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层教学1
实施“分层次”教学模式,实现化学“高效课堂”
辽宁省营口市二十四中学
王丽芬
心理学认为:学生由于先天的遗传素质及后天的教育环境不同,在化学学习活动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完成同一化学活动时具有能力的差异,同一学生在完成不同类型的化学活动中表现的能力也有差异。适度的焦虑是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能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但过度焦虑势必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分层次教学模式的建构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适度焦虑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更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分层次”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1、学生分层——分层次教学的首要前提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分层次教学应用的对象,所以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层次教学的有效程度。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化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按5:4:8比例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为学优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层为中等生,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一般,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层为学困生,知识基础、水平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其次,要注意三层次学生之间的搭配与合作,A层学生在掌握教材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基础上,能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C层的难点,与C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B层学生能在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A层同学请教;C层学生在教师和A层和B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最后,分层时要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动态分层的原则。
2、教学过程分层——分层次教学的坚固保障(1)教学目标分层
完成了学生分层以后,要以实现全体学生发展为原则,以化学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依据,根据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能力,将知识、能力和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三维目标融为一体,合理地制定各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并将层次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化学教学目标,可分三个层次:①识记并领会。②简单的综合应用。③复杂的综合应用。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目标要求是不一样的:A层学生要达到全部三个目标;B层学生达到前两个目标;C层学生要达到第一个目标。(2)课堂教学分层
课堂是分层次教学的主阵地,合理的教学设计关系到分层次教学成功与否,而调动教与学双边活动的积极性是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教学中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参与教学活动,让全体学生都能学有所得。(3)布置作业分层
在教完一个化学概念或一节内容后,学生要通过做练习来巩固和提高,因此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让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处于“跳一跳,够得着”的境地。为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性作业、略有提高的题目、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4)课外辅导分层
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这种延伸不是课堂的延时,而是因材施教,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针对性指导。对于C层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查漏补缺,找出学习困难的症结;对于A层和B层的学生,则主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帮助提高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5)单元考核分层 每一单元的教学目标完成以后,均安排一次过关考核,它以课本习题为主,着重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根据A、B、C三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同一份试卷拟定出不同层次的单元测试题,提出不同的要求,供三个层次学生按规定要求自由选择完成,也可直接注明部分题目只要求C层学生完成,部分题目只要求A层学生完成(如附加题)。“分层次”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效果
1、课堂气氛比以前明显活跃,各层次学生的参与意识明显提高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感到轻松自如,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符合因材施教原则,保证了面向全体学生
层次学生得到很好的培养,他们在学好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了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思维、实验、观察、分析等综合能力;B层次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他们的弱项给与专题训练,真正做到查漏补缺,不断缩小与A层次学生的差距;C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利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基本上能掌握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分层次教学,每一个学生个体都能融入到化学课堂教学中,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3、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分层次教学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等能力的同时,也带动了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毅力以及兴趣、动机、情感等多种心理素质的提高。从而更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对于多规格、高标准的人才的需求。
“分层次” 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反思
由于时间问题,化学分层教学模式的构建尚不够成熟,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课堂教学设计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自身特点方面尚需作进一步的探索;
2、课堂教学安排如何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并达到较高的效率;
3、在层次变动性方面,有比较大的随意性,如何才能科学合理地实现层次的变动性乃需进一步研究;
“高效课堂”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
“高效课堂” 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我是初中化学教师,那么在化学教学中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呢?
根据高效课堂的有关理论,“高效课堂”必须达到以下三个要求
1、明快。一是教师的情绪,要平和,不能过分激昂和低落,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心理学研究表明,这种状态是最有利的。二是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形成互动。三是课堂的节奏感和逻辑性是适合课堂教学内容的。
2、融洽。指整个课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这个氛围要由教师来创设,从情绪到求知欲的引发,以及整个课堂的感应互动都能体现这种关系。
3、投入少,产出多。这就是效益。我们的课堂,有一点是既定的,就是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要研究如何提高效率,不必自设框子,用最少的时间圆满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就是高效。
《焦作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打造高效课堂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追求常态课堂的优质高效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依据。据此,在化学教学中,为了实现化学教学中的高效课堂,我主要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去做,因为教学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另一方面就是学生。教师方面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学生方法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高质量。
那么究竟如何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呢?
