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字理识字教学的人文价值初探
字理识字教学的人文价值初探
柳江县拉堡小学 潘兆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强调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这样的论述正是对语文课程的多种价值的肯定。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的特点时强调: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字理识字教学正是对上述观点的实践。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这里说的就是教孩子按六书造字规则去识字。著名语言文学家袁晓园说过:“世界上唯有汉字有字理。”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也就是汉字的“六书”。汉字是中华先民智慧的浓缩,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中华先民按照自然、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观念创造了汉字,并将其方法总结为六书。字理教学就是将这些有据可查、有章可循、有理可说的汉字规律作为识字的基本学理和根本方法,在科学析解、有效识记的同时,享受博大精神的汉字带给我们民族的丰厚滋养。
字理识字先后得到原国家教委、国家语委、中央教科所、中国语用所等教育管理和行政部门以及北京大学、湖南大学、杭州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南京师大、广西大学等高等学府的著名专家、学者,更多的是广大中小学领导、教师、教研员都给予了高度关怀和热情支持。实验学校由1994年下学期的10来所,迅速发展到2015年1 的上千百所,地域扩展到湖南、广西、山东、广东、浙江、江西、北京、吉林、福建、河南、江苏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更涉及到普通教育、成人扫盲教育、特殊教育、少数民族教育与对外汉语教育领域,并传到香港、新加坡、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
可见,从字理教学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以及社会反响等方面,都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笔者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就如何最大限度的实现其人文教育的价值做了一些尝试,现在将基本做法小结如下:
一、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注意凸显汉字的画面感
综观象形字,均取象于物、取象于人、取象于器。物是天地间的客观存在,人是天地间的万物之灵,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界的产物,它们都是客观实体。所以成就了汉字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字在形义上有强烈的情境立体感。
例如 :“派”字在字形上如同河水分流之状。毛泽东的词句“茫茫九派流中国”给人以山河壮丽的美感。再如“客”字由三种物象构成画面:“夂”为奔波的双脚,“宀”是旅舍人家,“口”恰似人烟门户——这完全是在完整描绘“独在异乡为异客”“奔波万里投人家”的图画。“走”在篆书中为摆动双臂发力奔跑的人之形,古语的走字有奔跑之意。“儿童急走追黄蝶”描述了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儿戏蝶图。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3课《小河与青草》课堂教学实录(片段):
…… 师:有同学说“弯弯的”就是“弯的”意思。那么在“弯的”前面多加一个“弯”字有什么感觉?
生(柳缘):读起来感觉顺口一些。师:我们大家读读看是这样吗? …… 生(书泽):“弯弯的”表明小河弯来弯去的。师:弯来弯去的小河多漂亮呀!
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弯”字 可有意思啦!瞧瞧这个部位—"弓",你好像看到什么啦?(出示巴马命河图片)生:我好像看到小河弯弯像弓箭一样。师:对呀,很多时候从生字的样子也可以猜猜它的意思。
师:书泽同学是想象小河的样子理解“弯弯的”,柳缘同学是从读的感觉理解的,这两个方法都是好办法。
师:下面请小朋友开火车说说像“弯弯的”这样的词……
对生字的学习就是要关注生字本身字形所具有的画面感。小学语文诗词教学中恰当运用汉字具有的强烈画面感的特点,把诗词教学中意境的领悟化为具象的图画,这不失为中高年段语文诗词教学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在低年段的识字写字教学中,恰当运用汉字的画面感,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李白的《夜宿山寺》: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教学中可以抓住楼高交流切磋,诵读求悟。抛出问题:让我们看看诗中哪些字表达“高”?学生可能会找出“高”“百尺”。教师可以提示“危楼”是怎样的楼?相机引出“危”字的字理:危,会意字,刀子头是人,厂是山崖。“”是端坐的人形。在山崖之上的人高高在上,在山崖之下的人望而生畏,所以危有高耸的意思。高处必然危险,所以后来危引申处危险的意思。此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仰头眺望山崖之上的楼宇,作为诗歌之眼的“危”字在学生的头脑中有了表象,再通过想象帮助学生领会李白怎样夸张楼之高耸,从而展开想象,配合入情入境的诵读,从而领会诗歌意境之美。
另外,课外适当定期组织以一个个汉字为内容的字理画比赛活动,依据其字理认知,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一定能增加学生对汉字的内在人文价值的认识和感受。
在教学中关注汉字本身的画面感,就能更好的放大汉字教学的价值。
二、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强调字义与语境义结合
识字教学中,我们面对的情况多数属于随文识字,这就要求我们3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强调字义与语境义结合。这是识字教学的需要,更是阅读教学本身的需要。
请看我们在《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设计了这样两个随文识字教学环节: 环节一:
1.小声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在浅水洼里,小鱼面临的是什么情况呢?
