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恋上了王崧舟
语文恋上了王淞舟(转)
前段时间在人教论坛上发现了这个帖子,感觉很受用。这是一位教导主任在读特级教师王淞舟的书后记下的笔记。整理得很不错,反复读过很多次,现把它转过来,时不时来消化一下。
语文恋上了王崧舟
说自已恋上了语文还算过得去,王崧舟偏说是语文恋上了他,足见他的巨大魅力,请看书中第一页他的几句话:
教语文对我的诱惑力太大,一开始,我跟语文谈恋爱,后来是语文跟我谈恋爱,现在我俩紧紧地缠在一起,想离也离不了。《红楼梦》里不是这样说,“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我跟语文,大概也就这样了。
发现成为名师的奥秘就是多读书
看看王崧舟谈读书的几句话就知道他成名的原因了:
有人说,伏天读书如饮甘露,冬天读书如偎暖炉;花前读书俨然仙翁,月下读书如温旧梦;雾重重时读书开人茅塞,雨敲窗时读书驱人寂寥;春风得意时读书平心静气,坎坷失意时读书淬砺心志;多姿多彩的日子读书以助雅兴,平淡无奇的日子读书以添风骚。那时读书,我真有这种感觉,什么书我都读,只要有感觉,只要有兴趣。
有人说,读诗如饮酒,读散文如品茶,读小说如享佳肴,读历史如聆听沧桑老人漫话如烟往事,读哲学如对视一双深邃的眼睛,目光如炬,烛照灵魂。我感觉,确实是这样。
还发现了另一个秘密就是想成为名师最好当教导主任
这五年我还听了大量的课,各种各样的课,每年累计不少于200节,可以说绝大多数的课我都做到有记录有反思,这是职务所逼,因为我是教导主任。
才高八斗的人好多灵魂孤独
我这个人生性孤独,我到现在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我讲的是在灵魂层面上的朋友。鲁迅先生当年是运交华盖,孤独了好一阵子。我是命带华盖,懂命理的人都知道,这恐怕得孤独一辈子了。
确实是这样,灵魂孤独的人是不会上网与人交流,因为没人是他对手,但愿他不要像《长相思》的主人翁纳兰性德一样英年早逝,我们还需多学习几年!
上好课得有良好的“课感”
只听说有“语感”,还第一次听说“课感”这个名称,那我们不妨来看看王崧舟先生是如何谈“课感”的。
学音乐的人要有乐感,学美术的要有美感,打球要有球感,学语文要有语感,上课要有课感。
什么是课感呢?就是你对教学现场的一种直觉,一种当下的把握,一种敏锐而别出心裁的驾驭。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突如其来的偶发事件,你能不假思索地、迅速地、果断地作出反应,而且这样反应是高效的,是巧妙的。课感也就是课的协调感。还有很多,比如课的节奏感、课的情味感、课的层次感、课的风趣感、课的风格感,都需要去炼啊。
关注学生,触发课感;品味得失,领悟课感;反复实践,习得课感;积累经验,培养课感;精益求精,升华课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从哪儿来?
我觉得,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实在不是一个简单的职业问题,这是一个人生问题、一个生命问题。就教师的专业成长看,说真的,其实我们并不缺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修养甚至专业精神,但为什么此前我们苦苦找不到职业幸福感呢?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少关于生命的学问和修养。生命不能外求,职业幸福感也不能外求,越外求离真实的幸福感反而越远。职业幸福感只能往自已的内心深处寻求,它不能告诉、不能复制、不能灌输,它只能从自已的内心深处流淌出来。老师们,该是反观自已灵魂的时候啦!
看了上述王特师的这段话,忽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幸福不幸福,有时其实就是一种心的感觉。语文教的是底蕴 一个语文老师,要不断成长、不断发展、不断超越,他的底蕴、他的境界、他的淡定和信念是最为根本的东西。
有些人课可以上得很漂亮,一片锦绣,万般风情,现场能把你唬得晕头转向、不思不想。但是,过阵子你再这么一回味,一咀嚼,你就会发现,这个课经不起推敲,花样繁多,漏洞百出,真正留下来的东西,就像孔乙已数茴香豆,多乎哉,不多也!他的问题,不是出在技巧本身,他的技巧可以玩得非常娴熟;他的问题也不是出在设计和构架上,他的设计和构架可以说是别出心裁,很有创意。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依我看,还是底蕴不够,能量太小。语文课,在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
什么是中国人?
