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评选申报材料: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
我以为,绝大多数优秀教师无不是带有鲜明教育个性的自主成长型教师;教师的个性化自主成长意识的觉醒,并实现自主成长是教师最佳的岗位生存方式。基于此,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需要挖掘个性化的内在潜能,需要不断地提升人生境界、净化职业情操、打造专业素养,成为一个富有教育个性的教师。
自从1999年9月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我就在不断地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以期寻找到我的教育个性。来路不平,其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而今,12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清晰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个性。唯一感到庆幸的是,在苦苦的探索中,我不同层次地积淀了一些个性化成长内涵。
一、我选取了“本位研究”作为我的教育行走方式,提高我的实践的理性内涵
我坚持做的“本位研究”,就是立足我的课堂实际,把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当作课题去研究,借以提高我的实践的理性内涵。
我的“本位研究”经历了三次“关键一跃”。在日常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自行发现或突然遭遇的某一特殊事物,常常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先进教育价值观、内隐知识与前瞻理论的差异、冲突,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的合理性,进而萌生转变个人价值观、更新个人理论体系与提升实践水准的成长需要,并立即把这种内在的成长需要外化为教育实践、成长行为。这种行为就是我认为的教师日常成长中的关键一跃。
我的第一次 “关键一跃”——追求课堂的精致
在平时的家常课、公开课、研究课之后,我经常思考如何积淀我的个性化内涵。记得上完区品德与社会公开课《谁说了算》一课后,我写到:
好课是磨出来的
第一次试上《谁说了算》前,我总觉得本课只设计一个活动学生集体讨论交流班费问题,是不是太空了,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活动,导入本课的学习时,我讲了自己替儿子报特长班的事,目的是先让学生探讨交流一个反面的例子,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可是课堂上学生的反映却很平淡,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课堂超时十分钟左右。研讨交流时,徐福银主任说:你讲述的替儿子报辅导班的环节我们不要了,我们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这节课活动的主题就是让学生感受民主的好处,学生会用民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集体讨论班费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应把这个活动做大、做实。五年级的孩子了,我们就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吧。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后来,在一次次的磨课中,学生集体讨论交流班费问题,这一个活动不但不空,而且越来越丰满,从一开始只交流班费的使用问题,增加了班费的保管问题,在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中,课堂上学生形成的道德认识越来越多。……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一位教育专家也对教学工作精辟地说过:没有一生的心血,哪有瞬间的精彩。每一节课从粗糙到精彩需要不断地打磨,需要许多人智慧的结晶。磨课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脱胎换骨。
有人说:当手磨出了老茧,你就会成为好的庄稼把式;当刀磨出了利刃,战场上就会少流血;我说:当课磨出了精彩,你就会成为一名成熟的老师了。
每位教师都有磨课的经历,教案写了一本又一本,课上了一遍又一遍,集体研讨了一次又一次。我也总在不断地反刍自己上过的课,教学语言是否精炼、优美,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效率是否高效,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以期从中寻找我的课堂教学个性。这也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一次“关键一跃”——追求课堂的精致。
我的第二次“关键一跃”——思考教育的过程
2008年,我非常荣幸地被选入了临沂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学习班和杨艳老师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之后,我就开始研究在团队合作的视野中,我该如何积淀自己的个性化内涵。下面是我的一篇教学反思:
让孩子“表里如一”
每当中午到餐厅吃饭的时候,总是感到有点可惜、有点心痛,餐桌上总是能看到学生吃剩的饭菜,甚至一整个馒头一点没吃也被学生无情地扔在地上。更令人心痛的是,有一天中午,我看到几个孩子竟拿着吃剩的馒头互相扔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学生再也熟悉不过了,班主任肯定在班会上多次强调过节约的重要性,品德课老师在课上也一定对学生进行过节约教育。当我们在课堂上讲节约的重要性的时候,学生课上的表现是积极踊跃的,他们很清楚孰是孰非。可是,在课下,学生的表现却不尽人意,令我们“大跌眼镜”。不止节约粮食这一方面,课下乱扔垃圾、说谎话、打架等不良的行为比比皆是。“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课的核心。”从学生的表现看,我们对学生的“做人”教育的失败,究竟怎样让学生课上、课下“表里如一”呢?我想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外,关键还应该落实好课后的践行环节。……
