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

时间:2019-05-13 03:08: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0的认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0的认识》。

第一篇:0的认识

《0的认识》教学反思

东阿县铜城联校 杨春燕

上完了《0的认识》,感慨颇多。课后,我及时进行了反思。设计《0的认识》一课中,考虑到学生对0的认识并不是一无所知,部分学生知道0表示没有的意思,并会计算简单的有关0的加减法,因此设计该课教法时能从学生的实践出发,主要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利用课本主题图。本课教材设计是先认识0表示没有的含义,再认识0表示起点的含义,接着教学0的书写,最后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由于考虑到学生或多或少都接触过0,因此,设计教学过程时,把本课教学内容编成一个有关小猴子的故事,把有关0的加减法的认识蕴涵在0的认识中。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对小猴子的情景很感兴趣,并且教学情景有连贯性,各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没有打破教学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热衷于学习无需教师过多的组织教学。.2、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交流等数学活动。在本课教学中,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睛”,让学生观察小猴的表情,然后再采用帮小动物排队的动画形式呈现,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学习活动;其二创设了一个学生自由交流(谈谈在什么地方看到过0),你能想办法用桌上的文具、书包里的书或其它东西表示“0”吗等想一想,动一动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知识。

3、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认数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之一,《0的认识》就突出体现了它的基础性、价值性。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0”在生活中的作用,特别是起点的理解中,老师反复让两个学生在同一起点、不同起点进行跑步比赛,让学生量一量教室的门、黑板等来了解“起点”,加深“0”的两种含义,在体验中学习这一内容(0的意义)的必要性。

对开展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的心得体会

东阿县铜城联校

杨春燕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数学综合实践课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目的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更不是为了场面的热热闹闹,而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体验(比如: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如何把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在此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本质上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空间,数学实践活动的环节包括:“确定活动→探索实践→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等。如在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节约能源”这课时,先让学生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分别把近两个月用水、用电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把自己调查的数据与全班同学交流,并比较用水量、用电量、水费、电费相关数据。通过交流选出学生家庭中用水量、用电量高中低三种不同的数据,并加以比较,哪位同学家里用电量、用水量少,哪位最多。为什么?让学生评价。在课程设计上尽量体现以学生参与实践为主,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感受中,达到自觉节约能源的目的。

二、要注意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

数学实践活动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改要求教师由传授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要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如教第四册“简单的统计”时,让学生结合实践情况,组织学生各自观察学校路口、家门口、十字路口、摩托车、小汽车、大客车、自行车流量的情况,用喜欢的方法收集数据,并提出具体操作过程的要求。这样学生经历一个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学会一些探索的方法。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科学选择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丰富多彩的,要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就要注重应用,内容开口要小,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数学现实和教材的进度,易于学生操作。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选择内容和时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明确了小学实践活动“做数学”的内涵,我们确定了实践活动的内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结合所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这样的内容有书本上提供的,如一年级下册的《奇妙的回形针》、《小小信息员》等。也有师生自行设计的,如在教完“人民币的认识”之后进行的实践活动“我去买东西”,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不管是书上的,还是师生自行设计的,这样的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时间短、见效快、紧密结合教材;重点是解决单一课堂教学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类的活动一般安排在某一部分教学内容之后,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的作用。如一年级的《奇妙的回形针》,学生在认识完100以内的数和图形之后进行这样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加强学生对100以内的数和图形的认识,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而言之,数学综合实践课就是让学生“做数学”,关键在“实”,形式要“活”,一定要“动”,而活要有本(以教材为依托),“活”而不乱,“活”中增智,“活”中求实。力求“动”而有序,“动”而有导,“动”而有得。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虽然是一门新的课程,但是我们会继续下去。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论文写作计划

东阿县铜城联校 杨春燕

1、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研究

我将围绕基于网络应用的小学生探究性学习,来研究如何引导学生应用网络资源开展探究性学习与活动,强调获得知识的过程,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初步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学会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和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信息科技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2、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的协作小组学习研究

大量实践显示,学生在具有良好组织结构的协作小组中学习,其效果远远优于传统的班级组织形式。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在新学期中我准备在进行教学时注意让学生按小组协作的方式进行合作,让合作学习小组在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感受到个人学习的成功和他人的成功密不可分,形成学习者之间以融洽的关系,以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探测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协作学习是否更有利于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情感的形成。

3、网络环境下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另外,心理学科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认知和情意两个系统共同参与的,由认知活动逐步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构成智力因素(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五种心理素质),而由意向活动逐步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构成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五种因素),二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那么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应注意哪些问题也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发表计划

通过撰写论文,把自己的专题研究从实践层面提升至理论层面。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断提高论文质量,力争每学期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奖或在县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1篇论文。

读《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有感

东阿县铜城联校

杨春燕

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次课程改革,不仅引起教育界而且引起了全社会的密切关注。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但要使教育改革取得成功,最关键的还是教师。吴正宪老师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以一个专家型教师的风采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从吴正宪老师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体会到了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给我们带来了教育理念的革命。

