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含5篇)

时间:2019-05-13 03:5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第一篇: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研究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课程实施建议中提到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来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因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校、家庭和社区运用电脑网络方面所蕴藏的巨大教育潜力,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音乐。

为了响应这一要求,音乐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必然成为当今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就是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设备和资源,把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音乐学科中去,让信息技术从学生学习的对象转变为学习的工具,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努力创建网络环境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笔者结合近些年来的探索实践和体会,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做法和应注意的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相对于传统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1、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或是通过黑板、教科书、录音机等常规教学媒体来进行;或是用乐谱、乐器、书本、黑板、挂图等教学媒体;或是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只要一副嗓子加一架琴即可,我们不否认这些方式有它们的积极作用,但长此以往学生感觉到这种音乐课单调、枯燥、索然无味最后造成“喜欢音乐但不愿上音乐课”的情况。这样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而充满美感的音乐、文字、图片、动画、影像等现代信息技术,则能自然地调动起学生学习、欣赏音乐的积极性、主动性,图文声像并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无论什么教材它的知识容量是极其有限的,传统的音乐教学也只是传授教材中的那点知识,但现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为人们获取大量的音乐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去收集相关知识并整理后在课堂中交流学习,这样做会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3、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可以充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音乐是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的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等独特形式来表现艺术美的。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实现审美教育的关键,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加速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一个声情同步、形声并茂、时空统一的多媒体音乐世界。通过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多种信息呈现方式以及演示、交互、自学等形式,引导学生去感受美、欣赏美和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在音乐知识的海洋中邀游,充分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才能,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充实音乐课堂教学可谓益处多多,但怎样达到两者的有效整合呢?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里的多媒体技术。(1)引导学生在“听”中欣赏音乐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运用多媒体丰富的音响效果,能辨别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能知道自己或别人唱得是否正确。所以,通过听可以帮助学生欣赏音乐。

比如初二学生新教材中的欣赏课中欣赏《蓝色的多瑙河》时,让学生们一边聆听教师对曲子的曲式结构、调式和主题的分析,一边观赏多瑙河的粼粼的波光和沿岸的美丽风光,并倾听华丽优美的旋律。这样,知识、想象、音乐的完美结合,便犹如身临其境,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生了喜欢音乐的兴趣。

(2)让学生在“想”中理解音乐

学生通过多媒体欣赏音乐后,就要引导他们动脑思考,这是一首什么情绪的乐曲?什么节拍?什么速度?歌中唱出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准确的内心节奏,音高的组合,即内心听觉。没有正确,敏锐的内心听觉,就不可能理解音乐。

(3)培养学生在“唱”中感受音乐

在教学中,我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选择一些他们喜爱的歌曲进行教授。演唱欢快的歌曲,感受到学生们在校园里嬉戏玩耍,歌唱幸福的童年;演唱抒情的歌曲,赞美我们亲爱的祖国;演唱雄壮的歌曲,感受到解放军叔叔雄赳赳、气昂昂,保卫祖国放哨站岗等等。只有正确的理解歌曲,才能充分地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2、利用网络资源,运用各种软件。

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以及学生,已经能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活动了。利用网络支持,获取丰富的音乐资源,转变学习方式,是我们进行音乐教学改革的新课题。利用网络资源学习音乐,一方面是利用网络中的音乐资源,如查询有关作曲家的生平、浪漫主义乐派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介绍等等;另一方面是利用网络中的与音乐相关文化的资源。

尝试运用网络中的各种软件为音乐教学服务。在多媒体电脑和网络迅猛发展和普及的今天,已经成为音乐教师可能为之的事情了,这首先要求音乐教师掌握有关的基础技术,并进行不断的研究、学习与探索。像幻灯片制作程、视频音频处理程序、动画制作程序、图片处理程序等等都可以用来处理来自网络中的各种音乐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再完美的音乐课件也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

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确实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以至于有些教师把它当作是提高课堂教学的灵丹妙药,然而过多地追求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会使学生感觉上课是在看教师“演戏”,这完全是本末倒置。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而不能喧宾夺主,取代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2.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时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但是现代信息技术也是一种教学媒体,为教学服务。充分、合理、灵活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产生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效果,而盲目地、机械地套用它,则会分散学生学生的注意力,成为课堂教学的干扰源,从而走向华而不实的尴尬境地。3.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有选择性

