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供给侧改革有什么内容
教育供给侧改革有什么内容
十八大以来的教育发展,核心是公平、立德和改革,而公平和立德是教育质量中最本质的内容,改革改什么、怎么改是关键。
历经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教育改革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基本的走向和最终的归宿。这其中,学生是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最终体验者和消费者。改革要取得成效,要将“以学生为本”落到实处,就要使各项改革举措既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认知习惯,又能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获得感。这正是教育领域“群众路线”的最终落脚点。学校要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平等、公平的发展机会,在党的教育方针和国家课程标准框架内,促进其健康快乐成长。其价值和成果体现在,学校治理和服务供给要对每个孩子发展提供支持和促进,为学生成长一生、和谐地进入社会奠定身心基础。政府是基本教育公共服务的主导者,决定着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目标与过程的吻合度等,影响着资源供给和服务质量的高低,更为重要的是,还决定着教育政策和治理方式的供给。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问题导向的思想方法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
解决当前教育领域痼疾顽症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原因导向,均衡与公平问题、质量和效率问题、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问题、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问题等,这其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关键。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使其更贴近学生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做到既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对准未来社会的需求。因为说到底,学生最终是要离开学校的象牙塔,遨游驰骋于社会的。这就具体落实在对教育领域原有供给、服务的改造和转型上,在培养方式、学段衔接、专业部署、课程设置、考试评价、就业指导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等众多领域,努力调整改善原有教育供给中的僵化、单
一、缺乏个性和吸引力、脱离学生实际、不尊重和保护学生爱好和成长的做法,实现育人减负的“降成本”、人才培养的“高效率”、评价考试的“扬长与补短”、就业创业的“产能提升”等。只有教育的供给端实现转型升级了,有效的教育供给、精准的教育供给、创新的教育供给才能够真正解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问题,仅仅靠减少、降低和限制手段,是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期待和需要的。
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另一方面是丰富教育供给结构问题,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的新供给侧结构,替代和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供给结构。因为教育最核心的质量不是擅长“加工”而是善于“发现”,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禀赋,并进一步保护、支持其成长,这是教育应有的属性。这就具体落实在诸如教育领域的“学区制下的区域教育供给”替代和优化“单一学校教育供给”,“9年、12年一贯制和普及高中教育”替代和优化“对学生分段加工层层选拔”,“考试科目自主选择”替代和优化“文理分科统一科目的考试”,“面向学生的课程设置和拓展资源的社会实践”替代和优化“统一开设的课程和程式化的社会实践”,“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替代和优化“职责不清的教育管理”,“高精尖创新中心和鼓励学生自主创业”替代和优化“僵化管理科研项目和计划分配”,“普职高的贯通培养”替代和优化“规定分配职普比例”等等一系列改革的着力点上。只有教育的供给侧实现丰富多元可选择,才是对学生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最大尊重,才有可能不再用规定、纪律和号召去“引导”需求,良好的教育生态才能够真正实现绿色、协调、持续,改革的成果才真正能够让人民群众乐于分享,而不是“被分享”。
消费观引导下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建立服务于学生成长的“统一战线”,就必须努力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尊重和贴近学生的消费习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努力改善教育供给结构,形成丰富、多元、可选择的新供给侧结构,实现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
教育供给侧改革该如何入手?