吴正宪是一个重感情、充满人情味的老师。课堂上,她不仅是用数学的真谛来拨亮孩子们的心灵,更是用她对孩子的爱心真情来感染他们,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塑造他们。她的课,知情交融,师生互,她的课,充满了童趣、乐趣。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深,课已完,意未尽。几十分钟的数学课,像磁铁那样把每一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吴正宪老师的课堂教学,其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学生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与熏陶。这是吴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整个课堂教学无不体现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了孩子明天的生存与发展出发来组织课堂教学,整堂课学生都沉浸的学会学习,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求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取了如何学习的方法与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过程和掌握学习方法是显性的,直接体现在教材之中;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则是隐性的,是活的教学内容,吴老师在教学中精心地发掘,并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学生深切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学生不愿意下课,不愿意离开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就是明证。这样,教与学的活动由单向传输变成了双向互动,整堂课充满发展充满活力

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吴老师十分科学地处理好了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学生是中心,学生的学是主要矛盾,一切围绕怎样学,怎样才能学好这个中心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吴老师首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怎样来表示一半。学生们用不同的方法,有的用画图,有的用文字,有的图文结合……这些都是学生的学习成果,吴老师十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包容了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有的显得幼稚和原始,但吴老师没有把成人的思维方法强加给学生,由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优化,在学生进一步反思和交流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吴老师留给学生较多的发挥空间,教师不仅完成了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积极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去选择去创造去应用。又如在教学《相遇问题》一课时,教师把传统的应用题教学方法转化为教师指导下解决问题,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交流——拓展与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在开放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解决问题时不是把问题和类型相联系,而是经历一个思考与再创造的过程,把思考还给学生。吴老师很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沉思,有比喻,有赞许,有笑声,还有争辩。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剂,我们看到过孩子们对“被除数与除数之间的变化是同扩同缩还是同增同减”,争得面红耳赤,也看到对问题“小明身高130厘米,跳进平均水深120厘米的小河中去游泳,有危险吗?”辩得不可开交。伴随着这些波澜迭起的教学过程,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大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争辩和交流的过程,同时也使学生学会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吴老师尊重每一个生,她允许学生用不同的速度去探索和获取知识,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数学,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正如有的孩子说:“我们最喜欢上数学课,上课时想说就说,说错了也没关系。”

吴老师总是这样,以热的鼓励、殷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第二篇:印刷认识

对于印刷的初步认识

印刷术起源于中国,西元7世纪,唐初期出现雕版印刷,到后来的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就是我对印刷术起源的最初认识。

印刷就是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于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印章类似。先刻印章(版),后使印章(版)沾着上印油,再将印章(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品。

常规印刷必须具备有原稿(original)、印版(plate)、承印物、印刷油墨、印刷机械(printing machinery)五大要素,才能进行印刷。

1. 原稿: 印刷版是印刷品的依据,而原稿(Original)又是制版的依据,若原稿种类不同,必须用不同的制版和印刷方法,以使印刷品忠于原稿,将原稿的文字,图像色调,能迅速而忠实的大量复制。

2. 印刷版:因原稿之类型不同或印刷目的不同,须用不同之制版方法,方能经济有效,且使原稿色调忠实再现,甚或更为美化,增加神韵。

3. 油墨:印刷品乃由印刷墨(Printing Ink)在承印物上固化皮膜之表现,故印墨品质之良莠,关系成果好坏至钜。

4. 被印材料:印墨自印版移转于被印材料(Printing Materials)上,便得印刷物。故被印材料之于印墨,正如土壤之于植物,社会环境之于个人,其影响之大,自不待言。

5. 印刷机:印刷机因印版之型式不同,约可分五类:即凸版印刷机(Typogra-Phic Printing Press)、平版印刷机(Lithographic PrintingPress)、凹版印刷机(Intaglio Printing Press)、孔版印刷机(Silk Screen Printing Press)及特殊印刷机(Special Print-ing Press)。

第三篇:认识自己

一、认识自己

小时候,我读过一篇文章《伟人从小就看重自己》。它对我产生了很大的激励作用,使我从小就社定了较高的理想。

但是,在今天,重读这篇文章我却觉得一个人固然要有“看重自己”,更应该“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并不难,我们甚至可以说,每一种生物都有认识自己的本能。你看,那长颈鹿和长角鹿,为什么宁可在旷野里吃草,或伸着脖子啃稀稀疏疏的树叶,也不肯 进入丛林?因为它们知道,善跑的长腿到丛林就没了用武之地,善于远远了望,躲避猛兽的颈干和长角,进入枝叶交错的树林反而成为累赘;再看看老鹰,为什么它们总把巢筑在峭岩树梢,而不像一般鸟类在树林里作巢。它们又为什么喜欢在空旷处的高空盘旋,而不进入密林里寻找猎物?因为它们知道,巨大的翅膀是不适合在密林里翱翔的。把巢筑在树林里,即使是山鹊也能轻松偷袭巢里的小鹰。

最近,我看了一个报道非洲野生动物的纪录片,更有了惊人的发现。过去,我只知道那种身长、腿也长的琪塔豹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看了纪录片以后才知道它们最快的速度居然只能维持一分钟,接着便得花上二十分钟时间喘息、恢复。

纪录片以精彩刺激的画面不断出现:

琪塔豹飞快地奔向鹿群,鹿群快速分散。它选中一只鹿为猎物,朝着它冲刺着,而那只被追逐的鹿也以惊人的速度狂奔着。猎物不断地改变奔跑的方向,迫使琪塔豹消耗其体力从而减慢速度。突然,琪塔豹停住了,它没有力量再跑了。