当前,音乐多媒体课件大致有课堂演示型、自主学习型、资料工具型和教学游戏型等类型的课件。教师在使用时要慎重选择,注意自己的目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和接受能力、按部就班、循序渐进,以免欲速则不达。

总之,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这种教学模式是一个新事物,也是摆在广大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只有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提升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因此我愿和大家一起努力不断完善这一教学模式。

第二篇: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摘 要:充分掌握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通过这种使用信息技术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动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能够促动教育观点、教育理论、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结构等各因素的深刻的变化。21 世纪教育是终身教育,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学模式是学生打好终身学习基础的战略要求,是现代教育技术参与教学实践的必然要求。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对于教育来说,其技术和手段呈跳跃性发展和更新。作为教师,应充分掌握并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是通过这种使用信息技术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促动学生主动学习,高质量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水平;培养学生分析和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处理、发布和交流信息的水平。那么,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普及与应用,将如何适合新的课程改革,如何显现其优越性并充分发挥作用呢? 一、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1)信息技术教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领域。理论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门科学,是现代教育学研究的一个新分支,又具有课程教学论的一些特征,具体包括概念体系、理论框架,原理、命题、模式、方法论等研究内容。实践领域指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教学活动,一种工作实践,一项教育现代化事业,具体包括信息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建设、课程教材的设计开发、师资培训、教学中各种信息技术的综合使用、学习指导、评价与管理等。

2)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仅仅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以适合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标准的要求。

信息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对信息实行识别、加工、利用、创新、管理的知识、水平与情操(意)等各方面基本品质的总和,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素质。为此,我们应明确信息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不但仅为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而展开信息技术教育,而是通过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提升学

生的信息素质。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教育不等于软硬件知识学习。而是要使学生通过掌握包括计算机、网络在内的各种信息工具的综合使用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处理、创新的水平,为适合信息社会的工作、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3)信息技术教育的范畴包括学习信息技术和利用信息技术促动学习两个方面。这里明确指出了展开信息技术教育的两种教学形式(专门课程式与学科渗透式)。我们不但要开设专门的《信息技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与网络等现代信息工具的知识和水平;而且要在所有课程的教学中,使用各种传统的与现代的信息工具促动了学生的学习,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水平。

二、信息技术的利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水平。

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学科课程整合的过程,是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师教的方式与学生学的方式。这是学生动手实践和创造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实行知识灌输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学生个体的主动建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从自己的认知基础出发,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理解数学的。从这个意义看,数学是无法灌输的,是难以讲授的,只能依靠学生的主动参与才能学好数学。教学设计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考虑每个学生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考虑到效率问题、应考的问题,往往就采用“总结规律式”的方法,这提升了学生的应试水平,但数学教学中最精彩的部分,并没有教授给学生,学生并没有领会到“怎样解题”的真谛,也没有享受到解题的乐趣,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时,学生就由原来的“听”数学,变成了“做”数学。例如在上“圆柱的表面积”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把一个圆柱展开,让学生充分了解圆柱表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有些学生不知从哪里下手,我就结合多媒体课件的动画显示,充分把这个过程显示出来。圆柱的表面是由长方形和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圆组成的。但是有些学生得到的不是长方形而是一个平形四边形,我又用课件显示这是因为在剪开时不是沿高剪开的,而是沿着一条斜线剪开的。接着我用信息技术的特殊功能,把这些图形又还原成圆柱,使学生清楚的看到这些展开图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此外我有动