所谓的中国人,首先是个文化概念。你的血液里流淌的《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流淌的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流淌的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你的血液里流淌的《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你的血液里流淌的的气象万千、恣肆汪洋的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不管你是黑眼睛还是蓝眼睛,不管你是白皮肤还是黄皮肤,你只要浸润在这样的文化里面,你的血液里流淌的是几千年传承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你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你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你就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中国人!
王崧舟喜欢哪些语文课程类的书?
王尚文先生的《语感论》,写得好!我的语文教育思想一多半受他老人家的影响。潘新和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上下两册,洋洋一百多万字。这是我所看到的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语文课程理论方面最有建树、最有见地的一本书。搞诗意语文的,这本书必须作为必读书的。王荣生先生的《语文科课程论基础》,那是真做学问,那种理论的涵养,那个思辨的功底,真叫过硬,确确实实是科班出身。行动永远是第一位的
没有行动一定没有效果,这是一个极其朴素又极其深刻的真理。多数情况下,人因为自已的惰性和惯性,往往想得多、做得少;往往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而相对于说的一套,做的一套则要大打折扣。因此,行动永远是第一位的。
那些腾云驾雾、兴风作浪的专家们,可曾在实践的大地上老老实实、切切实实地走过、行过、耕耘过?不要抽象地去谈论什么人文性、工具性,去看看那些鲜活的、生动的、充满着感性细节的课堂实践吧,你在实践中看到过纯粹的工具性吗?你在课堂上看到过纯粹的人文性吗?真正的实践、真正的课程事件、真正的教学行动,一定是混沌的、整体的、裹挟着所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细节向前流淌的。用行动去思考,在行动中思考,为了行动去思考,这样,我们才能修成语文教育的正果。上课要达到第四重境界
一个人对待职业有四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功利境界,第二重境界是道德境界,第三重境界是科学境界,第四重境界是生命境界。到了这第四重境界,你就不是在上课,你是在享受上课。学生是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的
数学学习,主要靠理性、靠逻辑思维,在掌握概念、命题和推理的过程中进而掌握整个数学知识体系。所以,数学学习,更多地表现为“举一反三”。而语文学习却不一样。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特征往往是形象观照长于抽象演绎,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逻辑分析,想象再现强于实证推理,感性能力是他们的优势、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事实证明他们正是在大量接触感性的语文材料、投入感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掌握语文的。说白了,他们是大读书中学会阅读的,是在习作中学会作文的,是在口语交际中学会听说的。积累、感悟、运用,是他们学习语文的不二法门。理性教学泛滥的恶果
大量的语文教学却是理性泛滥,你看看,含义解释、情节分析、要点归纳、主题概括、文法梳理、语料记忆、机械练习,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教师纯理性地教语文,学生纯理性地学语文。结果是什么?语文的形象被淡化、语文的情感被稀释、语文的直觉被斩断、语文的想象被禁锢、语文的灵性被扼杀。一言以蔽之,感性枯竭。感性教学的根本
从根本上说,感性教学就是一个不断还原的过程。注意!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就是“还原”!大家知道,从生活到语言、从生命到语言,迪是一个“命名”的过程;那么,什么是“还原”呢?就是回过去,从语言回到生活、从语言回到生命,这就是“还原”。感性教学、感性学习或者说语文之道,它的全部奥秘就在“还原”两字上。作为生活、生命符号的语言,你在学习它、掌握它、顺应它、同化它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个还原的过程。你的“还原”越真切、越生动、越细致、越深入,那么,你的语文学习就越能进入积极的状态。
感性教学的实质
感性教学的实质就是八个字——出生入死,起死回生。所谓出生入死,就是将自已的生命沉入词语、沉入语言;所谓起死回生,就是为词语、为语言注入感性的东西,从面使词语、使语言转化成自已生命中的血肉和灵魂。其实,任何一个词,一旦你把它看成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它就有呼吸,就有心跳,就有脉搏,就有体温,就有血液会缓缓流淌。感性教学“意的三重性”
在语文教学中,和“言”相对的这个“意”,包含三个维度,或者说含有三个意思。第一,指“意象”,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象”;第二,指“意境”,意象的叠加和连续呈现形成一种特定的情境;第三,指“意蕴”,透过意象和竟境所要言说的意义,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意的三重性“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丰富的、独特的语文之“意”。我觉得,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概念,这也是感性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思想因素。感性教学的诗意描绘
