持着对物理的兴趣,进行物理课的学习,由此产生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本学期的课堂收获,可归纳为“两个要抓住”。一是要抓住物理学科自身的特点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更是如此,可操作的实验很多,所以不管实验的难易程度怎样,我都会精心准备,哪怕是很简单的小实验,我也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亲自参与、动手实验,课后亲自动手进行小制作,以此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在制作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物理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在进行引言的教学中,我并没有告诉学生物理是一门什么科学,也没有用灌输式的方式告诉学生物理研究的是什么。而是给了每一个学生一个漏斗和乒乓球,让他们亲自参与猜想、实验和观察,亲身体会物理学科的情况,课本上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其实,把实验留给学生,让学生动手,让学生感受,课堂就不会不好控制,学生只要有仪器,只要有研究的内容,他们是积极配合的。教师只要适时地加以引导,探究的问题都解决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把漏斗和乒乓球给了学生,通过学生的猜想、实验和观察,我提问,通过实验看到了什么?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们都齐声回答,乒乓球没有掉下,猜想不正确,学生兴趣很浓,接着有的就喊,老师,为什么啊?我没有正面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引导他们说,只要你们学好了物理,这些奥妙就迎刃而解了,教学效果很好。另外,课本中有杠杆平衡实验,我提前让学生用自己做了,先请小个子和大个子同学各一名去推门,问同学们哪个同学会赢,学生们都齐声回答:大个子同学会赢。然后就让一个小同学用手指按住门的边缘,让一个大个子同学用力按住门轴,结果可想而知,同学们就会说这样不公平,我就说这就是应用了物理知识,学生便通过实验,轻松领会课上内容,且兴趣很浓。
物理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科学,有些问题实际动手做一做,比空洞的说教更有用。比如光的色散,我让同学们用一面镜子斜放入装满水的盘子里,然后让太阳光斜射入,在白色的墙面上就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这样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学效果很好。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在进行完光学的教学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潜望镜。时间不长,真的有一个班的学生把自己粗糙的作品交给了我,让我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仔细的看了,一个很简单的盒子,两块互相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平面镜。在下方看能够看到高处的物体,还真的不错啊!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和沟通,我越发的感觉到,把实验交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学生会给你一个惊喜,你会诧异于他们的奇思妙想。
二是要抓住学生的感情。
我尽量为自己创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我们都知道,学生亲其师,才信其道。每一届学生我都从第一节课开始就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我性格温和,而且比较幽默,很容易便与学生打成一片。他们与我没有距离,说话很随便。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回答问题时都抢着回答。
上课时,我总是笑着走向讲台。以自己饱满的热情和友好的眼神影响学生。有学生说,上物理课提神,不是学科本身提神,是他愿意以一种欢乐的气氛去学习。回答问题时,特别是全部回答时,有的学生说
一、两句“废话”,学生们被逗乐了,我也不会去责怪,而是以一种友好的态度去看待他们,肯定废话中的有用的知识点,用幽默的语言指出其不足。达到让他们敢于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敢于发言也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是不容易的。由于有我的宽容,学生们积极发言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效果很好,可见老师和学生的感情交流的好坏,在一定的成分上决定的教学的成败。有的学生由于不喜欢某一科老师,导致不学习这一科,他们不管后果,不管是不是应该的,初中学生就有这样的特点,遇到这样的情况要疏导而不是强制。
进行物理教学还要注重物理知识与日常生产、生活的紧密结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物理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物理学不仅是物理学家要研究的科学,也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要知晓的科普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应注重介绍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日常生活、生产的一些热点问题。如:⑴为什么飞机场周围要驱赶鸟类;⑵打雷闪电时为什么不要站在大树、屋檐下?⑶街道旁的路灯是串联的吗?⑷光纤通讯,红外线遥感,磁悬浮列车,电子显微镜,电冰箱,微波炉,电饭锅,空调,可视电话,饮水机,日光灯、光控灯、温控灯、声控灯等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⑸日常所说的各种“白汽”是什么,是如何形成的?⑹火箭发射塔下方为什么要修一个大大的水池?⑺桥梁为什么要建成弓形桥而不建成凹形桥?⑻为什么不能在高速行驶的车辆中向外扔东西?⑼汽车上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有什么作用?⑽我们在上学路上应该遵守哪些交通规则及其理由?⑾为什么“火车站、地铁站”的站台上要画上“安全线”?⑿为什么远洋轮船上画有多条“吃水线”?⒀柴油机和汽油机有哪些异同,在使用中如何节约燃油,如何提高效率?⒁我们为什么要树立“能源危机”的意识?⒂我们为什么要寻求新型的环保能源?⒃人们常说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成因一样吗?⒄跑步比赛时如何记时才正确,为什么?⒅“光污染”、“核污染”是怎么回事?⒆如何减弱噪声污染?等等。
当学生了解了物理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有如此密切的联系时,物理学知识的实用价值也就不讲自明了,物理学的实用意识也就在学生中形成了,这样必然能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进行八年级物理教学时的一点粗浅体会,如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指正。
