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时间:2019-05-13 03:11: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打好基础。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师生都进入了总结、回顾、查漏补缺的阶段。这一阶段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整个学期教学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不可轻视,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指导思想

复习阶段重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梳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为发展能力做好知识方面的储备。复习课以人为本,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把复习课分为揭示目标、再现知识、疏理沟通、深化提高四个阶段。

二、本班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26人。在所有学生中有学困生4人,这几位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掌握较差,计算速度慢、正确率低,不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班内大部分学生知识掌握较好,学习风气和积极性较高,学习成绩比较稳定。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好,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弱。

三、复习内容

(一)数与代数(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克、千克、吨的认识)

(二)空间与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对称、位置与变换)

(三)统计与概率(统计与可能性)

(四)实践活动(变化的影子:感知影子长短与时刻变化的关系;点击双休日:合理安排双休日)

四、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较好地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解答问题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复习时间安排

1、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月3日—7日

2、两位数乘两位数

1月9日—10日

3、分数的初步认识

1月11日

4、克、千克、吨的认识

1月12日

5、对称、位置变换

1月15日

6、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1月16日—17日

7、统计与可能性

1月18日

8、综合测试、查缺补漏

1月19—23日

六、复习措施

(1)上好每一节复习课。争取把复习课上成有针对性、发挥学生自主性、有助于学生的能力发展的课。

(2)加强学习目的的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想学习、爱学习、会学习。

(3)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知识补差与思想补差双管齐下;并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补差,开好“小灶”,让他们有进步。

(4)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多做家访,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督促学生学习

第二篇: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要求

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悉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使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和儿展的需要,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只是作为教学内容。考虑到我国地区发展部平衡和学校条件的不同,在确定必须教学的基础的内容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选学内容。

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分数四则计算(不包括带分数)以分子、分母比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主。估算在日场 生活中有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

应用提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反叙”应用题只作为思考题。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量与计量,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几何初步知识的内容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按照立体一平面一立体的顺序安排,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等实际活动,认识常见的简单的几何形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求积计算的数据不应过繁。组合图形作为选学内容,只限于两个图形的组合。几何形体要从低年级起逐步认识,合理安排。

统计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要结合有关内容,使学生了解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逐步看懂并会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表,对于绘制统计图表的要求不宜过高。学一些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有利于培养抽象概括能力,也可以为进一步中学数学作为必要的准备。简易方程的内容只讲到ax±b=c, ax±bx=c.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直接设未知数。结合有关知识的教学,适当渗透集合、函数等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安排教学内容要注意留有余地,增加灵活性。在编排时要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处理好数和形的关系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建立合理的教材结构。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数学实践活动。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

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法则、公式、数量关系和由其内容反映出来的数学方法等式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教师要善于驾驭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必学内容和选学内容,以及习题的弹性处理。

对于重点内容和关键部分,要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切实掌握。对于难点,可以采取适当分散,预作准备,多举实例等办法,加以解决。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法则等,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辨析,帮助学生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开展教学活动。要运用实物、教具、学具或者实际事例,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模拟、画图、讨论等形式,理解和掌握教学概念,分析数量关系,了解数据搜集、整理、分析的过程。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的意义。

2、重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必要的联系逐步达到教学要求。要重视学生估算的习惯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要充分考虑从学生计算能力上的差异,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要过分追求计算速度和加大计算的繁杂程度,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工具,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和检验。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猜测,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对于与旧知识联系紧密的新知识,可以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推导出来。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由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应用题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探索,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在解体和计算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解法或算法,以利于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条件,引导学生通过对物体、模型等的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制作、实验等活动,掌握形体的基本特征和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并注意实际中应用,以利于培养初步的空间概念。

3、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低年级学生主要通过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感知和操作,获得基本的教学知识和能力,如数和简单的计算,图形的认识,简单的测量和数据统计等。为此,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中、高年级学生能够理解和表达简单事物的性质,以及食物之间的简单关系。数学教学应结合学生生活中世纪问题和已有知识,使学生在认识、使用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初步体验数学知识之间的练习,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成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探索学习过程中,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提高数学的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5、结合科学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要 贯穿在各年级的教学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结合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 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