——那只鹿逃脱了。

我发现,即使在这野生动物的世界,它们也是斗智斗勇的,它们认识自己也认识敌人。我们每个人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短跑高手不见得都能在长跑跑道上;跳水健将未必在游泳池里游刃有余。上天既然创造不一样的人,人就要以不一样的方式去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如果你没有认识自己,就注定会输。

我常感慨地想,我们从小到大不断筑梦,到底是愈筑愈美,还是愈筑愈脱离实际。幼儿时,希望自己将来做大官;少年时,又说自己要当医生;等到现在上了高中,功课实在跟不上了,又改口要当艺术家。等有一天真正学起了画,才发现三分钟热度的虚伪。于是在脑袋空洞下结束这短暂的“艺术家生涯”,筑起了另一个遥远的梦。究竟我们所认识的自己是永恒的吗?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应该重新认识自己,评估自己,为自己定位。

不禁想起一位美术教授的话:

“作为一个画家,画可以由自己决定。你可以自视过高,刚刚从学校毕业,就想把画卖个十几万;你也可以很保守,由一万块钱标起。但你必须清楚,前者可能好几年卖不掉一张画,而有一天由于某种原因大红大紫起来;至于后者,可能销量一直不错,但从一开始就被定位成‘市场画家’,一辈子也翻不了身。最重要的是,从一开始就要认清自己的能力,再为自

己定位。如果棋错一步,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一个人在看重自己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自己,为自己的定位找准位置。上帝创造了我们,我们则当努力创造另一个完美自我。只有不断地改正自身缺点,才能在有限而可爱的人生中发光发热,认识自己,创造自己,把握自己,肯定自己,表现自己,超越自己,不断地完善自我。

二、认识自己——名言名句

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日本)

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马来西亚)

给自己唱赞歌的人,听众只有一个。(日本)

莫笑别人背驼,自己把腰挺直。(苏联)

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每个人都知道鞋子挤脚的地方。(拉丁美洲)

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不会评价自己,就不会评价别人。(德国)

如果你指挥不了自己,也就指挥不了别人。(美国)

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英国)

三、怎样认识自己

在2000年前,古希腊人就把“认识自己”作为铭文刻在德尔裴神庙上。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不能不遗憾地说,“认识自己”的目标还远远没有实现。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自我被扩大,就容易产生虚荣心理,形成自满和自我陶醉。这种人喜欢炫耀、哗众取宠,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自我被贬低,就容易产生无能心理,认为自己无用,一无是处。这种人本来可以才华出众,成绩超群,却由于自我贬低,“非不为,是不能也”的自欺欺人的自我退缩伤害了自我。

怎么应该怎样认识自己呢?

用“比较法”认识自己:通过与同年龄的伙伴在处世方法、对人对事的态度、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quot;以人为镜“找出自己的特点,来认识自己。比较时,对象的选择至关重要。找不如自己的人作比较,或者拿自己的缺陷与别人的优点比,都会失之偏颇。因此,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条件相当的人作比较,找出自己在群体中的合适位置,这样认识自己,才比较客观。

用”自省法“认识自己:自省是人的一种自我体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重大事件中获得的经验和教训可以提供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用”评价法“认识自己:在认识自己的时候,应该重视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比主观自省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他人的评价相近似,则可说明自我认识较好;如果两者相差过大,大多表明自我认识上有偏差,需要调整。当然,对待他人的评价,也要有认识上的完整性,不可偏听偏信,要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

用”经历法“认识自己:在生活中通过总结成功和失败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能力的优点和劣势。

用”二分法"认识自己:对任何事物的看法都应坚持唯物、辨证的观点,对自己的认识也不例外,既要充分发现自己的长处、优点,也要认清自己的短处与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把握自己,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重新改造自己

就是现在,让我们来拓展自己的人生吧!

如果你不满意目前的自己,那么就动手改变吧,你可以从采取下述四个步骤开始,重新改造自己。

一、写下你的自我认定

你希望的自我认定中要包括哪些条件,请把他们写下来。随着一面写,你一面显示出要改变自己的决心,到底哪些人的身上拥有这额条件呢?他们是不是你可以效仿的榜样呢?你不妨臆想着自己已融入了这个新的自我认识里,他该是怎样的呼吸方式?怎样的走路方式?怎样说话?怎样思考?怎样的感受?

二、下定决心

如果你确定想拓展自己的自我认定和人生,那么从此刻开始,你就得下定决心想成为什么样子。你的心态要重回到孩童时代,对未来满怀憧憬地写下上述角色所必须具备的各样特质。

三、列出行动方案

现在请列出你的行动方案,好使你能跟这个新人生角色相符合。在谋划这个方案时,你得特别留意要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要让他们能强化而不是弱化你的自我认定。

看见一个人能拓展他的自我认定,这实在是件愉快不过的事了。

四、让你自己知道你的自我认定

最后一步是你得把新的自我认定尽可能让周围的人知道,而最重要的是得让你自己明白。每一天你都得以这个新标签来好好提醒自己,时间一长它就会把你调整成这个标签的样子。

五、正确认识自己

在古希腊帕尔索山上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箴言:“你要认识你自己。”卢梭称这一碑铭:“比伦理学家们的一切巨著都更为重要,更为深奥。”显然,认识自己是至关重要的。