2.由“困”字的演变,理解小鱼的处境。A出示“困”的甲骨文,你观察它像什么?
中间的“木”原本是生长得枝叶茂盛、生机勃勃的大树,可惜却被死死地围困住了,只能无奈地倦缩起来,不能舒展!你看,它的“捺”变成了“点”。
我们的老祖宗造字多有智慧呀,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B结合字形,感受小鱼困境。
在课文中,“木”变成了小鱼,“囗”就代表了浅水洼,小鱼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
C出示句子朗读:它们被困在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环节二:(学习第1自然段中四、五句话)
1.引读:孩子们,用不了多久──学生读: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
A识记“蒸”字:你们看“蒸”字上面是草字头,中间是丞相的“丞”,下面的四点底其实就是“火”字的变形,在课文中多像太阳发出的强烈光芒呀!
B太阳会把水洼里的水蒸干,沙粒还会把水吸干,用不了多久,小鱼就会干死,多么令人慌恐不安呀!读句子。
以上阅读教学中的识字教学,汉字字理和语境义的有机结合使课堂教学富有情趣化。
不仅如此,如果在阅读教学中恰当选取作为“文眼”的汉字,结合阅读语境,开展字理识字教学,就能使阅读教学更上一个境界。以古诗教学为例: 作为经典的古诗,我们读后常常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感,但问题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然而作为古诗教学,最紧要的当然的“言传”,要能指导学生看到其看不到的景象,说清其说不清的意象来。要将古诗中的意境讲得让人心服口服,有象有意。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古诗词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探究的欲望。
这就可以恰当运用字理析词的方法切入诗境的审美。
作为切入点的古诗中的关键字,必须选准。一般选择诗之眼。文有文心,诗有诗眼。抓住诗眼品意学文,往往会受到“提领而顿,白毛皆顺”的意与文兼得的效果。
如卢纶的《塞下曲》 :
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古诗利用一个颇有戏剧性的情节变化,表现了将军的勇武。将军把箭射入石棱中的描写,具有浪漫主义的色彩。
教学抓住诗歌的诗眼——“林暗草惊风”中的“惊”字展开。“林暗草惊风”表现了李广将军传奇色彩的氛围:将军夜猎场所是幽暗的深林;当时天色已晚,一阵阵疾风刮来,草木为之纷披。这不但交代了具体的时间、地点,而且制造了一种气氛。“林暗草惊风”,着一“惊”字,就不仅令人自然联想到其中有虎,呼之欲出,渲染出一片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暗示将军是何等警惕,为下文“引弓”作了铺垫。对“惊”字的理解不能依据口语简单理解。引出“惊”的字理:形声字。繁体为驚,马形敬声,本义指马受惊。引申指惊恐。简化为惊,忄形京声。让学生联想乱草疾风如马儿受到惊吓之状。如此环境渲染,联系将军拈弓搭箭的镇定英勇果敢,辅助吟咏诵读,使学生对古诗表现的意境有了形象又深刻的领悟。
字理识字的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认得几个字上,而要将其置于课5 文的语境之中。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既遵循了汉字的造字法,又与阅读理解结合,提升阅读教学的层次。
三、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引领学生领略汉字中包含的人文思想 汉字都是创造汉字的那个时代物质条件和社会现实的反映,所以中国汉字大多富有人文习俗风味。如“法”字有执法公平之义,它由“氵”“去”二字合成,表示执法如水平,判决之后就去执行。一个法字体现了中国人对法律本质的认识和追求。又如“史”字由“中”“又”二字构成,表示写史书之人执笔记史要坚持中正原则,不偏不倚,不为权贵所左右。古人在造字和讲解字义时,也常常把“三纲五常”这种伦理观念加进去。比如“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头,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孝就是尽心奉养父母,照顾父母的意思。
所以教汉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教文化,教做人。
在运用字理开展识字教学中,我们注意发掘“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因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在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做的。如:
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课《沉香救母
(二)》时,随文识字“孝”字。“孝”是中国传统美德,在课文这里,体现在沉香身上就是具体表现在沉香救母心切,奔向华山,不惧千辛万苦的情形。教学时笔者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
1.出示句子:“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默读并思考:你认为沉香凭什么打败了神通广大的二郎神?引领学生认识到沉香虽说凭武艺,但更凭一颗感天动地的孝心。
