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维的视角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时间:2019-05-13 03:15: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多维的视角评价数学课堂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多维的视角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第一篇:从多维的视角评价数学课堂教学

從多維的視角評價數學課堂教學 作者:潘 銘

新課程宣導發展性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關注個體的處境與需要,注重發展和變化的過程。那麼,在課堂教學的評價過程中要認真觀測教師把這些意識轉化為教學行為,採用了什麼樣的策略是否合適、是否有效,具體可從是否正確處理活動化教學中的幾個關係加以觀測評定。

一、正確處理主體和主導的關係,使教師“教不越位”,學生“學習到位”。

數學課堂生活應是師生積極主動、參與互動的動態愉悅的生活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與教師都是主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主動求知、主動探索的主體;教師是教學的主人,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為主導,在於為學生的學習制定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要求,引導學生對教學事例的分析,點撥學生思路,發展學生對數學概念、方法和聯繫的認識,激勵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學生為主體,不僅僅是要把雙基掌握得更好,而更注重其掌握雙基的內部機制,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形成數學基本能力,數學意識、素質得到發展。

主要觀測:

1、是否注重改 “小步走” 為適當的 “大步走” ? 目前,大量的課堂提問往往設計得過細、過窄,缺乏價值,這種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模式不妨稱為 “小步走”,這種 “小步走” 看似滴水不漏、非常嚴密,其實恰恰限制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成了老師表現的舞臺。把問題提得“大”些,即“大步走”是讓學生更投入地去探索、發現的有效方法,讓每個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

2、是否及時收集回饋資訊,調整教學過程?

3、是否重視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指獲取知識的能力的培養,重視學法的指導?

二、正確處理結果與過程的關係,注重“結果”的全面性、“過程”的探索性。

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另一重要特點便是活動過程的綜合性,在這活動過程中,不僅僅是理解多少個概念,學會某種計算、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思路,不僅僅是學習和運用數學知識,而且是在實踐活動中動腦、動智、動情,主動獲取知識和方法;並通過師生、同學間的交流、探索、思考、評價和運用知識,不僅達到預期的活動目標,而且能受到一定的教育或多方面培養學生的興趣、探索精神、獨立思考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等。

主要觀測:

1、是否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去體驗感受數學的價值?

2、是否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融猜想、討論、實驗、交流、觀察、歸納於一體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成為課堂的主流?

3、是否善於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進行質疑問難、辯論交流?

4、是否讓學生學以致用,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解決實際問題?

三、正確處理個性與共性的關係,既要“個性張揚”,又要“共性發展”。

以活動化為主宰的數學課堂最重要的一點是始終貫穿的思維活動。任何知識的運用都離不開思維。在現實教學中,由於學生個體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在思考同一個問題時的具體思維活動既有相通的個性也有各自的差異。而活動化教學模式正是通過面向全體學生問題的設置,使全體學生都能圍繞其展開積極的思維活動,找到自己的 “思維場”,使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優質思維 “產品”生成的可能性。其次,在這思維場的構建中,要重視學生的獨立思考、集體研究、相互討論的相互結合,讓思維場之間產生 “磁場效應”,有效地促進學生按自身的思維、方式、習慣、特點圍繞問題展開思考,防止學生長期處於“跟著想、照著說、模仿練” 而造成的思維惰性。再次,思維場的構建還要加強思維方法的指導,重視思維能力的培養,通過思維方法的小結、思維過程的回顧、思維經驗的交流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技能。

主要觀測:

1、是否力求改革單一的課堂交往形式,建立個性化、交互化、多樣化的課堂交往形式?

2、是否採用小組討論、同桌合作,提高單位時間的受益面,發揮群體互動的作用?

3、是否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在群體互動中脫穎而出,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在群體互動中受到啟發與幫助,獲得發展?

四、正確處理外顯形式與內隱活動的關係,既要“量的積累”,又要“質的發展”。

衡量一堂課成功與否的標準就是看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而不是看教師教得認真不認真,也不是門面熱鬧不熱鬧,外在形式多樣不多樣,如果學生不想學或學了沒有收穫,即使教師教得再辛苦,外在形式再多樣,也是無效或低效教學。在有效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 “雙基” 應該是扎實的,思維應該是活躍的,情感體驗應該是積極的。現代教學的評價並不是提倡為了某個環節的突出而放棄了整個教學任務,也並不是注重“高密度”、“高強度”達到 “耳熟能詳”、“熟能生巧”,成功的數學課堂應該是智慧目標和情意目標同步並進的,既有基本知識“量的積累”,又有良好的數學意識、情感態度的形成、思維方式轉變的“質的發展”,這樣的課堂無論對學生後繼學習還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都應產生積極的影響。

新的數學教學對教學過程的關注超過了對教學結果的關注,他不僅僅是對於作為直接結果的產品的評價,更是對全過程的外顯行為、內隱過程的全面估量。新的課堂教學中要重在評價外顯活動即外部的操作活動與內隱思維活動的相對統

一、有機結合和雙向的作用,以實現完整的科學實踐認識過程。

主要觀測:

1、是否有效地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2、情景的創設、多媒體的運用是否恰到好處、具有實效?

3、是否注重多種教學手段的優化組合?

4、是否賦予數學學習以情激趣? 學習情緒是否飽滿,是否具備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

5、是否採用激勵評價,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成功的喜悅?