感性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感性教学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学,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学科,“缀文者情动以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感性教学是一种个性化的教学,语文是“艺术的空壳”,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要求尊重个体、张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性教学是一种激发生命活力的教学,它视语文为一种独特的生命现象,学生的言语过程就是释放生命潜能、展现生命活力的过程;感性教学是一种以感性形式对学生的精神产生持久影响的教学,它认为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正是感性,让语文回到了生命的源头;正是感性,给语文注入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大千气象!什么是诗意语文
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句话要完整地理解,要在一个统一的语境下解读,所以,诗意语文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是浪漫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统一,我们是以出世的情怀做入世的事业!教材教法还得老调重弹 课程改革暴露出来的所有问题,最后都集中在课堂上,而课堂上的所有问题,说白了,其实只有两个问题,哪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教材问题,第二个是教法问题。
借大师的话来描述一下文本细读 慢慢走,欣赏啊——朱光潜
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
沉入词语——南帆
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谭学纯
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吕叔湘
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王尚文 文本细读的三种姿态
文本细读有着哪些姿态和立场呢?根据我的研究和理解,我觉得文本细读不外乎这样三种姿态,第一种是“作者崇拜”姿态,第二种是“读者崇拜”姿态,第三种是“文本崇拜”姿态。三种姿态往往相互渗透、相互交融,共同发挥作用和影响。文本细读的巨大魁力 当你完成了这样的文本细读,你去上课吧!面对课堂,面对孩子,你没有理由慌张,你没有理由胆怯,你底气十足,你左右逢源,你游刃有余,你出神入化。为什么?因为这个文本已经全部装在你的心里了,因为这个文本已经全部兑换成你深刻的深厚的生命体验了,因为你和文、文和你已经打成一片、融为一体了。这个时候,你可以在学生面前大喊一声,谁是语文?我就是语文!文本细读的终极意义
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已。我始终认为,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已。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你的精神倒影有多美,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美。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上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已”开始!细读也不是到文本为止,而是到“自已”为止!正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佛不度人人自度!对话能力的高下是一个老师有没有水平的标志
实际上课堂上各种要素,各种能力,最花工夫也最见功力的就是师生之间的对话。我们听一些名师的课,常常会有一种如坐春风、如沐春雨的感觉,听起来很舒服。你去找一找感觉,这种舒服的感觉是怎么带给你的,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师生对话的流畅、自然、深刻、精彩纷呈。因为什么?因为这种师生之间的对话本质上是不能预设的,现在研究动态生成,真正的对话一定是动态生成的。对话的基本模式和本质
对话的基本模式应该是这样的:倾听——理解——应对。
对话的本质内涵是什么?是理解,不是评价!只有你试图理解他的言说,理解他的朗读,理解他的表现,理解他的行为方式,你才有可能找到你跟学生对话的支点。试图给学生一个终极的标准答案的,这不是对话,它的本质应该是为了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本质是对学生精神生命发育的一种尊重、一种唤醒、一种理解、一种引导。作为生命关怀的对话
第一,对话,一种心灵的抚慰。
第二,对话,一种智慧的启迪。
第三,对话,一种生命的赏识。
第四,对话,一种价值的去蔽。
第五,对话,一种真情的交流。
以朗读课文为例,说明对话的多向度敞开
读课文,你看这个简单吧?简单!学生站起来读课文,读完了,你得有个交代不是?你要应对一个吧?就这么一种类型的应对,能不能多向度地敞开呢?怎么敞开呢?我们来听一听——
第一,我们可以针对他的学习状态敞开。
第二,针对学习方法的敞开。
第三,针对学习质量的敞开。
第四,针对学习内容的敞开。
第五,针对思维方式的敞开。
第六,针对情感体验的敞开。
第七,针对思想认知的敞开。
第八,针对话语表达的敞开。
第九。针对动态变化的敞开。
第十,针对语文知识的敞开。第十一,针对文化背景的敞开。
第十二,针对学习要求的敞开。
............所以,你要跟学生对话,你就要留有足够的余地。向度越多、路径越多,你在对话的时候就越从容,越洒脱。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你还愁个啥呢?这叫思路决定出路,你思路越多,出路自然也就越多。
王小庆对王崧舟课的总体评价
