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段式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分段式训练模式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小学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启蒙阶段,而语文又是小学教学中的重点课程,谈到语文就必须涉及到小学作文这一话题。小学作文的教学对老师来说是重点,对学生来说这也是一个难点。所以老师都在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来使作文教学变得更加容易,分段训练模式就是其中之一。分段式训练就是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表现出的不同学习能力而进行特定的写作训练。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好奇心重,对新知识接受能力强的阶段,其生活阅历会随着身心的不断成长而增多,写作能力也会随着阅历的增加而增加。所以老师在小学阶段实施分段式教学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分段式训练 小学生 老师 写作能力 日常教学
小学阶段的学生都处于贪玩的时候,而写作则能锻炼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能静下心来去学,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对文章的欣赏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年龄、心智、认识力等因素的限制,小学生很难写出具有创造性的文章,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辅助写作。所以进行分段式教学是最有利、也是最实用的方法,老师应结合当前新课改下的语文教材,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分段式教学使学生不再逃避写作。
一、采取分段式训练具有的优点
(一)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对老师的敬畏,不善于与老师沟通交流,而写作可以弥补这一缺点,学生可以通过写作将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和自身的身心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具有明显的阶段特点。例如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往往都是将喜怒哀乐表现在脸上,所以在写作方面有着严重的个人情感包含在里面,缺少主动性,对于写作大都认为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
三、四年级的学生要比一、二年级的学生略微成熟、稳重,可以合理的调控自己的情绪,写作能力也有所提升,具有明确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条理,但不能较好的流露出文章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能够以自己的眼光去判断是非,写作思路清晰,有较强的表达能力。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阶段性的,所以分段式训练正好符合这一特点。
(二)小学阶段的学生在语言组织能力上还尚有欠缺,他们只是单纯的会“说”,甚至不能通顺的读完一篇文章,更别谈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由于小学生的阅历少,写作时缺少素材、灵感,但是随着学习和涉世的深入,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渐渐成熟,对各种文体也都有所了解。
二、如何将分段式训练方法落实到日常教学中
(一)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一般都是固定模式:开头、正文、结尾。老师重点强调学生的开头和结尾一定要写的精彩,吸人眼球。正是因为这样,不少学生在正文部分就开始浑水摸鱼。所以老师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大量积累好词好句、成语理解、名言警句;分清“被”字句与“把”字句、否定句与肯定句,并能做到转换自由。老师可以通过修改病句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对句式结构、标点符号等的训练,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写出一篇令人称赞的文章。另外,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让学生概括文章大意、分清文章段落、找出文章中心句等方法来锻炼学生在写作中出现的中心思想模糊、段落分布无序等问题。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在模仿中学会创新。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更高阶段的训练,可以定期为学生布置写作任务,先通过老师自己确定写作范围,以此来特定的训练学生对某些文章的写作技巧,并良好的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在更高一级的训练阶段,老师就可以重点培养学生造句、创词的技能,并可以将其恰当好处的运用到文章中去,使写出来的文章更形象、生动,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显真情,在文章中融入真情。
(二)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而是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来获得的。在初期阶段,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图文、字画,以此为写作素材,来指引学生正确运用词语、句子等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写日记、记周记等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更高阶段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将之前的写日记改为写一段小短文,重视对学生文章段落的指导训练。在高级阶段教师则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写作目标,让学生逐渐开始接触话题作文。培养学生写长篇作文的能力,可以通过对文章的扩写和续写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这一阶段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开始接触议论文和说明文,为以后初中的写作开始打基础。
三、在实施分段式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首先,既然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一定不能忘了“兴趣”这一关键点,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要注意结合小学语文课本,将说与写、生活与实践结合起来,全面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采取分段式训练就是为了能更好地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低到高、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层层递进,真正做到分段式,真正适应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在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围绕着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来展开,使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另外老师也可以试着去用一些新颖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知识与实践,过程与方法”的运用能力。老师要学会应变,面对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去引导与激励学生。
分段式训练的优点已经被广大的师生所认可,也是用来锻炼、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对知识接受的能力,而且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创新、改革原则。在看到它的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缺点,它把小学生的写作过程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段式训练,如果老师无法正确处理各个衔接段的关系,那么将会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大打折扣,所以在小学阶段教师一定要做到统筹兼顾,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写作氛围。
【参考文献】
【1】杨海虹.分段式训练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3(06)
【2】赵彩云.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探究【J】.语文天地,2015(01)
【3】谢王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探究【J】.文学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4(08)
第二篇:浅谈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新的教育关注新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活动为主体,以学习语言知识、形成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那如何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并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呢?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做游戏不仅可以满足他们爱动好玩的心理,还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持久、稳定,并能发展他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我注重将游戏精神在语文教学中引入,使教学像游戏一样吸引受教育者的注意,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在游戏中,儿童的情绪始终很高涨,并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着。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那么,游戏教学模式如何应用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游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阅读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实践获得阅读能力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阅读习惯的任务,而且担负着训练学生思维,促进智力发展的重任。因此,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一些适当的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拓展语言训练,调动学生创新思维,是一个简单可行的好方法。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一课时,同学们对乌鸦很渴,却为何一颗一颗地放石子产生了争论。于是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细颈瓶、小石子,请一位同学戴上了乌鸦的头饰上台做一做。台上的同学认真地做着,台下的同学一目了然。原来凭空想象的争议,通过游戏的形式,学生只需动动手就解决了。而且通过游戏,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把知识与动手操作,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对课文的理解必然牢固,很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游戏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
著名的心理学家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能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据此,在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中,可采用游戏的方法,那么学生一定会乐于想,乐于说,乐于做,真正成为口语交际的小主人。
在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有趣的游戏》的教学中,让学生说说自己做过哪些游戏,哪些游戏最有趣,并且互相说说这些游戏怎么有趣。我把这次口语交际设计成一次“我和大家来游戏”的活动。如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我让学生自由组合,自由分配,在“我当老鹰”“我当小鸡”“我当母鸡”的欢呼声中,经过争论,协商,分配好角色,在充满童趣的游戏中充分体现了合作精神,然后引导学生较具体地说一说游戏如何有趣。学生们在游戏中去体验,在游戏中去交流,在游戏中感觉游戏的有趣。