2.什么是孝?让我们来学习“孝”,“孝”字的上边是个“老”字的省形“耂”,下边是“子”,是小孩搀扶着老人的形象。中国人认为“父母在,不远行”,为人子女要尽心奉养父6 母,照顾父母。如今沉香却因为二郎神和母亲天各一方,如何尽孝?所以沉香那颗对母亲日思夜想,救母亲心切,期望团圆的心就是“孝心”。正是这颗“孝心”感天动地,感动了仙人。
3.书写“孝”字,注意“耂”与“子”的依靠,“子”对“耂”的承托。
以上对“孝”字的字理教学,就是要把中国人的“孝道”伦理观念传递给学生。
汉字还包含了古人很多的人文思想。
如“一”古人认为万事万物从一开始,世事轮回,还原本初。所以有“九九归一”的说法。
又如:“十”,数至十而满,满再进,也表示四面八方而大通大成之意。有“十全十美”的说法。
“士”,士为有文化修养的人,这样的人做事从一开始,直至大通大成之境。
第二篇:字理识字教学
字理识字教学——讲述汉字的故事
“心得”一词出自《吕氏春秋·先己》:“故心得而听得,听得而事得。” 现指工作或学习中的体验和领悟到的东西。在我聆听了北京教育学院的吕俐敏博士关于“聚焦汉字教学,提升专业素养”的专题讲座后,更理解了“心得”一词的含义。我们都知道,只有我们的“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汉字的起源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我比较关注识字教学,但是有些现象着实让我担忧:有的老师把讲读字与认读字混为一谈;有的老师只是盲目地让孩子描红而不从兴趣出发,走他孩童时期识字的老路;有的老师方法单一,所有的左右结构的字都用加减法记忆,孩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兴趣就在单一枯燥的加减中慢慢地消失了„„激发孩子的兴趣,教会孩子方法是我们教学的催化剂。
在一次识字教学评优会上,经历了几节大同小异的课后,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让评委眼前一亮: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家”字,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学生看了半天,没人猜得出。老师接着写“家”,学生纷纷笑着说:“里面有猪、猪!”可还是猜不出究竟是个什么字。老师笑了,接着写,全班学生屏息凝神,听课老师也瞪大了双眼,当老师的“家”字还没停笔时,孩子们已经喊上了:“家,这是家字。”随后老师又写了一个“家”字,并告诉学生:“这四个字都是‘家’字,我是按照由古到今的顺序写的。最早的一个是甲骨文,是我们的祖先最早使用的文字。你能猜猜它为什么这样写吗?”孩子们开始想象„„这一环节是我们看到了字理识字的广阔天地。
我在想:汉字识字教学究竟该教什么,怎样教?才能让孩子接触到汉字文化,品出一点汉字的韵味,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吕老师的讲座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字理教学完全能成为识字教学的亮点,就是从孩子角度出发,当他了解汉字背后有趣的故事,让他爱上汉字,了解老祖宗留下了一笔多么宝贵的财富,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在吕老师的报告中,她结合学员的姓名及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实例,从文字学角度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指出了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错误倾向,例如有的对汉字进行了错误的归类,把形声字说成会意字,或把会意字说成形声字,有的违背造字规律随意解释,任意曲解汉字的偏旁和部首等等。吕老师明确指出,一种不合理的识字教学可能对学生学习汉字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汉字的形体不是随便画成的,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的,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有一定的理据。如果我们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某个形体的构形原理及其演变过程,这就是字理教学。我们所说的“字理”实际包括构造之理和演变之理两个方面。动态演变是纵向的,贯通古今的;而静态构造是横向的,可以分为字源构造、历变构造和现实构造等不同的构形模式。
第三篇:字理识字摘录
字理识字摘录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是低年级学生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识字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字理识字教学研究的目标是依据汉字构造规律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方法如下:
一、根据规律,设计教法,激发兴趣,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 汉字虽然字形结构复杂,同音形似字多,容易混淆,但是汉字的规律性也很强,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文字学方面的学习,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法,引爆学生的兴趣。字理识字教学法通过字体解析,使汉字在孩子眼里变成了一幅
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汉字成为了一种自觉的需要。