画显示了无盖或无底时的表面积,即少算一个圆或两个圆的面积。这些效果传统教学是无法实现的,也体现了信息技术与数学科整合的优越性。

三、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实现研究性学习模式。

研究性学习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物理学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的,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生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模式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是一种在构建主义理论指导下,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创设的问题、提出任务,学生利用教师提升的资源导向,经小组分工、协作探讨来实行自主性研究学习,是一种学生自我设计、自我探究、自我建构知识意义的学习过程。其环节是:情境创设——问题(任务)导向——信息查寻——探索思维——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实行创造思维的过程,以提升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他们创造性的品质。在这个层面上它是完成整合教学双重目标的最基本的方式。基于整合思想的这个模式,要求在具体学科教学法中设置学习任务,并将学习任务设置为相对应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以小组分工的形式获取信息、解决具体问题,达到个别性学习与协作研究性学习的和谐统一。所以说研究性学习模式正是这种学习方法的体现。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传统教学是让学生折、比、量、剪圆形纸片的方法推导出圆周率,因为操作上的不科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们采用网络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上机操作,根据直径与周长的数据中支寻找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设计如下:(1)在屏幕上出示一个标直径长度的圆,围成圆的曲线能够展开,并能用电子尺测量其长度,还有一个供学生记录操作数据的统计表;(2)学生拖动圆的直径一端,能够让其长度增长或缩短,圆的周长也同时增大或缩小,围成圆的曲线同样能够展开,并能测量出长度;(3)当学生操作遇到困难时,能够向电脑求助,电脑能够引导学生操作,另外设置了一个计算器,便于学生计算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通过多次操作,观察记录的数据,利用计算器每一次操作的结果发现,在同一个圆里,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 3.14……倍,顺利得出圆周率。

四..改进课堂教学结构,构建发挥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倡和分析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的特点和规律,将课堂教学中教育的中心地位转向指导学生实行自主学习为主。所以,教师要选择和准备各种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获得与学习相关的信息,完成学习活动。从而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使用,打破了教育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使教育竞争摆脱地域的限制。比如:在多媒体网络教室、资源库或局域网中,教师和学生可自由地讨论问题。与传统课堂不同的是每个学生每个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录入自己的看法,增加了学生参与的范围和深度,教师能够在全体学生中选择一些学生的观点,“广播”给全体学生,引发进一步深入讨论。学生能够在自己方便的时间,合适的地方,根据自己所需要的软件,实行学习。而这些软件是教师和设计人员按照学习者的不同要求设计的具有交互功能的软件。这是时,不论这个学生基础怎样,他都能以自己的方式在网上或库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进度的内容,形成一种开放式的学习,补充课堂教学之不足。作为教育者有必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上做到推陈出新,为学生创设更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1、建构科学学习的理念,基于当今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改现状,确立多媒体课件优化学生科学学习的新构想。

2、更新教学理念,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再现生场景,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课堂回归生活。

3、确立主体思想,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态度和个性差异,巧妙使用多媒体技术,建构自主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即①创设情景,再现生活;②主动参与,提出问题;③操作感知,自主学习;④展示过程,突破难点;⑤信息组合,回归生活;⑥全面评价,发展创新。

4、探索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制作原理,研究设计和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思想和方法,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实际,开发设计大量教学多媒体课件,并配合使用教育网络,增大学生选择信息、处理信息的途径。

参考文献:《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第三篇: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深入课堂,使我们的课堂发生了变革。信息技术虽然没有改变物理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但却改变了课堂结构,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新型教学环境是新课程的亮点。电子白板等设备的使用,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得到大的提高,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教学的融合是我们每一个高中物理老师必须要面对和研究的新课题。如:高中物理学科微课程设计与开发、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等等。下面简单谈一些认识和感受。

一、高中物理学科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QQ、微信等已成为人们生活娱乐和学习的一部分,微课这种新的教学资源正改变着传统课堂。“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的出现,对移动学习时代的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那么微课设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内容设计――知识点的微型化处理

教学内容的选择。微课程设计中,教学内容选择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反映微课程要集中表现或传递给学习对象什么样的内容(并不是什么内容都适合制成微课)。教学内容应该尽量选取那些学生通过自学理解不了、具有较大教育教学价值且相对简短又完整的知识内容。必要时教师可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加工、修改和重组,使教学内容精简、完整,教学目标聚集单一,教学表现方式多样化,使其更适合微课方式表达。

教学内容的微处理。在选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继而对其进行微处理。根据微课时长短、知识粒度小的特点,在内容分割上,把课程分割为不同教学过程。分别是:一揭题设问,激趣导入;二切入主题,逐步推进,引发思考。

