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
听《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有感
厉山镇三河小学 汪匆
本次培训听了王珺校长的《语文课堂的语文味》,感触很深,现汇报如下:
一、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这一理念在我国学术界的正式提出,最早是广东深圳的程少堂先生。他认为“‘语文味’就是指在语文教学中体现出语文学科作为一们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学科的性质来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个性和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来,从而使语文课洋溢着一种语文课独有的迷人的氛围和人性漂亮,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爱好,进而使师生双方都得到共同发展。”
二、辨别课堂改革方向
1、传统结缘太深,单向传授被动接受。老师讲台上讲,学生下面听,老师同学生交流互动非常少,主要教学用具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案。“综合”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新的熟悉与定位,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大语文”的理念也得到进一步的重视与推崇,于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更加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其他课程的沟通,这也好似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提出的,但实践中,一些老师的把握却颇有些偏失。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教学的重点应该在:让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但是有的老师上课时却花了许多时间津津乐道的讲了宇航和月球的知识,把语文课上成了自然科学课或综合课,这就必然导致了语文味的缺失。语文不能“包打天下”,假如搞泛化教育,“语文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不仅使语文课程负担过重,也失掉了语文独有的真味。所以,语文教学切莫“肥人田”而“荒己园”。
2、“多媒体”指挥棒下“语文味”的缺失多媒体进驻语文课堂,这已成为事实。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捷简易的操作,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非凡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缺的。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但笔者认为要区别看待。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现苏州园林的景致,但我们无法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人独钓寒江雪”所涵蕴的意境。语文与其他学科不同,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而直观的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有时候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所以多媒体得慎用,因此,在新课标下如何使语文教学中日渐消失的“语文味”回归,便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
三、注重语文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现
课堂形式应当丰富多彩,可以书声琅琅,可以议论纷纷,可以高潮迭起,还可以写写练练。最主要的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孩子们的表现应该小脸通红(大脑兴奋),小眼发光(点亮智慧的火花),小手直举(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小嘴常开(能够表达自己所想、所疑、所感)。如果课堂上能达到上述所说的两点或以上,那么这堂课可以说成功了一大半。因此,重视孩子们的表现十分重要。
四、夯实基础字词教学
1、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之乐意学。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2、动作表演--“演”中学
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表达动作的生字时,让学生运用身体的部位、面部表情,在表演中识字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学习“摇、推、摆、挂、找”等字时,引导学生创造合适的动作表情进行表演,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都记住了这些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不但记得牢,而且加深了对汉字的含义的理解。
3、变换形式--“玩”中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在引导学生变换形式时,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识字教学中游戏法的使用倍受儿童的青睐。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始终处于一种愉快的心态,我在识字教学中采用的游戏方式有:猜谜语、编顺口溜、给字娃娃找家、找朋友、送信、摘苹果、开火车、跨栏等等。如区分已巳己三个字,可选顺口溜已半巳满不出己。在灵活运用的多种游戏方式中,学生从中享受到知识的乐趣,从内心激起了学生的自主识字的愿望,从而达到了识字的目的。
五、教师的发展道路
1、“专业化道路”。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准。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是一种熏陶的过程,而要熏陶给学生,教师自身的文素养就要求就比较高。作为语文教师脑海中没有几百首诗词,几百篇古文,几百部中外近现代的闻名作品的印迹,没有几个自己所钟爱、崇拜甚至痴迷的文学作家,自身的语文味恐怕是难以浓烈的,要使得课堂布满语文味,学生布满语文味恐怕更是难矣。针对目前青年教师的现状,我推崇一下古典文学。经几百年的大浪淘沙,流传于今的古代文学,无论是章法、语句的锤炼还是文意的蕴含,均堪为后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泉,试看中国近代名人,哪一个不具有深厚的文学功底?这对于他们清楚、严密地构建思想体系,准确、生动的表情达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语文专业知识不仅仅是文学,还有诸如字、词、句、章等方面,语文教师假如老是读错拼音,写错字,讲解知识点错位等也是另人汗颜的。此外,由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语文教师除了“专”外,还最好还是杂家,其知识构建中各方面的知识都最好都能有所了解,如音乐、美术、天文、地理等。而在杂的同时,还要能不断的吸收新的知识,新的动态,非凡是学生做喜爱的一些青少年作家的作品,如:寒韩、郭敬明、满舟等,你可以不喜欢,但是你必须有所了解,否则与学生会形成“知识上的代沟”,甚至变为情感上的代沟,以致最终影响到课堂的味儿。
