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

时间:2019-05-13 03:4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读书报告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读书报告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

第一篇:读书报告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

读书报告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

自课题研究以来,课题组的教师们热情高,信心足,积极地投入到课题研究中。为了更好地研究该课题,更为了经验和方法上的不足,老师们积极地查阅资料,参考有关课堂互动方面的书籍,深入撰写读书报告及学习笔记,并且及时交流沟通,资源共享。老师们在原基础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另外,老师们也大胆的将学习到的经验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组内人员互相听课,评课,查找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查漏补缺,对每堂课写好教学反思,做好详细的记录,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学生的评价反思及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效果调查问卷的总结,发现学生对数学互动式课堂存在一些困惑,如: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对纪律控制不好,让个别学生存在上课开小差的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安排好学生之间互动,让学生带动学生,让学生监督学生,这样就起到很好的效果。我们在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纠错本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每做完练习或小测之后,要求学生把错题总结在错题本上,之后,错题本天天更新,天天丰富,并且我们要求学生天天复习,这样学生对自己的错误了如指掌。在反复的加强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学习培训相关记录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所有的教师将每节课的心得体会和优秀教案,放在教研会上讨论、研究形成相关的文件资料。对于每次教研活动前我们都预定好活动目的,提前准备,教研时认真做好记录。每位教师都有一本学习笔记和一本教学反思,详细的记录了教学中的点滴。每次教研会时,老师们都积极发言,提出宝贵的交流意见,并做好研讨记录。

课例光盘

在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数学组老师们每年都组织一次集体听课评课活动,每个老师先说课并展示一节公开课,再做成光盘,课课后老师们再坐在一起讨论研究,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平时的教学中每个人随时展示自己的优秀课,以便老师们互相学习。

第二篇:《政法笔记》读书报告

《政法笔记》读书报告

作者简介

冯象,上海人。少年负笈云南边疆,从兄弟民族受再教育凡九年成材,获北大英美文学硕士,哈佛中古文学博士(Ph.D),耶鲁法律博士(J.D)。

作品简介

《政法笔记》本书为作者在《读书》杂志上开设的专栏‚政法笔记‛文章结集。写作原因一是为中国读者写一本书,谈谈新旧法律政法体制衔接转型中的一些法律问题;二是作者认为公民不分贵贱高低都应拥有对法律的话语权,希望通过政法笔记推动‚法盲‛们对法律的了解,从而使公民对法律的话语权得到更加充分的实现。

本书由于是文章结集,面向群体又是广大法盲,所以并未像那些专业性较强的法学专著一样完整详细地论述某一思想体系或是法律问题,而是选取了许多中国正普遍存在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解读,借此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出发客观冷静地阐释中国法律体制转型期间的问题。所以从本书中无法提炼出所谓的中心思想,但是也正是因此,本书才真正能够泛谈整个中国的法律体制转型,让任何一个部门法的研究者和法律的业余爱好者以及广大‚法盲‛看了此书都能有所收获。

如上所述,本书涉及面非常广泛,以我目前的知识水平无法做出对全书的分析阐释,因此我就整本书中令我感触最深的一部分谈谈我的想法,如有错误或幼稚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中国模式下法律与政治的共生

——读《政法笔记》有感

在日常生活中,在广大法盲的眼里,法律和政治应该是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如果将法律与政治视为两个自然人,那么法律就是一名品格高尚、为人正直、嫉恶如仇的君子,而政治就是一个内心黑暗、卑鄙无耻的小人。最好的证明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提起政治就会条件反射似的想到腐败、黑暗混乱……一提到法律就会肃然起敬,想到公正、严格和秩序。但是这些联系的来源只是法律与政治运行时的表现,并非是其本质就是对立的,实际上二者是处于一种共生关系。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如下:

1.法律与政治的权力来源都是人民。无论是法律还是政治,都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而国家是由公民组成的联盟,一切公权力都来自私权利的赋予,正如我国宪法所说:‚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 2.人们过社会生活的动机,恰恰是作为个体的人的本能的自我保存所催发的人类作为整体的共同保存,这种个人私利中所蕴涵的人类共同的整体利益,成为人类生活的共同诉求,也成为法律与政治在逻辑与事实上联结的基点。在人类的生活中,无论是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其社会生活自然进行的前提是秩序状态的建立,而这种秩序是由法律与政治共同构建的;不仅如此,整个现代社会中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的适宜性其实也是由法律与政治共同构筑的。

3.法律承担着政治权力的道德性、正当性与合理性的意义赋予和意义展现的责任,使政治权力获得并维持足够的合法性,而政治对于法律的影响,则应当贯穿于立法与执法过程中。

4.在《法律的斗争》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正义之神,一手持衡器以权正义,一手持宝剑以实现正义,有宝剑而无衡器,不过暴力,有衡器而无宝剑,只是有名无实的正义。二者相依相辅,运用宝剑的威力与运用衡器的技巧能够协调,而后法律才完全见诸实行。‛法律的威严与威慑力皆来自于权力,因为权力的神圣,人们敬畏法律;因为现实存在的权力威胁,人们不得不遵守法律。所以才会说‚‘法律的苍穹’建立在政治的柱石之上‛,没有政治,法律的天空随时都会坍塌。

所有这些都表明,法律与政治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内在关联,也就是说,法律与政治始终都是共生的。

解决了法律与政治的共生问题,我们才可以开始讨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富有‚特色‛的国家来说,法律与政治又是如何共生的。

书中最早引发我对中国法律与政治共生状态的思考的文章就是‚它没宪法‛这一篇,关于中国为什么‚没有‛宪法,我总结出了几个理由:

1.在中国对于国家权力的约束有一套位于《宪法》信条之上的的成文、不成文的一套规则、惯例,也就是由党内民主集中制培育、锻炼而成的政治伦理和组织纪律。2.对法院审判权的严格限制:非但没有违宪审查制度,甚至连审判行政立法等抽象行为都作出限制。3.公民无资格无能力参与宪政。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中国宪法的‚不得意‛,与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生态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引发出了我对整个法律体系在中国这种政治生态环境中的地位与状态的思考。

