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分析声乐教学的兴趣心理
分析声乐教学的兴趣心理
从本质意义上来讲,普通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塑造美好心灵的育人工程。为达到此目标,通过歌唱、器乐、欣赏等手段,感受、表现和欣赏音乐,促使学生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实现审美教育应有的效能和价值。所以,音乐教学不是单纯的技艺传授,而是以音乐为“中介”的双向心理交流活动。开启心灵的窗扉,激活音乐学习心理,无疑是优化教学效果的最佳选择。这里拟就寻求兴趣与意志的心理协同效应发表一管之见,求教于同行和专家。兴趣的内驱动力与局限性兴趣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主要是指对某事物或活动具有热情和肯定的态度,因而产生出积极参与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个性心理特征,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但是这种潜在的心理机制一旦激活,就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动力,迅速地转化为积极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从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应。因此,在“音乐课程标准”中就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作为首要的基本理念。
兴趣是天生的心理基因,但它又具有很强的选择性。简单地说,一个人不是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兴趣,产生兴趣的条件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象的品质特征要适应并符合主体的心理需要,然后通过“亲密接触”,激活了心灵密码,兴趣便油然而生。从这一基本论点来看,爱美是人的天性。音乐作为一种艺术美,它以音响为载体,以声波在空气中传播为中介,通过听觉感受激起心灵反应,因此具有很强的激活兴趣心理的品质特征。这种审美心理活动不仅“成本低”、易普及,而且很容易产生艺术魅力,这正是音乐容易激起兴趣心理的真谛所在。音乐与兴趣的这种亲密关系在婴幼儿时期就明显地表露出来。例如当婴儿啼哭时,播放乐曲就可以使之止哭而聆听音乐,甚至产生愉悦的表情。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们普遍喜欢唱歌、听音乐,这无疑是音乐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的心理资源。因此,“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第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由于兴趣选择性是个性心理的表现,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还具有不稳定性,兴趣的淡化、转移,乃至消失,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事。音乐教学是有目标、有课程内容的育人活动,尽管是通过审美手段和方式来进行,有明显的愉悦性,但是音乐课毕竟不是娱乐活动,必须结合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训练来进行。因此,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过程中的难度,往往成为挫伤学生学习兴趣的主因,实践证明这是不可避免的规律,说明了兴趣不是万能的,本身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这里,联想到流传的一句热门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富有判断性的警句,凝聚着大家实践教育心理学的心得体会,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有交流、借鉴价值的。但是,如果上升到理论的层面来考虑,则使人感到有明显的逻辑错误,其一,老师是人不是神,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其二,即使兴趣可以帮助启发学生的爱好,增加学习动力,但是其本身所特有的不稳定性、易转移性,使其不具备“最好老师”的能力和水平。兴趣也好,老师也好,都不是万能的。而要寻求更好的音乐教学心理效果,就必须注意开阔视野,寻求多元心理因素的互补作用。就兴趣心理而言,必须发掘与意志心理的协同效应。意志的精神力量及其艰辛性和兴趣相比,意志是比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因为它是人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而能够自觉地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由于它的获得和实现是和困难斗争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具有艰辛性。意志的获得固然离不开外部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主观认识到行为的价值意义后而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往往表现为能够以顽强的毅力,有目的、有信心地解决一个个难题,直到取得成功。所以意志既反映了人对于主客观现实的肯定性认识,也表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
