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高效教学模式总结
六坝小学“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高效教学模式总结
新课程标准下的理想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应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和谐应是她最显眼的标志,没有人会被无情打击,没有人会像等待填食的鸭子,更没有人会受到“法庭”式的审判。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基础上,学生上课绝大多数情况下被动学习,真正属于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的空间很少,学生不会学习,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鉴于此,我们认识到不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就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于是在去年3月我校以金昌市教育局课堂模式大讨论为契机,决定在教学中全面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益,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自主探索,构建认知结构,发展各种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运用成果
在一年的运用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研究、实践、总结,再研究、再实践、再总结,使高效教学模式研究工作不断深化,研究成果不断推广,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再上新水平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一年来,我校教师共撰写相关论文18篇,案例8篇,反思感悟7篇。其中,杨占山老师的《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在“教育研究,科技创新”学术交流活动中被评为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并发表在2012年《教育技术研究》上;《浅谈如何构建小学高效课堂模式》发表在《素质教育》一书中。宋耀天老师在2012年度永昌县优秀论文评比中作品《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的是小学教学课堂的基石》获得一等奖,撰写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发表在永昌县《教研通讯》2012年第一期上。叶文老师撰写的《“先学后教”在小学英语单词教学中的尝试》发表在永昌县《教研通讯》2012年第一期上;在2012年永昌县优秀案例评比活动中作品《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论文获得二等奖。王秀玲老师在2012年永昌县优秀案例评比活动中作品《“红领巾”真好》教学案例获得二等奖,王秀玲老师撰写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发表在永昌县《教研通讯》2012年第一期上。陈霞老师的论文《运用活动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之我见》刊登在金昌发展研究上,陈霞老师撰写的《“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在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的思考》发表在永昌县《教研通讯》2012年第一期上。在2012年甘肃省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评选中喻丽娟老师获得三等奖,陆建华老师获得一等奖。喻丽娟老师在2012年度永昌县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作品《浅谈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的教师行为》获得二等奖。李静老师撰写的《小学数学学习心理障碍及归因探析》在2012年全省中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得二等奖。李洁老师在2012年度永昌县优秀论文评比活动中作品《浅谈“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获得一等奖。课题组教师先后做“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展示课19节,其中宋耀天老师在2012年甘肃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说课)比赛活动三等奖;叶文老师在2012年县实验学科操作技术大赛中获得小学组二等奖。此外,在高效教学模式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的推动下,我校的教学成绩显著提高,6月六年级毕业会考英语成绩名列全县第一,三科综合成绩名列全中心校第二。
二、重点工作
1、充分发动全体教师,把“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当作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在学校支持下,通过教职工会议,大力宣传“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积极作用,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是深化学校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提高自主学习、积极创新的能力的重大措施,也是变革学生学习方式,推动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宣传,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促使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这项实验中。
2、加强模式研究的规范管理,保障实验顺利实施。①为保证模式研究的顺利开展,课题组与学校配合,采取了“教导处宏观协调、教研组指导、科任教师具体实施”的管理模式,使模式研究能够持续不断的开展;同时充分调动学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采取责任制的形式落实到人,确保模式研究贯彻落实。②定期交流研讨。课题自实施以来多次举办了交流研讨会,采取边实验边研究,及时总结、不断提高研究质量,不断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提高研究能力;教研组先后派多位教师听取兄弟学校开展模式研究的报告,得到了很大的启发,更新了研究的思路,保证了模式研究的正确方向。
3、推进了“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学校要求每位教师在一周内至少参与听课、评课一次,以促进教师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三、进展情况
1、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学生观、课程观转变
