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计划
第1条
开学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可行的所教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教学进度、学习评价等。
二、备课 第2条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场地备课与理论备课相结合。要注意班级之间教学场地、器材的协调,同年级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尽量统一。集体备课后个人写出教案。第3条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完整、具体体现五个领域目标。
第4条
教案书写通常采用表格式。教学目标要写在前面,教案过程要精心设计,须将课的内容、教学手段、组织方法与要求、学生活动、时间安排、教育渗透等详略得当地表述清楚。
第5条
教师要注意教态,做好服装、场地、教具的准备工作,并提前到课堂。
三、课堂教学
第6条
按时上下课。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精炼,口令清晰、洪亮。示范位置恰当。
第7条
上课开始,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教师根据课的内容提出目标和要求,针对课的内容和需求,做好热身活动。第8条
教学目标掌握适当,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恰当。讲解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娱乐,学会健身。
第9条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第10条
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严格要求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
第11条 课堂结构要紧凑、连贯、严密。分组练习要体现分层教学,交换练习组织合理,运动量要适宜。第12条
加强安全教育防范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和爱护公物的教育。第13条 利用教学内容,做好运动参与、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渗透教育,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14条 上课结束前,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进行小结。布置作业要注意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安排学生及时送还器械。
四、课后总结
第15条 课后主动征求学生对课的意见,对缺课学生要了解其缺课原因。
第16条 要及时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检验,改进课堂教学。
五、体育活动
第17条
体育课后作业要注意可行性和安全性,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第18条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上好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创造性的开展大课间、体育乐园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第19条
定期组织小型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体育达标活动,并把成绩纳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
六、学习评价
第20条
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第21条 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
第22条 及时使学生了解评价结果。既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二年级体育课堂准备情况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本节课依据新程标准精神及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的要求,坚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鼓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动脑,互相协作,互相探讨,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兴趣程度,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
从新课程标准所设置的学习目标来看,在义务教育阶段,应注重学生基本的运动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的系统和完整,不苛求技术动作的细节。本节课我选择排球,而排球源于游戏,是一项深受广大学生喜欢的球类运动。长期以来,我们在教学中更多地追求它的技术性,忽略它的趣味性、娱乐性、观赏性;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这样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如何以人为本,全面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真正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使球类教学做到源于游戏,回归游戏,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是本节课力求探索的问题
育课堂常规教学反思
开学至今已有4周,在这4周的时间里,体育课上主要是对常规队列、体育课堂常规要求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与规范。具体做法如下: 体育课上我们要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知道安全第一的重要性。这就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如体育课上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体育课上严禁携带铅笔、小刀、直尺、钥匙等坚硬、尖锐物品。不得在操场旁的台阶上跳上跳下,不得攀爬国旗台、足球门等;未经允许,不得在操场一角的运动器械处以及沙坑处玩耍。体育课上我们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体育课时,如无特殊情况,必须在上课铃响之前列队到达上课地点,不许任何同学以任何理由私自留在教室(若被其他科任教师留下,则要确认该科任教师是否到场),如遇特殊情况不能上体育课,需家长出示相关证明,随堂见习。学生到达操场后,在预备铃响之前可以散队进行小范围的自由活动,铃响后则由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汇报情况。课上要认真听讲,有秩序的进行各项体育活动,不嬉笑打闹,不随便离开操场,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课后由小组长带队,有秩序的带离操场。