真正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人活了一辈子都不能认识自己,对别人认识的很清楚,把握的很准确,而对自己却不认识,也不能准确把握。也有人感叹自己不了解别人,却认为完全了解自己,这都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你要认识你自己”,就是说,包括认识自己的情感、气质、能力、水平、优缺点、品德修养和处世方式等,能对自己做出较为准确、恰如其分的估量和评价,不掩饰,不溢美。

乔叟说:“自知的人是最聪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力,自胜者强。”这显然是把自知和自胜放在更高的层面上来评价的。没有自知,不能自胜,每个人都要认识自己,通过各种方法了解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首先要自己跳出[庐山],以旁观者的眼光分析和审视自己。功是功,过是过,不夸大,不缩小,实事求是,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认识不足,才能克服缺点,推动自身进步。其次,通过与别人比较来认识自己。自我评价高或低,把自己放在年龄相似并较熟悉的人中间作比较,认识自己的实际水平及在群体中的地位,找到差距和努力方向。再者,通过交往征求别人意见,依靠朋友,向他们了解对自己的看法,从中总结自己。

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必须正确地认识自己。把自己估计过高,会脱离现实,守着幻想度日,怨天尤人,怀才不遇,结果小事不去做,大事做不来,一事无成;把自己估计过低,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导致自暴自弃,明明能干得很好的事,也不敢去试,最后抱怨终生。可见,认识自己多么重要。倘若能正确认识自己,面临成功,不会忘乎所以,瞧不起别人;遇到挫折失败,也不会丧失信心,只能更加谦虚,更加勤奋。

尤其在竞争的今天,充分认识自己,找出自身的优势和少劣势,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形势,找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正确认识自我的含义、途径、方法

什么是正确认识自我?我们应该怎样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自己的途径有哪些?

(1)正确认识自我就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的认识要与自我的实际情况相符合。它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①正确、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和长处。②正确认识自我与

社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认识到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自我的人生价值主要在十对社会的贡献。

(2)人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更新、不断完善对自己的认识,这样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好和更完美,而要正确认识自己,我们就必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①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认识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着、举止、风度、谈吐,又要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如学识、心理、道德、能力等。一个人的美应是外在的美与内在的美的和谐统一,内在的美对外在的美起促进作用。②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外在形象和内在素质都有自己的优势,又有自己的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但同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我们应该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用欣赏的目光来看自己,即使你可能有很多不足。因为只有先看得起自己,才能正确认识自己。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世界,如果你把目光都集中在痛苦、烦恼上,生命就会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都转移到快乐之中,你将会得到幸福。同样的道理,面对自己,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你将会悲观失望,停步不前;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长处,你将会充满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战。但是如果我们只看到自己的优点,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看自己一朵花,看别人豆腐渣”,用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我们就会沾沾自喜,骄傲自大,停步不前,甚至会倒退。因此,为了全面认识自己,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③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俗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们每个人也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的优点和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我们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自己,及时发现自己的新的优点和新的缺点,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变缺点为优点,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来完善自己。

(3)认识自我的途径包括:

①通过自我观察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我们必须要做一个有心人,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自我观察是我们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自我观察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自身外表和体质状况的观察,包括外貌、风度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观察;b.自我形象的观察,主要是对自己在所生活的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举止表现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的观察.c.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观察,包括对自己的政治态度、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观察。

②通过他人了解自己。大文豪苏轼写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识自己有时候的确比较难,一般来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周围的人对我们的态度和评价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态度与评价,冷静地分析。对他人的态度与评价我们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希腊神话中有一则“斯芬克斯之谜”的故事,十分有名,也十分有趣,以至流传很广:

斯芬克斯是一名狮身人面的女妖,她把守着路口,向来往行人出了一个谜语:“早晨用

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脚最多的时候正是速度和力量最小的时候。”猜出谜底的,便被放行;猜不出的,便被这位女妖吞噬。

这个谜语的谜底应该说是最简单不过的了。原来它的谜底就是我们“人”。

遗憾的是,众多路人都猜不出来。作为“人”的人,却不能认识自己,只能眼睁睁地进入女妖的血盆大口,成为斯芬克斯的一顿美餐。幸亏一位智者俄狄甫斯猜中了谜底,才使这名浅薄的女妖无地自容、跳崖自杀了。

不要以为斯芬克斯已经死了,不,她的阴魂不散,仍然在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路口上设置了一个又一个的关卡,蛮横无理地向行人断喝:“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猜出谜底来!”

只是,斯芬克斯之谜已不再是当年那么简单,假若你对人生的真谛没有一个认真的思考、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仅不能顺利通过人生的一个又一个关卡,一不小心,还会落入斯芬克斯的魔口。

第四篇:认识因果

认识因果

昌臻法师

因果问题,属于佛教的基础理论,也是佛法的核心。不明白因果,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所以,弄清因果问题,是学佛的一个重要前提。下面分四个问题谈:

一、因果规律和它的重要性

因果,又叫业、因、果、报。业:梵文译音,意为造作、活动。指一切身心活动,包括身、口、意“三业”。包括善业、恶业、无记业(不受果报的)。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业,却有很大的力量。可以说,我们人生是受着业力的支配的。业就是因。因,就是原因,也叫业因。果,是结果。报,是报应,是回报。缘,就是条件,因缘结合,才产生果报。佛经偈语已说得明白:“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亡失,消失),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起一个念头,都是在种因,在造业。根据所种的善因或恶因,即造得善业或恶业的不同,都会受到不同的恶报。概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具体地说,有什么样的善,就有什么样的福报;什么样的恶,就有什么样的苦报,这都是有一定的,这是客观的规律,称为因果规律。