《焦作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打造高效课堂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中给我们说明了打造高效课堂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教育性原则、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并且,指导意见中对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出了具体的标准要求:关注全体,激发兴趣;学会知识,教会方法;因材施教,有效互动;达成目标,当堂检测。这些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指明了道路,也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依据。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新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学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有的是认知性学习目标,有的是机能性学习目标,有的则是体验性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要按照学习目标的要求设定不同的水平层次。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其次,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指导意见》要求我们,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的有效互动,并达成目标,进行当堂检测。所以,课堂教学的气氛要活跃,要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课程标准》指出,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要把科学探究作为基本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多进行科学探究,要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化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改变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程标准》不光提出了教学方面的要求,还对改革课堂评价体系提出了要求: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化学课程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特别强调了,要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事实表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总之,要实现常态课堂的高效,必须首先从观念上改变自己,然后从具体操作上掌握科学的方法,只要这样不断的努力,就可以打造高效的课堂,实现教学的高效益。
第二篇:分层教学1
高中美术的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实践,我觉得分层教学法不错。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立不同的培养目标,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学困生能掌握教材最基础的知识,具有最初步的技能,基本能完成课堂教学的学习任务;中等生能够较好地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思考,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等生则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材的学习任务。这样每个学生都知道分层教学的目的、意义,让各层次的学生确立各自的奋斗目标。
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他们的美术基础参差不齐,对美术的接受能力千差万别,其美术素质也不可能处于同一水平,而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层次性,不可能把全体学生拉到同一条“起跑线”上搞“齐步走”。分层教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分层分组。每个学生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不同,按一定的方式确定学生在各时期所处的层次进行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一般是将学生划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而适时进行调整。优层次:这类学生一般学习勤奋,上进心强,基础扎实,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好,特别是观察力、注意力、思考和自学能力强,成绩优秀且相对稳定。中层次:这类学生一般智力因素较好,但双基不够扎实,学习方法欠缺,不太专心,成绩中等且不稳定。差层次:这类学生通常表现为自信心不足,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较差,大多数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这种教学方法在文化课的教学中被广泛采用。在美术课之中,绘画过程是形象思维的过程,绘画训练应该是一种感觉、观察方法的训练,属于非智力训练的范畴。每一个人的感觉不同,个体与个体之间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相互差别,又互有优势。例如:有的学生形体感觉方面较好,有的学生色彩感觉方面较好,有的学生整体感较好……如果他们学习内容一样,按绘画成绩和学习态度分层分组展开教学,那么学生们在训练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就会多种多样,这样,教师的辅导难度不但会大大增大,辅导的效果也未必理想,并且学生的训练针对性不强。于是,我根据实际情况,吸取分层教学的优点,把某些感觉相类似的学生编为一组方法,以“大班导学,小组教学,分组训练,个别指导”相结合为模式进行课堂实践
以学生的感觉优势和感觉劣势进行编组,且动态编组,每组训练内容的设计务必尽量合乎学生的特点和训练的目标。这样,每组学生的教学内容类似,但目的、目标不同,针对性较强。这种针对性的教学训练,既有利于教师辅导,又有利于学生的提高,实践证明:它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和专业水平效果显著。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美术教学能否做到全员参与,是衡量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异质教学要求教师把感觉相类似的学生编在同一组进行教学,不仅照顾到了每一个学生优点和缺点,而且让教师的教学实效性更加具体,更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异质教学是按小组组织教学和绘画训练,在绘画训练中再进行小范围的优化调整,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的。异质教学的最大优点就是充分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开发学生潜力,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后的喜悦感。这样做不但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教师的辅导也更加简化、方便。(1)分组