首先,中国是一个***的国家,也就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机器的绝对权威,那么宪法的主线任务——解决好权力制约与权利保障的问题及二者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交给党的可能(权力制约任务)。对比美国宪法与中国宪法,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宪法用了大量篇幅去确定权力运行机制,对权利的规定较少,而中国宪法则恰恰相反。其中体现的不仅仅是中国的人权问题,还有具有中国特色的党政一体制度下权力制约任务由宪法向党的让渡。因为在国家权力层面来说,党即国家,党通过党政一体的方式几乎垄断了所有国家公权力,‚想有权,先入党‛的规则使得党与国家公权力紧紧黏合在一起,从而使党对公权力的运用与制约管理就像控制自己的身体一样熟悉;同时党员会腐朽会有私心,但是党没有,中国共产党本身的理想是高尚的,信仰是崇高的,它并不是受个人意志操纵的,这就有了公平客观的审判主体;因此在权力制约领域,党规和法律拥有着同等的权威甚至犹有过之。在西方的两党制政体或者多党制政体下,政党之间再怎么争,国家公权力也是身外之物,毕竟他们是皇帝轮流做,国家公权力只是皇家的器物,谁获胜了才是谁的;但中国的一党制政体,使得一切权力之争都变成了党内斗争,国家公权力就像皇室血脉,刻在了骨子里,谁也拿不走,再说大家都是一家人,拿来拿去不还是党的吗?同时法律本身具有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对法律的尊重要求我们对法律的制定修改一定要慎重,而与此相比较,党的组织纪律要更加灵活,也没有法律所要面对的公共影响问题(法律面向的是全国,党纪面向的是党内),更能应对在国家公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多变情况。这些都为‚宪法的权力制约任务向党的出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这种独特的可能令西方人不能想象的‚宪法权力制约任务向党的出让‛在中国这个富有‚特色‛的国度才能真切地发生。

其实何止是宪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都有类似的问题。权力制约并不仅仅局限于宪法,宪法任务向党内治理的出让,引申到其他部门法,一样适用,只要是党力所能及的,法律都可以向党出让这种任务,理由如上。

其次,在司法过程中,法院对政治行为的审判权受到严格限制,《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认为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发布的规章与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不一致的,以及国务院部、委制定、发布的规章之间不一致的,由最高人民法院送请国务院作出解释或者裁决‛(第五十三条)。这是贬损司法审查的‚谁立法谁解释‛原则的当然推论。这条规定一旦认真贯彻,法律审查行政部门违法的案件,每逢法律冲突,便要‚送请‛上级解释裁决。根本是在允许别人直接或变相的干预司法。所谓的司法独立每当触及政治,在中国立马就会敏感起来,不再‚独立‛。

在中国,说某案子棘手,通常指它的‚外部‛因素复杂:级别高、牵连广、谣言多、影响大,所谓‚政策性强‛(见‚案子为什么难办‛)。例如‚厦门特大走私案‛、‚***案‛和‚陈希同案‛等重大案件,政治色彩浓烈,到最后如何处理,往往需要上级乃至中央拍板,实际在在法律上这些案件的判处其实并没有疑问,但是本来没有疑问的单纯司法问题在政治格局下往往会变得扑朔迷离,非常胶着。这些困境的产生,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制度对司法独立的侵蚀,造成中国的‚法治‛与普遍意义上的法治有很大不同,真正的法治指的是‚由法律来治理‛,而中国却是‚通过法律来治理‛,在这两种局面下法律的定位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是主体,后者是工具。法治强调的是法律共同体的自主治理,即司法权的高度独立,但是在中国的***制度下,奉行的是一种‚政法战线‛式的法律方针(此处的‚政法‛与冯象先生的《政法笔记》所说‚政法‛是完全不同的)。较为明显表现就是司法系统的行政化,即‚法官是官‛,这种制度恐怕也是‚中国特色‛的独创,即使不是,世界上又有哪个国家能让这种制度运行的如此顺畅,如鱼得水呢?恐怕是没有了。当司法系统本身都行政化以后,我们还怎么能奢望所谓的司法独立?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到第一篇‚腐败会不会成为权利‛。‚腐败既然有那么多原因和机会发生而难以‘大清理’,司空见惯,在某些领域、某种场合,他差不多也可以‘推定享有保障而他人不得干涉’了。比如医生拿病人红包,学校收家长‘赞助’,就极少‘彻底揭露’。那么,是什么东西还挡着腐败,不让它获得权利的待遇呢?恐怕就是道德了。于是,腐败要成为权利,就首先要贬低道德。在法制建设(转型)中的社会,即是用大写的权利贬低道德,使之多元化。‛讲到这里,政治对法律进行渗透的作用也就来了,除了行政措施以外,腐败者甚至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推进对道德的瓦解,而且法律虽然同样也是国家公权力,但实际上一个司法解释对道德的瓦解力远超一堆政策的总和。

再次,在现代社会,国家的发展趋势是实行宪政,宪政是指用宪法这一根本大法的形式把已经取得的民主事实确认下来,用法治的精神发展和完善这种民主事实,以此保障公民权利,其核心应当包括民主、法治与人权。但是在中国,人民却无资格无能力参与宪政,正如冯象先生所说,‚法院审判权的局限即公民诉权的匮乏:公民无法提起宪法诉讼。‛这是法律的不当,但是在中国这种专政制度下,公民对于宪政乃至整个政治生活领域话语权的缺失,更是宪政难以真正深入发展的主要原因。毕竟公民对法律生活的参与(除了公民身处其中的法律实践以外),主要是通过参与政治生活来实现的(无论是建言献策还是直接参与立法活动),尤其是对于法律本身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总结。所以,法律也依靠于政治,公民的利益诉求需要由党和国家汇总成形再向法律提出,这是独特的中国模式(理想的),人民意志上升为党的意志,再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但是当人民意志在具体实践中由于话语权的缺失,最终无法上升为国家意志时,法律问题也就随之出现了,所谓政法,政若不通,法则不全。

