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人教版四年级(上)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师:虎字是生字,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师:我知道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那么课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
生:我在网上收集了有关爬山虎等攀爬植物的资料。
生:我预习了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是叶圣陶老爷爷写的。
生:我进行了实地的观察。还采集了实物。
师:同学们真不错,课前进行了预习,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这节课相信大家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先请大家看一看。
(课件出示:有关爬山虎的叶、脚等资料片)
师:这就是爬山虎。课文重点写了爬山虎的“叶”“脚”。大家希望先学哪一段?
生争先恐后:先学写“脚”的片段。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的题目就是“爬山虎的脚”,脚对于爬山虎来说一定是最重要的,肯定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
师:真会读书,从课题中就找到了文章的重点。
生:“植物也有脚”我觉的特别新奇,我想尽快知道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师:对,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尊重大家的意见。那我们就先来看看爬山虎的脚。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
生:第三、四、五段。
师:同意吗?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
生自学
师:有的同学一边读书一边写写画画,很好。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
师:那是脚的什么?
生:位置(板书)
师: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谁还有补充?
生: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生:还不准确。是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板书:叶柄的反面)
继续汇报
生:我知道脚的形状。象蜗牛的触角。
师:那触角什么样儿?你知道吗?
生:长在头上,软软的,细细的,师:老师给咱们捉了一只小蜗牛,我们来看一下它的触角和爬山虎的脚是不是相似。(放课件,做比较)
生:真的很相似!
师:什么相似?
师:形状相似。(板书)
生:我还知道了他的触角的颜色,是跟新叶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小结)作者从位置、形状、颜色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生:老师,我读了后面的文章,我觉得爬山虎的脚是小圆片。
师:哦?有不同的看法。那爬山虎的脚到底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细丝!
生:(吵起来)圆片!
师:(笑)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我们还是先看看书再说吧。
生: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不动声色地)是吗?
生:(不服气地)哪有脚像细丝的呀!
师:(郑重地点头)是不太像。
生:(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从第四自然段找到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
生:(激动地)我觉得作者比喻得不好。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萎了。”(全班笑成一团)
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
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能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
师:对!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至于作家管它叫脚,我们班有同学认为应该叫腿,我看这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叫。腿也好,脚也好,都是拟人化的写法。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生满意地点头)
师:通过刚才的争论,大家应该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我们来做一做做一做这个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的地方,——伸出枝状的——————。每根细丝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
师:知道了爬山虎脚的样子,那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利用脚向上爬的?大家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学生读文,思考)
生:老师,我们认为爬山虎是这样向上爬的。它的脚碰到墙的时候,细丝的头上就变成了小圆片。小圆片巴住了墙。
生:细丝原先是直的,巴住墙时就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师:都说的很好。那谁能在课文中找一找,你认为爬山虎爬墙的关键词吗?划出来好吗?
生:老师,我认为这几个词很关键:触、巴、拉、贴(板书)
生:我还补充一点,我认为变和弯也很重要,只有变成小圆片才能巴住墙,只有细丝弯了才能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
师:你的补充很重要。我们弄明白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那我们来演一演?
(生苦思冥想,一片沉默)怎么演?
师:在我们演的时候,可以把我们的身体当作茎,一只手当作„„
(生顿开茅塞)生:叶子,另一只手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为什么?
生:因为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的反面。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生跃跃欲试。师指名一人边说边演。)
师:谁能评价一下?
生:“触、紧贴”这两个动作演对了。可惜“巴”和“贴”没有演好。
生:演“巴”时,可以把手掌当作小圆片,刚开始用手指碰墙表示“触”,表示“巴”时整个手掌就贴在墙上。
生:爬山虎能把茎拉一把,是因为脚变弯曲了,产生拉力。因此演“拉”时手要弯曲,带动身体贴着墙。
生:开始表演时,身体离墙要远一点,到了脚变弯了,身体尽量挨近墙,这样一来,效果就会更明显。
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对表演学生说)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演的更好的。
师: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感受感受。
师:我把黑板当作要巴住的墙,你们呢?
生:老师,我们巴空气。我们巴桌子。(哈哈)
师:我的脚触着墙了,有什么变化呀?
生: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师:我巴住墙了,你们呢?
生:我们也巴住墙了。
师:下边我应该怎么做呢?
生: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师:好,我拉一把,紧贴在墙上。(教师紧贴在黑板上,学生的身子也贴到桌子上。)
师:我们再来爬一回好吗?这回你们边说边做,我跟着做。
(生边说边做,教师跟随着做。)
师:再爬一回,我把这只脚拿下来(重音“拿下来”)再爬,我把这只脚拿下来(重音“这只脚“)再爬,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老师,桌子不够了,(哈哈——)
师:我们换个地方再爬。(生笑。)
生:老师,不能再爬了,因为爬山虎的脚是不能拿下来爬的,这只脚一旦巴住墙就不再拿下来了。
师:谁说的?
生:书中说“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而不是说“一步一步往上爬”。
生:老师,不能这样爬。这样爬山虎都从墙底往墙顶爬去,那么墙的底部就没有爬山虎了,这与作者前面所看到的“墙上满是爬山虎”不是矛盾吗?
师:你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很好。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按老师这样不停地“爬”的话,那爬山虎就只有一只脚了。而我昨天看到邻居围墙上的爬山虎有很多脚,因此,这样理解“一脚一脚”是错误的。
师:大家通过读书、讨论自己弄明白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非常了不起。学到这里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生:初看“一脚一脚”这个词很浅显,我一开始不假思索地把它理解为“一步一步”,看来我读书不够认真。
生:我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是因为它能准确地写出爬山虎“爬”的特点,可见作者是经过认真观察的。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是啊,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看课件)边看边读课文
师:刚才,我们既开心又投入地感受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感受了爬山虎的“不到顶峰不停止”的攀登精神,而能这样细致的描写出来还源于作者的长期观察,认真思考。看来,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啊。
师:爬山虎的脚这样神奇,那叶子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读写叶的段落,边读边在脑中浮现出课文描写的景象。
(生自读)
师:你们喜欢爬山虎的叶子吗?为什么?
生:因为它的叶子颜色在变化。
生:它的叶子样子很好看,铺得也很均匀。
生:一阵风吹来,爬山虎的叶子就会漾起波纹。
师:“漾起波纹”是什么样子?