第四篇: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反思
八 年 级 物 理 教 学 反 思
旭 光 中 学
2012年12月
物理是八年级学生刚接触的一门新课程,学生表现出较浓厚的学习兴趣,但在如何学好这门课程,学习方法上似乎有些茫然不知所从。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特别是通过对上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发现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1、对学生了解不够,对学生关注不到位。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满足于教给学生知识和结论,更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新课标渗透了STS(科学、技术、社会),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中,我对新课标的这两点要求认识不够,弱化了学生关注生活、运用物理走向社会的能力培养。如学生在试卷第2小题“对温度的估计”与第6小题“对半导体材料的认识”两题答对率只有58%。
2、有时课上讲得太多,学生练习得太少,没有把握好校正时机,基础知识夯实得不牢固。
3、透镜的应用、热学知识理解难度较大,部分学生还是似是而非。从考试结果来看,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缺失。
4、实验探究训练不够。对学生课外小实验利用不好,以致学生对实验观察、动手、分析、归纳、概括、探究能力比较缺失。教学中我对实验中相关现象、规律、问题都进行了引导分析、详细讲解,而且也进行了与考题类似的练习。可是考试结果看来答对率仍不高,只有50%。由此反映,教师“填鸭式”教学远不如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现象中归纳、概括规律的探究式学习效果,而且单纯的演示、填鸭式讲解、机械化训练也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今后,我将从以下方面来改进教学: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继续做好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积极做到分层布置作业。强化后进生辅导。
2、全面落实知识、能力、情感三类教学目标的。认真备课,控制好讲、练时间,针对性精选习题。
3、对基础知识讲解透彻、分析细腻;准确把握重点、难点,避免课堂教学中,重点知识不突出,误将“难点”当“重点”讲的现象,避免重点、难点错位、失衡导致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
4、向扎实有效课堂努力。力求多种教学模式并用,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运用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等有效的学习形式。
5、注重学法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归纳法、转换法等。加强学生对物理研究方法的了解,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领会,掌握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学习物理的能力。
6、注重实验探究教学与训练。训练贯穿教学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重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多与日常生活和现代社会问题相联系。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第五篇: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反思
2013-2014年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徐继祥
2014-1-8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
“伯乐相马”的故事家喻户晓,其实,他说的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道理。的确,一名好的教师就应该是“伯乐”,有一双慧眼,识得人才千百。但是当了12年多八年级物理老师的我,却觉得“相马”容易,“驯马”难。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八年级学生初步接触的一门学科。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对于刚刚接触物理学的初中生来说,首先要正确的引导,让学生顺利跨上初中物理的台阶,其次是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理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提高。回顾半学期的教学,我做以下反思:
第一、抓住学科自身的特点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尤其初中,可操作实验很多,所以不管实验的难易,我都精心准备,哪怕是最简单的小实验,我也结合学生实际条件,让学生参与动手实验,课下亲自动手搞小制作,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制作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物理带给他们的乐趣。
物理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科学,有些问题实际动手做一做,比空洞的说教更有用。比如声现象一章中,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模拟击鼓息烛实验。我让学生动手组装,自己实验,学生兴趣很高,一切得到了一一认证,从而巩固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教学。
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在进行完光学的教学后,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制作潜望镜。时间不长,真的有一个班的学生把自己粗糙的作品交给了我,让我提出意见和建议。我仔细的看了,一个很简单的盒子,两块互相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平面镜。在下方看能够看到高处的物体,还真的不错啊。
第二、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