通过阐明数学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要有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数学的兴趣,不断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

要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教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以及一些教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通过数和形的产生和发展,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等内容教学,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研究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6、改进教学评估方法

教学评估要以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为依据。评估的目的不仅在于考核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的能力,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教学评估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要承认学生学习数学的个别差异,用正面的方法和鼓励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考查,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评估的方法和手段要多样化。除笔试外,要注意运用口试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数学能力的发展。要注意通过课堂提问、观察、讨论、谈话、学生作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要按照课程计划和本大纲的要求,控制考试次数,命题难易适度、题量适当,不出偏题、怪题和助长死记硬背的题目。评估中所反馈的信息,既是对学生情况的考查,也是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要及时做好试卷分析和教学评估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改进教学。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地方法加以补救。要改进考查结果的报告形式,正确选择描述学习结果的方法,保护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五、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六年制小学

一年级(每周四课时)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整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整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

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难、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和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二年级(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

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整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5)混合计算。

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

(四)应用题

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六)实践活动

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悉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认识小括号。

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

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秒,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

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会分部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三年级(每周5课时)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2)两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3)四则混合运算。三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4)分数的初步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图比较分数的大小。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二)量与计量

千米(公里)、毫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吨、克的认识和简单计算。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

面积的含义。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四)应用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联系周围事物组织活动。例如记录10天内的天气情况,分类整理,并作简单分析。教学要求

1、掌握一位数乘、除多位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的笔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包括有余数的除法)。

2、掌握两位数的乘、除法的笔算法则,会笔算乘除法。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会口算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积在100以内)。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十数的乘、除法。学会一些简便算法。

3、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计算三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

4、初步认识分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初步学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毫米。知道1千米=1000米。1厘米=10毫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克,知道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会进行长度和质量的简单计算。

6、初步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7、知道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观念。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8、掌握常见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9、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四年级(每周5课时)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2)加法和减法。

接近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单算法。加、减法算式中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3)乘法和除法。

积的变化。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数接近整

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4)大数目估算。算盘或计算器的介绍。(5)四则混合计算。中括号。三步计算的式题。

(6)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7)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加法和减法。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量与计量

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小时计时法。角的度量。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侧、步测、目测)。

射线。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数据整理。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六)实践活动

联系周围事物组织活动。例如假期里,学生小组组织一次考察活动,根据预算,每人需交纳活动费多少元。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

2、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学会接近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知道商不变的性质。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学会一些简便算法。初步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

4、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能应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会进行带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

5、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笔算(对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加、减法相同)和简单的口算。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与闰年以及各月的天数。会用24小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认识射线和角,知道角的大小,会量角器量角和按照指定的度数画角。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会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线、平行线、长方形和正方形。掌握三角形的特征。知道三角形内角和。

8、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初步学会用测量工具在地面上测定直线和测量较短的距离。

9、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通过统计材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10、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会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11、结合解题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认真负责的态度。

12、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五年级(每周5课时)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1)数的整除。

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100以内质数表。分解质因数。约数和倍数。公约数和公倍数。求最大公约数。求最小公倍数。(2)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乘法和除法。积和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 超过三步)

(3)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或探索有关规律。(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分数加、减法运算(不含带分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代数初步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ax±b=c,ax±bx=c).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量与计量 体积单位。

单名数和复名数(计算面积或体积一般不使用复名数)

(四)几何初步知识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

长方行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含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五)统计初步知识

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简单的统计表。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均数。

(六)应用题

相遇问题。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七)实践活动

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例如调查某月10家住户水、电、燃气费和 房租分别交纳的钱数或10家农户各种农作物的年产量,提出一些数学问题。教学要求

1、知道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会分解质因数(一般不超过两位数)。会求最大公约数(限两个数的)和最小公倍数(不要求综合运用以上概念)。

2、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对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乘除法相同)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3、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4、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5、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6、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行的特征。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7、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知道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8、初步学会收集数据和分类整理,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会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均数。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9、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0、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六年级(每周5课时)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3)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三)几何初步知识