音乐是技术性很强的艺术,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需要认识、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难点,这些“拦路虎”常常吓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丧失了他们的学习信心。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就是要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意志心理,强化学习毅力,增强克服各种技术困难的动力,以保证音乐技能的正确掌握。例如,在儿童学钢琴的社会热潮中,不知道有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掌握这门演奏艺术,长大成为音乐人才,而不惜重金买钢琴、请老师,但中途弃学的孩子却不在少数。那些成为小钢琴家的孩子,则无一不是认识到学琴的目的,而主动自觉地克服了从识谱到演奏姿势、指法等一系列困难,在艰苦的练琴过程中,通过意志心理的主导,不仅体验了音乐美的愉悦,也发现了自我价值,于是不断攀登新的学习目标,从而逐步步入了成功的殿堂。意志和兴趣虽然都是潜在的心理基因,但是相比而言,意志的激活比兴趣要困难得多。因为意志获得的先决条件是面对困难条件下的自觉意识占主导地位。没有学习的自觉性,意志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许多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手段就难以掌握,虽然也可以有限度地进入审美活动,但是只能够停留在音乐的“必然王国”,到达不了音乐的“自由王国”,“音乐课标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意志固然属个体性的心理活动,有一定的先天基因,但是这种自觉性的动力主要靠后天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方面的心理引导和启发有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是解决认识问题的关键。其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外许多大音乐家的成长历程无不显示出意志的巨大力量,这无疑是有价值的教材资源,可以灵活地利用。还有,就是在音乐教学方法上,应该生动活泼,多启发,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的传统经验虽然缺乏具体分析,但是恰当应用,或许可以增添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有助于意志的形成。从宏观方面来看,意志是人类推动社会进步的本源力量;就微观而言,意志是立人之本。如果意志薄弱,甚至完全丧失意志,必将“一事无成”。所以,作为培养一代合格新人的音乐美育,必须注重意志力的培养和运用。但是,意志行动的生理机制告诉我们:它是在大脑皮质运动区发生的兴奋与皮质其他部位的兴奋间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这种随意运动具有条件反射的性质。处于生命成长期的中小学生,大脑神经系统正在发育成长阶段,认识事物的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薄弱。加之意志本身具有艰辛的属性,其意志力虽可以激活,但是不稳定,难以持久。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意志的心理特征,扬长避短地加以应用。而将意志与兴趣心理有机结合则不失为一种最佳的选择。
寻求兴趣与意志的协同效应心理学通常将人的心理活动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前者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三个过程,后者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类。其中,兴趣属个性倾向性心理,而意志则属于心理过程。但是,人的心理活动是一个整体,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许多心理活动都会参与,而且呈复杂的运动态势。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属性不同,但是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其功能结构是相互依存的。在中外许多音乐家的孩提时代,以兴趣爱好步入了音乐世界,而进入到艰辛的技艺磨炼阶段,无一例外的都是将对音乐的挚爱情感和顽强的意志力融合在一起,再协同其他心理活动才战胜了一个个技术难题,最终取得成功的。普通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虽然不是培养音乐家,但是音乐学习心理规律却是一脉相承的。所以,注重平衡和协调各种心理功能,以获取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无疑是教育心理的基本任务。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兴趣和意志是截然不同的心理活动,既有各自的功能优势,也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或难度,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按照相反相成的哲理,寻求兴趣和意志的协同效应,将有助于构建学生成熟的审美心理,促使教学效果优化。