“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打破应试教育的顽固堡垒,教育计划应该满足市场需求。”1月26日上午,“教育供给侧改革与创新创业研讨会暨„云谷创新社‟教育成果鉴定会”在北京经济日报社举办。本次会议由《经济》杂志社中国教育研究发展中心、赛云九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办。
创业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的、全球性的教育学概念
会上,中国陶行知基金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原副理事长滕纯分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1984年,美国的一份报告《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引起轰动,美国进行了以适应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教育改革。在德国,职业教育占教育的70%,科研学术只占30%,这才造就了„大国工匠‟的体系。中国目前也处在教育改革之中。”
滕纯认为,创业不能仅仅被视为创办一个企业,而是渗透于人们生活中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是创造性地开拓或者破坏旧有规则,进行针对性教育,以促进社会的创业氛围,培养创业者的方式。可以说,创业教育是一个基础性的、全球性的教育学概念,培养和提高学生(学员)的创业素质,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知识等,承担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职业化员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素质提高等重要支撑作用。凡是经济发达区域,创业教育都发展迅猛,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四种途径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中国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梁葆真作了《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措施与途径》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被赋予了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认为,创业教育不仅传授关于创业的知识与能力,更重要是要让学生学会像企业家一样去思考。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可以走依靠创业教育推动创业发展的道路,在此背景下,创业教育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更大的责任。
梁葆真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需扩展功能链条,促进创业教育与创业活动的联动,集成创业教育、创业辅导、天使投资等;构建多元主体,充分发挥高校、职业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组织作用,强化创业教育机构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事业单位投入为主体的创业教育多元化投入机制,设立创业服务窗口,为各类创业人员提供各种相关资讯服务;注重内容开发,加强实践与调研,加强创业实训,加强创业精神培养,激发创业热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
实现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根本转变
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刘洋作了《创业教育供给侧改革思路》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学生是公共教育服务的最终体验者和消费者。消费观引导下的广义教育资源供给与服务,关注学生的实际获得,实现教育改革从“需求侧的拉动”到“供给侧的推动”的根本转变。而“高精尖创新驱动和鼓励学生创业创新”丰富和替代传统僵化、过时、单一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其中的关键。
刘洋分析说,产能过剩、就业供给不足倒逼创业创新,而创业创新也面临着传统教育模式、创业扶持监管不足、高校未能发挥充分支持作用、社会创业教育还较少等现状,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重点突破、经验示范,加快职业学校创业教育转型,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创业教育,构建包容创新的学习型社会,普及中小学创业教育。
“与九年义务教育之于提高全民基本素质一样,将创业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与政府责任,扶持创业教育优先、率先发展,尽快形成„多层级、多类型、广覆盖‟的创业教育格局,吸引更多人关注创业、主动创业,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来说无疑是一条破局良策。”刘洋总结说。
据悉,《经济》杂志社社长陈志强,副社长陈颖,社长助理赵琬姝,《经济》杂志社中国教育研究发展中心主任、赛云九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辛世伟,中国陶行知基金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原副理事长滕纯,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中国城乡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梁葆真,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企业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一杨,中国文化产业研究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刘洋,教育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袁军,中国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孙伟,长春信息学院副院长马维东,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职业教育产学研联盟常务理事张相林, 《经济》杂志社书画艺术中心主任赵永博、中国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季晓秋、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璐等专家出席了研讨会。
第二篇: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供给侧改革”系列评论之二
供给侧改革旨在优化教育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当前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仍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优质教育供给不足。近年来,择校热问题较为突出,一个典型例子就是高价学区房在各个城市渐次出现。在基础教育普及之后,公众对教育的供给显然有了更高要求。二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共1294.73万人,农村留守儿童共2075.42万人。他们的教育问题,既不容忽视,解决难度也较大。
其实,上述两个问题都可以归结到当前中小学教育的供给机制上。笔者以为,这就需要改革教育供给机制,而这和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提出的“供给侧改革”也是相呼应的。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是市场经济的铁律。在笔者看来,竞争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教育这一公共服务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坚持教育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深化教育与社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尤为关键。
降低准入门槛,以开放的姿态引入各方资源投入办学。尽管保障和发展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但是由政府提供义务教育经费,并不意味着必须由政府直接来办学校。换句话说,政府主导的义务教育也可以由多种方式来实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和家长的需求是多样化的,而主动对社会开放,允许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存在,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如,近年来,民办教育有了较大发展,但仍有一些不尽合理的机制束缚着民办教育的发展。一是对现有民办学校的限制,比如像公办学校一样对民办学校的生源进行划片,这对民办学校而言,显然是不合适的;二是对成立民办教育机构的限制,与发起设立公司相比,社会资本发起设立一家民办教育机构的难度还比较高,尤其是在用地等方面。
可以通过推行学券,促进公办学校之间展开竞争。学券制度的要害是学校拨款机制的改变。政府可以给每位适龄儿童颁发学券,学校凭借最终的入学人数——也就是学券的多少来向政府申请办学经费。在这种制度下,各个学校就更有动力提高教学水平,获得更多学生的认同。如果学生对学校不满意,可以转入其他学校。在这种机制下,学生有了选择权,学校失去了垄断地位。更为重要的是,学校之间对学券的竞争,会在整体上推动教育水平的提升。