三、游戏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也是难度较大、最具探索性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为作文而作文”的教学模式禁锢了一部分语文教师的教学思路。学生更是“畏作文如虎”,激不起写作兴趣,更谈不上提高写作水平了。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首要前提,“作文游戏”就是寓作文教学目的、内容、手段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在游戏中兴趣盎然,变苦学为乐学。如小学语文高年级教材中有关于人物外貌的片断写作训练,教师可制作一个“人物外貌描写”的作文游戏“你猜他(她)是谁”。具体做法是:每个学生仔细观察班上某一位同学的外貌,抓住主要特征写一段话,并注明被描写者是谁。然后,教师把写有外貌的卡片打乱顺序,随手抽出一张当堂朗读(不读姓名),让大家连猜4次。如果有一次猜中,就说明小作者观察和描写基本正确。如果连猜4次都不中,说明小作者没有抓住特点,就“罚”他(她)站起来说一说自己的外貌特点。这个游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游戏与其他学科内容的整合应用
在教学形式和内容多变的今天,学生们对于相对来说很轻松的科目都更感兴趣,例如美术、音乐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将语文学科渗透到学生喜爱的科目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些同动物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让他们将动物根据课文上的描述画下来,同学之间相互借鉴和改进。在这看似是美术课的语文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习对动物的语言描述有了深刻印象,还锻炼了绘画能力,教师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
总之,游戏化教学是现在一种方便教学、服务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学到了理论知识,也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习的内容由难为易,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的记忆更深刻,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其他感兴趣的东西;同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都会被这游戏化的教学充分地调动起来,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会得到有效提升。
第三篇:浅谈小组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小组学习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小组合作活动是一个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过程。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写作是较难完成的一项任务,小组合作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气氛融洽的空间,他能从同伴中获得帮助,缓解焦虑感;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他也能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获得启迪。这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写作目标时张扬个性,在不同方面发挥优势,相互弥补,使最后输出的语篇更完美。
(一)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
小组学习模式成功运用的前提是每位参与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独立思考,也就是应遵循Individual work---Pair work---Group work---Class work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使输出的信息彰显个性,各有特点才具有讨论分析的价值,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保证写作教学同样面队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二)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模式写作教学中,学生自主性较强。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不是一个纯粹的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不是纯粹的管理者而是引导者。所以只要我们明确每个阶段的活动目的,就能做到收放自如。在这样一个以学生的智慧劳
动为主体的课堂上,学生就能调动他们所有的积极因素为英语学习服务。学生写作中的弊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只要教师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功感。
(三)要提供科学的学习载体
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它首先必须符合学生实际的英语水平,同时材料应具备时效性、想象性和趣味性。鲜明的时代感能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容易激起学生的共鸣;想象性和趣味性能提高学生语言拓展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产生启动心智活动的需要。例如本堂课提供的材料话题是学生很熟悉的,如果三幅图同时呈现的话,就没有任何悬念,而把最后一幅图去掉改成问号,赋予了学生想象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智活动的机会。
(四)要利用语言的监控作用-在写作过程中,朗读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语言监控机制。无论是听者还是读者,都能从中发现习作中的很多错误,尤其是语篇的关联性和条理性会在朗读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如片段五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所写的内容朗读给同伴听,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相互欣赏、借鉴和纠错的过程。
(五)要运用正确的评价手段
目前很多中学生在写作训练时存在着紧张、惧怕和厌恶
等不良的心理状态。教师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消除学生的这种情绪,使学习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对于好的句子或篇章,教师及时进行肯定,使学生有成功感。同时,要让学生在互动评价中感知作文评价的依据和方法,并提供学生实践的机会,以便他们能在一次次的自我反思中不断的进步
浅议英语写作教学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的创造性脑力劳动过程。写作是一个收集、加工、输出信息的整体系统。因此,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语言实践活动。它是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
首先,写作有利于通过听和读所获得的知识的练习及巩固,从而促进新知识的内化,形成隐性知识。其次,扎实的写作功底有利于口语表达,保证口语的流畅和准确。再则,英语写作是英语学科中考的重头戏,它所占的比例较大。越来越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关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使之与语言知识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笔者就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范文引路。一篇好的范文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目标,并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首先精心选择不长,难度适中的范文,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范文,并分组讨论范文的内容,写作技巧和文章结构等,最后让学生模仿范文进行写作。例如,在教学Go For it.Grade Seven.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时,我呈现给学生一篇短文,并针对这篇范文实施以下几个教学步骤:
A.阅读阶段
Huaxing Clothes Store Sale.Come and buy your clothes at Huaxing’s great sale.Do you like sweaters? We have sweaters at a very good price----only 25 yuan.Do you need bags for sports ? We have great bags for only 12 yuan.For girls, we have T-shirts in red, green and white for only 18 yuan.For boys, you can buy socks for only 5 yuan each.Anybody can afford our prices.Come and see for yourself at Huaxing Clothes Store.学生阅读这篇范文后,根据范文内容在小组中用英语互相提问。
B.讨论阶段
学生分组讨论自己知道的事物名称。设想把自己商店里的东西和东西的价格进行讨论,互相补充。
C.仿写阶段
学生在小组内轮流发言,其他组员做记录,必要时加以补充;然后各小组派代表陈述本组讨论的内容要点,其他学生从内容的真实性结构的逻辑性等方面对每位代表的发言做评述;最后各小组成员分别完成一篇书面作文。
D.相互批改阶段
小组内各成员写出初稿,并互相批改。在批改过程中,小组成员可就内容的真实性,单词的正确与短语的运用等方
面进行讨论和交流。然后,学生根据小组成员对自己初稿的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直至,形成终稿。E.反馈阶段
老师再从学生中挑选出几篇作文,然后,叫同学把自己的作文朗读给全班听。
(二)小组活动写作
小组合作活动是一个自我激励、自我监控、自我完善的过程。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写作是较难完成的一项任务,小组合作为那些学生提供了一个气氛融洽的空间,他能从同伴中获得帮助,缓解焦虑感;对于写作能力强的学生,他也能在与同伴的思维碰撞中获得启迪。这就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写作目标时张扬个性,在不同方面发挥优势,相互弥补,使最后输出的语篇更完美。要保证学生全员参与。小组学习模式成功运用的前提是每位参与的学生首先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来独立思考,也就是应遵循Individual work---Pair work---Group work---Class work的过程。因为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人人都有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使输出的信息彰显个性,各有特点才具有讨论分析的价值,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保证写作教学同样面队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小组合作模式写作教学中,学生自主性较强。这符合新课程的理念:教师不是一个纯粹的传授者而是促进者,不是纯粹的管理者而是引导者。所以只要我们明确每个阶段的活动目的,就能
做到收放自如。在这样一个以学生的智慧劳动为主体的课堂上,学生就能调动他们所有的积极因素为英语学习服务。学生写作中的弊端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只要教师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就能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功感。
(三)创作良好的英语写作氛围
营造良好的英语写作氛围,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使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写作动机。在指导学生进行英文写作时,我没有很好的解决学生写作的动机。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他们将兴趣转化为良好而稳定的学习动机。根据第一篇作文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我在第二次的写作任务中,将全班学生分为五个写作小组,让小组的成员在写作前进行交流,讨论作文的主题以及需要表达的主要内容等等,并且过后让小组成员阅读其他组员的作文,如此一来,不仅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也培养了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及兴趣,学生们的写作动机也越来越明确。
另外,在课堂内外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知识。从反馈信息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知识水平相当有限,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无法根据作文题目给出具体的信息,例如,题目为:Do you have a cold? Write about what you should and shouldn’t do.由于对生活的观察程度不同,一些学生在写