在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学习的推动力是首要的第一步,也是容易获取立竿见影的近期效果的,这无疑是音乐美的艺术魅力所致。但是,这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变为爱好,逐步向“终身热爱音乐”的目标迈进。在进入操作性的音乐知识技能学习时,就需要进一步潜移默化地注入学习目的教育,以促使学生将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升到富有热爱生活的情感、表现音乐的欲望和创造音乐的冲动阶段,而这些潜能的转化无疑是建立在认识基础上的自觉意识,有助于良好学习动机的形成,实质上也是奠定了意志力的心理基础。要善于将音乐教学中的技术难点转化为兴趣与意志的融合点。这种学习心态既延续了音乐审美愉悦所带来的情感动力,也渗入了学习的自信心和毅力,这对单一的心理因素来说是扬长避短,而对于整体心理效应来说,则是协同互补。当然,作为音乐教学的心理调控是双向的,我们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心理展开的。而作为音乐教师的教学心理,则首先需要认同和重视音乐教学心理协同效应,结合教学实践做学生心理调控引导的“有心人”,以促使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够从自然的无序状态转换到自觉的有序运转上来。兴趣和意志是学生不可或缺的心理活动,二者都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优势,但又都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或艰辛性。为此,重视它,实践它,引导二者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以寻求兴趣与意志的协同效应,必将有助于促进音乐课程目标的实现。
第二篇:声乐心理研究
声乐心理研究
201022110014 金盈希
声乐是以人体作为乐器,由人本身的嗓音唱出来的音乐,因而声乐心理研究也就成为音乐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活动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情绪、情感、爱好、兴趣、意志、品质等都属于人心理活动的表现,这些现象经常会出现在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也可以说声乐同样是受到心理状态的影响和支配的。
世界声乐艺术发展的历史,1855年以前,是“凭感官的直观教学”时代;1855年西班牙玛·加尔西亚发明喉镜,声乐艺术进入了“技能训练与生理学相结合”的时代;1932年卡·依·西肖尔发表《微颤》,世界声乐艺术进入了“与心理学相结合”的时代。但在我国,由于“文革”的爆发,一切学术研究活动基本停止,而心理学的研究更被斥之为“唯心主义”。所以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声乐心理领域基本无人研究,处于空白阶段。
慢慢的,随着国家的安定团结、改革开放,声乐艺术日趋繁荣,理论研究也随之深化。80年代初,声乐工作者——主要是高校,特别是高等师范院校声乐教师,开始了对声乐心理的研究。
1991年12月,徐行效撰写的国内第一部声乐心理专著《声乐心理研究》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原中国音协副主席、当代著名声乐教育家周小燕教授为该书题词:“声乐工作者掌握了有关心理知识,才能更有效地从事本职工作。”该书的出版,在我国声乐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为声乐心理学在我国的建立铸造了第一块基石,标志着该学科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近三十年来我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情况,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声乐心理学的本体研究 ;声乐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 ;与声乐心理研究有关的专著、文集、译著研究 ;音乐表演心理研究。
首先,对声乐心理学的本体研究的专著及论文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声乐心理的总体研究: 从声乐心理的总体上论述心理学与声乐艺术的关系
以及对声乐演唱、教学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姚青在《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中,从声乐艺术科学体系的角度指出,多数声乐教师只注重纯技术训练而缺乏对心理学的研究,必须把声乐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完成声乐的艺术创造。并认为声乐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支柱学科,“它和声乐生理学、声乐技巧学共同支撑着声乐艺术这门学科,三者缺一不可。”
二、声乐心理状态研究: 基本上是分析了歌唱
紧张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然
后寻找诸多克服歌唱紧张心理的方法
徐行效的《歌唱者心理状态初探》一文,是国内第一篇关于歌唱心理状态的论文。王洪生在《中国音乐心理现象研究的新起点》中说:该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心理状态是怎样影响歌唱的,并把歌唱心理状态分为三种即:技术训练心理状态、非演出心理状态和演出心理状态,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这对把握演唱心理状态有所启发。”(见《中国音乐》1990年2期)。
三、声乐心理训练研究 : 心理训练是建立完整的、系统的、科学的声乐教学方
法体系的需要,是声乐艺术实践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是声乐训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徐行效发表《试论歌唱者的心理训练》,首次在我国声乐界明确提出了对歌唱者进行“心理训练”的新观点。文章对什么是声乐心理训练、对歌唱者进行“心理训练”的目的作了详尽的阐述。
四、声乐学习心理研究 : 对声乐学习及其过程、声乐学习的原则和方法;声乐
练习及有效练习的条件、声乐技能形成的特点;声乐知识学习的特点、声乐表象的形成、声音概念的形成等作了心理学分析,对声乐知识、技术学习有指导意义。
