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内容提要
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正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在紧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下,针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着重研究农村课堂创设良好氛围的方式和方法。即“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最能让学生满意地、情不自禁地参与教学,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绪、情感和状态。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愉悦的、民主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农村小学 营造 课堂气氛 策略
正 文
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策略的研究背景
新课程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目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一言堂”、“课堂死气沉沉”等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阻碍着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发展。
我所在学校是一所上海郊区的农村小学。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每年有许多优生流动到县城学校,剩下的学生绝大部分具有以下特征:
1、原有知识底子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主动性、自觉性、自制力和学习方法)。
2、思维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3、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不足,缺乏参与意识,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作为我校这样的农村小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立足“培植优质土壤”,让学生这些“幼苗”能茁壮成长,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一幕幕情感化、情景化的氛围的必要性,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兴奋、冲动,去探究、创新,去完善自我。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以迎接新课改的挑战。爱因斯坦曾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成一种礼物来接受。”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大力实施现代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充满情趣,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情景,激励情景,学生主动学习情景,探究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的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策略的方法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表明,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构建良好课堂气氛的各种要素,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整合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是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纯净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同时,教师要提高对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绪之弦,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3、发挥教学的艺术魅力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1)精心设计导入语
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文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辞优美的文章,读着那些文章,眼前就浮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西沙群岛美丽的图片,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有趣的海龟,栖息在茂密的树林中的各式各样的鸟,配以悠扬的古铮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地。然后,我问学生: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乘飞机去看一看,好不好?“
在美丽的风光图片和柔和的音乐声中,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中。*以趣开头。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就会去思考,去理解。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一课中,我让学生说说狼和羊是怎样的动物,狼和羊会发生什么故事?狼会不会摇尾巴?课文为什么以《会摇尾巴的狼》课题?一石激动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在小组合作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2)讲究提问的方法。
汉语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语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语调、语气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和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一定要争气》一文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说到课文讲了童第周两次争气的事,一次为自己,一次为国家。我表扬后学生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童第周为什么要给自己争气?他又是怎样给自己争气的?结果怎样?从童第周为自己争气这件事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虽然简短,但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3)注意处理课堂的冷场。
冷场是学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时的反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在问题难度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课堂上及时表扬学生,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简单,学生又觉得没意思,为此,在备课时,在问题的设计上我是花了大量的功夫,以其问得巧,问得妙。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我问学生:你认为这是一头怎样的小象?你是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课堂气氛也在学生的思考中活跃起来。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
(1)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情感情。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爱的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
(2)把成功带给学生--因材施教。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诱因或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它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解题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3)表扬的艺术。表扬让学生如沐春风,不管是什么时候,我都不忘表扬我的学生。在指导学生朗读《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学生开始读得并不好,但我发现几个平时读书不好的学生读得很认真,于是我表扬他们读得很认真,并问他们能不能读得更好,还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我的语文书上,告诉他们老师要把这些朗读小能手的名字记下来,这样老师一拿语文书就会想起他们。当学生再读时,我是耳目一新,学生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写在我的书上。而学生的兴趣也大增,师生间自是其乐融融。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自觉参与到学习中来,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可采用:
(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教材中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
(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
(3)设计多种活动空间,吸引学生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多种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利用以优质使,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活动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建立其丰富表象,在讨论中思维互相碰撞,在练习中获得知识的内化,经历感性→理性、已知→未知的学习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究知识的乐趣。
3、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学习
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和提高,这也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起点,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自我成功的机会,都能获得知识、能力和自信心。这既是小学教学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对暂时后进的学生充满爱心和信心,用满腔挚爱和热忱,营造出祥和的心理环境,消除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置身于教师的期望之中,在无卑无怯、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抬起头来学习。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说明,师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能激起后进生学习的良好兴趣,而且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