假设我们回顾王崧舟推出的课堂教学,我们就会承认:他的课已经不能算作“课”了,严格地讲,应该是艺术品才是。在这个艺术品中,他贯彻了他一如既往的“诗意语文”教学思想,也在其中彰显了他个人人格对于语文教学和课堂文化的影响力。审视王崧舟的课,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可以“学到什么”,更要反思他的课堂教学思想,反思他作为一个矛盾的人是如何将课堂作为载体,而对语文教学乃至人的教育所进行的探索。诗意语文的最高境界
我们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尊崇,以热切而理性的思索努力追寻着语文教育的本真: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人。这就是语文的生命化教育,这就是诗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四大支柱支撑起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得有四大支柱的坚固支撑。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语文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语文教师的灵性,宏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语文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理想支撑起语文教师的诗性。
王小庆评说王崧舟课也有无奈的地方
王崧舟的课堂崇尚了自由的信仰:他的诗意指向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远方;但他同时又坚信儒家入世的观念,坚信道统之于生活的意义,因此,他的信仰是一种社会伦理框架下的信仰,他理解的自由是“从心民欲不逾矩”——这也许是个体意志和社会功用的折中。在王崧舟的课里,我们分明感受到了这种交融和无奈。王勇评说王崧舟的《二月映泉》一课
“二月映泉”是一处写在文字中的风景,王老师牢牢地扣住八个词语,一唱三叹,给了它感性的画面,让孩子入情入境;给了它诗意的生命,让孩子如痴如醉!谁说语言是文字堆砌,谁说语文教学是文字的肢解,在王老师的语文课上,我们感受的语言是一幅幅画面,是一行行诗句,我们体验的语文教学是还语言以感性的存在,还儿童以感性的生命!《二月映泉》课堂完美中的那么一丝遗憾
《二月映泉》一课人曲合一,是诗意语文的代表课之一,各方好评如潮,看了课堂实录,我也被王崧舟那精湛的诗意教学佩服得五体投地,但我也发现了一丝丝遗憾,这是对学生发言的那么一丝遗憾。
在老师让学生写话那时的阿炳过着怎样的悲惨生活时,学生编的悲惨情节我看是言过其实的,一学生说阿炳在大雪纷飞的街上卖艺不小心撞到小摊时,摊主把阿炳挣来的钱全都拿走了。试想,大雪纷飞谁还在街上多停留?小贩也是穷苦百姓中的一员,不会那么狠心拿钱吧?另一学生说阿炳不小心撞倒人家的水果摊时,摊主对阿炳拳打脚踢,路人在一旁讥笑。你们有谁见过这样卖水果的人?路人会讥笑这个盲人吗?我想即使是旧社会,社会风气也不至于这么吧?倒是现在的风气不敢恭维。第三个学生说一个大汉气势汹汹地叫阿炳给他老爷拉曲,阿炳不肯时,大汉即把阿炳打得鼻青脸肿,鲜血直流。阿炳为何不肯?没头没脑,那位大汉我想绝不会做出这种事。因为我们中国是个儒、侠相交的国度,过去经济穷了点,但社会伦理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倒是现在我发现一些车子轧死人却逃之夭夭的事。
所以我对这三个学生的胡编乱造表示了一丝遗憾,对王崧舟老师的肯定也表示了理解,不然课堂无法诗意推进啊。王小庆再次评说王崧舟的课堂是一个艺术作品
必须承认,虽然对王崧舟的课堂教学褒贬不一,但无论是学生还是观众,在聆听他的课时,都会凝神屏息:不仅课堂中享受到了“美”,也在课后忍不住要去“思”。这正是他的课的特色,也是青年教师企图“学习”而从不曾真正学到的精神。从这个意义上看,王崧舟从来都不仅在进行课堂教学,他更在进行一种艺术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以自已对人和世界的理解,以一种艺术性的行为去解读文本的生命意义;同时,用他的教学思想,激活课堂参与者的精神追求。我们或者说,他的课堂,是一个艺术连续体,一个对内凝聚、对外辐射的艺术作品。
第二篇:王崧舟语文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过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第三篇:王崧舟观后感
观特级教师王崧舟《桃花心木》有感
王崧舟老师一直都在教育的最前线。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提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
这次教研活动,安排全天语文教师观看了他执教的课文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桃花心木》,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课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给树苗浇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课一开始,王老师就直奔主题:作者林清玄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孩子们快速地找出:不只是树,人也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成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然后让学生提炼不确定的好处有:生活考验、独立自主,转化能量、努力生长。最后反复朗读,熟记心间。但这远远不够,接着让学生看着板书,学会思考、提问:不确定指什么?为什么说在不确定中能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很自然地引入课文故事。接着王崧舟老师让学生到文中寻找相关的语句:哪些语句能帮助你读懂“不确定”?勾画出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整合了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深切感悟“不确定”的内涵。此时,精彩的朗读吸引着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王老师紧扣“不确定”,与学生合作一遍一遍朗读着道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全理解了不确定的含义。“不确定”指时间的不确定、浇水量的不确定……
