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张家港市东莱小学
黄利锋
目前,劳动与技术教育列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之一,既体现了国家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也为这门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认真学习《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觉得纲要阐述的课程理念很富有人性化,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力求在技术学习与学生品质发展间找平衡。但真正要把这先进的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还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发展中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了些思考。
一、成立指导团队
要在学校中正常开设开好劳动与技术课程,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教师的热情参与。首先是物质保障,建立一个劳技专用教室,设施要完全按照纲要所规定的配备,并能够经常有所维护与更新。其次是师资安排,各个学校可能有所差别,有的是有专职教师,有的由各班班主任负责,但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成立一个学校劳动与技术课程领导小组,由分管校长具体督促落实,各年级组也要成立一个年级教师指导小组。因为这门课程的实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虽然是某一个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但在幕后需要有一个教师指导团队在支持。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前,学校课程领导小组要对一个学期教学内容作出战略性的安排,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办学特色和社区资源,在具体的实施中可以和学校大队部统一行动,既是课堂教学,又是少先队活动,开发出富有个性的校本课程。与此同时,年级教师指导小组也要在开学之前,参照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依照本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活动能力,设计出比较详细的教学方案,可以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允许班级之间存在个性的差异,不必统一要求,或者利用班级中的家长资源,开发出具有特色的班本课程。我想,有了教师团队的支持,上课的教师就会有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利用好大家准备的教学资源上,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二、注重课程整合
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必须要体现知识的综合性和开放性,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学科的知识技能相联系。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拓宽学习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能够感觉到学以致用。如在自然学科的学习中,有不少知识是与劳技知识相重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把知识有机整合,设计跨学科的方案。也可以把劳动与技术的课题设计在一个大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中,当学生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时,需要某方面的操作技能时,就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做到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实现菜单式的技术培训。如在开展主题为“母亲节”的实践活动中,有学生提出帮助妈妈烧菜,教师就可以提供这方面的技术指导。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全班教学只是传授基本知识和技能,要鼓励有兴趣的学生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来对知识进行延伸,在研究过程中,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资料性研究,或到社会上调查的实践性研究。
三、取得校外支持
如果把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活动范围仅仅局限于学校内部,似乎有些闭门造车之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走出校园,促进学生对社会的亲历体验,在社会这本无字书中摸索,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与校外的联系,可以分成二个层次。一是取得家长的支持。小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内容大多与家庭生活有关,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这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虽然有劳技专用教室,但还是不能够满足学生动手操练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和家长联手共同开展教育活动。学校还可以聘请有技术特长的家长为校外辅导员,在进行相关内容教学时,可以把他们请进课堂,就这而言,肯定要比教师做得更好。二是建立校外劳动与服务基地。基地可以是长期合作的,如敬老院、社区居委会等社会公益机构,也可以是动态变化的,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劳动场所,如具有季节性农副产品基地。