在反思中,在团队的引领中,这时,我发现自己现在更加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发展是最重要的。理念在变,行为也在变。所以,我的课堂更加注重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的融合;课前让学生真实地体验;课后让学生有效地践行;平时更加注重在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更好地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学会生活,让学生真正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精彩的人生。这也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二次“关键一跃”——我思考的着力点已由我的课堂向教育的过程转变。
我的第三次“关键一跃”——教育思想的升华
2010年8月,我被评为区课改之星。这一光环不是我课堂教学的“终结点”,而是另一个“起点”的开始。因为我知道课堂如人生,追求人生的境界需要历练,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为了在“课堂”的舞台上破茧而出,为了在课堂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我投身到课题研究的幸福大道上,因为我深知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坚强支撑力,也是实现教师个性化内涵发展的推进器。
教师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中,都能发现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问题,从中寻找到自己研究的起点,通过不断地探究,逐步形成自己扎实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丰硕成果。结合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我先后主持了市级课题《<品德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策略建构的研究》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中以生活实践为载体,提升学生道德认识的研究》,省级课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参与了省级课题《以<品德与社会>拓展性实践活动为载体,构建和谐统一德育课程体系的实验与研究》。
2010年9月,我成为了一名乡镇教研员,负责学校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在崭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深知这副担子的重量,作为教研员,要准确地分析课堂行为,找出一堂课的优缺点;要合理地设计一堂课的教学;要有学科相关的理论储备;要把课改前沿的一些信息准确地传递给相关教师。这就需要具备较强的辨别能力,理论素养和沟通能力等等,对我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为此,我转变角色,主动地深入课堂,有意识地开展调查、研究,每学期听课90节以上,并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我积极带领相关学科教师推进课程改革,但是一个人的视野与智慧总是有限的,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我吸纳了一批有志于教学研究的教师,成立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研究团队。研究团队以我区的“自能——高效”课题为抓手,以我区的“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为依托(“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课前调查活动、课中交流活动、课后践行活动),积极打磨自能高效课堂,主要进行了课前调查体验活动的研究。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调查体验活动,是为了让学生学习或体验一种研究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自己的探索掌握已知的知识,并自觉地联系教材上的内容,建构新的知识框架。2010年11月,在我校的课堂教学推介会上,我把研究团队的经验向全区的教师作了推广。
在课题研究中,我的教育思想不断得到升华,我也由一个教书匠逐渐向研究型教师迈进。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也取得了点滴成绩。2007年11月,所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获得临沂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12月,课题研究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2009年4月,参与了《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一书的编写;2011年3月,所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级刊物《教育学》上发表。这也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三次“关键一跃”——教育思想的升华。
二、我选取了“终身学习”作为我的教育提升方式,拓宽我的专业素养
学习是人永无止境的需要。教师的个性成长离不开终身的学习。
向书本学习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莫先于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也十分强调教师的看书学习。他指出,教师的教育素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读书;因此他提倡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于是,我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就把书本当作自己的精神食粮、当作自己生命成长的“第一需要”。首先我大量地阅读教育教学类的专业书籍,《教育学》、《心理学》、《给教师的建议》、《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等书籍,以加深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后来,我又逐渐扩大阅读范围,文学、天文地理等书籍我也开始以研究的姿态阅读,《于丹读<论语>》,钱文忠的《解读三字经》,刘冬颖的《庄子看人生》,季羡林的《谈人生》和《阅世心语》等等。现在,一些和品德学科相关的书籍慢慢走进我的视野,《道德情操论》、《山东教育》和《中小学德育》上的课改论坛、热点话题等栏目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大脑。读书,丰厚着我的精神和人格底蕴;读书,使我赢得了更多的获取教育成功的“资本”。在阅读中,我也逐渐意识到,只有向书本学习,才能真正拓宽我的专业素养。