分组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要想顺利地开展分层教学,先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组,分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效,分组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在对学生心理和学习状况深入研究之后,依据学生绘画训练中所表露出来的绘画感觉方面的优势或劣势进行分组,如果从绘画感觉的优势方面分组,则以提高为目的,如果从绘画感觉的劣势方面分组,则以完善为目的。分组是动态的,以每一个训练单元为周期,分组是平行的,既有利于学生间相互学习,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例如在石膏像素描练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完善为目的,将画不准形的学生分为一组,画一些形体概括的结构素描,也可以以提高为目的,将能画准形的学生分为一组,画一些形体复杂的明暗素描。当然,具体分组还是要看班级的绘画状况而定。(2)教学目标
教师要为每个学生制订长远的和近期的目标,根据每一组学生感觉差异的特点,以突破强化和完善提高为目的,把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的目标分成不同的小目标,要求学生在训练之前明确自己的目标,然后按近期的目标进行编组,分坐在画室的不同位置。教师在授课时,分类指导组织教学,让每组的学生能从绘画的不同方面完成各自的目标,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备课应根据不同小组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教给他们观察方法,表现方法,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这些也应成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的一部分。(3)上课及辅导
课堂教学时,教师要分组布置绘画内容,每组内容必须精心设计,在绘画之前要给每组的学生讲清楚训练目标,让每一组学生的课堂活动围绕着各自的教学目标进行。我反对无限制地增加机械性练习来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做法,主张加强针对性的训练来启发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能力,着眼于他们的均衡发展来促进他们绘画技能上的进步。分组辅导作为异质教学模式的一部分,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地,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对以提高为目的的学生可采用提示性辅导,给他们提供广阔思考的空间,提高其感悟力,创造力;对以完善为目的学生采用方法辅导,教给他们科学的观察方法,逐步提高其绘画能力。对于一组学生确实无法自主达到的某些地方,教师一定要作示范性修改,让学生看清修改的方法以利于认识理解。当然,我认为课堂辅导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的辅导上,要及时地因人辅导,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促使转化,并逐渐达到长远的目标。(4)评价和调整
教师在对学生的评价有阶段性评价和课内及时的口头评价两种。阶段性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绘画状况;课内及时的口头评价有利于学生知道自己的方向、方法的正确性,是获得自信心的保证。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改,不必用统一的要求,因为每组学生的训练目标不同。我的做法是在作业上标出等级(如: A、B、C)来评价即可。同时,教师还要根据一段时间内学生的进步动态地进行调整分组,保证学生有计划地循育渐进。
五、结语
总之,分层教学的“分层”不是教师给学生“分类”,通常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美术基础来选择作业要求练习作画。这样既不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选择能力。通过分层教学较好地落实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效地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的发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尊重和发挥,为美术课程目标的推进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从而使得我们美术教学能更有实效。
第三篇:分层教学工作总结1
分层教学工作总结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都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同时又必须正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在教育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渠道,在这一环节中实施分层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十分有效的。所谓“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就是在目标教学中实行目标分类,学生分层,目标分类即把目标分为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发展目标即是提高目标,它高于大纲、教材要求的目标。学生分层是指按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把学生分层,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培优扶差,使全体学生,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达到大纲、课本的基本要求的教学目标,又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在各自的起点上前进一步,实现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在教学中怎样实施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呢?