万敬之《歌唱技能形成的阶段性及其心理特征》指出,歌唱技能的形成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的心理特征。教学中应根据各阶段不同的心理特征提出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其次,对声乐心理学的跨学科研究的专著及论文基本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气功与声乐心理
气功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具有祛病防病、健身延年的功效。它的某些理论、概念与心理学原理是相通的。将气功的理论与声乐艺术相结合,是一些研究者探索的方向。此类文章是跨学科研究中为数最多的。
谭业茂、冯长春《气功意念引导与歌唱声音位置》,着重论证了气功中的“意念导引” 对歌唱声音位置的启发与影响。总结出气功中“以意引气”的理论对声乐“以意导音”寻求高位置的歌唱声音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尤锦声在《从气功修炼悟歌唱艺术》一文中说,气功是一门与多学科有密切联系的高技术,而歌唱艺术可以说是艺术化的气功。他联系声乐教学的实际,从总体上论证了气功与歌唱的关系。
二、其他学科与声乐心理 曾淑芳《艺术医学心理的意志与歌唱有关问题的探讨》,属医学与声乐心理研究。刘焕成《从文艺心理学角度谈声乐艺术的民族性问题》,属民族学与声乐心理研
究。
徐行效《建立一门新学科——合唱指挥心理学》,属合唱指挥学与声乐心理研究。
第三,对与声乐心理研究有关的专著、文集、译著研究的专著及论文可分为以下
几个方面:
一、有心理学内容章节的声乐专著
刘大巍、夏美君著《声乐艺术论》(学苑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第二章、第十二章分别论述了“歌唱感觉体验与歌唱心理”和“歌唱记忆”。
邹本初著《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1 月出版),总结了沈湘教授的教学思想——“歌唱要素主被动论”,即在歌唱要素中心理要素处于主动、首要地位,生理要素处于被动、从属地位。书中第二章专门论述了歌唱发声的心理障碍和心理活动。
二、有心理学内容的声乐文集
刘朗主编《声乐教育手册》(北京师大出版社1995年3月出版),将“声乐教学心理与声乐美学”列为第十一篇。其中收录7篇声乐心理论文。
三、有心理学内容的声乐译著
意大利的马腊费奥迪在《卡鲁索的发声方法》(郎毓秀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7 月出版)中说:“关于心理学对这种艺术的影响,就不拟在这本书里展开讨论了。然而,简明扼要地认识它,是太重要了!……学唱歌的学生必须注意:心理学是声乐艺术的真正灵魂。”
威廉·文纳著《歌唱——机理与技巧》(李维勃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9月出版),是一部集众多知名声乐研究者的精辟观点与成就,科学地解释嗓音现象的一部极有参考价值的声乐文献。在“教学法的两极”一节中,论述了机理教学法应用了行为主义者的心理学。第四,对音乐表演心理研究:
虽然音乐表演心理(含唱、奏)研究与专门声乐心理研究有别,但其基本原理对声乐心理研究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冯效刚《音乐表演的思维形式》
高天《音乐家的舞台紧张以及音乐治疗的应用》
赵娴《谈音乐表演中的直觉和临场心理》
丁东红《音乐表演艺术中的整体认知和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20世纪是我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以至形成学科萌发、初创这样一个大好局面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后20年,取得了大量丰硕的成果,形势喜人。但另一方面,由于学科起步很晚,研究者理论水平有限(基本上都是非理论专业的声乐专业教师),以及条件方面的限制等诸多原因,学科发展仍然存在许多不足。
声乐心理学是音乐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只有在音乐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声乐心理学才能发展得更加蓬勃、茁壮。同时,声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将为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完善供给新鲜的养分,使声乐艺术中存在与音乐心理现象相联系的实际问题找到确切的理论依据,并使这些理论具体化。
声乐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是一个刚刚萌发、初创,急待开发且大有作为的领域。对于它的研究需要有一个大的飞跃,以跟上其他学科领域研究的步伐。声乐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在建全科学声乐理论,指导声乐教学,帮助歌唱者获得高度声乐技术、技巧,正确处理作品,在演出、比赛中保持良好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歌唱水平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声乐艺术向前发展。