在读书学习的同时,我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将课堂教学中发生的点滴故事以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写成案例反思,并由此追问对学生、对教学、对教育的理解是否准确,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自从我参加临沂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学习班和杨艳老师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以后,每一个月至少坚持写两篇教学反思,《蹲下身子尊重学生》、《课后践行怎一个“说”字了得》、《让孩子“表里如一”》、《 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最笨的鱼》等等在我的指尖流淌。在读书和反思的滋润下,我撰写的多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区、市、省、国家级一、二等奖。
向同事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我十分注重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在我们区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中,活跃着一群年轻的、充满朝气的力量——张倩老师,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力;周晓华老师,课堂语言优美、有磁性;张红老师,课堂表现沉稳、干练;徐静静老师,教学思路清晰、明了;王兴兴老师,和蔼可亲,亲和力强……她们都是我的“老师”。多方面的学习,使我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在不断学习中,我逐步把别人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把集体的智慧变成个人的智慧。
向专家学习
近年来,我区涌现出一批在省市颇有名气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徐福银主任、刘立平主任、胡艳芝老师、姜自凤老师、杨艳老师等等,她们的教育教学理念都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正是我身边宝贵的教育资源。此外,我也十分珍惜外出向专家、名师学习的机会,我总是仔细观摩这些名师们上的示范课,揣度名师们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并从中体悟名师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我从专家身上不仅学到了教学理念、教学技艺,也从中看到了自己发展的前景,由此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
三、我选取了“教育无痕”作为我的职业道德锻造方式,形成我的教育信仰
教育,要融到每一个细节中,学生受益了却感觉不到——这才是至高无上的教育境界。平时课堂上的教学是有形的,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无形的。结合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学科特点,我把对学生的教育融入到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学完了品德与社会《生活因爱更美丽》一课,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献给老人、残疾人的小发明”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爱的眼睛去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积极探究,运用智慧加以解决,为老人、残疾人的生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努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助人的幸福。
学完了品德与社会《呵护绿色家园》一课,我安排学生在家中开展环保宣传,与父母共同选择绿色生活,创造绿色家庭。在家庭中安装节能灯和节水水龙头;实行垃圾分类;选购绿色食品和绿色用品;选择公共交通;拒吃野生动物等等。让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
我总是有意识的将学生的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生活连成一体,把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学生也在““润物无声”中受到教育。
总之,12年来,我在小事、细节中锤炼自己。我自问:我做了什么可圈可点的事情吗?没有,我想过日子一样做教育,我做的事似乎找不到一件是经典的。但是,在锤炼中、在坚守中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事业。
12年来,我的点滴成长也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的认可,获得了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优质课评比三等奖,多次执教省市区级公开课,个性化成长之路,我将继续走下去!
第二篇:小学品德教学能手教学总结: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
小学品德教学能手教学总结: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