情感是一种态度体验,重要的是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唤起人的情感比引起人的思考更重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动力的源泉。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积极的、乐观的、向上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用对真理的执着的追求,对祖国、对人民、对环境高度负责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使命感,发挥最大的学习潜能。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面向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06,(1):01-025 [4]蔡忠平.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7):07-002 [5]梁秋莲.小学数学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二期课改迈出重大步伐[J].基础教育课程,2006,(4):04-041 [7]李建萍主编.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第二篇:精心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讲解
内容提要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的研究正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在紧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下,针对农村小学课堂教学,着重研究农村课堂创设良好氛围的方式和方法。即“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最能让学生满意地、情不自禁地参与教学,并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愉悦的情绪、情感和状态。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在学习中感受到一种和谐的、愉悦的、民主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效益,促进我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小学营造课堂气氛策略 正文
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策略的研究背景
新课程已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目前,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照本宣科”、“一言堂”、“课堂死气沉沉”等现象,这样的课堂教学阻碍着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的发展。
我所在学校是一所上海郊区的农村小学。学生生源参差不齐,每年有许多优生流动到县城学校,剩下的学生绝大部分具有以下特征:
1、原有知识底子弱,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主动性、自觉性、自制力和学习方法。
2、思维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3、学习兴趣和自信心不足,缺乏参与意识,逐步产生厌学情绪。因此,作为我校这样的农村小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在课堂教学中,立足“培植优质土壤”,让学生这些“幼苗”能茁壮成长,这是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一幕幕情感化、情景化的氛围的必要性,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兴奋、冲动,去探究、创新,去完善自我。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以迎接新课改的挑战。爱因斯坦曾说:“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成一种礼物来接受。”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大力实施现代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充满情趣,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教师应根据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创设浓郁的趣味情景,民主情景,激励情景,学生主动学习情景,探究情景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和主动学习的行为,感受民主和谐的氛围,感受教师的期望、同伴的鼓励,体验成功的欢乐。
二、创设良好课堂氛围策略的方法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呢?(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研究表明,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构建良好课堂气氛的各种要素,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整合为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1、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
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要保持教学是最佳的心理状态,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
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其次,进行教学要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纯净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手势、动作、表情、神态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数学知识高尚的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此外,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同时,教师要提高对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巧妙拨动学生的情绪之弦,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3、发挥教学的艺术魅力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正确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学艺术的独特魅力,将知识的科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用艺术的形式诉诸于学生的感官,激起学生的学习需求。
(1精心设计导入语
一个吸引人的导入语,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促使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用多媒体课件引入课文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辞优美的文章,读着那些文章,眼前就浮现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放西沙群岛美丽的图片,有五光十色的海水,各式各样的珊瑚,海参,大龙虾,成群结队的鱼,有趣的海龟,栖息在茂密的树林中的各式各样的鸟,配以悠扬的古铮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都有美的感受。把学生带进一个如诗如画的境地。然后,我问学生: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你们想去看看吗?”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乘飞机去看一看,好不好?“
在美丽的风光图片和柔和的音乐声中,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学习中。*以趣开头。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会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们就会去思考,去理解。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一课中,我让学生说说狼和羊是怎样的动物,狼和羊会发生什么故事?狼会不会摇尾巴?课文为什么以《会摇尾巴的狼》课题?一石激动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在小组合作中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
(2讲究提问的方法。
汉语是一门充满趣味的语言,不同的句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意思,语调、语气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一样。提问的方式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和学习的兴趣。在学习《一定要争气》一文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当学生说到课文讲了童第周两次争气的事,一次为自己,一次为国家。我表扬后学生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并思考:童第周为什么要给自己争气?他又是怎样给自己争气的?结果怎样?从童第周为自己争气这件事你想到了什么?问题虽然简短,但结合课文内容,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课文,认真思考,踊跃发言。
(3注意处理课堂的冷场。
冷场是学生遇到问题不知如何时的反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在问题难度的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课堂上及时表扬学生,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问题太难,学生望而生畏,问题太简单,学生又觉得没意思,为此,在备课时,在问题的设计上我是花了大量的功夫,以其问得巧,问得妙。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我问学生:你认为这是一头怎样的小象?你是从课文哪里看出来的?学生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到了答案,课堂气氛也在学生的思考中活跃起来。
(二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要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1、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心态
任何学习过程都存在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学习的表现与效果截然不同。当学生处于最佳心理状态时,学习情绪高涨,专心致志,课堂气氛热烈而愉悦。为此,教师应注意:(1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情感情。微笑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爱的微笑可以征服学生的心灵。当学生思想走神、思绪信马由缰时,充满理智和期待的微笑,能使学生“迷途知返”;当学生答问受挫时,满怀鼓励和依赖的微笑,能使学生心安智生、“柳暗花明”;当学生板演成功时,饱含肯定和赞赏的微笑,能使学生自信心大增,激起更强的求知欲。教师亲切的教态、爱抚的目光和鼓励的言语,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融洽的合作气氛,使学生形成和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心态。