生:就像风吹到水面上出现的波纹一样。
生:就像这样。(用手势表示)
师:看,爬山虎的叶子多美啊!这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它是—生:嫩红的。
师: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生:嫩绿的。
师:这就是爬山虎的嫩叶,它——
生:不大引人注意。
师:引人注意的——
生:长大了的叶子。„„
师:那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颜色在变化,一阵风吹来还荡漾着波纹„„你能不能把那种美丽的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
(学生轻声自读)
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得很好,让我也喜欢上这些句子了。谁来读给大家听听?
(绝大多数学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老师发现,刚才有的同学能把这一段背下来了。怎么样,我们一起试一试。
师:这节课就上到这,谁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的样子及特点,脚的样子,爬山虎如何利用脚向上爬的过程和它的脚的变化,对爬山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生:我还知道了,写一篇好文章要认真观察。
生: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要善于思考。
生:我觉得还应该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如果只观察不去写的话,观察就没有意义了。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应该学习叶圣陶老先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把观察到的事物恰当,准确,有序地描写出来,平时写一篇好的作文,语言积累是基础,观察是纽带,你们能不能写出像叶老这样的好文章呢?
生:(很有信心)能。
师:好,老师给你留一个长期作业,自己种一盆植物,天天仔细观察,有心的同学可以记观察日记,期末的时候,也为你的植物写一篇文章好吗?
生:好。
第二篇:《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爬山虎的脚》设计理念及课堂实录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篇精读课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到底该教什么、学什么?最重要的是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言语表现。只有在阅读中深入地品悟语言、辨析语言,让孩子们沉潜于鲜活的言语中去品味和揣摩,让他们体悟到语言的精妙之处,才能使他们在说和写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在言语表现中滋养言语生命,获得言语能力的磨炼和提高。
潘新和教授和王尚文教授都认为,对学生学习语言来说,尤其要重视在具体的文体语境中,对活的语言的领会,对其作动态分析,形成“言语感”。那《爬山虎的脚》这篇文章它的文体特点是什么呢?
《爬山虎的脚》其实是叶老专门为孩子们写的一篇观察范文。文章的结构非常清晰,叶老先写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再写“引人注意”的爬山虎的叶子,最后写爬山虎的脚。而写爬山虎脚的部分,又按“脚的样子”、“怎么爬”以及“脚的变化” 每段一个主题,分三段进行了细致精准的描写。在每个主题中又渗透观察方法,比如 “今年我注意了”中的“注意”、“如果你仔细看”中的“仔细”,还有最后一段的“不几天”、“后来”、“逐渐”这些词语,都在传递作者的观察方法,告诉孩子们观察要专注、要仔细、要长时间,这样方能了解事物的秘妙。
因而,本课的教学,我通过互文对照、动作模仿、词语辨析等形式让孩子们体悟叶老用词的精准和妥贴。课堂上采用朗读、对比、替换等方法,把学生置身于语言的海洋中,通过涵咏、体悟、辨析文章中的词语、句子,让孩子们去感悟语言的表现形式,积累精彩的语段,并通过角色换位,让孩子们用第一人称写一写爬山虎脚的一个主题,在换人称的改写中实现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学会表达,实现在语言学习中滋养言语生命,努力体现以“言语表现”为本位课堂的教学理念。
《爬山虎的脚》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先看老师写三个字。(板书“叶圣陶”)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人的—— 生:名字。
师:有关叶圣陶,你知道他哪些方面的事呢?
生1:我知道叶圣陶是一个作家,我看过他写的一篇文章叫《荷花》。从《荷花》这篇文章里,我知道叶圣陶是一个很会观察的人。师:你真善于学习!还有吗?
生2:叶圣陶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编辑。
师:是啊,叶圣陶是我国现代的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又是非常有名的文学家,他的文学作品因为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贴得非常近,所以大家都很喜欢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专门为我们小朋友写的一篇观察范文,题目叫(手指课前板书好的课题,生齐读——《爬山虎的脚》)
师:叶圣陶爷爷在生活中观察到了哪些东西,又是怎样把它写成这篇文章的?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确,放开声音来。(学生自由读课文)师:好!我看到许多同学都举起了小手,已经读好了,是吧?刚才在读的时候,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当中有没有比较难读的句子?你的小手举得最高,请你吧。
生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个句子特别难读? 生:感觉句子翻来覆去的。
师:你有“翻来覆去的”的感觉,是吧?这个句子有两个生字,的确挺难读的,不瞒你们说,老师第一次读的时候也出错了,所以我也觉得这个句子特别难读。你们自己再试着读一读。(生自由读。)师:现在谁有信心来读一读,把句子读正确、读流利。(一男生读。)师:读得不错,尤其是这两个红色的生字(茎、柄),看老师写一写。
“茎”是草本植物,所以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什么部件? 生1:“经常”的“经”去掉绞丝旁。
师:(板书“茎”)对,这就是“茎”。还有一个字就是“柄”,木字旁,它也是个形声字,右边是甲乙丙丁的“丙”。(板书“柄”)
师:那么,“茎”到底是在植物的哪个地方呢?“叶柄”指的又是什么呢?别急,请在作业纸的图边上的田字格中写一个“茎”,一个“柄”,把字写漂亮。
(学生书写。教师板画“茎”、“柄”、叶图,请一生上黑板标注“茎”、“柄”)师:他标注得对吗? 生:对!
师:我们明白了,什么是“茎”,什么是“柄”,一起读一遍,把这两个的后鼻音读准确。(师范读、生跟读)
师:课题是《爬山虎的脚》,叶圣陶爷爷在文章中哪几个自然段直接写了爬山虎的脚,请快速读读课文,找出来。
生:第三、四、五自然段描写了爬山虎的脚。师:真有一双火眼金睛。那第一自然段写了什么? 生1:第一自然段写了爬山虎长的地方。
师:对,写了它长在哪儿。第二自然段写什么呢? 生2:爬山虎的叶子。
师:是的。课文只有三至五自然段直接写—— 生:爬山虎的脚。(板书“3—5”)
师:那我们就直奔重点,先来学习课文的三至五自然段。请同学们先把目光聚焦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第三自然段中叶圣陶爷爷重点观察了爬山虎的什么?他又是怎样把它写出来的?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自然段,圈圈画画,在你有收获的地方做简要的批注。(学生自读作批注)
师:同学们静心读书的样子真让老师喜欢。好的,现在愿意打头阵,先来跟大伙儿分享你的读书收获? 生:这一自然段作者主要观察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师:你从哪个句子中体会到叶爷爷主要观察了爬山虎脚的样子? 生:“茎上„„触角”。
师:哦,关键在这里(教师点击,该句呈现在大屏幕上),它的样子像—— 生接读:枝状的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师:这就是爬山虎脚的样子,也可以说是它的—— 生:形状。(师板书“形状”)
师:爬山虎枝状的细丝和蜗牛的触角到底相似在哪里?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蜗牛的触角图片和爬山虎的脚图片,比较感悟相似之处。再读句子。)师:除了写了爬山虎脚的形状,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它脚长在哪里。师:长在哪里?