育课堂常规教学反思
对师生提出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是学校体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施课堂常规,不仅有助于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密课的组织,而且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操场上上体育实践课与室内理论课有截然不同的要求,必须遵守体育实践课常规要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严格的课堂常规要求约束,方能事倍功半,方能实现和达成课的目标。
就我现在的2年级的3个班的常规来说,常规总是做不到每节课都是一样的,总需要老师来提醒。过了一段时间后常规就有点下滑,就是做得最好的班也是一样的。而且某些班的常规工作总是让我头疼,怎么说都无济于事,这节课反复强调后有些好转,可下节课却是老样子,的确让人有些苦恼。
我也明白,教学常规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是要经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长期反复的练习,才能建立起来的。而良好的教学常规的养成,对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起着决定作用。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还是要狠抓体育课的常规训练。
育课堂常规教学反思
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正确姿势,良好的体育课堂习惯,掌握一些常规的锻炼方法,能科学主动的去参与练习。
本次课以口诀的形式总结了一年级已学的队列、队形动作,比如:立正、稍息和报数,快快排队看齐,向左、向右、向后转,踏步、齐步和立定,比比哪组学得好,一、二、三、四快加油。教育学生体育课要形成下列常规开课程序:班长整队,核实人数,报告教师;师生问好,例行礼仪教育;教师检查着装合适与否,安排见习生(指身体暂有伤病,不适合作常规练习的学生。可形成制度,让班长安排,节约教学时间);教师宣布本节课学习内容及要求或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路——是前后重叠成一行为路;列——左右并列成一排为列。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主要是引导学生既要充满自信,更要注重实际、量力而行。只有循序渐进,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目标。
礼仪教育方面,让学生明白获得他人帮助时要向其致谢,帮助他人时要真诚等。适应能力方面,在体育活动中要学会与他人合作,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开学第一节课,向学生介绍了本学期课堂争章办法,对学生体育课进行综合评估,分为三块内容,一是服饰守纪;二是运动态度;三是运动能力。
几周考评下来,我感触颇多:
第一,在小组长的人选问题上,刚开始由各自然小组选拔一名活动小组长,与学习组长共同对组员的课堂表现情况进行评估。由于种种原因,三个星期下来,出现一些调皮的学生对扣分麻木不仁,上课出现消极现象,严重得与组长吵架,后来仔细一问,这些学生普遍埋怨分扣得太多,反正无章所以上课无所谓。我感到事态的严重性,对学生的记录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一种记录加分太多,还有一种没有确定理由的扣分,导致这些学生的反感。后来我采用组长轮流制度,让每位学生尝试来管理组员,促使一些调皮学生提高上课参与的积极性,使课堂又朝着良性的方法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在评分标准的问题上,每位学生在一个学月中基础分为100。在进行评估时要求加扣分尽量合理。但学生一开始做不到,对学生的一些小问题也进行扣分,导致一节课扣50分,使被扣同学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后来我规定最多一节课只能扣20分,以教师批评的为准;加分也如此。这样使每位学生在偶尔一次违纪的情况下,通过表现积极得到加分,保持个人的基础分,给学生伸缩的余地。人无完人,何况是8岁的小孩子。但是对学生的过分行为绝不纵容。
第三,最后的学月评章,在分数的基础上小组互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指出组员间最后教师评章。在最后评章时,对学生提出下月目标,既善意地指出不足之处,也提出改正的办法,让每位学生保持积极向上因素。
第二本记录本又该下发,不知学生又会出现何种反应,我将全力以赴对待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一个一个的解决,我期待学生有更多的收获,自己有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头号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制;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体育运动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学生的勇敢顽强进取精神。
一、教学管理制度
1、学校由副校长以上领导主管体育工作,在制定计划总结工作、评选先进时,把体育工作列为重要内容。
2、校按照教师编制要求,选派体育院校毕业生或有体育专长、体育素质好、热爱体育教育的老师担任专职体育教学工作。
3、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师的培训,督促他们参加区、市级的教研活动,支持它们的工作,促进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4、校按最高要求配齐体育教学所需的体育器材,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5、校应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各年级每周开足三至四节体育课,不随意缺课,不挪作他用,在时间上保证教学大纲的实施。
6、校领导督促、指导学校校级队伍的组建与训练,并将训练时间计算在体育教学的工作量中。对在区级以上比赛中取得成绩的教师给予重奖。
二、教师制度
1、体育教师应当热爱学校体育工作,安心体育工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理论和教学方法。
2、热爱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
3、认真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临时或突击任务。
4、团结同志,尊敬老教师。
5、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组织学校校级队伍坚持课余训练。
6、努力钻研业务,坚持参加学科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
三、备课制度