2、媒体设计――合理运用视听媒体技术

媒体设计决定微课最终表现形式,优劣性直接决定微课质量。目前微课视频媒体呈现形式多样,分别有摄制型微课、录屏型微课、软件合成式微课及混合式微课。

微课作为在线教学视频,需要满足在线学习者为实现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的积极情感体验。尤其现今信息时代,数字化教育资源已颇为丰富,要提高微课的应用程度,必须从学习者角度出发,提高重视可用性设计的意识。

二、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模式,是一种颠倒化课堂模式,注重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空间,将知识传授扩展延伸到课堂外,提倡学生运用多样化学习方式有效吸收新知识,同时课堂内着重对知识加以内化,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沟通。翻转课堂对教师知识传授与学生知识学习加以转换或调换,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知识学习的针对性及实效性提高。

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设计

(1)课前设计

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首要步骤就是课前设计,通过课前设计,着重对学生物理学习自主性加以调动,从而促进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提高,增强翻转课堂的有效性。

(2)课堂设计

翻转课堂的设计环节是在课前设计的前提基础上,对学生课前学习进一步深化及巩固,从而将学生物理知识转化为物理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物理思维意识。(3)习题及作业设计

传统物理教学中,教师较易陷入的教学误区之一就是开展题海战术,忽视物理概念的传授、物理过程的体验,导致学生盲目做题,不利于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借助翻转课堂,教师可以精心设计相关习题及作业,根据学生具体学习能力差异,把作业主动权放手交给学生,既能培养学生物理自学能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为宽松的习题及作业设计,可以让学生不再过度注重解题数量,而是更重视解题质量及过程,使学生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的注意要点(1)教师要着重加强自身素质能力提高

翻转课堂涉及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如多媒体课件制作,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同时,教师要对教材做到整体掌握,在制作视频等资料时,既注重形象直观,又进行有深度的提炼加工,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物理知识要点。

(2)注重全体学生有效参与

翻转课堂注重学生自主性发挥,强调学生开展有效的自学。而在学生自学环节,由于学生存在一定的学习差异,容易出现知识学习及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在参与积极性上更高,而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积极性则有所不足的现象,对此,教师要加以重视,设计出形式多样的环节,确保不同层次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翻转课堂中。

(3)后置作业的布置要适度得当

翻转课堂模式下,在后置作业的布置上,可以着重让学生通过视频自学,在其他作业类型布置上从简,从而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真正体现出新型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上的作用。否则,不仅会弱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还会损害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取得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总之,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虽然没有改变物理课程的内容,但却改变了课堂结构,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想,使传统教学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利用信息技术营造新型教学环境是新课程的亮点。也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要面对的新课题。

第四篇: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

摘要:在所有课程当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应该算是最灵活多样的了。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信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名21世纪的信息技术教师,生活在网络时代的我们,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如何在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一、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教育观念

1、高新技术时代需要的人才是能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创造传播信息,在信息技术所创的全新环境中掌握独立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快速适应迅速变化的信息环境、遵守网络信息时代道德规范的复合型人才,即具有高级信息读写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读写能力,提高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已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2、学习当今“流行”的知识,让信息技术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选择了具有广泛适用价值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蕴含着信息技术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的内容,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了解其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

3、根除“副科”观念。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信息技术这门课从诞生起就被人们划入了“副科”。我们要从学生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信息时代的到来,需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根除“副科”观念,重视我们所教的课程。同时我们还应帮助学生改变对这门课程的看法,让他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信息技术课的学习。

二、重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意味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在我们的常规教学中最活跃的成份就是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行,由传统教学向现代教学转变,由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由积累性向创新性教学的转变,是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所有课程当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应该算是最灵活多样的了。

1、任务驱动法

目前,信息技术课中的知识结构,相对于初中生来说比较枯燥单一,为了把死板的内容变得生动活泼,可以运用任务驱动法。这也是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比如我在讲FLASH动画制作时往往采用这种方法,让枯燥的的学习有了学习的动力,让学生体验任务完成的快乐。