学到这儿,王老师话锋一转,林清玄先生一直不理解,种树人为何这样浇水?接着,层层设置悬念,他以作者的感情(奇怪——越来越奇怪——更奇怪)为线索,同时不断联系重点段落,让学生反复朗读,再次理解不确定的深层含义。在王老师的引领下,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不确定”:“昨晚,我家的门坏了,全家都进不去;昨天,我考试失败了……孩子们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欲罢不能。普通的课到这儿应该戛然而止。但大师高瞻远瞩,领悟深刻,想常人想不到的。王老师在让学生列举完自己生活中的不确定的事情后,又将“不确定”的生活内涵拓宽加深,一下又掀起了课题教学的又一高潮:引出林清玄一生中最佩服的三个人陆羽、慧能和玄奘一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面对不确定的人生:不确定有时意味着可怜;有时意味着艰难;有时意味着痛苦…..最终悟出:心美,一切皆美!我想,那个环节感染的一定不是我一个,相信在座的许多老师、同学都会有此感受,这大概就是上课的至高境界。接下来的拓展堪称一绝,居然与佛禅联系起来,遥想自己对佛教虔诚无比,但终归所读书籍胜少,只是表面上的信仰,真正对佛教思想还是个门外汉。更何况自己也教过《桃花心木》,但从未考虑过在这儿也能渗入佛教的智慧。
课文的结尾感动着每一位老师,震撼着每一位老师,因为他将本课提升到文化的境界,传递了佛家的一个知见:无常!不确定就是无常!懂得无常,就要醒来!播放的佛家唱经的歌曲《醒来》,清新别致,意蕴悠长,耐人寻味。王崧舟老师的课从文学到文化的转折、提升,踏雪无痕,浮萍渐开!
这次“大餐”,让我目睹了大师的风采,更激发了我去思考他的文风和课风背后的精彩。相信,随着自己专业技能的提升,对这次“大餐”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和深远
一年级组:吴涛
第四篇:王崧舟课堂实录(定稿)
教学过程:
一、启:夜半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其写过一首歌,叫做《涛声依旧》。听过吗?喜欢吗?我觉得不但曲谱得好,歌词也好。(出示歌词片段)“ 流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1:睡不着,失眠。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可以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2:不眠。
师:难以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3:难眠。
师:未曾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4:未眠。
师:因为发愁而无法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生5:愁眠。
师:一口气,找到了五个近义词。无眠,就是“失眠”,就是“不眠”,就是“难眠”,就是“未眠”,就是“愁眠”。用大白话说,就是睡不着觉啊!好的,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两句歌词,感受感受“无眠”的滋味儿。
师:是谁在敲打我的无眠?
生:钟声。
师:这钟声是从哪儿来的生:寒山寺
(出示:200多年前,王士桢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指名读后点评。这是古诗,要读出古诗特有的味道)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没错,这就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奇怪的是作者为了听寒山 寺的钟声,昐啊想啊,一等就是十年。这钟声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魅力呢?
(出示:500多年前,高启 几度经过忆张继,月落乌啼又钟声)
师:这是哪里的钟声?更让人奇怪的是,高启只要听到钟声,就会想到一个人,他是谁?张继何许人也?
(出示:800多年前,陆游 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师:从诗中可以看到,陆游曾经到过哪里,听到过什么,七年后他又到了哪里,听到了什么?如果把七年改成十年,诗人还会怎么想?
师生对句:十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百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
十年不变是钟声,百年不变是钟声,千年不变是钟声,所以在陈小其的笔下有这样的钟声,(生读)200多年前的王士桢有这样的钟声(生读)„„„„
质疑
师:问题来了,你的脑海里冒出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不同的诗人都会写到寒山寺的钟声?
生:为什么四句诗中都提到了钟声?
师:是啊,寒山寺旁边有那么多景物,为什么诗人只关注到了钟声。
为什么这钟声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和一首诗有关,都和一个人有关,这首诗就叫枫桥夜泊,这个人就是张继
二、承:张继卧听寒山钟
1、通读《枫桥夜泊》
师:请同学们反复诵诗,直到读熟为止。
(1)、学生自由读,(2)、指名读,评价
正音后再指名读,要求读出古诗特有的味道
师评:送你四个字:声情并茂。他不仅嘴巴在读,用表情在读,用整个身体在读
(3)、师生对读,学生读前四字,老师读后三字,反过来师生对读,有了刚才老师的范读,学生能学着老师刚才的读调读后三字。
船为什么要读得这么长
(4)、学生读整首诗,2、整体感受诗歌的情绪
师:读诗不但要读出味道,更要去体会诗给带给我们的那种情绪,那种感觉。
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首诗带给我们的感受、感觉和情绪,你会选哪个词?