观念是行动的先行者。通过本模式实验,使教师们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的魅力,意识到课题教学模式的改革对于促进教学方式的改变的重要性,使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到以培养合作探究和实践操作能力为重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促使教师不再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引导、激励、点拨学生学习的亲密朋友,也使得教师们树立了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2、提高了教师提出问题与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模式研究实验,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积极研究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意研究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模式研究也加强了教师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在每个阶段的模式研讨会上,教研组及教师积极参加模式实践之中。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内部及学校之间的交流不断扩展,使更多的教师真正成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研究者,提高了的科研水平,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3、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学生主体地位 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了其综合素养,具体表现为: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与情感。通过调查表明,学生认为最喜欢的教学形式是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获取信息。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上看,学习的环境已突破课堂教学的范围,课前、课后,小组讨论等蔚然成风。
4、改善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模式研究实验,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基本的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效率意识,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四、存在问题
(一)探究性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问题
一直以来,以接受式学习为中心的传统教学统治着我们的教学思想和行为。在课堂上教师是至高的知识传授者,学生是顺服的知识储存器。教与学以接受为目的,以接受为结果。今天我们倡导“探究性学习”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设空间。但是,在我们大力倡导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今天,我们应如何看待接受式学习,是全盘否定吗?我们认为不是。首先学校学习是在一定的时空内以学习人类文化中的间接经验为主,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沿着前人的足迹去探究每一个知识点的发生和发展,很显然是极不现实的。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是学习“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究性学习及研究性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技能和有效的方法,而使学生掌握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接受性学习还应是主要的学习方式。但这里我们要说明几点,首先,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不代表它可以成为“唯一”,我们不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其次,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并不等于教学中的就要以灌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为主,我们强调的是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最后,在当前新课程实施中,要坚决打破过去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的格局,大力提倡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努力形成各种学习方式并存,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新格局。
(二)探究教学的选题问题
首先,基于学科的局限性不是所有学科都适于研究及探究,如人文性学科、艺术性学科。如让学生亲临大好河山学习地理知识,在时间隧道中学习历史知识,很显然都是不现实的。而在理科的某些知识,如公理性知识、名称概念、事实的陈述性知识同样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恰当的接受性学习也会取得好效果。因此,实施探究教学要精选适合的科目和课题。设立的题目既不能太浅,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兴趣,也不能太深,让学生失去探究的勇气。同时,探究的过程是学生能力培养及提高的过程,因此,探究课题的选择要注意利于能力训练的广泛而深入,使探究成为学生资料收集归纳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求异创新等能力全面发展的平台。当然,一些不适宜在学科课堂上探究的知识,我们可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活动课程来为学生创设一个小环境,使学生在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培养探索的精神及研究的技巧,从而弥补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五、今后设想
1、加强研究目标管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整个教研组老师的理论素养。要不断优化实验教师队伍,鼓励学校骨干教师积极参加模式实验研究,在课题实验中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验,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2、要系统总结模式研究的经验教训,深入理解开展模式实验研究的重大意义。课题组成员要深入不同的学校、班级,不断扩大模式的调查与实验研究范围,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案分析与理论提升,使模式研究更具实效性。
3、要组织教师注意收集、整理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在探索“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比较完善、比较新颖、比较可行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要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要做到在继承中创新。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已初步建立,但还需要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使之真正成为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模式。
5、加强模式研究成果的推广的方法、方式问题的研究。为此,要坚持参加各级部门组织的科研课题交流与研讨会,特别是加强本地区的校际间的交流与协作,不断提高模式研究水平,促进模式研究的深入开展。给学生一个空间,学生会自由的成长起来,我们深信这一点。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仍然会坚持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并不断完善。我们的研究仅仅是一个开始,随着理论的不断丰富,实践的不断深入,“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必将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完善,为培养知识极大丰富,能力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做出贡献。
二O一三年四月十日
第二篇:“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Xx中心小学