生: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师:说完整了吗?还有没有补充? 生补充: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师指板画图,让学生判断准确的位置)
师:对啦,读书就得认真,一点儿都不能马虎。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这是它的位置。你看叶爷爷写得多么清楚。(板书:位置)
师:除了写清楚爬山虎脚的位置和形状,还写了什么? 生:颜色。师:什么颜色? 生:嫩红。
师:哪句话里看出来?一起读。
(生齐读“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嗯,叶圣陶爷爷用平实的语言写清楚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在——(生齐读“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方面—— 师:它的形状是——
(生齐读:茎上长叶柄的方面„„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师:颜色是——
(生齐读“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瞧,爬山虎的脚,它的形状、位置、颜色都与别人不同,这就是它的—— 生:特点。(师板书“特点”)
师:叶圣陶爷爷就是抓住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写出了脚的特点,让我们读来清楚明白、印象深刻。写得这么精准、妥帖的句子,你能再用心地读一读,争取记在自己的脑海里吗?(生自读自背)
师:同学们读得这么投入,大多数都会背了吧?这么有信心呀!那这样,同桌互相背背,背得正确流利的别忘了夸夸他。(同桌互相检查)
师:孩子们,叶圣陶爷爷能把爬山虎脚的特点描写得这么精准,他是怎么观察的?请再快速读一读第三自然段,你会有所发现的。生:他是仔细观察的。师:从哪个词看出? 生:注意。
师:是呀,只有很专注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秘妙。(板书“注意”)叶圣陶爷爷是通过自己注意地观察,才能如此细致精准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特点。那么在四、五自然段,叶爷爷又重点观察了什么呢?又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四、五自然段。(生自读)师:第四自然段,叶爷爷重点观察了什么?
生:叶爷爷重点观察了爬山虎是怎样爬墙的。(师板书“怎么爬”)
师:到底爬山虎的脚是怎么往上爬的呢?拿起笔,圈一圈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动词。(学生默读圈词)
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圈了哪些词? 生:触、巴、拉、贴(师板书)
师:整个爬的过程就是由这四个动词构成的,对吧?
师:真好!这四个是动词,我们可以尝试用动作来表现。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用动作来演一演。(师兴起自己的手臂)你的手臂就是爬山虎的茎,你这只手上的指头就是它的脚,明白了吗?(生边读边演)师:谁愿意上台来演一演?大家来给她配音。
(一女生演,其他学生读第四自然段写爬山虎一脚一脚爬墙的句子。)该女生“触”墙动作过猛,师示意学生停止。
师:我刚才看她是这么“触”的,你们觉得她这样“触”对吗? 生:不对,应该轻轻地摸。
师:如果像她这样应该用哪个词? 生:撞、碰。师:为什么?
生:“触”应该是轻轻的。
师:对,“触”是轻轻的,此时的脚只是细丝呀,明白了吗?(再次演、读)
该生在演“拉一把”的时候,把整条手臂贴在黑板上,教师及时表扬。
师:再请一位同学来演,这次请一位同学来读,读得要好,演得也要好,其他同学仔细看。(两生上台读、演,朗读和表演都比较到位。)
师:嗯,读得好,演得也好,看来同学们真明白了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奖励大家,老师把爬山虎爬墙的动作做成了动漫,想看一看吗?
生:想。(师边播放爬山虎爬墙的flash动画,一边解说。)
师:诶,孩子们,在欣赏动漫时老师脑子里冒出了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壁虎也是在墙上爬的,那能说壁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吗? 生:不能。
师:那应该用哪个词来说壁虎往上爬的? 生:一步一步。师:为什么?
生:壁虎的脚是可以移动的。
师:老师特意查过字典了,“步”是行走时两脚的距离。爬山虎是一脚爬出去就—— 生:固定在那里了。
师:然后再长出新的脚,爬出去又—— 生:固定在那里。师:壁虎是怎么样的?
生:壁虎的脚不是定在那里的,它会移动。
师:叶圣陶爷爷不仅观察得仔细,而且用词也用得非常—— 生:准确。
师:是呀,非常精准、妥帖。用词这么精准,他到底是怎么观察的?课文中叶爷爷也用一个词告诉了我们。生:仔细。
(生齐读“如果你仔细„„蛟龙的爪子。”)
师:看来叶圣陶爷爷不但观察得很专注,而且观察得很—— 生:仔细。(板书“仔细”)
师:同学们,那课文第五自然段中,叶爷爷又重点观察到了什么? 生:爬山虎的脚不触墙会怎么样?
师:我们来说说看,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怎么样?(生齐读“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师:要是它触着墙呢?