生1:愁、生2:忧愁、生3:愁眠、师: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4:神秘。
师: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5:幻
师:好一个传神的幻、生6:我的感觉是朦胧
师:月朦胧,鸟朦胧,夜色更朦胧。
3、品读诗歌的意象
师:你读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会有朦胧的感觉吗?你读杜甫的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你会有朦胧的感觉吗?你读白居易的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你肝有朦胧的感觉吗?为什么枫桥夜泊会带给你幻、愁、朦胧呢
再读这首诗,看看这首诗哪些地方哪些字词向你传递着这样的情绪,在这个地方做一做记号。(生自由默读、画)
师:你们记下的不仅是符号,因为符号的背后是你们的思考,有你们的感觉。
这个晚上,张继睡了没有,睡着了没有,何以见得?诗中的哪个词在直接了当告诉了你张继根本睡不首。(愁眠)把愁眠圏出来。再说愁眠的近义词,反复读这个词,师:愁眠啊愁眠,因为愁眠,诗人在这个晚上看到了一些什么?我们按诗中写的顺序一件一件说。把这些词划下来。
生:月落(师板书)
生:江枫
师:你们看到江枫了,你们看到的只是江枫两个字。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想象画面。
学生闭上眼睛,师描述:月亮西沉,天地一片 秋风瑟瑟地吹过,你看,那江边一株两株一排一片那是枫树,那是枫林,仔细地看,你看到了吗?睁开眼,说说你的眼前出现的关于枫树的画面,有一幅画面在你的眼前定格,那是什么?
生:看见火红的枫叶。
生:看见一片片枫叶落到江面。
师:是啊,因为愁眠,诗人发现了江枫
师:愁眠啊愁眠,诗人在江中又看到了什么?
生:渔火(师板书)
师:找一个词来形容江中的渔火
生:微微的,暗,隐隐约约的,忽明忽暗的
师:面对着暗淡的、微微的、隐隐约约的、忽明忽暗的渔火,诗人睡不着觉了,因为愁眠,诗人的耳边突然响起了什么?
生:乌啼(师板书)
师:当乌啼划破深夜的宁静,忽然寺院边响起了——
生:钟声(师板书)
师:那是在夜半的时候,那是从姑苏城外寒山寺传来的钟声。(补充板书)
师:还是因为愁眠,诗人的感觉然发生了变化,诗中的三个字告诉了我们(霜满天)补充板书
你们看到过霜满天吗?霜是在地上的,李白写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怎么可能满天呢,只能是满地,张继写错了,你是怎么看的呢?
生:这是作者的一种遐想。
师:女孩的心思就是细腻啊,她告诉我们作者看到霜满天跟什么有关系(作者的心情)霜满天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冷的感觉。
张继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生:可能是因为他怀才不遇
生:因为当时政治腐败,他觉得心灰意冷。
生:可能是被人诬陷了,师:有太多的可能了,现在我们谁也不清楚是因为什么而心冷,而心愁,但是我们分明感受到了那霜气满天的冷意和愁意。
三、转:月落钟声对愁眠
师:江枫是景,乌啼是景,渔火是景,这景层层包围着谁,伴随着谁,用张继的话说,这是江枫渔火对愁眠,注意到这个对字了吗?
因为这个对字太普通太平常,太容易被人忽视了。知道这个对的意思吗?出示选择题。你选第几种意思。
(1)对付
(2)面向 张继面向着什么?