“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为了更深入全面推进“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更快更高的提升教学效益,特制定“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模式实施操作方案。
一、问题背景
我乡生源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学习习惯不理想,家庭教育存在比较大的问题。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束缚学生主体能力的发挥,学生从上课到下课,始终处在压抑、被动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动性与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上学生不动脑不动手,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改变现状,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推动学校的特色发展,我们在认真学习杜郎口课堂改革、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基础上,建立完善我们的“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概念界定:
(一)“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是一种课堂教学结构形式 ,它要求教师先揭示教学目标 ,再指导学生自学 ,待学生暴露问题后 ,及时帮助解决 ,最后针对问题进行训练 ,以形成能力。在这种教学结构中 ,教师要三言两语提示目标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 ,对学生自学的内容、时间、方法及检测方式都要作出精心的设计与安排。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 ,教师再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方法 ,以学生自学中带普遍性的问题作为教学重点 ,并且不能就题讲题 ,而要寻找规律 ,使学生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这种课堂结构形式 ,能够保证学生的训练时间 ,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转化。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二)“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训练”课堂教学结构实施基本程序:
“先学”
1.展示目标:讲述目标,让学生把握总体要求。起导向作用,引起学生有意注意。
2.自学前指导:要求做到四个明确,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明确时间。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边检查学生预习,边检查学生自学情况,重点看学生后10名自学情况。
4.检查学生自学效果:检查中下游学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后教”
教师引导更正,指导运用:在自学,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检测,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答案及其观点,或让学生进行展示。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回答、自纠、展示等主体性学习活动,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
对在检测过程中发现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点拨释疑。教师要精讲,杜绝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乱讲现象,点拨要及时,准确到位。对于个性问题要做好个别辅导。
“当堂训练”当堂完成作业:教师出题:必做题,选做题,思考题。必做题
完不成的开小灶,巡视最差的学生,当堂批改差生的作业,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抓非智力因素,规范做题。
以上为“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六个环节,总结为下面几句话: 展示目标时间短,先学后教是起点。规定内容与时间,指导自学抓关键。学生自学教师转,盯住差生作打算。自学效果怎么样,检查差生把心宽。引导更正师教生,培优转差兵教兵。当堂训练要分层,完成目标堂堂清。
三、实施范围:xx中心小学英语教研组(实验组)
四、方法措施:
(一)理论学习阶段
(1)由主管教学副校长组织各教研组学习,学习相关资料,改变观念,“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以学为主,重学轻教,教师是引导者,点拨引领者,而非灌输者,使所有教师都能认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理念要求,同时基于我校学生的基础,教师要认识到任务的艰巨性与长期性。然后集中在英语教研组做先学后教模式的实验教学。
(2)进一步学习“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程序;积极探讨本学科相适应“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教学结构,基本掌握模式与程序,有关资料做到人守一册。
(3)在理论学习阶段,每位教师要撰写学习笔记,各教研组长做好监督、检查、收集工作。
(二)实验实施
(1)集体备课,分工协作,完成本学期期中每堂课学生自学提纲与当堂训练编写任务。
(2)组织全体教师必须完成对每一位教师二次以上的听课,认真指导,并有详细纪录,教案存档。
(3)教研组每月必须开一次阶段性总结会议,依照模式对照,总结得失;学校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汇报会,解决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课堂改革保驾护航。
(4)备课时要通力协作,摒弃偏见,对课堂模式改革不存疑虑,做到资源共享,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5)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视学生学习情况灵活掌握“先学与后教”过程时间,但必须坚持学生以学为主、学导结合的原则,不可偏废 “当堂达标”的环节。
(6)在试验阶段,教研组必须开出一堂“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精品课。
(三)总结
(1)期末,学校 进行“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课堂模式改革先进的评选活动;作为以后评先评优的先决条件;
(2)教师期末上交“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教学总结;交流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
(3)教研组对本学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推进情况总结
(4)学校教学模式改革领导小组对本学期总结,并明确下学期教学改革方向。
(5)细化各阶段的课堂改革成果,归类分析,整理材料,积累内容的素材,进行理论上的阐述.,以备下学期在其他教研组推广。
五.注意事项:
(1)各教研组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有计划的实施改革,步调一致,决不能有半点的随意性。
(2)精心培养学生预习习惯,措施落实,为“先学后教、学导结合、当堂达标”的实施做铺垫。
(3)教师制定的自学目标必须做到三明确:明确自学的内容与范围,明确自学的方法,明确自学的要求。它不等同于教学目标。
(4)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编制学生课堂自学提纲,提纲要有阶梯,让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5)严格控制时间,重学轻教,教师重在点拨,每堂课必须有三部分组成: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可偏废一个环节。先学,学生根据教师的展示目标与自学提纲进行独立学习,独立思考,完成相应的任务;后教,利用小组学习的平台,进行兵教兵,优教差;对学习能力有些障碍的重点学生教师进行特别辅导;对于普遍性的问题教师可以集体讲解;当堂训练,就是考试,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检验,学生必须是独立完成,当堂训练的测试题不建议用课堂作业本。