业因果报与生死轮回是密切相关的。我们人生,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就是由因到果,有果到因,相续不断,形成轮回不停的现象。我们这个人“生从哪里来,死往哪里去”,都是受业力支配的。业力好象是一个种子,信息,它储存在第八识里面。第八识又叫“含藏识”,就是储藏信息的东西,好象是“精神磁带”,它把一个人前世做的善,恶业带到现世来,又把今生所造的善、恶业带到后世去,就这样轮回不息。我们的身体叫报身,接受报果的主体就是第八识。《八识规矩颂》说,第八识是“去后来先作主公”。父母生我之前,是它来投胎,所以是“来先”。人死后,脉搏、呼吸都停止了,第八识还没离开,要到全身冷透时才说明它离开了,所以是“去后”。“作主公”,说明它支配一切,大脑皮质也是属于它支配的工具。它一旦离开人体后,大脑皮质虽然完好,也不起作用了。美国医生穆迪著的《死后见闻》一书(1989念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记录150名死后复生的病员的自述,一般的是自己站在躯壳旁边,看见亲人在啼哭;他们讲话,亲人听不到,去拉,亲人也没有感觉。这证明佛教说的第八识能离开躯壳成为中阴身去投生的观点是可信的。

死了以后往哪里走?这是由业力支配。什么业力?就是善、恶的业力。所以,小善小恶是六道轮回形成的业因,六道轮回是十善十恶应受的果报。

什么是善?利人是善。利人,其实是人已两利,也可以说,利就是利己。

什么是恶?害人是恶。害人是人己具害,害人终害己,以害人开始必然以害己告终。

佛经说,善恶分成十种,每种又分为上、中、下三等,叫十善十恶。十恶就是:

一、杀生;

二、偷盗;

三、邪淫(属于身三业);

四、妄语;

五、两舌;

六、恶口;

七、绮语(属于口四业);

八、贪;

九、嗔;

十、痴;(属于意三业)。反过来说,便是十善:

一、不杀生而放生、护生;

二、不偷盗而布施;

三、不邪淫而修梵行(清净行);

四、不妄语而说诚实语;

七、不绮语而说直质(正派、朴实)语;

八、不贪而修不净观;

九、不嗔而修慈悲观;

十、不痴而修因缘观。

这十善十恶分成三品,就是三个等级。佛经说:”作了上品十善的人,生天道;中品十善的人,生人道;下品十善的人,生阿修罗道(属于天龙八部之一,有福报,有神通;但凶恶好斗)。犯上品十恶的人,堕地狱道;中品十恶的人堕饿鬼道; 犯下品十恶的人,堕畜生道”。这是佛陀以慧眼观察六道轮回的现象,亲口开示的,我们绝对要深信不疑。因果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佛陀制造出来约束众生,而是佛发现并揭示出来教育我们的。佛菩萨也要受因果规律的制约。近代高僧印光大师说:“诸佛成正觉、众生堕三途,皆不出因果之外。”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是一切圣凡世间出世间都逃不了的。”因果分为染净两类。诸佛菩萨修因证果,修的清净因,修的菩萨行,发的菩提心,所以证到的是佛菩萨的果位,得到的是清净的果;而我们众生造的是污染因,结的是污染果。”星云大师说:“因果比

电脑还准确,因为电脑会发生故障,因果是丝毫没有差错的。所以真正懂得因果规律的人,就懂得没有冤假错案。憨山大师当年受了冤案,别人要帮他说人情通关系,他说,用不着,这是尝报呀!因果好象带在你身上的“窃听器”,甚至比“窃听器”还厉害,“窃听器”要说出来的,它才能记录下来。这个“窃听器”哪怕你起心动念,它都能准确地记录下来。

以上谈的是因果规律和它的重要性。

二、因果贯通三世

《涅磐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不会中断,失误)。”可是,有些人认为:“人生一切都是偶然,没有什么前因后果。”有人看见好人受恶报,恶人受善报,便怀疑因果。有人说:“死了死了,死了便了。”如果一死便了,人生就没有价值;学佛修行,就无意义;而一贯作恶的人,就太便宜了。归根到底都是由于不懂 因果贯通三世的道理。佛教说得好: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这说明我们今生所受的善恶果报,都是自己前世所种的业因,比如今生病苦多,那肯定是过去生中杀业太重,而今生所作所为,又该来世去受果报。

种下业因,必受果报,但有早迟的不同。大体上,有三种情况:

1.现报:今生做善事,今生享福报;今生做恶事,今生受恶报。

例如,去年川报登载一件事情,万县市一个公司副经理,平时爱帮别人的忙,几次跳下水中救人。一天,他坐出租车办事返家,经过一条路,平时爱堵车,今天却很顺利的通过了。到了江边,听说有小孩,掉进水里了,他立即停车,跳入水中,抓起一个女孩,竟是他的亲生女儿,觉得脚下还有人,抓起一看,是他的侄女,他把这两个女孩子都救上岸来,自己昏倒了。女孩的妈妈、婆婆闻讯敢来,看见小孩还活着,想感谢救命恩人,回头一看,才是他们的亲人。报纸这样评说:“无巧不成书。”佛教的观点来看,不是这样,而是受业力的支配。