四、科学评价制度
劳动与技术的学习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应以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为主。这可以借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策略,采用“档案袋”管理,“档案袋”里的内容可以形式多样,工艺作品、心得体会、教师、家长的评价、观察日记、电子文档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体验成长经历。尤其是每一次活动结束,教师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得与失,并能够对自己提出今后改进措施。
第二篇:通用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区别
通用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区别
新课程在浙江已经进行到第三年,但对通用技术学科除了本学科任教的教师比较了解外,其他老师几乎还一无所知。所以无论是领导还是普通老师对这门学科还是以“劳技课”相称,其实这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到底这门课和以前的“劳技课”有何区别,是不是和以前的“劳技课”有着一种承继的关系。下面我将解答这个问题: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全新的课程,是加强和改进基础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深入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其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要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增进学生的文化理解,提高学生交流和表达的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
通用技术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则更加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立足科学、技术、社会的视野,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努力反映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课程追求五个目标:技术的理解、使用、改进及决策能力;意念的表达与理念转化为操作方案的能力;知识的整合、应用及物化能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问题解决的能力;技术文化的理解、评价及选择能力。这些目标综合起来可以理解为是课程所要求学生所形成的技术素养。美国的课程标准对技术素养提出了更加准确的定义,提出“技术素养”实际上包括了学生在设计和开发产品、系统和环境以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形成批判性思维。
综上所述,通用技术课程追求的技术素养主要体现在思维和能力上,一种简单的技能很容易形成,然而一种思维的形成,并物化成一种能力的素养的形成却是有难度的,所以通用技术的学习要立足实践,要动手,但更要动脑,是需要综合其他所有学科的知识形成一种应用、创新思维。
而以前的劳技课和这门课程并没有直接的承继关系,侧重点也完全不同,劳技课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是在社会缺少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的前提下诞生的,其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已经不再能满足我们社会的需要。
第三篇: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孟海小学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总体素质的基本途径。为深入做好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教育活动安排
1、保护花草树木
(1)学校在国旗下讲话中向全体老师和学生发出号召:人人参与植树节护绿、养绿系列活动,为美化、净化环境尽一份力。
(2)中高年级可开展“我给小树写首诗”活动。
(3)组织开展在校内植树、除草、松土、浇水、修枝等活动。
(5)各班开展“种植区”的实践活动。
2、自理劳动、家务劳动教育:
(1)各班将劳动教育纳入“班级主题教育”,并和“家校一体”教育评价工作结合起来,利用“家长学校”向家长和学生宣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建立“学生家庭自理劳动、家务劳动基地”。
(2)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能力,通过“四项评比”等形式开展:不要大人喂饭,自己叠被整理房间,“认菜名”,拣菜洗菜,打扫卫生等家务劳动实践活动。
(3)做好定期进行家务劳动(自理能力)的情况调查工作。(调查表各班根据班情自制)
3、班级劳动
(1)做好班级值日等日常劳动指导,确保每位学生参与班级劳动,劳动到位。
(2)开展每月一次的学校大扫除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对学生进行劳动技巧的指导。
4、课堂教学
三~六年级综合与实践教师认真落实《劳动与技术》教育目标,开展必要的综合实践活动,积累活动材料并上交学校。(学校根据种植实践区情况,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评比。)