此外,可以通过教育集团化推进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在现有的体系中,优秀的教育机构很难跨区域提供服务——既无法跨区域招收学生,也很难跨区域开设分支机构。假如现在基础教育领域可以像教育培训机构那样,通过“连锁经营”实现跨地域经营,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尽管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在推进教育集团化,但并不普遍。需要指出的是,集团化不是很多人说的优质教育资源的稀释,而是通过优质校管理水平的提升,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
人民对市场经济的满意,来自于市场竞争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相信教育供给侧改革也将给受教育者更多、更好的选择。如果能深入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相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会有很大改善。(傅蔚冈,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执行院长)
《中国教育报》2016年3月5日第2版
第三篇: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供给侧改革下的教师素养的提升
摘要:供给侧改革是什么?这一热词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教育供给侧改革”同样备受关注,人们在探讨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同时,也关注到教育供给侧与教师发展、教师“需求侧”的关系。要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必须有一支适应这项改革的更高素质、更高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适应教育供给侧改革的需求,能否支撑教育发展速度和力度,是整个教育战线即将面临的严峻考验。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 人文素养 科学素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本是经济术语,指的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教育领域,教育本身就是供给侧,教育是人才的供给,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环境的打造,以及能提供什么样的教育方式,也同样是供给侧的问题。我们培养的人适应不了社会需求,与市场脱节,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传统僵化,学生普遍缺乏创新精神。然而,要解决学生的问题,必须先解决教师的问题。个性化、满足多样需求,师范教育培养的教师是否能够适应这样的特点和要求?将经济发展领域供给侧改革理念移植到教育领域,不仅仅是思维和观念的变革,更应是行动的变革。笔者认为,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维指导下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具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
一、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应该有渊博的人文知识。俗话说“欲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并且这一桶水必须是活水,是充满生机、富有活力,长流不竭的活水。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知识和智慧的“池塘”挖深挖宽。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得益于以下几点:首先,爱读书。读书是一个教育者的需要,是一个引领者的需要,是一个示范者的需要。“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热爱读书,才能丰富我们的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拥有源头活水,滋润学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生成新的信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传递;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引领学生与书为友;只有热爱读书,我们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发展。其次,善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反省,这个过程是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过程。教师在博览群书中思考,在教育教学中思考,在躬身实践中思考。没有思考就没有创新,一个善于思考的教师,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教师。常交流。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 不善者而改之。几乎所有教师都有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特长和优点,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发现别人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仅如此,还要学会和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学生的需要,倾听学生的心声,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相融。乐实践。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一个见识短浅的“移动书柜”是谈不上人文素养的。一个人想提高人文素养除了博览群书之外,还要读读社会这本书,积极地投身社会,到社会上接受风雨洗礼。所以,只有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我们才可能从教书匠成长为能师、精师甚至名师。教育供给侧性改革思维指导下,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直接的现实意义是唤醒了学生的人才意识。青年学生处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把他培养成具有人文思想的人要比把他们培养成文字的人,语言的人更紧迫的多,重要得多。在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培养的目标也是人,以人为本,体现了走进新课程之后的人文关怀。过去学生不敢说、怕说是因为惧怕教师、同学的批评与嘲笑。现在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到课堂中人文环境的营造,对优秀者表扬,对后进者鼓励,使学生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思想。教师的人文素养增强了,其责任心必然增强,会更加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包括“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尤其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积极主动参与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蕴中,人文素养的培养更基础,因为人文素养是多方面能力的总体支撑,这种支撑作用具体表现为理性的思维、宽容的心胸、健康的心态、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足够的合作意识等等。人文素养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以及对问题的洞察力和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而这些能力都是创造能力的重要内涵。
二、提升教师科学素养
教师应把教书育人看作生命的一部分,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教师应该对当代科技知识、人文知识及对促进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要有科学、合理、多元化的知识结构;要掌握现代化教育理念、教育新观念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营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应具有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具有质疑精神、探索精神、开放精神和合作精神,有较强的科学兴趣和科学探索意向;具有一定的科学思维方法和教育科研能力,能科学地设计教学和组织教学的能力,能够自觉的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贯彻到教育实践中;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动手综合实践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手段,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教育。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历史。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在教科研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行为和习惯、科学价值观和良好的人格特征。现代教师应该从多角度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第一,要具备最广博、最现代的学科知识。教师的学科知识包括:首先,本门学科的专业知识。对于任何职业,都存在着对本专业知识的起码要求,否则,就难以胜任本职工作。教师的主要工作是教学,教师在本门学科专业知识方面的要求 应更高、更系统、更扎实。其次,相关学科知识。