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名师课有感
听课心得
严 振
上周末有幸听王崧舟等语文大师的课,心里一下子敞亮起来。给我留下印象深的是王老师《学情视野下的语用教学》的专题讲座。谈点自己的一点体会:
语文教学不能为语用而语用。好多的示范课、观摩课把“是否有语用”作为评议一堂的重要标准,这是不正确的。这说明我们对“语用”的理解存在很大的偏差。王老师告诉我们:组成语用学大厦的,有三个支点,就是“语用、意义和语境”;抛开“意义和语境”去谈“语用”就会陷入“单调的语言文字训练”的空白;我们提倡的“语用”是在“特定的语境下的”。
语言学习要和语境紧密融合。王老师说:教材的处理要言辞语境、文本语境和文化语境。一个好的语文教师要“打开”能看到每一个文本赖以存在的土壤和文化背景的“第三只眼”。任何一个文本三类语境都是同时并存的,老师在心目中牢牢地树立语境的视野之后,语文教学的策略和路径就会有所调整。另外,语用学习必须要和内容理解相融合、与情感陶冶相融合、与学法指导相融合,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骑马中学会骑马”,这就是未来语用学习改革的基本方向。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任重而道远。“语用”这个概念表面意思好理解,但对一线教师、对于基层的教研员来说“语用”的内涵却难以把握,对学习“语用”所涵盖的内容、范围等都处在模糊状态,如果不能弄清楚这些问题,语文教学改革的就不能达到既定的目标。
听了王老师的讲座,我有这样一个担心,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用”的教学方法,不是每一个教师,或者说大部分教师都不能运用自如。因为从王老师的讲座中,我体会到: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施语用,需要教者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还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这些恰恰是大多数教师所缺乏的。而且仅凭几个案例、几次培训都是难以奏效的。
语文课程的本质是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是实践性的课程,涉及的目标非常广泛,是综合性的课程。必须要求学生在阅读、表达的实践上下工夫。但在现行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实践活动局限在校内等等,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实践能力,是需要付出进一步的努力的。因为这些能力不是靠反复做题,学会应对考试所能获得的。
第二篇:听名师课有感
王崧舟《桃花心木》听课感想
李 蓉
王崧舟老师执教的是苏教版课文《桃花心木》,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文章从描写桃花心木的形状很特别开始,引出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再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最后写作者与种树人的谈论。种树人的话,使作者受到感动,明白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的道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听了王崧舟老师上完这节课,感受颇多:
一、文学语境下和文化语境双层品读
文化语境下的品读指的是对课文文本本身的学习。王崧舟老师从本课最耐人寻味的道理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孩子体悟文章讲述的道理,抓住“奇怪”指导学生理解“层层递进设置悬念”写法的好处。文化语境下的悟读则跳出了文本的圈定,从学生挖掘自身遇到的生活中的那些琐碎的“不确定”,引出林清玄所敬佩的三个著名人物人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直面不确定的生活,从而揭示“无常”的道理。
二、多样化形式嵌合文本
如果说文本是学习的对象,那么教学过程,甚至教师本身,都代表着解读文本的外在形式。王崧舟老师能够游刃有余地把握课堂形式,处处留意文本、时时关注学生。在教学“层层设置悬念”这一写作特色时,王崧舟老师首先让孩子寻找文中出现了几次“奇怪”,再以阶梯状的ppt图像显示——从“奇怪”到“越来越奇怪”到“更奇怪”,三个词语不断上升,再配合三次品读语段,把学生的胃口随着作者的层层疑问推向了高潮。随着教学呈现形式的层层递置,学生自然体会了这种写法吸引读者的妙处。
三、深厚底蕴 潜移默化
王崧舟老师曾说,让他倍感痛心的是当今中国居然是“去中国传统文化”最严重的国家,因此,他着力开发以“儒”“释”“道”为主线的系列课程,试图重新审视并恢复中国文化的基础。在上《桃花心木》这一课前,他研读了林清玄的诸多著作,结合林清玄的经历,挖掘了其希望“用佛教里的一点点旨意,带现代人走向安定之途”的深厚内核。王崧舟老师将本课中的“不确定”与佛教的“无常”相联系,指引现代人以“修心”来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同时针对五年级孩子的学情特点,拓展阅读了林清玄《菩提十书》中的《云散》一诗,用诗歌之美进行情感的熏陶和积淀,让学生的情感有所触动进而自然迸发,发出“心美,一切皆美”的感叹,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也体悟到了一丝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禅意
第三篇:听名师课有感
听名师课心得体会
____有感于名师张齐华的教学艺术
4月7日、8日,我们学校几位数学老师参加了“安康市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艺术观摩会:” 亲眼目睹了全国著名小学数学张齐华等六位老师的魅力课堂,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结合自己的教
学工作有以下的感悟:
一、即备好教材又要备好学生。