2、“个性化道路”。语文教师应该倡导“个性化”的教学。我们说,大自然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个性绝对相同的语文教师。即使年龄、学历相同,但是每个人的性格、气质、才情、特长等总是有千差万别的,所以不同教师的语文课也该是千差万别的,不能按照一个模式去套用,每个教师该找出自己的个人特色,凸显在语文教学中。
总之,本次学习让我受益受益匪浅,使我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日后一定注重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把语文课上的更有语文味。
第二篇: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晨读》教学案例
乔海燕
《晨读》是儿童文学作家葛翠琳对儿时学习生活的一段回忆。作为读书单元的首篇文章,就是要以作者晨读的感受,引发学生与读者产生共鸣,对读书产生极大的兴趣。因为那个时代离现在的学生生活比较远,所以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先是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接着又出示了葛翠琳的图片,告诉孩子们这就是作者。又在音乐的伴随中叙述了葛翠琳的童年生活,这样拉近了孩子们与文章的距离,让孩子们体会到文中的学生对读书有着强烈渴望的原因就是因为又一位爱好文学的老师。接着抓住“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个中心问题,让孩子们读中感悟,认识到读书的乐趣,激发读书的渴望。
片段一:
师:这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这位老师很美丽。
师: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生:这位老师长着一副瘦小的身材,清秀的脸有些苍白,一双温柔而又善良的眼睛时时闪出甜美的微笑。从这句可以看出来。
师:还有谁想说?
生:这位老师很幸福。
师:为什么这么说?
生:因为有这么多学生陪伴她,所以她幸福。
师:如果这位老师就站在你面前,你想认识她吗?打个招呼吧!生:老师您好!
生:老师我是xxx,我很喜欢你。
师:带着你的喜欢读读这句话。
„„
教师为学生创设情景,教会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心问题的提出既注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学生的模糊映像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朗读体验,逐步深入进去,充分地与文本亲近,感受读书的魅力,体会读书带给孩子们也就是读者的乐趣。
片段二:
师:文中的老师给孩子们读了一本又一本有趣的书,都过哪些书?
生:冰心的《寄小读者》,《万卡》、朱自清的《背影》、《爱的教育》。
师:你读过这些文章吗?
生:没有。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冰心的小诗《雨后》(出示内容)很熟悉是吧?一起来和老师读读。(师生共读)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很高兴。
生:我也想玩水。
师:不同的文章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下面这封信是万卡写给
爷爷的,看看能带给我们什么。(师读节选部分)听完后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伤心。
生:我为万卡着急。
师:文中的孩子们和老师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回到文中我们一起去感受。
„„
书中描写的场景就这样在老师的引领下与孩子们一起感同身受,不仅可以很好的把握文章人物感情,同时也为读书铺下了基石,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中感悟着不同的思想感情,与文中人物同悲共喜,激发了读书的欲望,让课堂中朗朗的读书声代替教师繁琐的说教,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下滋生。
第三篇: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
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
下双镇沙河小学 刘海英
近几年来,在新课改的冲击下,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的教法不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我也曾一度陷入迷茫中和部分老师一样为了追求课堂的精彩,显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风采”,把课堂当作表演的舞台,结果,“闹”过之后学生却无所收获。热闹背后,欠缺语文品味,只注意课件的大量运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实践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没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然而当我有幸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一次又一次听、评课活动之后校领导语重心长的指导让我茅塞顿开:其实,不管课堂怎么改革,语文味永远不能改,而且要越改越浓。然而要让语文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却并非易事。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那么,如何让课堂洋溢“语文味”的芳香呢?
一、让语文味在“读”中发散
张田若先生说过:“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
读。”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古老、最根本,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通过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读,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默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等多种不同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当然,这里的“读”,正如崔峦老师所说“不是一遍又一遍的傻读、呆读,也不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是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如何让语文味在读中发散呢?我在教学《钓鱼的启示》时,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的: 师:请同学们细读2-9自然段,从文中找找什么原因让作者不愿意放鱼呢?
1、体会鲈鱼大美 生:大。
师:有何凭证?你从哪里体会出来的?请你读读有关的句子。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师:你从哪个词看出这条鲈鱼大的? 师:你能读出鱼的大吗?