教师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固定在本门学科专业知识范围内,类似画地为牢的活动,而是充满创造性的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为: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绝不是单方面发展,更不是单一的专业知识的获得;教师面对的是知识来源广泛、求知欲旺盛的青少年,他们总是带着种种问题在知识领域孜孜寻觅,这些问题常常超出某些专业范围,甚至超出目前人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再者,知识本身是相关的,也是相辅相成的。第二,教师应加强对科学史学习。教师加强科学史(包括教育史)学习是针对新课程改革提高科学素养的一项有效策略。科学史记录了科学的发展历程,它向我们展示了科学的产生、发展、规律等,而这些内容对人们的科学素养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史是科学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教师知识素养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学好科学,把握科学发展的历史,从中体会科学精神,是培养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科学史的传授,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进行一般性的科学史学习,再通过实践就科学史中的某一科学知识或科学事件来开展活动。第三,要具备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造就了许多传授型的教师。新的历史时期,为社会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目标对当代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必须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否则无法适应这一新要求。第四,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是当代教师崇尚科学的根本。教育是一门科学,有自身规律可循。教师应首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尊重学生的多样性,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教育”的真正作用就在于:不伤害学生自尊、保护学生个性的提前下挖掘学生潜能。因材施教的前提就是对学生个性的保护。每一个儿童的心灵中都有一个最敏感的地方——自尊,一切教育都源于此,伤害自尊的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算是成功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的教育方式,因而,作为教师必须意识到没有相同的两个学生,对一个学生提出的要求不能简单粗暴地加到另一个学生的头上,课堂上所有学生喊出一个声音只能证明你的教育的彻底失败。教书育人中要为学生提供自由的空间。这种自由空间主要是指精神的自由空间。对照这个要求,我们目前的教育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如:考试中答案的唯一性,教师的权威性,“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以升学率作为名师名校的衡量尺度„„很多时候,媒体还要对名师名校的高升学率大肆宣传,每当中考、高考,电视都要专门学习指导,整个社会形成了一种高分决定一切的气氛。
教育改革是永恒的主题,具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课程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提高教师的科学素养,为新课程培养高素质的新型教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需要。教师要在自觉地在教学活动中树立符合新课程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发扬科学精神,探索教学、教育规律,在实践中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在自我科学素养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把科学的理念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小结 教育供给侧改革促进教育多样化发展,学校更有特色,学生和家长有更多的选择,必然带来对教师要求的多元化。所以,21世纪的教师,要有对人类的热爱和博大的胸怀,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和敬业奉献的崇高精神,复合的知识结构,富有时代精神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在实践中凝聚成的教育智慧。我们要始终明白,科教可以兴国,教育是推动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进步的基础,而教师又是教育的主体,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和造就新时期的“好老师”责任重大,时不我待。
参考文献:
【1】叶澜 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 《教育科研与实验》 1998(1):41-46 【2】王少非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5年7月 【3】国外中小学教师素质研究评述 刘文华 《外国教育研究》 1998 【4】提升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政策依据与制度保障 李艳辉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第四篇:供给侧改革的内容[最终版]
供给侧改革的内容
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政策手段上,包括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
要想搞清楚供给侧,首先要明白“侧”是什么意思。“供给侧”的“侧”字并不是“侧重”,而是“端”、“一端”的意思,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这一端来进行改革,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需求侧。“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长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而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
若是要比较清晰地弄清供给侧应先了解供给。供给,经济学中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
中国经济的增长迈入了泥潭,供给侧的改革登上了舞台。此次中国经济的下滑已经不再是周期性的波动,而是一场结构性的危机。
供给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切影响社会生产总量的因素也都影响供给量;但是,市场供给量不等于生产量,因为生产量中有一部分用于生产者自己消费、贮备或出口,而供给量中的一部分可以是进口商品或动用贮备商品。提供给市场的商品,不仅具有满足人类需要的使用价值,而且具有凝结着一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因此,供给不单纯是一种提供一定数量的特定的使用价值的行为,而且还是实现一定价值量的行为。
供给显示了随着价格升降而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某个体在每段时间内所愿意卖出的某货物的数量。在某一价格下,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某一货物的总数量称为需求量。在不同价格下,供给量会不同,供给和需求也就是说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
供给侧要素,不仅是劳力、土地和资本,有人又加上了创新,其实是不是应该把创新合并在劳力里去,值得推敲商榷,但是创新是个根本性的大事,是企业生存和生命力所在。土地至少是个场所、场地问题,劳力是动力,那么,资金(流动的固定的)就是粘合剂。
“观察问题,看到病症很重要,找准病根更重要。目前,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影响经济增长的突出问题有总量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主要矛盾就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不协调和不平衡,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在需求侧,已在供给侧。现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投资的效果在递减,而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同时不少消费品供给规模有余而品质不足,导致人们出国买马桶盖、电饭煲甚至药品、牙膏。只有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能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总体上,必须看到,尽管中央政府大力提倡创新,但国家的创新能力仍然低下,受到很多实际政策的制约。过度的政策或者错误的政策就是这里所说的“错误的供给”,包括上面所讨论的过度金融和互联网。因此,供给侧改革需要的是一整套新的制度和政策供给,在最低限度上纠正过去的供给过度,尤其是错误的供给,弥补供给不足,从而找到新的供给,刺激需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第五篇:为什么进行供给侧改革,及其其主要内容
1、经济新常态下,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为什么要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供给侧改革主要内容是什么?
