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识字教学课题教学研究
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每个人一生中生活与学习的最重要工具之一。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多识”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他们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无论对孩子的情感和思维,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识字还能够有效丰富儿童的口语,强化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书面的视觉语言是人类高层次的语言,它能发展成无声的内部语言,即“思维流”,人钻研学问,考虑疑难,作出判断,认定对策,设计方案,签订条约,写文章和著书立说等都离不开它。所以识字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如何解决学生识记枯燥的生字成为教学的难点。当今很多教师就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于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识字的目的。本课题的研究是在以往不同识字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潜心研究,把以往分散的识字方法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并逐步改进、总结出“灵活多变、科学有效”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让他们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快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创新识字方法,采用多元化识字教学,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实现识字教学的情趣化。
二、课题的界定
识字教学中,通过从汉字本身规律着眼,改革以往枯燥单
一、灌输式的识字教学方法,改变汉字教学理念,探索多种有效的识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既使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又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发展的方法研究。
三、课题研究目标
⑴ 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活动中学、情境中学,不断被新鲜的刺激所吸引,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快乐识字,以增加识字的趣味性、参与性和可接受性。
⑵ 低年级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开发学生身边的汉字学习资源,以便快捷高效地进行识字教学。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⑴ 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调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愿望和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⑵ 在突破传统识字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种适合低年级学生兴趣特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识字教学模式。
⑶ 探索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有效方式与途径,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加强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⑷ 通过长期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从而发展学生个性,提高综合素质。五 研究的方法
⑴ 文献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探究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
⑵ 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具体行动中进行。
⑶ 实践法: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供成功的教学案例。
⑷ 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六 研究假设
途径:指导学生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教给学生多种趣味识字的方法。
⑴教给学生一些趣味识字的方法。如看实物,图画识字、借助色彩识字、释义识字、借助电教媒体剪辑、组合识字、借助顺口溜,口诀识字等。
⑵介绍较好的识字方法。如:猜字谜识字、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逐步积累多种识字方法。七 预设效果:
⑴情感激发,变“枯燥识字”为“趣味识字”。⑵创设多种识字的氛围,让学生感觉“多种识字的乐趣和益处”。
四、课题实施原则
1、多种识字方法与新课程实施相结合。通过学生多种识字方法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生字的习惯和能力;举办各种识字方法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2、善于发现挖掘儿童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规律培养的识字习惯,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3、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4、要重视教给学生“活”的识记方法,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为今后的自学阅读打下基础
⑴营造多种识字教学的环境:让教室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体现着多种识字方法的乐趣。
⑵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指导学生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学习生字。
⑶开展趣味识字方法大比拼,看谁的识字方法多。
六、课题预计成果 1 学生识字作品展示。
2、科研论文、研究报告、教学案例和课例、学生读书笔记等;
第二篇:《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课题研究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 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
目前的中低段识字教学有以下特点: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和交互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上述三个特点看出,当前的低段识字教学还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对学习汉字就会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能进入主动识字的享受状态,识字教学的效率就低下。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生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会识字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觉得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法之后,结合我们所运用的语文教材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必须集百家之长,融自身教材于一体,为我所用,以期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
二、课题现状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实践环境与土壤。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算学习“语文”,其实,广阔的生活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及专家对识字教学进行坚持不懈地研究,并形成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等多种教学流派。张田若老师的专著《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对识字及识字教学进行理论论述。新课程实施以来,崔峦老师等专家在《课程改革问答》、《新课标解读》中多处论述识字教学的变化及对策。但尚无一线教师对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和方法。本课题主题注重有效地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论证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等理念的可行性与可信性。为此,我们提出了课题《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三、课题研究实施目标