(3)对面,敌对
(4)使两人东西互相配合、接触。
师: 什么配合他愁,似乎天地万物都陪着他一块儿愁眠,仿佛天地之间只写着一个字“愁”。就这样,张继情不自禁地吟出了《枫桥夜泊》
师配乐朗诵
生配乐齐读(在悠悠的音乐声中,学生入情入境)
师:月亮低沉,乌啼声声,江枫瑟瑟,渔火点点,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悠悠传来,就在客船之上,张继辗转反侧,这首诗不是从他口中出来,而是从他的心底缓缓流淌出来。再指导朗读
师:月亮落下去了,还看得见吗?(擦去月落)
乌鸦也消失了,(擦去乌鸦)
那满天的霜气也只是用心感觉到的,(擦去霜满天)
那江边的枫树也只能看到一个轮廓,(擦去江枫)
那渔火似有似无,若隐若现,(擦去渔火)
那寒山寺也看不到了,(擦去姑苏城外寒山寺)
师:天地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可能相对的了。就在这个时候,你听(放钟声)一声一声又是一声,寒山寺的钟声穿过枫林贴着水面来到了客船之上,那声音那样真切地传到了张继的耳边。那声音仿佛在对张继说,此时此刻,你就是钟声,你来到江边,你来到客船之上,你来到张继的耳边,款款地,深情地对他说
出示:这钟声仿佛在说:张继啊张继:
学生练习写话,交流写话
师:写多写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提笔的时候你有一种感觉,你有话想对张继说,其实不是钟声,而是你的心声。
钟声悠悠传来,钟声终将消失,随着钟声的消失,张继的忧愁也终将消失。
四、合:钟声悠悠情满天
1、强化文化语境
师:古今中外写愁的诗举不胜举(课件出示)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师:你一定发现,诗人的愁都和一种景物联系在一起。你想过吗?要是这个晚上没有月亮,这满腹的愁又将托付给谁呢?再读诗句。诗人把愁绪托付给了夜半钟声,从此,在中国诗人的诗中,又多了一种寄托愁思的景物,这也是张继这首诗的独特魅力。所以从张继开始,这钟声„„但没有一个人能把钟声写得那么传神。那钟声在陆游笔下回荡,(课件出示诗句)
(再读开篇写寒山寺钟声的诗句)
2、融合生活语境
师:孩子们,这就是经典,这就是文化。(板书:经典 文化)
今天,王老师和大家一起品读了寒山寺的钟声,想象一下,十年过去了,你终于有机会到苏州去了,你一定会去看一座桥,那就枫桥,你来到桥上,你突然想到了一个人,那是谁,突然想到了一首诗,那是谁,突然想起了十年前一个姓王的老师曾经和大家一起感受了张继的诗。(齐读这首诗)
虽然相隔千年,你突然觉得张继并不陌生,这就是经典的魅力,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第五篇:王崧舟讲语文读后感
此前对王崧舟的敬仰,只是停留于“听说”的层面。听说,他是“诗意语文”的倡导者;听说,他在讲座中用“剑气合一”来谈自己在语文家园中的安身立命;听说,他的《慈母情深》让课堂温暖着慈母的光辉。种种“听说”在我心中留下了王老师高大的的形象,而且是那种遥不可及的高大,甚至产生了这样念头:这样的老师,他的“课感”是与生俱来的,他的高度不是我这
样的普通老师所能企及的,他的风采也只够我们瞻仰的——说白了,就是既学不来,又没必要学的。直到这次,与他的作品《王崧舟讲语文》有了一次亲密接触的机会,我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大师那妙趣横生的谈吐,那大气的课堂设计和精妙的点拨,并非平地起高楼,这是有坚实的基础的,这坚实的基础完全得益于他爱看书。这回,也算是真正明白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意思了。
《王崧舟讲语文》一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的语文人生,由三篇王老师在三个重要培训班上的讲话稿组成,分别是《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精神三变,我的备课叙事研究》和《“读”行天下,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第二部分:我的语文理念,收录了王老师在自己学校举办的“第三届诗意语文高级研修班”上的三篇讲话稿,分别是《复活感性,回到语言的生命源头》、《文本细读,徜徉在语言之途》和《生命对话,走向语言的视界融合》。第三部分:我的语文实践,登出了《长相思》等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重要评课稿。本书最大的特点是,王老师以“讲”的形式,展示了其深邃的语文教育思想和独特的语言教学风格。对于我,一位普通的一线语文老师有了很大的触动,强烈地感受到:语文教师当以阅读的姿势伫立。
一、阅读,让生命更丰富
王老师爱读书。有人问:“王老师,读书是不是您的业余爱好?”他说:“错了!应该把‘业余’两字去掉。读书是我的爱好,读书是我可以全身心投入的爱好。读书是跟我吃饭一样,跟我呼吸一样,在我的生活当中是非常自然的。”是啊,王老师确实是爱书之人,据他自己所说,藏书量少说也有七八千册了。在王老师从教的第二个五年,被他笑称为“孤独沉潜”的五年里,他读了大量的书。他读宗教类的书,读哲学类的书,读文学类的书,读美学类书,读“老三论”、“新三论”的书等等。
王老师的读书经历深深地触动了我。要做一个好的语文老师,自己先做语文人,要播撒读书的种子,自己要先做读书人。《语文课程标准》比较重视儿童阅读,要求在整个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该不少于145万字;除此之外,《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试想,一个语文教师自己不爱阅读,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爱上阅读,养成终生阅读的习惯呢?