(6)课堂上基本解决学生一般性问题,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第三篇:“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解读
后河初中“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的解读
基本流程:“三环六步一反思”
1.三环:预习、展示、反馈。
2.六步:出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达标测评、纠错巩固。
3.一反思:教师每日一反思 三环:
1.预习:自主学习。明确学习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生成本课题的重点、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
预习的主要形式:独学——学生独立学习。
2.展示:展示交流预习模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升华和迁移。
展示的主要形式:小展示和大展示。
3.反馈:反思和总结,对预设的学习目标进行回顾性的检测。并进一步反思和总结。
反馈的主要形式:爬黑板、小测试。六步:
1.出示目标:教师通过备课,对学习章节的研究、课程标准的把握,制定导学案,学生借助教师提供的导学案,通过阅读教材,初步把握文本,明确学习目标
要求:目标要精炼准确,体现三维要求。
2.自主学习:学生以教材和导学案为对象,通过进一步阅读教材及查阅资料,初步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圈定关键问题,并初步达成学习目
标
要求:以独学为主,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预习,做好预习笔记;必须保证独立学习、独立思考;解决基础知识,圈定疑难问题,形成个人学习目标,并在不断预习中学会如何学习
3。合作探究:围绕目标和重点难点,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合作交流、立体学习,再次达成学习目标。对于不能达成的目标,有价值的问题,予以搜集整理通过展示课达成。
要求:以对学群学为主。教师指导学习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交流预习成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形成小组学习目标,小组长记录整理有价值的问题,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4。展示提升:小组内交流预习成果,教师分配任务,小组合作、立体学习,全班展示、全面提升。展示的形式:小展示和大展示。展示的操作:分工、预展、展示。展示的要求:大胆大声大方、形式多样
5。达标测评:依据学习目标,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情况,再次达成目标。
达标测评的方式:达标可以采用组内问答、对子互查、小测、板演等多种形式完成。
6。纠错巩固:对达标测评中,再次出现的错误或问题,可以通过自我纠错、对子互帮、再次板演或展示的方式进行纠错巩固。
第四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浅谈(范文)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模式浅谈
丁 德 宽
冠县店子镇中心小学
小学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浅谈
摘 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中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正确的把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科学的教学模式,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正 文: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其优势越来越明显,在此,我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以及在小学教学中的感受,就小学语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引导学生先学。
“先学”是基础,能引导学生先去实践,从而形成初步认识;“后教”则让学生在已有实践与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实践的广度和加深认识的深度,这种“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符合认识论基本规律的。所以我们要打好基础,促进后续学习的开展。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先学”彰显了学习主体的角色,尊重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充分释放了学生的学习潜能。因为是“先学”,所以语文课上学生必须先“动”起来,自己要先思考,去尝试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这将十分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例如,在《三亚落日》内容教学之前,我先给学生制定了几个目标和任务:首先,课前让学生自己寻找一些与三亚风景相关的图片,提前感受三亚诗情画意、美妙绝伦的景象;其次,让学生利用课本上的拼音或查字典将本课生字准确认读,同时把课本也能读熟练;最后,让学生将在自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不理解的字词或者不明白的地方标记下来,等待上课时大家一起探讨交流。另外,作为老师,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先学,我们还要以鼓励性、激励性的语言等,提高学生现学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体会先学的意义,让学生明白先学的优势,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二、针对性的开展后教。
“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之下的“兵教兵”的教学过程。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合作学习。后教”这个环节,就是弄清“为什么”的教学过程,是一堂课中最能体现教师水平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学生不学,教师便不教;学生自学以后,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教。这就叫“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也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往往会因为学情发生变化而必须随之变化,要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可以节省时间,才能有效和高效。“后教”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则更多扮演的是组织、点拨、引导、促进等角色。在小学语文先学的基础上开展后教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和点拨,帮助学生答疑解惑,纠正错误理解,也就是要有针对性的后教。另外,教师在后教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踊跃提问,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养成勇于探索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山谷中的谜底》这篇课文的时候,关于“为什么山谷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山谷中的谜底是什么?文章最后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教学中的重难点,我及时对学生进行了引导,让学生熟读课文,自己从文中找出答案,不明白的先“兵教兵”,实在解决不了的教师再点拨,直到能彻底理解明白。