6、是否能讓學生勇於克服困難、悅納自己,激發興趣,培養健全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

五、正確處理對教材的尊重與靈活處理的關係,既源於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

教材是落實《教學大綱》、實現教學計畫的重要載體,也是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主要依據,但教材內容僅是教學內容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教材只是一種載體,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師不應成為教材、教參的奴隸。” 教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客觀地分析教材,優化教學內容是首先要注意的問題,對教材的把握上要思考教材內容是不是達成課時教學目標所必須的,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和調整;哪些內容需要滲透數學思想; 哪些內容需要改變呈現形式、提供現實背景。

主要觀測:

1、是否挖掘教材中蘊涵的實踐、德育因素?

2、是否充分挖掘教材中蘊涵的數學思想方法,注意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

3、是否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運用開放性策略來改變教材內容單一的呈現方式?

4、是否注重學科間的相互滲透?

只有關注我們的課堂教學的評價,關注我們的評價方式,才會對課堂的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產生根本性的變革,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才能以學生探究為主,把互動式、多樣化、個性化的學習融合在一起,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以評價促發展,不斷提高教學效果。1

精品文檔

精品文檔

第二篇:谈法治的多维视角

四川南充市国税局政策法规处 魏 勇

随着依法治国方针的确立,法治成了当今中国最流行最时髦的词汇之一。在依法治国大旗下,“依法治省、依法治市、依法治村、依法治税”等口号可谓铺天盖地。什么是法治?对法治应持什么态度?恩格斯说:“在科学上,一切定义都只有微小的价值。”因此,笔者在这里不探求法治的内涵,而是从多个视角对法治进行审视,以期能凸显法治的冰山一角。

----方略观。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意味着国家的治理主要依据法律来进行,社会的整合主要由法律来实现。法治是与人治对立而言的,对此江泽民主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在历史上曾出现过礼治、德治、党治等多种管理国家的模式,但都是专制制度的产物,与人治是一脉相承的。只有法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在治国方略上,法治是否应与德治相结合呢?笔者认为,既然作为治国模式的一种选择,我们应当持慎重态度,并且只能坚持一个标准,要么是法治,要么是德治。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主张,但因“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八议”(古代刑法对八种特权人物减刑的规定)、“官当”(以官抵刑)、“上请”(贵族犯罪上报皇帝减刑的制度)等特殊规定使得所谓的“礼”、“德”成为剥削阶段鱼肉老百姓的工具,而且由于在惩罚犯罪上坚持了双重标准,导致了法律适用的混乱。①虽然人民当家作主的当代中国与古代专制社会已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知道,法律是对人民行为准则的最低限度(当然包括维持社会秩序所必需的最低的公共道德)要求,依靠国家暴力这个外在强制力执行,而道德往往是对人们行为准则的较高要求,依靠人民的内心信念来自发实现。当今中国,法制意识不高,实现真正的法治都很困难,要实现较高要求的德治谈何容易?再者将国家重大事务寄托在少数人的内心信仰上也是极不可靠的。况且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德治的作用,就会削弱法治的力量,淡化法治在管理国家事务中的绝对权威性和至高性,从而最终影响法治的实现。应当强调的是,我并不忽视道德在调整社会关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是说作为治国方略只能坚持一个标准、一个模式,笔者认为以中国实情出发,在治国方略上实行法治是正确的唯一的选择。

----至上观。至上观是指法律在各项行为规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其他规则、规范不得同法律抵触。对此,我国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与之相适应的是,司法者(法官)完全独立,唯法为上,将法律视为自己的唯一上级,只服从法律;执法者在执法上,贯彻“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社会公众要自觉遵守法律,奉法律为“圣经”,绝不干违法的事情。然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是,法官在办案时,往往不能独立,喜欢听从庭长、院长等所谓“上级”意见,有时,基层法官对案件拿不定主意时,往往请示上一级法院,以上级法院意见结案,这样等同于变相减少了审级,剥夺了当事人的上诉权。其实,不同级别法官、法院之间只有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他们都共同服从一个上级“法律”。对于法律至上性问题,笔者还想到,前不久议论得沸沸扬扬的总理为民工讨工资一事,可谓让人欢喜让人忧,喜的是,总理关心民工疾苦,体现了中央领导的拳拳爱民之心。忧的是,法律的至上性、权威性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为何老板们敢胆大包天冒违法的风险呢(违反了劳动法)?原因就在于法律在他们心中没有多少地位。为何民工们不愿意将老板们告上法院呢?原因就在于他们认为,法律对于他们这样的“弱者”来说,起不了多少作用。当然也的确存在个别先进者勇敢者曾拿起法律武器抗争过,但法律的至上性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罢了。在法治口号满天飞的当代中国,法律竟不如一句行政命令(总理的一句话)威力大,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程序观。西方有一句格言:“没有程序就没有正义”,这说明洋人注重程序。而中国有一句格言:“好猫歹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表明国人很看重结果。二句格言映射在法治思维上的区别就是洋人重视程序法,国人重视实体法。洋人认为,如果程序不公正,即使结果很公正,也会让人怀疑结果的公正性。这里举“两人分一个苹果”的经典例子,怎样分才公平呢?答案是切苹果的人后选苹果。如果让先切苹果的人先选苹果,即使他是孔融第二,自愿选择了较小的一半,也会使得另一人有“吃亏”的感觉。再如中国人分房子,先是工龄加分,再是职务加分,最后排出名次,确定分房顺序(当然,这种分房办法并不涉及法律问题,笔者纯粹从程序角度看此办法)。请问:加分因素和加分标准是如何确定的?为何学历不加分?工作先进不加分?……。由于这种分房办法带有“官本位”和“论资排辈”的因素,因此这种分房程序难免让多数人觉得不公正。相反,日本人分安居房则采取抓阄的办法确定分房顺序,结果分到比较差的楼层的人也觉得很公正,因为,他们觉得人人都有分好楼层的机会,只不过没有抓住罢了。正如马克思所说:“程序是法律制度的生命形式”。失去了程序,法律就失去了生命。“法治原则要求人们必须通过合法的程序来获得个案处理的实体合法结果,因此,从法律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就应当强调程序的前提性地位,这意味着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和主张,即使符合实体法的规定,也将被否决。”②在法治上,我们要实体正义,更要程序正义。