作时,无法就题目所提出的问题给出具体的建议,而另外一些同学若是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主题知识则会感到有内容可写。可见,学生对于写作的主题知识的不熟悉,会导致了写作过程受到了影响,内容也难免显得空洞。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内,我依据教材内容,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知识进行补充及拓展,在课外,我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且勤于阅读课外书籍,勤于实践,从书本中、社会生活中获得种种经验,用以指导以后的英语写作。平时注意用各种方法,尽量给学生创作良好的写作氛围。
(四)通过大量阅读提高写作
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积累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来提高写作水平。大量的阅读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语篇知识的了解,也可以增加领会型词汇的积累。而领会性词汇经过反复操练后可转化为表达型词汇(也可称作输出星火积极词汇),从而对写作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另外,在阅读中应仔细揣摩词汇的使用范围,褒贬义色彩,以及语义和语法的搭配,而不只是仅仅满足于了解词汇的中文释义,这样,才能达到对词汇的恰当应用。例如,在语言色彩方面,peasant 现在已被中性词farmer 取代。Jealous表示“嫉妒”(贬)而 envy表示“羡慕”(褒);propaganda带有贬义并有政治色彩,我们一般所说的“宣传”可以用 publicity表示;politician 具有贬义色彩而statesman 则是褒义词没在搭配上,汉语可
以说感到头疼,而英语却不能说I feel headache,而说 I have a headache;“身体好”不用再强调My body is healthy,因为healthy就是指身体方面的状况,就如同 expensive 本身就指价格而言,而不必说The price is expensive除此之外,阅读还可以扩展思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从“读”中生巧,从而“读”以致用。
总之,我们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应按照《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教学思路上求实创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和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想象能力;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有感于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能充分进行创造性思维,同时,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另外,小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
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组内互评。学生在对同伴的评价时有据可评,有话可说,同时又可培养了他们对人、对事物客观公正、善于对待他人进步的精神。
组际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通过这种评价,可以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
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教师应用赏识的眼光和心态去寻找学生点滴的闪光点,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使他们的心灵在教师的赏识中得以舒展,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优秀,越来越自信。
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
尊重学生,欣赏、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励。”美国艾尔莎·凯德说:“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由这些智者的精辟论断不难看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国培,您是我的引路人
本次国培学习,让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接受了深刻的洗礼,我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多次反复聆听教育专家形象而精彩的讲座后,我禁不住呐喊:国培,您是我的引路人。
以前的课堂,我几乎都是强行灌输,陈旧的教学手段及思想,强求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课堂上都是我唱独角戏,我是课堂的核心、组织者,学生必须跟着我“走”。此时此刻,我的课堂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指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参与
者和合作者。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看着学生们“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归纳、解决问题”,我不由得笑了。
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使我深切地知道再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了,教学不再是“授之与鱼”,而是“授之与渔”。我会将在“国培”中学到的知识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在教育教学中,我要尽快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始终掌握最前沿的信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我时刻牢记:要紧跟“国培”走。
浅谈探究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的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想想学生在做什么,需要什么。依据他们的学习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灵活的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而不是机械的执行课前的课程设计。尽可以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喜欢的内容作为重点来学,并试着去和学生商量,商量这节课想学什么,想怎么学,商量达到什么样的结果。从而构建一个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主动探究式的练习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能力,养成积极探究未知世界态度的一项目标。在一个愉悦、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
中学习实践,学生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风格、张扬自己的个性风采,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要关注全体学生,注意学生间的学习差异,有效的采用不同的方法,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个人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要了解学生的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教师不仅要敏锐地发现这种变化,而且要有效地促进这种变化。
小议师生互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这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新课程要求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应形 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并敢于把机会让给学生。教师应从讲台上走下来,俯下身子看学生的生活,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把探究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呈现自己学习的过程。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广泛阅读,上网查询,寻找相关内容,并发动小组同学自我创作。教师与学生一样也参与其中。和学生共同讨论封面设计方案、专集栏目安排、成员分工合作等问题。当一本本手工编制,还显
稚嫩的专集出炉时,相信师生间已真正达到了互动、互惠。学生从中体验到了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指导和建议,形成了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教师也学到了学生蓬勃向上的朝气,不断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他们优于教师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长处。在与学生共同合作的过程中实现了自身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平时的课堂中,“谁想到了什么”“想说就说吧”“我也不太清楚,咱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激活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可以不举手直接站起来发言,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也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找合适的伙伴合作。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平等关系。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课堂上充满了民主、和谐的气氛。教学不再被理解为以传授知识为主或简单的知智统一,而是以追求每一个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获得发展为内涵了。
尊重学生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从零开始的。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生活经历,都有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学中要努力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沟通起来,并鼓励他们无拘无束的表达真情实感。对文章的解释应允许他们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允许有不同结论,并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语言结构来表达这种结论。学生的这些独特的见解,有些很新颖,应该给予肯定。有时一些见解有偏颇,也应该给予引导。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尽量地捕捉、放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面对学生这些有别于他人的观点、探究方式时,教师应多问问:“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想?”课堂上再多一些“有不同的意见吗?”“你的想法比老师的更好!”以此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让学生深入地思考,顺利的进入更高层次的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化的过程。当学生发现自己的见解被肯定、被鼓舞、被信任时。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自然的就被激发了出来。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就能真正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体。这样,将学生的新奇感转化为求知欲。让学生在动脑动手的言语实践活动中学习语文。让语文真正走入学生的生活世界、认知世界和情感世界。
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不是面对现成的陈述性知识或程式化的练习题,而是面对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或任务,他们需要通过自主的、多样化的探究活动来回答问题或完成任务,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
1.不能将探究学习等同于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是一种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的探究学习。除了发现新知识这一目的外,探究学习的目的还包括解决具体问题、表达抽象观念或描述复杂事物、培养特定技能或能力。根据目的不同,探究学习可以分为发现型探究学习、应用型探究学习(即项目学习)、表达型探究学习(写作、形式设计等)、训练型探究学习(经常以游戏的形式出现)等。