另外一个例子,《新民晚报》登载的:江苏某县一个中年妇女,同一个男的走到江边,听见有人喊“救命!”男的准备去救人。而这个妇女竟说:“少管闲事,我们走路要紧,过一会他会自己浮起来。”旁边一人生气地说:“这女人的心肠太坏了!”后来那位男的还是去把人救了起来,是一个十三岁的初中女生,骑自行车掉入水中,因下水时间过长,已经死了。这女生是谁?原来是那位妇女的亲生女儿。围观的人都说:“这真是现眼现报!”这是恶业的支配,平时种的恶因,必然招来恶报。

2.生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享福、受苦。父母积阴德,子孙享福报,也属于这类。用同仁堂的例子来说明。同仁堂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的祖先信佛,求功名不成便想做救世活人的事,就开中药店,很认真做药品。一种中成药,需要黄金高温后做原料。他把家中妇人的金首饰集中起来用。亲友笑他:“像你这样做生意,本钱都要蚀光。你就在广告写出,用得有黄金就行了,买主又看不见。”他却说:“我们每做一件事情都在种因,种了善因,不会得恶报。”仍坚持用了黄金。果然,这种药品疗效好,生意兴隆。他家两百多年来,又发财又发人。解放后,公私合营,最后一任老板叫乐松生,把全部财产交给国家,被结合为北京市副市长。他并未蚀本,同仁堂总号主要负责人仍然是他的亲属。他还把秘方全部捐出来。家人劝他要留一点作后路,他不同意,说:“政府的力量大,可以就成千上万的人”。这就是种善因,自然会得好报,不会没有吃的。结果,政府给他分红,经济上并未吃亏。说明这个资本家懂得因果报应。

3.后报:现在作善作恶,到第二,第三世,甚至百千劫后才能受报。例如,唐代悟达国师,四川人,年轻时出家。一次,在西安一个庙子挂单,当时一位僧人害病,身体很臭,许多人都感厌恶,他却去护理。那位僧人病愈,分手时对他说:“你以后有什么灾难,可以到四川彭县一个山上来找我。”后来,外国人进贡一把沉香木椅,皇帝都不敢用,供养给悟达国师。他便骄傲自满,放松修持,马上就遭到恶报,生了一个人面疮,很痛苦。于是,他去彭县找那个僧人。僧人说:他几百年前在汉朝曾种下一个恶因,现在才受报。原来,他是西

汉时代的一个大官,叫袁盎。他的一个同事叫晁错。当时皇帝要削减诸侯的力量,晁错建议,削减诸侯兵权,致使诸侯联合起来围攻中央政府,皇帝吓慌了。袁盎乘机进言,就说不是皇帝的意思,而是晁错的主意,把晁错杀了。晁的冤魂一直想报复。可是,袁死后下一世出家,十世都是高僧,晁无机会报复,直到袁当了国师,坐在沉香木椅而骄傲时,他的修行一退转,护法神便离开了。这样,晁错才找到了报复机会。这时,悟达国师找到了彭县这位高僧,把他的冤业解了才得救。后来,悟达国师留下一个著作《三昧水忏》,序言上,他把三昧水治好人面疮的事叙述了出来。这说明,几百年前种的因,缘法(条件)成熟了,必然受报。

后两种果报,凡夫虽然看不见,但应知道,有因必有果。从今生所受的,可推知前因;从现在所作的,可以预测后果。必须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为什么恶人会有善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中培植的善根深厚,现在善因又先成熟,因此先享福报;如果他今生不作恶事,福报就更好。至于他今生所种的因果,也不会自行消失,因缘成熟时,必受应得的果报。

为什么善人会受恶报?这是由于他过去生活中培植的恶根深厚,现在恶因又先成熟,所以先受恶报。这好似果园里种了几批水果,第一批品种虽然不好,但先成熟,当然先结果,先受报;第二批虽是良种,但后成熟,还没有结果,自然以后才受报。如果今生不行善,恶

报会更严重;另一方面,他今生所种的善因,也没有白种,将来必受相应的福报。台湾高僧煮云法师,写了一篇报道:《一桩奇怪的凶杀案》。受害者陈美月是福建人,23岁随夫去台谋生。不几年,丈夫病逝,留下一儿一女,无法生活,被迫与本地青年黄石良结婚。当时,法律禁止台民与大陆人通婚。黄十分苦恼,在一天晚上,执刀向陈腹部猛刺三刀,肠断粪流,又在陈背、膊等处狂刺十三刀。接着,又追杀了陈十四岁的女儿。儿子被救未伤。后黄被判刑十五年。陈因临死前在太平间至诚念观世音菩萨圣号,蒙观世音菩萨带了许多陌生人给她念佛,并给了一张芭蕉扇与她。她,竟然大难不死!又蒙基隆市审判厅长捐资治疗。出院后,她常在观世音面前痛哭悲号:为什么要受如此惨绝遭遇?一天念佛时,她忽然晕倒,似梦非梦,见一个公子带了一个仆人打猎。一只猩猩走来,公子举箭射倒,仆人上前,一刀杀死了猩猩。过了一会,她象在花园中,一只猩猩向她扑来,她跳到池子里,追来的猩猩卡住她的脖子,要扼死她。情急中,她一句观世音菩萨圣号刚出口,菩萨忽然现前,大喝:“畜生,不许害人!带回去关它8年,悔改就放它。”她终于明白了:她前生是那公子,那仆人便是她今生的女儿,那被她射杀的猩猩,便是今生一心要杀死她的黄石良!奇怪呀,黄石良后遇赦,刚刚关8年。故事发人深省,陈美月今生虽善,却因百千年的恶业缘已熟,故先见恶报。