(生齐读“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师:也就是说,这其实是爬山虎脚的一种—— 生:变化(板书“变化”)
师:这种变化是一会儿就能看清楚的吗? 生:不是。
师:你怎么知道不是一会儿呢? 生1:“不几天”、“逐渐” 生2:“后来”。
师:对!从这些词语里都可以看出来叶圣陶爷爷观察的时间很—— 生:很长。(板书“长时间”)
师:你要是不相信,我把这些词变成灰色,去掉它们你读读看,有没有长时间观察的感觉?(生自读)
师:要是我把这几个词拿掉,你感觉他观察的时间很—— 生1:很短,几秒钟就好了。生2:很短暂。
生3:很快它就已经成长好了。
师:是的,所以这些词能不能缺少? 生:不能。
师:来,我们把这几个词突出地读一读。
(生齐读“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逐渐变成灰色”)
师:同学们,你们看,叶爷爷在观察爬山虎脚的时候不但很(教师指板书)—— 生:注意。
师:而且很(教师指板书)—— 生:仔细。
师:观察的时间(教师指板书)—— 生:很长。
师:写的时候才能写得非常精准。假如你就是爬山虎的脚,那你又会怎么介绍自己呢?拿起笔,任选一个主题,可以是写爬山虎脚的特点,也可以是写怎么爬,还可以写脚的变化,不过,要以第一人称写。课文中的一些优美的语言以及精准的描写,你都可以用。(生边写,师边指导、批改)
师:刚才,我一巡视走一边批改,有一些同学写得不错,请打过五角星的举手说一说。(三个主题各请一名学生来说一说)
(师读第一句“我是爬山虎的脚”,生接读)
生1:(第一自然段)我躲在绿叶底下不引人注意。我长在茎上,叶柄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师:把“我长在茎上”改成“我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后面的“叶柄”去掉,这样就非常清楚了。生2:(第二自然段)我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就立即巴住墙,把嫩茎拉一把,让它紧贴在墙上。后来,我的脚会逐渐变成灰色。
师:她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写,很不错。不过,细丝触着墙前和触着墙后的变化如果能写一下就更好了。生3:(第三自然段)我和墙的关系非常密切,如果没有墙,我不几天就会枯萎了,后来可能痕迹都没有了。如果触着墙,细丝和小圆片会逐渐变成灰色。
师:谢谢,非常好。看来同学们在写的时候,都能学着叶爷爷的语言表达方式来写清楚,写准确。可是,同学们刚才说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不是写爬山虎的脚,那叶爷爷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第一、二自然段能不能去掉? 生:不能。
师:为什么?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生1:如果没有第一、二自然段就不知道爬山虎的位置了。师:嗯,那就不知道它长在哪儿了。
生2:如果去掉第二自然段,别人就不知道它有没有叶子。师:那就光长着爬山虎的脚,就没有美感了。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爬山虎长在墙上,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生:叶子。
师:所以叶爷爷先写引人注意的叶子是不是更有道理呢?我们的这些想法是否合理呢?下节课我们再细细地去学习、去琢磨吧!
《爬山虎的脚》课堂教学实录
师:在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出个谜语,大家可要听好了,第一个: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生:丝瓜
师:正确,听好第二个: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生:葡萄
师:非常正确,这丝瓜、葡萄都属于攀爬植物。今天,咱们也要学习一篇关于攀爬植物的文章——(手指课前写好的课题,生齐读)
师:爬山虎这种植物,不用咱们给它搭架了,自己有脚,可以自己往上爬。想不想知道它是怎么爬的? 生:想
师:那么今天,咱们就一起走进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脚》。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课文的生字新词,并想想:文章写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生自由读课文)
师:读完课文后,咱们先看看文中的生字生词你都掌握了吗?(出示生字生词)有哪位同学可以带领大家读一读生字词?(一生读生字词,其余学生跟读。)
师:真棒,预习得很充分,词语掌握得不错,那么有没有觉得特别难写的字,需要大家一起来写一写? 生:叠字很难写漂亮,写起来很长,很复杂,不好看。
师:确实是这样,咱们一起来写一写。写“叠”字的时候,上面的三个“又”要注意,写扁些,下面写得宽点儿,“且”字的最后一笔要写长一些,托住上面部分,让这个字站稳。下面,请同学们在写字本上写写这个字。(生自由练写。)
师:写好的同学同桌互换,给同桌提提建议。(生自由交流)
师:下面,咱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这片绿绿的爬山虎。叶圣陶爷爷在介绍爬山虎的时候,写了它很多方面的内容。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在你最感兴趣的那一方面停下脚步,拿起笔来,画一画,写一写,写出你的理解和感悟。(生自由默读课文,作简要批注)
师:读好了吧,下面小组进行交流,看看你的学习伙伴都对爬山虎的哪些方面感兴趣。(小组内交流)师:看同学们交流得热火朝天,老师也很想先听听大家的介绍,谁愿意把你的读书收获跟老师和同学们分享呢?呵呵,自信的小伙子,请你来!生:我最喜欢第二自然段。
师:第二自然段,大家一起来看看,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吗? 生:它写的是爬山虎的叶子很美呢。师:是吗?你从哪里读出来它很美呢?
生: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原来是这里,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生读)师:很好,有感觉。来,孩子们,我们也来轻柔地、美美地读读这个句子。(生齐读)师:真美!还有哪些同学也喜欢第二自然段?哦,你手举得老高,你找的也是这句话吗?
生:不是,我觉得“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这句话也很美,写叶子长得那么和谐,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师:哦,孩子,你不仅会读书,更可贵的是你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了不起!那你能带着这种赞美的语气读读这句话吗?(生读。)
师:读得真不错!来,继续交流。
生:我找的是第四五自然的,这是写爬山虎怎么爬的,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师:画出这一部分的同学有哪些? 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呀。生点头。
师:那么爬山虎是靠什么爬的呢? 生:脚
师:在了解它是怎么爬之前,老师觉得有必要先认识一下它往上爬所用的脚。你们觉得呢? 生:嗯,有道理。
师:(出示图片)看看,这就是爬山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形状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 文是怎么写的?请用心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体会。生默读第三自然段。
师:书是靠自己读懂的,孩子们,这么一读,现在可以告诉老师了吧,爬山虎的脚长在——呵呵,只是在茎上吗?对啦,读书可一点儿马虎不得,是茎上长叶柄地方的反面。爬山虎脚的形状是——颜色呢?
师:看来叶圣陶爷爷描写得细致明白,大家一读就印象深刻了。老师发现,叶老先生在写爬山虎的脚的时候,用了一个特殊的句式,写得非常形象,你找得到吗?
生: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这是个比喻句。
师:嗯,爬山虎的脚许多人没见过,可小蜗牛的大伙儿都认识,它头上的触角都见过吧?用上这个比喻句,咱们在读这句话时脑海中马上就呈现出爬山虎脚的样子,多形象呀!所以,咱们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要合理地运用上修辞方法。
师:了解了爬山虎脚什么样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爬山虎的脚是怎么爬的吧?这位小男生,你迫不及待地站起来了,有话想说是吗?
生:刚才在自己读第四自然段时,我在桌面上演了一下,我来给大家演一演吧。(生到台前把手臂当爬山虎的茎,手指当爬山虎的脚,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爬山虎爬的过程。)
师:多好的办法,用演示来辅助讲解。同学们发现了没?他刚才演示的那几个动作非常重要,你们再读读第四自然段,圈出描写爬山虎怎么爬的动词。有哪些同学能够找出文章中相关的语句 生读,圈画。
师:找出动词来了吗?谁来说说。
生:作者用了“触、巴、拉、贴”这几个动词,写出了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非常有动感。
师:嗯,体会得很深刻呀!诶,孩子,刚才你说爬山虎的脚是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山,那我要是说它是一步一步地往上年爬,行吗?为什么?