2.不能将探究学习局限在科学学科的学习中
科学学科中的探究主要是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探究学习,除了自然现象以外,探究学习的对象还包括社会现象、人造事物、心理现象、各类人造符号系统(如语言、数字、图画)等。根据对象不同,探究学习可以分为科学探究、社会探究、技术探究、心理以及各种形式的符号探究(如语言探究、数学探究、艺术探究等)。根据这一分析,科学学科
中的探究学习主要是针对自然现象的科学探究,但同时也应包括其他形式的探究。而其他学科也有针对一个主要对象的探究学习,并包含其他形式的探究学习。
3.探究学习并不等于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
那些依靠机械记忆(或翻阅书本)加简单推理就能获得答案的问题是谈不上探究的,实际上,这类问题大量地存在于传统的启发式教学中。因此,我们不能将探究学习与启发式教学混淆在一起。
(二)探究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有何异同
对于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个角度是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一门课程,另一个角度是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一种学习方式。根据新的课程计划,研究性学习是一门课程,而探究学习是本次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主流学习方式。从这一角度来看,探究学习是支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主体学习方式,但它同时也应广泛应用于其他学科,不仅包括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科学学科,而且包括政治、历史等社会学科,也应包括语文、英语、计算机等工具性学科。研究性学习也可以看成是一种学习方式。从这一角度看,研究性学习与探究学习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学习者需要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展开自己的学习活动;第二,学习者需要通过观察、调查、假设、实验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提出自
己的解释,或者设计和制作自己的作品;第三,学习者需要通过表达和交流,验证、修正自己的解释,或者改进自己的作品。然而,并不能因此将研究性学习和探究学习等同起来。我们认为,应该将研究性学习看成是探究学习的特殊形式,主要用于面向跨学科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性学习课程中。与其他面向学科课程的探究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殊性。
探究任务的特点来看
研究性学习强调从实际生活中选择综合性的、真实的专题进行探究,这些专题通常是没有确定结论的。而面向学科课程的探究学习则主要围绕学科中的、已经有明确结论的问题进行探究。
2.从探究过程来看
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按照规范的、有计划的、通常是完整的工作环节进行探究,所需的时间也较长(这也是采用“研究”一词的主要原因)。而面向学科课程的探究学习则给学生以较大的灵活性,通常不需要经历完整的工作环节,需要的时间较短。
3.从表达和交流来看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用多样化的方式表达研究成果,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外,还鼓励采取开
辩论会、研讨会、搞展板、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进行交流。而面向学科课程的探究学习则用比较简单和非正式的形式组织表达和交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4.从目的上看
研究性学习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运用,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并不刻意追求研究的结果。而面向学科课程的探究学习则除了强调对知识的应用以外,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新知识,因此,在注重探究过程的同时,也重视探究的结果。
(三)探究学习方式的特点
探究学习主要特点
问题性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这种学习方式的核心,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过程性
相对而言,接受性学习重结论,探究性学习重过程。探究性学习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
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语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的。
开放性
接受性学习是一种封闭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单一化、学习过程程序化、学习评价标准化;探究性学习则是一种开放性的学习,其特点是学习目标整体化、学习过程个性化、学习评价多元化。发现性学习注重知识,更注重能力,注重认知,也注重情感体验,其目标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学习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过程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多元价值取向,不仅允许对问题的解决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鼓励学生独辟新径,其评价具有开放性。实际上,对于探究性学习而言,最重要的是问题的开放性,要允许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指导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贵在独立性,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有的学生由于受知识年龄等限制;有的胆小不敢质疑问难;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不愿质疑问难,所以我们要创设条件,努力营造氛围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
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
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总之,在课堂上,善于利用教材,灵活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注重合作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人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更加丰富,意志更加坚强,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创设生活情境。教育教学的改革要求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和策划者,教师应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有主导作用,学生有主体地位。但学生的主体并非无目的、无指导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也不是指手画脚、纸上谈兵的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融入到学生的主体活动中去,而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但是长时间的学生自主活动也会使学生心生厌意、兴趣索然。如果这时教师能放下自己的架子(其实架子本来就不应该存在),和学生一同活动,一同探究,学生一定会兴奋的。
浅议合作方法的指导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是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一个基本的环境。使学生在小组中成长,在小组中受益。在小组的组建上我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让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现状、不同学习背景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小组合作学习容易出现“争抢”和“坐等”等不良现象,不利于小
组团体意识的增强,探究能力的提高。治疗这些病症的良药就是明确小组内每个人的分工,使每个人都有事可做。我们在小组中设置了小组长、记录员、操作员、监督员、管理员等角色。这些角色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比如小组长也可以是发言员、操作员,记录员也可以是发言员、监督员等。这些角色也不是终身的,会定期轮换。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合作基本技能。交流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表达、倾听和讨论。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应该经过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充分讨论,才能得以完善。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三会”: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不断产生新的想法,同时也在交流和碰撞中,一次又一次地学会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课堂合作要抓住时机,不能单凭教师个人的意愿,不痛不痒地为环节而环节。我们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及时提供良好的合作时机。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的时候;当需要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引向深入的时候;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需要合作的时候;当学习任务较大,需要分工协作的时候;当学生形成了不同意见,需要交换启发的时候;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教师能敏锐抓住合作时机,才能提高合作效益,充分调动集体的智慧,让学生感受到合作的意义,享受合作成功的愉快。合作取得了效益,主要是教师捕捉到了合作时机。
重视评价方式
小组合作探究是学生与学生间的具有目标导向作用的主体性活动。在对学生的科学合作探究能力的评价上,我们坚持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在评价的方式上,我们选择了平时成绩记载和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法。平时成绩占60%,期末成绩占40%,奖励加分最多10分。这样,老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就要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的学习情况,并不定期地给每位学生评分,一学期为每位学生每项内容评四次分。期末成绩的试卷注重的是考查学生平时应掌握的知识要点及实践能力等。最后的学期成绩总评是结合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综合得出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重视平时的学习表现,如与同学的合作探究、倾听与交流、材料的准备与资料的搜集、活动记录等都会更自觉、主动。事实上,我们在进行了这样的评价尝试后,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对于自己有了更加清醒、更加客观的认识。
学会合作
“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创新”是时代的呼唤,是适应社会的需要。合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学生的禀赋和潜能得以开发,合作教学方式的尝试与探究,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益。有效的合作学习,还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它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呼唤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就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高效课堂的改变
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自己退到后台,放下学生,让学生自己跑。老师与学生一样都是学习、发现生命的快乐,享受生命成长的幸福,老师要向学生学习,学习学生的思维方式、信息加工方式,学习他们积极自主、勇于表现的学习态度,了解学生,才能在学习、精神成长上对学生进行引领。
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放、自主、安全的课堂,让学生的主动发展成为现实,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局面,老师变成了他们学习的伙伴。