我以为,绝大多数优秀教师无不是带有鲜明教育个性的自主成长型教师;教师的个性化自主成长意识的觉醒,并实现自主成长是教师最佳的岗位生存方式。基于此,教师要实现专业成长,需要挖掘个性化的内在潜能,需要不断地提升人生境界、净化职业情操、打造专业素养,成为一个富有教育个性的教师。
自从1999年9月踏上工作岗位开始,我就在不断地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以期寻找到我的教育个性。来路不平,其艰辛如鱼饮水,冷暖自知。而今,12年过去了,我依然没有清晰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个性。唯一感到庆幸的是,在苦苦的探索中,我不同层次地积淀了一些个性化成长内涵。
一、我选取了“本位研究”作为我的教育行走方式,提高我的实践的理性内涵。
我坚持做的“本位研究”,就是立足我的课堂实际,把每一节课、每一个学生当作课题去研究,借以提高我的实践的理性内涵。
在平时的家常课里、公开课里、研究课里,我经常思考如何积淀我的个性化内涵。
好课是磨出来的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她是用一生的时间在备一节课;一位教育专家也对教学工作精辟地说过:没有一生的心血,哪有瞬间的精彩。每一节课从粗糙到精彩需要不断地打磨,需要许多人智慧的结晶。磨课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变蛹化蛾、脱胎换骨。
记得上区公开课《谁说了算》一课时,第一次试上前,我总觉得只一个活动学生集体讨论交流班费问题,是不是太空了,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活动,引入话题时我讲一讲替儿子报特长班的事,目的是先让学生探讨交流一个反面的例子,想让学生意识到民主的好处。可是课堂上学生的反映却很平淡,没有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课堂超时十分钟左右。研讨交流时,徐福银主任说:你讲述的替儿子报辅导班的环节我们不要了,我们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这节课的活
动的主题就是让学生感受民主的好处,学生会用民主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主要通过集体讨论班费问题来实现教学目标,应把这个活动做大、做实。五年级的孩子了,我们就直接导入,开门见山吧。事实证明,这样做是对的。后来,在一次次的磨课中,学生集体讨论交流班费问题,这一个活动不但不空,而且越来越丰满,从一开始只交流班费的使用问题,增加了班费的保管问题,在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中,课堂上学生形成的道德认识越来越多。
有人说:当手磨出了老茧,你就会成为好的庄稼把式;当刀磨出了利刃,战场上就会少流血;我说:当课磨出了精彩,你就会成为一名成熟的老师了。
我以为,在日常成长的过程中,教师自行发现或突然遭遇的某一特殊事物,常常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与先进教育价值观、内隐知识与前瞻理论的差异、冲突,反思自己的实践行为的合理性,进而萌生转变个人价值观、更新个人理论体系与提升实践水准的成长需要,并立即把这种内在的成长需要外化为教育实践、成长行为。这种行为就是教师日常成长中的关键一跃。
我不断地反刍自己上过的课,教学语言是否精炼、优美,教学环节设计是否合理,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效率是否高效,教学效果是否实现,以期从中寻找我的课堂教学个性。这也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一次“关键一跃”——追求课堂的精致。
2008年,我非常荣幸地被选入了ⅩⅩ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学习班和杨艳老师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工作室,我就开始研究在在团队合作的视野中,我该如何积淀自己的个性化内涵。下面是我的一篇教学反思:
让孩子“表里如一”
每当中午到餐厅吃饭的时候,总是感到有点可惜、有点心痛,餐桌上是总能看到学生吃剩的饭菜,甚至一整个馒头一点没吃也被学生无情地扔在地上。更令人心痛的是,有一天中午,我看到几个孩子竟拿着吃剩的馒头互相扔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学生再也熟悉不过了,班主任肯定在班会上多
次强调节约的重要性,品德课老师在课上也一定对学生进行过节约教育,当我们在课堂上讲节约的重要性的时候,学生课上的表现是积极踊跃的,他们很清楚孰是孰非。可是,在课下,学生的表现却不尽人意,令我们“大跌眼镜”。不止节约粮食这一方面,乱扔垃圾、说谎话、打架等不良的行为比比皆是。
“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品德课的核心。”从学生的表现看,我们对学生的“做人”教育的失败,究竟怎样让学生课上、课下“表里如一”呢?我想除了在课堂上让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认识外,关键还应该落实好课后的践行环节。……
这时,我发现自己更加关注的是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的课堂更加注重和学生的生活有机的融合;课后学生有效的践行,能更好地参与社会、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平时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真正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演绎精彩的人生。在反思中,我想:团队的引领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二次“关键一跃”——我思考的着力点已由我的课堂向教育的全过程的转变。
2010年8月,我被评为区课改之星。课堂如人生,追求人生的境界需要历练,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为了在“课堂”的舞台上破茧而出,为了在课堂上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我投身到课题研究的“洪流”中,主持了市级课题《<品德与社会>课外实践活动策略建构的研究》,省级课题《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活动——体验”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的教育思想不断得到更新,我也由一个教书匠逐渐向研究型教师迈进。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也开始有所提高。2007年11月,所撰写的课题研究报告获得ⅩⅩ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7年12月,课题研究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4月,参与了《有效上课——问题•探究•对策》一书的编写。