在这个后教的过程中,我不仅让学生更透彻的解决了”先学“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有效的学习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锻炼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做到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指运用所学知识,当堂完成作业,其目的有二:一是检测每位学生是否都当堂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背记重要知识点,二是完成书面作业题。训练的形式是学生像考试那样独立完成,教师不提供任何形式的指导,学生之间也不允许进行讨论。这对于巩固学生的所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做到作业的“堂堂清”、“日日清”,都是极为有利的。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通过批改学生作业反馈回来的信息,了解哪些学生已经达到了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课后还需要单独进行辅导,并针对学生作业当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的处理。另外,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要典型、适度和适量,做到数量与质量的统一。当堂训练是巩固知识、提高实践能的有效途径,所以我们要重视当堂训练,提高练习程序的层次,通过练习来回顾、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一边练习一边学习,在练中学,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题地位,更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中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原则,教师必须真正退居“二线”,当好导演,做好主持人,以饱满的热情和富有亲和力的教态,用恰切精彩的过渡语,用精当准确的指导语,用充满鼓舞性的评价语,去感染激励学生,引领学生紧张、快节奏地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第五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一般特点和应用。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每节课一般有三个主要环节:“先学”环节、“后教”环节、“当堂训练”环节。在这三个主要环节之前还有一个辅助环节。辅助环节就好比高速公路的引桥,教师通过这个引桥,把学生送入自学的快车道。接下来的三个环节环环紧扣。前一个环节学不好,就会影响到后一个环节,这就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跟着全班的步调往前走,一刻也不能放松。就像车行高速,既无法回头,又有时速限制,只有到了出口时(下课时)才可以松一口气。这就使得学生每堂课的学习都变得紧张、愉快、高效。
(一)辅助环节:
辅助环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板书课题;②出示教学目标;③出示自学指导。
1、板书课题,简称“板题”。
上课后,教师开门见山引出新课,然后把本节课的课题板书在黑板上。例如语文教师上课时一般不再进行复习提问,不再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不范读,凡教材上有的内容都交给学生在自学当中去完成,凡其它学科已学过的知识,则指导学生去整合、运用。教师为什么可以不复习旧知而开门见山入题呢?因为这种模式的课,上一节课的“堂堂人人清”和“日日人人清”已经保证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至于作者和时代背景等教材注释上有的内容,学生在自学时完全可以看得懂,还可以运用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去理解,所以也就不需要教师再浪费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去讲了,而要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生对本节新授内容的“自学”上。
教师板书课题可以很快把师生引入课堂情景,使学生明确本节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认真对待。板书时字体要工整,不能潦草。从写字可以看出一个教师的工作态度、水平能力,还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出示教学目标,简称“示标”。
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课效率的高低。传统教学只有单一的知识目标,新课程改革强调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所以,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①知识目标;②技能(能力)目标;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就是教学大纲规定的本学科学生必须掌握的各个知识点(也是考纲上要求掌握的考点);能力目标指的是本节课对知识掌握应达到的能力层级。例如高考语文要求测试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鉴赏评价”这五种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是从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中体现出来的(不在言语之中,而在一举一动),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从中可以看出教师上课是否“有精神,有激情,能否全身心投入,能否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启发激励学生,注重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五点:
(1)教学目标要具有可测量性,不能是模糊不清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容易测量,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则不容易测量,所以,我们要求教师每堂课只需出示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不必出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2)要实事求是,如果不实事求是,要求理解的,教师却设定为掌握、运用,要求熟读的,教师却设定为当堂“背诵”,学生当堂达不到,那么,不能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没有意义,就是搞形式主义。教师出示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科学,要让学生听得懂,做得到。
(3)教学目标的语言表述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记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其实也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科总目标的具体分解。如果完成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最终也就达到了学科总目标。
(4)教师出示教学目标的时间不能太短,应让学生读完后还有点思考余地。目标出示之后,教师一般还要用激励的话鼓励学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5)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实施教学,不能偏离教学目标。一节课,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师生要做最有效最有价值的事。有些教师上课随意性大,经常“偏离教学目标”,还认为自己是在创新。创新不等于“随意”。每节课教师都要不断问问自己,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任务是什么?我有没有偏离教学目标?