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 变成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堂”,教室成为知识的超市,学习成为生命的狂欢。
“高效课堂”的基本步骤
读书自学,自主探究;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总结反刍,当堂检测。首先由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导学案引领学生解决问题,还有解决不了的分组合作讨论解疑,然后展示、点评、质疑,这些环节统统由学生自己完成,老师不再霸占时间。如果学生的学习是一只风筝的话,老师的作用就是风筝线,在学生
自由飞翔的同时把握他的航向。班级每个小组的小组长既是小组学习的领袖,又是老师的助教。为什么说小组长是学习团队的领袖呢?领袖就是领着别人袖子往前走的人就是领袖,一个小组就是一个小社会,这里面有竞争,也有各种关系的协调,小组长能够带领5个人向着自己的目标奋进,与别的小组竞争,他就是这个小组的领袖。小组长也是老师的助教,从老师那里领取了任务然后组织同学们学习。小组长要给每一个小组成员制定每节课“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比老师们的目标要准确得多,因为他们相互之间有着深刻的理解;组织每个成员积极、主动、高效学习,并且分层检测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效果。我们的展示都由a拓展,b层同学去展示,c层的同学落实,每节课的目标都是分层设计的。
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
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
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自学时要求学生做到边读边想边动手。通过这样动手、动口、动脑训练学生,能促使他们在最大限度里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
在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保护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让学生品味成功的喜悦
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仔细注意学生的一言一行,尤其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学困生的言行。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学生的“美”的眼睛,留心学生某一方面的优点、亮点,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的特长优势。如果教师的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困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真真实实地活起来。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即经常让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在书本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和练习作业,如果答对了、做对了或者答对了、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习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我还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
“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并使学生在心理上也感受到进步。由此喜欢上老师,也喜欢上英语课。
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做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出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我在工作中力戒这种做法,结果是,同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去书店里买板报书,有的去找相关的板报资料,有的画画,有的写字,同学们兴致勃勃,板报很快就办好了。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让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体验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
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级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
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给学生讲清楚,我们班是祖国的一个小小分子,爱国就得爱我们班集体。
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
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在一些方面积累比较多的能力或经验,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学生都富于思想与创造的潜质,在教师任教的几十个学生中,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每个学生同其他学生的不同点,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兴趣班来发展学生的特长。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相信别人都羡慕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会油然而生,这种自信心能推动学生在多方面逐步走向成功。
浅谈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一、教师要处理好角色、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观念的转变是关键。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依学定教,学生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领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要做到这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观念,真正实现从传统到高效课堂的意识转
变。师生关系的转变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真心热爱学生,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是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只有让学生感到你爱他,学生才能信任你,你讲的话才有感召力,你的愿望才能得以实现。利用课余时间,尽量去了解学生,充分的接触是建立朋友式师生关系的基础。利用课间的休息时间作为了解学生的最佳时机,这样可以向学生指出他的错误或提出自己的建议。因为学生的自尊心都很强,所以应针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向他指出错误或提出好的建议,学生极易接受。
二、高效课堂需要充分的准备
紧盯教学内容是教师准备的一方面。“不打无准备之仗”,课堂要高效,教师就要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业。备好教学对象。课前备课必须充分,特别是“备学生”要落实到位。这节课你虽然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必须符合你这个班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不符合,就必须修改,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所讲的这节课是否能引起大部分学生兴趣的一个关键之所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是我们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高效课堂需要活跃的课堂状态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
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为此,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
四、教师课堂结构、知识结构的重新构建
高效课堂需要科学的学法指导。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打造高效课堂的今天,教师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应该指导学生拥有科学的学习方法。传统的教学重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的讲授不易打动学生,导致教学的实效性差。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而这些学习方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学为主,以练为主。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培养学生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教学的主导,以点拨启发为主,通过合适的形式使学生完全动起来,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让这种主动的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课堂上学生的练习是主线,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教师仅起主持人的作用,环节的导入、时间的控制、争议的评价等都可能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途径。这个环节教师应当视具体情况给予学生合理的评价,以练习去强化课堂的互动,并通过这种练习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以便更好地把握学生对本课学习目标的掌握情况。
此外,高效课堂当然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按照不同的层次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结成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总之,高效课堂无论是学习还是借鉴,都在于领会先行学校的精神,而不在于形式。高效课堂虽然不是一种具体的模式,但它的目标是明确的,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虽然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目的有一致的地方,但它的具体要求已经超越传统,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自己,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第四篇:“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以南宁外国语学校为例,探讨“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提升与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 反思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7B-0070-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教育理念势必呼唤新的合理、高效的教学模式的出现。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南宁外国语学校学习和借鉴了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教学模式、闸北八中的“帮助学生成功”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教学模式、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模式、新绛中学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等,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学、学生主学、师生互教、生生互学”。具体而言,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创设生生互说、互问、互示、互查、互评、互改和互进的学习环境,开展小组式的教学活动。“互教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师生课堂学习的状态,对语文学科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特点和文化载体的属性,在“互教互学”的课堂模式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个性特质对“互教互学”的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笔者承担了一次校级研究课,教学的课文是《小狗包弟》,具体教学情况如下。
一、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师:有没有喜欢狗的同学?你喜欢狗的什么特点?