5、节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劳动节期间,开展“谁是最可爱的人”主题班会,学唱《劳动最光荣》,诵读《粒粒皆辛苦》等活动。
三、家庭、学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劳动作为一种惩罚手段,如“不按时交作业,罚做清洁”。
2、不要用“免劳”来奖励孩子,如“今天作业全对,扫地任务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视劳动,如“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要捡垃圾”。
4、不要因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净,不用你洗”。
5、不要因为一次失误而训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够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如“10分钟了,一件还没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劳动成果,如“看你洗的袜子,跟没洗有啥
两样”。
8、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厌恶劳动”的话,如“居委会让大家扫雪,我才不去呢”。
四、总结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根据总结情况,学校处评选“孟海劳动好少年”。
孟海小学2013年9月
第四篇:加强农村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农村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现状与对策
(本文获得嘉兴市2009年三项教学论文评比二等奖)
摘要:目前农村小学生的劳动意识十分单薄,劳动技能欠缺;同时,教育部门、家长也存在一定偏见,令人担忧。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进行劳技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培养热爱劳动意识。另外合理的劳动对于学生增长智慧、增强体质和陶冶情操都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劳动教育已经是刻不容缓,加强农村劳动教育主要途径是:第一是学校、家长要改变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念;第二,加强劳动教育的研究,改进实施策略;第三,要加强对劳动技术教学的硬件建设。关键词:农村小学 劳动技术教育
一、现状与问题
“从片面发展转到全面发展”是培养现代社会合格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在谈及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时,原嘉兴市教委主任马健首先提到了“劳动教育状况令人担忧”,同时也阐述了相关的一些现象,读后令人深省。去年假期间,我利用回农村之暇,走访了十几户学生,其中耳闻目睹有关学生家务劳动的情况让我感到心情十分沉重。
情况一:有两名13岁、15岁的女同学,(分别读小学五年级与初一)至今没洗过衣服、手帕,自己从未洗过头,主要由其奶奶、妈妈帮助洗,家务事几乎是不干的。(两名学生的成绩均较好)
情况二:一天晚饭后,天已渐暗,我去一正读小学六年级的男生家随访。到了他家推门,只见其饭桌上一片狼籍:4个菜大多所剩无几(只留一点汤与一点咸菜),碗筷丢放着,桌上、地上散落许多饭粒,一只凳子斜倒着„„这时,其母亲在猪棚间一旁的织绸房走了出来,满头是汗,一身疲惫的样子,她似乎颇有歉意的招呼了我,说她儿子已吃过饭正在楼上看电视,自己还在织绸,其它外出做工尚没有回家。随后,其母满怀失望、气愤而又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从不肯做家务,只管自己享用(每天要花3、4元,有时一天要花10元否则就以不读书相威胁)。
情况三:一天傍晚去一正读初一学生家里随访。在与学生母亲谈话间,我提议上楼去与学生谈谈(他正在楼上看电视),不想其母亲也脸露难色,劝我不要上楼,说她儿子的房间比狗窝、猪窝还不如,并气愤地说,昨天我找不见喝茶杯子,后来发现都在他的房间里,总共有9只,他每天喝茶了拿上去一只,只顾拿
1上去,而不知道拿下来,有几只杯里已有虫子了。(在随访中,也了解到有两位学生颇受其父母的赞扬,家务事能主动地做,学习成绩也比较突出,在与我的交谈中,热情礼貌,其它学生家务大多也几乎不做的。)
茹建华老师对8所农村小学200名学生调查
二、忧虑与责任
据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学家、行为学家、儿童教育专家对波士顿地区456名少年儿童所作的20年的追踪调查发现:干家务与不爱干家务的孩子相比,长大后失业率为1:5;犯罪率为1:10;平均收入高出20%,此外,离异比率、心理疾病患病率也低得多,这一比率所反映的趋势,应该能被大家认同的,也是普遍客观存在的。问题的症结或者说关键是,我们当前的教育普遍忽视了劳动教育,我们的观念中普遍淡化了劳动教育。据报道,我国小学生在家劳动时间平均为11分钟,仅是美国的1/
7、泰国的1/
6、韩国的1/
4、英国的1/
3、日本的1/2,如果我们在教育中一旦形成“十分普遍的现象”,任其发展,其最终的后果将是犯“历史性的错误”!
农村小学生的纯朴、诚实优秀品质渐渐地消失,乱花钱、图享受,生活自理能力差、不珍惜劳动成果等不良品行的滋长。现在农村小学生的面貌实在令人担忧。不难想象,我们培养的人如果是一个缺乏劳动观念,不珍惜劳动成果,不珍重家庭亲情,那么这样的人纵有高智、高能、高分,最终对于家庭,对于社会会有一种怎样的回报呢?多少往事人生悲剧,真是不堪预测!农村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正陷入泥潭,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劳动技术教育,转变观念,走出困境。所以,在学校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刻不容缓的!