1、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的识字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学习。
4、教会学生识字生活化的方法,掌握科学地识字方法。
5、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找寻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识字过程中学生的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只会写而不懂得其义,探究并研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所表现出的各自利弊,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安排,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欣赏汉字。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亲身感知、亲历感悟、积极思维、主动积累、调动情感、体验合作、参与实践、尝试创新、敢于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创新的自信心。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内识字
(二)生活中识字
(三)、活动中识字
(四)、体验识字成功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对象 姚村学校1-3年级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比较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 具体步骤:
(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2)确定课题方案,明确研究方向。
(3)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语文教学中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的教学策略。
(4)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5)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的进展情况。(6)撰写课题结题报告。(7)汇编课题案例、论文。
七、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阶段研究总结,研究案例,研究论文,教学活动设计等。
2、学生的作业等
3、教师关于识字教学优秀课堂实录、案例、论文
八、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在此环境的影响下,我们确定了小学语文组识字教学的课题研究,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机构,这些都为本课题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已经有全面深刻地研究体会。有长期从事低段语文教学的经验的优秀教师,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这一研究课题。
九、结果分析与存在的问题
多元化识字为我们的识字教学注入了活力,它摒弃了传统识字教学的弊端,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展示学生不同的识字方法,体现了学生富有个性的创新思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课题组成员还没有完全领悟新课标“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精神,在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指导学生认识要认的字时,总担心学生记不住,自觉不自觉地让学生分析、识记字形,在这方面想了很多办法,花了很多时间,结果呢,教学任务完不成,认字的巩固
率也不理想,不能激发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严格按新课标关于两类字不同的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把时间、精力以及教法的改革用在刀刃上。
2、片面强调学生自主识字,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来认识汉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但是,倡导自主识字,并不是说教师的教可以不讲方法,不讲教学策略,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许多教师都想在40分钟内尽可能多地体现课标新精神,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变得缺乏重点,多而杂乱,结果使课失去了亮点,由于承载了太多的任务而变得“不伦不类”。
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学目标不明确。在生字教学中,哪几个字的字音容易读错,需要重点指导纠正;哪几个字的字形容易混淆,需要重点区分;哪几个字的字义难以理解,需要怎样引导,都要心中有数。在教法的选择上是突出随文识字,还是突出字理识字、看图识字、韵语识字,也须清楚。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指导、有示范。拓展延伸要联系教材内容,有目的进行,这才不至于“脚踩西瓜皮”,教学目标的落实才不至于架空。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对教材的钻研不全面、缺乏深度。
我们的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果是令人鼓舞的,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如果存在的一些问题不引起重视,不认真加以研究解决,我们的研究也会偏离方向,误入歧途。因此,我们还须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优化我们的识字教学过程,将课题研究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
第三篇:《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课题
计划
[真诚为您服务]
《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 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目前的中低段识字教学有以下特点: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和交互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上述三个特点看出,当前的低段识字教学还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对学习汉字就会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能进入主动识字的享受状态,识字教学的效率就低下。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生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会识字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觉得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法之后,结合我们所运用的语文教材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必须集百家之长,融自身教材于一体,为我所用,以期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
二、课题现状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实践环境与土壤。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算学习“语文”,其实,广阔的生活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及专家对识字教学进行坚持不懈地研究,并形成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等多种教学流派。张田若老师的专著《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对识字及识字教学进行理论论述。新课程实施以来,崔峦老师等专家在《课程改革问答》、《新课标解读》中多处论述识字教学的变化及对策。但尚无一线教师对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和方法。本课题主题注重有效地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论证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等理念的可行性与可信性。为此,我们提出了课题《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三、课题组成员:组长:成员:
四、课题研究实施目标
1、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的识字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学习。