3、出示自学指导,简称“示导”。
学生的自学要以教师有效的指导为前提。从传统教学到新课程改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没有指导,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只注重传授知识,而不注重指导学生自学;第二阶段是有指导而无效。实施新课改后,教师开始重视指导学生自学,但往往因为教师指导不得法,学生自学的效果不好;第三阶段是有效指导,体现“五个明确”,即明确①时间②内容③学习方法④达到的标准⑤检测的方法及要求。能准确体现“五个明确”的就是有效的指导,反之则是无效的指导。
例如:初中语文课上,教师有这样一段自学指导:“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然后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六分钟以后,指名同学上台板演。”这一段自学指导,话虽不多,却体现了“五个明确”,时间是“六分钟”,内容是“读课文”,学习方法是“朗读”,达到的标准是“能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意”,老师检测的方法及要求是“指名同学板演”。因此,这个自学指导的操作性、指导性就很强,因而也就十分有效。
教师在指导学生学的内容上要十分精心,注意在旧知识与新知识方面不要平均用力,学生读书的重点应该在新知识上,在本节课教学的重点、难点上。
教师的自学指导如果具体、科学、明确,就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教师虽有指导,但不科学、不具体,操作性差,就会把自学引入歧途;该强调的没有强调,学生自学、做题时出错率就会高。搞新课改,最要紧的是用好时间,各个教学环节都要注意节约时间,讲求实效。
学科不同,教师的自学指导也往往有所不同。例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常识课,教师主要通过设计好“思考题”来指导学生自学。思考题是一节课师生教与学的“路标”。按此“路标”指导学生学习、讨论,解决疑难,完成教学任务,就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就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
出示自学指导以后,教师一般还会鼓励学生“下面开始自学竞赛”。整个辅助环节,实际操作时,仅用一分多钟时间。教师的功夫主要下在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目标和自学指导。教师在出示上述辅助环节内容时,学生主要是听、看、想、记。
(二)“先学”环节:
课堂三个主要环节的第一个环节是“先学”。先学分为两步:
1、读书或看书。
“先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读书开始的自主学习。文科一般是读书,理科一般是看书,看例题、公式、基本概念,各学科有各学科的特点。自学也是一种竞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因为教师自学指导的具体明确而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读书、看书就好比在做考前准备,会紧张、高效。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课前一般不预习,不增加学生课外负担,所有任务均在课内完成。高中语文篇幅过长的,可以指导学生在早读课上读。
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干什么呢?课堂上,教师全过程都在精心地组织、指导。学生自学,教师用眼睛巡视。教师巡视的目的和任务有两个:一是要组织教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认真读书,尤其要盯住班内的后进生,对个别精力不够集中,没有按教师自学指导要求做的,要给以个别提示。一个班级无论有多少学生,教师始终要把后进生装在心里,看在眼里。二是全面了解学情。教师全面了解学情就是为下一步的检测和“后教”做准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以不干扰学生自学为原则,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聚精会神地学习,不说闲话,不做闲事,不板书,不随便走来走去。
2、检测(提问或练习)。
“检测”就是搞“学情”调查,就是考试。自学时间到时,教师一般用“举手”统计的方法了解学情,例如:请完成老师布置的看书任务的同学举手。如果绝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完成了自学任务,那就可以转入下一个环节;如果有半数学生未完成,教师就要适当延长时间。这就叫实事求是,灵活机动。
举手统计之后就转入检测。教师先要弄清检测的目的(了解学情,发现问题)、方法(有两种:口头提问、笔头练习)、内容(学生自学的课本上的内容)和对象(后进生)。检测的方法一般有两种:文科一般以口头提问为主,以笔头练习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理科一般以做题板演为主,以口头提问为辅,重在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检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学情。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了解学情呢?教师在检测时,应选择后进生作为检测的对象,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在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学就是要针对问题教,要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又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如果教师只让优秀学生回答或上台板演,那就会掩盖问题,后进生的问题就不能得到很好解决。一般来说,好学生出错的情况,都可以在后进生的回答或板演中反映出来。后进生答错了,板演题做错了,问题暴露了,教师对学情就心中有数了。