----权利义务观。任何法律关系,其内容都是权利和义务。以权利和义务作为分析线索是法律思维方式的显著特征。当法律对权利和义务作了明确规定时,对权利和义务的确定是很容易的,问题是当某一行为,既未被法律规定禁止又未被法律规定允许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权利和义务呢?是采

取权利推定优先观还是采取义务推定优先观?我们知道,在专制社会,法律规定的权利姑且可以被任意剥夺,何况法无明确规定呢?可以说专制社会政府的权力是无限的,因此古代有“民可告官但不可告官府”的说法,因为在统治阶段眼里,官府永远都是正确合法的,只有个别官员才会犯错误和不守法。由此可见,在专制社会,政府采取权力推定优先观,对国民采取义务推定优先观。在法治社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国民全体,政府的权力来自国民授权并须依法执行。再者,由于政府公权力的滥用导致的恶果远比私权利的滥用危害大得多,因此,要对政府实行义务推定优先,实行有限政府,以防止其权力恶性膨胀而恣意妄为。对于国民而言,政府不得强迫其做法律不强迫他做的事情,不得禁止其做法律不禁止他做的事情,在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实行权利推定优先的原则。由权利推定优先观衍生的是,当法无明文规定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之间(即私法领域)奉行“意思自治、契约自由”原则,只要不违法,任凭你天翻地覆。此外,要正确对待权力和权利,还要正确处理公权力和私权利的“势力范围”。立法上,政府公权力与私权利要在不同的生活场域求得平衡,公权力不能不分范围地随意介入私人生活场域。在传统中国,对公民个人的权利始终是一种漠视和卑微的态度,对此,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说:“就东洋文明而论,其所短约有数端:“……不尊重个性之权威与势力;阶级的精神视个人仅为一较大单位中不完全之部分,部分之生存价值全为单位所吞没……。”由于对个体权利之淡漠,公权力总是手伸得过长,管得太宽,不当地介入私人生活场域,例如,据报道,某地公安机关以夫妻二人在家中看黄碟为由对二人进行治安处罚,搞得当事人疯疯癫癫的。再如房屋拆迁条例由于政府角色错位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搬迁户的合法利益,更有甚者,某些开发商打着政府的招牌损害搬迁户利益而中饱私囊,已有很多人批评该条例为“恶法”。欣喜的是,现在强制婚检被取消了,表明政府已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位置了,相信不久的将来,以人权为本的权利本位观定会深入人心。

----证据证明标准观。证据是法官断案的依据,是诉讼的灵魂。在司法实践中,人们更为关注的是,证据达到什么证明程度才能定案呢?震惊世界的美国前橄榄球明星辛普森杀妻一案的判决结果令人难以置信:在刑事法庭上辛普森被判决无罪,保全了生命,而在民事法庭上,却被判有罪,赔偿其妻亲属巨额财产。为什么前后两个判决自相矛盾呢?原因就在于美国人对于不同的诉讼采用不同的证据证明标准:他们认为,在刑事诉讼中,代表国家的控诉方相对于被告方具有较为优势的地位。此外,人死不能复生,对被告处以刑罚应持慎重态度,因而刑事上的证据证明标准应该严格要求,要达到排除合理怀疑的程度,否则就不能判决被告有罪。在民事上,一般只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和人生关系,不涉及剥夺当事人的生命和长期自由问题,对胜诉方的证据证明标准采取“具有概然性优势”即可。在当今中国,我国刑事、民事、行政三大诉讼在证据证明标准上均采用同一标准:即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证据达到什么程度才是确凿充分?对此不同的法官有不同的看法,这使得在定案上具有一定的主观主义成分。同时在这种证据证明标准的指导下,通过二审纠正错案能力显得不强,而通过启用审判监督程序这种事后监督机制来纠正错案在我国刑事案件中占有不小比例。另外,民事案件由于证据证明标准太高影响了诉讼的时效性,使得案件积压严重。证明标准的同一性使得三大诉讼在证据采纳上形成了该严不严,该宽不宽的后果。综上所述,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的诉讼种类和诉讼任务构建新的梯形证据证明标准体系:具体来说,刑事诉讼应采取“事实清楚,能排除合理怀疑”的高标准,行政诉讼证据要能达到较高程度概然性优势,民事诉讼证据达到一定程度的概然性优势即可。