1、备大纲。钻研、理解大纲的内容,掌握大纲的要求;
明确各期学生应该掌握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如何拓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
2、备教材。根据大纲精神理解教材,熟练的掌握教材,确定各课中的重点,难点。正确的讲解、示范各项内容。
3、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特点与年龄特征,体育素质、特长等。
4、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生理特征,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并力求形式灵活多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写教案。认真书写教案,用几年时间完成一至六年级全套义务教材的备课。
6、订计划。每期开学前制定好本期的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四、上课制度
1、体育课教学应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和所在地区地理、气候条件。
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应当灵活多样,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
2、课前,教师要提前准备好场地与器材,整理好自己的服装(运动服、运动鞋),提前到达上课地点。
3、天雨上室内课,必须持教案进堂。
4、教师要登记好缺勤情况,问明原因,并通知班主任老师。
5、学生上体育课必须穿轻便服装。一律穿胶鞋,不准穿大衣和裙子,不准戴帽子和围巾,不准带书包和小刀、钥匙等。
6、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场地器材,不得打闹嬉笑,不得用脚踢篮球和排球。
7、课结束前,教师要集合全班同学作整理运动,进行小结,整理场地,清点归还器材。
8、尊师爱生。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导和指挥;教师要耐心教导学生,不准体罚和变相体罚(打、骂、跑步等)。
五、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体育教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还应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1、组织学生做好的课间操,安排好各年级的文体活动课。
2、每学年举行1—2次全校性的运动会,平时开展小型多样的班级之间、年级之间的单项体育竞赛。并执行国家有关体育竞赛制度和规定,树立良好的赛风。
3、组织好学校各体育运动队。如乒乓球队、篮球队
。体育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专业,带好一支队伍,同时加强梯队的训练,并要求有计划、总结。
六、奖惩制度
1、对在学校体育工作中成绩显著的教师,学校给与表彰和奖励。
2、对有下列行为的教师,学校令其限期改正,并视情节轻重给与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
1)不按规定开设或者停课的;
2)未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的;
3)在体育竞赛中违反纪律、弄虚作假的;
七、其它
1、鉴于我校是花样跳绳是学校特色项目,每周体育课中一节进行花样跳绳教学。
2、学生体育成绩按规定记入学生守则,“三好”学生的体育成绩,要达良好以上。评定“优秀班级”要征求体育老师意见,要参考班级体育成绩和达标情况。
3、各年级学生要抓好体育达标锻炼工作。定期进行检测,体育达标率要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并按时上报。
第三篇: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中小学体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教学计划
第1条 开学前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可行的所教年级体育教学计划。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教学进度、学习评价等。
二、备课
第2条 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场地备课与理论备课相结合。要注意班级之间教学场地、器材的协调,同年级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尽量统一。集体备课后个人写出教案。
第3条 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正确认识和把握《课程标准》的目标体系,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场地器材以及季节气候等因素,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完整、具体体现五个领域目标。
第4条 教案书写通常采用表格式。教学目标要写在前面,教案过程要精心设计,须将课的内容、教学手段、组织方法与要求、学生活动、时间安排、教育渗透等详略得当地表述清楚。
第5条 教师要注意教态,做好服装、场地、教具的准备工作,并提前到课堂。
三、课堂教学
第6条 按时上下课。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准确、精炼,口令清晰、洪亮。示范位置恰当。
第7条 上课开始,体育委员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检查报告人数。教师根据课的内容提出目标和要求,针对课的内容和需求,做好热身活动。
第8条 教学目标掌握适当,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处理恰当。讲解与启发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锻炼,学会娱乐,学会健身。
第9条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要为学生创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能力,让学生自主练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第10条 教师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及时进行教学评价,严格要求与教育疏导相结合。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严肃活泼的课堂氛围。
第11条 课堂结构要紧凑、连贯、严密。分组练习要体现分层教学,交换练习组织合理,运动量要适宜。
第12条 加强安全教育防范措施,注意环境卫生和爱护公物的教育。
第13条 利用教学内容,做好运动参与、生理健康、身体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渗透教育,促进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第14条 上课结束前,要做好放松整理活动,进行小结。布置作业要注意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安排学生及时送还器械。