(2把成功带给学生--因材施教。教育心理学认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有种种诱因或手段,成就动机则是普遍的、有效的一种,它应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动机。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和不同的收获,既提出共同要求,也提出个别要求。如在课堂作业的配置与处理上,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不同题量、不同难度的作业,并通过当堂批改或讲评,及时满足学生急于知道作业正
确与否的迫切心理需求,开阔学生解题思路,使那些解题中“别出心裁”的学生得到赞誉。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形成一种乐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3)表扬的艺术。表扬让学生如沐春风,不管是什么时候,我都不忘表扬 我的学生。在指导学生朗读《会摇尾巴的狼》一文时,学生开始读得并不好,但 我发现几个平时读书不好的学生读得很认真,于是我表扬他们读得很认真,并问 他们能不能读得更好,还把他们的名字写在我的语文书上,告诉他们老师要把这 些朗读小能手的名字记下来,这样老师一拿语文书就会想起他们。当学生再读时,我是耳目一新,学生的名字也越来越多地写在我的书上。而学生的兴趣也大增,师生间自是其乐融融。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自觉参与 到学习中来,教学也就水到渠成。
2、让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 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要理解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教 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探究情境,诱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从中得到探索者的收获,发现者的欢乐,胜利者的喜悦。美国心理学 家罗杰斯指出:教师应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为己任,使学生更加充分地、热情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新知,可采用:(1)展示知识魅力,激发探究兴趣。教材中蕴藏着一些有趣的规律和美的因 素,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加以挖掘,充分展示其固有的内在魅力,以激起学生的好 奇心与强烈的探究欲望。(2)激发需要的火花,不断激起认知内驱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 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 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我们不仅要在课的开始创设情 境,揭示矛盾,引发学生迫不及待地探究兴趣,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精心设计“跳一跳,摘得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常地 处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矛盾之中,不断从内心迸发出需要的火花,始终保持 一种紧张的、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3)设计多种活动空间,吸引学生参与。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多种活 动空间,引导学生利用以优质使,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 活动之中,使他们在操作中建立其丰富表象,在讨论中思维互相碰撞,在练习中 获得知识的内化,经历感性→理性、已知
→未知的学习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究知 识的乐趣。
3、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学习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和提高,这也是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处 理好“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知识起点,提出不同 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让他们都有自我表现、自我成功的机会,都能获得知 识、能力和自信心。这既是小学教学十分艰巨的任务,也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 教育转轨的重要方面。我们要对暂时后进的学生充满爱心和信心,用满腔挚爱和 热忱,营造出祥和的心理环境,消除他们学习的心理障碍,使他们置身于教师的 期望之中,在无卑无怯、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中抬起头来学习。无论是理论还是 实践都说明,师爱能引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它不仅能激起后进生学习的良好 兴趣,而且能转化为他们学习的内部动机,从而提高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情感是一种态度体验,重要的是态度决定一切。因此,唤起人的情感比引起 人的思考更重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 追求。”情感是动力的源泉。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积极的、乐观的、向 上的情感去感染学生;用对真理的执着的追求,对祖国、对人民、对环境高度负 责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 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社会使命感,发挥最大的学习潜能。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面向 21 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M].上海:上 海教育出版社,1999 [2]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杭州现代小学数学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小学数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教育 学刊,2006,(1):01-025 [4]蔡忠平.以学生发展为本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7):07-002 [5]梁秋莲.小学数学教学探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6]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二期课改迈出重大步伐[J].基础教育课程,2006,(4):04-041 [7]李建萍主编.新课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改革与创新[M].四川: 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第三篇: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英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气氛?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获得理想的教学成绩?我认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关键在于课堂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期间,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创设一个乐学的空间,使他们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形成能力。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有这样的现象:某个老师的学历不高,同时教学水平也一般,但他的教学成绩却很突出。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就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花大工夫学这门课,因而成绩卓越。反之,由于逆反心理,如果不喜欢某一位老师,他们也就不会心甘情愿地学习这位老师的课程,这样的话,还有什么良好课堂气氛可言? 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所以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让你在学生眼里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可亲可敬的朋友。即便是在学生犯错误要对学生进行批评时也要选择恰当的方法。批评的方式的选择很重要。要让他们不伤自尊心,人格不受侮辱,让他们从内心感到教师的批评是诚挚的爱和帮助。另外,每一位学生都有他的爱好、特长,我总是让他们在我的课上尽情发挥。卢梭说“只有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师。”这样师生在课堂
才能配合默契,所以我一直觉得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是创造英语学习氛围的关键。
二.丰富多彩的课堂导入
导课是创设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的前奏。因为,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他们顺利进入下一步操练、练习或阅读。精心设计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很快融入到英语学习的氛围当中来。
其次,课前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得懂或大致能听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短剧表演、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完成教学前的预热活动,从而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要讲究艺术。根据教学内容你可以设置—个悬念,吸引学生;也可以提出—个发人深思的问题,抓住学生;也可以直观教具和演示开始。教学中不能课本搬家,大声念一遍。小声念一遍,就算进行了教学。语言总是和情景连在一起,没有没情景的语言。我们要善于利用教室内外的人和物来设置情景,把周围的一切都融人情景之中。有了情景学生才印象深刻,声、形、意有机结合,有了氛围学生学得才有趣,掌握才准确。
三.灵活多样充满情趣的教学方法
和谐的课堂气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在课堂中教师有责任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要以满腔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并善于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情趣大振,热
情倍增,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而没太大压力的环境下学到知识。