第三篇:声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声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花海中学 梁国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了解和学唱部分中外歌曲及通俗歌曲,以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特制定以下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观念,通过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的优秀作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生活情趣,以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3、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我校的办学宗旨:着力加大对艺术特长生的培养,为今后的音乐考级和六月份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4、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艺术展示平台
二、训练的内容: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2)声音位置(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腔共鸣训练(2)头腔共鸣训练(3)口腔,炎腔和鼻炎腔共鸣训练(4)各腔体共鸣的完美结合。
4、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5、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情意深情自真。
6、呼吸训练
(1)呼吸的方式: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四中呼吸法的训练方式。
(2)呼吸应根据歌曲的情感把握气息的深浅。(3)要根据音的高低调整气息支点的位置。
7、音乐欣赏
(1)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唱法和艺术风格。(2)欣赏名家的经典歌曲,体会不同的唱法及特点。(3)关于通俗唱法的艺术处理。
三、训练时间安排:
1、每周的早晨 7:00----8:00进行训练。
2、每周的课外活动4:30----5:00进行训练。
3、根据学生的要求老师可以在课外进行辅导。
四、兴趣小组人员名单 七(1)牛春丽 七(2)张欢 七(3)张靓 七(4)梁欢 车文弟
七(5)肖阳 闫雪 米雪 杨伟八(1)梁帆 王欢 八(2)孙莹莹
八(3)王甜 钟晶晶 梁海涛八(4)孟亚林 桂巧霞
八(5)王欣 王霞 伊鑫 伊鑫
周旭军李小英 王琦
陈新辉
声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梁 国平花海中学 2011.3.14
花海中学音乐学科名单
任课教师:梁国平
七年级(1)班
赵坤 王浩亮 贺振 赵敏青 牛春丽 杜文 刘鹏德 魏桐桐 侯血 邱鹏生 吕玉刚 张文迪 李永鑫 吕金鑫 张旭 何玉桐 冯伟 郑瑞明(共19人)七年级(2)班
郭虎 彭杰 李文清 胡永浩 刘浩宇 张文燕 孙宵 刘建媛 王娇 郭欢 殷海波 牛浩 董海瑞 娄超 宁瑞 马凯 徐梦 严姗 张欢 段颖聪(共21人)七年级(3)班
李爱琴 曹玉巧 杨新玲 段子云 牛伟丽 徐翔 陈文 王鹏 苟鹏飞 李辉 王昊 李倩 张靓 段莎 温苗 张容霞 魏立新
王琦(共15人)七年级(4)班
段英才 王璐 伍宵 白 涛 赵雪蓉 马国祥 马国龙 马东 张刚刚 梁欢 魏甜 杜金成 何玉惠 张龙 陈 芳 车文弟 赵峰 薛勇 王 凯 张文涛 马海霞(共23人)七年级(5)班
何玉洁 肖 阳 米 雪 蒋 超 杜佳庆 马力学 袁 潇 闫雪 韩瑞刚 马 凯 张贵祥 王 振 路志刚 孟照森 朱雅琪 魏玉 杨伟 梁海童 潘婷(共16人)八年级(1)班
史鹏洋 王凯 张丽娟 沈文杰 李磊 李杰 张磊 梁帆 贺雅儒 林娇 伊杰 伍振坤 高胜华 谢晓霞 廖荣芳 马晓玲 贺金斗 肖倩 王欢 李华 李磊 谢晨曦(共15人)八年级(2)班
刘宇 杨梦 马凯乐 李思 周浩军 刘梦婷
沈莹莹 廖荣简 孙莹莹 万芳 陈浩 余苗 林瑞(共13人)八年级(3)班
梁海涛 李占博 高雪莹 李兵 钟晶晶 王晓煜 张瑞 马莉 陈诗音 梁芳 藩玉 徐倩倩 陈苗 孙媛 王甜 温彩霞 李
聪 王博玉 李雪 高含 温喜雯 林琪 董玉杰 八年级(4)班
龚雪娥 戴军 沈学春 彭静 桂巧霞 陈巧儿 陈苗 李云云 吕光辉 张佳玉 王雅丽 孟亚林 陈雪茹 王博 魏小林 魏凯 王延童(共12人)八年级(5)班
王欣 王霞 伊鑫 伊鑫 王琦 周旭军 李小英 陈新辉 九年级(1)班
樊文燕 杨雅婷 黄剑 魏正 陈宵 何丽磊 许文金 梁杰 金鹏 孟昭江 令江涛 肖健 朱洪波 赵鸿飞 谢芳 高海玉 范小伟 沈玉文 包瑞 周婷 九年级(2)班
仲亮 张红艳 高学科 车玉思 巩鸿兵 车东升 沈玉翔 李雪娇 赵宝堂 崔西 李东 杨光亮 高媛 郑璐 李妮娜 李信 刘凡 张亮 沈安东 九年级(3)班
王欢 张企明 张贵鑫 张亚玲 贺磊 刘晓龙 张杰 梁娜春 裴娇 陈贺 李德昌 张晶晶 张萧 张占鹏 李丽 卢转丽 廖祥泰 刘金龙 王荣 刘雅婷 梁姚春 陈涛 乔鑫 张龙 郑泽
(共25人)九年级(4)班
刘旭 李明霞 梁笑春 何亚 蒋欢 杨燕 蒋凯 陈天鹏 彭艺 杨静静 曾媛 李霄 牛毅力 唐苗 王小平周乐军 刘娜 马精忠 李梦环 王晨旭 鲁新才 刘新涛 余瑞 赵彤 张立新 吕亮 李文轩 刘新诗 肖正磊(共30人)九年级(5)班
陆静 王莹 梁欢 郭丽丽 伍定宝 康正 王毅 余龙 黄磊 赵卓 侯伟 童娟 周丽 梁永杰 仲雪丽 陈雅芳 王方成 徐金立 张新堂 殷彭娜 薛平令江鹏 梁耀春(共24人)
音乐兴趣小组人员名单
牛春丽 张欢 张靓 梁欢 车文弟 肖阳 闫雪 米雪 杨伟 梁帆 王欢 孙莹莹 王甜 钟晶晶 梁海涛 孟亚林 桂巧霞 王欣 王霞 伊鑫 伊鑫 王琦 周旭军 李小英 陈新辉 刘晓龙 张亚玲
花海中学音乐学科名单
梁国平
花 海 中 学
2011.3.14
第四篇:声乐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声乐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在本期的兴趣小组活动中,我担任声乐兴趣小组的辅导老师。通过本学期的活动开展,使同学们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歌唱技能。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现将本期声乐兴趣小组活动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我这半年的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注重音乐基础