三、转变全由心念

因果既是有一定规律,可以认识的,但又不是刻板的。这和算命、看相的“铁板数”不同,那个是庸俗的“宿命论”,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不能改。从佛法因果观来看,我们现在所受的是过去种的因,又必感未来的果。种的因即可以改变,结的果怎么

不能改变?因变了,果一定会变。

我们的身体是根据果报产生的。自己种的善业、恶业是:“因”,父母是“缘”,色身是“果”。我们在六道中投生,是受业力支配的,是来善恶业报的,所以叫“报身”或“果报身”。果报分为正报、依报。一个人的相好丑、寿命长短、命运穷通等,属于正报;社会环境好坏,家庭环境好坏,亲属子女的好坏等,属于依报。正报有福气,依报自然圆满;正报无福气,依报也会恶劣。因此,“命”、“相”从根本上揭示命相的原理由来,但并不主张看相算命。因为这是舍本逐末,徒劳无用的事。一个人的相和命,算也是这样,不算也是这样。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现在的“因”,才能转变未来的“果”。明代袁了凡,由一位叫孔先生的给他算命,算的很准,他哪一年考上秀才、举人,哪一年当上知县,哪一年该死,等等。后来遇上云谷禅师,给他讲了:改变命运,全由心念,必须多做善事。从此孔先生算他的完全不灵了。算他能当知县,结果调到中央机构工作;算他能活50多岁,结果活到70多岁;算他没有儿子。结果有两个儿子。他把这些事总结后,写成《了凡四训》。佛教界高度评价此书,说明了命运是可以转变的。

转变的关键是什么?就是自己的心念,因为“一切唯心造。”心能造业,也能转业,即“转变由心”之理。唐代禅宗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离不开自己的心。能从自己的心田去寻找,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所以,相随心转,境随心转,命自己立。孔子说:“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也说明这个道理。

有一首《心地与命运之歌》,说明命运与心地密切相关,命运由心造,命运也由心转。现在举两件事来说明:

“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台湾徐良泗,是个叫花子,又是残疾人,下肢瘫痪。当时,一个叫林登章的人,遭冤枉入狱,县官要收贿银四十两银子才放人。林妻设法凑足银两,急急忙忙去送给县官,但是在路上遗失了。徐泗良拾得这四十两银子,看来满可以解决他的穷困了。而他却很了不起,首先想到的是,这个失主必然会寻死。这一念就是菩萨心肠!他便寸步不移,守在那里,等着失主找来后,全部把拾得得银子还给了失主。女人说了许多感激的话。此事传到县官耳里,县官自感惭愧:叫花子都能拾金不昧,我怎么能收贿赂呢?便分文不要,无条件地释放了她的丈夫。两夫妇回家开了个五金店,时时想念救命恩人。徐良泗在一个清明节前,去农村向扫墓人要剩菜剩饭吃。由于离城很远,当晚借宿在附近的地藏庵内。睡到半夜,他惨叫了一声,惊醒了香灯师,问他什么事,他没有回答。第二天早上,他竟然觉得脚上有力了,一下子站起来。香灯师十分惊异,又问他,他说:“我昨晚上梦到两个人,一人抱住我的身子,一人扯我的脚,痛的要命,结果又睡着了,现在脚有力了,可以走路了。”从此,他不讨口了,替人挑水维生。一天,挑水挑到林家五金店,林妻一看,有点象他们的救命恩人,但他是瘫痪的呀,不敢去认。不久,徐又挑水到五金店,林妻再详细一看,完全看那个叫花子,忍不住又问,果然是他们的大恩人,叫他不在挑水了,要供他一辈子,徐就留下来了。林的叔父是福建人,富翁,漆下无子,写信叫林回去继承遗产。林走时,把他在台湾的全部产业赠给徐。这个叫花子变成了富翁。到了晚年,他把大部分财产给当地医院。这个故事说明了徐良泗的一个至诚善念,就消了他多生累劫深重的罪业,种下了未来的福报,所以后半世变成了富翁。

另一种是:“命好心不好,福便为祸兆。”唐代的李林甫,很有本事、才华、身为宰相,但心肠很坏,历史上称他为:“口蜜腹剑”的人物,生怕别人夺他的权,他害了很多人。而且尽情享受。他爱吃鸭舌羹和烤鹅掌。把活鹅弄到烧红的铁板上去跳,血液坠到鹅掌上,肿大了,烤来吃。这杀了好多生呀!相府家人生活享受,比一般富翁还高。他年轻时,一位相士算他的命,说他未来可以当10念的太平宰相。结果,没当几年就垮台了。他很不服气,去质问相士。相士回答道:‘这几年你把十年的福报都支完了,而且早用过头了,不但你没福报了,灾祸还要留给你的后代。“果然不出所料,后来,李林甫七孔出血而亡,被检举揭发,弄出来碎尸万段,他的子女发配为奴婢。这证明:福报再好,如果心地不好,也会遭到悲惨结局。