----忠诚观。人们对法律要忠诚,要忠诚地遵守法律,要忠诚地执行法律,就是要像苏格拉底那样对法律忠贞不二。苏格拉底是个著名的哲学家,他经常讥讽旧习,抨击时弊,对那些自我标榜为社会支柱的政客们的揭露尤其不遗余力。因此,他得罪了一些“当权者”,于是这些“当权者”便利用雅典荒诞不经的法律,以“煽动罪”、“败坏道德罪”、传授对诸神不敬的学问,腐化及误导青年等罪名逮捕了苏格拉底。后经陪审团审判苏格拉底被判死刑。临刑前,他的弟子们来看他,告诉他弟子们决定帮助他越狱,而且一切都已准备妥当。但苏格拉底却对弟子们说:“我的信仰中有一条就是法律的权威,一个好公民就要遵守本市的法律,既然雅典的法律判处我死刑,合乎逻辑的结论就是:作为一个好公民,我必须去死。” 苏格拉底最终带着对法律的忠诚含笑离开了人世,但他的思想却流芳百世。在大多数国人来看,苏格拉底有点迂腐,既然法律本身不公正,为什么还要服从呢?我认为,这正是国人不守法的症结所在。这里涉及到一个“恶法是否是法”、“有没有一种服务法律的义务”的问题。有人认为,恶法不是法,人们不需要服从,只有符合某种正义准则和道德原则的法律才是法律,由于人们心中的道德准则与正义原则并不完全一致,也就必然存在意见分歧与矛盾,人们在行动上就有可能错误地反对法律,从而造成无政府状态和法律秩序的混乱。因而,为了建立良好社会秩序,人人都应当遵守法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现代中国,法律是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制定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基本意志,先天具有“良法”的属性,我们更应当自觉遵守和维护。诚然,我国的法律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但我们不能以个别法律是“恶法”为由而不守法,我们应当养成一种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法律不健全不完善时,只能通过合法的程序来进行法律的立、改、废,而不是在法律的遵守上采取抵制态度。换言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当象苏格拉底那样忠诚地服从和维护中国现行法律,这样我国法治的进程才会大大提前。

----信仰观。我的法理学老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中心常务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姚建宗教授认为,我国法治现实的真实情况是,我们一直强调并进行着法治“硬件”系统的法律制度的建设,而较为忽视作为“软件”系统的法治精神与情感;我们一直迷信与崇拜国家政权的强制

背儒家精神和原则,即使没有造成危害后果,也要定罪惩罚。

②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第12页。

③姚建宗著:《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第352--353页。

参考文献:

1.郑成良主编:《现代法理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第一版。

2.姚建宗著:《法治的生态环境》,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谈法治的多维视角(第4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第三篇: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1.1课堂教学评价的概念

课堂:可以称作班级或教室,英文中统称classroom,是伴随着夸美纽斯的班级授课制产生的。广义的课堂被引申为任何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或活动;狭义的课堂是指这一无意义的物理形式;中意的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环境形成的多种功能的综合体是一个充满生计和活力的复杂系统。课堂教学是学校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教学的内涵要比课堂教学广泛,因此课堂教学评价是应运而生的。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诸因素及其发展变化进行的一种评价判断活动。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评价的一部分,其内涵小于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与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区别:教师评价主要是指对教师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包括教师的基本素质评价、教师教学能力评价、教师教学工作过程评价、教师工作绩效评价等内容。学生评价是指对学生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价,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内容。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堂教学评价有所不同,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中的评价对象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而课堂教学评价不仅仅指教师的教学活动,还有学生的活动及与教师的交互作用等。

1.1.1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

课堂教学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的实现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的实现。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多种功能,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强调比较、鉴定选择的功能,而从现代课堂教学评价更加注重的是诊断、改进和形成功能。正如CIPPP评价模式的创始人斯塔福尔比姆所说:“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证明,而是改进。”因此可以这样理解,课堂教学评价的各种功能都是为共同的终极价值服务的,及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这便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意义所在。

1.1.2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

关于教学过程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1)三要素说:包括教师、学生、课程(或教材、教学内容)。

2)四要素说:有人认为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手段四要素;还有人认为

包括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环境条件。3)多要素说:比如“七要素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教学环境,教师,学生。还有学者认为教学过程是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学的角色系统,而维系这个系统的是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教学常规,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等一系列因素。以上的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大多都是从静态的角度考虑的,刘志军则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讨论了课堂教学要素。静态要素是指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和基础,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物质环境。动态要素是指课堂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呈现的最基本要素,包括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方法,教学心理环境等。从以上的对教学几班要素的分析可以得到两点启示。一是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性和综合性的活动。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各个要素都无法孤立存在,每一个要素都必须以其他要素的存在为前提。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各个要素只有综合的发挥作用,才能形成好质量的课堂教学。各个要素的高水平不一定能形成好的课堂效果,相反只有各个要素紧密的融合入在一起,才有能实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二是课堂教学的效果具有动态生成性。课堂教学的质量实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生成的,在生成的过程中充满了变故。

综合已有的对教学基本要素的研究,结合课堂教学的本质特点,可以将课堂教学评价的要素概括为七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心理环境,教师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效果。在这些要素中,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时评价的核心因素。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预先想要达到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制定必须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之间水平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不是孤立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它既存在于师生之间的所传递的教学内容中,也存在于教师与学生的具体教学行为中。2.教学内容

现在已经不是教材是圣经的时代了。现在的教学内容,就不仅仅是教材呈现的内容,也包括教师把生活中于教学目标相关的事物纳入课程教学中成为教学的资源,以及教师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及相关的内容还原为学生易于理解的教学内容。