既然谈到宪政,就不能不提到书中由‚官告民‛引申出来的在中国民法中引入‚公众人物‛概念的思考。众所周知,官员也是公民,法律既没有规定官员可以不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没有说官员不能享有公民的基本权利,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官员毕竟有着特殊身份,他代表着政府,政府也代表着他,当他因为在自己的特殊岗位上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做出的行为受到公民批评控告检举时,能不能以被侵犯了名誉权反告公民呢?这样做在法律上似乎未尝不可,但是从政治价值来说,这样的说法如果成立,毫无疑问将会限制民众对国家机关批评建议的权利,名誉权将成为腐败的保护伞。解决这个问题,较为可行的措施是调整现行法律规范,在名誉权诉讼中将官员、明星等另归一类,叫作‚公众人物‛。就是为了保护某种公共利益(例如舆论监督),基于某种价值理念(例如为人民服务),要求‚公众人物‛容忍部分批评言论,放弃一些个人隐私,作为名誉权官司的原告(被批评揭露者)承担较为不利的举证责任。在美国这一理念已经得到实行,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将‚公众人物‛请求侵权赔偿的举证责任的‚宪法化‛,大幅度提高举证标准,真正限制了‚官告民‛类行为,并且借此机会阐释了言论自由背后的价值理念。布列南大法官指出,联邦《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原则是基于国父们的宪政理念上的,公共事务的辩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石,参与辩论是公民的义务。为了落实这一义务,就要使公共辩论‚生机勃勃,不受约束‛,那就免不了针对政府和官员的激烈的攻击。故以言论自由原则来衡量时,官员作为‚公众人物‛提起诽谤诉讼,就不能适用传统的以事实真相抗辩的普通法侵权标准和举证责任;否则极易打消公民参与公共辩论的热情。但是实际上美国宪法中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自由。‛从字面意思出发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得出,‚公众人物‛在诽谤诉讼中所应承担的举证责任的。正如美国霍姆斯大法官的名言‚法律的生命不在逻辑,而在经验‛,浇灌宪法原则的源头活水不在于《宪法》条文,而在司法解释、宪政实践以及整个宪政传统植根其中的价值理念。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宪政理念中透露出来的价值准则对于美国司法的指导作用,将‚公众人物‛理念引入法律,是在以‚大写‛的权利去限制‚小写‛的权利,这种政治需要的权衡,也是美国宪政在民主、人权方面的价值选择,它的根基是具体的宪政实践和宪政的价值理念。而在中国,虽然言论自由原则在宪法中同样有宣示,但是具体的政法环境和措施千差万别,公民参与宪政实践的能力和范围则大不相同,宪政的价值取向也是独此一家。改革开放以前,言论直接与思想和阶级立场挂钩,什么阶级什么信仰说什么话,任何言论,不管发表与否,都是言论者思想意识和阶级立场的流露或表现。因此,批评者和受批评的‚公众人物‛对批评言论所承担的政治责任一目了然,无法用‚个人权利‛来代替或掩饰。但是改革开放以来,言论的政治地位和待遇发生了变化。阶级斗争不再是主要任务,言论自由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进步为基础,以民法的发展为支撑,逐渐演变为由契约、产权和抽象人格(公民)交织形成的权利话语。言论所引发的利益和立场冲突就有了‚民事化‛的可能,作为侵权纠纷来处理,而不再是简单的阶级斗争问题。在法律面前,当事人成了平等的无阶级色彩的‚公民‛。这就给官员这类‚公众人物‛借‚个人权利‛掩饰自己的政治责任创造了条件。党政干部就有了否认批评言论中的政治内容,否认自己所享有的政治特权的借口——公民。大家都是公民,应当一视同仁;这就是为什么性贿赂不是贿赂而只是生活作风问题,腐败的权利逻辑能充当法治意识。官告民也就纯属民事纠纷,那前面所提到的侵权标准和举证责任,也就无关官员的权势地位、政治责任和职业伦理了。如此一来,自然推不出所谓的‚公众人物‛。所以在中国,‚公众人物‛理念的推行如此艰难,直接原因在于‚个人权利‛对官员因为其特殊身份和职务权力产生的政治责任的稀释,归根结底,还是中国宪政价值观念的转变问题。要想扭转这一局面,就需要改造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态环境,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言论自由与公共辩论的政治意义,进行批评言论的政治地位与宪法待遇的重建,重建批评人与批评对象两者的政治责任(因为批评言论的合理性就在于批评人的政治义务和被批评人的政治责任的存在)。‚一言蔽之:宪政重建。‛

讲到这里,我所能看到的,冯象老师在书中有谈到的中国模式下法律与政治的共生关系就基本清晰了。为什么我要专门谈中国模式下的法律与政治的共生关系呢?这不仅仅是因为法律与政治的共生是一个大问题,涉及法律政治学等多个领域,凭我的水平几乎无法落笔,只有中国我还能结合现实情况谈一谈这样的能力问题;也是因为在读《政法笔记》这本书的时候,冯象先生讲到的中国政法体制转型期间存在的政法问题深深触动了我。在没有学法学以前,我对于这些政法问题,可能就只是单纯的反感,想到专制、黑暗、落后之类的词语,但是进入法学学习之后,我就努力试着以一个客观公正的态度去看待这些法治问题,努力使自己的认识更加理性深刻。然而,越深入,就越会感到中国法治的问题之严重。

以‚宪法任务向党的让渡‛问题为引,没有像法律那样对自身的公开约束,党自身形成的政治伦理和组织纪律对权力的制约固然更加灵活、实用,但长此以往,对政法建设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首先,法律的任务向党出让,这本身就是对法律的能力的否定,已经严重损害了法律的权威。对于国家权力的直接执行者来说,究竟是法律的权威大还是党的权威大,二者谁的威慑力更强?那么这种疑问的出现,是不是意味着党在某种意义上高于法律?虽说党是一个公正的整体,没有哪个个人可以驾驭这个集体,党员干部只能借用党的部分权威,无法凌驾于整个法律体系的威严之上,但是在具体实践中,法律的权威也分散到了许多个体的身上,也从来没有哪个个体能真正具有整个法律体系的权威,这就使得个体之间出现对抗时出现胶着甚至一边倒的溃败(法律的溃败),例如同级政府与法院的对抗,法院总是没有审查行政法规的权力。其次,法律任务向党出让,短期内从效果上看可能利大于弊,毕竟解决了许多立法难题,但是长远来看,法律会不会对党产生依赖?当然会。这本身就是法律的任务,不能因为党看起来更适合解决这个问题就把一切推给党,那法治进步的动力从何而来?‚反正我也没你有权威,权力又是你自家的,那你们自己去内部解决吧!‛这种逻辑看似合理,实际荒唐。党虽然庞大,虽然代表人民,但它不是人民。全国十四亿老百姓党员不也就八千多万,十分之一尚且不到,毕竟党员的吸收奉行的是精英战略,不可能人人皆党员,不然全国从上到下全是自己人,执谁的政?这个党派有等于没有。只有法律才是天下之公器,才真正是全体国民的东西,而国家权力,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全体国民的,因此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最终必须靠法律,这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法治建设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而中国在这方面所做的还很少。除此之外,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具体执行中,司法人员和纪委人员信奉的根本原则和精神是不一样的,只有法律才信奉着公平正义,无论是法官、检察官还是公诉人,他们都接受过正规的法学教育,有着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向往;而党员接受的是马列主义教育,信奉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他们本身并没有对公平正义的强烈向往,也没有接受过相关教育,那么将权力制约任务直接出让给党,岂不是放弃了法律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放弃了法律人的基本信仰?那么法律的尊严何在?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收回法律对权力的制约权。然而,结合社会现实,在中国的特殊环境下,这种改造将是极为艰巨的,不仅是因为所有的法律与政治的共生问题都有着内在联系,牵一发而动全身,更重要的是中国共产党***制度对国家上层建筑的影响极深,日积月累而形成党对社会各个领域形成了稳定而不可动摇的控制力。