生:狗,聪明、可爱,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师:著名作家巴金也养了一条狗,并写了一篇回忆性散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小狗包弟》。(课件出示课文标题)
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请齐读。明确目标是课堂开展有效学习的前提。(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各个环节里主动地围绕目标探索、追求。定向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明白本节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二)自学:整体感知
1.本文描写了一只怎样的小狗?(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从文本中找到答案,积极踊跃回答:聪明、可爱、有情义、通人性。
2.本文主要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课件出示问题)
学生从文本中找到答案,积极踊跃回答。
目的:教书的最高境界是发动学生自学。自学也是课堂高效的抓手。(1)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知道自学什么、怎么自学,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自练;(2)自学前要给予方法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自学,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
(三)互学:研读文本
1.默读第7-9段,划出送走小狗包弟前关于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课件出示三个句子)
学生默读并划出相应句子。组织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朗读所出示的三个句子。
2.可是为什么不能留下这只小狗而一定要送走呢?请同学们回到文本中找答案。
学生从文本中找到答案:日本种的、有瑞典旧主人、里通国外、“走资派”。
要求:学习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之间互相交流,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提出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或是疑惑,组长具体组织,通过小组交流,实现“兵教兵”,最大限度地解决本组同学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或是提出疑问。
是的,因为那是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一只普通的小狗竟也可以成为了作者生存的沉重包袱。因为那是一个不堪回首、令人痛心的年代。
(四)示范:“文革”背景解说
(课件出示“文革”的图片资料,教师伴随着悲伤大提琴的乐曲进行深沉的解说。)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
那是一个缺少理性的年代!
那是一个人人难以自保的年代!
那是一个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深刻反省的时代!
社会是病态的社会,人性是扭曲的人性。多么荒唐:人被关进牛棚改造、到处张贴的大字报、挂牌游街示众等形式的批斗,上至国家主席、元帅,还有文艺战线上的三位名人都被迫害致死。
师:同学们,在这样的情况下,舍弃包弟可不可以?能不能原谅?
生:可以。能原谅。
师:可是,巴金不能原谅自己,“文革”结束之后,1980年1月他便写下了这篇《小狗包弟》来表达自己深深的歉意。请划出反映作者歉意与忏悔的语句,并伴着音乐有感情的朗读。
学生划出相应句子并有感情的朗读:自读、小组读、全班读。
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深深的歉意。
师:同学们,可是这样的忏悔仅仅是为了怀念包弟吗?
(五)群学:合作探究
忏悔有什么意义呢?(课件出示问题)
要求: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组员相互交换意见,并写下探究所得的成果。教师到小组当中进行聆听与指导,全面掌握学生学情,梳理学生遇到的问题,归纳出普遍性的问题,对学生交流的信息进行整合,明确精讲点拨的内容。
(六)分享:展示成果
学习小组选出发言代表,展示探究的成果,并进行解说,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并点评补充。
教师适时启发与点拨,并根据学生的解说抓住关键词语写在黑板上,形成板书。
要求:(1)对学生还存在的普遍问题,引导学生找错误,分析错因,通过评价讨论,寻求正确答案,进行精讲点拨。(2)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形成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小结:学习收获
学生自由发言小结学习收获。
师:同学们,其实像《小狗包弟》这样真诚的文字在课文展示的彩图《随想录》一书中还有很多。我想编者的意图是想指引我们去做更为广泛的阅读,下课之后有同学能到图书馆借阅这本书就是老师上这堂课的收获了。
总结反思:该环节是对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的一个总结,可以让学生自我小结,也可师生一起总结反思。总结的内容包括: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是否学会,并反思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哪些长进。通过总结,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把所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进一步构建知识网络;回顾自己掌握了哪些解题方法,纳入已有的能力体系。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体会学习成功的愉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能力。
(八)课后作业
选读《随想录》篇章,并做读书笔记。
二、教学反思
通过执教《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笔者对“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认识。
第一,教学理念要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以往教师在教学中过分重视的是基础性,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培养。在教学《小狗包弟》的活动中,笔者突出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小狗包弟》这篇课文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认识作用,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内乱”的社会现实,以及当时人性扭曲的状况,由此而产生课文应有的认识教育作用。
第二,教学方法要新。建立起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长期以来以被动接受性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例如,课件当堂展示让学生合作研讨的问题:“巴金的忏悔有什么意义呢?”学生认真深入地进行合作讨论交流,能够向老师和同学展示学习的成果,特别是分享与交流的展示成果的环节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出来,笔者只做必要的点拨与提升,而动态思维下生成的东西就把课堂推到了高潮,文章的主旨也就自然呈现。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第三,如何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是“互教互学”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目标。教学中鼓励学生谈谈个人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某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合作交流要避免形式化,合作与交流不仅在同学之间进行,也包含师生之间的互动。需要强调的是,合作主要是独立思考基础上的交流,课堂讨论、彼此纠错、想法互补、经验共享等都是合作。交流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扩大视野,使每个人都获益。真正的而不是形式的交流才有分享,才能在比较、质疑、鉴别、讨论中显现活力,启迪智慧。
第四,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互动感受的东西需要归纳、整理、提升,要用比较规范和科学的书面语言将交流过程和结果表示出来,并通过具体练习来巩固。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凸显了学科特点。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教师应在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见解的基础上适时做出评价,并对每个教学环节进行必要的总结归纳和提升,把教学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英国著名课程研究专家斯腾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这就是说,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教师的思想、行为、观念等对课程改革过程以及课堂授课方式等都有强有力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给了我们无限的生命活力,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无论新课程怎样改,每位语文教师都要锐意创新、刻苦钻研,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职业道德规范[Z].2008