在处理教学内容时,首先,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目标,确定内容及范围;其次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有科学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概念的呈现应该是分阶段的,有时只给初级概念,描述其含义,这是更要确保概念的科学性;再次,要看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先呈现什么,再呈现什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最后,还要考虑数学思想方法发热合理渗透。3.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作为教师与学生的在课堂教学中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使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因素。要依据不同的教学时段的要求,灵活的选择不同的数学方法和数学手段,并且重视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讲求实际效果,坚持启发式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那一种教学方法,都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扬民主,为学生的质疑提供条件;设计练习要有针对性,层次性;坚持面向全体同时又因材施教。

4.教学心理环境

教学心理环境主要包括课堂教学气氛和课堂上师生关系。这一要素在课堂教学中的形式和作用比较特别。它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并不存在,或只是以观念的形式存在。只就有在课堂教学开始以后,这一要素才逐渐生成。而它一旦生成,就会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产生持久和广泛的影响,并进而影响到其他要素。这一要素形成以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5.教师行为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者和领导者,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他在教学中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教学中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必须以教师具体的教学方案为中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材料,恰当的组织安排学生的学习活动,机制的处理课堂上的突发事件等一系列的教学行为,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形成。

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特征是由教师本人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以及教师的人格特征决定。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教学,必须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另外,教师的人格特征,如理解、公平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6.学生行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整个课堂教学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活动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还是一种人际交流活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包括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行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行为等,都是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可以用来衡量一堂课的成败。正式通过这些行为,具体体现出学生又不知到知、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转化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情感丰富、个性发展的外部表现形式。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主要包括是否参与提出目标;是否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学习中学习;是否积极参与他人合作;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是否在学习过程中自我监督,并参与评价的过程。7.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主要是指运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教学过程的反馈信息检验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包括是否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智能是否已经有所提高、情感态度的教育是否恰当、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和官渡、信息交流是否多向、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如何、学生思维是否活跃、课堂整体效果是否良好等。

1.2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点的转向

1.2.1课堂教学价值观的转向

课堂教学评价不可能回避价值问题,这是研究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前设。课堂教学价值是有关课堂教学活动的功能和意义的具体表现,是指课堂教学满足教学主体需要的关系。课堂教学有很多价值,叶澜教授认为课堂教中学的价值是多元的,包括知识的价值、发现知识的价值、方法的价值、交流的价值,他提出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从单一的传递书本知识,转向培养主动、健康发展的一代新人。

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是随社会发展而变化的,总体来看,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进入21世纪,在批判反思的基础上,提升价值、情感、态度的重要性,从而使知识与技能、智力与能力、价值观与态度以及个性发展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1.2.2对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

我国现在的课堂教学评价存在以下几个弊端: 1.评价功能异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主要采用行政人事和管理取向,用于对教师的考核和评比,评价的结果和教师的晋升直接挂钩,也正因为如此,带来虚假的“公开课”。在这种评价中,评价的功能和作用被异化了,仅仅成为对教师评定等级的工具。而事实上,现代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应以教学的改善为目的,应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目的,应该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2.目标的局限与单一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偏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完成认知目标是教师在组织教学中一件很重要的任务,但绝不是教学的全部。正如苏霍姆伦斯基描述的那样:“教师使出教育学上所有的巧妙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变的尽可能地容易掌握。然后再将所有的东西要求学生记住。这种忽视学生主体只重视知识移植的课堂教学是对学生智力资源的最大浪费。”但在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同时又要看到学生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数学态度和情感发展。3.过于关注教师教学设计的完美

以往的评价,过于关注教师教学设计的完美。许多观摩课中的不少环节就是为迎合评课标准而设计的。而对于学生的发展却毫无意义,而且严重束缚了教学的灵活性和变通性。不可否认,一节好课必然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但教学法中有一句话很重要:“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教学评价的重在体现教师如何做好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为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提供空间与机会。

4.从本本出发,忽略了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需要

传统的评价,评价者偏重评“教”,忽视评“学”,课堂教学评价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行为,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主要以教师的语言、板书、课堂提问技巧、内容的安排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而忽视了教学中最核心的学生的发展需要,由此造成了教师为书本至上,使课本成为教学之本。

实际上,按照建构主义理论,教材只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条线段,并非教学活动的圣经。教师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创造的处理,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思考的多样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1.2.3数学课堂教学关注点的转向

1.由关注本本转向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 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感兴趣的事物作为背景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具体形象的认识支柱,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兴趣和亲切感。

2.由单一的知识目标转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既需要关注教学内容上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知识上的掌握,同样也要关注教学中的情感、一直等方面的要求,促使学生达成情感的有益变化、意志水平的提升。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应该以知识技能为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3.由单纯的教师讲授转向重视学生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数学课堂中,要改革传统的教师的教和学生学的模式,在设计、安排和组织教学的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的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改变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和操作实验等活动的空间和机会,让学生在具有现实的背景的活动中去探究、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的精神,运用数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交流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现实的、有趣的和探索性的数学课题的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4.由远离生活转向生动具体的教学清净的营造

按照新课标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加强数学学习与现实之间的联系,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在教师的帮助下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搜集资料,获取经验,从而学会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由单一的教学手段转向现代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 6.由教师的独白转向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

现在的课堂,教师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儿学生也逐渐后后台走向前台,成为真正学习生活的主体。

1.3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与策略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的方法一般有观察法、访谈法、测验法、问卷调查法、表现性评定等。1.3.1观察法