2、比较法

毛主席曾多次提出“有比较才有鉴别”。对 于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也要“比较”。不进行比较很难发现事物之间的细微差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进一步认识本质,从而建立更准确的概念。

例如:学生经常会把“复制”和“移动”混为一谈。学生首先进行复制操作,观察其结果;然后进行移动操作,观察其结果。经过比较,学生发现复制将会导致目标和原来的位臵都会有相同的内容,而移动只是交换了位臵。通过对比,学生提高了认识,加强了记忆,克服了易犯的错误,提高了操作水平,也锻炼了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比较获得自我发现、自我思考的能力。

4、形象比拟法

形象比拟法是借用已感知的知识映射新知识,使新知识更容易理解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教师应具有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的能力,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和教法。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让学生容易接受,并且记忆深刻。

例如: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管理中有一种结构叫做“树型结构”,初学者不容易理解和掌握。教师讲课时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棵树,“树根”就像计算机中的磁盘C:、D:、E:;“树枝”就像文件夹;“树叶”就像文件,并且让学生在“资源管理器”中点击图标前面的加、减号,让其感受文件结构就像树发的很多枝,这种方式很贴近生活,学生很容易理解。

5、演示与实践法

教师出示实物、挂图,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投影机、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实验技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基本教学方法。演示与实践,应选择那些比语言表达更容易领会的过程或内容,不要重复演示。演示与实践要注意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三、走出教材,注重学生信息常识的强化

信息常识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教材上有关信息常识的内容比较少,给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可采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信息常识。

1、以教材为依托,向外延伸。比如:在学习CPU 的有关知识的时候,联系 IT 市场给学生介绍几款 CPU,并介绍它们的性能。同时,也可以讲一讲 INTEL 公司和它的总裁葛鲁夫。在学习WINDOWS 操作系统的时候,向学生介绍 WINDOWS 的诞生和发展,同时也介绍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 LINUX。当然,也要讲一讲比尔?盖茨与微软公司。在学习WPS 的时候,让学生了解求伯君与金山公司。实际上,任何一个超级大公司都有一位或几位传奇式的人物。说一说这些传奇式的人物和他们的大公司,对学生的心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他们创新的火花会迸发出来,学习的兴趣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爱国主义也会得到升华。在讲到新浪的王志东、搜狐的张潮阳、8848的王峻涛的创业奇迹时,学生潜意识里的创业梦想迸发出来,他们也希望将来有一天去硅谷或中关村创业。

2、联系社会生活,介绍新的词汇和热点事件。我们生活的时代,IT 行业每天都有可能产生新的词汇,这就有必要及时向学生介绍。比如什么是 WWW,E-mail 是干什么的,HTTP、URL、IP 分别是什么意思,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是一线通和宽带网,风险投资,电子商务是怎么回事等等,都有必要向学生介绍。

3、其他方法。除了向学生介绍相关常识外,还要鼓励学生从其他渠道学习信息常识。比如订阅有关 IT 方面的报纸和杂志,上网学习,和有经验的人交流,都可以让学生获得很多信息常识。此外,还可以组织信息常识竞赛。比如:网络是个新事物,可以组织网络方面的知识竞赛。

这样,通过向学生介绍 IT 精英、著名公司和对IT行业产生影响的热点事件等信息常识,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德育为先,注重学生信息道德的教育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既然是作为一种工具出现,那么跟任何工具一样,在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方便和机遇时,也会造成某些负面的、消极的影响,甚至导致严重的信息伦理道德失控。比如网络病毒、网络色情、网络欺诈、网络黑客等给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干扰和不良影响。由于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对信息的识别、分析、判断能力不强,而且自律抗诱惑能力较弱,因特网对他们的冲击会很大,因此信息道德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网络德育,成了新世纪突现在我们面前的德育新课题。陈至立部长在中小学信息技术会议上的报告指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但也带来了一些令人不安的问题,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泛滥……。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中,要克服单纯技术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1、创建相对单纯、安全的网络环境。建立“防火墙”、安装反黄软件,或向学生推荐优秀的中学生站点;或者,把优质的教育资源下载到学校的服务器上,利用局域网进行网上学习,来防止学生受到不良的影响。这样,学生的网络环境会相对单纯、安全些。