三、实践与对策
第一、是学校要改变观念,树立现代素质教育的育人观念。劳动与技术教育是小学3~6年级学生人人必须经历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领域之一。接受劳动与技术教育、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说到底,造成我们劳动教育相对薄弱,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技能不高的根本原因是相当一段时间来,学校(包括家长)自觉地、不自觉地受“应试教育”影响,是“应试教育”所造成的必然后果,认为劳动教育是一种“多余的教育”、“过时的教育”,这是十分错误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证明: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健全人格的必然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义务与责任。学校领导、教师要充分认清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是培养新一代建设人才,提高人才素质的必然要求。
劳动技术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参与劳动实践活动,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热爱劳动。在参加劳动的过程中可以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炼意志,可以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要热爱劳动果实,勤俭节约。另外,合理的劳动对于学生增长智慧、增强体质和陶冶情操都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第二,加强劳动教育的研究,改进实施策略。劳动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改变课堂上说教式、形式化的教育,重要的是我们的学校领导、教师要从少儿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劳动教育。
1、抓好一个重点--------用好教材是劳动教育的基础
劳动技术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性性教育培养任务,不是短暂的教育,或者一两次活动就可以实现的。目前使用的小学教材《综合实践》,相当部分是较好的教材,具有实践性、技能性与应用性,我们只要认真地贯彻本教材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果。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的教师要切切实实地落实好每一节课,每一次活动,落实到每一个学生中去(劳动教育以活动形式进行是比较合适的)。首先我们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做出认真课前准备。第二,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定期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第三,要建立合理的劳动技能(综合实践课)评价体系,进而促进劳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2、组织好一个高潮点--------开展技能比赛活动是劳动教育的过程深化,近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在加强劳动教育常规的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氛围,用制度作保障,用激励手段促进,学校连续两年组织开展的劳动技能比赛,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劳技水平组织了剪纸、锄草、钉钮扣、炒菜、烧饭,削苹果、折叠衣服等比赛活动,从实践效果看,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与劳动技能提高。另外,劳动教育可以和学校开展的其它活动结合起来也是重要的方式,例如与“五一”节、“母亲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相关主题结合起来,也具有十分积极意义。
3、落实一个支撑点---------创建劳动基地活动是劳动教育的一个有效补充。结合农村的实际,努力开辟课外劳技教育的渠道,让学生到广阔的天地里去体验生活,从学习体验中培养 学生坚强的意志,树立艰苦奋斗、热爱劳动的思想。我校与嘉兴市农科院建立了 “劳动基地教育”的关系,十几年来,学校每学期组织学生去参观各种农作物的培育、生长、管理的收获,同时听取农业专家的专题讲座,体会了农业劳动生产的伟大意义与价值,从而培养关心农业,热爱农民的感情。所以创建劳动基地活动是劳动教育的一个有效补充,是劳动技能的一个支撑点。
4、强化一个亮点--------教师们探索寻求有效方法与方式是劳动教育的必然要求
每一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各有差异,各个地方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在劳动教育中,要因地因时因人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创造性亮出自己的教学特色。例一位劳技课老师把家里的丝瓜种子拿来,分发给每一个学生,并进行培育的方法指导,每一个学生回家都十分小心地培育、栽种„„据这位老师反映学生对自己栽种的作物非常关切,舍得劳动,表现了精心地哺育,小心地呵护。待到收获的时节,学生们所表现的喜悦、激励、自豪以及急切言表的神情,真令人欣慰,令人难忘!后来在家长的支持下,引导学生创办了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小植物园”,同学们都能主动地参与劳动,积极地相互间进行“技术交流”和“成果比赛”,他们真正地体验着劳动的乐趣,体验着“劳动最光荣”的含义了。