师:看大家都议论纷纷,有不同看法是吧?不着急,先在四人学习小组内交流交流。生讨论交流。
师:有见解想发表了吗?哦,请你吧!
生:不能说成“一步一步”,因为爬山虎的脚爬出去就固定在那里了,它想再往上爬就得再长出新的脚,爬出去又固定在那里,就是这样,爬一截长一只脚,再爬一截再长一只脚,不停地爬不停地长出新的脚来。它不像壁虎那样可以移动四只脚,所以只能说是“一脚一脚”。
师:分析得让人心服口服,太了不起了!看来叶圣陶爷爷用词真是太准确!来,孩子们,带着刚才的读书体会咱们再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再次感受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往上爬的。(生齐读)师:听到这,老师想问问大家,爬山虎的脚,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一个样子吗? 生:不是
师:哪有什么变化呢? 生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生: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看出了爬山虎很厉害,生:“„„要是„„休想„„”我读出了爬山虎的脚巴在墙上很有力量。
师:对呀,小小的爬山虎的脚,却那么有力量,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生读课文。
师:好了,学到这里,我们了解了很多,能告诉大家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怎么往上爬。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虽然很简单的一个小小脚,但是却有很大的力量
生:我知道了写好一个事物,可以写一个比喻句,让人家一看就知道它是什么样子。
生:我觉得爬山虎很让人敬佩,不用人帮着它们生长,自己就这么一脚一脚地爬那么高。我们胡同头上就有一家种着爬山虎,爬了满满一墙,很有生命力。
师:是呀,一株小小的爬山虎,在叶圣陶的笔下,那么形象地爬满了一墙。有同学提到了你也见过爬山虎,见过的举手。你有仔细观察过爬山虎吗? 生:没有。
生:有,但是,没有叶圣陶那么仔细。
师:对呀,咱们该学习叶圣陶爷爷观察爬山虎的方法,长时间、细致认真地观察。请同学们回家之后,选
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仔细观察,写一篇小练笔。【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爬山虎的脚》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第6课《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
师:“虎”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生字,我们来一起写一写。(师范写,生书空。)师:看了这样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生:爬山虎是一种动物吗?不然,怎么会有脚呢? 生: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呢? 生:爬山虎有脚,那它是怎么爬的?
师:真是一班会提问的孩子,提出的问题有趣又有价值。
是一种植物,在我们的校园里就生长着这样美丽的爬山虎,你注意过吗?叶圣陶老爷爷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描述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同学们在预习时已经划出了生字词,咱们来请同学读一读。谁来读?你愿意读哪一段? 生:我想读第一段,生:我想读第二段,、、、、、、师:好,其他同学听听这几位同学读得是否正确。准备好了吗? 生读。
师:好的,同学们来评一评,他们读得有哪些优点和不足,你来说说。生:他们有的读得不准确。
师:哪个字不准确,能不能说一说。生:爪子的“爪”。师:还有吗?
生:最后一段少读了两个字,应该是一根茎。师:这个字是不是读茎呢,请跟我读。生跟读茎。
师:从读中看出大家预习读书的本领特别高,那同学们能不能找一找哪几段描写的是爬山虎的脚。生:我认为是后四段。生:我认为是三四段。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认为三四五段。
师:有三种看法,同学们认为哪种准确呢? 生:三四五段。
师:看样子同学们挺会抓重点的。今天,我们就重点学习三四五段,现在请同学们默读三四五段,边读边
想,请默读。(生默读。)
师:有的同学一边读书一边写写画画,很好。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爬山虎的脚能抓住墙? 师:你读得很仔细,谁来接着提问。生:“萎”可不可以换成“枯萎”?
师:你真会思考,一会儿我们一定好好研究这个问题。谁还有其他问题?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 师:谁还有问题?
生:为什么他的脚一拉直就粘在墙上?
生:为什么脚萎了之后就连一点痕迹都没有?
生:是用牢牢的贴在墙上好还是紧紧的贴在墙上好。
师:你能提出这样的问题说明你动脑筋了,非常好,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大致归纳一下有这么几个问题:(1)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2)它是怎样爬的,是怎么变化的?我们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让我们来看一下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出示投影:教学目标
(1)说出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在墙上爬的。(2)背诵或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内容,完成课后练习3。)师:根据老师的提示,熟读思考,画做背写。生读。
师:这么多问题怎么解决呢?其实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要反复读就能解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大家有没有信心。
生:有!(自由读。)
师:相信同学们通过读划都有收获。我们的小组就是根据大家的喜好分的,有画的小组,做的小组,背的小组,写的小组。现在我们来完成第二个目标,利用画、背、做、写谈谈爬山虎的变化,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好,汇报得妙,小组间也可以展开比赛。(每个小组都有一张星级评定表)哪个小组做得好可以得到星星。好了,现在我们就开始画、做、背、写。
师:准备各小组推荐代表上来汇报,各小组迅速汇报,评出星星,呆会儿请上来。小组评定。
师:还没有完成的先停下来,这些东西老师送给你们,回去再斟酌。谁来展示一下,谁的画画得好。请你来。
展示学生作品
师:先请你跟大家说一说你是怎么画的。生:我先画两根须,再画„„ 师:为什么要这样画呢? 生:因为这样画美丽。
师:你是你们小组最好的吗? 生:不是。
师:没关系,我们再请其他同学来展示。展示作品
师:你来说说。
生:爬山虎的脚原先是几根细丝,过了不久他们就会变成小圆片。师:那么脚长在哪里呢?怎么长成的呢? 生:长在叶柄上。
师:他能说出叶柄这个词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看看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生读。师:好,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认真读书,就能解决,现在请我们同学评评这个小组如何?
生:课文说脚是细丝,还说头上会变成小圆圈,他们画得没看见在哪里? 师:小圆片是吗?
生:他们画的有一个缺点,爬山虎的脚原先是直的,还没有碰到墙就萎了,不对。师:你看得真仔细。谁再来说说?
生:我今天中午特意去观察校园里的爬山虎,我发现刚刚长出来的脚也是有绿色的头。
师: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能够对课文的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下面请我们读背组的同学,通过读背来为我们展示一下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生: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叶子的地方。(停顿了一下)我想让他来帮助我。师:行!
生:以前我只知道爬山虎的脚是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现在知道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就像蜗牛的触角,细细的丝,就是爬山爬山虎的脚。
师: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理解爬山虎的脚长在叶柄的反面。这小组理解的不错。那么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哪个组愿意来告诉大家一下吗?来,请你跟我上来说说脚是怎样爬的?同学们注意听。生:是这样爬的,爬山虎的脚用细丝包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是弯的,扒在墙上。师:谁来评评?