师:这么大的鱼钓起来容易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也许是鱼想摆脱我的鱼钩,不停地甩动着鱼尾并跳跃着,湖面上不时发出“啪啪”的声音,溅起不少水花。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师:从作者钓鱼的细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作者是个钓鱼“高手”。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作者是个钓鱼“高手”的呢? 师:钓鱼“高手”眼中的鱼能有多大呢?用手势比画一下。师:这条鱼确实大得让人吃惊,能用你的朗读告诉大家,这条鱼大得让人吃惊吗。(指导朗读:带着惊喜的感受再读,齐读)出示: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师:看来这条大鲈鱼确实很有魅力呀!它就这一点魅力吗? 师:从哪里看出它漂亮的呢?
出示: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师:谁能读出这条大鲈鱼的漂亮?(指导朗读)师:从你的朗读中,我们也感觉这条鱼是那样的美。
师:联系上文我们知道了作者虽然年纪小却已经是个钓鱼高手,此时看到这么大、这么漂亮的一条大鲈鱼,他的心情会怎样呢? 生:兴奋、高兴、得意。
师:是啊,他的兴奋和得意真是无以言表。你能用朗读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吗?试试看!指名读,得意吗?谁再来读?
师:如果是你钓到如此大,如此漂亮的鱼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再来读。师:著名诗人范仲淹有一首诗《江上渔者》,诗云: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入**里。古人都爱鲈鱼,更何况刚满十一岁的小作者垂钓到这么大,这样漂亮的鲈鱼,他当然是希望把这条大鲈鱼——生:留下
师:作者还有把鱼留下的充足理由吗?
2、体会钓鱼辛苦
生:我钓到这条鱼很不易。
师:多细心的孩子呀,你读得很到位。不易也可以理解为挺辛苦,是吗?
师:怎么不容易?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作者钓鱼辛苦的?你能试着读一读吗? 师:从你的朗读中,我充分感受到了作者钓鱼的辛苦,看来,为钓到这条鱼,作者是等了很久,而且颇费了一番功夫呀,的确不易。我为了让学生能真正走进文本,体会作者内心的不舍与抉择的艰难,以问题“什么原因让作者不愿意放鱼呢?”作为突破口,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来帮助学生理解拒绝诱惑的艰难。言为心声,在读的时候他们自然就能把内心的情感不由自主地表露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离不开教师穿针引线地指导,而且要导得巧妙,不露痕迹,“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一旦你把学生引向情感的高潮,那么随之而来的便是如“火山爆发”式的喷发,此时,绘声绘色的读也就水到渠成了。接下来对文章的理解也变的顺理成章。
二、让语文味在“品”中释放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中的一些关键词,组织学生去细细地揣摩、体会,让学生明白这些词语内涵的丰富性、形象的生动性以及在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窥一斑而知全豹”,而课文中的关键词即是这儿的“一发”“一斑”,教师只要能发现它们,并巧妙地利用它们,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紧扣周总理生活“多么简朴”,工作“多么劳苦”等,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关键词、关键句,进而细细地揣摩、体会。在不断地品悟中感受到了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三、让语文味在“写”中流淌
在小学语文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的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将写作向实践延伸,学生将兴趣融于写作当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关注现实的精神,从而将真实的感情落于笔端,使学生乐于表达。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师往往过多注重学生阅读和说话的训练,认为读得响亮、说得流畅,语文教学目标就达成了,可细细想来总觉得还缺了点什么,那就是写的训练。那如何把读和写不露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让语文味从学生的笔尖流淌出来呢?我认为,随堂小练笔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一篇文章学到有味儿时,文章的情感上升为自己的情感时,自然会产生一种感觉——不写不快。这时就是训练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好时机。如我在教完《跨越百年的美丽》后,学生已经真切而又深入地体会到居里夫人为了提炼镭,投入了自己的青春甚至于整个生命,而她一生却视名利为粪土,用无私的奉献诠释了什么样的美丽才能跨越百年。此时此刻,学生心潮澎湃,于是,我趁热打铁,对学生说:“同学们,我想你们肯定有许多话想对居里夫人说,这样,把你们的心里话写在书的空白处。”学生情感的闸门一下子被我打开了,一段段鲜活的文字从他们的笔尖流淌出来,促使了语言实践和情感体
验的结合。
在教完《只有一个地球》后,我设计三个写作训练:
(1)用“璀璨、刀绞、毁坏、保护”四个词写一段呼吁人们爱护地球的话。(2)结合课文内容和现实生活,以童话形式写一篇题为《地球母亲哭了》的作文。或写一篇读后感。(3)写两条保护环境的公益宣传语。要求主题要突出,语言要精练。
在学习课文后进行写的训练,是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的过程,小练笔使学生的语言、思维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他们也逐步领会了课文的表达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使用这种表达方法。这些课堂小练笔,是学生富有个性化和具有独特魅力的创作经过日积月累的训练,他们会悟出写作的窍门,写作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使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又一次得到完美的统一。
总之,充满语文味的新课堂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的独特的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这样的课堂也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旅行”。所以我坚信:唯有洋溢“语文味”芳香的语文课堂,方能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第四篇:余音绕梁味无穷——听窦桂梅《牛郎织女》有感
余音绕梁味无穷
——听窦桂梅《牛郎织女》有感
老大不愿的坐在多媒体教室,心里直犯嘀咕:听什么课呀,快期末考试了,还有一大堆作业呢!