四、课后总结
第15条 课后主动征求学生对课的意见,对缺课学生要了解其缺课原因。
第16条 要及时写好课后小结,总结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检验,改进课堂教学。
五、体育活动
第17条 体育课后作业要注意可行性和安全性,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第18条 按照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要求上好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有创造性的开展大课间、体育乐园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
第19条 定期组织小型多样的趣味体育活动、体育达标活动,并把成绩纳入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中。
六、学习评价
第20条 教师认真做好学生学习评价工作。通过预先评价、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和原因,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第21条 要特别重视学生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评价方法可包括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小组评价和师生互评等。
第22条 及时使学生了解评价结果。既要改变以往的考试、测验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又要通过评价激励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评价成为一种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激励机制。
第四篇:2015小学体育工作常规管理制度
瑞山联小体育工作常规管理制度
为使学生在校学习活动得到保证,确保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校制定“两操一活动”管理制度。
课 间 操
一、组织办法:
1、跑操(春秋冬季):绕跑道行进;集体跑步圈。
2、做操(夏季):广播操循环做。
二、组织要求:
1、各班主任负责所教班级带操,学生会要组织学生对课间操进行检查得分,并将检查结果上交值日教师。
2、班主任跟班组织,负责本班学生跑操质量及进退场秩序。
3、上午第二节下课后,上课教师不得拖堂,班主任和体育委员迅速组织学生到指定地点集合,准备入场,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
4、各班要有响亮的口号。
5、其他教师由级部主任负责,教师跟在年级学生后面。眼 保 健 操
一、组织办法:
上午第二节、下午第一节下课后,在上课教室或操场进行。
二、组织要求:
1、下课后,上课教师迅速组织学生做眼操,不得拖堂或做其他事情。
2、上音乐课,就在音乐室做眼操,上体育课,在操场上做眼健,上信息技术课,在微机室做眼操,上实验课,在实验室做眼操。
3、做眼保健操音乐响后,学生不能做其他事,认真做眼操。
4、做眼操时,坐端正,找准穴位,随节拍静心做眼操。课 外 活 动
一、组织办法: 同课间操组织。
二、组织要求:
1、班主任必须参加本班课外活动,并负责督察。
2、班主任必须参加本班的课外活动,并负责组织工作。
3、活动前,各班必须在指定地点由体委负责集合整队,要求做到快、静、齐。必须做好准备活动,如:慢跑、徒手操等。
4、使用学校体育器材的班级,体育委员必须提前到体育组借用。
5、各班必须按活动表规定的项目在指定的场地活动。
6、活动结束前五分钟,各班集合整队并做整理活动,班主任小结活动情况。
7、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必须穿运动鞋,不准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8、学校器材必须当天归还,如无故损坏、遗失,由班级负责赔偿。
9、课间操检查人员,要对本班的课外活动进行检查得分,和课间操成绩一并上交少先队大队处。
2013年9月
第五篇: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南站镇中心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进程,贯彻执行《太白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常规》实现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切实提高学校管理效益;为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落实;为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创造优良的外部制约机制和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特制定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一、常规工作要求
(一)教师听课
1、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2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17节、教研组长不少于12节,教师不少于10节。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层次教师的课要全面听,力求每学年对所有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都有所掌握,尤其要对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力偏弱教师进行重点听课、跟踪听课,体现一定的计划性、针对性。
2、认真做好听课记录。
(1)项目填写齐全。包括:学校、班级、科目、授课教师姓名、听课时间、节次、课题,并标明听课节数。
(2)记录简明扼要,突出重点。简记主要教学环节、任务,重点记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情况。
(3)旁评和总评是听课人缜密思考的结果、智慧的结晶,是听课记录的核心内容。听课时要随时记录下对所发现的闪光之处或问题的思考,做好旁评;要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综合分析,抓住主旨、突出重点,分条列项写清优点、缺点及改进意见,并做好等级评定。
3、课后务必要与授课教师及时交换意见,切实发挥听课对改进教学、指导培养教师的作用。
(二)教师业务学习
1、集体学习。
(1)学校利用集会定期开展业务学习。
(2)集体学习要有问题意识且贯穿始终,要改变照本宣科,我念你听的方式,要为更多的干部教师提供多种机会参与研讨、交流,发表不同见解。
(3)有原始学习材料或讲稿,有主要学习内容解说及研讨记录,其中研讨记录要成为学习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4)组织的集体学习教师必须有学习笔记。
2、自学要求。
(1)每学期摘记笔记不少于2篇,撰写随笔或心得体会、反思不少于2000字(2)学习内容体现一定的价值性、前瞻性,与自己的教学相适合。提倡每学年读一本专著。