进行了简单的识谱教学,学生很想自己能够识谱唱歌,学习时积极性较高;教学了四二拍的节奏,教学时,选用了低年级教材上的一些旋律节奏来进行教学,经过多次训练,他们基本上都能正确掌握四二拍的节奏;教学了休止符、装饰音等音乐术语和记号。在课堂中巧妙地把音乐基础知识有机地渗透到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的魅力,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并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对音乐律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上课时注意歌声美、琴声美、语言美、教态美等,让学生从教师身上体会美的想力,从而使学生喜爱教师,进而喜欢上音乐课。另一方面,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音乐创造等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情感的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歌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像“闻花香”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大本嗓)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声音的美感。在轻声歌唱时,要求注意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三、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主要是通过提供开放式的音乐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小组学习,学生们从中可挖掘自身的许多潜力,如: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等。我在上“用音乐编织故事”这一课时,让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每组自己推选一名组长,再由组长来组织、分配备人的创作任务,课前我担心一年级的学生是否有这样的组织能力及合作精神,但是最后的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小组长组织得井井有条,同学们的创作出乎意料地好,有的声音创作是我根本想不到的,他们的想像力非常丰富,创造能力非常强。这节课给我的启示是不要小看自己的学生,要充分相信他们,他们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设计生动有趣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以往的音乐课有个误区:把创造单纯地看成是作曲。我觉得音乐课中的创造可以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如:根据音乐编动作,创编新词、用声音创编故事等等,就连学习铃鼓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我在介绍铃鼓这一打击乐器时,让学生观察它的结构特点,然后思考怎样敲击它可以发出声音,请全班每个同学想一种不同的敲击方法,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创造,让全班同学都来进行创造性学习。
以上就是我在活动中的工作总结,通过这期的学习,小组成员大有收获,掌握了一些术语和记号,懂得了音的强弱规律,能识简单乐谱,在发声技巧和表演方面也有很大进步。我深信,有领导的正确指导,有小组成员的不懈努力,我们的兴趣小组会越办越好。
第五篇:声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声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声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1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了解和学会部分中外歌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充分体现我校艺术特色,我校特制定以下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1、丰富学生的情感,通过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的优秀作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3、培养学生初步形成统一、和谐的歌唱的声音。
二、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第三节课
活动地点:音乐教室
三、训练内容:
1、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和规范的训练步骤来训练学生的声音。
2、中外少儿歌曲。
3、中外名曲。
4、唱歌姿态、舞台造型。
四、训练目的: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自身素质。
3、进一步宣传我校的素质教育和精神风貌。
五、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为了提高,提高为了表现;训练要有手段。合唱的基础在于提高声部的齐唱能力,声部的基础在于提高个人的基本功,为了巩固中声区,解决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集体训练。然后再逐步过度到音准、节奏,扩大音域,咬字、吐字,幅度变化等方面的训练。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