生:他写得还可以,可是在读时忘了加表情。
师:你觉得他读得表情不够,那么你能不能为大家有表情的读一读。生:能。生读。
师:他们特别注意到爬的一系列动词,其他小组也注意到了,你们能在汇报中用上这一系列动词吗? 生:能。
师: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向上爬。我也有一个问题请教大家,它爬和壁虎爬有什么不同? 生:动物的脚爬是不留在原地的,爬山虎的脚是爬到哪里就长到哪里。
师:说得真好。知道小壁虎的脚是不留在墙上的,是一步一步的往上爬,这里用词多准确啊!我们在习作时也要注意用词准确。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爬山虎是怎么爬的,想一想。生读。
师:作者为什么会把爬山虎的脚比喻成传说中蛟龙的爪子? 生:因为脚很多,样子相似。
师:你是说样子一样。除了样子还有什么相似?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蛟龙的爪子很硬,样子很相似,又能抓住墙。
师:你能联系下文,非常值得我们学习。非常感谢叶圣陶老先生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美的文章。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爬山虎爬墙的动画,请大家特别注意它爬的动作,细微的变化。多媒体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
师:现在让我们想像刚才爬山虎的爬的样子的画面,试着背诵这段。生背诵。
师:真不错。刚才我们随着叶爷爷了解了爬山虎的脚,其实叶子写得也很美,下节课我们就学习它的叶子。今天就上到这里,另外请同学们在课下观察一种你喜欢的植物,运用你学到的方法把它写下来。
《爬山虎的脚》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爬山虎的脚》(板书课题)师:虎字是生字,和老师一起写一写。齐读课题。
师:我知道同学们对这篇课文很感兴趣。那么课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呢? 生:我把课文读熟了。
生:我在网上收集了有关爬山虎等攀爬植物的资料。生:我预习了课文,知道了这篇文章是叶圣陶老爷爷写的。生:我进行了实地的观察,还采集了实物。
师:真不错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还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这节课相信大家一定会有精彩的表现。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先请大家看一看。
(课件出示:有关爬山虎的叶、脚等图片)师:这就是爬山虎。课文重点写了爬山虎的“叶”“脚”。大家希望先学哪一段? 生争先恐后:先学写“脚”的片段。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的题目就是“爬山虎的脚”,脚对于爬山虎来说一定是最重要的,肯定也是这篇课文的重点。
师:真会读书,从课题中就找到了文章的重点。
生:“植物也有脚”我觉得特别新奇,我想尽快知道爬山虎的脚到底是什么样儿的? 师:对,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尊重大家的意见。那我们就先来看看爬山虎的脚。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读读课文,找找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爬山虎的脚。(生自读找段落)
生:第三、四、五段。
师:同意吗?请同学们再仔细地读一读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你的读书收获。(生自学,作批注)
师:嗯,同学们的学习习惯真好,一边读书一边写写画画。通过刚才的自学,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师:那是脚生长的——? 生:位置(板书:位置)师: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谁还有补充? 生:长在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板书:叶柄的反面)继续汇报
生:我知道爬山虎脚的形状像蜗牛的触角。师:那触角什么样儿?你知道吗? 生:长在头上,软软的,细细的, 师:老师给大伙儿带来了小蜗牛的图片,我们来看一下它的触角和爬山虎的脚是不是相似。(放课件,做比较)生:真的很相似!师:什么相似? 师:形状相似。(板书:形状)生:我还知道了它的触角的颜色,是跟新叶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小结)作者从位置、形状、颜色(板书:颜色)三个方面介绍了爬山虎脚的样子。诶,孩子,你为啥一直举着手呀?
生:老师,我读了后面的文章,我觉得爬山虎的脚是小圆片。师:哦?有不同的看法。那爬山虎的脚到底是细丝还是圆片? 生:细丝!生:(吵起来)圆片!
师:(笑)不是谁嗓门大谁就有理。我们还是先仔细地读读书再说吧。
生:是细丝。因为书上第三自然段说:“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说明这六七根细丝,就是爬山虎的脚。
师:(不动声色地)是吗? 生:(不服气地)哪有脚像细丝的呀!师:(郑重地点头)是不太像。
生:(肯定地)是细丝!我还可以从第四自然段找到证据:“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这说明小圆片是爬山虎的脚挨着墙以后才变出来的。爬山虎的脚其实是那六七根细丝。
生:(激动地)我觉得作者写得不好。应当把小圆片说成是爬山虎的脚,把那六七根细丝说成是爬山虎的腿。是这样:爬山虎先长腿,也就是那“六七根细丝”。腿长长了,能够触到墙的时候,腿上再长出“圆片”脚来,巴在墙上。细丝够不到墙的爬山虎就长不出脚来,最后连细丝腿也退化了,书上说:“不几天就萎了。”(全班笑成一团)师:(故意惊奇地)你竟敢挑大文学家的毛病,了不起!大家觉得呢?(生有的点头,有的摇头,有的困惑不语。)师:看来,大家刚才读书都非常认真,也都能说出了自己的道理。其实,爬山虎能爬墙,全靠它茎上长出的那──
生:(齐答)六七根细丝!师:对!如果没有那六七根细丝,爬山虎就根本没有机会去“触墙”,也就不能往上爬了。至于作家管它叫脚,我们班有同学认为应该叫腿,我看这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你觉得怎么合适就怎么叫。腿也好,脚也好,都是拟人化的写法。科学的称呼应该叫“茎”,属于攀援茎一类。大家看呢?(生满意地点头)师:通过刚才的争论,大家应该了解了爬山虎的脚的样子,我们来做一做这道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长——的地方,——伸出枝状的——————。每根细丝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
师:知道了爬山虎脚的样子,那爬山虎到底是怎样利用脚向上爬的?大家可以再静下心来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划出描写爬山虎爬墙的关键词,而后在四人小组间讨论讨论。
(学生读文,思考)生:老师,我认为这几个词很关键:触、巴、拉、贴(板书)生:我还补充一点,我认为变和弯也很重要,只有变成小圆片才能巴住墙,只有细丝弯了才能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
师:你的补充很重要。我们弄明白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那我们来演一演?(生苦思冥想,一片沉默)哈哈,难住大家啦,怎么演呢? 师:老师教教你们,在演的时候,可以把我们的手臂当作茎,一只手的五个手指头当作„„(生顿开茅塞)爬山虎的脚。
师:明白了吧?真聪明,一点就通。现在请同桌合作,一人边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一人在桌面上演示,开始吧。(学生合作读演)看同学们都演得热火朝天,现在谁愿意上台来试一试?(生跃跃欲试。师指名一人上台,师说生演。)师:谁能来评价一下?