(3)摘记要有所取舍,只摘记文章的重要观点,精华所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摘记后的思考,写下所感所悟。
(4)每次摘记要注明出处(报刊名、出版日期、作者等)、摘记日期。
(三)教学工作检查
1、次数要求:
教研组每学期对教师计划、备课、学生作业、相关材料等普查4次;教导处对教师教学反思、听课记录、业务学习、远程教育培训笔记、教研组活动记录、各部室相关资料等普查一次。
2、职责要求。
教导主任及教研组长要全过程亲自参与检查,切实掌握教学工作的全面情况。
3、过程要求。
(1)有记录:除记录数量、格式外,重点记录优缺点,要有具体的典型例证。(2)有评价:每次检查都要有等级评定,作为教师、学校工作质量形成性评价素材。期末对学校、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年末进行终结性评价。(3)有总结:每次检查结束或组织活动后,要进行整体情况总结分析,形成书面材料,并向教师通报。
(四)校本教研及联片教研
教研活动,是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促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为进一步强化教研组管理,克服教研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努力提高教研活动实效,特对教研组活动提出如下要求:
1、教研组设置和管理
根据本校实际情况设置学科教研组,每组一名骨干教师任组长,并落实教师教科研制度。
教研活动可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坚持统一管理。每学期文理科教研组活动不少于10次,联系片组活动不少于4次,每次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内容可长、可短,具体要求由学校安排。
2、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活动计划
各教研组依据本校的工作计划、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并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组工作计划。
3、做好记录 活动记录要规范,内容包括教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考勤记录、活动安排表、每次的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过程记录等)。要详细记录每次活动的中心议题,每个发言人发言的具体内容,活动后达成的共识或得出的结论,取得的效果等。(对于听课,可略记听课过程,详记评课内容)
4、活动内容、形式
教研组活动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竞赛等,让每位教师真正参与活动全过程,成为活动的主体、主人,使教研组活动更具活力与吸引力,调动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研活动要依据年级或学科的师情、学情、教情,针对存在的急需解决的、主要的实际问题确定若干研究重点,并围绕研究重点确定活动内容、组织活动。教研组活动可围绕如下内容进行: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经验,学习研讨课程标准、研究教材,集体备课、说课,教学案例研究分析,朗读、习作竞赛等,如①这个教学内容我怎样引导学生学习;②这个难点我采取什么方式、方法突破;③谈谈我的一次教学得与失;④这个内容我怎样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⑤一 道题的多种解法;⑥后进生的成绩是如何提高的„„
每个教师每次只谈一个问题,力求短小、精悍,内容新颖,有实用价值。大家集思广益,充分研讨,共同提高。
5、及时总结、交流
每学期各教研组要对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工作重点研究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基本结构为总结成绩(重点)、指明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在此基础上,教导处要组织开展一次总结交流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让教研组成为培养教师的摇篮,提高教师素质的渠道,开展专题研究的途径。
(五)教学计划
1、制定学科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1)教师制定学科教学工作计划前,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精神,通览全册教材,并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本班、本学科教学、学生实际,依据《太白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工作常规》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2)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以及活动、操作技能等)、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实施计划的具体措施、教学进度表、重要的教学活动及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
2、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应注意的问题:(1)熟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应首先在《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指导下,钻研全册教材,掌握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基本的教学目的要求;分清教材各部分内容的重点;把握教材的难点、疑点、关键点,考虑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和相应的教学策略以及应做好的准备工作等。
(2)重难点的确定: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分条列项写清教学重难点,做到明确、具体。
(3)实施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完成教学计划的具体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在深入分析学科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之后,从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教材、开展教学专题研究、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质量监控、加强“双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做到:
①贯彻、践行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在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通过某些具体的途径、方式、手段等来达到预期的目标,体现教育改革的大方向,要注意多种策略的优化和有机结合。