2010年9月,我成了一名乡镇教研员,负责学校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教学教研工作,我就开始研究没有入职资格培训的教研员如何积淀个性化成长内涵。在崭新的工作岗位上,我深知这副担子的重量,作为教研员,要准确地分析课堂行为,找出一堂课的优缺点;
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环节,并发现相关的理论支撑并把相关的信息传递给讲课教师等等。这对我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需要较强的辨别能力、理论素养和沟通能力等等。为此,我转变角色,主动地深入课堂,有意识地开展调查、研究,每学期听课90节以上,并及时与教师交换意见。我积极带领相关学科教师推进课程改革,但是一个人的视野与智慧总是有限的,合作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我吸纳了一批有志于教学研究的教师,成立了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研究团队。我们以 “自能——高效”课题为抓手,积极打磨自能高效课堂,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团队以我区的“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为依托(“活动——体验”式课堂教学策略主要包括课前调查活动、课中交流活动、课后践行活动),进行了课前调查体验活动的研究。
这又促成了我成长的第三次“关键一跃”——整体素质的再发展、再提升。
二、我选取了“经典阅读”作为我的教育提升方式,拓宽我的专业素养。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莫先于读书。”于是,我从参加工作之日起就大量地阅读教育教学类的专业书籍,以加深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后来,我又逐渐扩大阅读范围,文学、天文地理等书籍我也开始以研究的姿态阅读。在阅读中,我逐渐意识到,只有读经典著作,才能真正拓宽我的专业素养。
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让我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我也因此记住了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我们的话:“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中小学德育》”上的《课改论坛》、《热点话题》,让我的教学视野越来越开阔,教学行为越来越理性,教学理论越来越厚重。
在学习先进理念的同时,我要求自己做个有心人,将课堂教学中
发生的点滴故事以叙事的方式记录下来,写成案例反思,并由此追问对学生、对教学、对教育的理解是否准确,从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自从我参加ⅩⅩ市品德与生活(社会)骨干学习班以后,每一个月坚持写两篇教学反思,《蹲下身子尊重学生》、《课后践行怎一个“说”字了得》、《让孩子“表里如一”》、《 让历史之花开在学生的心田》、《润物细无声》、《最笨的鱼》等等在我的指尖流淌。在读书和反思的滋润下,我撰写的多篇论文、教学设计获区、市、省、国家级一、二等奖。
三、我选取了“教育无痕”作为我的职业道德锻造方式,形成我的教育信仰。
教育,要融到每一个细节中,学生受益了却感觉不到——这才是至高无上的教育境界。课堂上的教学时有形的,而生活中的教育却是无形的。结合品德与生活(社会)的学科特点,我把对学生的教育融入到了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学完了《生活因爱更美丽》一课,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献给老人、残疾人的小发明”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爱的眼睛去观察他们在生活中的困难,积极探究,运用智慧加以解决,为老人、残疾人的生活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努力,同时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助人的幸福。
学完了《呵护绿色家园》一课,我安排学生在家中开展环保宣传,与父母共同选择绿色生活,创造绿色家庭。在家庭中安装节能灯和节水龙头。实行垃圾分类。选购绿色食品和绿色用品、选择公共交通、拒吃野生动物等等。让学生从生活的细微处入手,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
12年来,我在小事、细节中锤炼自己。我自问:我做了什么可圈可点的事情吗?没有,我想过日子一样做教育,我做的事似乎找不到一件是经典的。但是,在锤炼中、在坚守中我越来越喜欢自己的课堂、自己的学生、自己的事业。
12年来,我的点滴成长得到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业务部门的认可,获得了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省优质课评比三等奖,多次执教省市区级公开课,荣获了“ⅩⅩ区课改之星” “ⅩⅩ市教学新秀” “ⅩⅩ市教学能手” “ⅩⅩ市优秀教研组长”等称号。个性化成长之路,我将继续走下去!
四、存在的困惑和不足 1.教育个性不鲜明
虽然我在不断地积淀个性化成长的内涵,但是属于我自己的教育个性不鲜明,特色不突出。我将通过读书学习,丰富知识结构,增强理论底蕴,发展自己的教育个性。
2.考查学科教学工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如何界定
我的困惑:现有的一些教学工作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主要针对的是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考查学科教学工作具体的评价形式和评价标准很少,如何有好地界定,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科教师的价值,更好地调动学科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呢?