生:“触、紧贴”这两个动作演对了。可惜“巴”和“贴”没有演好。
生:演“巴”时,可以把手掌当作小圆片,刚开始用手指碰墙表示“触”,表示“巴”时整个手掌就贴在墙上。
生:爬山虎能把茎拉一把,是因为脚变弯曲了,产生拉力。因此演“拉”时手指头要弯曲,带动手臂贴着墙。
生:开始表演时,手臂离墙要远一点,到了脚变弯了,手臂尽量挨近墙,这样一来,效果就会更明显。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宝贵意见,(对表演学生说)我们相信你一定能演得更好的。师: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演一演,感受感受。师:我把黑板当作要巴住的墙,你们呢? 生:老师,我们巴空气。我们巴桌子。(哈哈)师:我的脚触着墙了,有什么变化呀? 生: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师:我巴住墙了,你们呢? 生:我们也巴住墙了。师:下边我应该怎么做呢? 生: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师:好,把我的手臂拉一把,紧贴在墙上。(教师的手臂紧贴在黑板上,学生的手臂也贴到桌子上。)师:我们再来爬一回好吗?这回你们边说边做,我跟着做。(生边说边做,教师跟随着做。)师:再爬一回,我把这只脚拿下来(重音“拿下来”)再爬,你们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老师,桌子不够了,(哈哈——)师:我们换个地方再爬。(生笑。)生:老师,不能再爬了,因为爬山虎的脚是不能拿下来爬的,这只脚一旦巴住墙就不再拿下来了。师:谁说的? 生:书中说“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而不是说“一步一步往上爬”。
生:老师,不能这样爬。这样爬山虎都从墙底往墙顶爬去,那么墙的底部就没有爬山虎了,这与作者前面所看到的“墙上满是爬山虎”不是矛盾吗? 师:你能联系上文来理解很好。还有不同的看法吗? 生:按老师这样不停地“爬”的话,那爬山虎就只有一只脚了。而我昨天看到邻居围墙上的爬山虎有很多脚,因此,这样理解“一脚一脚”是错误的。
师:大家通过读书、讨论,还结合了自己的观察弄明白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非常了不起。学到这里不知大家有何感想? 生:刚看“一脚一脚”这个词很平常,我一开始不假思索地把它理解为“一步一步”,看来我读书不够认真。
生:我现在明白了,作者在这里不用“一步一步”而用“一脚一脚”,是因为它能准确地写出爬山虎“爬”的特点,可见作者是经过认真观察的。
师: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是啊,爬山虎是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请看课件,边看动画演示边读课文。师:刚才我们感受了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感受了爬山虎的“不到顶峰不停止”的攀登精神,而能这样细致地描写出来还源于作者的长期观察,认真思考。看来,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做生活的有心人啊。
师:爬山虎的脚这样神奇,那叶子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读写叶的段落,边读边在脑中浮现出课文描写的景象。
(生自读)师:你们喜欢爬山虎的叶子吗?为什么? 生:因为它的叶子颜色在变化。
生:它的叶子样子很好看,铺得也很均匀。生:一阵风吹来,爬山虎的叶子就会漾起波纹。师:“漾起波纹”是什么样子? 生:就像风吹到水面上出现的波纹一样。生:就像这样。(用手势表示)师:看,爬山虎的叶子多美啊!这是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它是—生:嫩红的。师: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 生:嫩绿的。
师:这就是爬山虎的嫩叶,它—— 生:不大引人注意。师:引人注意的—— 生:长大了的叶子。„„
师:那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颜色在变化,一阵风吹来还荡漾着波纹„„你能不能把那种美丽的颜色、那种变化的样子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呢?(学生轻声自读)师:我听出来了,你们读得很好,让我也喜欢上这些句子了。谁来读给大家听听?(绝大多数学生读得有声有色)师:老师发现,刚才有的同学能把这一段背下来了。怎么样,我们一起试一试。师:这节课就上到这,谁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爬山虎的叶子的样子及特点,脚的样子,爬山虎如何利用脚向上爬的过程和它的脚的变化,对爬山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生:我还知道了,写一篇好文章要认真观察。
生:我觉得还应该补充一点就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要善于思考。
生:我觉得还应该养成勤于动笔的习惯,如果只观察不去写的话,观察就没有意义了。
师:你们说得真好,我们应该学习叶圣陶老先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积极思考,把观察到的事物恰当,准确,有序地描写出来,平时写一篇好的作文,语言积累是基础,观察是纽带,你们能不能写出像叶老这样的好文章呢? 生:(很有信心)能。
师:好,老师给你留一个长期作业,自己种一盆植物,天天仔细观察,有心的同学可以记观察日记,期末的时候,也为你的植物写一篇文章好吗? 生:好。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叶圣陶写的一篇精读课文,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顺序观察。作者运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课文中的插图,能使学生看图了解爬山虎的脚,又能启发学生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二)教材分析: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文质兼美,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从而启发人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三)学生分析:
孩子们很少见到过爬山虎,更是对它的脚没进行过仔细观察;因此,动员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爬山虎的同时,我也这样去做,并且采集了爬山虎的脚的标本,从而对文本中的描述有了亲身体验,我会把这种体验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也期待学生把自己的体验与大家分享。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感受爬山虎叶子的可爱,感悟爬山虎脚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爬山虎的特点。
2、查找有关爬山虎的资料。
(五)教学策略:
学习这篇课文主要是了解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和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从而启发人们留心和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所以我选用了图文结合,并且让学生边学边画的方法,生动展示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并且让学生感受到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进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谁能说说课文介绍了爬山虎的哪些方面?(叶子,脚的样子,怎么爬的和脚的变化。)
二、自主研读,交流收获
1、你对爬山虎哪一个方面最感兴趣,就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自然段仔细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看看你有那些感悟和收获?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和习惯,打破传统“串讲”形式,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2、汇报交流。
交流话题一:在写爬山虎的叶子的这一段你什么收获?
喜欢写爬山虎叶子的同学请举手。在第二自然段,你觉得叶子美在什么地方?
生: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师:你能读出风轻轻拂过叶子,叶子像波浪轻轻漾起的感觉吗?这是一种动态的美。还有哪句写出了叶子的静态美?