由此来看,中国的政法体制的转型之路,将是一场艰巨的改革,具体怎么改革,我也不敢妄加评论,但是就我的希望来说,主要是能够增强法律在政治领域的权威,除了立法规定以外,更重要的是司法的独立,司法不能独立,动不动就受到政治原因的影响,那立法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在当前的政法关系下,司法不能‚去行政化‛,法官没有类似于终身制的保障,法院欠缺对行政问题的审判权,就如同寄人篱下,说话自然强硬不起来,哪里来的权威?还有就是要增强和扩大公民参与宪政的能力和范围。法律是天下之公器,政治权力也来源于公民,如果不能让公民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在政法体制转型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意愿,那么政法体制的转型方向就难以把握,更不能发挥广大民众的力量,那政法体制的转型之路就真的是难以推动。当前的政法体制看似问题众多,实际却又能运转自如,就像是封建社会,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完全可以再撑个几十上百年,改革的时间会大大延长,效果也可能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就不能完全依靠其内在的张力,更需要通过民众的力量推动改革。不过说了这么多,中国的改革,还是党说了算,毕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政法体制转型必然会引起整个社会政治生态的大改造,必然对党的在很多方面的权威、控制力造成影响,触动目前的政治格局,其后果如何,会不会影响到党的地位,都是未知数。有时我不禁想,在中国的‚***‛,‚党政一体‛,‚政法战线‛这样的制度下,司法独立真的是可以实现的吗?从‚用法律来治理‛向‚由法律来治理‛真的可能做到吗?我们如何在保证党的领导力和控制力的情况下让法律共同体自主治理国家?

第三篇:读书,笔记

《结交陌生人的六把金钥匙》

问题:

1、说什么?

2、怎么说?

3、不想?

六把金钥匙:(好奇、大胆、坚持对自身的要求多过对外,你要自信,你要有交流的欲望,你要突破思维里的墙,跳出自己的世界看问题。)

一、肢体语言,表情和蔼可亲而不是严肃。

SOFTEN法则

S=smile

O=open arms

F=forward lean 身体前倾

T=touch

E=eye contact英拉对奥巴马,会说话的眼睛

N=nod 点头

二、用问题开场,交谈

1、帮助问题:请问你能帮我。

2、礼节式问题:请问你的手机是。;我以前在,听过你的大名,您太厉害了。法

3、闲聊式问题:几点了;生意好吗;经常见到你,你住在这里吗。

原则:

1、简单容易回答

2、不要涉及不良及隐私的问题;薪水。

3、自然不做作:需要长期训练。

问题:为什么不能问她抽的什么牌子的香烟呢,:因为这显得你很无知,很粗鲁!至少因该先礼节性的表明一下自己问题的由来,比如“嗨,你好,最近这个牌子的烟好像挺流行的,我能知道它是什么牌子的吗”

因为还不认识这涉及隐私了涉及她的抽烟品味及消费水平

三、5S留下好印象

1、集中注意力听他人介绍

2、仅仅注意对方名字

3、大声重复听到的名字

4、想想你认识的人中有没有同名的:联想法加深印象

5、在交谈中和结束时称呼名字:不要说你了,XX再见。

实践经验:重复名字后,加以适当描述。

证明你记住了对方的名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马上就被别人记住,这会让自己觉得别人认为自己很重要!

四、找到话题继续深入

来源1:周围环境,羽毛球场场地怎么样。

2:对方正在做的事情(与对方直接相关)。正在看的书。

3:对方兴趣、经历(要练习,敏锐发现对方兴趣,对方关注的事情)

4:对方话中线索。想要买手机。

五、不要说得话。

普遍不喜欢自大、夸夸奇谈、贬低其他人、带有强烈负面情绪的人。

不要说得话:

1、我的是对的,你的是错的!

2、我对这件事很清楚。我是专家你什么不懂

3、没有我不知道的事情。

4、我对这个事情无所谓。态度感觉是消极的不感兴趣的5、我很烦,别来烦我。-别人会高兴吗

替代的话:

1、我们的观点可能不同

2、我所知道的是这样的3、我对这个不熟悉

4、我确实没什么意见-不再是推诿不感兴趣

5、不说

六、友好结束谈话

错误:直接粗鲁的结束,给人不好的印象

正确:不好意思,我先出去一下;我有点事情;我先走了。

和陌生人交谈的成功之路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不要脸,坚持不要脸!