4、教会学生识字生活化的方法,掌握科学地识字方法。
5、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找寻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五、理论依据
1、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2、陶行之教育思想
陶行之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引导学生学会随时随地的自动地学习活知识。上课固然是学习,听报告、与人交流、做家务也是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游山玩水,投身大社会、大自然的怀抱更能学到很多很多的活知识。提出了“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
3、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创造。
4、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为诱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
5、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无用知识”。学生必须在情境脉络下与问题互动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必须积极建构意义,通过内在对话与思考过程,与他人互动,来理解脉络与解决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识字过程中学生的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只会写而不懂得其义,探究并研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所表现出的各自利弊,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安排,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欣赏汉字。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亲身感知、亲历感悟、积极思维、主动积累、调动情感、体验合作、参与实践、尝试创新、敢于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创新的自信心。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内识字
(二)生活中识字
(三)、活动中识字
(四)、体验识字成功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对象 农场学校1-3年级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比较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
九、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课题研究时间:2007年10月到2009年9月
2、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2)确定课题方案,明确研究方向。(3)修改方案,向上级申报课题。(4)集中学习理论,开展教学观摩和研讨。(5)整理上交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2008年4月至2008年6月
(1)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语文教学中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的教学策略。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3)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
智的进展情况。
(4)撰写课题中期研究报告。第三阶:2008年9月至2008年12月
通过中期汇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第四阶段:2009年3月至2009年9月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2)撰写课题结题报告。(3)汇编课题案例、论文。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阶段研究总结,研究案例,研究论文,教学活动设计等。
2、学生的作业等
3、教师关于识字教学优秀课堂实录、案例、论文
十一、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学校领导重视教育科研,大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在此环境的影响下,我们确定了小学语文组识字教学的课题研究,学校专门成立了一个研究机构,这些都为本课题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题组成员对该课题已经有全面深刻地研究体会。有长期从事低段语文教学的经验的优秀教师,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这一研究课题。参考资料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版
3、韦志成主编:《语文教学艺术论》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4、《文字学基础与字理识字》 黄亢美编蓍 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 字规律改革字词教学》赵玉琦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7、9、12
第四篇:《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课题计划
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是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 课堂无疑是学生识字的主渠道。
目前的中低段识字教学有以下特点:从课堂教学上看,学生识字是为了掌握一种工具,忽视学生内在的兴趣和感悟。从教学内容上看,识字内容局限于教材,没有引入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从教学形式上看,学生的主体性和交互作用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从上述三个特点看出,当前的低段识字教学还存在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这样的识字教学制约着学生情感和思维的发展,忽视学生的心灵体验,学生对学习汉字就会缺乏浓厚的兴趣,不能进入主动识字的享受状态,识字教学的效率就低下。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创设学习生字的情境,结合生字的语言环境、生字的构字特点,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积极参与识字、主动识字、体会识字乐趣、感悟生字本身蕴涵的人文性、艺术性,在不断的参与实践中掌握和探索识字方法,提高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兴趣和独立识字的能力,从而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识字难,识字教学更难,连教师上公开课都避开生字不讲,觉得乏味,单调没有意义。但识字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却又是一个新的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柳斌同志在“全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交流会”上谈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人生识字聪明始,成人识字率高的民族才可能是也一定会是高素质的民族。”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觉得责任重大。在努力学习各种识字教学法之后,结合我们所运用的语文教材的特点,我们认为要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必须集百家之长,融自身教材于一体,为我所用,以期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
二、课题现状
“大语文”教学观认为,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实践环境与土壤。长久以来,人们认为只有在课堂上才算学习“语文”,其实,广阔的生活更应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课堂。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及专家对识字教学进行坚持不懈地研究,并形成分散识字与集中识字等多种教学流派。张田若老师的专著《中国当代汉字认读与书写》,对识字及识字教学进行理论论述。新课程实施以来,崔峦老师等专家在《课程改革问答》、《新课标解读》中多处论述识字教学的变化及对策。但尚无一线教师对识字教学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和探索,并形成一套可操作性强的体系和方法。本课题主题注重有效地将课堂与生活结合起来,把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论证生活语文化、语文生活化等理念的可行性与可信性。为此,我们提出了课题《小学语文多元化识字教学研究》