5、形成一个合力点--------争取家长社会的支持是劳动教育组成部分。
家长对劳动教育的认识,对孩子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关键的,学校的劳动教育好多需要家长的配合协作才能完成。劳技教育缺少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为一方面家长可以在生活中随时随 地指导
学生进行劳技训练,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督促孩子们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的感情。我们通过家长学校举行家长教育讲座等,让学校和家长形成共识:学生参与劳动,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热 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爱惜劳动果实的品质,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在劳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创 造力,使双手更加灵巧;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品质,懂得尊重老人、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帮助别人。
事实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所以学校只要利用多种途径向家长说明劳动教育的利弊关系,假于社会舆论的导向,家长一定会对劳动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邀请社会上一些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作事迹报告,也是劳动教育的很好形式。
第三,要加强对劳动技术教学的硬件建设
1、.劳动实践基地建设。
劳动技术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实践性与开放性,决定了它对硬件设施的依赖。一般认为劳动实践基地分为两个类型:
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农村小学的空地多,学校要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对各个角落、每块花木都要精心设计,细致管理,各班级可以建立相应的责任保护区,花坛管理基地;让学校出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美好景象,让学生感受着劳动的自豪与光荣。
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学校要积极与社会机构取得联系,与职业技术学校、农技站、科技馆、兽医站、农场、养殖户等单位结对,定期活动。挖掘周边环境的潜力,如建立“卫生一条街”、“保护母亲河”等。
2、资金设备投入
学校要通过各种办法筹措资金:自己筹一点,上级拨一点,社会帮一点等以保障劳动技术教育设备设施的建设和劳动实践活动基地的建立。
3、建立“劳技创新教育展示室”
劳技创新教育展示室的建立可以巩固劳动创造的成果。把学生的优秀作品,先进经验集中起来。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今后活动交流和发展。我校于前年创立以来,把历年来学生的获奖作品陈列出来,在每年科技创新大赛比赛中,带领学生参观,学生很受启发,效果良好。劳技活动开展,也促进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发展,从2005年以来在全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才以来,我校连续四届都有区一等奖,其中区级一等奖6个,市级一等奖2个,省级二等奖
1个。
总之,只要我们对劳动教育观念上认识正确,认识一致,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以健全的制度作保障,注重措施落实,尤其是评价制度,创造性开展这项工作,目前的劳动教育的状况一定会有明显的改观。
茹建华《关于新世纪农村小学劳动技术教育思考》
毛宜秀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与思考 》《教育管理》 2008年第2期
第五篇: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如何实实在在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江苏省江都市小纪中学 薛珊红
如何实实在在地开展劳动技术教育,这是一个非常迫切而又复杂的问题,下面,我想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来谈谈肤浅的认识。
一、推进劳动技术教育,首先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
随着新课程的大力推进和不断深入,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已经被现实地提到了我们的面前,这是一门人人喊好,个个怕教的课程。喊好的原因是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可以改变中国学生只会动脑不会动手 “高分低能”的现象,怕教的原因是这是一条荆棘丛生的希望之路,虽然方方面面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但中国教育的最后一个也是最根本的一个关口——高考,尚未给予劳动技术教育以最后的通行证,所以,现实的情况是:各校在非毕业年级尚能拿劳动技术教育装装门面,毕业年级是绝不放冒天下家长之大不韪轻易尝试的,有人把这种现象戏称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试卷半掩面”。便真实而又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态度。那么,我们江都市双沟中心小学是如何转变教育理念,大力推进这一课程的呢?
1、教育理念的转变需要现实的氛围