要点:

1、好奇-更容易和陌生人交流

2、大胆-开始会紧张是正常的3、坚持-坚持训练和陌生人交流

因为好奇产生了与陌生人交往的想法

因为大胆产生了与陌生人交往的行动

因为坚持产生了与陌生人交往的习惯

第四篇:读书 笔记

《爱的教育》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夏丏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爱的教育》中,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的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

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做最好的自己》读书心得体会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的进步阶梯”书是我们的好朋友,通过它可以“看”到广阔的世界,“看”到银河里的星星,“看”到中华瑰丽的五千年,“看”到风土人情和世间万象„„对我们扩大视野、增长见识、丰富积累、提高素质,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人人拥有一好书,人人读一本好书的读书工程的号召下,我买了一本李开复 生的《做最好的自己》。

首先吸引我的是书名,当书到手时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去读这本书。读完后不禁觉得神清气爽,以前也曾读过一些书,读后似乎感觉都是一些空话,仅仅留给我一些无谓的说教,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看了这本书后,感觉与众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自己?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进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时候,大家都在审评对方,研究对手,却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实的语言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心门。他告诉人们: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时的自省却能让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简单的树立理想就可以轻松实现,但是没有理想的人却一定无所适从;做人一定要有广阔的胸怀,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气度;做人要有勇气,真正敢于追逐自己梦想的人才能让更多的机会停留在自己身边„„他不仅提出了浅显易懂的“成功同心圆”说,而且运用了发生在他身边的大量故事来阐述成功的秘诀。这些故事很值得我学习和品味,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指导我走向成功之路。

其次,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或许经常有这样的感觉: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样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价值是什么,如何实现。现在看了李老师的“成功”学后,体会到:人和人之间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无论是所处地位与名望的高与低,拥有财富的多与少,只有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又社会和他人有益,同时还体验到了无穷的快乐,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世界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集合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抉择,但不需要为压力过重而苦恼,更不需要为了失败而哭泣,也不要让事情来主宰我们,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来主导、推动事情往更好的方向进展。

最后李开复博士认为:成功就是不断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

对此我的理解就是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形式不同,成功的意义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实现理想,并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标准并不是单一的,社会给每个人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只要在自己的舞台上将自己的价值发挥到极限,无论是令人瞩目还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当然,在现实社会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我们的理想和现实永远存在着差距。而许多事情是我们无法改变的,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改变心态,调节情绪,改变思考方式,不断超越自己,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烧,做最好的自己。

读完《做最好的自己》,感到其实做好自己并不难。作为一名职业女性,工作经常陷入一种疲劳的状态,经常会被学生的问题搞得自己觉得很累,我知道这不应该是年轻老师应有的心态,但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总是会被学生不如意的表现所影响,开始经常抱怨这,抱怨那,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适不适合教师这个职业,刚参加工作时的热情减少了,这种心情影响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师的影响,“既然只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高兴兴也是当,我当然选择后者!”

是啊,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天天开心呢?可是,每天出现的让人头疼的事情,让人头疼的学生,怎么能高兴得起来呢?我经常想: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起玩儿,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爱自己,每天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又怎么能不高兴呢?

多么简单多么朴素的道理,为什么我当初就没想到呢,想想我们在工作学习中难免会与人产生摩擦,如果我们只盯着别人的错误,那么只能让矛盾越来越激化,但是我们如果想别人的优点,就会使我们很快的冰释前嫌,问什么同样的问题发生在学生与老师的身上就这么不可调和呢?其实还是缘于“爱”,如果我们给学生多点,再多点的爱,对于他们的错误我们都用理解之心,包容之心,责任之心看待,而不去苛求他们像成年人那么懂事,师生关系会不会更和谐一点呢?在众多的压力与竞争下,要保持积极的心态,不论遇上什么困难都不要气馁,积极心态战胜一切困难,一样可以做到优秀。

事实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最好的自己,都可以做到优秀。我们更不必为自己赶不上别人而太过自责,也不必因为境遇不好而太过感伤,怨天忧人。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追随自己心灵的选择,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们就会变成一个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守望教育》读书摘抄

第一辑 行走在理想与现实的边缘

柏拉图:教育只是一种灵魂转向的技巧,一种使灵魂尽可能容易尽可能有效地转向的技巧。

教育从根本而言就是或者说只能是诱导的、启发的,而不是灌输的,教育的任务不在注入,乃在导引学生使其自求知识。

真正地教育并不是把成人的世界简单地灌输到儿童世界之中,而恰恰应该是从儿童世界的既有内涵出发,引导他们逐渐趋认识、体验、发现外在的成人世界的内涵,来进一步丰富、拓展儿童世界的内涵。杜威强调教育应关照现在的、儿童的生活,使儿童生活本身的价值在教育中凸显出来,让他们能从当下的生活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是将儿童心在的生活视为另一种尚无可知或知之甚少的生活的准备。„„当儿童学习不是因为学习本身有乐趣,而是为了考试、升学、恐惧、竞争、奖惩等而学习时,不仅无益于能力发展,也不利于品德进步,更不利于儿童积极健康地生活与成长的心态的养成。

20世纪初,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认为,教育者,非为过去,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所以,教育不能以一时的事功为鹄的,教育家必由百世不迁之主义。简单地把成人世界中现成的标准强加给儿童,让儿童受教于成人,这是旧教育的作法,新的教育应该是成人受教于儿童,倾听他们世界的声音。

一个不懂得尊重儿童、尊重他们独立人格的社会,是很难想象出儿童所需要的世界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更不可能费尽心思去营造

一个看似无聊却充满神奇的独具价值的儿童的世界的。

不管现在你多么会读书,你还得不时从你那纯粹的读书的世界中抬起头来,去看看、并且尝试着去适应这个不纯也并不伟大的世界,从而给你那纯粹的心灵增加更多的,其实也是很自然地刺激,以增强你的心灵的敏感性、灵活性、复杂性,让你内心的世界变得不是那么的纯粹,也不是那么的不平凡,给他增加几分实在。

让我们一道在树下坐一会儿„„就是让学生跳出以认知为中心的教育框架,让学生不仅学会学习,而且学会去品味、反思学习,享受学习,使学习成为个体意义生活的来源。

对于儿童,我们的教育中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是精神与情感的自由舒展与陶冶更重要,还是把人当作被训练的物获学习的机器,不停地习得充分的知识技能重要?