三、课题研究实施目标
1、能激发学生识字兴趣,创设生活化情境,为学生的识字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能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启迪学生思维,有效地帮助学生突破识字难点和进行拓展创新性的学习。
4、教会学生识字生活化的方法,掌握科学地识字方法。
5、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找寻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教学生活化的方法。
四、理论依据
1、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理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的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
2、陶行之教育思想
陶行之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引导学生学会随时随地的自动地学习活知识。上课固然是学习,听报告、与人交流、做家务也是学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游山玩水,投身大社会、大自然的怀抱更能学到很多很多的活知识。提出了“体验、看书、求师、访友、思考”为途径的五路探讨法。
3、皮亚杰的“认知学习”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对外界的认识之最初的中介就是活动。""教育的目的是造就能创造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的事的人,这种人能有创造、发明和创造。
4、马斯洛和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是自我的发展。它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主导,为诱发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
5、布鲁克斯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必须主动“投入学习”。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无用知识”。学生必须在情境脉络下与问题互动才能真正理解。学生必须积极建构意义,通过内在对话与思考过程,与他人互动,来理解脉络与解决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逐步改变识字过程中学生的死记硬背的机械识记,只会写而不懂得其义,探究并研究目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所表现出的各自利弊,结合教材进行合理安排,遵循一般的认识规律,充分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儿童思维水平发展的不同特征,结合汉字固有的字理特点,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认识汉字、理解汉字、欣赏汉字。
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教师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全过程亲身实践、亲身体验、合作探究的学习程序,让全体学生在“亲身感知、亲历感悟、积极思维、主动积累、调动情感、体验合作、参与实践、尝试创新、敢于挑战、体验成功”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情商,促进知识的创新的自信心。
六、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课堂内识字
(二)生活中识字
(三)、活动中识字
(四)、体验识字成功
八、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一)课题的研究对象 小学1-3年级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主要以行动研究法、比较实验研究法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调查研究法。
九、课题研究的时间和步骤
1、课题研究时间:2010年9月到2012年9月
2、具体步骤:
第一阶段: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1)完成文献资料的收集、学习。(2)确定课题方案,明确研究方向。第二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5月
(1)进行操作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探索语文教学中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的教学策略。
(2)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做有心人,善于捕捉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各类有价值的信息,及时记录、存档。
(3)通过座谈、测试、观察等方式,定期了解学生在识字教学中,开启学生的情智的进展情况。
第三阶 :2011年6月至2011年10月 通过中期汇报,发现问题,调整研究方案,进一步探索,积累资料。第四阶段: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
(1)对实施操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资料的补充、完善工作。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阶段研究总结,研究案例,研究论文,教学活动设计等。
2、学生的作业等
第五篇:识字教学课题研究材料
识字教学课题研究资料
一、课题的提出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课标提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目标,首先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课标还提出1-2年级要“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这与以往的教材相比,识字量是大大地增加了。虽然新课标教材识字部分编排特点鲜明,但是由于汉字本身结构复杂多变,识字量与以往相比又大大增加,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仍然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低年级课时紧,识字量大,如何完成教学任务?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如何巩固学生的识字效果?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等等。因此,在识字教学中,我们除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外,还必须培养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技能,使他们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
1、让孩子多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感受阅读的乐趣。
2、拓宽识字渠道,提高识字效率。
3、拓宽识字途径,增加识字量。实现独立阅读,基本无障碍阅读。
4、提高独立识字能力,养成自主识字习惯。
四、研究的对象:一年级学生
五、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集、查阅各类与课题有关的资料和识字教学改革实验,探究科学的识字教学方法。
(2)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内容,边实践、边研究,使整个研究过程在具体行动中进行。
(3)实践法:在教学中运用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改正,不断完善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提供成功的教学案例。(4)经验总结法:总结前人的识字方法及课题实施中的成功经验,整理出课题研究的成功案例。
六、研究手段: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的情绪总是消极和被动的,如果学生被动识字,识字效率肯定差,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束缚他们思维的发展。所以,在儿童识字的起步阶段,我们就要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营造识字的良好氛围,调动他们识字的兴趣,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1、课堂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趣味识字。
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他们喜欢模仿、重复,表现。因此,课堂上可采取他们喜欢的形式来识字。如:编儿歌、猜谜语、找朋友、摘苹果、当小老师、变魔术(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这些形式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让学生感受到识字游戏的乐趣,在愉悦的情景中轻松识字。从而对识字学习也兴趣盎然。