圆的认识。圆周率。画圆。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

(四)统计初步知识 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五)应用题

分数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率、税率等的计算)。比例尺。按比例分配。

(六)实践活动

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例如就家中的卧室,画一个平面图。

(七)整理和复习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乘、除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会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4、认识圆。会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认识圆柱和圆锥。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6、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绘制统计图表要注意整洁、美观。

7、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两步)。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

9、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比较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附录

关于教学要求用语的说明

有关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

知道: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识别它。表述词还有“认识”等。

理解: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些理性的认识,能够用语言表述它的确切含义,知道它的用途,知道它和其他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或计算,能说明一些道理。

应用:是指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表述词还有“运用”。

有关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

会:是指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测量、画图、制作和正确的计算等教学活动。比较熟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比较迅速的程度。熟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迅速的程度。有时还能选择简便的方法,合理、灵活地计算,从而形成能力。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1.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基本涵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根据国家基础教育教学计划(或课程计划、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订,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以纲要的形式颁布的小学数学教学指导性文件。

2.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基本作用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国家对小学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它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小学数学教学和评估的依据以及考试的依据,它也是国家管理和评价小学数学课程的依据。

3.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发展简历

清朝政府1904年“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 中华民国1921年“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2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年“小学算术教学大纲(修订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1963年“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1986年“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中华人民共和国198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4.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基本结构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一般由前言、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安排、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组成。

“前言”是小学数学教学总的指导思想,是制订大纲其它四部分的依据。通常概述数学的功能、小学数学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教学目的要求”是详细、具体地规定了小学数学教学在知识技能的学习、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等三个方面的目标。教学目的要求是教学大纲中最重要的部分,教学大纲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原则的掌握,教学环节的把握都需要以教学目的为准则,同时,也是衡量教学质量标准。

“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讲述大纲颁布的当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上一些原则性的指导意见,比如,依据当时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上应提倡什么,需要注意什么,需要防止或者应当避免什么。对于一线教师,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般是教学大纲中占篇幅最大的部分,它详细列举了小学数学各年级所要学习的知识要点及每个要点的具体教学要求,也即是有关小学数学在各个年级应该使学生学习哪些内容,在每个知识点上要求学生掌握到什么程度的详细说明。这是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在保证教学质量、规范数学教学活动、控制学生数学学习负担总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部分。

5.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制订修改的基本策略(思路)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为例说明)

1988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能够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同时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中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与1986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初审稿)比较,具有以特点: ⑴教学目的要求提法更完整,表述更规范

▲要求提法更趋完善。92大纲在总的教学要求方面,改变了只提出知识方面的要求的做法,形成了既有知识、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有思想教育和意志品质、学习习惯的养成等方面的要求。并且对四种初步的数学能力:计算能力、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初步的空间观念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逐项进行了说明,具有阐明了各种能力的含义和学生应当达到的水平

▲要求表述更趋规范。大纲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水平给出了不同层次的表述词和具体的界定。如:知识的学习水平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技能学习水平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并在大纲的附录中对每一个表述词进行了具体界定。为广大教师理解把握教学目的提供了便利,可以更大限度地降低随意性,使教学使教学目的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使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更有依据。

知道:指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识别它。表述词还有“认识”等。

理解:指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些理性的认识,能够用语言表述它的确切含义,知道它的用途,知道它和其他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或计算,能说明一些道理。

应用:指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表述词还有“运用”。

会:指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测量、画图、制作和正确的计算等数学活动。

比较熟练: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比较迅速 的程度。

熟练: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迅速的程度。有时还能选择简便的方法,合理、灵活地计算,从而形成能力。

⑵教学内容适当减少,难度要求适当降低

大纲非常明确义务教育是基础教育,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突出了基础性的特点,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须的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正确把握确定教学内容的总趋势:适当降低的学习难度、适当拓宽知识基础。

▲删去部分内容。教学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变化,特别计算机的发展,教学内容中主要删去了繁分数、珠算乘法、立体图形的组合图形、扇形面积计算。

▲降低内容要求。计算方面适当减少了大数目笔算的位数和四则运算的步数,限定了应用题的步数,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四;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以一、二步计算为主,最多不超过三步;三步应用题只限于较容易的;几何初步知识部分,不仅删去了扇形面积计算,而且还降低了求积计算的繁难程度。