早在17世纪,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意在使所有的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获得广泛、全面的知识,并使智慧得到普遍的发展。从那以来,以知识为中心的主知主义教育渐渐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追求,不管是注重知识的学习本身,还是注重思维能力的提高,不论是侧重知识的实质教育还是侧重智力发展的形式教育,不管是伸手摘果子还是跳起来摘果子,实际上都没有跳出主知注意的框架。

知识和故事,其实是教育中两个并行的要素,一个让我们获得对世界与自我的认识,一个则凭借真实可感的生命之跌宕起伏来抚慰作为听者的我们的生命。

一个人对周遭世界的发现往往同时就是对自我心灵世界的发现。走进教育叙事,让我们与自己经历的活生生的教育生活文本对话,增进我们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并使我们队教育生活的理解与认识变得丰富多样,且由于蕴涵着我们作为教师个体的生命痕迹而变得生动、有趣,富于生命的气息。

当乡村教育问题被缩减为硬件设施的改造与读书机会的保障时,我们应有的对乡村教育问题的整体思考与深层把我便被遮蔽。„„希望工程本身就是隐含着城市取向的话语摹本,就大多数城市学校而言,或多或少,经常可以得到各种教育资助、政府额外投入,但从来就没有人把这看成是“希望工程”,而是被看成分内的、理所当然的,因为这个世界时“我们”自己的“世界”。而贫困乡村能得到远远少于城市学校所得的有限的资助被冠以“希望工程”的神圣名义,因为这个世界并不是我们的世界,而是他们的世界,说白了,这里的教育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教育。

传统的乡村教育体系正包含着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以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的民俗地域文化的有机结合,外来文化的横向渗透与民俗地域文化的纵向传承相结合,学校正规教育与自然野趣之习染相结合,专门训练与口耳相授相结合,知识的启蒙与乡村情感的孕育相结合,前者的不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后者来弥补。

我们目前乡村教育模式是精英趋向的,而非平民关怀的,是形式的机会均等,而缺少实质性的机会均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

与学生一起思考人生、社会、教育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把教学的过程变成自己理解世界、开启思维、拓展心智的过程,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无形中得以拓宽。

第二辑 我在故我说

永远保持教育理想“缺席的权利”,给现实中的每个个体永远地留下想象与探询的空间,保持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张力,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走向“好教育”的理想。——好教育的理想恒在远方,我们恒在理想追寻的路上。

学校教育不是技术化的训练,而是人与人的交往,是师生之间作为平等的个人的相互理解、交流、对话而实现师生生命的相遇相融,达到个体人格精神的积极建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都成为教师控制之中的标准个体,成为驯服的工具,而是期待每个人更好地成为他(她)自己,成为活生生的置身现代社会中独立自主的公民个体。康德: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看作是手段。

魏书生对人的理解的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突出人的工具性存在,而不是人的目的性存在,这才是他不断的把育人这一本来自然地渗透在教育过程中的目标有意地凸显出来的根本原因。

维特根斯坦: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

面对有形无形的世界,面对世界中的神秘非神秘,保持我们自身理智的清醒,对我们的已知保持一份谦逊,对我们的未知抱有一种敬畏,对我们探索未知的意愿,拥有一份理智的克制,不至于出现一种理性的自负与僭妄。

王蒙:凡把复杂的问题说得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凡把解决复杂的问题说得如同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案、谋略说的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言称“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称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改革的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那言称教育改革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者,也许乃是因为他们自己就是改革利益的最大受益者。

如果大学徒具物质形态样式,那么最漂亮的高楼大厦也不成其为大学。惟有经由大学人与大学建筑空间的交互作用,大学建筑的文化意味才得以活化,获得现实的意蕴。正是大学人在以物的形式存在的大学空间里的活动,才使得物的形态的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学,成为大学人探求高深学问、追求知识真理的场域。梅贻琦先生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对学生所言三事: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

如果说以哈佛、斯坦福为代表得美国大学对世界大学样式的贡献是一种以实用主义为基本底蕴的科学技术、商业、教育科研生产一体化引领潮流的姿态,那么以剑桥、牛津为代表得英国大学对世界大学样式的贡献则在于以保守主义为底蕴的近乎顽固地坚守传统的大学存在样态。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导师。虽然好的教育并不一定要人人都去亲历苦难,但适当地吃点苦,并且间接地体验苦难、理解苦难,而不是让孩子从小就排斥苦难,对于培养他们一份博大的人间情怀、培养同情关爱之心是十分重要的,而这或许也该是一种良好的教育的重要成分。

在一个均等的教育机会远不能达到保障的社会里,适者生存的竞争法则,从很小就摆在受教育者的面前,任何对于教育的美好人文期待,很可能在现实残酷的竞争法则面前变得软弱无力。

第五篇:教学反思笔记

教学反思笔记

《燕子》教学反思

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可爱的外形,飞行的轻快,休息时的优雅,都一一跃然纸上。我在教学中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1、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促进教学的形象性。我在教学一开始,就为学生播放了一段明媚春光的录相。学生观看后都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后来我又播放了燕子飞行和休息时的情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燕子飞行的轻快和休息时的悠闲。

2、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学的自主性。在本课教学中,能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尽可能地创设条件,提供了各种吸引学生个体、学习、自主参与的机会。

3、不断丰富学生想象,链接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语言积累。如在理解“赶集”一词时,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去赶集时的感受。再想想课文中说谁赶集?为什么这么说呢?学生通过与生活的联系,一下子就明白了春天花开多,给人以赶集、热闹的感觉。我还让学生试着说说课外有关春天的诗句,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兴趣。

《荷花》这篇课文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对荷花的感情,从体味优美的语言中来感受荷花的美,来感悟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在上课之初,我先以猜谜语来导入,这样做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荷花的图片,让学生自己欣赏,激发学生对荷花的喜爱。在学生情感调动起来以后,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老师的朗读语气及停顿。然后,我再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闻荷花——看荷花——变荷花(想到的)。

课后我仔细回顾了这节课的过程,学生之所以能够很快走进文本把自己的收获展示出来,在这几点上做得比较好:

1.丰富的想象必须以鲜明的表象为前提。我在“看荷花”一节的教学上花较多的精力,是为了让学生对荷花的美有所感知,从而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鲜明的表象。这样,才能运用这些表象展开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

2.丰富的想象还必须以深切的感受为基础。鲜明的表象为想象提供了材料,但光有材料还不能张开想象的翅膀。只有学生对这事物有了深切的感受,才能给这材料注入生命的活力,才能使鲜明的表象在强烈的感情催化下活跃起来,升腾起来。所以,在学生学习“看荷花”时我采用老师范读学生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这样学生真正走进课文,了解课文。最后在“赞荷花”上下功夫,用赞美之情把美好的形象和丰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引导学生想象,便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因为朗读能把内部感受转化为外部语言,是把学生引入情境,激起他们感情的共鸣,过渡到想象的重要手段。所以,只有在学生充分了解了课文内容后,才会把自己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不足之处在于,我在引导学生方面还要不断加强,而且还出现很多细节问题,如把过多的时间花在第二自然段(看荷花)上,不断地纠缠在这个问题上。今后在类似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个问题。该简洁的环节就简洁,该具体的就具体。