四、学佛人应这样看待因果

1.必须深信因果,才能树立正知正见:因果是佛法的核心,不信因果,不可能真正懂得佛法,更不可能得到佛法的利益。虚云大师说:“因果二字,把佛所说的法概括无余了。”当代高僧定因师在《普门品讲义》一书中说:“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总括一句,不外‘因果报应’四字而已。”所以修学佛法的人,不深信佛说善恶因果律,那就叫做邪知邪见,就是愚痴。川报载了一则消息:美国汤姆逊平时一毛不拔,快要死的时候,叫人把存款二亿美金放在棺材内,坟墓用钢筋混泥土来修,请两个保镖来守坟。从因果观来看,如果他下一世还会变人,一定要受贫穷苦难的报。这个美国人不懂得因果,多么的愚痴!《观无量寿经》把“深信因果”列为修净业的正因。我们只有在深信因果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止恶行善。这样,即能转变并消除过去的恶业,又能培植现在和未来的福德。

2.必须按因果规律办事,不能错因果。佛经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深明因果,知道种恶因,必受恶报。因而从言行上,甚至在起心动念处,严防种错了因,就避免受恶报。而凡夫不畏因果,平时纵贪嗔痴,犯杀盗淫,大胆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做。直到恶报现前,才恐惧后悔,已毫无用处。我们学佛的人,应学菩萨修行,一方面净化身心,检点言行,处处止恶防非,不再种恶因;一方面时时为众生设想,多做利人的事,广种善因。这是一条我们应当遵循的利己

利人,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有益的光明大道。要想了生死、出轮回、生净土、成佛道,也必须从这里做起。

总起来说,因果规律是佛法的核心,不懂因果,就不懂佛法;不信因果规律,就得不到佛法得利益。大家都应认识因果,深信因果,按因果规律办事。现在多种善因,现在将来必定消除业障,增长福报。现在种念佛的因,将来必获往生的果。

第五篇:认识交通标志

课题:认识交通标志 遵守交通规则

二溪小学 梁艳

教学目标:

1、认识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形成初步的交通安全意识;

2、能够主动关注身边的交通现象,让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对自己生命安全负责的态度,形成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一些交通标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随着城市车辆的递增,交通事故呈上升的趋势,它已经成了危害我们生命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交通知识,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下面我们先来认识一些交通标志和设施。

二、新课

1、认识交通标志和设施

①教师: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游戏的规则是,我们分为两个组,男生为一组,女生为一组,每一组请3个代表,每一组有一次求助的机会。看交通标志,做认识交通标志的答题游戏。

②在我们生活还有哪些常见的交通标志或交通设施,说说它们的好处。

教师课件显示环形跑道,斑马线,注意儿童,禁止鸣笛四个标志,让学生依次说说这些图标的含义。

2、教师:首先请同学们看一段无声电影。出示视频《车祸》,请同学说说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提示注意看指示灯的变化。关闭视频,出示课件第二关:

①交通规则,你知道哪些交通规则或交通知识? ②我们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出示儿歌:排排队,过马路,小朋友们要记住,红灯停,绿灯行,看看车辆再迈步。

3、纠错和设计 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错误,并且说明理由。(让学生总结:不要翻越隔离栏杆;不要在马路上嬉戏玩耍;不坐客货混装车等。)

老师:我们平时容易违反哪些交通规则呢?我们一起设计一幅交通安全宣传画,或者写一句交通安全用语吧。

教师出示:“一停,二看,三通过。”

学生在背景音乐下自主设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完成后,先在小组内展示,然后上台展示,教师请学生相互评价。

4欣赏交通安全儿歌,先播放一遍,然后第二遍学生跟唱。

5、归纳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课题

学生的作品

下载0的认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0的认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算盘

    认识算盘 教学目标: 1. 直观认识算盘,知道算盘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算盘记数,会读写算盘上拨的数。 2. 掌握用算盘记数的方法,初步渗透位值思想。 3. 了解算盘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

    认识星期

    认识星期(看月历) 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认识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认识人民币,了解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2、在购物活动中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在取币、付币和找币的活动中,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

    认识土豆(范文模版)

    科学 认识土豆 中班 四川绵阳63820部队幼儿园 吕春琴 教学目标:1、了解土豆的生长过程,激发探究植物奥秘的欲望2、知道到土豆的食用方法,喜欢吃土豆 教学准备:各种食用土豆的......

    艺术团认识

    对组织部、纪检部、办公室人员的认识 一、 对组织部的认识如下: 简介: 组织部是学院党团共建工作的助手,也是学院团总支学生 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门,具体负责全院团支部的思想建......

    认识报告[定稿]

    对计算机的认识报告 我接触电脑比较早,大概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吧。但是那时也不仅仅是迷恋游戏,我对电脑的各种功能都很感兴趣。最开始用的是Windows 98系统,中间用过2000,XP和V......

    认识计算机

    第一课 认识计算机 一、教学对象:小学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计算机的概念以及计算机的组成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计算机硬件和软......

    信访工作认识

    信访案件发生的根源在基层,信访问题的最终落实地也是在基层。采取有效措施将信访隐患消除在基层,防止各类信访矛盾隐患的衍生、激化,是减少信访案件发生的关键。笔者结合近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