2、教会学生批判地看待和选择网上的信息。信息是海量的,其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完全防范、控制学生的网上活动是不可能的,也是不明智的,关键是教会学生批判地看待和选择网上的信息。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站点是否有价值,值得使用呢?我们可以从网站的拥有者(发起者)、页面设计、内容、实用功能等方面去评价一个网站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教会学生这些方法,并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这些方法去判断和选择。

3、加强青少年网上安全教育。跟任何真实社区一样,网络社区也有青少年学生应该避开的人和区域。对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危险包括感到不舒适的情景和行为、身体上的危险、泄露个人隐私或担受金融风险、遭受骚扰、伤害别人而卷入麻烦等等。对此,要教育学生记住,在现实的公共场合不该说的话和不该做的事,在虚拟的网际空间同样不说不做。要注意保守身份秘密,不与网上“遇见”的人随便见面,不要回复敌对、挑衅的电子邮件、聊天评论、新闻组信息,经常和教师或父母谈谈自己的期望以及网上的活动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缺少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供我们借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下功夫,认真实践,及时总结,敢于创新、锐意进取,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课堂教学艺术来优化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第五篇: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

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也出现了许多新手段、新方法。其中像是VCD、DVD、电脑、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现代化教学设备及Powerpoint等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网络资源走进了音乐教学课堂,这些辅助音乐教学模式创设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意境,丰富了教学内容,增大了知识信息容量,也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主宰课堂、手段单一的教学模式,极大地丰富和提高了音乐教学方式,提高了音乐课的教学质量。下面是信息技术运用在音乐教学中辅助教学的优点与缺点:

一、在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学生对生动、直观、形象、动态的信息比较容易接受,现代信息技术进入音乐教学领域在综合处理和控制声音、图像、影像等方面具有高超的能力,运用这一特有功能,音乐教师将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用于音乐课中,可以使音乐语言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例如:我在教《当兵的人》这一课时,通过视频播放2009年国庆大阅兵。同学们被这场景深深吸引,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因此兴趣特别浓,有的同学说:“老师在看一遍吧”。所以,对于学生而言,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情感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才会觉得学习是愉快的、轻松的;有了动力,才会去探究,学习才能变被动为主动,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要始终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但自主并不是放任自流,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引导。

二、音乐学科要具备丰富课程资源 音乐课程资源包括教师资源、环境资源和活动资源等,决不仅仅限于教材、教参。其中教师资源是实施音乐课程的骨干力量;环境资源主要指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设备等;活动资源则是指学校组织、参与或开展的各项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智慧、经验和方法充分开发这些课程资源,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方位、多角度、有目的的整合音乐课程资源。过去光靠嘴、钢琴、录音机、和黑板,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而现在信息技术的应用,具备了多元化、多样性,具有突破时空局限,扩大容量的特点。它使音乐所描述的内容由相对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的审美对象,并加快美的信息速度,加大美的信息容量,使学生直接受到美的熏陶。许多音乐教学资料都可以从音乐网站上查找,下载,许多网站都有mp3音乐,而且音效音质都不错,文件容量不大,适合教师存放在电脑资料库中,可实现网络共享。Flash动画歌曲还有与之相配的画面,歌词字幕,这使得学生在熟悉歌曲,了解歌曲内涵上有很大帮助。所以教师更要发挥网络作用,为学生打开另一扇窗,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资源,根据需要,从网络上查找、获取资料,更好地运用网络资源。现代学生见多识广,有的学生信息技术水平还相当高,有时教师还需向他们请教。因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能补充课本上的知识,还能拓展师生的视野。同时也改变了教师过去“高高在上”的权威,创造了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内心的想法尽情地流露,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创造了条件。

三、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将抽象的音乐语言转化成形象生动的声像音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通过筛选有益于音乐教学的素材,能创设意境,学生感官受到刺激,使它们觉得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现成的知识,更能发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欣赏能力,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例如:《高山流水志家国》这一课,我创设情境。用古色古香的中国水墨画为背景并播放视频《高山流水》。听完后,我问学生:“你想象到了什么?”学生想象到好多景象。有个学生说:“我仿佛看见清泉溪水从高山峡谷中淙淙奔流而出。”确实想象是智力活动的向导,是个体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想象能够使学习活动具有创造性。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一个很大优势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它能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让人产生联想。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必须善于想象。因此说,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想象,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并通过自己的歌声、琴声、舞蹈、语言表述出来,也就是说,为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创造的才能。