1.观察法的含义与特点

课堂观察法是是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它是指研究者或是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根据资料做相应研究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观察法的重要价值在于它是一种现实实施的方法,在自然的情境中,评价者在事件发生的当时进行研究,可以随时捕捉各种教学现象。

另外,观察法简单易行,操作灵活,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原始材料。观察法也有本身不可避免的弊端。比如,由于评价者本人的偏见或片面性。而且,观察者的情绪、态度、水平、洞察力、鉴别力等,都直接影响观察效果。

2.课题观察的基本步骤

不同类别的课堂观察在运作时有不同的过程,但一般来说,课堂观察分为三个基本阶段:观察前,观察中,观察后。

课堂观察前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计划,首先,要确定观察的时间、地点、次数等。其次,要根据观察的目的确定观察的焦点,即需要记录的事件和行为,再次,设计或者选择观察记录的方式和工具。最后,如果有可能,应该事先确定被观察行为的一般标准

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课堂观察的实施阶段包括进入课堂,以及在课堂中,按照事件拟定的计划和选择的记录方法,对所需的信息进行记录。进入课堂是进行课堂观察的先决条件。在课堂情境中,按照预先选定的记录方式对观察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是课堂观察的主体部分。记录方式基本方式基本可为定性和定量两类。定量观察的记录方式包括编码体系、记号体系或项目清单、等级量表。定性观察的记录方式包括描述体系、叙述体系、图示记录、工艺学记录等。

课堂观察后——资料的分析与结果的呈现。课堂观察结束后,最后能在近期内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加以整理和分析。避免时过境迁而发生偏差。资料分析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对原始资料的有效利用和对结果的准确解释。资料分析和整理之后,即可以从系统的资料中归纳推论出研究结论。1.3.2 访谈法

一.访谈法的含义及特点

访谈法是评价者通过与被评价者面对面的交谈来搜集资料了解情况的一种方法。访谈法的优点:可以保证较高的回答率;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可以使被评价者更好的合作;适用范围广。二.访谈法的步骤 访谈计划的制定

访谈计划中大致包括这样几个问题:访谈的目的和主要内容。访谈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了解教师对自己这节课的评价,了解教学背景,包括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教师的学生的基本情况等。

 拟定访谈问题

教师访谈参考提纲:教学目的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你是否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教学策略,做了哪些调整;课的背景:包括这节课与前后学习内容的联系与单位教学内容的关系等;教师基本情况;学生基本可情况;教师对教学的自我评价。

学生访谈参考提纲:老师课上讲的内容你都能听懂吗;你认为老师讲的内容能使你举一反三,有启发性吗;老师的讲了有趣吗;上课时老师让你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了吗;上课时你都能解决了那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你和其他同学讨论交流意见吗;你们是怎么样进行小组合作的;下课后,你有兴趣思考老师在这节课中讲的内容或题目吗;你能独立完成老师这节课布置的作业吗;你能说出这节课的内容与实际的联系吗。 安排问题呈现的次序  确定访谈的方式和程序  确定访谈的时间表 1.正式访谈

 一般的访谈,在正式访谈之前,要经过一次试谈,以检查所设计的问题及提问方式是否恰当,问题之间的排序是否合适等。

 在正式访谈中要注意访谈时间、地点的选择,要能够尽快接近访谈对象,建立一个融洽的访谈气氛,自然地按照预定的计划进行访谈,并且做好访谈记录。

2.整理和分析访谈结果

访谈结束后,要对访谈中所搜集的材料进行整体和分析。原始资料的整理需要进行分类和编码。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可以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计算出各种类型回答的平均数或百分比,或者对访谈中表述的性质进行直接分析。

三、访谈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访谈的时间安排。课堂评价访谈的时间应安排在听课之后的当天举行,并且尽可能早的安排,这是评价的双方对课堂场景都保留着陈科的印象。 访谈的地点选择。访谈的地点应该保持适当的安静,不受外界的干扰。

 访谈的气氛。在访谈中,评价者应该注意营造一种和谐、轻松、愉快的气氛,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被评价者,不能以领导和专家的身份自居,努力减轻被评价者可能产生的心理负担。

四、访谈的主体意识

访谈一定要围绕主题进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信息资料。

五、访谈的技巧

访谈法的关键取决于评价者本身的访谈技巧。1.3.3测验

1.测验法的含义和特点

测验在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课堂评价中所使用的测验法属于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进行的一种随堂快速调查,通过编制简单的测试题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测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是口头的形式。测验法的优势在于它是有组织有计划的针对性较强的定量化获取教学信息的工具。它可以对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2.测验法的步骤

明确测验目的;确定测验的内容和评价标准,也就是编写测验明细表;选择、设计和汇编评价任务,即编制试题;测试的实施、测试的结果的分析和使用。3.测验法的注意问题,必须明确评价的目的,测验试题的编制必须围绕教学目标,测试题目的叙述要遵循一些共同的要求,测试结果的使用要淡化其评定等级的功能,促进课堂教学评价功能的正常发挥。

1.4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一般说,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时,主要有以下两个阶段: 1.4.1课堂评价的准备阶段 1.确定评价的标准

根据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将一节好的数学课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

每一节课都应当是有针对性的,没有一个适合任何学生的教材和教案。只有根据学生实际和充分考虑当时当地的教学条件,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才能有效的达到预期教学目标。(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好的课堂应当有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学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建立丰富的情感体验,宽松和谐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只是游戏或生动的情境才能实现,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