在教学“从”和“众”时,我先让一个学生在前面走,自己在后面跟着,边走边说:“一个跟着一个人叫从,就是跟从的从。”然后再让一个学生站在一起又说:“三个人在一起叫做众,就是群众的众,许多人的意思。”这样具体形象的语言加上适当的动作,学生对“从”和“众”二字的学习兴趣盎然。如:“青”字加三点水,问:这个清跟什么有关,表示什么意思?依次加虫旁、加言字旁、草字头,先说字义再组词,这样在学习一个生字的同时,不仅复习了旧字,还学会了一串新字。这个课例就是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去体验、用眼去观察,体会识字的乐趣,享受发现的快乐。
二、字理教学的策略
(一)基于字理,自主识字
新课标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对识字有这样一个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新教材在编排上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生理心理特点,体现多认少写的原则,把认字和学习汉语拼音,学习儿歌韵文以及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其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许多老师都反映,学生识字难度大,教学生认字累。因为方块字本来就不表音,其出现又无由易到难的规律可循,而且识记量大,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同时我们还发现学生当中普遍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学生看到一个学过的字一下子读不出来,但是他马上口中念念有词地把这个字所在的儿歌念出来,等念到这个字时,就想起读音来了。这个现象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会认,离开它,学生就不会认,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个字,教师要做的主要工作是让学生能从课本中会认过渡到在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能认。
因此,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积极主动地识字,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识字成效。
(二)激发兴趣,自主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关键。而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师一定要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一年级学生都喜欢游戏,所以可以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识字。例如“摘桃子”:出示一幅画着桃树的画,树上挂着写有生字的桃子,学生制作果篮(果篮里装着拼音卡片),拿出一张,正确拼读,摘下对应的桃子(生字),并组成词语。又如,猜字谜:教师根据字形特点创编谜面,学生猜谜底,学生猜谜的过程实际上是识记字形的过程,这种识记不同于机械识记,是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印象深刻。教师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观察字谜,展开联想,和同学合作或者独自创编字谜,让大家来猜,学生看到同学猜出或者猜不出自己的字谜都会开心地大笑,因为他感受到了一种成功的喜悦。另外,还有编儿歌,编故事,送生字回家,给生字找朋友、变部首小魔术等等形式,都是学生非常喜欢的。
(三)教给方法,自主识字
新教材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体验,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为此,教师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只要掌握了方法,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成为可能。
汉字本身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识字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学中,教师授之以“渔”,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
例如识字第2课《口 耳 目》这一课全是象形字,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和图片,在对比中发现规律,这些字和图很相像。这样,学生不仅很容易记住所学的生字,以后遇到这类字也会用象形的规律来学。又如识字第4课《操场上》有很多形声字,球、拍、跑、响、课等,教师可告诉学生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能记住许多字,以后能逐渐发展到根据形旁去推测字义。