生:“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不留一点空隙。”
师:为什么觉得这样的叶子给人以美的享受? 生:绿得新鲜,铺得均匀,排列整齐不重叠。
师:那谁能读出叶子这种绿的美,密又匀称的美来呢?观察叶子中,叶圣陶爷爷还观察到了叶子颜色的变化,叶子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
生: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没过几天是嫩绿的,长大的叶子绿得很新鲜。师:叶子的颜色变化也很美啊,谁能读出这种美来?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和爬山虎的各种图片,能读得更美吗?
(处处注重了读,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体验,激发起对美、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美。)
交流话题二: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色是怎样的呢?
师:爬山虎的叶子这样的繁茂、美丽,充满勃勃生机,跟它的脚有着很大的关系。出示图片:谁能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脚的样像什么?颜色是怎样的?课文是怎么写的?再读一读。把脚的样子比作什么?把脚比作蜗牛的触角,使人一看就知道很细。这么细的脚,作者都仔细看过是枝状的,并数了有六七根,说明叶圣陶爷爷观察得很仔细多具体啊!作者写爬山虎的脚更能看出他观察十分细致了。
(图文结合,不仅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还了解作者的观察很细致。教给学生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交流话题三:怎么爬的?
师:在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贴切的动词写出了爬山虎爬的过程? 生:触、巴、拉、贴
师:“一脚一脚”换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课件演示爬山虎爬的过程。(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又以多媒体直观演示,突破了教学难点。)交流话题四:爬山虎的脚有什么变化呢?
师:谁能汇报你读这段的收获?
生:没有触着墙的,枯萎了,触着墙的,脚巴在墙上的相当牢固。
师:“„„要是„„休想„„”说明了什么?可见爬山虎的脚巴住墙是多么牢固啊。风能掀下它,不让它继续往上爬吗?雨能阻挡它向上攀登吗?可见爬山虎的脚具有多么不屈不挠的攀登精神啊!现在你对爬山虎的脚产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请带着这种感受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语文教学要有人文性。在自然现象中渗透人文熏陶,在读中不知不觉内化了语言,积累了语言。)
三、引导发现,总结写法
1、本文的课题是《爬山虎的脚》,作者对爬山虎的脚作了十分具体的介绍,那为什么又写了爬山虎的叶子?(因为人们主要观赏的不是爬山虎的脚,而是爬山虎好看的叶子。)
2、你从作者观察爬山虎中受到那些启发?可以结合句子来谈吗?
(1)观察细致。(2)要抓住特点观察。(3)要注意事物的细微变化。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具体的观察方法,使理论和实际例子相结合,学生更容易掌握。)
四、拓展文本,课堂延伸
1、仿照《爬山虎的脚》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先从远处看,再从近处看,特别要仔细观察它的茎、叶、花,看看有什么特点,再把它具体写下来。
(读写结合,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又让学生在练笔中提高了写作能力。)
2、课外查询资料:(1)本文作者叶圣陶的生平。(2)爬山虎的有关知识。(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学习需要课堂外更广阔的学习空间,而查阅资料,就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叶子美:嫩红 嫩绿 绿得新鲜 匀称整齐
脚的位置、形状、颜色
脚怎么爬:触--→巴--→拉--→贴
脚的变化:牢固 萎了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爬山虎的脚》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文质兼美,主要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向上爬的。从而启发人们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是本课的重点。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阅读本课的难点。结合本课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以学生饶有兴趣的说、画、议,来代替教师单一讲的形式,在艺术的熏陶下激发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感悟的效果。
一、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图文结合形式激发他们探究渴望能的欲望。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还语文课堂以朗朗的读书声
阅读教学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始,学生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脉络。接着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三、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本教学比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如果课件出示过早,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容易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我在教学适宜时机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
1、再现美景,激发情感。在学生充分通过语言文字品味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发情感,让学生边读边看图片使形象与情感融合,获得美的熏陶。
2、再现过程,突破重难点。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学生理解的重点。我在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再适时机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见过爬山虎,对爬山虎的脚长在那里、什么样及到底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难以理解。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的脚的特点。
2.了解作者是运用那些生动、精当的语言写出了爬山虎的叶子和“脚”的特点的。
教学要求:
1.读懂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观察到的有关爬山虎的特点写清楚的。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初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清文章层次,培养自学的能力。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叙述的写作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
1.你们对爬山虎的脚有那些了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2.检查读文及理解字词的情况。
3.检查分段的情况。
4.练习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语文辅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习惯。
3.抓住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活跃思维。
放“爬山虎”的录象,让学生观察。
二:入境自学没,品读积累。
1.自由读文,汇报读懂之处和不理解之处。
(1)引导学生找出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句子,读一读,在头脑中浮现课文描写的景象。
(2)找出描写爬山虎的脚的句子,读一读;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爬山虎的嫩茎、叶柄、嫩叶。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认真默读爬山虎的句子,注意要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3)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爬的?画出重点词。
(4)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第2.3自然段。
三:寻找规律,发展思维。
1.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你受到那些启发?
2.结合〈〈读写例话〉〉加深理解。
四:作业。
完成〈〈同步〉〉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爬山虎的脚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爬山虎的脚
教学目标
1.能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的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课时:
2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
2.反馈读书情况。
a.出示词语让学生认读。
b.朗读课文,可以让学生小组互读,可以请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其他形式。重点检查生字、词语的读音。
3.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你知道了爬山虎的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把爬山虎写得那么生动具体?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和长期细致的观察。学习观察和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爱心用心专心 1
引入语:
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一、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爬山虎的叶子之所以生机勃勃地铺满墙,这跟它的脚有密切的联系,爬山虎的脚又是什么样的呢?
二、请同学们以爬山虎的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观察:
a、脚的样子; b、脚的形状; c、颜色
1.书上又是怎样写的呢?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
2.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学习,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3.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有自己独特的爬的本领,想尽快知道答案吗?那就请你们赶快学习第四自然段吧。聪明的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1.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2.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你们同意他的这种爬法吗?(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
3.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
4.你们知道答案了吗?谁正确?(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5.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爱心用心专心
2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作者运用了首尾照应的方法,使文章的结构显得更加完整,把一自然段和第五自然段读一读。(男、女分开读)
板书设计:
爬
山
虎的脚
位置:茎上长叶柄的反面 特点 样子:像„„像„„(细丝)颜色:嫩红(灰色)爬触→巴→拉、贴(牢固)
爱心用心专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