根据近几年的分层教学实践,总结如下:
一、制定教学目标体现层次性的要求
设计教学目标,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摘果子”。初中英语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三维目标的训练,而每一课又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有每一课的训练点。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大纲、教材出发,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体现了层次性。如我在执教《When is your birthday?》时,制定的目标是:(1)Sub Topic: Talk about the dates
(2)Language focus: When is your birthday?(3)Vocabulary: January February March April May June July August September October November December first second third ~ thirty-first when birthday month year
(4)Structures: When is your birthday? My birthday is....从课后题目、教材内容、大纲要求来看目标(1)、(2)是达纲目标,是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而制定的目标(3)(4)是发展目标即提高目标,是部分学生能达到的。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各层学生的实际,体现了目标分层的特点。
二、承认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实行预习分层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学生善于独立学习,而另一些学生则适宜在高度结构化的教学情景中学习。在这里,有的学生需要更具体的说明解释,有的学生需要更我例子才能理解一些概念,有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激励与强化,而有的学生则可能一听就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更快适应新课的学习,一般情况下我都会要求学生预习。按照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在下放预习提纲时不分层次,统一要求,势必影响学生的自学兴趣,这样学生绝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预习时可试回答课后问题。要求学生预习时能做多少就做多少题。第1题全班要完成,第2题大部分学生要完成,第3题,会做的就做。
三、在课时目标教学基本式的几个教学环节中落实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目标制订好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分层教学是关键。信息论告诉我们,只有老师讲,学生答的教学,最好的也只能获取15%左右的信息量。如果只是单一的全班教学,课内提问就会成为老师与少数优生的对话,多数学生只是学习的陪客。长此以往,大多数学学生就会越来越怯于或懒于思考与表达,没有兴趣学习。没有全体学生共鸣的全员教学形式,定属低效率的教学了。因此,必须把分层教学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突破口,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学质量才有希望提高。1.教学内容分层
教学目标确定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也应作相应的调整和组合,注意内容的难易度,以适应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在阅读教学中,除了共同探究教本中的课文,我们还适时引入贴近学生生活,文字浅易的课外读本,或学生的优秀作文。不同层次文本的共读,各层次学生各得其所,各有所得。比如教学“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话题。我从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有层次性的教学。一方面是从目标语言上,(1)与学生的交流中复习和再现目标语:How long have you been doing something? I have been doing something for/ since….When did you start doing something?(2)在阅读中理解目标语;(3)在采访中进行机械的目标语操练;(4)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运用目标语进行语言的交际。另一方面从对文本的理解着手。(1)对文本的浅层次理解,解决浅层次问题。例如,划分文本段落、找出主题句和关键词、机械性的语言操练;(2)对文本的深层次理解,分析和解决深层次问题。例如,分析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回答问题(How much will Alison raise for charity?;Why didn’t they start at the same time?;Why are several skaters still skating?;What will the reporter say at the end of her news report?)、了解报道的完整结构。再方面是从情感认知结构上入手。(1)从文本中理解和认知对情感的渗透;(2)从周边的人物中理解和认知对情感的渗透;(3)从自身的生活体验中理解和认知对情感的渗透。
这样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优秀的学生经读文本有了新知,一般同学也可借读浅近的内容。加深对教本的理解,程度落后的同学也可在浅近文本的阅读中有着不少的收获。
2.问题解决分层