我们说教师教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小朋友,那么人自然要有感情,我们在教书中就应该投入自己的感情。从听课中我也发现讲课的新教师也像老教师一样对自己的学生非常地爱护,哪怕是第一次上课的老师也会在课前跟孩子培养一定的感情,因为只有有了感情的教学才会擦出教学的火花,使教学变得精彩。
对教材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与分析,理解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才能更好地把教学任务解决好,教材的理解是对教学做充分的准备,教师只有知道上什么,怎么上,什么是重点、难点才能上好课。
二、深度对话别嫌浪费时间
张齐华老师在执教《平均数》一课时用了一个小时,课堂给了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语言生动幽默,表情丰富自然,师生之间进行了长久的“唇枪舌战”,真正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和台下的老师时不时就发出开心的笑声,露出会心的微笑。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一个小时里没有一个人走神,大家笑得那么开心,重难点知识学得那么扎实,谁会因超出的时间而指责张老师呢?
课堂上我们一定要和学生进行深度对话,正如张老师所说的那个沟通漏斗:一个人想说的是100%,实际说出来的已经剩80%了,听的人只能听到60%,而听懂了的只有40%,说明我们在和学生交流对话时一定要有深度,否则就没有多少实效。只要你和学生的沟通是有价值的,不要太过在意你浪费了课堂时间,我们一定要首先做到真正有效,方才能谈及高效。
三、注重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1、语言风趣幽默
长久的“唇枪舌战”,真正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和台下的老师时不时就发出开心的笑声,露出会心的微笑。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一个小时里没有一个人走神,大家笑得那么开心,重难点知识学得那么扎实,谁会因超出的时间而指责张老师呢?
张齐华老师也是一个善于学习善于创造的人,他在课堂上善于根据情境运用各种俗语、谚语,调节气氛,而且增强教学效果。例如
当学生说出“用4来代表3、2、7的水平时”他说“你是怎么无中生有生出这个4来的?”学生说老师和自己的学生比赛篮球是以大欺小,他就几次说“我再也不以大欺小了”,这些风趣幽默的语言成了课堂教学的调味品,课堂因他们而更加的生动、鲜活。
齐华老师自诩为一个“演员”,没错,在他的课堂上我们会看到他一会儿顽劣,一会儿冷静,有时是潜艇,有时是公交车司机,又是哭,又是笑,变化莫测,就连作报告都是神采飞扬,一会上一会下,动作到位,配音形象,这些肢体语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或许演的并不像,或许配音效果挺差,但是谁又会在意这些?学生是很宽容的,只要你能让他学得开心,学得轻松他就会喜欢你。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的听课,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2012、4、16
第四篇:听名师的课有感
名师引领,品“读”教学
是的,能有这样一次与名师近距离学习与交流的机会,真的要感谢石校长、王主任、宋主任,特别是宋姐亲自带队,凌晨3点多就来到了学校领着我们一起驱车去哈尔滨听课。虽然只有两天的学习,但收获是巨大的。听名师上课,让我产生一种不可名状的美妙感受,如聆听荡气回肠的名曲,又似品茗余香的缭绕的清茶。
窦桂梅老师上的绘本课《我的爸爸叫焦尼》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好书不厌百回读”。在教学伊始,就和同学们一齐合作读绘本;接着又采用了想象画面读等,以读促悟,以物促读。“看似简单的语言,却能够表达丰富的情感”“文字就像头顶的一束光,一下子就照亮了你的内心” 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只是为了读懂那些文字吗?如果是这么简单的话,那只叫做读字,不叫做读书。在为时两节课的教学中,窦老师就这样通过故事抓住场景、人物、语言、动作、插图颜色、插图设计、来指导学生读、写、及创作的升华。当时我边听边想如果换成是我,《我的爸爸叫焦尼》也许只会当成一个发生在父子身上的故事来教,最多也不过引导学生体会父子之爱。她却不!学完《我的爸爸叫焦尼》,学生在她的语言感召下体会到的不仅仅是亲情之爱,还有“珍惜”——对圆满家庭的珍惜,对“爱”的珍惜,对所拥有一切的珍惜;更有“自信”——在并不圆满的家庭里要自信,在没有父亲的日子里要自信,在失意的时候更要自信!她认为:语文要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我们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在语文中获得情感和品格的教育,而是让学生的情感、品格在语文的教学中得到滋养,得到成长。我在反思我以后的教学过程,必须一点一滴的学起,一点一滴的改正自己、提高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课堂上的更加生动,更加高效。张学伟老师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细致入微,耐心的朗读指导也让我记忆深刻。课堂上,张老师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切实把握每一个环节不同情感的体现,进一步让学生通过对课文情感体验之后再进行朗读。如在指导读“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刚开始学生都不能读出飘逸的感觉(范读“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几个同学读,大多都是一个基调。张老师就笑了,睿智的他首先领孩子们理解什么是“银丝”,“奶奶八十多岁了,两鬓染银霜”银丝是指什么?