四.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工作的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一切都是五木之本,无源之水。所以,教师要与时俱进,除了努力学习本专业的知识外,还要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俗话说:“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总之,只要我们做到了以上几方面,我们的教学就会有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第四篇: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使学生能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使用方法。但是,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学习文字理论部分,学习方式单一,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之感。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结合教材实际内容,为学生设计和安排相应的?W习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踊跃发言,提升小学生语文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课程教育改革强调要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在课程教学实践中,需要根据不同科目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要求,合理应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进行人文性教育,重视对学生语文情感和文学素养的培养,使其能够在学习讨论与交流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和学习效果。老师需要在课堂上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下,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一、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原因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是通过对课本文字部分的学习和研究,掌握相关的学科内容。但是,如果语文老师一味对学生进行流程化的课文讲解,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发言积极性降低,整体教学气氛沉闷,影响学生的学习发挥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课堂气氛主要是指在教学讲解中,老师与学生共同塑造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对学生学习的效率提升和老师的教学效果提高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对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学习心态加强研究,集中做好各项教学组织工作,并对教学手法、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等进行创新和改革,为学生设计多元化的课堂学习项目,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
二、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
(一)情境化教学。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教学,老师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课文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握学习重点内容,但对于不同的文章内容讲解,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文本内容,增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老师根据文章内容的描写,为学生划分不同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模拟情境,分角色对话,使学生对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有所把握,这种教学形式突破了传统的文字讲解形式,使学生能够直接参与到情境活动中,活化课本内容,进一步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符合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二)游戏化教学。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学习新事物和新知识的过程中具有活泼好动性。老师根据这一特点,为学生设计学习游戏环节,在游戏活动中应用相关教学手法,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效率。例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不同小组接力背诵诗词,对学生语文古诗词的掌握程度和学生的配合默契度等进行综合考察。在此项游戏环节中,学生需要完成古诗词的积累、学习和背诵。在竞赛活动中,进行接力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使学生的知识学习更加投入。此外,老师也可以为学生安排词语接龙等语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多媒体教学。小学生在语文课程学习中,老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创造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语文课程学习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内容,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在此过程中,老师为学生开展多媒体教学,向学生集中展示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文字拓展性资料、图片解说式内容以及图像、视频等。学生在这种趣味化的课堂讲解中,能够更好培养和发挥自己的语文想象力,使语文课堂的学习气氛更加活跃。
语文课程的教学属于人文性质的课程教学,小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主要是掌握基础性的语言文字知识,并且要善于利用文字工具,加强对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培养。小学生需要老师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应用创新型的教学手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既能针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及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又能在交流与合作中实现更加自主化和开放性的课程学习,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老师可以灵活运用课堂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学习思考,也可使用多媒体教学、游戏化教学和小组讨论式教学等,优化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使小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更加具有生动性和灵活化的特点。(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珀?小学)
责任编辑:王锋旗
第五篇: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滨海二小 吴玲杰
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
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①用微笑面对学生。微笑是人际交流中一种最好的方式,微笑让学生对教师没有惧怕感,课堂气氛温和。如果教师板着脸孔,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让学生感到压抑,学习有紧张感,课堂气氛变得生硬、冷漠,不利于教学的开展。②给予学生鼓励。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说过:“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教学也如此,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学生之间的差别,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获得欣赏,体验成功的喜悦。教师要放下严厉的批评、呵责,多鼓励、表扬学生,发现他们学习的闪光点,给予学习的自信心。教师的语言、表情,对学生的刺激应该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③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师还可奖励学生小红花、作业本等物品,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这样才能不断进取,有旺盛的学习兴趣。
二、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教师将学
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是用说教去教育学生,学生不再用死记硬背来学习。通过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启发,获得亲身体验,寓教于乐,让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完美结合。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①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②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③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三、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四、创设悬念引发课堂气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不愿活跃课堂气氛,也不知怎样活跃课堂气氛,惟恐一发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学生在听话的听教师讲课,整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多,学生说得少。课堂上教师在唱独角戏,下面的学生静如一潭死水,被动地接受知识,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了教与学被割裂开,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泼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认知矛盾,对疑问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灵感的火花。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活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而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持久,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课堂气氛不适宜,呈现消极、沉闷的局面,学生的思维感到压抑,窒息智慧火花,没有学习的热情。反之,学生学习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方法有很多,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相信这样的教学能把孩子们引入学习的自由天地,让他们快乐地邀游在知识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