②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必须充分考虑教学共性与教师个性的有机结合。好的教学措施不仅要遵循教育规律,而且要体现施教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学观念以及教学个性。
③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制定教学措施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心理、生理特征、个性需要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应注重实效性。
④应体现一定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制定的措施 应力求具体、明确、易行。(5)后进生辅导: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对后进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及转化措施。
3、计划的管理:
教导处要对教师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认真审阅,签署指导意见;每一年级每一学科都要有教学计划,对于身兼多年级多学科的教师,学校要针对实际情况,进行整体安排,确定详写和简写。
(六)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1、学习课程标准(或大纲)《课程标准》(或《大纲》)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首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或《大纲》),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原则以及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钻研教材(或材料)
深入钻研教材,通过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的过程,着重把握施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在整体安排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和突出重点,适当分散难点,做到内容、目标心中有数,合理安排。
3、了解学生
备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力求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和兴趣态度,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水平,了解学生学习方法和习惯,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以利于因材施教,提高教学实效性。
4、设计课堂整体思路
在编写教案前对整堂课的教学应有总体的设计,这是个头脑预演过程,是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前奏,很有实际意义。总体思路应考虑目标、内容、条件等各因素彼此协调平衡,要考虑教材的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组合,要有弹性,便于整体把握。
5、编写教案
教案是教师统筹规划教学活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及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后记等。
——对教案主要环节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
目标的设置与陈述应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从结果性目标和体验性目标相结合的角度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3)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导入环节
导入环节主要是通过教师巧妙的“导”,创设情境,让学生全身心的“入”,要求通过适当内容或简短语言,把学生尽快有效地引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②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要具体、明确、适宜。要有启发性、层次性、条理性、探究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思维广度(即发散性、开放性)。切忌“满堂问”或“以问代讲”。设计的问题要明确反映在教案上,以防止提问的随意性。此外,教师还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筛选问题。教案中要突出引导的方法。
③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
教学设计要把落脚点放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上,对学生在获取知识、方法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有充分的估计和对策。教案中应突出师生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空间的安排以及对重难点的处理,要重点体现教法和学法。
④练习设计
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练习,练习的内容要精,要有针对性和适当的梯度。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要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使练习真正起到巩固、深化的作用。鼓励教师自己设计具有实效性、开放性、体验性的多样化的课堂练习。
(5)板书设计
板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纲目。课时板书设计包括分板书和整体板书,要突出学科特点,要充分体现教学重点、知识网点和活动主线。板书设计要做到巧妙、精炼、准确、条理清楚。布局要合理、美观,力求多样化。
(6)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要重点写自己教学过程的得与失,教后的体会与认识,以及对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和原因分析。避免应付式的空话、套话,要注重教学后记的质量。
——关于备课管理的几点意见(1)提倡教案形式多样化 教案的形式应取决于学科特点,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的教学经验与个性。不必整齐划一。教师还可以把教案与教材结合使用。教案模式多样化应有利于教案的实际应用与创新。(2)关于资源共享
备课时,应注意及时吸收新的教学信息,优化教学过程。特别是青年教师,可参考优秀教案,完善自己的备课思路,要注意学习与借鉴,但切忌照搬照抄。