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王老师无论是谈语文人生,还是谈语文理念,都与谈读书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更让我明白,读书不是一时的事情,也不单单是为了教学,它更是为了终身的幸福。“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生命是一条河流,它流动,它吸纳,不断前行中壮大,不断交流中丰富,生命由此而变得开阔、深邃、美丽——
二、阅读,让课堂更精彩
书中,王崧舟老师一直呼吁语文教师要细读文本,他认为文本细读是新课改背景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对教师的备课提出的新要求,他呼唤语文教师的备课应具备新的理念、新的视野,呼吁教师要细读文本。他在其中一次讲座上谈道:“细读文本的终极意义就是细读自己。文本是一个美丽的倒影,你在这个倒影中看到的不是文本,而是你自己。你的精神倒影有多深,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深;你的精神倒影有远,你对文本细读就有多远。因此,不是文本,而是你的文化视野、言语禀赋、审美旨趣、精神高度、生命境界决定着你的细读。从这个意义说,细读不是从文本开始,而是从“自己”开始。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看了《骆驼态的接纳》,我才知道王崧舟老师为了教好《长相思》,读了整本《纳兰词》,了解了纳兰性德的生平,阅读了一万多字的鉴赏文字,然后写下了1500字的文本细读感受。按他自己的说法:“细读,魔术般地将短短36个字的《长相思》画成繁华如东流水的课程资源。”是阅读,才有底气把经典名作演绎为精彩的课堂。每一个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都源自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源自扎扎实实地阅读与思考。
在读到对文本细读的概念的理解时,王老师觉得文本细读就应该像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慢慢走(读),欣赏啊”;就像王尧先生说的“在汉语中出生入死”;如南帆先生所说“沉入词语”;要“穿行在多重话语之间”;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要“引发一种对语言的敏感”;要“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要“在字里行间阅读”;要“徜徉在语言之途”。
王
老师谈到对《小珊迪》这一课如何进行细读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课题为什么叫《小珊迪》?因为文章当中,没有一处文字提到“小珊迪”这三个字,出现“珊迪”也才6次,于是他的敏感点就聚焦到这个“小”字上。他想到:从年龄上来说,珊迪是个小孩子;从生理上说,珊迪身体相当弱小,发育不良,发育不良才会营养不良,营养不良是由社会处境造成的;从地位上来
讲,珊迪是穷人,是孤儿,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是珊迪人虽小,地位小,个子小,精神形象却是高大的,灵魂价值却是伟大的。在细细品味文章语言的时候,王老师用了五个“哭”来表达对小珊迪的同情,表达对小珊迪的尊敬,每一哭当中,王老师却又紧紧抓住文章对小珊迪的文字的描述,逐步把小珊迪的形象高大、升华。
在谈到如何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王老师认为“文本细读不外乎这样三种姿态,作者崇拜、读者崇拜、文本崇拜。”他认为文本细读应该从读者的角度去细读,从作者的角度去细读,从文本的角度去细读。从他所举的三个例子当中,我们也明确了文本细读的几个特征:
1、细读姿态的多元性,2、细读指向的言语性,3、细读结论的兼容性,4、细读经验的共享性。
在文章后面,王老师又给我们介绍了文本细读的方法:
1、要解决我们自身的“精神惰性”;
2、在进入文本时,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一种敏感和警觉;
3、要有多种进入文本的方式;
4、细读文本的终极单方就是要细读自己。
最近又看了王崧舟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师》上的关于“文本细读”的文章。由此,联想到自己平时上公开课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潜心细读文本,而是花大力气制作课件,所以在课堂上常常看到的是接连不断的图片,视频等。学生却没有足够的时间静心读书和沉思默想,没有引领学生走到语言文字的背后,感悟思想内涵。课文中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都有着一定的思想内涵,我们的作用,就是引领学透过字面去探寻字后的“秘密”、字后的故事,揣摩作者的用意。我们语文教师必须担负起文本阅读的引领任务。这个引领,本质上使学生除了看到文本表面的绚丽,更能看到文字背后的深邃和独特。教材理解不到位,教学肯定出问题。所以,当我们语文老师在细读文本时,请暂时忘记自己是老师,因为只有放下功利的目的,我们才能真正走入文本,才能穿越时空,与作者产生共鸣。一个善于细读文本的语文教师,不一定就能拥有成功的语文教学,但成功的语文教学一定要有深入的文本细读。一个真正会细读文本的语文教师一定是诗意和快乐的,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作为语文教师,今后的我应当,也愿以阅读的姿势伫立,以阅读的姿势守望,用阅读丰富平凡的日子,用思考照亮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