另外,还有会意法、联想法、比较法等等,结合课文,教师自然渗透这些方法,学生通过自主的识字逐渐领悟,老师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大胆地用这些方法学习,学生识字的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兴趣也越来越浓,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四)引向生活,自主识字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言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教材在识字方面采取种种方法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还注重培养学生时时处处用语文、学语文的意识。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创设一种生字环境。把门、窗、讲台、课桌、黑板、椅子、投影仪、屏幕等物品都贴上生字标签。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读什么。同时还可让学生每人做一个精致的名字卡,粘贴在课桌角上。这样学生既能尽快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又在生活中时时接触生字,扩大了识字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促进了学生主动地学习发展。
此外,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鼓励孩子在家庭中、在游玩中、在日常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开动脑筋识字,将识字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孩子们自然兴趣大增,纷纷以多识字为荣。
(五)合作识字,培养情操
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以学生的独立学习为基础,以同桌讨论或小组讨论为形式。同桌或小组讨论是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学习得出的结论要在班上进行交流,扩大了学生的交流面。合作学习时,全班学生分成许多个小组,每个学生只要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发表见解,自然感到自由、轻松。
例如在教归类识字
(二)《自选商场》时,我让学生把自己认识的字告诉给自己的同伴。接着,孩子们就拿着自己搜集到的商标相互展示,大声认读。这样使学生感到自己不但会认这些字,还学会了展示,各取所长,共同进步。又如在学习新课生字时,让学生同桌或小组讨论交流你已认识了哪个字?是怎么认识的?想一想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不认识的字请教同伴,互相教一教。巩固生字可以让组长任意出示生字卡片,其他同学进行抢答比赛,读得不准的由组长负责教会。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快乐,又体验到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和团结的高尚情感。
第四篇:浅谈字理识字教学1
浅谈字理识字教学法
宜州市北牙中心小学陆玉婷
我国识字教学经验丰富,流派纷呈,字理识字教学法我对它一直很感兴趣,在平时的教学当中,也有意识地运用字理识字教学。
字理识字教学法实际上又可以说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原则,因而,从广义上说,凡是依据构字原理进行识解记忆汉字(包括按字源理据和对部分简化字、形变字运用现代观念进行新的析解识记)的都属于字理识字,诚如贾国均先生所说
“字理识字具有同步研究的开放性和博采众长的兼容性。”事实上,任何一种好的识字方法都应是渗透字理的,机械识字绝不会是好的方法;而字理识字又必须常常借助集中识字、归类识字、谜语识字、趣味识字等方式进行。
由于汉字楷化和简化等原因,部分字的形乃至义已有所变化,教学这些字时,当然不能“强词夺理”,是可以按笔画或结构部件识记的。但就大部分汉字来说,还是有“理”可说的,对这些字,我们就应依据其构字的原理进行解说和识记。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依据构字原理,把上述两个字分别析解为:“人”跨腿伸
(一)表示“大”,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那么,像“大”、“男”等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等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其“质”是根本不同的。识字要以感知觉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参与,而最主要的过程是记忆。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因此,评价一种识字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
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几种字理识字教学方法