(银发),是呀,可孩子们,你们明明把一根细细的银发,读成了“铁丝”了嘛,学生和老师一起笑了!但就是通过这一比较,同学们顿时找到了灵感,飘得感觉就来了。在张老师耐心的指导下,既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明白不是读得声音大,读的重,读的有分量就是朗读好。像这样的点在他的课堂上还有很多。他将这些细心的指导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融入到对课堂生成的智慧而艺术的点拨中,如春日细雨,悄然入心,润物无声。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只有深入到文本中,完全融入到作者的内心世界,他才可能与文本对话。”吴琳老师的课堂就引导孩子们学会透过文本,去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在教授《去年的树》一课时,她抓住主要的段落,主要的句子和重点的字词,如在“鸟儿到哪里去了”紧紧抓住后面的几句话里的“看”字,让孩子们思考,体会小鸟对树的真情和遵守诺言的诚恳,真正体会到文字背后隐藏的情感,感受到小鸟与大树那种真挚的友情,小鸟对大树信守诺言的美好品质。吴琳老师说:“指导阅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用热情点燃热情,一个好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热情的读者。”作为老师,一定要多看书,不光看自己的需要的书,还要看有深度的书,要让自己的学识和世界对话。用吴老师的话说是“我们要做一个眼睛不在此岸,而在彼岸的教育者”。
此次与名师接触,让我体会到了几位名师就是在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读书,接触文本,带领学生分分秒秒地和课文连在一起,跟作者的心连在一起,跟老师保持一致,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读书要做到老老实实,全心全意。因为语文课是非常纯净的,是非常饱满的,要从我们每一节语文课上体会到语文课的“真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一路前行。
第五篇:听名师课有感 于清泉
听课感悟
今天我有幸聆听了名师的讲课,来自长春市北安路小学特级教师李春梅的数学课。聆听了专家的点评,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李老师“我们一起分类”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语言亲切自然。他与同学进行交流时,就像烙家常,非常亲切自然,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课堂上欢笑声此起彼伏,学生的学习氛围格外高涨。第二:学习新知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李老师结合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用动手操作的形式来解决,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加强了直观性、可操作性。第三:重视思维的培养和方法的渗透。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手”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
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李老师告诉我们讲数学,教学细节是老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诠释,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体现,“教学细节”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精彩的教学细节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学细节”的精彩设计和运用,是老师提升教育智慧的“直通道”。关注“教学细节”是老师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智慧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智慧型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李老师告诉我们,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执掌,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专家的理念、思想必将为我以后的教学之路指引明确的方向。在将来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目标教学法,能够运用自如。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像钱刘松那样,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空间。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真正做到“先学后教”的目标教学法。
5.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师的学科功底要扎实,自身素养要高,深入研读教材。
6.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教书育人这条路还很长。在将来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些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的光和热。
听名师课有感
听李春梅的《我们一起分类》感悟
永春实验学校
于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