我们的教学就是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因此在课堂上,问题解决先要想到“学困生”,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表扬鼓励,树立他们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再提问中等生,利用回答不足之处,将问题展开,深入下去。重难点突破时,要发挥优生的优势,以带动全体学生的深入理解。比如字词音义形和作者相关信息,比较容易,这让“学困生”去完成,他们会积极参与。句段对话的理解,让中等程度同学谈,他们会有所发现。然后再请优生谈语法问题,他们会有不同的看法。这种在“可能性”的预见下的问题分层设想,也可以灵活变通。
3.课堂训练分层
作业是实现知识迁移,能力形成的重要途径。我们设计多层次的练习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所选定内容由易到难形成阶梯。易题,学困生必做!中优生可选做。较易题,中等生必做,“学困生”和优生可选做。难题,“学困生”可不做,中等生可试做,优生必做。比如学习“How long have you been collecting shells”话题时,我布置了A作业和B作业。A.It’s 2 pm.Read the passage and complete the following table.B.Group work :Do a survey about what charity activities your classmates take part in.这样的作业贴近学生的实际水平,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而且能满足不同的求知欲望,尤其是为学有余力的A层学生创造、发挥潜力的余地。
4.读写辅导分层
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是尽量以发展“学困生”和中等生的学习能力为主,那些优等生剩余的学力怎样充分利用,让他们也同样尽其所能的发展呢?我们根据多年的经验,每周五设一节语言趣课,20分钟,专门辅导阅读和写作,又专门开办班级英语角。同时积极鼓励他们参与英语口语交际、写作竞赛、英语演讲等。实践证明,这确为他们找到用武之地。
四、改革评价标准,评价也要体现分层的要求
1、把评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终了环节,往往是安排在教学过程以后的。但布卢姆他不主张这样做,他把教学评价引入教学过程,提出了形成性的评价教学理论,促进教学评价观的根本改革。要改革评价观,老师就不能像传统教学那样一刀切,或一定要把评价放在教学过程的后面,而是运用成功的理论,对多个层面的学生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把评价贯穿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平时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考试测评情况、参加英语活动情况及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进退情况进行认真而详细的记载并给出客观的分数,最后结合阶段性测试进行综合测评。
2、评价进要注意教学艺术的灵活运用。
上课时由于采用了分层推进,分类指导,必然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去回答不同的问题,完成不同的作业,并给予评价。在评价中,要注意语言的艺术,中下生应以鼓励为主,并可稍降低评价标准,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对中上的学生要求稍高,如归纳段意,讲出大根的意思,中下生只要基本答出来就可以表扬,给予肯定。但中上生错漏一个字也要纠正,并指出归纳段意要准确,不能随便。这样,就可使几个层面的学生都不成功的机会。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只有抓住这股力量,激发各类型的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才能推动各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争取语文教学的丰收。
五、几点体会
语文教学经过“分层推进,分类指导”教改实践,我的体会是:
1、教师备课难度较大。
每次备课都要考虑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教学过程和达标检测题,而且要掌握好坡度,困此工作量大。但以往课堂中只顾中上生的现象已消失了,中下生积极起来了,这样可促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质量。
2、学生方面,不论上、中、下水平的学生都成了学习的主人,堂上有属于自己的一个学习目标,属于自己的一份成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素质的是高。
我的“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探索,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很多问题尚待我们去解决。但我相信,只要深化语文目标教学质量研究,落实语文教学“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要求,英语教学质量就一定会大面积提高。
第四篇:初三级分层教学实施方案1
初三级分层教学实施方案
为了在实现本届初三毕业班的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初三一模分析会上,学校提出的初三分层教学指导意见,特制定本方案
一、分班、分层方法
1、科目结对,将初三6科分别按:英语-物理,数学-语文、政治-化学分成三对。
2、将同一个老师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合并后,再分成一个冲刺班和一个提高班两个班,冲刺班的学生为中上层学生约40人,提高班的学生为后进生,约25人。
3、冲刺班和提高班的具体学生名单由定出。
4、分班方法:英语-物理科的冲刺班和提高班,分别由三1班+三4班学生,组合成为冲刺A班和提高A班,由三2班+三3班学生,组合成为冲刺B班和提高B班。其他四科均由三1班+三2班学生,组合成为冲刺A班和提高A班,由三3班+三4班学生,组合成为冲刺B班和提高B班。
二、具体实施办法
1、先请刘娟老师在将课程表重新调整。做到,同一节课,任教班级相同的结对科目同时上课。
2、由于英语-物理,政治-化学,四个科目的课时量不同(英语每周8节、物理每周6节,政治每周5节、化学每周7节),所以英语-物理,每周结对上课的6节、政治-化学每周结对上课5节,英语、化学的其他3节课按照以前的分班在不分层在原班上课。数学-语文两科的课时量相同,每节课都可结对分层上课。
3、上课地点,冲刺A班统一在三2班教室上课。冲刺B班统一在三4班教室上课,提高A班统一在1楼化学实验室上课,提高B班统一在2楼多媒体室上课。