2、课堂外——校园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学习生活就是很好的识字教材,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变换的识字乐园。学校校名、校训、班级牌、功能室标志和名称、宣传标语、宣传橱窗、宣传栏、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名人名言、课程表、学习园地、同学名等等,都是学生丰富的识字的素材。教师应做个有心人,经常引导学生认认这些字,并开展一些识字竞赛的活动,激励学生也做个有心人,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由无意识到有意识地把熟悉环境与识字认字结合起来。
3、学校外——生活是最好的识字课本,社会是最好的识字课堂。生活中处处都有识字的环境。上学途中道路名、各个村的村牌名、河上的桥名、公路边的公交车牌,大街上的广告牌、店名、报纸、电视等,都是识字的好教材。教师可让学生将从这些地方认识的生字写或剪贴在一个专门的采集本上,并取名采蜜集,或者让学生专门拿个盒子作为生字盒,把这些字装入。教师提供让学生适时展示识字成果的平台,让他们在自我的成就和彼此的激励中增加识字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去识字。
4、在阅读中识字,多识字促阅读。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读书,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又巩固和扩大了识字量。而且,低年级学生需要在阅读中不断巩固、重复所认识的字,理解字义和认识新字。这可充分发挥图书室效益,教师可帮助推荐或借阅一些有趣的注音读物,并在班上定期开展一些活动,如故事会、朗读比赛等。这样既让学生认了字,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又培养了他们的语感,激发了学习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
七、实施步骤:
1、前期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0月。确定研究内容,制定实施方案。
2、具体研究阶段:2011年11月---2011年6月 ① 构建新教材识字教学的新途径;
② 探索研究落实有效识字教学策略和操作方法。③ 进行有效识字的课外辅导与实践等活动;
④ 及时记录与整理教学的体会与经验并撰写案例、论文。
3、研讨总结阶段:2012年6月。① 整理分析与处理有关数据、材料; ② 整理相关的教学论文、案例、课件等; ③ 撰写结题报告。
八、组织形式:
以年级教研组为课题研究小组。
九、预期成果
我们希望经过这样的实践研究,最终让孩子们对识字充满了兴趣,让他们的识字量越来越大,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这样我们识字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十、参考书目: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一年级语文》及《一年级语文教师用书》
一年级情趣化识字教学研究”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一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95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语文学科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素质最有效的学科之一。因此,我以尽快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的,进行了识字的研究。
课题立项以来我积极学习有关理论著作,学习他人成功的做法经验,提高了自身的理论素养,探索出一些一年级情趣化识字的方法,并且在实验班里进行具体操作试验。首先调查学生的识字情况,水平的发展状况,做好调查报告表。其次在课堂实践中认真结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切实开展好情趣化识字教学课堂实验,以理论指导实践,坚持上好每一节实验课,使研究不断深化。
二、课题取得的研究成果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从效果看,是令人满意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目标:
1、学生识字兴趣浓厚,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学生乐于识字,学习兴趣浓烈
在教学实验中,我把点点画画组成的字变成一幅幅图画,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改变了机械识字给学生带来的负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与学生谈话及问卷调查来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特别浓厚。
(2)学生的识字热情空前高涨。
在学习中,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识字认字;在生活中,同学们乐学好问,注重积累,阅读水平也逐步提高。
(3)情趣化识字,创新实践,主动发展。
在学习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学生不但能用上在课堂上所学的识字方法,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识字方法。
2、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和科研水平。在实验过程中,我边实践边总结,撰写的《让一年级孩子爱上识字》获县三等奖。
三、存在的问题
1、识字主体千差万别,初入学的孩子识字量从十几到数百,相差很大。究其原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培植了“识字”的土壤,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经常得到满足,愈来愈强,萌生了早期自主学习的意识,因此家长有意识地教,慢慢变成孩子主动地学(认字)。不具备以上家庭环境的孩子其实也有识字愿望,只是总得不到满足。总而言之,一个个生活经历不同、学前识字储备不同的复杂个体汇聚到一个语文教师这里。如果仅靠一份教案上课,以“一”挡“数 十”,会出现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又“消化不了”的症状。
2、教师对识字教学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我将努力真正使课题研究为教育教学服务,继续深入地研究下去。
《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课题研究阶段小结
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重要目标。低年级语文的学习相当大一部分就是对汉字的学习。人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识字教学也是如此。以往那种机械的抄写方法,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又让学生对识字失去了兴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效率不高。汉字是一种活泛而优美的艺术形式,学习中应充分利用它的特点进行教学。对于如何进行识字教学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其识字。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未知欲强烈、想象力丰富。对于刚开始接触生字的小学生,培养浓厚的兴趣是立足点。这是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或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一个字宝宝背后的故事、景色。学生听了之后很感兴趣,一下子就把生字记住了。如,学习“春”字时,编出了谜语“三人看日落”。教学“尖”字时,就拿学生手头的铅笔,先让他们观察铅笔的形状,然后一步步引导到生字上来。效果相当不错,但在教学时应适时点拨,引导,避免学生为了编谜语、讲故事硬拆汉字部件的做法,影响学生识记规范汉字。
二、经常温故知新。在识字过程中,小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针对他们的识记特点,在教学尝试中,我常常让学生根据熟字换偏旁这类字的特点,让学生用加减法识记生字。如“傍”与“榜”、“茵”与“烟”、“抱”与“饱”等等,通过对比记忆,学生就能较快掌握新字,又能复习旧字,一举两得。另外,有些形近字可以放在一起教学。如学“青”字的时候,我就把“清”“情”“晴”“睛”这几个字放在一起学,让学生学会对比观察,能自己区分形近字的细微差别。在我的启发下,小朋友会比较出“清”字是三点水,与水有关,清水。“情”字是竖心旁,与心情有关,心情。“晴”字日字旁,与太阳有关,晴天。“睛”字,与眼睛有关,眼睛。通过比较观察,引导学生用部首分析法区分出字与字的区别,并把各自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三、顺口溜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这种方法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顺口溜识字法确实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可以依据字形进行分析性编写。这种编法是:先分析汉字的形体由哪些部件构成,然后将这些部件编进顺口溜。例如:美: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在分析编写的基础上,对组成汉字的个别笔画或部件进行联想后编进顺口溜。如:匹三面有墙一面空,有个幼儿在当中。金: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