既来之则安之,开始了就看吧,看名家是怎样教传说故事这种体裁文章的。刚开始还没有很特别的感受,一直看到孩子质疑时才感觉这课真是非同一般。孩子大胆的质疑,开放的语言让人震撼:孩子们竟然可以想的这么深呀!而且老师对爱情问题的引导可以如此落落大方!
我津津有味的看下去。孩子们质疑后,小组讨论问题答案也让我大吃一惊。首先是一些问题问的出人意料,细细想来又很有价值,如:为什么里面的动物选取了牛,而不是马或其他类?这样的问题平时都被我们忽略了,孩子们的思维是多么的开阔,眼光是多么敏锐呀!更有学生专门对此回答:农耕社会,牛作用大,地位高,从侧面表达了人们对牛的喜爱、崇敬之情。我不禁赞叹:孩子们的表现真让人刮目相看!
孩子们表现出色,老师更加精彩!
窦老师的教学设计十分契合现在的新课堂模式。简单的几个“写了什么”、“怎样写”、“为什么写”的问题,看似简单,却都是内有大乾坤。每个细节都值得琢磨。方法的教育渗透在点点滴滴。比如最简单的“写了什么”,我们平时教学时很容易流于形式,泛泛而谈,一两句话概括出主要内容就掀过这一环节了,而窦老师不同,她先让学生找出主要人物,然后以某个人物为中心,理清他与其他人的关系,再把这些主要人物关系串联起来,主要内容就概括出来了。这种概括内容的方法简单、易学、且有效!学僧很容易掌握,并举一反三运用到其他类似的文章里面。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我们都听过,可在实施时总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窦老师用行动为我们做了一个优秀的示范!
在“怎样写”环节中,窦老师从民间传说的想象、线索、情节、语言、悬念等方面,展开系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对比教学法(几个不同版本的《牛郎织女》作比较)更让人叫绝!很少有人注意到想象的作用,更少人会把想象的作用教的如此清晰透彻。在欣赏好课的同时,我不禁感概:窦老师看问题真是深刻通透呀!
最后“为什么写这个故事”,作者想表达什么?一个简单的总结中心思想的问题,都老师却牵引出四大民间爱情故事,使学生认知上又拔高了,上了一个新台阶,看到了更广阔的一片天地。其他三个故事,只是列出了人物,就不难套出情节梗概。配乐读四个故事结尾,才知道什么叫凄美,什么叫动人,什么叫民间传说!课结束了,课堂上的精彩妙语却一直在脑海中回旋,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心有多高,看问题的角度就有多高!心有多广,看问题的视野就有多广!心有多深,对问题的理解就有多深刻!学生需要一杯水,老师需要有一桶水,平凡几个字,字字真金!
第五篇: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什么是“语文味”?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语文味”?雕塑家说,要把石头雕成人像,就要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要让语文课焕发出语文味,就要舍弃那些不是语文或者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就要删繁就简。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精彩,在研读中诞生;语文味,在简约中演绎。
一、“语文味”来自于对关键字词的咀嚼
表意是汉语言特有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得文字显现出丰富的生命,能够对词语做好品味有利于提升对文本的鉴赏水平。假如不重视词句的推敲,缺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种非常执着的钻研精神,也难以把握真正的“语文味”.不管是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是对文字应用来说,词句对于文本鉴赏而言好比对一枚橄榄,咀嚼得越细腻,回味起来越发香甜。因此,依靠对关键字词的精准把握来带动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广泛地使用。在课文《第八次》中,学习“招集”一词时,我让学生把这个词和“召集”作比较,认识到虽然都是招呼人们聚集起来的意思,但读音却不一样;学习“唉声叹气”则结合生活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词义。
二、“语文味”来自于对文本的自读自悟
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属于个性化的行为,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以充分地调动,使学生可以直接面对文本,同时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圈点勾画,进行批注,唯有亲身采取阅读实践,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才会有效提升阅读水平,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读了文章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体会。例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学生在文章的结尾这样批注: “母亲真的睡着了吗?没有,因为作者看到,母亲流出了泪水,那是幸福、欣慰的泪水。我真的希望这一刻能够永远,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三、“语文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诵读和积累
从本质而言语文是依靠读与写这两条腿走路的。同时在路方面也有两条,第一条路即教材与各类读物,第二条路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正是因为这样语文教学对积累和诵读格外强调。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主要的积累方式,而生活也是进行语文积累的重要来源,例如可以从生活中积累一定的词汇、语文知识、语感,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例如学习了《早》,拓展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学生设计个人名言;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推荐阅读描写母亲的相关文章„„这些积累和拓展只要运用得好,我们的语文课怎能不散发出“语文味”呢?