(4)尊重学生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不同班级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特征,同一班级的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好的课程应该关注不同学生的需要,尊重不同的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学习内容的要求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应根据不同年龄和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同时也要符合不同的学习内容。探索与发现的方法是需要提倡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应当用这样的方法,新概念新方法的内容需要学生去探索,有些规定性的内容也可以用接受式的方法。

(6)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余地。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的理解和需要一定创造性的问题更需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2.确定评价者 3.确定评价方案 4.进行评价有关技能的培训 1.4.2课堂评价的具体实施 1.收集评价信息

收集信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进行: 说课;课堂听课;问卷调查、测验、座谈、访谈.2.进行评价面谈 3.撰写评鉴报告 4.经常性的自评 5.中期检查

第四篇:以多维视角谋划和创新组织工作

以多维视角谋划和创新组织工作

十七大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注入了新的内涵。省委根据科学发展观在浙江的生动实践,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这些,迫切需要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主动适应,主动服务,提升水平,积极探索党的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相融合的新机制,不断更新理念,完善方法措施,切实以多维视角谋划和推进今后一个阶段的组织工作。

1、注重从经济视角思考和创新组织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党的中心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是组织工作的第一要务。从经济视角思考党建工作,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

一是组织工作要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要求高度对接。真正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资源转化为 发展资源,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要及时调整组织工作的思路举措,大力培育创业创新型人才,大力培养引进新兴产业所需的领导人才和领军人才,切实发挥组织工作在推进科学发展观落实上的导向作用、推动作用。

二是组织工作要与经济组织新发展有效适应。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应延伸到哪里,基层组织就应覆盖到哪里。当前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迅速发展,这是未来农村组织发展的方向。XX己有248家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工作必须及时适应当前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党建和组织工作要及时向这一新经济组织延伸,通过“支部+合作社”的方式,加强领导、指导,实现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互动,增强党的影响力,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三是组织工作要与党员干部创业创新的热情和需求有机结合。运用组织工作的独特资源与手段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党员干部创业创新的要求。比如,XX市出台的关于党员创业扶助工程、“远教创业致富”工程等十大推动党员创业创新举措,都有效满足了基层党员群众的创业需求、激发了创业热情。

四是组织工作要善于借鉴经济工作中的一些手段和方 法。比如,要借鉴商品名牌的意识打造党建工作品牌,通过强化品牌意识,使我们探索实践的经验成为长效、高质量、富有实效的举措。近几年XX先后打造了“南湖水上课堂”、“一员双岗”、“党员承诺”、“96345社区服务网络”,组建工商“红盾”服务队、质监“蓝剑”服务队、服务队和有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等等党建工作品牌,再比如,在工作中引入经济手段,实行项目工作制,以项目推进的形式推进党建工作,使这些党建工作品牌成为党员服务群众的“金字招牌”。成为一种无形资产,也促使职能部门不断维护品牌、提升品牌。

五是组织工作要强化党建工作有投入更有产出的理念。党建和组织工作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党管干部、党管人才两个原则一起把,干部工作和组织工作两个轮子一起转,干部队伍、党员队伍、人才队伍三支队伍一起抓,为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我们要通过强化这一理念,抓住各种契机,争取各方支持,在不断加大投入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产出。

六是要运用经济手段破解组织工作服务发展的难题。XX市在人才公寓建设中,采用人才专项资金贴息的办法加

”农技“110快了建设进度;在助推党员带头创业中,尝试创业项目帮扶机制;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探索财政扶持、贷款贴息、用地扶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实行结对帮扶等政策扶持;在新农村建设中广泛调动工商联力量,加大村企联建,等等。这些方法,都是组织工作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有效整合资源,破解发展难题的有益探索。

2、注重从政治的视角思考创新组织工作。党建和组织工作本身就是政治的范畴,又是服务政治建设的重要保证。从政治视角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才能保证方向,高举旗臶,不断巩固和夯实党的执政地位与基础。

一要把好执政方向。组织工作要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通过多种方式要让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深入人心,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两个“真”,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要从执政党出发思考和处理问题,所有的思路、决策、措施都要同执政使命联系起来,同巩固执政地位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以执政能力的提高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各项工作。

二要抓好执政主体。党的干部队伍是党执政的实施者 和承担者。要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切实强化执政意识,切实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特别要抓好各地、各部门“一把手”的选配工作。要突出政治导向,始终高举旗臶,把握方向,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把握在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手中。

三要巩固执政基础。着眼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把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好,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四要完善执政体制。要进一步规范和正确处理党政关系,更好地实现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政治、思想、组织领导。尤其要优化职能配臵,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要加强对权力的制约监督,增强党内事务和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3、注重从文化视角思考创新党建和组织工作。组织工作同文化建设息息相关,党建理论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工文化本身就是党建文化的重要内容,党建工作对象本身就是先进文化的示范引领者。

一是要善于运用文化资源服务干部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理论武装重中之重,也是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的重要内容,组织工作要善于运用文化资源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创新理论教育培训的形式,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达到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目的。

二是要善于运用传媒手段宣传组织工作。组织工作要宣传、宣传工作要组织。组织工作群众关心、社会关注,在开放的条件下,要实行开放的组织工作,加大透明度、公开性,通过媒体宣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的过程,成为接受各方监督、了解民意的过程,成为完善思路、总结提炼、扩大成效、推动工作的过程。比如,在2007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关怀中教育人、感召人、凝聚人,以组织工作运用文化手段加强干部党员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比如,对村干部进行养老保险,对社区干部实行医疗保险,对老党员进行生活补助,对流动党员进行帮扶关爱,都会有效增强党的凝聚力。作用。