(七)上课
上课即课堂教学,它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形成素质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教师必须严肃认真地上好每一堂课,保证每一堂课的质量,争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要求如下: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严密地组织教学,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热爱每一个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
2、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正确地阐述教学内容,讲清基础知识,设计好基本的技能训练,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保证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3、教师要积极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充分有效地利用教具、学具,尤其是电化教学设备,让每一个学生积极地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去。
4、严格遵守上、下课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不压堂,中途不离开教室。
5、教师在课堂上要精神饱满,衣着整洁,教态自然,语言准确、生动、板书工整,尊重学生,不斥责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6、教师在每节课后要进行课后自我校节、自我评价,总结本届课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
(八)作业
1、作业的功能
(1)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在对课本知识、技能的巩固。
(2)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过程与方法,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
(3)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重在体验和实践。
2、布置作业的原则
(1)在内容上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
除保留部分传统型作业外,大部分作业的内容应突出开放性和探究性,也就是学生解答问题时要有一定的思考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作业的答案要有一定的迁移性、开放性甚至不确定性。(2)在容量上考虑量力性和差异性。
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尽可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对学有余力或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3)在形式上,体现新颖性和多样性。
要改变单一的文字式作业形式,可以布置一些操作、实验、口头完成的作业;可以在课堂内完成,也可以在课外完成;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4)在评判上,重视过程性和激励性。
教师可以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作业评判的过程中来。在评判结果上,要尽量使用激励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
3、学科作业的基本要求:
(1)原则上,劳动、品德、社会、自然学科和综合实践活动课,不留书面作业。可以在课堂教学基础上,布置一些操作、实验、调查、体验、感悟性作业,以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留心社会、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情感态度。(2)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要有书面作业,任课教师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中要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量与质相结合,注意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①语文作业要改变单一的只抄生字、词语和造句的呆板模式,把朗读、口语交际、练笔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观察、尝试、实践中学习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可不必强调课课有、人人有书面作业。
大小作文的习作内容,可以参考课后练习和练一练的题目要求。也可以因人、因地、因季节、因本班实际合理调整。
②数学作业要体现“数量要适量,形式要活,针对性要强”的原则,避免机械、单
一、重复无效的劳动。除书面作业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调查、统计、操作实践性作业。
③英语作业可分为书面、口语或听力等不同形式,要注意把作业与学生兴趣和实际需要相结合
(九)辅导
辅导是对学生的帮助于指导,辅导时要注意因材施教,课外辅导尤其是要抓好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提高。
1、优等生可根据其特点,加深和拓宽知识、发展特长,鼓励他们参加是和于自己兴趣爱好的活动课程。
2、对于学习基础较差,只是漏洞较多的学生要有计划地安排辅导,帮助指导他们扫清学习上的障碍,鼓励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3、任课教师要利用早自习和课余时间主动地对所教学科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并进行指导复习、预习和完成作业。
(十)学生评价与考核
学期末要给学生作出综合评定,认真填写评价手册,正确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每一个学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学科评定:平时作业成绩。平时课堂提问、回答问题成绩。单元形成形成性检测,期末综合性检测成绩。期末总评成绩:即根据学生平时成绩、单元检测成绩、期末综合成绩的比例进行总评。
二、常规工作检查考核
1、考核内容
(1)教研组对教师备课,作业批改、辅导、校本教研等情况做出评定。(2)教导处对教师听课,业务学习、上课、教学成绩、学生评价、教学反思、远程教育教学等情况做出评定。
2、考核办法:教导处会同教研组对教师执行常规工作做出综合评定,评定等次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学末分别奖励20元、15元、10元,不合格教师不予奖励,并限期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