▲增加选学内容。(扇形、统计、珠算,乘除法的简单估算等内容)

⑶数学内容的呈现减少规定性增强灵活性

长期以来,统一性思想对我国小学数学的影响非常深刻,以至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自主性较弱,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也难以全面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表现为大纲所呈现的教学内容顺序与教材的编写顺序是完全一致的,并且严格规定了各知识点的教学时间。92大纲在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动,大纲以学年为单位,分类呈现“数与计算、量与计量、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题”等教学内容,不注意上下学期,也不规定教学课时。这样给教材的编写与教师处理教材、确定教学进度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可以编写出不同风格的教材、形成不同的教学经验,一方面可以实现从学生的实际(原有经验)出发,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面向全体的义务教育的精神,另一方面有利于数学教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⑷强化大纲对数学教学的指导作用

大纲在总结了三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第四部分“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分别就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数学知识、数学能力、思想品德)、如何体现义务教育的思想理念等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导性意见:

▲增加了“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关系”

针对过去教育中强化精英教育的思想和明显的应试教育的倾向,指导性意见中增加了“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的关系”,并指出:根据义务教育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达到基本要求,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热情关怀,循循善诱,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逐步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做一些综合运用知识和富有思考性的题目,以利于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

▲明确了“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辩证关系”

知识与技能、思维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智力开发之间是一个整体并不能完全分开来,知识与技能是显性的直接见效的,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过程,是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形成,智力的开发是一种素质的提高,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从目标的角度来说,知识与技能是第一层面,最容易实现的目标,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但我们不能停留在这个层面上。

▲强化了“降低计算能力的要求”

86年,对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求是很高的,“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并且单独列为一项。92年,对计算能力的培养要求明显降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并且不再单独列为一项。

▲提出了“有效地组织练习和复习的要求”

教学中普遍应用题海战术,存在着片面加大练习的现象,大纲提出了“有效地组织练习和复习的要求”,明确提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主要在课内进行,练习内容要紧扣教学要求,目的明确,有针对性。练习题的数量要适当,能够适应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要有一定数量的基本练习题和稍有变化的练习题和富有思考性的习题,但不要过于繁难。要认真上好练习课,要合理分配练习时间,讲究练习方式,提高练习效率,使全班学生都得到较多的练习机会。对作业要严格要求,及时检查,认真批发。作业中的错误,应找原因,要求学生认真改正,必要时给予辅导。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要重视经常性和阶段性的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所学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和小结,并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这些意见,对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与1986年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比较,有以下一些变化: ⑴过渡性特点

80年代开始,对数学教育的重要性逐渐明确起来,各国开始重视数学教育,英国、美国分别于1982年和1989年提出关心数学教育的专题报告,要求“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并分别于1995年和1989年及1998年出台了新的课程目标,日本和新加坡也于1998年和2000年出台了新的课程目标,各国相继对数学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提出新的课程目标,明确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1992年(试用)大纲之后,我国的数学教育也面临着全面进行改革的任务,但很多数学教育的思想理念、课程的内容目标等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同时又明确地感受到现有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已经不适应儿童发展的需要,不适应普及义务教育条件下对数学教育的要求,迫于形势,于2000年出台了一个“过渡性”的教学大纲,即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这个大纲吸收了90年代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和研究的成果,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成果的集成,是我国小学数学的一个代表性教学大纲,明确地提出了基础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应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指导原则,要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⑵表述模式没有变

2000年“试用修订版”大纲的教学目的的表述模式沿用了63年以来的模式,由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两部分组成。全文摘录如下: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要求:

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⑶“试用修订版”大纲的重大改动

▲关于小学数学学科的性质与任务:增加了二个重要的词“日常生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了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在进一步提升,数学不仅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是必须的,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数学也是重要的工具。同时也明确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目的与要求:作出“二改动一增加”的修改。将“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改为“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改为“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加了“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目标,数学学科也的确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数学教育不只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其他形式的思维能力也需要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只是通过数学教育来实现,不是数学学科所独有的功能。可见,数学教学中只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够的,也是片面的。大纲提出了“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和“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等要求)