“珍珠泉”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珍珠泉水又绿又清,水泡既美丽又有趣,表达了作者对珍珠泉、对家乡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这节课,我重点抓住《珍珠泉》一文中对珍珠泉的美丽和有趣的描写做文章,通过启发和引导,让学生对珍珠泉的美丽和有趣产生更深的印象,诸如泉水的“绿”、“深”、“清”。水泡的“色彩斑斓”、“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作者如何写“绿”、如何写“深”、如何写“清”,如何写泉水冒水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的写作兴趣。

1、泉水的特点。泉水的特点是:绿、深、清。我让学生充分的想象:那样清,清得能

倒映出()。水是那样清,清得就像()。从而让学生感受泉水的美,为进一步的朗读做基础。具体感受完三个特点后,我创设了让读书能力教好的学生读原文,其他生想象画面,为学生感情朗读提供了语言环境。

2、有趣的水泡。课文从水泡的形、动、色三方面介绍了水泡的有趣。在学习水泡的形时,我让学生充分谈感受,又重点指导了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之中感受重点。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可以让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在学习水泡的颜色时,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读懂了什么?水泡的颜色多从哪看出来的?怎么读?从读中品味水泡的美感。

3、通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已深深的感受到作者是多么喜欢珍珠泉,同时我也感受到学生也已经深深的爱上了这眼清泉,在他们心中有了一种表达需要。这是因为我设计了:假如让你介绍珍珠泉,你会用什么语气介绍,什么心情?为什么会这样?学生会以作者的身份读出自己的感受,全文的朗读一气呵成.《翠鸟》这篇课文通过描写翠鸟的外形、活动和居住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是本课值得学习的地方。要学习作者在介绍翠鸟的外形时,抓住颜色鲜艳,身材小巧玲珑的特点,写了翠鸟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绍翠鸟的活动特点时,抓住“贴”、“一眨眼”、“注视”、“蹬”、“叼”、“刹那间”表现了它的机灵和动作敏捷。渗透爱护自然的思想也是本文的目的,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动物也应该自由自在的生活。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中年级学生尤其如此。于是,我利用课件设计了让学生根据预习所得给翠鸟上色和模仿课文介绍插图中翠鸟的外形的教学环节。这样做一是可以检查学生是不是准确地理解了外形描写这部分,头脑中是否形成清晰的翠鸟形象;二是这样做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三是训练说的能力。

在教学翠鸟等鱼、捕鱼的部分,我以“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翠鸟的机灵、敏捷读出来”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读的过程中以“听你读,我感觉不出翠鸟飞得快?”、“鱼儿跑走了”等语句鼓励学生再练读。同学们通过练读,体会到“清脆”、“疾飞”、“一眨眼”、“轻轻地停”、“一动不动”、“蹬”、“叼”、“刹那间”应该如何变化读。再进行比赛读,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点出学生读书的不足,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爱心是人天生应该具备的,学生心中更是充满了爱。本组的主题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因此,在课文结束时,我故意问学生:“这么可爱的翠鸟你想不想拥有。”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不想”“怎么不喜欢?”“不是,是因为太爱,不能让它失去自由。”还有的同学提到了倡议大家关爱小鸟,为无处觅食的小鸟送一把米的活动。多好的孩子,关爱小动物已经成为他们的共识。

《燕子专列》这是一篇发生在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故事,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不是太难理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的重点语句中体会到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意,对学生进行爱护鸟类的环保教育。在课前我就向王老师请教了课文中的重点,王老师说既然文章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在教学设计中,我们就以爱作为主线来贯穿课文打动学生。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就注重了这一个“爱”。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背诵第一课《燕子》中的第二段,感受燕子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是多么快乐,在让学生进入课文,本课中的燕子遇到了什么困难?让他们的心一下子为燕子的遭遇而调动着,为燕子的遭遇困难而着急着,而我也注重了每个环节导入语的设计,希望学生在充满感情的导语的引领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又可以有舒服自然的感觉。而大部分学生也非常的配合,一堂课下来基本理解的透彻了,在朗读方面都能体会到他们真的是进入了课文,被人们的爱感动了。但还有些同学在槛上我也感觉他很活跃回答问题也很正确,可为什么一做作业就不行了,是不理解吗?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环境优美的小村庄,由于村里的人们过度地砍伐树木,致使周围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最后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整个村庄被洪水卷走的故事。本文呼吁人们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问题,环境的恶化,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当前都是不容乐观的情况,本文通过一个小村庄由美到被洪水吞没的故事,揭示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不爱护树木,不保护环境,人类的家园也终将不复存在!上完本课后,结合这一单元的习作教学,让学生去调查了解环境的现状以及原因,再让学生反思一下自己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重点是从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那么美的一个小村庄,在无情的斧头下,也淹没于洪水中。而我们现实生活中,又有哪些不利的言行直接危害着我们的生活环境呢?学生通过资料收集,能够对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也能够从小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为人类的的环境作出贡献。

《路旁的橡树》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从《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到本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建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几天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今天讲了《路》的第二课时,虽是自读课文,但我还是着重了注意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心理活动的体会,重点放在体会主人公高尚的人格和强烈的环保意识上。

今天上《路旁的橡树》,感觉有点散,碎片多了点。说实话,我不太喜欢这篇课文,我觉得好象有点过,那么一条路为了一棵橡树,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这隐藏了不少交通隐患呀。也许有了这种想法,没有和课文的意图合拍,情未动,上起课来,没味道。

“这是一棵怎样的橡树?”默读课文,找到相关的句子,请学生读,“你读得可真有气势。”“仿佛看见了一棵高大的橡树,比六层楼还高呢!”朗读评价语的确能起一定作用,学生在我的评价下,读得挺不错,再请学生动笔圈圈,句中的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橡树的高大?学生说到了挺立、粗壮、结实,像哨兵一样。最后齐读:“在这条路应该延伸过去的地方,……”接着,就引导学生去看路了。圈词体会,反复诵读,学生对这句话有了一定的理解,但只停留在:橡树的外在美,美在它的高大,挺拔。难道这棵橡树的作用仅仅是美化环境吗?如果只是这样,为这棵橡树而在一个地方弯曲成马蹄形,似乎不太值。可以在“像草原的哨兵”处,挖掘更深的内涵。为什么把橡树当作草原的哨兵?狂风怒吼着,橡树……除了狂风,还可以说说噪音,黄沙。