看书以后的检测题很重要,教师要精心设计,如何设计检测题呢?检测题要以课本为主(结合课文、课后题、学生实际),要有价值,有代表性,要紧紧围绕教学的中心内容;一般来说,课后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较为简单的,基础性强的题,可以做为检测题用;一类是综合性强、难度大一点的题,可以做为当堂训练的作业用。做题的方法,可以一题一练一讲评,也可以几题同练。检测题几题同练,一起更正、点评,更易于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更易于找出规律,便于教师归纳总结。
(三)“后教”环节:
检测是进入后教的前提或桥梁。“后教”并不全是教师讲,而是教师指导下的“兵教兵”。它可以分为两步:
1、更正(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台下的学生在做练习,台上的学生在板演,台下的学生做完检测题后,就要看台上板演的学生做题的思路、方法、步骤、结果和规范性这五个方面有无问题,准备参与更正或讨论。教师应启发尽量多的学生上台更正。一般情况下是先让中差生来对做错的题进行更正,凡中差生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叫优秀生。中等生不能更正的,再让优秀生来更正。这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在这时充当的是主持人的角色。在这个“兵教兵”的过程中,后进生的疑难和问题得到了解决,错误得到了纠正,这就把教师原来要在课下补差的任务移到课堂上由师生共同来完成了,可以节省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好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后进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又得到了提高,优秀生和后进生各得其所。这就把面向全体、培优补差落到了实处。长此下去,好学生能说会道、思维敏捷;后进生也能逐步赶上来,当堂学得懂,学得好,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后教”这个环节,是一堂课中最能体现教师个人素质和功底的环节,也是最难的环节。教师通过检测、更正的过程来了解学情,再根据学情来确定自己下一步教什么(内容),怎样教(教法)?这就叫“以学定教”。这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二次备课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课前备好的课,会因学情发生变化而随之变化,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可以节省时间,才是有效和高效的。
教师了解学情、检测反馈的方法常用的有六种:①举手统计(这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②巡视了解(由面到点);③启发提问(注意提问的艺术,问的要有价值,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设计问题,有时还要追问,有必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以求深度);④板演做题(一人或几人,一轮或几轮,要视具体情况而定);⑤更正(通过让中等生、优秀生给后进生的错题进行更正来了解中等生、优秀生的自学效果);⑥同桌对改。教师公布正确答案,学生同桌对改,一看正确率,二看还有哪些新问题,这便于教师全面了解学情,这也是教师兼顾台上台下,由点到面的方法。
2、讨论(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的方式除了更正以外,还有同桌讨论和小组讨论两种。后进生能正确解答的问题,就不再浪费时间;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更难的问题,也就是学生合作学习以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参与讨论、师生合作学习。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师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式。学生在自学以后遇到了疑难,即“学然后知困”,这时候合作学习就有了内容、前提和必要性,也有了积极性。
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例如,物理实验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实验、记录实验、观察分析、然后得出结论。教师要及时把结论板书出来,并让学生再进一步加深理解、当堂记忆,然后在做题的实践中,进一步加深理解,形成能力。