转变教育理念,推进劳动技术教育需要忧国忧民的远大理想,需要献身教育的崇高志向,需要服务社会的高尚情怀。但对于我们大多数的凡夫俗子来说,更需要现实的教育氛围。我们双沟中心小学能够很快融入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很大程度上源于环境的影响。首先,双沟是一个发电机之乡,社会、家长,包括镇领导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大力支持的,我们学校身处这样的教育环境,早在一九八五年便开始了以五小科技活动为龙头的多种多样的动手动脑活动。到九十年代后期,学校成为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会员学位,创办了江苏省首家乡镇少年科学院,创建成省市二级科技特色学校,多次引来团中央、省少工委、扬州市少工委领导的指导与关心,他们的思想教育和理念渗透,悄悄地滋润了我们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心,在这样的不断洗礼中,我校历任校长和 1 历届校务会成员都重视实践活动。“双小科技文化艺术节”创办至今年已举办过九届,便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2、转变教育理念需要一定的基础
应该说,大多数的学校是渴望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技术教育,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校的办学成绩,赢取社会的赞誉的,不少学校往往是鼓足干劲开了头,却发现这也不易,那也不易,于是悄悄地放弃了。这也难怪,转变教育理念,开始劳动技术教育不是凭着一个美好的想法就能一蹴而就的。他首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开展各类活动的经验基础,这一切不是课堂能教得会,养得成的,必须有扎扎实实的活动来滋润学生,才能逐步锻炼出学生的能力,其次,需要有一批拥有各种活动组织指导能力的教师来引导活动,使活动走向深入,第三也需要有必备的物质基础来支撑活动,而这一点,应该说各个学校都是具备的。因此,我们认为,转变教育理念要在活动中转变,千万不可以坐等理念转变再去开展活动。一句话,以活动促理念转变,以活动促学生能力的养成,以活动促师资到位,以活动促进活动层次的上升,这是我校的一贯做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3、转变教育理念需要大张旗鼓的开展活动
在我们的广大家长不希望孩子“玩疯了”,不具备了欧美国家家长放学见到了孩子时问一声:“汤姆,今天过得愉快吗”的家长环境里,仅仅学校转变教育理念是不够的。因为我们的家长每天放学接孩子时总习惯地问:“小明,今天作业得多少分?”如果这个小明说“今天就玩,老师没布置作业”,家长的心里一定会不高兴的。我们大家都相信这是一个现实,如果连续三天家长得到不做作业的信息,就非找教师不可,连续一个星期就会找校长,谁一个月让学生不做作业,家长是非转学不可的,这样说不是让学生不写作业,而是说我们开展劳动技术教育时要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我们学校的做法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让家长参加学校每年一度的劳动技术教育成果汇报,参加班上每学期至少一次的成果汇报,一定要让家长看到孩子玩得有出息、有进步,有希望才行,当家长看到孩子们参加活动而能面带笑容,甚至找班主任说“让我孩子参加某活动吧”的时候,教育理念才算切实转变到位了。
二、推进劳动技术教育需要扎扎实实的开展活动
这是毋庸置疑的,问题是有时我们校长教师会和学生一样地问:“我们该怎么办?”的确,当我们站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大门口时,我们一开始也不知道怎么办。下面是我们学校从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角度摸索出的三个阶段特点,我们认为对于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1、希望越高,失望越多的混沌阶段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始试验阶段,校长、主任谁也拿不出主导意见,我就这样开始了探索,真有一种混沌未开的感觉,于是第一批三个活动开始了,有五(1)班《给省长部长伯伯写封信》,什么目的也没定,就是自己给自己壮壮胆吧,教师们上网搜的地址姓名发到学生手中。每人给两位发信,发了100封,全校教师和五(1)班师生眼巴巴地望了一个月,只收到了八封回信,还有三封明白无误地写着“人事调动,原地退回”,应该说大部分人被这第一棍打呆了,原先教师、学生希望能露一回脸,出一回头的希望全粉碎了,五(2)班和五(3)班的活动启动得慢,见这一现状不大,也就不了了之,什么都没有留下。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教训:综合实践活动不能用功利去玷污它,否则,你什么也得不到,我们切实地领悟到,应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学生需要为活动选择的指向,而不能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理解为赶时髦,是可以给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带来多少好处的一个名利场。凡此种种类似的情况,我们称之为混沌阶段。
2、模式试验,寻找方向的探索阶段