接下来,我请学生思考: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朗读4、5、6三段后,学生说这棵树很美,砍掉了多可惜。工程师和工人们的心情学生就是一个舍不得。如果通过上一个教学环节,让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工程师和工人们面对这棵橡树,心里在想些什么?学生还可能想象到没有了树,空气不再那么清新,风沙迎面扑来,人们睁不开眼来,鸟儿无家可归……想到这,他们的心情将会多么难过,多么沉重。

最后,我请学生讨论“工程师的决定,工人们的做法,你怎么看?”学生说到的都是:这棵橡树太美了,他们真善良,虽然学生说到了要保护树木,保护环境,但是感觉有点牵强。如果学生认识到橡树的作用,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问问学生:工人们和工程师保护的只是这一棵橡树吗?学生联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理解“高尚的心”就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寓言两则》本单元的课文都揭示了一个道理。寓言更是从简单的故事中揭示出深刻的大道理。亡羊补牢,比喻做错了事及时改正还不算晚。既然羊都已经丢失了,还要修补羊圈干什么呢?这种看法很容易在学生中形成共识,有错误的话也已经犯下了,还能怎么样呢?但接下来的文章告诉我们,因为羊圈有窟窿,所以第二天,羊又丢了,那么第三天呢?第四天呢?

接下来的日子又会怎样呢?羊若一天天丢失,那最后结果会怎样呢?学生读着课文,读着读着,亡羊补牢的启示就牢牢记在心头了。学习这篇课文,我认为要让学生多读,多说,在读中学生会有收获,在说中学生会有顿悟。学完课文之后,让学生去读更多的寓言,还可以利用班队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寓言故事大赛,还可以写一写读后感,交流一下,就会有所得,有所感。

《惊弓之鸟》学这篇课文,我先用成语引入,这些成语都包含着一个故事,顺理成章的揭示课题,并板书:惊弓之鸟。然后我就让学生自己去读故事,看谁可以用自己的话把课题说明白。这样大家都充满渴望的去自由读课文。学生读完后,我问学生,课题是什么意思?学生通过自己的读书知道惊弓之鸟就是受到惊吓的鸟。然后我问这里的鸟之谁?学生马上说是大雁。接着我让学生再和伙伴一起分角色去读课文,看文中有几个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这样学生通过读书后,不仅知道了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还知道了他只拉弓不用箭就把大雁射下来了。在学生知道更羸只拉弓不用箭射下大雁后,我问学生,更羸真的为什么会这样自信呢?然后再引导学生读第九节,这样学生就能够边读边思考,知道更羸是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加以分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这只大雁因为受过一次箭伤还没有好,很害怕再次受到同样的伤害,所以只要它一听见弓箭的响声,就会拼命往高处飞,这样伤口一裂开就掉下来了。其实它不是箭射下来的,而是被吓下来的。学生理解了更羸的分析,然后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谈有无类似的经历。有学生就说,自己以前被狗咬过,所以只要一看见狗就感到很害怕,还有的说怕蛇,有的说怕马蜂等等。学生会用这个成语了,在让他们自己归纳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它现在的喻意就水到渠成了。

通过这节课,我在想,只要老师在课堂上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把读书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掌握,学生在充分读书以后,就可以把书中的知识弄明白。

《画杨桃》这节课,学生学习非常投入,思维活跃,课堂探究氛围浓厚,原因在于教师抓住了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动感生成的教学资源,使课堂精彩纷呈。其成功在于:

一、关注生命灵性,把握生成资源

“儿童教育是一种充满不确定的事”。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这时如果教师只注重自己的预设,忽视了学生的独特体验,那么将使学生生命的灵性淹没在教师的灌输之中。以上这一教学片段,教师十分珍视“生成”,适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准确把握好生成的课堂资源,尊重学生,给予他们发表见解的权利,而自己则以参与者的身份投入到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中。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用“心理视线”去读书、去领悟语言文字,通过多元想象与文本产生共鸣,使他们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涌动。如果教师不关心学生独特的感受,严格按照既定的预设方案进行课堂教学,那么学生的灵性将被彻底抹杀,课堂也将毫无生机可言。

二、构建对话平台,呈现精彩生成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以上这一教学片段中,学生以个性化的方式走进文本──给师生对话部分添加提示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去发现,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想象,然后补白省略,最后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在表达阅读感受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理解文本、感悟文本,体会到不能随意嘲笑别人,遇事要多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种源自学生“童心世界“的生成资源是富有生命力的──处处呈现着精彩的感悟,焕发着灵性的光芒。

下载读书报告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读书报告学习笔记和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笔记

    李莲 有效教学读书心得笔记 这几天我认真地读了《有效教学》这本书,书中有很多理论思想使我受益匪浅,不仅知道了有效教学的含义,也同时意识到有效教学对于教师来讲在新课程......

    十九大报告学习笔记

    习近平十九大报告 学习笔记 十九大主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数学教学学习笔记

    既然把老师做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就要努力成为一名好的教师。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思考教育,让孩子愿意学习,凸现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让......

    “读书思廉”活动学习笔记

    “读书思廉”活动学习笔记 我围绕“党风廉政教育如何适应新形势、取得新成效、实现新目标”这一课题,结合我校实际,带领全体教职工开展了“读书思廉”活动。对新形势下的校风......

    《爱心与教育》读书学习笔记

    《爱心与教育》读书学习笔记最近,看完了《爱心与教育》,这是一本记载老师用爱心教育学生,取得巨大教育成功的故事。李镇西老师的教育事迹震撼了每一个读者的心灵。 《爱心与教......

    读书推荐教学反思

    《藏地密码》读后感 合作路小学王娟偶尔在学校的图书馆发现了《藏地密码》这本书,花了将近一个学期的时间,终于看完了第十部的最后一个字符。一直以来对探险类的小说就情有独......

    读书摘抄笔记

    寒假读书摘抄笔记(一)名著或名家作品阅读 班别: 姓名: 【阅读书目推荐】 中考必考名著推荐:《朝花夕拾》;《繁星 春水》;《童年》;《骆驼祥子》;《名人传》;《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

    读书摘录笔记(大全五篇)

    读书(报)笔记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内容(文章题目或书名):《 》 认识的生字(不少于5个): 积累的词语(不少于3个): 我喜欢的一句话: 我读后的感想: 父母的寄语: 读书(报)笔记 班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