(2)、声音位置
(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音训练
(2)、头音训练
4、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5、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清意深情自真。
六、考勤
严格考勤制度,纳入班级常规考核。
以上计划从即日起开始执行。
声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2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了解和学会部分中外歌曲。进一步展示我校的艺术风采和文化底蕴。充分体现我校艺术特色,特制定以下活动计划:
一、活动目的
1、通过不同的发声练习来规范学生的声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和演唱技巧。
2、通过练唱中外少儿歌曲,来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审美观念,通过优美动听、感情真挚的优秀作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生活情趣,以塑造健全人格,使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
3、为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我校的办学宗旨:着力加大对艺术特长生的培养,为今后的音乐考级和六月份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做好充分的准备。
4、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艺术展示平台
二、训练的内容:
1、声音的训练
(1)呼吸。
(2)声音位置
(3)直声训练
2、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
3、寻找共鸣位置扩大音域的具体措施。
(1)胸腔共鸣训练
(2)头腔共鸣训练
(3)口腔,炎腔和鼻炎腔共鸣训练
(4)各腔体共鸣的完美结合。
4、节奏训练
音乐是在时间中展示的艺术,节奏是它的组成部分和主导因素,没有节奏也就没有音乐。
5、咬字与吐字的训练
以字带声,以情带声,字正腔圆是我国民族传统的唱法。它讲究字情意深情自真。
6、呼吸训练
(1)呼吸的方式: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四中呼吸法的训练方式。
(2)呼吸应根据歌曲的情感把握气息的深浅。
(3)要根据音的高低调整气息支点的位置。
7、民歌欣赏
(1)欣赏不同地区的民歌唱法和艺术风格。
(2)欣赏名家的经典歌曲,体会不同的唱法及特点。
三、训练时间安排:
1、每周的一、四、五早晨7:15----8:00进行晨练。
2、每周的二、三课外活动4:30----5:00进行训练。
3、根据学生的要求老师可以在课外进行辅导。
4、对即将要中考的个别有音乐发展潜力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和指导
四、考勤
严格考勤制度,纳入班级常规考核。
声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3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社综合素质,满足部分声乐爱好者的兴趣.我校开展了课外兴趣小组,现将本学期声乐兴趣小组的活动计划简介如下:
一、声乐知识方面
本学期将具体教给学生的有:音乐知识及声乐基本要素、拍子音名、音的分组、二声部合唱等。
声乐是凭借声波震动而存在的,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觉器官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声乐语言的基本要素有节奏、旋律、节拍、音色、力度、速度、和声。其中最重要的是节奏和旋律。表示拍子的叫拍号。上方的数字表示每小结几拍。下放的数字表示已几分音符为一拍。
二、基本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不得旷课迟到,学生认真完成辅导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声乐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三、具体工作措施:
1、上好声乐活动课,做到“四定”。即定内容、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发展学生的个性特色,以此推动学生声乐素质的全面发展。
2、在完成音乐课堂教学的同时,不断扩大学生的声乐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进一步培养、发展学生的声乐兴趣,使他们学有所长,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声乐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并在此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平时将定期不定期的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声乐,好的舞蹈。
4、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声乐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人自由。
5、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四、活动时间:
利用每周二、周三下午活动课和课余时间进行训练。
五、活动内容:
1、在各年段中选拔歌唱条件好的学生参加。
2、训练学生计划节奏感,使学生体态、动作协调优美。
3、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提高声乐表现力,促进创造性的发挥。