教师在“后教”时的讲是必要的,讲多长时间并没有硬性规定。关键是确定什么时候讲?讲什么?怎样讲?这是与传统教学的三个主要不同之处:时间、内容、方式不同。
传统教学是教师先讲,学生后学;教师讲的内容全是教材上的知识,不管学生会与不会,所有的内容都要讲,这就造成了“满堂灌”,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模式是在学生自学、更正、讨论之后,如果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再去讲。学生学在前,教师讲在后;教师讲的内容都是学生不会的,急需要讲的,凡是学生会的,教师绝不再讲;教师讲的方式一般有六种:①补充讲解(教材上不全的,学生理解不全的要补充);②更正讲解(学生理解有误的);③点评讲解(学生回答问题之后,教师就学生答的内容和方式等作精当的点评);④归纳总结讲解(把零散的答案要点归纳总结到一起);⑤按顺序讲解(按问题分类,一类一类边讨论、边讲解,边板书,合二为一,合三为一,这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⑥拓展延伸讲解(由个别到一般,走出教材)。老师与书本的主要区别在哪儿呢?前者是活的,后者是死的,老师的“活”主要“活”在以学定教上,学生听老师讲又主要是听老师的教学思想和推理方法,即教师要教思想、教方法。
教师讲评不仅仅是为了要得出一个结论,关键在使学生能正确理解,熟练运用。所以老师教学的重点应放在指导学生如何运用上,教会学生审题,确定思路,已知条件有哪些,题目要求求什么,要求的问题与定理之间有什么联系,找准切入点,从学生的板演和调查的学情以及教师的经验多方面综合看,学生最内容错的在哪里,这些地方就要重点突破,所以教师要对出现的错误进行归纳、分类,二次备课,确定下步教学方案,通过讨论(无论对与错,都要问一个为什么,每一步都要有理论依据),找准切入点,理清思路,怎样运用定理去一步一步完成,还要注意书写的规范,这就是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
(四)“当堂训练”环节(就是要求学生运用知识能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这是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综合训练)。
如果说学生在“先学”时,已经对本节的教学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再经过检测、更正、讨论,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最后经过当堂训练、模仿例题运用公式、定理做作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就会使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这是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识规律的。在这个环节里,要求教师要注意六点:一要精心设计习题,要出有价值、高质量的题;二要注意面向全体、因材施教(作业可分为“必作题、选作题和思考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三要指导学生做题方法,先复习再做题,死记活用。在做作业之前要再看一遍例题,先消化理解所学的内容。不要一拿过作业本就做,这样往往容易出错。四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牢固地掌握当堂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不求甚解地完成作业,或者抄袭别人的作业,那就起不到做作业的作用。限时当堂独立完成作业,就很好的保证了学生能及时练习,独立练习,解决了学生因课下做作业时自觉性差,随意性大而导致的抄袭作业或不做作业等问题。我们在初
三、高三或补习班还进行限时超量训练,40分钟量的题,要求学生30分钟完成,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作题熟练程度和应试能力具有很好的作用。五要把课堂的每一分钟都留给学生去学和练,教师不当堂批改作业,下课时,教师要把课堂作业收走,放到课下去批改。对没有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记下姓名,作为日日清的对象。六要强调学生纠错。有题必做,有错必纠。对作业的批改我们要求教师上午作业,下午上课前必须批改完毕,发下改错;下午的作业,必须在夜自习前改完发下,除作文外,作业都要当天批改完毕并发给学生纠错。教师批改以后的作业,学生如果做错了,必须更正,要指导学生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及时更正错误。学习既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改错、融会贯通的过程。一门课程,知识漏洞越小,说明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就会越好,那些作业中出错的地方(考试时出错的地方也如此),往往就是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教师和学生都要有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含测试和考试)之后,将其中做错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这些就是知识的漏洞。教师既要重视这些错题,从中找出教学难点和规律,又要督促学生经常看看这些题目,反复练习,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