[2]戴伟峰.如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能[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吴永军.新课程学习模式[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4)
[5]陆兰珍.手上无招、心中有招:浅谈语文教学模式期待[J].语文建设,2005(1)
(责编 刘 影)
第五篇:《生活气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思考》(模版)
生活气息在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1【摘要】本文分析了传统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活化写作教学”的观点并分析其特点.笔者认为,教师而应该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培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提炼生活、表达生活的习惯,在不断丰富自我情感、提升内心世界的品位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生活 体验 思考 表达
学生走进了语文,就是走进了生活,提笔写作,也应该是描写生活,反映生活.既然生活的范畴无限广阔,学生对生活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那么他们写作的才思,也应该如源头活水,绵绵不绝当然,这是理想的境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现实是,对于学生来说,语文是语文,生活是生活;生活即便无限生动精彩,语文也一样乏味无趣,死气沉沉;提笔写作更是不得已而为之,必要绞尽脑汁、搜索枯肠,才能万分痛苦地写出连篇的套话、假话和空话
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学生作文
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挈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傲雪独立、犹有暗香的雪梅忘记和铭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尽管有人说,“忘记意味着背叛”,但我却说为了忘记的铭记,为了铭记的忘记
---(年高考全国卷Ⅲ高分作文《镌刻心灵的石碑》
这段文字辞藻俏丽,句式工整,作者显然花费了一番苦心,但是说理是否合乎逻辑?结论是否明晰合理?表达的是否是生活中的正常人的真情实感可想而知,如此虚情假意,矫揉造作,写作过程也必然毫无快感,甚至充满痛苦.但让人吃惊的是,这样的作文在学生当中尤其是毕业班的学生当中,却大有铺天盖地之势
这种现状,对语文教师来说,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和巨大的难堪.教人作文又教人做人的语文课程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或者说,在塑造良好的思维品格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语文课程应该担负起怎样的使命
一些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这种现状的可悲,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其改变,还语文教学以本来面目.但诸多不利因素使他们充满困惑,举步维艰.一是传统的教学模式积重难返;二是缺乏系统的教学思想的指导,没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成功范例;最后也是最主要的一点,是要面对考试成绩的压力所以,如果你深入教学一线,就会发现,那种以抢夺阅卷人眼球为目的的作文演练正在越来越多地占据着作文教学的课堂,应试作文的种种“俗招”成为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无奈之选
这种重视技巧与技能训练的应试写作教学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它必须以学生拥有生活体验和表达欲望为前提.因为“写作教学要解决的似乎是如何写,但对于高中生来说,'写什么'是'怎么写'的灵魂和核心、前提和基础,'如何写'的每一个过程,无不是'写什么'的具体表现,从'写什么'的角度去解决'如何写'才是抓住了要害如果不重视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获得体验,一味进行写作技巧和技能的训练,那是不符合写作教学规律的,必将以泯灭学生的写作兴趣为代价,甚至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1★详情咨询QQ:869702190(上班时间周一至周六上午8:30~下午17:30)
★咨询电话:***
★固定电话:027-87100981(江老师)
★投稿邮箱:869702190@qq.com
本站声明:所合作期刊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有双刊号、期刊网收录的正规期刊(坚决杜绝增刊假刊)
因此笔者认为,至少在高一高二阶段,教师切不可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而应该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引导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培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积累各种各样的人生体验,不断丰富自我情感,提升内心世界的品位.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生命的原动力,才可能有喷薄而出的表达欲望
在此,笔者结合对传统作文教学的反思和”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实践,分析”生活化写作教学“的特点及高一阶段的写作教学目标和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策略,以期在写作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方面进行一些探索
一、传统形式化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形式化写作教学着眼于审题扣题、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技术问题,视这些技术问题为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教学过程是”指导-写作-批改-讲评
在传统的形式化写作教学中,写作教学追求作文形式上的价值,严重脱离生活.具体表现在(一)目标形式化.比如:扣住题意、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层次清楚、表达流畅、卷面整洁等等,均从形式出发而不是从生活出发,作文教学不去深入地思考作文的内容、思想及其产生的根源,丢失了作文的“灵魂”,而只留下形式的“躯壳
(二)过程封闭化.写作在规定的时间当堂完成,这是传统写作教学课的一个基本做法.这样,写作就成了一种结果的检验,而不是促进水平提高、促进人的发展的手段.学生每每被要求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一篇文章的写作,可想而知,这样被”关着“写出来的必然是毫无新意的老调重弹
(三)方向命题化.无论是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传统的写作教学基本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指向中写作.这种方法作为考试本无可非议,但成了教学的基本做法就成了问题.因为真实的写作是对生活有感触有领悟,形成话题,然后表达成文,我们的写作教学却恰恰相反
(四)评价权威化.写作的目的是表达和交流,表达自己,和读者交流.但在我们传统的写作教学中,学生作文写好后,由老师评价、批改、讲评,老师是学生唯一的读者.学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读者,而是面对一个权1,等待着权威的评判,很难完全真实地表达自己,很容易变成文字游戏、人云亦云.久而久之,学生还会缺乏读者意识、交流意识,最终失去了写作的兴趣
(五)指导技术化.传统写作教学的基本做法是传授写作技巧和技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来写文章.这种方法也许会奏一时之效,但也会使学生因为在学习写作的过程中受了太多的技术指导而缺乏发现生活的锐利眼光.写作是充满个体生命灵性的活动,以技法的指导来代替创造性活动,最终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在灵魂不在场的情况下写作,学生的写作水平如何能提高
传统的形式化写作教学的所有做法,实质上是把考试的做法移植到写作教学中,把过程性的活动变成了一次次结果的检验,从根本上脱离了写作源于生活的基本原则,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学生在离开自己生活的情况下学习写作,使富有生命激情的写作活动变成了缺乏生机和情趣的枯燥劳动,这是传统形式化写作教学致命的弊病
二、生活化写作教学的特点
我们提倡”生活化写作教学“,认为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主要不是依靠技术性因素,而是依靠生活体验;当一个人的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对生活的敏感度就决定了他的写作水平.据此,笔者主张写作应该回归生活的本来状态.”生活化写作教学“倡导的写作过程是”生活-思考-写作-交流“,这个过程,教师不是以知识权威的身份参与,而是作为生活的引导者与学生一起拥抱生活 22本站合作均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备案、双刊号齐全、期刊网收录的正规期刊,淘宝支付宝担保交易安全有保障,投稿咨询电话:***(江老师),各专业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都可以发!!