(学生解决问题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地用现成的模式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的探索强调的是认识数学的过程,强调数学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而且也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活生生的,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要使学生从自己生活的情境中看出数学问题,感受到在自己生活中也要运用数学知识,也可以运用数学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大纲力图改变“数学难学、数学抽象、枯燥、令人生畏”的印象,不仅要通过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选择、教材呈现方式的多样化,也要教学方式的改革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

▲关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大纲对“四则计算的要求进一步降低,应用题的选材和呈现方式上有了改变,调整了统计内容,增加了实践活动”

(整数四则运算的步骤在92大纲的基础上有所降低,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乘法中的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除法中的除数不超过两位;分数运算的一个主要变动是取消了带分数的四则运算;将珠算作为一种文化、一个计算工具来介绍,删去了利用珠算的运算)

(应用题的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分水岭,许多学生应用题的学习成为一个主要障碍,为此,大纲特别提出“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问题,要求应用题的“呈现方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问题”,明确了“用算术解„反叙‟应用题只作为思考题”。)

(统计内容没有增加,但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要求有很大不同。教学中要把统计知识作为一个过程,而不是使学生了解统计的结果。在内容的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强调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明确地提出“学生选择恰当的统计方式处理和分析数据,以及了解统计的全过程,应当成为统计初步知识教学追求的目标”)

(大纲要求“每一学期至少安排一个实践活动,并希望通过增加实践活动的方式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且希望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以及对数学和数学教育的理解产生一定的影响,即要求教师在尝试和教学实践之后,能够逐步认识到:与实际情境密切相联的方式,不只是在组织教学实践活动中需要,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也同样需要”)

第四篇: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6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亿以内数的读 法和写法。数的大小比较。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接近整

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3)乘法和除法。积的变化。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数接近整

十、整百的简便算法。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大数目估算。算盘或计算器的介绍。[注①:例如:估计一个剧场有多少坐位,一块地有多少禾苗。②: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5)四则混合运算。中括号。三步计算的式题。(6)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关系。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自然数与整数。十进制计数法。读法和写法。?四则运算的意义。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 运算定律。简便运算。

(7)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小数的意义、性质。小数大小的比较。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的近似值。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二)量与计量

年、月、日。平年、闰年。世纪。24时计时法。角的度量。面积单位。(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的测定。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射线。直角、锐角、钝 角、平角、*周角。垂线。画垂线。平行线。画平行线。[注: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下同)。这些内容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三角形的特征。三角形的内角和。(四)统计初步知识

简单数据整理。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简单的平均数。(五)应用题

题。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

加法和减法。(六)实践活动

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例如假期里,学生小组组织一次考察活动,根据预算,每人需交纳活动费多少元。

第五篇:小学6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计算

(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3)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二)比和比例

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三)几何初步知识

圆的认识。圆周率。画圆。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的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圆柱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认识。圆锥的体积。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四)统计初步知识

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五)应用题

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率、税率等的计算)。比例尺。按比例分配。(六)实践活动

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例如就家中的卧室,画一个平面图。(七)整理和复习教学要求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会计算分数乘、除法。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会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4.认识圆。会画圆。掌握圆的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认识圆柱和圆锥。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6.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绘制统计图表要注意整洁、美观。

7.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两步)。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9.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能够比较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附录

关于教学要求用语的说明 有关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知道: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识别它。表述词还有“认识”等。理解: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些理性的认识,能够用语言表述它的确切含义,知道它的用 途,知道它和其他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或计算,能说明一些道理。应用:是指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表述词还有“运用”。有关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

会:是指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测量、画图、制作和正确的计算等数学活动。比较熟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比较迅速的程度。熟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迅速的程度。有时还能选择简便的方法,合理、灵活地计算,从而形成能力。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数的整除。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奇数和偶数。质数和合数。100以内质数表。分解质因数。约数和倍数。......

    三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三 年 级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数与计算 (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 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 (2)分数四则混......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亿以内数的读 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乘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待打印

    三年级 教学内容 (一) 数与计算 (1)一位数的乘、除法。 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法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一年级(每周4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1-6年级

    一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一 年 级 教学内容(每周4课时) (一)数与计算 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 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 连加、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