第三篇:北京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文评选
北京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文评选
发挥教研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作者:李颂
单位:房山区阎村镇炒米店中心校
联系电话:89319284——81
1发挥教研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研组是最基层的教学研究组织。它是把同一学科的教师组织在一起,具体实施学科教研计划,开展教学研究,检验评估教学质量,总结交流教学经验的基层机构;它是一个学校教学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织。积极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势必会极大的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和发展。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谈我校的品德与社会教研组,在发挥教研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充分认识教研组在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教研组是从事教学与研究的组织,它主要是围绕教学工作开展各种各样的教学研究活动:组织同组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听课、评课,开展学科改革实验和专题研究,组织各类型的公开课、观摩课和研究课,探索教学方法,组织教师出试卷,进行质量监控和试卷分析等。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成立品德与社会教研组,经常性的开展教研活动就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上述总目标,顺利地把社会课向品德与社会学科过渡,提升教师的专业教学理论水平,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总结课程改革的先进教学经验,进一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二、扎实开展品德与社会教研组活动。
1.学为先导,提高专业素质。
新课程的实施对社会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通过组织老师学习新课标和教育教学理论,践行新课程理念,不断充实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研能力,引导教师切实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牢固树立“以教学为本,以质量为核心”的思想。
通过开展品社教学面临的困难与对策等专题的讨论,进一步端正教育思想,并把它们贯彻在教学实践中。在每次教研活动过程中,注意引导教师深入课堂、扎根实践、贴近实际并关注细节,提高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的技术和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和反思能力;引导教师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大力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
2.聚焦课堂,研究反思教学。
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因此,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教学问题为出发点,开展问题研究。
以教师最棘手的教学问题为出发点,解决教师自己的问题、真实的问题、实际的问题,使之成为教研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灵活运用教材,这成为老师们最为棘手的问题。于是教研组专门召开以分析教材及教学方法为重点的讨论研讨。当大家在谈论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每次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们都做到了认真倾听,主动表达自己的建议,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合理使用的课堂提问,培养学生结合学习内容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能踊跃发言,说自己搜集的资料,学习气氛浓厚。
(2)以教学叙事为切入点,进行自我反思。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教师专业学习的核心问题,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校本教研强调的是教师通过自己不断地反思来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它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思考、反省、探索,从中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的认识,这是一个具有研究性的过程。教研组每次活动都要留20分钟时间组织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解读主要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阶断性地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结合教学实际,将自己课堂里发生的真实的、典型的“教学案例”叙述出来。这样的反思不仅促进自己的提高,同时也警醒了其他老师。
三、扎实推进《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改革。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育根本的策略就是能为儿童提供一些真实的生活背景,让他们到这些背景中去活动,去探究,去体验,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良好的行为模式,让他们在“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和“认识自我”的体验中获得道德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新课程实施对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
(一)把新课程改革体现在课堂上。
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过去的一年里,我们一直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通过对课堂教学的改革,完成课程实验的目标和任务。
1.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为此,在实验中我们首先要求老师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人格,注意课堂中角色的定位,努力实现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指导者,力求课堂中的师生平等,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发展,想方设法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永葆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自身的内在要求。
2.开展课堂教学主题式研讨活动,努力改变教师教的方式。
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物化为教学实践才能发挥教育思想对教学实践的促进作用。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最终还得通过教学实践得以提高。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学方式应当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师通过讨论合作、自学辅导、实验探索、在多媒体环境中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的学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富有个性的习得过程。
教研组要求做研究课的教师上一节课,说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撰写一篇案例。评课时我们侧重四点:师生有效互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科的整合、教育理念的物化。教师们的教育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着灵感和新的感悟,教学理念与行为脱节问题得以有效改变,教学技能得以相互切磋。
结合课改实验的要求,教师们都有意识地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走进三、四年级的品社课堂,我们欣喜地看到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悄悄地发生着重大的变化:老师的讲解少了,学生的发言多了;学生被动回答问题的少了,主动提问的多了;老师直接给出答案、结论的少了,学生通过自学、实验、探索得出答案、结论的多了;老师不顾学生反应照本宣科完成教案叙述过程的少了,根据课堂教学中的“意外”主动调整教学思路、充分利用教学过程中资源生成的多了„„课堂中更多的是热烈的讨论、生动的游戏和比赛、认真的操作和研究、形式多样的探索„„
3.改革以往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
备课是教师对知识的自我转化、改造和构思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许多学校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验过程中,通过充分反思过去备课的弊端的基础上,对备课进行了改革,如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互相协作、资源共享、个人加减”的新的备课方式。其中,集体备课是进行资源共享的前提,个人加减是体现教师个人创造和不同班级学生特点的保证。教研组统一要求:
第一,在备课形式上,提倡要有一定的格式但要避免“格式化”。注意侧重设计好教学的基本思路,允许用提纲式、表格式、框图式等不同的书写形式。
第二,教学设计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学法,尊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讲求教案的实效性和创造性。
第三,提倡教师写课后小记。强调课后反思的重要性,要求实验教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做好课后反思。
第四,明确备课的目的,管理上注意做到备课、上课、测效的有机结合。
(二)强调以科研带动课程实验走向深入。
教研组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实验中努力实现三个目标:一是以教育教学课题的研究带动课程实验工作,二是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培养一批善于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型的骨干教师。三是努力为检测和完善实验教材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验证教材和的合理性提供第一手资料。在开展课题研究上,我们教研组的做法是:以“经验反思”为主线,以“案例研究”的方法为突破口。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反思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得”与“失”,并结合理论学习,及时进行总结。
四、让教研组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讲堂。
教研组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每个组员都“研有所学,学有所获,获有所长”,短时高效提高教师素质。教研组活动中,每个组员都有不少的收获。老教师在集体备课时拿出经验共享,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创新不懈攻克一个个教学问题。通过集体备课、讲课、评课,都能取长补短,再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创新地开展教学工作,增强了课堂实效性,教师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教研组充分利用教研时间,利用集体智慧多探讨、多思考、多学习、多锻炼,提高了每位组员的专业素质,提高了整组的教学能力和质量。教研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讲堂。
第四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内容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组织辩论,加强实践,换位体验,立足实际等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
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尝尝苦滋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在成长过程中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从而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与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来面对挫折和失败。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加强实践
知行合一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
厂、街道、风景名胜。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辉的父母离婚后,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辉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五、立足实际,以行促知
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没有知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实践行动的知识,不是牢固的知识,而学
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先导,而道德行为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们的家里都有农田,他们在家里都能够见到这些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多同学还能帮助家里做很多农活。从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学生很清楚,但操作学生却没经历,于是在作业中,我常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特长等,有的学生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种地,以及父母亲对他介绍种地的一些知识和栽陪的技术,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插秧的过程,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去采野果的经历等等。并把品德与社会课中结合讲解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记录,做为班上学生交流讨论的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在教学中,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也可尝试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理念,并在这种思想理念指导下,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动起来,成为学生真正喜欢、喜爱的课。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的选择性。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
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总之,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教学中实践的作用也异常关键,通过适当适量的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进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可见,弘扬人的实践性,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学校德育的明智选择。
参考书目:
崔锡孝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12期
靖婷婷
《 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中国知网
2013年发表
潘茂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年9月刊
第五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宗旨的,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光靠《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中所罗列的知识及教师仅在课堂上的有限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使学生产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走向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主动地去观察、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从而训练他们的社会观察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真正学会做人,学生生活,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巧妙引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动手、动脑、动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导作用的地位。
一、课前准备,重视资料积累。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尤其是上好《品德与社会》拓展与合作课,首先要课前充分准备。我在课前预先向学生布置,从各类书、报、杂志、相片中收集全相关资料,活动中学生事先做充分的准备争着自己收集的材料气氛相当活跃。
二、创设气氛,激发兴趣。欧洲新教育家德可利乐认为:“兴趣是水闸,依靠它能打开注意的水库和指引注意流下来。”因此,要根据教材特点,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地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教学中,经常进行看图说话,自我介绍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讨论学习的兴趣。
三、情境教育,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课内容丰富,满堂灌势必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在课堂中时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模拟教学情境让学生担任情境中的角色,学生在参与活动时思考如何达到情境要求,其它学生观看后作适当的评价。如此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课堂气氛也活跃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处于辅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