四、音乐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并辅助音乐教学

新音乐课程标准实施建议中强调,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其视听结合,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为此,音乐教师必须做好如下的准备工作:

1.音乐教师应转变观念,努力学习、掌握、使用信息技术。音乐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探索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点,并用之于教学实践,还可与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教师或学生合作实施教学。

2.认真备教材。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我们在备每一节课时,必须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广泛阅读浏览网上信息,找出需要增加哪些教材以外的知识点和教学中需要哪些素材和资源,准备相应的教学内容。

3.仔细备学生。了解所教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等情况,既了解一般情况,又了解个别差异。根据他们信息技术的水平、能力来分析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掌握的,通过分析学生的差异来进行分组,在分组中要特意安排接受能力较好和较差的同学进行搭配,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

4.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补充和支持教学。教师采用讲授、参观、演示、实习、练习、课堂讨论、欣赏、复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教师对学习过程进行讲评、对共性认识予以总结、对个别问题给予关注。

5.课后拓展,自主探索。课后拓展以学生活动为主,学生围绕音乐教师提出的具体问题,利用各种媒体提供的信息与资源,根据自己的实际和知识的特点进行独立的思考、探索,并在教师或同学的协同(师生、生生沟通,小组交流、汇报等)下,探索发现知识规律,分析问题,汇报学习成果,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

五、运用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实施结果调查

1.100%的学生喜欢教师在音乐课上运用多媒体设备或课件。他们认为,多媒体让他们感到新奇。有了好奇心,学习的兴趣就产生了,就为以后的学习开了个好头。现在的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见识很广,学习的渠道很多,他们都不喜欢教师在课堂上枯燥乏味地一讲到底,而是希望能把抽象、艰深难懂的音乐知识具象化。2.90%以上的学生认为音乐课应该视听结合。尽管音乐是声音的艺术,但要是配上视觉的精彩画面,音乐就不再是简单的音符,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更能体会音乐的真正内涵。

4%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硬件设施、软件还有待改善。现代的信息技术更新和快,为配合教学,一些上课用的硬件设备、软件也应该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

六、信息技术辅助音乐教学的局限性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提高效率,增加教学的容量。信息技术的运用必须因地制宜,恰如其分。如果脱离音乐教学实际,过分强调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转移到屏幕上,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的情感体验之中,在这样的音乐课上,视觉俨然成了欣赏的主角,听觉反倒成了配角。在课堂中,不能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使用,削弱了音乐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没有情感的硬件设备,它无论如何是替代不了音乐教师的讲解。音乐的真谛在于情感的交流,这是冷冰冰的机器设备无法代替的,它必须要靠教师声情并茂的教学来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电脑系统突然出现了某些问题,如:声音没了,电脑的速度太慢,或者操作上出现了失误,这就影响教学过程的正常进行,教师的心态会马上变得急躁起来,影响了接下来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和很强的随机应变能力。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不是全能的,只有根据课堂需要,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设计,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最大优势。因此,音乐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并结合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去。

下载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含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音乐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含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浅谈在幼儿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是幼儿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当今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要有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知识......

    信息技术与音乐整合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正在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的变革。当前新一轮的素质教育正在展开,随着新课程......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浅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信息技术课程也从单一学科知识的学习转向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那......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计算机正日益广泛地应用在世界的各个领域。正因为如此,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能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心得体会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融合》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令我豁然开朗,受益匪浅。从精彩的讲座中,使我深入解了什么是微课堂以及微视频的制作,进一步更新了我的教育教学观念。下面我......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姓 名: 韩 思 月工作单位:临 江 中 心 校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课程的改革,我们国家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过去只是单一的......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1、你是怎样认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的? 2、在实际教学中,你是怎样做的?3、据你了解,你校在这项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 1、充分利用交互式白板,请......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以化学平衡教学为例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我们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