四、“语文味”来自于人情人境的体验
语文课,需要书声朗朗,也需要静思默想;需要表情达意,也需要心领神会;需要听说读写,也需要体验熏陶。把语文上成思想教育课,重人文轻工具,不行;把语文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忽视语文的丰富人文内涵,这当然也不可取因此,高明的语文教师会找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触发点,由此披文入情,将两者和谐统一,而不露痕迹。
以《二泉映月》教学片段为例:
师:阿炳他都听到了哪些声音?
生:叹息、哭泣、倾诉、呐喊。
师:阿炳为什么会听到哭泣、叹息、倾诉、呐喊?到课文中把关键词句标示出来。
生:我把“卖艺度日”表示出来了。师:你亲眼见过卖艺的情景么?
生:我在车站看到一对夫妇,他们全是盲人„„
生:我在马路边看见过耍猴的。
生:我在路边看到乞丐向路人磕头。
师:阿炳为什么会卖艺度日?
(播放《二泉映月》,大屏幕显示:场景一: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凛冽刺骨。场景二:骄阳似火的夏天,烈日炎炎。场景三:阿炳生病了,发烧至39、40度,浑身发抖。)
师:谈一谈,你见到的情景是怎样的?
生: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凛冽刺骨,阿炳着一身单薄的长衫行走在大雪中,他两手发抖,都操不起来琴。阿炳饥寒交迫,他越来越的寒冷,阿炳的曲子透露出了凄惨气息。但是没有人理他,阿炳费劲心力挣到一点可怜的钱,却有人欺负他是盲人,抢走了阿炳的钱。阿炳这一天一个铜板也没有挣到。
这个片段的教学中,孙老师以“卖艺度日”这个中心,使学生对自身的生活阅历进行搜索回忆——“你见过卖艺度日的情景吗?”,再辅之以具体的画面让学生想像冬天、夏天、生病时阿炳会怎样“卖艺度日”,增进了语言训练与情感体验两者的和谐统一,逐渐走进文本,深入阿炳的内心世界,整个课堂散发出浓郁的语文味。
五、“语文味”来自于师生的和谐互动
语文味,除了来自文本外,还来自语文教学活动本身,来自和谐融洽的师生互动。课堂充满语文味,师生间会结合对文本理解的实际需要,或积极思考,或热烈争论,或释然开怀,或眉头紧锁。提升师生互动的合理性与互动性,一方面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语文学科学习所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与情趣。
师生互动应立足文本,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效统一。课堂教学,在强化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发现的同时,教师的引导功能依旧丝毫不能退化。语文教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教师一个演员的独角戏,或者只有学生的任意发挥,都不能保证语文教学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健康统一。师生间围绕着文本而展开的互动,实际上就是教师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积累与人生经验积累对学生的情感智慧进行启发。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才干、个人魅力,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状态、情感等要素实现了有效地结合,教师对学生做好引领,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反过来又对教师的思维创新产生积极的创新作用,师生双方在教学之中真正实现相互成长。而这成长,又促进了对于文本的深度理解,促进了学生对于文本知识的吸收,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了积极的条件。一方面学生投入课堂学习收获成功的体验,获得一种愉悦感。另一方面学生积极思考,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落实,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师生的情绪与情感相互感染,师生思维都保持一种最佳状态,于是,课堂中的发现越多能够有效促进课堂思考的深刻性,课堂教学所无法预约的那些精彩,都会在师生互动中演绎。
总之。让课堂充满语文味,就要做一个有底气的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让课堂充满语文味,还要做一个有智慧的教师,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咬定青山不放松”让课堂焕发出浓浓的语文味,更要做一个有情意的教师,才能“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