堂特别党课”等活动中,就在人文6 年开展的领导班子“树新形象、创新业绩”主题实践XX市“喜迎十七大17

三是要善于运用人文关怀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四是要善于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对党员干部群众的激励XX是党的诞生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政治文化资源,要借助南湖红船的影响力,放大其教育效应。把党的88年的发展历程、改革开放历史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XX“四位一体”的建设成就作为活教材,教育激励党员干部永葆先进性。同时,注重以党内先进文化资源带动社会文化建设,比如,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为抓手,加强农村网络文化建设,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目前我们已经实现建制村全覆盖,正在开展进农户活动,使远程教育成为党员学习的好载体、农民致富的好帮手。

4、注重从社会视角思考党建和组织工作。社会转型使党建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基层党组织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换。相对地方党委领导核心的地位、功能而言,不少基层党组织尤其是在企业和大多数事业单位的党组织则已经退出基层单位行政权力的范畴,而且有些组织如非公企业党组织地位目前仍不明确,这种现状意味着不同层级的党组织所占有的政治权利不平衡、所控制的经济权利不平衡、所掌控的人事权利不平衡。面对这种转换,我们必须正视并适应这种转换,注重从社会视角去思考党建工作。

一要探索区域化党建模式。突破传统的单一的单位建 党为模式的条框制约,使党的资源能在更大范围内调控和覆盖,又避免局部微观单元因权力萎缩、缺乏资源带来的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下降,也可以避免因单位建党使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受业主掣肘较大,甚至有可能出现组织依附、角色迷乱、职能错位的现象。通过区域化党建,按照产业和区位重新整合党的基层组织,实行链条式(产业链)、行业化(行业协会)、园区化的建党模式,加强不同类型党组织的横向联系,同时也便于与地方党委职能部门的沟通。

二要有效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组织工作线长、面广、量大,要承担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必须从共赢出发,按照责任共担、工作共促、成果共享的工作思路,运用多种社会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并建立完备的责任分解落实机制,优化组织力、延伸思考力、拓展执行力、强化辐射力。

三要构建开放的组织架构。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组织形态有不同的利益需求,通过开放兼容的组织构架,实现不同群体的利益共同体,使组织的社会效能最大化。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使城乡社区成为群众社会生活的共同体。比如,建立社区党员议事会,让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社区单位党组织代表、社区在职党员代表、社区离退休党员代表、困难群众中的党员代表、社区工作者中的党员代 表等共同组成,使大家成为一个平等主体,共同参与组织决策,构建一个民主开放的各方利益表达平台。

四要培育社会工作力量。在政府社会管理体系中要较大力度地增加社会管理的力量,组织工作要把社会工作者的培养纳入人才工作的范畴,把党员参与志愿者活动作为体现“一员双岗”、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第五篇:多维公司自我评价

多维公司自我评价

一、公司推行行为绩效考核,目的是为了强化员工自我管理,简化考核考评程序,使日常考核和考评科学化。

二、公司行为绩效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员工基本行为规范》,按照考核项目及内容,评分标准和评分要求,对行为绩效频率进评分和核定档次。

三、强化自我管理,首要的是要求每个员工认真逐日填写好《员工行为绩效考核手册》,做好行为绩效日志,真正做到自我考核,吾日三省,这样,才能客观地、全面地加强自我管理。其次,各部门对行为绩效考核要从考核项目及内容入手,从员工个人日常行为着眼,从行为的发生频率综合考核着力,对每一个项目内容的考核,要纵观其是否是一贯性的、经常性的、还是随机性的、偶然性的?考核时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要全面地、综合地、长效地、客观地进行考核。

四、公司行为绩效考核内容比较全面,程序比较简化,连续性比较强,信息比较丰富,能比较客观地反映每个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业绩,能使专项考核与考评工作

真正做到客观、公正、科学。所以,每个员工要重视自我行为绩效考核,不断完善自我。

哈密多维信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2011-12

下载从多维的视角评价数学课堂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多维的视角评价数学课堂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范文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我认为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更切实地挖掘评价的教育功能,为推动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教学评价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构想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新课程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这一视角的转变,对现行的课堂教学......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

    从建构主义观点论课堂教学评价 一、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所存在的弊端和局限性 (一)“是否完成认知目标”限制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以外的其他发展的关注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标......

    从人力资源视角浅析(推荐阅读)

    从人力资源视角浅析“逃离北上广现象” “北上广”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城市,指中国前三大城市,即:北京、上海、广州,这三大城市是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 2010年中国国务院批......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用语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用语 课堂评价就是教师运用语言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方法、过程、效果等方面进行即兴点评的过程,它主要起反馈、激励、调控和导向作用,帮助学生进......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思考(精选合集)

    班级:2013本科教管中山班学号:*** 姓名:李恩宇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课堂教学是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有的价值在......

    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做到有效评价

    对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一些思考 上海金山初级中学 庄士忠 李云华 201508 【摘要】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渠道,而数学课堂评价是教与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多元......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做法

    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几点做法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在课堂教学评价上曾经片面的把甜言当作鼓励,把蜜语当作呵护,使数学课堂评价失去了实效性,学生或变得麻木,或变得贪婪,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