”生活化写作教学“表现出如下特点
(一)目标表述生活化
与传统的形式化写作教学相反,”生活化写作教学“特点之一是目标表述生活化,这意味着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改变.因为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归宿,对整个教学过程起指导作用.”生活化写作教学“的目标表述以生活为内容,在教学行为上引导师生共同体验生活、感悟生活、表达生活.以下列举高一年级写作教学的部分目标
1.亲近自然,开启爱心
(1)一草一木总关情---人与植物
(2)关爱自然的精灵---人与动物
(3)万水千山总是情---人与山水
2.品味家庭生活
(1)一颦一笑总关情---父母亲人
(2)我和我的蜗居---卧室和书房
(3)冷暖酸甜我心知---苦乐家庭事
3.感受校园生活
(1)同桌的你---关于同学
(2)风景这边独好---社团活动
(3)三个女孩(男孩)一台戏---住校生活
4.读万卷书
(1)跨过诗经的河流---诵读诗经
(2)走进空山新雨、大漠孤烟的盛唐---吟咏唐诗
(3)走进缤纷的世界---阅读名著 5.行万里路(1)在路上(2)千里之外---异乡风情
(3)边走边看---旅游和远足
6.我的音乐之旅
(1)阳春白雪---中外名曲欣赏
(2)下里巴人---流行歌曲欣赏
(3)记忆中的旋律---音乐串起岁月
7.认识自我(1)我的心中下着雨---自我的烦恼
(2)掌声响起---挑战自我(3)寻找心中的阳光---自我的展望
对目标的解释充分生活化,以免在教学目标转变成教学行为时产生异化,保证写作指导能够顺着生活的方向进行
(二)写作过程生活化
教师在时间、空间上给学生以自由,回复写作生活的真实状态.打破那种在时间上一个小时左右、空间上固定在教室完成一篇文章的做法,让写作成为一个活动,带着学生生活的强烈印记,比如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会给出”南国的春天“之类的题目,教师稍作指导后,学生通过回忆在教室里完成.”生活化写作教学“的做法是让学生利用周末,或独自徜徉于郊外,或邀上三五知己同行,去”拜访“春天,学生要做的,不仅是写,而是用眼睛看,用心感受,再用笔记录.再比如”品味家庭生活“中”一颦一笑总关情---父母亲人“的写作,”生活化“写作的做法是:找一张父母的老照片,询问他们什么时候什么情境下照的,让他们讲讲那时候的故事;用你的笔去
还原父母的青年时代;读给父母听,请他们说说意见.这样的写作,不仅仅是完成一篇作文,而是通过写作让学生与自然、与父母展开心灵的对话,学生写作水平随着生活内容的加深、人格的成长而不断提高写作过程生活化追求的就是写作教学从”目中无人“到充满人文、人性的关怀,充满鲜活的生活气息.根据教学目标,过程的生活化可以有几种类型。
1.”活动-写作“型.上面所举的例子就属于这种类型.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写作对象,获取更为深入的人生体验,延长学生的情感”触须“,使心灵变得丰富而厚实,使写作与心灵同步成长
2.”调查-写作“型.调查是学生走向社会、拓宽自己的感觉世界的重要途径,它让学生贴近社会,走进社会,并以社会万象来激活写作的内动力,让学生远离套话、假话、空话,从人云亦云的公共话语中脱离出来,走向充满个性的创造活力
3.”阅读-写作“型.书籍虽然不能等同于实际的生活.阅读也是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学生话语储存的手段.可以说,阅读与生活都是学生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
4.”休闲-写作“型.休闲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最能表现一个人的情操和品位.旅游、散步、钓鱼、下棋、喝茶……都可以成为写作的内容
写作过程生活化的类型还有很多,理念只有一个:写作伴随学生人格的成熟而成熟,伴随着生活的丰富而提高.”生活化写作教学“考虑的是在统一时空进行写作的前提下,如何使写作源于生活的观念得以体现
(三)写作内容生活化
写作目标生活化对写作内容已经作了规定,写作目标是生活的,写作内容便是生活的正如特级教师茹清平所言:”作文教学改革的出路在于语文教师要带领学生们走出'象牙宝塔',奔向'十字街头'“.我们就应该大胆摒弃传统写作教学以命题作文为主的训练形式,代之以”定量“与”定向“结合,持之以恒地写生活札记.让学生自陈心曲,”为时“"为事”而作,“我手写吾心
”定量“是指教师只规定每周生活札记的写作数量要求,一般以篇为宜,放手让学生写自己认为值得一写的东西,不限内容和文体.写自己的兴趣爱好,写自己的困惑苦恼,写读书心得,写散文、小说等等.只要引导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拓宽了他们的信息源,他们的生活体验也是丰富多彩的,他们写出的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肯定比”命题作文“强得多
而”定向“是指为引导学生写好生活札记,教师从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拟定一些专题,为学生提供写生活札记的范围.如人物素描(可分为同窗系列、亲友系列、师长系列等)、心海浪花(写心理活动)、春夏秋冬(写景物特征)、应用文苑(写通知、启事、海报等)、文学天空(尝试写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时文赏析、名人点评、影视评论、往事回眸、校园采风、课堂写真、乡情民俗、街巷见闻、名胜风光、动物世界、课文质疑、焦点话题、时事论坛、校园争鸣、真情告白、读书有感、奇思怪想、科幻天地、实验报告、科技动态、一题多做……
(四)写作评价生活化
就是打破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唯一读者和评判者的做法,让学生的作文拥有真正的读者,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交流意识.具体操作方法有
1.课堂演讲.学生作文写好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传阅、讨论、评价,向老师推荐,作者本人在班里朗读,然后班上同学进行点评
2.网络交流.以班级博客为平台展示学生作文,所有的同学都是作者,也都是读者和评论者.这样做充分利用了学生对网络的爱好,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
3.结集”出版.对于许多作者来说,发表文章是一种情结.发表文章使自己的心灵释放有了归宿.教师平时可以向一些报刊推荐学生作品,更简便的做法是以班级为单位给学生作文结集,这样,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为他们的写作注入原动力
三、结语
写作即生活,写作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生活化写作教学”不仅是要把写作内容与生活内容联系起来,而且是要让整个写作教学理念回归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写作水平伴随着思想的成熟、精神的发展、情操的升华、人格的成长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