原因:
(1)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
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保增长或稳增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需求管理政策,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等。这些政策确实取得了一定的保增长效果,但此后需求管理政策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虽然连续多次采取了稳增长措施,但GDP增速自2010年一季度达到12.1%的高度之后,一直在震荡下行,直至2015年三季度的6.9%,而且尚未扭转下行趋势。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为什么需求管理政策达不到预期效果?其核心原因恐怕是没有完全找对病根,没有对症下药。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中国目前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要素投入结构、排放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和收入分配结构等六个方面的结构问题。其中,产业结构问题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比重偏高;区域结构问题表现在人口的区域分布不合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公平;要素投入结构问题表现在资源能源、劳动力、资金等一般因素投入比重偏高,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排放结构问题表现在废水、废气、废渣、二氧化碳等的排放比重偏高;经济增长动力结构问题表现在过多依赖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特别是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收入分配结构问题表现在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不同群体收入差距较大),而非周期性问题。针对结构性问题,不能用解决周期性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去应对,而要采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化解。
(2)需求管理政策的副作用和后遗症越来越大。
由于需求管理政策主要是通过政府投资和释放流动性等手段,拉动“三驾马车”来实现经济增长,属于短期刺激政策,故在带来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造成了产能过剩、高房价或资产价格泡沫、地方债务压力加大、资源环境压力加大、企业效益下降、影子银行、银行不良资产率上升等副作用和后遗症。钢铁、电解铝、水泥、建材、造船等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已下降到70%左右,许多城市的房价已大大超过多数居民的承受力,2014年中国债务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35.7%,个别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超过2%的警戒线。这促使我们必须寻找新的出路。
(3)推进供给侧改革与推进全面改革是吻合的。
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几乎包括所有重要的改革,如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国有企业改革、财税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价格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生态制度改革等。可以说,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相当于从“政府调控侧”转向“全面改革侧”。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改革也正是要推进这些改革,故推进供给侧改革也就是落实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4)推进供给侧改革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我们要追求的发展是综合考虑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兼顾当代人和后代人权益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能源、保护环境,而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到少消耗资源能源、保护好环境,根本的出路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以较少的资源能源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基本途径是发动“三大发动机”,即推进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而推进供给侧改革正是要培育“三大发动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故推进供给侧改革可以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供给侧改革的主要内容:
1)调整完善人口政策,夯实供给基础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威廉·配第的这一论述,第一次从经济的角度,概括了人口与经济的关系。人口既是需求基础,也是供给基础。就当下中国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决策而言,调整和完善人口政策,是夯实供给基础的关键,是奠定中国经济调整转型和发展进步基础的关键。(2)推进土地制度改革,释放供给活力
合理的土地制度安排对于激励生产要素和公共产品供给,释放供给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的微观管理和宏观调控功能。2015年以来,我国城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去库存化和“后土地财政”的压力和挑战,农村则开始进入三权分置改革和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试点阶段,推动城乡土地制度改革的合力基本形成,长期滞后的土地制度改革有望加速推进。
(3)加快金融体制改革,解除金融抑制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多元,不断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以引进市场经济金融体系的基本结构为主。90年代上半期和中期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基本框架为主。2002—2008年进入以健康化、规范化和专业化为特征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新时期。当前,我国金融正处于市场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阶段,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局面。从国内来看,金融作为最重要的要素市场之一,由于改革不到位,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金融抑制,需要加以改革。
(4)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辟供给空间
中国经济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但是,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要素红利渐行渐远,投资驱动风光不再。“十三五”时期中国要继续发挥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5)深化简政放权改革,促进供给质量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与劳动力、土地、资本、科技创新一样,是经济增长的要素之一。对世界历史横、纵两个方面的考察也表明,制度的内涵与制度质量是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经济长期绩效最重要的因素。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诸多问题都可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上找原因,制度变革与制度创新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