4、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克服怕累怕苦的思想,使学生热爱自己所选择的小组活动。
5、培养学生的乐感及协调性,树立团结协作的思想,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6、能够随着声乐节奏准确,充分表现声乐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即兴创编能力和学生的创造能力。
六、预期的效果
特长生得到不断完善,能力全面提高。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主张多样,即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前提下,掌握普通涉猎,浅尝辄止的原则,教给学生多样的声乐形式。
总之,通过培养学习,使他们在原来的声乐水平上有一个大的提高,使学生的技能和素质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1、吸气与用气。
学习任何东西都会有一种开头难的感觉,学习声乐都一样,学生在初练声时最基本的练习就是要学习如何吸气,吸气不正确,发声就用不上气,所以指导学生练习吸气,让学生吸得自然,并且要求口鼻一齐吸较好,一般吸气要求横隔膜周围都装满气,小腹不要过于紧张,在发声用气时,横隔膜保持住与小腹顶上来的气有一种对抗的力度。所以小腹不要过于紧张和疆硬,让它有一个用气的弹性,指导学生反复感觉,吸气和用气,在声乐学习中有一个过程。
2、上下管道成一直线。
上下管道成一直线,是一种很抽象的技巧,不是一朝一夕就可理解到,要通过示范和理论结合使学生明白老师的要求,要求学生在发声练习中,放松下巴,从张口到发声做到最自然。
3、声音的亮点。
训练发声注意要求声音的亮点,所谓亮点,即头腔亮点,要做到发声有头腔亮点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达到头腔亮点的要求,要注意学生的气息运用,和上下管道畅通,下巴放松,声音自然。只要学掌握头腔的初步感觉,学生就会有自信心。
4、咬文吐字。
咬文吐字很重要,广东的学生咬文吐字较差,要求学生重视咬准字音,在咬文吐字方面下一番功夫。
5、处理歌曲的技巧。
这是声乐最重要也是最高层次的一环,学生首先掌握了发声技巧。有了发声技巧,在处理歌曲时就会得心应手。当然处理歌曲首先理解歌的内容,歌曲的要求,学生对歌曲有了全面了解后对歌曲的处理就会更上一层楼。
第一学期:完成5至7首歌,初级声乐作品的学习,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气息运用和闭口音的正确发声。
第二学期:完成3至5首歌,两首初级三首中级声乐作品的学习,要求掌握半开口音的发声技巧。
第三学期:完成3至5首歌,中级声乐作品的学习,要求气息运用正确,掌握开口音的发声技巧,能掌握运用头腔的方法。
第四学期:完成2至3首歌,中级一首,高级二首,要求能娴熟自如运用气息,头腔亮点突出,声音大小控制自如,能熟练开口音半开口音与闭口音的发声。有感情有表情地完成声乐作业。
第五学期:复习为主、观摩、测验等,为应考做准备。教学措施:
1、落实好上课时间,要求学生保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2、要求学生感觉和体会老师要求做到的技巧技能。
3、要求学生重视咬子吐字与发声的正确配合。
声乐兴趣小组活动计划4
20xx成人仪式声乐社活动计划与总结通过仪式,创造一种温和专制,让同学明白成人是怎样一种责任,权利,义务以及能力,通过他们自己选择成人,(选择的总是自己想要的)达到激励和教育的目的。主动去承担他们的责任,面对困难。仪式宣传口号:“选择成人,学会承担”“面朝大海,相信未来”从责任和立志两个角度,诠释仪式,在校内悬挂宣传口号,最后以大型横幅出现在仪式主席台两侧。烘托庄严气氛,强调“选择”和“学习”成为一个成人。我社团在此次成人礼中活动计划:
一、参加对象:
在学校高一至高二年级学生中进行选拔,人数在20人左右。
二、指导老师:
祁静
三、活动时间:
中午一点至两点十分
四、活动地点:
学校天文馆一楼以及报告厅前空地
五、活动各阶段安排
(一)活动准备阶段(包括海报宣传、前期报名、赞助经费等);
(二)活动举办阶段(包括人员的组织配置、场地安排情况等);
注:须注明开展活动的阶段负责人、指导单位、参加人数等信息。
(三)活动后续阶段(包括结果公示、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等);
注:如有涉及校园卫生、环境等情况,应及时清理。
活动总结
优点
1、准备较充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这次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正是因为有了详实的考虑、周全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这次活动才有了成功开展的前提。如我们提前几天和工作人员商量,并且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就有了详细的计划及活动部署
2、密切配合
学校各部门积极的协助和努力,是活动得以完成的保证。为此表示感谢。
3、分工具体安排合理
在活动没有开始之前,领队就已经将工具、劳动任务合理分配,同时也注意到宣传组织及工作时间的协调。事后,同学们普遍反映良好。
4、活动全面深入
从初期活动内容的确定到联系相关部门,宣传组织同学进行分工,一直到校内外工作的全面开展及高质量的完成,后期总结讨论。
不足
1、时间有些仓促
这主要是由于社团决定参加此次活动是在临近成人礼时才申请下来,没有很好利用成员签到通知他们的优势,导致有的人因为有事不能来,为此此次活动虽成功举行,大家在活动中也非常的快乐。但不能全员参加。是社团遗憾之处。
2、安排上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活动中个别成员不够积极,对分配的任务不能及时保证质量的完成,这与管理和分工上的失误有一定关系。
发展与展望
1、完善策划书得细节,增强活动的逻辑连接。
2、开展活动前发动全体成员的参与积极性,加强成员对社团的集体荣誉感得教育
3、活动之前加强沟通,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