4、提高A班由刘娟级长代做班主任工作,提高B班由欧级长代做班主任工作。其他班由原班主任做好相关管理工作。
三、教学工作要求
1、教学计划
以备课组为单位,根据各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习惯和潜力,讨论制定各学科分层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特别是提高班学生过关目标、内容、要求一定要提前做好计划。
2、教学内容
内容分层----对教学内容的难度、进度进行适当调整,对提高班的学生应采取“低起步、补基础、抓过关、多鼓励”的原则;对冲刺班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再按中、上分层,中层次的学生采用“重概念、慢变化、多练习、注激励”的教学原则,而对高层次学生采用“小综合、大容量、高密度、促能力”的教学方法。
练习分层——对提高班的学生,根据对应目标进行反复的过关学习和操练。对于冲刺班的学生建议采用“三层”模式,“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是全体学生的必做题;
第二层次为变式题或简单综合题,以学生能达到的水平为限;第三层次为综合题或探索性问题。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
评价分层——包括对平时练习、作业、小测成绩等评分,以鼓励肯定为主。对各层的评价方法应该不同,多激励学生,即使学生学习水平提高甚微,也要适时进行积极肯定。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经验,得到成功后还可以再做更高层的知识。
四、管理工作要求
1、对分层工作要跟学生和家长做好思想工作,耐心解释说明分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1、分层后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通过情感沟通,鼓励学生树立信心,确立目标。
2、密切配合任课教师,了解、反馈教学及管理情况,分析、掌握本班学生的思想情绪及学习状况。
3、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形成合力,加强行为规范管理,保证分班后形成的新集体快速进入状态。
四、工作的侧重点
特别关注以下几方面环节:
1、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每周有教学研究,大家共献智慧,轮流出卷,材料共用,经验共享,难题共解,互相帮助。
2、课堂观察
学校领导、级长、班主任、没课的科任老师都要求多到提高班进行听课,深入课堂观察分层教学现状,协助上课的老师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做好分层教学的指导与反馈。
3、练习、作业工作分层
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教师分层次选编基本巩固性练习、拓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同时教师辅导、批改作业体现不同的方式。 处理好几个问题:
1、分层次上课,可能产生学生的有序流动,很可能会出现有个别学生由于不喜欢上某个科目的课而不去上课的情况,对此,科任老师要做好考勤,并及时向班主任、级长进行反映,班主任、级长也要及时跟进处理。
2、分班上课后,使班主任对班级的掌控会有很大的难度,班主任要多与科任老师沟通,了解本班学生的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跟进处理。
3、备课组、级组、学校领导及时沟通,互相配合,形成合力。
五、未尽之处,另行通知完善。
初三级
2012年5月14日
第五篇:浅谈分层教学
浅谈分层教学
自从学校提出了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不断进步后,我就在思考,在我的教学中该如何向学校的校本课题靠拢。
因为我负责的是学校四五年级的心理课,那心理课上该如何分层呢?心理素质好?心理素质差?我觉得都不太合适,学生的心理素质本身就并不是可以用一个单一的好坏就说的清的。
它会受所处的环境,面对的领域,当日的情绪等因素影响。我们的心理韧性和积极乐观课主要培养的是孩子积极乐观的品质,培养他们在遇到生活、学习甚至到以后工作中的复杂情况时,从容面对,乐观应对、韧性强队的美好品质。可以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意志坚定,情绪稳定,辩证思考,坦然而理性地承认和接收现实,又能有勇气、有能力、有智慧的去适应环境,尽己之力,锐意进取,力图改变,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们期望学生能够在当下及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对周围的人和事有正面的认知,拥有稳定的情绪、坚定的意志和自信的态度,正确合理的归因,科学看待成败,理性对待顺境和挫折,做到欣赏别人,悦纳自我,因时而动,顺势而为,享受做事的过程,体验人生的美好。
而在心理课堂中,我们倾向于让孩子们针对事件,针对焦点谈谈自己的看法,鼓励每个同学都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也没有明确的正确与否,我们培养的就是孩子们的辩证思维,培养他们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或许这就是一定程度上的分层吧,面对一件事的时候直观的感受是第一层,与之相反的角度是第二层,辩证归因是第三层,请同学们追忆分享自己的看法,每一个问题都会在同学们互相的交流中分享中,得到分层解读。这是学生自行形成的分层。
为了和我们的校本课题接轨,学期末的时候心理课也留了一次笔头任务。每名同学都要根据自己一学期所学的心理知识做一份手抄报,一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同学缺乏这部分的思路,技能。我鼓励他们寻找自己印象最深的一课,可以以几个人合作的方式,比如有人负责选题出思路,有人负责美术,有人负责写字,有人负责描边等,以这样的方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积极乐观的力量,做到让每一孩子都不断的积极乐观,心理韧性起来,这或许就是不断进步的意义。
分层教学是一个很先进的理念,我期待着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可以更加融洽的去运用,或是去发现隐藏在学生们中间的分层现象。我同样也期待着分层教学也会带着心理教学走向一个更先进的层面。
陈佳佳
202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