1.图文并茂,形象法。象形,是最早的汉字造字方法,它是用描摹事物状的方法来造字。如“日”字教学,先出示“日”字的甲骨文形体,像太阳形,像太阳的圆形,里面的一点象太阳里的黑斑(有的说像太阳里的光);再讲解由到日的演变过程,分析图形与字形的联系:演变为,拉长为一:然后综合分析图形、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学生理解了“日”字的形义联系,便会掌握“日”字的构形原理。图文并茂,形象法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既有助于学生了解汉字据形知义的特点,掌握象形字的形、义、音,又有利于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2字谜明理法。教师根据一些字的形、义特点,编字谜让学生猜想分析,童趣浓,符合儿童的心理,同时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像、分析、推理能力。如“二姑娘──姿”“半导体──付”“重逢──观”“二月平──朋”“木质门──闲”“要虚心──七”。再如“上小下大是‘尖’”“座位不正就是‘歪’”“独生一口是‘星’字”„„带韵味的字谜琅琅上口,学生兴趣更浓,收效更佳。3.动作示范,示意法汉语单音节动词中,有很多是表示人体动作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做示范动作,让学
生从中领会动词的意义,掌握动词的构形特点。如睁、握字的教学:张开两眼——睁(目字旁)五指收拢——握(提手旁)动作示范,示意法既可用于动词的词义教学和词形教学,又可用于动词的听写,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动词的词义和使用。4.构件分解,形缀法。如“葬”字的教学过程: 葬:A、葬字读zàng本指掩埋死人。B、把葬字分解成(草)、死(尸体)、(双手)三个构件。C、将三个构件连缀起来理解葬字:手把尸体掩埋在草丛间。7.意义合成,义缀法意义合成是会意字的一种会意方法。这种会意字的特点是字义为各个构件义之和。因此,这种会意字的教学,教师应该先将字分解成几个构件,让学生了解各个构件意义,再将这些意义连缀起来,理解该字的意义,最后因义识形,让学生从构件和字的意义关系这个方面掌握该字的形体。如尖、卡字的教学:尖:由小、大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小下大的东西。卡:由上、下两个构件组成,字义即为上不来、下不去,夹在中间。意义合成,义缀法是从构件与字的意义联系这个角度,让学生掌握意义合成的会意字的意义和形体。5.反义联系,辩证法。表示树根与树梢的“本”、“末”二字:杲字从日要革上,表示太阳东升,高过树梢;杳字从日在木下,表示太阳西沉,低于树梢。6比较明理法。通过对若干音同而义形不同的字的比较,使学生理解生字的形义。如教“燕、艳、咽、焰、砚”等同音字时,对“燕”字重点分析,先展示“燕”字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对照“燕”字比较,就不难理解楷体字的“燕”字的上部分是燕子头部,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
体,分开列在口字两旁的部件像燕子的翅膀,四点即是燕子的尾巴。显而易见,这个“燕”字,与表示多种颜色的“艳”,口吞食物的“咽”,火焰的“焰”等绝不会混淆。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
7、推理明理法。现行教材中,识字教学的安排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课本里虽然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指事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形成。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合,因此教好象形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容易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容易探索出规律。如先教“女”和“马”,再教“妈”;先教“木”,再教“林、森”;先教“人”,再教“从、众”„„就可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提高归纳、推理的能力。8.迁移明理法。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字以后,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会意字、形声字的学习中,用它们表义时,多与基本义有关,如“爪、采、爬”。从而掌握识字规律,解决汉字同音多、形异多等识字难的问题。如教“泡、刨、咆、炮、跑”“摸、漠、墓、慕”,等只须教好基本字:“包”“莫”,再从偏旁上理解字义即可。9.游戏明理法。根据人类的记忆规律,识记过去的事物,会产生遗忘的现象。我们采取多种游戏活动,发挥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让他们既动脑,又动口、动手,以加深印象。如每人制作一个带虚线“田”字格的识字卡,用来辨认生字,供相邻座位学生互相检查。又如每人自制常见的偏旁和独体字的“识字卡”,在活动课、早读课时间,组织小组开展“拼字”游戏。这样练习量大,趣味性浓,竞争意识强,效果很好。