有了春学期教训,在二00二年秋学期初,我校在试点班级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活动应以学生为主的探索阶段,学校以四、五年级六个班为试点。开展了三个模式的试验;第一个模式“全盘自由”指导老师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的活动,应该让学生去自己组织运行。第二个模式“全盘控制”。这个模式的理论基础是:适应了应试教育的学生没有动手能力,应由教师为他们选好题,指好路,让他们偿偿实践活动的味。第三个模式是根据课程理论的“教师指导下的活动”由原来的科技指导老师带两个班开展“适度指导”模式的试卷。当时,三个模式都有典型的课题“全盘自由”的老师让学生自己选题,最得意的 题目有《男性怎样才能生小孩》、《时光隧道到底在哪里》等一些前卫的题目,叫你不得不佩服学生想象力。“全程控制”的老师自己选了一个中央电视台的“护蛋”活动。“适度指导”老师从学生提出的72个题目中选了一个“高空抛蛋”活动来开展。半个学期下来了,“全盘自由”的模式组虽然老师不断督促,但由于选题太难太深,学生还是停留在题目上,老师便巧妙地结束了试验。“全程控制”的“护蛋”活动由于一周的时间限制,也早早地枯燥地结束了。惟有“高空抛蛋”在学生的创意下,经过老师指导,不断翻新花样,居然坚持了二个多月,在学校引起了很大轰动效应。经过这一轮试验,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组织引导下学生自主活动,既不能放羊式地超越学生生活、学习经验基础去开展活动,也不宜由教师强控制着活动。应该在放手让学生活动的基础上由教师适度地把握方向,使活动朝着有利于释放学业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能力的方向发展,这是我们的第二个认识。
3、完善程式,全面活动阶段
二00三年至今的一个阶段,我们逐渐认识到:“全盘自由”在小学阶段里是没有市场的,“全程控制”可在小学低年级适度运用,但应逐步放宽控制。“适度指导”在小学是最有生命力的活动模式,我们在学习南京中山门小学、南林大子弟小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过程,评价,生成内容应对机制等方面的试验之后,不断向全校推进综合实践活动。目前,我们学校依托双沟镇少年科学院在各班建立的小小研究所,在各班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机构,并把这些活动与周六的快乐周末相结合,做到班班有活动,队队有实践,这样把综合实践活动推向全校,推向全员,力争把每一个学生都动员起来,使每一个学生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在广大教师和全体学生的不断努力下,二OO四年五月二十九日我校承办了江都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观摩研讨活动,期间给来宾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十多个班的操作活动,这是我们不断推进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以活动促活动能力养成战略结出的硕果之一。
三、推进劳动技术教育,必须注重活动资源的挖掘
随着劳动技术教育的不断深入开展,活动资源日渐成为制约因素。这就提 醒我们必须注重活动资源的挖掘,挖掘活动资源,必须本着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结合特点,围绕环境,便于开展的原则进行,我校是这样开挖活动资源的:
1、紧扣学校特色
我校是省市两级的科技特色学校,科技活动资源十分丰富,因此,我校广大教师能不断结合科技内容,开展活动,这类活动主要有模型类和创新类,少年宫活动的扎实开展为我校积累了丰富的航模,车模,飞机模型和火箭模型,我校高年级每年都要举行几次活动,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从中选拔小研究员和小博士,激发学生的学科技,用科技,爱科技的热情。创新类的活动,一般结合一年一度的省市创新大赛开展,让学生去发明、创意、小论文,科幻画天地大展身手,很受学生的欢迎。
2、结合农村特色
农村是所有农村学校活动的天然资源宝库,我校能根据自身特色,结合环境教育开展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新意的实践活动,一类是围绕庄稼展开的,如《秸秆还田能成为现实吗?》、《绿色食品究竟离我们有多远?》等活动让学生关注与学生切身相关的话题,培养他们从小爱农村,长大当新农民的志向,一类是围绕“泥”展开。泥塑、泥玩具、泥童话乐园„„充满童趣的泥世界是孩子们永不厌倦的活动宝库,在这里老师们尽可放手,孩子们会自己组织,自己制订游戏规则,自己成长。农村,的确是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资源宝库。
3、依托队特色
我校少先大队部活动一向开展得有声有色,我们能不断推进队活动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历,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如“地球村”系列活动中的“环保志愿者、环保小卫士”、“我给小树当妈妈”、“树叶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培养学生能力,又养成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文明风尚。另一种队活动是“变废为宝”,易拉罐,塑料瓶,蛋壳,旧纸经过学生巧手变成饰物,玩具,这类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好活动。
4、依靠课题建设
课题与劳动技术教育是相辅相承的。我校能坚持用劳动技术教育来丰富课题建设。如在《少先队集体建设与队员交往能力的培养》课题研究中,我们就 进行了大量的队员交往实践活动。“开心锁”咨询活动,“与老师交朋友”和爸妈交朋友等系列活动至今还是我们经常开展的好主题。
5、挖掘校本教材资源
校本课程建设,为劳动技术教育开展了新的资源库,我校能充分运用已有的《农村环境探索》校本教材中丰富活动,不断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调查、采访,观察等系列活动,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丰富学生的人人阅历,如中年级的《龙虾》一课中的活动就让学生十分喜爱,课文中有找龙虾,钓龙虾,看龙虾、烧龙虾、吃龙虾、说龙虾、评龙虾、画龙虾等一系列活动,着实让学生过了一把龙虾隐。
劳动技术教育的扎实推进,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支撑,来供总结,来供研究,就让我们从朦胧中开始探索起来,向着课程既定的目标不断前进。
Let’s
go!让我们现在就开始!
以上材料,取之我校的实践,肤浅不足之处敬请指教,以便促进我校的综合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