许多同学认为学物理难,内容多、杂、乱。也有同学说物理“一学就会,一听就懂,一多就乱,一长就忘”,在考试中很难得高分。这说明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对物理学科的特点理解不够,学习方法不当;如果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那么学习物理也就会变得轻松自如。因此,我在教学中不仅向学生一教知识,同时也教学习方法,教学生如何做到“会学”。我是通过预习笔记、预习检测、课后作业,检查和验证学生是否“会学”。“会学”有三个要素:一是指导学生认识学习规律,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二是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等科学文化知识所需要的技能和技巧;三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例如,我在开学初的第一节课,不是马上进入新课本、新章节的学习,而是对物理教学进行承前启后的链接,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和下面要讲解的内容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带着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听讲。教师努力完成课时任务,把必要的知识教给学生,不见得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成果。只有结合教学经验,在授课的同时,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学习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提高学习能力做为课堂的重点,才能使学生解决“会学”的问题,不断在“深钻、多思、善问”等方面多下功夫,真正懂得和掌握如何预习、如何复习、如何记忆等一般性学习方法和规律,做到:“课前
认真预习,上课注意听讲、勤于思考、课后及时复习”,并通过教师的刻意安排加以巩固,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学校很重视年轻老师的专业化培训,组织我们参加阳光师训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我们的专业化水平。在教育教学中,我从培训及国培中学到以下几个方面:
1、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两头。班级授课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能照顾到绝大多数同学的因“班”施教,课后还要因人施教,对学习能力强的同学就要提优,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加强课后辅导。教师要特别注意不要让所谓的差生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2、注重学法指导。中学阶段形成物理概念,一是在大量的物理现象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来的;其次是在已有的概念、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演绎出来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主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要注重科学探究,多让学生参与探究,经历探究过程,体验获得探究结论的喜悦。
3、教学方式形式多样。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科技的发展,为新时代的教育提供了现代化的教学平台。为“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加墨水。”的传统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在新形势下,教师也要对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技能,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水平,特别是加强一些常用教学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4、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向学生渗透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学生如果对物理问题的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将对物理知识领会得更加深刻,同时也学到了一些研究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增强了学习物理的能力。
第四、挖掘有效的训练方法
1、解题要规范,对新生意开始就要特别强调并逐渐养成解题的规范性,其次再是正确率,规范性养成了,正确率自然就提高了。
2、训练贯穿教育全过程,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我们的教学思路应该由原来的覆盖题型、重复不断的模仿练习转到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学生思维,渗透物理学的思想方法。目前,探究性的学习方法已成为一种潮流,就是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其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学生能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体验,产生感悟,学到方法,从而有效地发展能力。我们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运用和改进。
3、训练扎实,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
4、作业要布置了必收,收了必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
第五、更高层次的提升教学技能
两年的物理教学生涯,使我明确了物理教学中技能提高的重要性,尤其是概念表述必须准确,一改文科教学的含糊性。曾经吃过这样的亏,在讲《声现象》中《真空不能传声》时,有道题是这样问:“放在钟罩里的电铃,随着抽去里面空气的过程中,铃声会有什么变化?”由于我上课时总是强调学生,真空不能传声,但是却忽略了过程中的结果。学生回答时都是声音越来越小。没有“直到消失”,以至于99分的学生因为这点疏忽与100分无缘。所以,细节打败分数。吃一堑,长一智,每学期的教学技能反思是我必修之课。这学期也不例外。下面是我对提升教学技能做的以下反思:
1、讲授正确,语言规范简练。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一线教师非常重要。物理学是一门有着严密逻辑性的学科,首先不能讲错,推导流畅,过度自然。
2、语言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板书精当、书写工整。
4、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熟练、规范。教师在上课之前应对教具和实验仪器功能了如指掌、使用轻车熟路、操作规范得当、避免在演示时操作不熟练,或是操作错误。总之,作为21世纪的引领者,在新课程改革下,强调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转变学生学习中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在体验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