字理识字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一样也有局限,他的局限主要是来自汉字的本身。汉字字数很多,到目前为止,有些字的造字理据我们并不清楚。现在能看到的最古的成批汉字是殷商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有一半字到现在还不认识,已经认识的字也有许多说不出理据来。六书里的假借字,字形和字义没有什么联系,说不出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另外,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汉字的形音义都发生了种种变化,有些本来是有字理的,在变化中失去了字理,成为无理据的记号。从事字理研究和教学应该看到这个事实:不是每个字都能说出字理来,说不出字理的字就不要勉强谈字理。在字理识字教学中,凡是能说清楚字理,而且字理易于被小学生接受的,就要利用字理。有些字单从现代的字形不易说清字理,通过溯源可以说清字理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联系字源。对那些说不清字理的字不能强作解人,可以采用别的识字方法去教学。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是万能的。字理识字教学方法实际是以字理识字为主,同时吸收别的教学方法的长处,以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这样不是消弱了字理教学,而是保持了字理识字的科学性。
第五篇:字理识字教学设计[范文]
字理识字教学设计
一、案例背景:
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随着课改的全面推行,识字教学成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任务。因此,如何更好地进行识字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面对小学低年级2000多字的识字量,怎样开展教学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呢?在这样的背景下,结合字理识字课题,我做了一节一年级语文课识字课《菜园里》。
《菜园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第一册识字
(二)中的一篇看图归类识字。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以一幅表现菜园景色的插图,九个蔬菜名称的词语,一首生动活泼的描述蔬菜特点的儿歌组成。看着菜园丰收的景象,似乎能闻到泥土的芳香,似乎能听到农民喜悦的欢笑。本课有九个词语和一首儿歌。词语是菜园里各种蔬菜的名称,儿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特点。通过看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蔬菜的名称。“豆角”、“白菜”图中没有出现,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在生活中学语文,培养观察能力。本课的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非常适合朗读训练,在朗读中丰富学生对图中蔬菜名称的认识,巩固生字新词。
本课要求认识的14个生字分别在课题、蔬菜名称词语中以及儿歌中呈现,把识字与看图学词学句有机结合起来,既体现了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这一特点,又分散了本课繁重的识字量,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识字环境,避免识字枯燥。
二、案例描述:
【片段一】:字理识字,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你们平时都喜欢吃什么蔬菜啊?
生:略。
师:大家喜欢吃的蔬菜可真不少。各式各样的蔬菜里含有很多丰富的营养。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农民伯伯的菜园里看一看。(板书课题:菜园里)
师:会读了,还要会记,菜和园这两个生字宝宝,谁能想出好办法记住?
生:艹 + 采
师: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带草字头的字。生:苗、荷、花、草、蓝
师小结:带有草字头的这些字一般都和植物有关。师:谁能记住这个“园”字? 生:囗 +元,全包围结构。
师小结:这个方框像不像围在菜园四周的栅栏?
师:种菜的地方叫菜园,那种花的地方呢?(花园)种果树的地方呢?(果园)养动物的地方呢?(动物园)过渡: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菜园里!教学反思:
利用这种方法,抓一个,带一串,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既认识了汉字,又理解了“园”的意思。比起枯燥地讲解汉字结构效果要好得多。
【片段二】:多元识字,增强实效
1、教学“捉”。
师:我们来表演捉蜻蜓,怎么样? 生:手在前,脚在后,一伸手,捉住了。师:用什么来“捉”? 生:用手。
师:所以它有一个“扌”(提手旁)。有时候做做动作就很容易把一些生字给记住了。
2、教学“藏”。
师:“藏”的偏旁是什么? 生:艹。
师:对,草丛便于隐藏,所以是“艹”。“爿” 是床的竖形,隐喻床下可藏东西,“臣”像人俯首下视的眼睛形。老师给“藏”编了一个谜语:一臣被追杀,刀戈身后扎,躲进草屋里,钻进床底下。
3、教学“越”。
师:(出示:走字旁)认识新部首 “走字旁”。
师:你见过南瓜吗?它是什么颜色的?一开始就是黄色的吗? 生:南瓜没熟的时候是绿色的,长得越老皮就越黄。师:刚长出来的南瓜是绿色的,慢慢地就变成了黄色。在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发生变化吗?(出示说话练习)雪球越()越()。小树越()越()。飞机越()越()。
教学反思:
“藏”这个字的笔画繁多,学生难于记忆。根据小学生喜爱猜谜语的特点,利用朗朗上口的谜语,让孩子们很快记住了“藏”字。在教学“越”字时,针对孩子们对抽象的副词理解困难这一难题,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一组说话练习,从直观的图片到句子练习,孩子们轻松地度过了难关。